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传承学校体育论文

2022-04-18

40年前的5月15日—22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被称为学校体育里程碑的规模空前、影响空前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也称为“扬州会议”。“扬州会议”虽然已经过去了40年,但是,“扬州会议”给中国学校体育工作者留下了深刻而温馨的记忆,至今仍然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武术传承学校体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武术传承学校体育论文 篇1:

武术传承方式的现代教学论诠释

摘要:从历时态的视野审视,武术传承方式经历了从师徒制到课程制的逐渐演进,从共时态的维度考察,多种传承方式并存。传承方式即教学模式,不同传承方式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师生关系等要素上有着不同的内涵与诠释。

关键词:武术传承方式;师徒制;课程制

Key words: martial teaching mode; master-prentice mode; curriculum mode

从纵向的历史尺度来看,武术传承方式经历了师徒传承、寺庙传承、武馆传承、学校课程传承等多种形式的变迁,武术传承方式是学术届争议较大的问题,主张现代课程传承的人士认为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师徒传承是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必然产物,应该彻底抛弃,而沿用西方课程教学来促进传统武术的广泛传播。相反,主张师徒传承的学者认为武术文化是武术走向现代化的根基与渊源,传统武术文化只有根植于师徒传承方式才能发扬光大,武术要遵循特定的师徒传承、身传心授才能源远流长,现代课程制武术教学是西方体育的发展模式,不利于传统武术文化与及其载体的传承与传播,仅起到武术普及的作用而已,在现代西方竞技武术迅猛发展的冲击下,传统武术及其文化正在经历着被边缘化的阵痛,逐渐成为“逝去的武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诚然,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共睹了课程授课制的高效,但武术作为一种技术操作文化与人体表演文化它有别于其它文本文化与理念文化,师徒制传与承的影响虽不如儒学盎然荣兴,但因其所带来的刀光剑影和铁马金戈怎不让人叹为观止[1]。站在我国武术运动及武术文化发展的历史制高点,未来武术的发展应该遵循怎样的传承方式呢? 本文引入现代教育学的相关原理对武术传承方式概念本身及各种要素进行剖析,以期广大武术爱好者对武术传承方式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旨在为我国未来武术传承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

1 武术传承方式的演进

从历时态的视野看,我国武术传承方式经历三个阶段的变迁。

1.1 古代武术以师徒传承方式为主

我国古代武术的发展阶段为先秦时期——明末清初。由远古发源的武术早在先秦时期开始发育成现代武术的雏形。我国武术发展紧随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武术的传承内容包括器物层面、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等方面的传承。受传统武术体系传承的渐进性、封闭性、标准的模糊性、修炼的体悟性等因素影响,武术传承活动形成了以门派、家族、宗教、门户为基本载体、以武德思想为核心、以私学为主体活动、以师徒传承为基本传授方式的教育活动。

师徒传承是中华武术得以继承与发展的根本要素,我国古代传统武技多以小范围传授为主体,由师徒之间通过口传身授、耳提面命的方式来掌握武术之道[2]。师徒传承缘起于民间武术,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文化形态,师徒传承根植于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环境,漫长的封闭自然经济是武术师徒传承的沃土,严格的家族、宗教、礼仪与封建等级制度是其长久繁荣的根基,师徒传承带有浓厚的血缘倾向和地域保守性[3]。武术是下层民众反抗封建压迫的有效武器,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民间武术、结社活动严加限制和惩戒,使得武术师徒传承方式更为封闭与保守。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条件下,以师傅经验认知为主导的传统习武族群表现出了强烈的排他性,师徒传承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封闭、保守、单一[4]。正因为师徒传承造成的隔绝生态环境,才使武术进化成为明清时期门派林立、百家争鸣的繁荣格局。

师徒传承在武术传授中处于基础地位,随着武术的发展,纯粹的一对一师徒传承方式开始衍生变化,据记载,夏代已开始有学校武术教育,《孟子》:“夏曰校”,“殷曰序”,序者,射也。后来出现了以寺庙、私学、结社、军队、宗教等为基本载体的集体习武方式,这种集体习武活动从外部形态上有别于纯粹的师徒传承方式,师傅不可能对每个徒弟一一进行辅导,很多时候会由“大徒弟带小徒弟”,实际上,这是师徒传承向集体传承过渡的一种形式。

