中储粮统计经营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国企监督机制的完善是国企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和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文章结合中储粮系统的一系列改革,从建立监督基础、设计和执行监督程序、评估和报告监督结果三个方面对中储粮监督机制变革的经验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具有不同组织特征(多级委托代理关系)和经营特征(从事政策性业务)国企的细化分析,为我国国企监督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储粮统计经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储粮统计经营管理论文 篇1:

信息化在储粮行业的应用

摘要:分析了全国粮食产量、储运能力、储粮设施和技术等行业现状,研究了国家对储粮企业的职责要求,提出了基于粮食在储运过程中数量、水分、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数据信息要素的储粮企业信息化构想,并对其在储粮企业中的应用开展研究,以达到储粮信息以互联网的形式发挥管理和经营效益的目的,并实现粮食监管、保质保量储存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化;粮企;储粮行业;应用

储粮企业信息化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控制、视频监控等技术,支撑粮库经营管理、粮食出入庫、仓储保管、安全生产、业务协同、公共服务、储备监管等各类业务开展的软硬件综合应用系统。中国粮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投入不足、人才储备不够、缺乏统一规划等原因,国内粮食行业建设发展缓慢,尤其是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1]。为了更好地管理储备粮,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粮食供给和需求相对平衡,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逐渐开始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对储备粮相关的业务进行管理[2]。

1 中国储粮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职责要求

1.1 储粮行业现状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截止2019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66 384.3万t,其中稻谷为20 961.4万t,小麦为13 359.6万t,玉米为26 077.9万t,三大谷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达92.4%,粮食平均每公顷产量达7 125 kg,为1978年的1.5倍[3]。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成功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4]5-6。

目前,国家政策性储备粮分中央储备、省级储备、各地级市储备粮三级。以中央直管的中储粮集团公司为例,截至2018年年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直属库区和分库区980余个,标准仓18 556个。由于仓房形式的差异,存放粮食品种不同,入库粮食水分、杂质、面筋吸水率等理化指标不同,导致存放的客观条件千变万化,以致粮食在存储期间,粮堆内部形成的温湿度、虫情千变万化,储粮环境复杂多样。

1.2 国家对储粮企业的职责要求

国家对储粮企业的职责要求主要为: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1.2.1 要求数量真实

数量安全是储粮企业的首要职责,国家采用各种监管手段确保数量安全。在粮食入仓前,通过出入库的计量数据、地磅监控画面直接通过服务器存入后台数据库;在粮食入仓后,在仓内进行视频监控,或者采用激光三维扫描,或者设置压力传感器等形成粮库数量监管系统,为主管部门提供较为精准的粮食数量数据。

1.2.2 要求储粮质量良好

行业内主要是采用实时监控粮食温度、湿度、仓内外温度,并根据粮食自身的水分、杂质等理化指标,进行预防性处理,在产生发热、生虫时,针对性进行磷化氢杀虫、氮气气调、谷物冷却、环流通风等事后处理措施,以达到保证仓内粮食储存质量和品质。

1.2.3 要求储存安全

粮食在装卸、转运过程中,是存在呼吸作用的,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内在水分的环境下,容易发热、生虫、霉变等,容易引起粮食的物理和化学指标变化,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人甚至牲畜不能食用[4]8-10。目前,行业内主要是采用实时监控粮食的温度、湿度、仓内外温度,并根据粮食自身的水分、杂质等理化指标,进行预防性处理,在产生发热、生虫时,针对性进行化学药剂熏蒸杀虫、气调储粮、低温储粮等事后处理措施,以保证仓内粮食储存质量的安全,其中,低温储粮是世界公认的最为绿色的储粮技术,但因其技术投入成本较贵,尚未在我国得到大规模推广。

2 储粮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1 储粮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科学储粮技术的升级

储粮行业部分地区和单位对储粮新技术的认识和推进建设动力不足,认识水平与管理职能需求差距较大,阻碍了储粮行业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化学防治储粮害虫、有害真菌,面临着剧毒、污染、高残留对畜牧生产安全和人们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的风险,有些传统的防治技术与绿色储粮、生态储粮的基本要求不符[1]。针对储粮过程虫害、真菌防治问题,结合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实时采集粮库管理过程的技术数据,并通过模拟仿真手段,预测粮情变化趋势,提前预知储粮过程的虫害和真菌等因素的变化,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手段,推进科学储粮技术的升级。

2.2 储粮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推动行业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

粮油仓储信息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5],涉及各级仓储管理部门和企业,涉及宏观管理与微观作业,粮油仓储信息化建设必须注重行业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储粮行业信息化建设能够汇集高大平房仓、浅圆仓和立筒仓等目前行业主要应用的仓型,并将行业人员信息、作业流程、日常管理和管理手段等标准化。在储粮行业设计诸多建设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严格的科学论证,可避免造成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突出,开发成本高,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推进储粮行业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仓储管理水平,为实现储存粮油的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2.3 储粮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行业标准体系完善

标准化是企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需要[6]。传统的储粮行业地域广阔,气候条件千差万别,技术共享程度低,人员和设施存在信息孤岛,多数情况下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人才。管理过程多依赖有经验人员的观察判断、经验操作为主,要推进行业技术发展,就必须开展行业标准化管理建设。

2.4 储粮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轉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的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 、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储粮行业信息化建设为科学研究与技术的后续开发提供信息支撑,科学合理分类,推进技术到合适的领域、地域实施。

3 储粮行业信息化应用

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传感器及测量仪器开始应用到粮库粮食安全预测领域。如粮食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电磁波害虫探测器、监测粮仓情况的摄像头等。传感器或测量仪器将各种测量的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通过物理链路或者WiFi传递给服务器,再利用可视化技术对数据进行识别、处理,进而转化成可视化的温度、湿度、水分、气体浓度等数据。为保证粮库粮食安全,各方面的粮情数据都需通过传感器及各类仪器进行全天候实时测量,粮情数据的真实性较高,这使得粮库粮情数据呈指数级生长。长期以来各储粮企业在粮库粮食信息方面积累了庞大的数据。物联网的应用使粮库粮情数据采集更为广泛、便捷、迅速、高效、真实,直接导致了粮库粮情大数据产生。云平台可以提供大数据存储,海量的数据可以分布存储在网络上,并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当数据足够多时,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数据,按照固定的数据序列要求进行上传、共享、互联互通,云计算对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反馈。

3.1 提升粮食物流运输效率

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粮食智慧物流运输,在不同领域传递输送指令、资源操控、状态追踪和消息反馈等信息[7]。它将整个粮食物流链数据化,以粮食的生命周期运动轨迹展现在客户面前,将整个过程数据化、流程化、模块化、能大大减少传统粮食物流中繁琐的实物,提高货品生产率及经济利益;能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减少途中产品的损耗率;能合理调配物流输送资源,节省能耗;能提高物流输送储粮企业管理的智慧化程度;最重要的是能使信息透明化,消除部分物流顽疾。保证粮食流通时刻处在监控之下[8]。

3.2 解决“粮食电商”“粮食银行”的货源供应问题

以粮食电子交易平台“粮达网”为例,围绕大宗农产品现货交易,立足中间市场打造第三方平台,为买卖双方提供公平、公正的一站式服务。仅2016年“粮达网”现货挂牌交易总额高达236亿元[9]。在政府统筹前提下,在同一个平台粮食电子交易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各储粮企业的信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的分析,寻找相近的质量、数量,选择经济的输送工具,就近运输到买家企业。可以实现很好的线上交易,线下交割的模式。

3.3 更快更准处置虫害粮情

针对虫害预警数据多源(比如:季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异构、不完全的特点,对这些原始数据直接进行挖掘不是有效的挖掘模式,可以利用面向空间数据提取整合,发现一些强关联规则,并建立数据挖掘模型。然后利用关联规则算法中经典算法得出危险因子的级别,从而达到预警的目的。

形成了异常粮情的模型后,分析云平台存储的历史类似异常粮情,并选择科学经济、因地适宜的处理方案,人工智能进行相关操作,进而形成智慧储粮的管理效果。

3.4 综合分析影响储粮的条件

粮库里面的粮食如果存放时间过长,即便没有虫害也会变质。结合各种环境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对以往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在最大限度上不进行陈粮出库新粮入库浪费劳动力的同时,确保粮食安全。为保证粮情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测量设备需要实时正常的运转,将粮库信息及时真实地传递出来。对于不正常的参数,应及时给予回应,比如进行气调、通风、降温等。

3.5 提供科学储粮建议

粮库的布局,设备的安放,粮食的储藏都有其科学性与规律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气候都有其特殊的要求,可以对粮库中多维度的粮仓信息进行空间挖掘,为以后的粮库建设提供参照和指导。

4 发展趋势

万物互联互通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万物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未来,储粮企业中,“万物+”将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下,挖掘万事万物的数据价值。储粮企业可以在全国乃至全球群体中充分共传共享,储粮行业将有更多增值提效的空间。信息化也不能解决所有的储粮企业的问题,因粮食堆存时,质量不同、品种不同、数量不同,导致粮堆粮食物流中的储粮情况各异,在没有固定模型且数据库内容不够丰富时,电脑没有办法自动解决所有问题,关键还是建模并持续累积,需要全行业粮食企业、主管部门、储粮人才共同努力,统一在一个平台上交流并持续共享信息,才能从智能化向智慧化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甄彤,肖乐,陈卫东,等.粮库信息化建设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工信出版社集团,2019:1-2.

[2]钟朱彬.广东省储备粮管理信息化实践[J].粮食储藏,2013,42(1):49-53.

[3]国家统计局.2020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9.

[5]唐柏飞,左晓戎,刘伊生.注重实效 推进粮油仓储信息化建设[J].中国粮油学报,2013,28(1):103-107.

[6]王振利,王晖.粮油仓储标准化管理发展方向探析[J].粮食储藏,2014,43(4):53-56.

[7]杨信廷,等.农产品物流过程追溯中的智能配送系统术[J].农业机械学报,2011(5):125-130.

[8]曹都.“互联网+”时代下粮食供应链整合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6:14-19.