1.2 近代武术多种传承方式并存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侵略,同时也进行着文化侵略。西方“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经历了由对抗到融合的发展历程。西方文化的入侵也带来了中国传统形态的武术与西方“外来体育”文化的冲突,致使我国近代军事武艺在战争中逐步被火器所取代,19世纪20、30年代,旧中国处在军阀割据、政局动荡、政府变迁、西方入侵的水深火热当中,各种思潮激烈交锋,西洋体育文化的入侵,传统武术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冲突与挑战。在“西学东进”与近代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武术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历史性蜕变,西方课程制的学校武术教学模式开始在我国萌芽。

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在“强国强种”思想的倡导下,广揽武术人才,不少城市相继兴起了武术会社。民国年间,几乎没有一个城镇没有武术组织。这些组织聘请民间拳师任教,使得原本只在一地一族中传习的拳术冲破了地域和家族的限制,武术由民间蔓延到了城市,传授方式也由“一对一”的师徒传承演变为小组或集体式的传承。随着“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教育、体育制度的建立,传统武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进行武术教育,直接从民间或从武术社团聘请拳师教员进行授课,武术班级授课制正式形成。民国初年,马良发起创编并推广《中华新武术》,霍元甲等人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1928年6月将国术研究馆易名为中央国术馆,随后全国各级国术馆相继成立。从此,传统武术被纳入现代学校教育范畴,其传承方式也正式由单一的“师徒制”过渡到“班级授课制”。

1.3 现代武术以课程教学为主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武术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低谷之后,我国武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步入兴盛发展时期,建立了各级武术管理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武术发展的法规政策,形成了竞技武术较为完备的赛事体系,武术成为了我国重点发展的非奥运项目,作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传统武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全面走进了学校教育,1956年教育部制定颁布的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就有关于武术方面的内容,1978年、1987年、1988年陆续修订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将武术改为“民族传统体育”,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民族传统体育再次改为武术,定为必修教学内容。在大学武术教育中,1954年各地体院(系)就把武术列为了正式课程。现在,以武术为主体的民族传统体育学已成为体育的二级学科,武术专业教育系统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相继成立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多层次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体系。标志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已经历了由市井文化向大众文化再向精英文化的改良与转变,其传承方式也由单一、封闭的“师徒制”向开放高效的“班级授课制”等多元模式转型。

武术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社会的市井文化,其传播范围以社会低层成员为主,目前在一些农村地区师徒制依然是一种主要的传承方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学校、武术俱乐部、武馆等民营性质的机构迅速增长,武馆等较为传统的习武机构其传承方式介于师徒制与班级课程制之间,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寺庙,寺庙武术的传承方式仍然保持着浓厚的师徒制特色,因此,现代我国武术的传承方式形成了班级制、师徒制、衍生形式等并存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但是,班级课程制发展成了现代武术传承发展的主要方式。

2 武术传承方式的现代教育学诠释

据现代教学论原理,武术的传承可以理解为武术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个性的交往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据此,武术传承活动可以理解为习武者在师傅的指导下,对前人已积累的武术技艺及武术思想文化的认识活动和不断提高武术技术操作技能及武德精神的交往实践过程。武术传承首先反映的是徒弟在师傅指导下对武术的认识过程,其次是师徒在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交往实践过程。用教育学的术语来说,武术传承方式就是武术教学模式,据上文对武术传承方式变迁分析,我国武术最为典型的传承方式为师徒制与班级制两种模式。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主要包括目的、学生、教师、课程、方法、环境与反馈6个核心要素,那么作为教学模式的武术传承方式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把握其内在本质,两种不同的传承方式应该在六个要素上或组合上具备不同的特点。

2.1 武术传承方式的方法论诠释

方法论包括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两部分内容。传承方式的不同首先表现于外部形态的组织形式不同。教学组织方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5]。从现代教育学的原理出发,传统武术“一对一”的师徒传承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与现代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对比,个别教学中师傅可以充分顾及徒弟的特点,实行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多样化,能促使学生的兴趣、特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反,班级授课制虽然可以做到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和时间固定,从而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发挥教师优势、发挥班集体作用、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对比个别教学的师徒传承制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所有学生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不利于因材施教,抹煞学生个性,容易产生教学中的“不公平”,教学领域主要局限于课堂,理论难以与实践相结合。另外,离开了一对一的这种师徒之间的特殊情感,现代集体教学中的教师言行很难对学生产生刻骨铭心的深刻影响,传统武术浓郁的文化思想很难通过现代班级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内化成广大学生的自觉观念,因此只有通过师徒传承的个别教学才能使本门派具有巨大包容量和负载力的武术文化得以很好的传承,师徒传承虽然教学效率低,但其传承质量特别是文化层面的武德思想传承效果是班级授课制无法比拟的。班级授课制能大大提升教学效率,缩短教学周期短,提高效益,但是这仅限于武术技术层面的传授,实践证明,班级授课制对武术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寡效的。