[9]洪涛.2018年中国粮食电子商务发展报告[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43(12):5-7.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in the Grain Storage Industry

Zhu Keliang

(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1 )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grain enterprises, grain storage industry, application

作者:朱可亮

中储粮统计经营管理论文 篇2:

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变革研究

摘要:国企监督机制的完善是国企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和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文章结合中储粮系统的一系列改革,从建立监督基础、设计和执行监督程序、评估和报告监督结果三个方面对中储粮监督机制变革的经验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具有不同组织特征(多级委托代理关系)和经营特征(从事政策性业务)国企的细化分析,为我国国企监督机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监督机制 中储粮公司 变革研究

一、 引言

中储粮总公司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子)公司,分公司是总公司的派出机构,根据总公司的授权委托负责管理辖区内中央储备粮油和直属库。2010年6月,河南许昌直属库主任和副主任涉嫌贪污、挪用上千万元公款被检察机关批捕,由此河南分公司贪污窝案曝光,涉及到河南分公司和许昌、周口、驻马店、安阳等多个直属库。部分直属库的贪腐案件表明,中储粮系统的监督体制亟待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为公司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而监督作为内部控制五要素之一,对内控其他四个要素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在公司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储粮总公司开始以建立人、财、物三条垂直管控机制为主线的改革,实现了分散型管理到集中型管控的转变,监督机制也得到了完善,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率。笔者对中储粮监督机制的变革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其监督机制变革的经验,并对监督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展望。

二、中储粮变革后监督机制分析及经验总结

韩洪灵等(2009)根据2009年COSO颁布的《监督内部控制系统的指南》,总结了包括建立监督基础、设计和执行监督程序、评估和报告监督结果这三个程序的监督模型。本文以此监督模型为框架,对中储粮变革后的监督机制进行了分析。制度经济学指出制度与组织的交互作用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向,监督机制的设计需与组织的目标、类型、氛围、经营方式等特征相结合,本文进一步对中储粮监督机制变革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一)强化上级单位的集中管控

1.建立集中型管控体制。中储粮总公司形成了三级架构、两级法人垂直管理体制,分(子)公司、直属库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分公司、直属库分布范围较广,管理难度较大,为此,分公司根据直属库的区域特点进行了一体化的改革,将所管辖的众多直属库整合为大型的重点中心库,中心库对区域库推行“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控、入账并表统计”五统一管理,被整合库作为分库,无法人资格,仅履行基本职能。

这表明需要根据组织的职能和类型,明确监督主体。监督机制包括监督理念选择、监督制度建设、监督主体安排、监督职责配置、监督范围划分和监督方式选用等要素。其中,监督主体的安排较为关键,不同的监督主体具有不同的监督意愿和监督能力,进而会影响监督理念、监督制度、监督方式等要素。中储粮系统采取三级架构,为实现维护区域市场稳定的目标,在各地区设置了分公司和直属库,层层代理,基层单位信息不对称程度高,利益相对独立,在监督机制变革后,总公司通过整合直属库缩减管理幅度的方式,为实现人财物的集中管控奠定了基础,借助多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技术,实现了日常实时监督,采用关键人员委派制和巡视制加强了专项监督力度,发挥了总公司监督人员较为独立、资源相对丰富等优势,有利于实现监督的目标。

2.重点监管一把手权力。针对基层单位权力高度集中进而很可能导致粮库变成库主任“家天下”的弊病,中储粮系统在直属库基础管理、权力监管、审计监察、业绩考核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总公司发布了《直属库经营管理规范运行权力清单》,梳理了10项重点业务环节的权力边界和运行流程,将权力分别配置给总公司、分公司和直属库,要求重大经营决策、资金动用和人事安排实行前置审批,分公司和直属库重要岗位实行轮岗制,制约了一把手的权力,确立了从严治企的基调。

3.优化监督部门的配置。政策性粮食规模增加、管理业务扩展和组织规模的扩大使得中储粮公司监督的难度增加,为此,总公司在所有的分公司均配备了纪检书记,并设立党群监察处,在管理规模较大的中心库设立专职纪检审计监察员,在直属库设立纪委或配备纪检委员,分期分批委派总会计师和财务负责人;建立总公司质检中心、分公司质检中心、直属库检化验室三级监督检查体系,监督库点粮油质量,强化了监督部门的力量。

(二)规范各项监督程序的设计和执行

河南分公司贪腐案件多发与资源禀赋息息相关,初始禀赋包括天气、地域、植物、动物和矿产,不同的禀赋特征使得人们的获利机会不同,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小麦生产第一大省,河南分公司每年收储粮食规模大,财政补贴费用高。粮食资质确认时主观性较高,储备粮、托市粮和贸易粮三者并无明显界限,存在转换空间,固有风险较高,因此,在进行监督时,应将那些粮食收储规模较大、组织变革程度较高的单位作为重点监督对象,在分析资源禀赋和业务特征后,明确监督重点,并执行以下监督程序:

1.分离政策性和市场性业务,明确经营边界。直属库的业务包括两种,一是通过收储和轮换储备粮与托市粮这两种政策性粮食获取国家费用补贴,二是通过开展贸易粮购销业务盈利,这就为直属库可能挪用这三种粮食来盗卖出售或填充账面套取补贴提供了便利。为此,总公司规定了直属库所从事的主业经营范围,剥离了以前与直属库混合经营的加工企业,使其成为独立法人,而直属库专注政策性业务的实现,这就提高了直属库提供政策性业务的能力。

2.考察承储库资质,档案化分类管理。托市收购时,承储企业可动用提前划拨的购粮款进行收购,后续还能获得国家支付的粮食保管费和出库费,利益较大,很多粮商很可能会在不具备承储资格时,向关键人物进行寻租来获取承储资格,产生了收购时暗箱操作和收购后承储库问题频出的风险。为应对这一问题,各直属库根据辖区库点性质、经济状况、企业信誉、法人素质、管理水平等基础条件,建立库点业务档案和诚信档案,全面掌握辖区所有委托收储库点的基本状况,分类管理,合格后上报分公司,经分公司批准后准予收购,这就大大降低了此类风险。