在传统武术师徒传承与现代班级集体教学之间还存在一种过渡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论称之为“个别-小组”教学,实质上即使在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中,也难以全部保障“一对一”的师徒面授,一般来说,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徒弟之间的年龄参差不齐,寺庙武术传承就属于典型的个别-小组教学,大徒弟带小徒弟是此传承方式中最为常见的方式,现代教学论称之为导生制。“个别-小组”教学是承接两种典型传承方式的中间形式,兼有师徒传承与班级授课的优点,在现代学校武术教育运用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从“有”到“无”与从“形”到“化”为特征的武术技术文化,武技的“变通活泼之妙,非口传心授何以曲尽”。[6] 师徒传承的教学方法为“手把手教”的直观教学法,师傅一般要进行“身教”示范,师傅在与徒弟的“切磋”中必须占据明显的上风,不然,难以驾驭传承过程。受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思维方式以及传统武术本身劣势等方面的制约,为师者熟悉自如的是“知其然”的经验感知和实践把握,而并不在意“知其所以然”的理论说明[7]。现代武术教学方法手段非常丰富,有高科技的教育技术作为支撑,几乎不要师傅就可以成为武林高手,教学方法随着武术传承方式的变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2.2 武术传承方式的目的论诠释

从现代教育学的原理出发,教学目的可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三个主要方面。现代课程制武术传承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普及与提高武术运动,传承与发扬传统武术文化,增强习武者的体质健康,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武术人才。教学目的是现代武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武术教学目的受社会个人需要、武术发展程度、学生准备等方面的制约,同时武术教学目标也直接制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深度挖掘武术文化的民族精髓,民众需要武术运动强身健体,传统武术运动契合了时代发展与个人发展需求,学校武术教学目的制约着武术教学内容与课程的选择,同时也制约了武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传统师徒制传承方式的教学目的同样可以按照现代教学目的论的框架来进行分析。古代社会由于军事战争需要武术的传承与传播,到了明清时代封建统治者推出了武术科举制度,大大刺激了民间武术的传承。古代武术师徒传承的教育目的更加体现在宗族与个体需要上,家族的兴旺、宗教寺庙的发展必须有强大的武术门派作为保障,如少林拳等武术流派就是在师徒传承的封闭环境中逐渐演进而成的。实现个人的某种目的与发展也需要武术的武装。与现代武术的发展同样,古代武术之所能代代传承也正是因为它契合了封建社会国家、团体与个人的发展需要。师徒传承主要从武术技艺与武德精神两方面进行传授,师傅对不同条件的徒弟有着明确的目标定位,进而在练习内容与方法上有着不同的选择,一旦徒弟达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或胜过师傅了,师傅就会让其“出师”或介绍到更高水平的师傅那里去深造以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这点非常类似现代学校教育的毕业升学制。师徒传承有利于精雕细刻、区别对待,可以实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的目标,特别对高水平武术人才培养占有优势,班级授课制培养目标统一,内容手段统一,对提高教学效率与多出人才大有益处,但对“高手”或“特别”人才的培养显然不足。

2.3 武术传承方式的课程论诠释

学校武术课程传承有统一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从全国层面对不同层次的武术教学进行统一规划,大一统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习时间、方法手段与评价标准是课程教学的显著特点,目标就是企图通过统一的课程标准培养出一定规格的人才,课程标准控制了人才培养的底线,而传统师徒传承方式关注的是武术技能可能达到的最高定点。

从技术层面看,现代课程教学也有着统一的规格与标准,武术技术动作的统一规范,给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带来了巨大益处,在统一的动作和规则规定下,使初学者很快掌握了动作要领,能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强了教学的可评价性。但反观教学质量,竞技武术由于竞赛法则的规定,使套路运动始终把强调动作规范作为学习和训练的重点,为此,由形架入手,以求脱化神明的传统习武过程,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训练环上发生了断裂,在竞赛规则杠杆撬动下,统一的“高、难、美、新”动作造就了风格相同产品,武术技术差异进化基因失去沃土,课程制教学不利于武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长久以往最终将引起武术门派的消亡。

师徒传承的教学内容是本门本派的独家功夫。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计划。师傅根据实际情况,随机面授身传。更重要的是,师傅不仅要教授徒弟武艺还要特别注重对徒弟德育的选择和培养,从道德教育的内容看,既有日常道德伦理,又有习武活动的意志品质教诲,武德传承内容取决于武术门派的文化积淀与师傅对门派精髓内涵的理解,师徒传承方式中的武艺与武德教授没有课程制一样的固定教材,这本教材装在师徒的心中,在本门派核心理念的引导下,师徒在传承双边活动中不断丰富门派武术技术与武德精神,使本门派在封闭单一的小生态环境不断发展。多样化的武术传承内容经过漫长时间的传递与进化,便形成了今天特色突出的各种武术门派。

2.4 武术传承方式的主体论诠释

武术传承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教师和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考察不同传承方式的重要视角。传统的师徒关系中“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说法是所有拳种门派信奉不渝的信条。徒弟对师父的敬重表现为听从传道授业与极力维护师傅权威,在宗法制度与血缘模拟的师徒关系结构中,师父就像一位处于最高权威的族长,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古代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长制宗法社会。传统武术师徒传承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社会凝聚性。在我国历史上动荡恶劣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成员需要归属感,师徒凝聚往往成为纽结人们关系的一种组织方式,传承双方通过模拟血缘连结的师“父”与徒“儿”关系,传技者能尽心尽力,反复言传身教,习武者刻苦练习,不断体悟领会,教学效果远远胜过现代“一对多”的班级授课制。

狭窄封闭的师徒关系对武术流派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单一的小生态环境使某一拳术流派在传承过程中不断纵深发展,形成与传统风格有别的新套路或拳种,“拳种众多,流派林立”是武术繁荣昌盛的象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8]。中国武术的拳种发展至今已有130种之多,其中包括刚劲凶猛、“硬打做软”的少林拳和柔绕弹抖、“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等,构成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武术技术体系,多元化的拳种是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生命力所在。师徒传承保持了各种门派的独特性,但同时也制约了本流派的传播,使本拳种的生命力减弱,流派的排它性不利于拳种之间的取补融合,造成拳种内部的发展空间不断变小。

课程制教学中师生处于“一对多”的开放式状态,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大一统”教学模式抹煞了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学校课程制传承方式把纷繁复杂的传统武术简化为单一的课程标准,最终将导致丰富多彩的武术流派消减成唯一竞技武术,大一统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人的个性发展,不符合现代教育的人本思想。

3 结论与建议

从历时态的视野看,我国武术传承方式经历了从师徒传承到学校课程制传承的变迁,从共时态的视野看,在某一时期内多种传承方式并存,但均有一种传承方式占据主体地位。传承方式即教学模式,不同的传承方式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师生关系等要素上有着不同的含义。师徒传承实际上是个别授课制,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个性,师徒传承最终形成门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兴旺局面,学校课程授课制大一统的教学模式最终将导致丰富多彩的武术流派消减成单一的竞技武术,传统武术文化也将逐渐趋于消亡。

针对大一统的武术课程授课模式,很有必要进一步增加特色选修模块的课时比例,打破“千人一面”的人才培养规格,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多元化的需求。班级制授课要与个别、小组教学相结合,构建师徒传承教学环境,将一些民间优秀拳种传人、大师吸收到现代武术教育中来,丰富学校武术传承方式,加强现代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段三真. 武术教学价值论概析[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4.

[2] 岳武.拜师论[J].中华武术,2003(12):27-28.

[3] 蔡金明. 传统武术传播的方式与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2003(6):35-36.

[4]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346-352.

[5] 李秉德. 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60.

[6] 周伟良. 师徒论一一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5):584.

[7] 李俊卿.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在宏扬中华武术文化中的作用比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18(6):95-97.

[8] 郭玉成.武术传播的理论与对策研究[D] .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03:6.

作者:袁 勤

武术传承学校体育论文 篇2:

弘扬“扬州会议”精神 推进学校体育的“微革命”

40年前的5月15日—22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被称为学校体育里程碑的规模空前、影响空前的“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也称为“扬州会议”。“扬州会议”虽然已经过去了40年,但是,“扬州会议”给中国学校体育工作者留下了深刻而温馨的记忆,至今仍然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为什么大家如此怀念“扬州会议”呢?因为“扬州会议”开创了中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之先河,较好地回答了做什么样的学校体育,以及怎样做学校体育的问题,为学校体育提供了基本路径和宝贵经验。

“扬州会议”对于做什么样的学校体育的回答是:做基于教育追求的、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对于怎样做中国的学校体育的回答是:切实端正教育思想,强化学校体育的基础地位,改善学校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多方协调配合,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切实解决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学校体育的质量与效果。