3.建设智能化粮库,完善粮食监管制度。为了应对粮库陈旧、亏库、出库难和“转圈粮”这一难题,中储粮系统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各分公司按照总公司的部署,积极建设智能化粮库,直属库依托粮情远程监测、粮食智能出入库监管、库存数量监测技术等,并采用签订保管合同、交纳履约保证金、联保(担保)、加锁、贴封条等措施予以配合,保证粮食安全,这就大大缓解了因地理位置和人力资源造成的约束,提高了粮库的监管效率。

4.采用网银和ERP系统,监控资金流向。为了保证收购销售环节中的资金安全性,分公司在辖区所有直属企业及参与收购的委托收储企业范围内实行网银结算,规定销售货款必须直接回笼到直属企业银行账户,对每笔购销贷款的流向进行监控,建立月度贷款通报制,每月坚持进行财务、统计和仓储三账核对。利用ERP系统,进行报表分析,将传统的事后核算模式,变为业务活动和会计核算同步完成的模式,这就提高了财务信息的时效性。

5.总公司加大巡视力度,强化专项监督。除了完善日常监督程序外,中储粮总公司也加大了专项监督力度,如完善巡视制度,设立巡视办公室,对重点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分公司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全系统开展粮油数量、质量、安全和租库的“四查”工作,并派出督查组对分(子)公司进行专项督查。一般来说,风险应对机制可分为三个层级,对于大多数风险,可通过企业业务部门人员自行检查和遵循性查核化解;对于因新流程规划、风险意识不足或作业生疏、曾出现过事故等内控薄弱之处的非预期风险,采用证实性查核来应对;对于高层忽视内部控制、带头徇私舞弊、内部监督资源不足等风险,外部稽核较为有效。中储粮将基层单位自查上报和上级单位巡视整改机制相结合,配合使用事前审批机制和事后监督程序,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三)重视监督结果的评估和报告

中储粮依托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各直属库粮食收储、资金运作、人员选聘等方面的实时监控,并将在粮食出库、粮食收购、库存管理及资金使用中易出现的四大违规行为视为“四害”,列入依纪依规从重或加重处分的范畴,适用“一旦发生,坚决予以严厉处分”的零容忍规定,河南分公司贪腐等违规事件的主要负责人得到了党政纪处分、经济处罚、移送司法机关的处理,并在全系统内进行了通报,可见中储粮总公司增加了惩处力度,以便形成威慑。

积极利用监督结果,对违规问题进行反馈。内部控制的高效运行需要打造一个连贯且闭合的“设计-实施-监督-考核评价-优化改进-再实施”的闭环,中储粮积极利用分公司自查、总公司巡视的查核结果,对违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既可提高违约成本,减少高层利用规则漏洞设租寻租的动机,也可通过对已涉案人员的处置,形成一种心理威慑效应,起到教育效果,营造一个“不敢贪”的环境氛围。

三、中储粮监督机制变革趋势展望

(一)建立监督基础:发挥基层监督优势

1.总公司以垂直管控为主,地方以分级管理为辅。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完善地方分级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在现有中储粮实行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方面,应明确中储粮总公司、地方分公司、地方政府(粮食局)三者的权责,给予地方政府充分的监管权;另一方面,建立激励相容的奖惩机制,可将分公司目标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相关责任人的考核中,提高地方监管积极性。

2.健全群众举报制度,激发基层监督活力。中储粮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检查巡视机制进行监督,针对中储粮基层人员较多、业务规模较大的现实,应激发基层的监督活力。一是可尝试引入同一层级不同业务流程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如让下一环节的员工监督上一环节员工的作业,并计入绩效考核。二是完善不同层级员工的监督举报机制,让下级员工监督上级员工,举报制度能否真正发挥作用,除了明确界定责任义务外,还有赖于举报结果反馈、举报人保护和相应的绩效评价及奖励机制的配合。

(二)设计和执行监督程序:明确监督目标和思路

1.根据企业经营业务的特点,确定监督目标。中储粮既具有政策性业务,也有市场性业务,应根据此特点,执行不同的监督程序。承担政策性业务的直属库的监督目标应该以保证粮食安全、应对突发事件、调控市场、稳定粮价等保障能力目标为首,以进行成本控制、提高营运效率等财务目标为次,并建立健全粮食周转率、库存变动率,补贴费用变动率等细化指标监督机制;对于承担盈利性业务的部门来说,可适当转变监督目标,重点监督那些有助于实现利润目标的关键性控制程序。

2.转变监督思路,从过程控制到结果分析。中储粮通过关键人员委派制和巡视制来进行监管,体现了过程控制的监督思路,但巡视制度不可能形成常规性的监督局面,不排除巡视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会反弹的情况,且监督成本较高,可从强调过程控制的监督思路转变到强调对报告信息质量监督思路上去。举措如下:分公司在梳理业务核算流程的基础上,依据管理的不同需求,出具成本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和财务报告等,由总公司考察报告的可靠性和决策有用性,这样不仅可降低监督成本,还可对不同区域分公司的责任履行、绩效完成情况进行横向对比,提高经营效率。

(三)评估和利用监督结果:重视信息公开和信誉机制

1.依托现有信息平台,加大信息公开力度。中储粮系统应在已公开的总公司组织架构、业务类型、规章制度、文化建设等状况披露的基础上,从横向上扩展对财务状况、企业负责人薪酬、监督中问题及整改情况的详细说明,增加信息数量;从纵向上加深对各分公司和直属库的单独披露,丰富披露层级,发挥媒体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2.违规计入诚信档案,发挥信誉机制的作用。因契约具有不完全性,高昂的监督和实施成本使得违约、偷盗和欺骗行为不能完全避免。信誉机制在促使契约的自我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将相关人员的违规违纪情况详细记录,并加强在人员选聘晋升中对诚信、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对正直、诚实等观念的信奉,利用传统文化重视名声的习俗,能促使人们做出恰当的行为选择。Z

参考文献:

[1]徐虹,林钟高.信任水平、组织结构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研究[J].会计研究,2011,(10).

[2]韩洪灵,郭燕敏,陈汉文.内部控制监督要素之应用性发展——基于风险导向的理论模型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9,(8).

作者:郝艳慧

中储粮统计经营管理论文 篇3:

浅议“粮食银行”的发展模式与风险防控策略

摘要:我国“粮食银行”是市场经济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产物,它将“储粮于户”变为“储粮于库”,促进农民增收,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粮食来源并提高了粮食流通效率,同时加快了粮食产业化发展。“粮食银行”作为一种新型的粮食流通模式,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作模式,但同时“粮食银行”也面临比传统粮食代储企业更多的风险。本文主要针对“粮食银行”存在的市场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及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控策略。一是健全创新“粮食银行”盈利模式、完善延伸产业链条,以确保可持续经营;二是运用期权、期货、保险等金融工具来削弱市场风险;三是通过政府监管、出台法律、行业自律来降低法律风险;四是制定“粮食银行”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健全粮食备付粮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率最低限额制度来缩小信用风险。

关键词:粮食银行;风险防控;粮食安全

一、引言

“粮食银行”是针对我国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基于农户家庭储粮设施简陋,同时出现粮食丰收且流通与销售缺乏效率等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型企业经营模式。我国的“粮食银行”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粮食代储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起初主要开展传统的“两代一换”①业务,而后经过三十多年来不断地创新、发展,形成了提供代储、加工、流通、兑换、金融等服务的“粮食银行”。

“粮食银行”是我国粮食金融化的具体表现。对于农民而言,“粮食银行”解决了农户“储粮难”问题,且农户以“粮食银行”分发的存粮证作为资产抵押凭证,可降低信贷难度,使农户的融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1]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促进了粮食流通,也保证了稳定的粮食来源;对于政府而言,农民将粮食存于“粮食银行”,有利于储粮信息的收集和统计,使政府能够更准确掌握相关信息,有利于政府稳定粮价,保证粮食消费的有序性。但在我国具体实践中,“粮食银行”的风险敞口较大,其中包括盈利不确定造成的经营风险、粮食价格波动及供求关系不稳定而带来的市场风险以及“粮食银行”与农户之间交易缺乏保障所引起的法律风险和信用挤兑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粮食银行”的风险防范十分重要。

学术界对“粮食银行”这一创新机制也进行过诸多研究。秦玉云(2008)通过分析“粮食银行”的发展演变及现状,说明“粮食银行”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提出了目前面临的困难,明确指出“粮食银行”的发展对于农民而言,存在着道德和市场两大风险,且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于农民这个弱势群体来说,利益无法从根本上得到保障。[2]翟光红(2011)通过在安徽开展农户参与“粮食银行”的意向调查,并通过对农村“粮食银行”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存在对“粮食银行”监管不足、“粮食银行”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户面临较大储粮风险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农村“粮食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实行存粮准备粮管理制度等对策建议。[3]李援亞(2015)则认为“粮食银行”的风险主要有:因盈利收益率低而导致的不可持续的经营风险、由私营机构冒充政府职能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和粮食价格的市场风险,并从完善“粮食银行”准入制度、加大经营监督力度、延伸产业链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4]郑绍庆(2018)从“粮食银行”的运作模式角度,将“粮食银行”的运营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与道德风险两大类,认为必须加大力度规范“粮食银行”的经营行为,同时应加速建立完善的“粮食银行”管理监察体系、法律体系,同时应明确监管重点,实现透明化管理。[5]

目前学者主要针对“粮食银行”的发展演变过程、运作机理以及具体的类型和经营模式进行分析,他们大都认为“粮食银行”的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两个方面。但现有研究分析都比较宏观,大多从具体的企业、地区或模式进行研究,没有具体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防范微观机制的建立等内容。从微观角度对“粮食银行”的风险及防控机制进行分析的并不多见。

二、“粮食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一)“粮食银行”的起源及发展过程

1.“粮食银行”的起源

“粮食银行”主要借鉴了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农户将生产的粮食以活期和定期两种形式储存在“粮食银行”,农户保留粮食所有权,而“粮食银行”拥有经营权,开展粮食加工、贸易、套期保值等业务,在粮食流转过程中可获得增值收益,产生的收益作为“粮食银行”的利润来源及农户利息。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大幅度提升,1980-1984年全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与此同时,农户家庭储粮设施简陋、粮食的销售和流通效率低下,给农民生活带来了一系列困难。为了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一些粮食生产大省开始开展粮食代储业务,并摸索出“两代一换”业务。进入21世纪,“粮食银行”快速发展起来。