当年选择扬州作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的现场,不是因为扬州地区的经济发达、学校体育条件好,而是因为扬州地区教育局与体委坚定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将增强学生体质放在学校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课、一小时体育锻炼、校内体育竞赛等,学校体育具有鲜明的特色,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扬州会议”期间,全体代表由中央四部委领导带领,分3路到扬州地区的宝应、高邮、靖江、泰兴、泰县、仪征、泰州、扬州8个县市的城乡共19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调研。调研的内容包括:改革后的中小学体育课,阴雨天室内体育课,幼儿园的体育游戏课;广播操和各种自编操,如,哑铃操、沙袋操、板凳操、棍棒操、素质操、武术操等;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达标”活动;还有学校運动队的比赛和表演,自制体育器材展览和学校卫生室等。代表们亲眼看到扬州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具有实效的场景,以及学生快乐健康全面成长的可喜场景。

“扬州会议”的精神实质是勇于担当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创造的精神、勇往直前的精神。弘扬“扬州会议”精神,做好当下的学校体育工作是中国学校体育工作者应该思考与回答的问题。

今天中国学校体育与学生体质健康面临的境遇发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变化,但是中国学校体育仍然是中国教育发展中的短板,学生体质健康仍然是我国整个社会与教育的“痛点”。“扬州会议”告诉我们:不仅要做一个学校体育问题的批判者,更需要成为一名解决学校体育问题与创造美好学校体育的建设者。

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一方面需要强化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改善学校体育条件,增加体育教师数量,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保证体育与健康活动空间与时间等,这些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条件与保障;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追求是学生身心强健、全面发展,而这一切主要是通过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力军——体育教师工作实现的,只有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从学校体育工作本身的细微之处改变做起,推进学校体育静悄悄地发生积极的、深刻的良性变化,学校体育才可能真正发生改变。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学校体育的外部环境是重要的,但是外部环境主要是与社会对学校体育价值与意义的认知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做什么样的学校体育和怎样做学校体育——给今天的学生留下什么印象、给学生什么样的体验与感受,决定着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知、态度、行为与社会对学校体育的态度。通过创设良好的学校体育活动与情境,即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会体育、懂体育、爱体育、干体育的学生,而且,学校体育真正成为学生快乐向上、具有激情、令人向往的学校生活的最重要来源时,这些未来的父亲、母亲、公民(其中也包括教育局局长、校长)才会发自内心地理解、参与和支持体育。我们可以这样推论,今天我们在学校体育中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将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明天收获什么样的果实。

为了在学校体育中播下良好的种子,我们必须从改变学校体育本身开始。假如说,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体育制度是宏观层次的革命,我们可以将体育教师发自内心的,静悄悄地改变自己的学校体育观念、改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校内体育竞赛的过程称之为学校体育的“微革命”。通过不断的“微革命”最后汇成学校体育改革的洪流,推动学校体育蓬勃向前的由内而外、自下而上的改变。

学校体育的“微革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体育观念“微革命”。做什么样的学校体育和怎样做学校体育在较大程度上是由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的认知决定的,至少是受到体育教师对学校体育认知影响的。如果体育教师认为学校体育就是学习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强调体育的胜负,学校体育实际上就可能是“竞技化的体育”;体育教师认为学校体育主要就是增强体质,简约为提高体能,学校体育实际上就可能是“达标化体育”。

因此,体育教师应从正确认知学校体育开始,国际学校体育协会在阐述学校体育时明确指出:“体育目的在于发展身体文明和使人体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它包括‘学习运动’和‘在运动中学习’。体育是唯一把重点放在身体、身体运动和身体发展上的教育经历。”只有体育教师真正牢记学校体育既姓“体”,更姓“教”的初心与使命,才有可能真正创造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即只有真正具有教育的意识、课程的意识,我们才有可能创造有教育价值的学校体育,这应该是学校体育“微革命”的起点。

二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施“微革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奠基工程,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微革命”是从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观念改变开始的。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这样说过:“体育课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生物学过程,而且是人与人交往的精神生活的过程。”“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体育教师给每一名学生以真诚的笑脸与温馨的问候;给“体育学困生”多一点儿关怀与鼓励;为学生创设新奇、变化、挑战的学习活动与学习机会;尽可能减少自己讲解示范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学习和练习;创设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而不是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学生一定不会感到体育课单调枯燥;为每一名学生创设即使自己完不成动作也不会被讥笑与讽刺的良好学习氛围,所谓的体育学困生也不会害怕与讨厌体育课;为每一名学生创造克服苦难、战胜自我的成功带来喜悦的体验机会,每一名学生会绽放出生命的精彩;为学生营造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温暖的人间情谊学习氛围,学生一定希望体育课的时间再长一点儿,一定希望下次再相聚;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出汗与喘气的机会,学生的体能与意志品质一定会悄然提升;为学生创设“参与比取胜更重要”的情境,那么,每一名学生无论他的运动天赋如何,他们都是“体育的料”。

三是,课外体育活动“微革命”。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从被教育者,逐渐转变为自我教育者的最重要的路径,体育教师在设计与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时,应创设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假如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能开设48个运动项目那是多么美好;减少一点儿“大一统”,多给学生一点儿自由与选择,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总有一款适合我”;组织更多的学生自觉自主自律体育协会、体育社团,为学生创设一些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我组织与管理中学会自我组织与管理,在自我教育中学会自我教育,学生一定更积极、更主动、更能干;尽量将课外体育活动延伸到家庭与社会中,给学生与家长一些专业的辅导,“小手牵大手”的家庭体育一定会实现学生自觉自主进行体育活动、家长学习与参与体育活动、亲子关系融洽和谐等多重成效。

四是,校内体育竞赛的“微革命”。校内体育竞赛的“微革命”是从重新认识校内体育竞赛与正规的竞技体育比赛的差异开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的竞赛,必须坚持真正的‘群众性’,不能以学生有无运动能力,作为能否参加体育运动的依据,使学校内的体育竞赛仅仅成为少数运动尖子角逐的场所。”“根据青少年学生好胜逞强的心理特点,在组织体育竞赛时,要把握竞赛的尺寸,要特别注意防止学生不健康的竞技狂热和虚荣心的滋长,使学校运动竞赛变成极少数人争名夺利的手段。”校内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与正规的竞技比赛本质的区别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目标,体育教师应摈弃少数人比、多数人看,甚至多数人不相干“奥运会简版”式的思维定式,编制一份全员参与其中、努力其中、快乐其中、获益其中的年度校内体育竞赛计划;给校内体育竞赛抹上浓浓文化的、教育的、激情的、狂欢的节日色彩;制订每一名学生都很重要、都不可或缺的校内体育竞赛的评价办法;营造为每一名学生的精彩甚至失败真诚鼓与呼的氛围;给予“体育学困生”参与体育竞赛更多的指导与鼓励,甚至开专门的“小灶”;更多创设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校内体育竞赛活动,一定会为融洽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学校与家长关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是,體育教师本身的“微革命”。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没有任何学校体育工作可以绕过体育教师。有什么样的体育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体育。体育教师最好每天,至少每周不低于3次实际参与体育锻炼;始终保持快乐自信、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体育教师形象,真正成为学生的“偶像”与“模范”;每周都能安静地读一点儿书籍,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文武双全的“有文化的体育人”。

可以相信,通过体育教师发自内心的、静悄悄的学校体育“微革命”,学校体育才有可能变得更美好、更有吸引力、更有激情与活力。这样的学校体育一定会得到更多的曾经接受过学校体育的人更多的参与、关心、支持!这才是姹紫嫣红的中国学校体育春天到来之时。

这是对“扬州会议”精神的最好传承,也是对“扬州会议”最好的纪念!

武术传承学校体育论文 篇3:

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了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教学应用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自身的观点提出了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教学应用的设想,主要包括国家层面、学校层面、教师三个层面的设想。研究认为,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教学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传统武术的普及和传承;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校体育课的形式,改善学校体育课的质量,改变其单调的体育课堂。从而推动学校体育课的新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更深层次地加强传统武术的影响力。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传统武术

将传统武术应用到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当中,一方面有助于传统武术的普及和传承;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校体育课的形式,改善学校体育课的质量,从而推动学校体育课的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及更深层次地加强传统武术的影响力。同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人们的健身起着深远意义。传统武术有条件在学校体育课进行教学,进行教学主要的设想为三个:第一是国家应大力提倡传统武术发展与整理传统武术素材,继续加大力度提倡传统武术向学校发展,使传统武术在学校有一席之地。国家应有专门的机构或者委托民间组织系统地整理传统武术素材。第二,学校应重视传统武术在体育课堂的开展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学校要重视传统武术在体育课堂的开展,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三,体育(武术)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体育或武术教师除了学校的培训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自我提高,并想方设法和充分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部分学校的调查发现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的开展并不乐观,同时很多学校缺乏专业的武术教师。通过文献研究得知传统武术的特征适合在学校体育课进行教学应用,而且传统武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情感培养有促进作用。