2.“粮食银行”的发展过程

1983年,山东省广饶县开展代农储粮业务,并不断发展为“两代一换”业务,形成了“粮食银行”的雏形。这一阶段“粮食银行”的业务较为单一,服务也较简单。1985年,由于前期粮食产量连年增长,而粮食流通、仓储等环节不够完善,农户“卖粮难”问题随之出现。在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补贴负担,而农户粮食销售困难的背景下,国家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政策。政策实施后,粮食产量下降,出现了供给不足现象,然后用了5年时间才回到1984年的产量水平。1989年末经济开始萧条,市场需求不足,随后出现了第二次粮食供给过剩。这一时期粮食供求关系复杂,20世纪90年代“粮食银行”的发展进入低谷期,这项业务在各地区逐渐淡化。21世纪,随着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粮食银行”又重新发展起来,2007年初,我国第一家“粮食银行”——太仓“易裕粮食银行”开始营业。这一时期,“粮食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更加丰富,开始涉及加工、流通、兑换、运输、融资等方面,一些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也开始经营“粮食银行”。

(二)“粮食银行”的发展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粮食银行”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地各类“粮食银行”已超过500家。[6]近年来,陆续有中粮集团、大连商品交易所等大型国有企业和机构加入“粮食银行”的发展行列,探索“新型粮食银行”发展模式,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实现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市场结合,带动农民增收。2019年大商所融入期货、期权工具,打造“期货+粮食银行”升级版本,一年内试点已覆盖了东北三省一区,惠及农户四百余户。

我国“粮食银行”在全国各地的实践成效较为显著,避免了因农户的储粮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等因素导致的粮食霉烂、虫蛀从而造成的粮食损失。据原国家粮食局(现国家粮食和物质储备局)2006年全国抽样调查,农户储粮损耗率高达8%-10%,而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给出数据,2015年我国农户户均存粮为812kg。[7]若按照8%的损耗率计算,2015年农户户均储粮损耗达64.96kg。“粮食银行”集中储粮可降低粮食的损耗至1%—2%,户均可减少48.72kg的粮食损失,对于整个国家而言,相当于增加了一批“良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从具体企业来看,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推行了“粮食银行+”农业综合服务平台,2017年,中粮“粮食银行+”模式涉地面积598万亩,惠及农民约41万户,带动农民增收5949万元,人均增收145元。

三、“粮食银行”的主要运作模式

(一)以物换物的“广饶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粮食丰收而农民粮食储粮设施不达标的问题,山东广饶国有粮食部门开始发展“两代一换”业务,这一模式即为“粮食银行”的前身。

后来,“广饶模式”发展为“农户+粮食银行+粮食加工企业”的合作方式,解决了农户贷款难和储粮损耗的问题。该模式下,粮食部门与粮食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并用银行贷款收购农户的粮食。农户可以通过“粮食银行”发放的凭证,即“储粮证”(用于长期存储)和“口粮转化证”(用于品种兑换),在需要的时候对原料粮、成品粮、粮油食品进行提取。

(二)银企合作的“龙江模式”

“龙江模式”是根据粮食主产区——黑龙江的具体情况而发展起来的“粮食银行”业务模式。由于黑龙江的粮食产量大,到丰收季节容易出现农户粮食的增收难、运输难、销售难三大问题。

2008年,北大荒粮食物流公司与民生银行大连分行合作,共同成立了黑龙江“粮食银行”。与“广饶模式”相同的是,“龙江模式”先向银行进行贷款,再用贷款收购农户手中的粮食。与“广饶模式”不同的是,“龙江模式”以解决农民的粮食销售难题为主要目标。具体来说,“粮食银行”向银行贷款,并购入农民手中的粮食,而农户也可将存粮进行质押,以获得贷款。同时“粮食银行”在丰收季节将农民的粮食统一储存,利用时间差,过了集中卖粮的时间再以更好的价格将粮食卖出。

(三)三业融合的“太仓模式”

2006年江苏太仓市开创的“粮食銀行”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其他模式不同,它将为农服务、提高农户收入作为关键目标。该模式融入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理念,同时也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网络平台。

“太仓模式”主要有三项业务:一是“口粮银行”储存业务。江苏省太仓市“粮食银行”正是从“口粮银行”发展而来的,农户在收获季节把不急于出售的预留的口粮部分储存到“粮食银行”,减少了农户存粮的损耗。二是“土地流转费银行”储存业务。土地转让后农户得到的经济补偿即为土地流转费。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村委会将部分流转费直接转存进“粮食银行”账户,之后再存入全市统一的专用账户中,同时农户可以领取“粮食银行存折”。农户凭借此存折到相应服务点可换取米、面粉等粮油产品,保障了农户的口粮安全。三是“商品粮储存业务”。对于商品粮的质量,“粮食银行”会经过严格把关,该业务主要针对粮食生产大户和专业合作社,这些储户在与粮食企业交易时,若储存粮食达到3个月,“粮食银行”将支付其利息(一般定为本年农发行贷款基准利率)。若存粮6个月以上,还可获得“粮食银行”经营所得利润分成。在“粮食银行”运作经营期间发生的亏损由风险基金抵扣,储户不承担风险。

(四)政府背书的“凤台模式”

安徽省凤台县“粮食银行”业务起步较晚,2013年才选择部分乡镇进行试点,但却是在几大模式中创新做得最好的。与其他模式的不同在于,“凤台模式”由凤台县政府背书,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安全性更高。且该模式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主动吸收农户手中的余粮,并与中证期货公司合作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利用期货对冲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同时还与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进行合作,最大程度规避了存粮风险。

凤台县“粮食银行”严格秉承“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稳步推进”的运作原则,农户存粮之后,可凭存粮折到当地相关部门规定的服务网点消费、兑换各类粮食物品,还能获得农业社会化服务;可到银行网点提取现金或将现金转化为粮食,也可将存粮作为质押物获得贷款。[8]

(五)“粮食银行+”:中粮模式

自2016年起,中粮集团在东北等产粮大省构建“粮食银行+”平台,将“粮食银行”与农业综合服务结合。农户可获得烘干、储粮、多批次结算、资金支持等多项服务。

该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中粮集团利用自身优势,延伸“粮食银行”产业链条,使农业生产直接连通流通、加工等环节,有效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同时与互联网、金融等第三方合作,开发“粮食银行+”生态圈,共同为农户提供服务。“粮圈儿”APP的上线,实现“粮食银行”流程节点全数字化监控,农户可在线上进行操作,真正体验“零损耗、省运费、线上卖”。

四、“粮食银行”发展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型

(一)“粮食银行”的经营风险

“粮食银行”采用与银行相似的运作模式,对农户存入的粮食进行市场化运作,拥有粮食的经营权和融资质押权。但是“粮食银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它不受银监会监督。目前还没有机构对“粮食银行”进行监督和管理,企业的设立和运营不规范,没有明晰且稳定的盈利模式,因此在经营上存在较大的风险。

首先,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粮食银行”局限性较大,由于“粮食银行”的性质是企业,存在发展限制,覆盖范围有限,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对由粮价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无能为力。其次,“粮食银行”面临收益率低下所导致的不可持续经营风险,“粮食银行”的收入来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是粮食仓储和保管的费率费用较低;二是商品粮经营中的价差不确定,价格波动可能造成损失;三是“粮食银行”多为传统业务,粮食流通中的增值服务较少。再次,“粮食银行”的长期经营和发展需要拓展服务网点和提高仓储条件,形成规模效应,而这要求“粮食银行”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当“粮食银行”面对以上问题时,其经营者容易做出较为激进的决策,可能会导致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粮食银行”的市场风险

“粮食银行”的主要运作模式是代农储糧,在这种模式下,农户应承担的市场风险转移到了“粮食银行”身上,主要包括粮食的管理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企业面临较大风险敞口,处理不慎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主要利润为存贷款业务的利差,并通过专业的风险管理手段来控制风险。而“粮食银行”与之类似,其利润主要来自于将农户的储粮贷给粮食加工企业以赚取价差。但货币与粮食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农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粮食类产品的价格会随市场具体情况而不断波动,如果在“粮食银行”的运营过程中对粮食未来价格做出了错误的预测,在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低价收储、高价填库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粮食银行”会根据储粮时的市价规定最低价格,并以不低于此价格进行结算,在市场价格下跌时,这会对“粮食银行”造成极大的资金压力和经营压力。且“粮食银行”管理人员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市场风险意识较低,没有建立适当的风险防控机制,对风险储备粮比率没有清晰的认知,国家优惠政策也没有良好的利用起来。

(三)“粮食银行”的法律风险

目前,“粮食银行”在我国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但是“粮食银行”的本质是企业,是一种市场化组织。我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表示,“银行”二字的使用具有限制,因而对于“粮食银行”的表达,必须加引号进行区别。目前我国各地“粮食银行”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对“粮食银行”的立法规制,现有的仅为一些规范性文件,如2014年原国家粮食局下发的《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粮食银行”健康发展的意见》,对“粮食银行”的约束性较弱。

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我国“粮食银行”的经营管理以及与农户的交易中存在较大法律风险。有“粮食银行”负责人说到目前“粮食银行”无法到工商部门注册,随时可能被关停,且“粮食银行”无具体单位进行监管,出现风险无人兜底。

(四)“粮食银行”的信用风险

企业信用是在长期守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我国大多数“粮食银行”尚未建立起良好的信用保障机制。随着我国粮食产业的持续发展,市场、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粮食银行”的信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有些企业甚至还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我国“粮食银行”的发展还属于早期阶段,大多为自发建立、分散经营,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和知识储备,可能滥用“信用创造”功能,过度经营储备粮食,将过量的粮食投入市场运作,且有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存粮和雄厚的资金实力,当粮食价格上涨时,可能无法满足储户提现的要求。在现实中,有些“粮食银行”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卷款潜逃的现象。

目前“粮食银行”信用不高,运作不规范,曾出现过多起非法集资行为。2014年5月,“粮食银行”被纳入云南、广西等省份开展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的范围,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融办发现,“个别企业以为农民提供粮食储存、销售和兑换服务等名义设立‘粮食银行’,向售粮农户和其他社会人员进行非法集资。”

五、“粮食银行”风险防控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粮食银行”的盈利模式,确保可持续经营