一、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教学应用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体育锻炼逐渐地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人们又在不停地忙着做其他的事情,因而,简单又有效的体育锻炼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首选。对此,传统武术内容的丰富化、形式的多样化是完全符合人们的强烈需求的。虽然早在20世纪初期,传统武术就被我国一些学校或学堂引进并进行有目的的教学,但是目前传统武术在我国的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状态并不那么乐观,如史志超在他的《关于学校传统武术教学现状的研究》中指出,在学校的体育教师中,专业的武术教师很少,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业的武术教师。以及王玉萍面对学校体育课的现状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也直接指出多数学校并不重视体育课,从而忽视了体育课的开展,甚至根本就不开展。因此,本文将根据目前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的教学状态,进一步探究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应用。同时本文认为,在将传统武术应用到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当中,一方面有助于传统武术的普及和传承;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校体育课的形式,改善学校体育课的质量,从而推动体育课的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及更深层次地加强传统武术的影响力。同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人们的健身起着深远意义。

1.传统武术的特征适合在学校体育课开展。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其衍生、发展、繁荣及传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依托民间,具备地域性;二是拳种多样,门派众多;三是技击与健身;四是武德教化。根据本文的需要,在此主要对传统武术的地域性、拳种多样和武德教化这三大特征进行说明。传统武术的地域性不言而喻。在悠悠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地域都有其特定的传统武术,从南至北或从东到西都有,要么与其地势特征有关,要么和他们的生活习惯、习俗相联系。而拳种更是各式各样,数不胜数。有以门命名的、以姓氏命名的、以人名命名的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武德教化是传统武术一直所追求的。“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是传统武术传习的共识。传统武术传承的是“忠义礼智信”,即为忠诚、义气、礼节、智慧、信用。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同时可培养学生情感的,并结合学校自身特色把传统武术融入到体育课堂中。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质量,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与传承。

2.传统武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情感培养有促进作用。从我国学生入学年龄来算,我国大部分学校学生的年龄大致在6到22岁这个范围内。此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同时又对外界充满好奇。从学生的身体素质来讲,学生的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在这个年龄段是一个发展关键期。除了学生本身发展身体素质外,还需要一个外力对其进行系统的锻炼与规范。从情感的培养来讲,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性格、情操方面也处于形成阶段,因此更加需要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指导。综合这两方面的情况与要求,一堂体育课至少要满足其中一个,最好是一举两得。传统武术不仅对学生的心肺有良好的影响,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使他们的体态得到均衡全面发展,使其具有形态美、动作舒展的优点。

二、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应用的设想

1.国家应大力提倡传统武术发展与整理传统武术素材。传统武术要引入到学校体育课堂进行教学并且借此丰富学校体育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推动传统武术本身的发展及传承,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国家要在目前的基础下继续加大力度提倡传统武术向学校发展,使传统武术在学校有一席之地。比如完善目前已有的关于传统武术的政策,最重要是要督促学校落实,而不是制定政策之后就撒手不管。其次,国家应有专门的机构或者委托民间组织系统地整理传统武术素材。整理传统武术素材可以从三个方向着手:第一,发掘还没有出土的有关传统武术的材料。当然这个并不是人所能掌握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历史机遇。早在70年代国家就组织過挖掘武术的工作并且成绩累累,目前也应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发现,让被淹埋的武术赋予延续的生命。第二,系统整理已有的传统武术素材。虽然目前已知的传统武术有很多种,但是没有一个真正系统的传统武术资料。这一点可以借鉴易中天老师的《易中天中华史》写作方法,即从有史以来开始写,对中华历史进行专门的写作。系统整理已有的传统武术素材也可以用此法,专门地对传统武术进行整理,而且每一拳种都要进行系统的整理,比如从它的起源、发展、特征等来写。换言之,国家要有专门的机构像写人物传记一样对传统武术进行整理,然后再形成一个传统武术有机整体,而不是像现在零零碎碎、似有似无的状态。第三,专门对每一类传统武术的技击(应用)做一个教学书。虽然现在有很多关于传统武术的书籍,但这类书籍很多是泛泛而谈,写的都是一些大致内容,很少有专门写技击或应用的,即便有也是某本书的某一章节。因此,国家要抓住某一种传统武术技击实用动作进行加工处理形成一类书籍,而不是都是套路。最后的状态应该是传统武术既有表演需要的套路也有实用的技击动作,二者既可融合也可单独并进。比如咏春拳,它有一般传统武术一段两段的套路,也有诸如按打、膀打、摊打的实用技击。这样一来,传统武术得到国家进一步的提倡和支持,才会有更好传承的可能。