1. 健全及创新“粮食银行”的盈利模式,提高收益率

针对我国“粮食银行”面临的收益率低下所导致的不可持续经营风险,盈利无法保障的情况,应积极拓展“粮食银行”功能,进行综合化、多样化合作,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之下,推进企业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合作,建立新型粮食合作组织。为提高收益率,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引入“新零售”概念,由“粮食银行”牵头,引导农户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发展。

2. 完善及延伸产业链条,确保经营可持续性

与商业银行吸纳存款的经营模式相似,“粮食银行”从农户那里获取低成本原粮,但粮食与可任意贷放的资金不同,粮食的运用受到多重限制。为确保“粮食银行”经营的可持续性,应完善其产业链,大体上保障原粮转化成商品粮过程中的销量与收益能够稳定,发展产销协作新模式,如:“粮食企业+合作农场+订单收购+粮食银行”,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经营格局。[9]各地“粮食银行”应整合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品种,提升“粮食银行”品牌附加值,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助力农户增收。

(二)运用各类金融手段削弱市场风险

对于“粮食银行”而言,最大的市场风险是粮食价格波动风险。适当的期货交易与农产品价格保险,能够降低粮食现货的价格风险。通过粮食期权、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可以对冲粮食现货价格波动所带来的损失,保住利润。2019年大连商品交易所打造了“新型粮食银行”,并选择东北重要的经济作物“玉米”进行试点,形成了“交割仓库+粮食银行+合作社”的玉米生产、储存、销售一条龙服务模式,并用期权、期货等工具制定套保策略,保障农民收益。大商所具有完备的储粮设施和专业的金融平台,该模式的打造为未来“粮食银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而农产品价格保险是一种新型农业保险产品,也是农业保险新的发展趋向,当粮食价格跌至合同所规定的价格以下,农户可以得到赔偿。中航安盟保险公司推出了一个较为典型的项目,这项方案由三方协作制定,还包括中粮集团以及大商所:企业或农户依照“粮食银行”发放的凭据上显示的数量向保险公司投保,基础价格根据玉米的期货价格而定,结算时,若玉米价格下跌,农户或者企业可以得到相应赔付。同时,保险公司会买进看跌期权,以减少玉米价格下跌时的损失。一个完善的价格波动风险防控体系就此形成。[10]

(三)通过法律规定、制度设计降低法律风险

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问题十分重要。目前,“粮食银行”无人管控,游走于“灰色地带”,从法律、制度层面对“粮食银行”进行规范化管理十分有必要。

1. 加强政府对“粮食银行”的监管

有学者指出,应从省级开始,并在逐级在各市、县建立粮食银行监督委员会。[11]也可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垂直化的“粮食银行”监管体系,在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下设专门的“粮食银行”监管司,严格监控“粮食銀行”的仓储率、风险率等各项指标,监督“粮食银行”投融资活动,并对“粮食银行”非法集资行为进行严惩。

2. 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企业和农户进行规范和保护

有学者建议,在未来出台的《粮食法》中,应为“粮食银行”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另外还应颁布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条例。[12]

3. 促进“粮食银行”行业自律

我国“粮食银行”所处的发展阶段难以实现行业自律和社会化服务,应借鉴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的运作方式,创立“粮食银行”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监督、促进行业交流、提供行业指导,且“粮食银行”的经营人员须通过统一考试,取得行业协会颁发的执业证书。

(四)制定“粮食银行”市场准入标准,健全规章制度以缩小信用风险

由于粮食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且“粮食银行”质量参差不齐,信用问题日趋严重,建立“粮食银行”市场准入制度成为必然。“粮食银行”监管部门需对申请者的资本数额、场所设施、仓储条件、加工能力和人员配备等进行审查,设定各层级“粮食银行”的准入条件,只有达到准入标准,才能申请开办“粮食银行”。

为应对“粮食银行”滥用“信用创造”,过度经营储备粮食,应健全相应规章制度:第一,建立“粮食银行”备付粮制度,由“粮食银行”按照规定比例向国家管理部门定期存入粮食,以应对农户大量提取存粮;第二,建立“粮食银行”风险准备金制度,企业必须保障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并进行单独核算,当企业发生信用挤兑风险时,用风险准备金先行赔偿农户损失;第三,规定“粮食银行”资本充足率最低限额,国家相应管理部门应按照这一限额对“粮食银行”进行严格监控,防止企业过度投机、滥用“信用创造”,确保企业保持适当的资金水平。

参考文献:

[1] 杜晓华,鞠国华.我国粮食银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4(10):55-58.

[2] 秦玉云.粮食银行发展演变探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20):125-126.

[3] 翟光红.新时期发展农村“粮食银行”的意义与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134-137.

[4] 李援亚.“粮食银行”的风险规避与制度优化[J].农业经济,2015(09):118-120.

[5] 郑绍庆.粮食银行运作模式及其监管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02):51-54.

[6] 李腾.“粮食银行”发展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为例[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7(03):1-4.

[7] 胡建国.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7.

[8] 徐春迎.凤台县“粮食银行”运行机制的调研与思考[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03):120-124,128.

[9] 丁铁峰.“粮食银行”十年的探索发展[J].唯实(现代管理),2016(09):33-35.

[10] 姚宜兵.期市为“粮食银行”注入新活力[N].期货日报,2014-7-29(002).

[11] 翟光红.安徽农村粮食银行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1(02):458-462.

[12] 曾晓昀.中国粮食金融化之法律应对[J].东方法学,2017(06):149-159.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作者: 刘洁璇

上一篇:医院护理部行政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