2.学校应重视传统武术在体育课堂的开展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重视传统武术在体育课堂的开展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是目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当前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堂的开展状况并不那么乐观,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学校不重视体育课和缺少专业武术老师。学校要重视传统武术在体育课堂的开展,那么就必须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转变观念,重视体育课。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每堂体育课都是走形式,而是要有充足的课时给学生上体育课。第二,开发体育校本教材。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结合当地实情开发体育校本教材。中国武术向来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又有“少林”、“武当”之说。所以,学校可以根据当地或者学校所在范围区域的传统武术情结进行开发,同时在开发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对某些传统武术进行调整。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一定非要引进很多的武术专业老师,学校可以对已有的师资力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可以是武术教学内容,关键是经常性、定时性的培训。再者,学校要对体育师资的教学技能进行培训,不能一味地使用过时的技能。现在的学生每天都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互联网上,学校要适时抓住这个机会对体育师资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技能培训,学校可以把其他科目的知识点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或复习,当然也可以把体育课堂的东西以某种形式放到网上交给学生。比如学生都觉得难以掌握的动作,学校在给体育教师对有关互联网教学技能进行培训之后,体育教师可以将学生都觉得难以掌握的动作以图文并茂、视频或者其他形式专门放到某一特定区域,让学生自我提高。如此一来,既能教学生,也能提高体育教师的互联网教学技能以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总之,传统武术要在学校体育课进行教学,学校要重视体育课,同时进一步加强体育师资武术素养和教学能力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3.体育(武术)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体育或武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特别是传统武术教学能力)以及不断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这对传统武术能不能在学校体育课进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体育或武术教师除了学校的培训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自我提高。学生是体育课的主体,学生上体育课不积极,无论多厉害的老师都无济于事。所以要充分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从下面几个方法入手:第一,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传统武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正确宣传传统武术的作用。比如采取知识讲座、视频课件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武术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传统武术有个整体的把握。第二,打造激情、活力、个性的体育课堂。对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教学充满激情,打破原来破旧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而来,打造活力四射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个性在课堂的形成与释放。再者,教师要关注关心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对传统武术的情感。第三,进行实战与互评教学。在进行传统武术教学时,教师要注重传统武术的攻防技击,同时加强学生的实战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老师对其进行指导,学生对其进行评判。这样有利于学生培养传统武术的攻防与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传统武术能不能在学校体育课进行教学,能不能以此推动传统武术的发展,能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体育(武术)教师和学生是关键因素。因而教师要主动、多方法、全方位地自我提高,并且要想方设法地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当前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堂的开展状况并不那么乐观,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现为学校不重视体育课和缺少专业武术老师。

2.将传统武术应用到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当中,一方面有助于传统武术的普及和传承;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校体育课的形式,改善学校体育课的质量。

3.将传统武术应用到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当中,对推动学校体育课的新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同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对人们的健身起着深远意义。

(二)建议

1.国家应大力提倡传统武术发展以及进一步整理传统武术素材。国家大力提倡传统武术发展以及进一步整理传统武术素材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堂进行教学应用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传统武术要引入到学校体育课堂进行教学并且借此丰富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推动传统武术本身的发展及传承,国家必须要大力提倡传统武术的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整理传统武术素材。

2.学校应重视传统武术在体育课堂的开展。学校应重视传統武术在体育课堂的开展,学校重视传统武术在体育课堂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丰富体育课堂的内容、改变体育课单调简单的形式,而且有助于提升体育课堂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学校重视传统武术在体育课堂的开展。

3.学校应开发传统武术校本教材。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政策的要求,结合当地实情开发体育校本教材。中国武术向来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又有“少林”、“武当”之说。所以,学校可以根据当地或者学校所在范围区域的传统武术情结进行开发,同时在开发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对某些传统武术进行调整。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教学的应用有着主导作用。首先,目前很多学校体育课的师资不充分,缺乏专业性。所以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师资力量对体育教师师资不充分的情况进行加强,对缺乏专业性的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

5.体育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特别是传统武术教学能力)对传统武术能不能在学校体育课进行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体育教师除了学校的培训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自我提高。体育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了解其他传统武术内容,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且可以借之适当地把所学到的传统武术内容在学生当中进行拓展。

6.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对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课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学生是体育课的主体,学生上体育课不积极,无论多厉害的老师都无济于事。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传统武术的基本知识,充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对传统武术的情感,让学生对传统武术有个整体的把握。同时对打造激情、活力、个性的体育课堂、打破原来破旧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而来、形成与释放学生的个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龙.深层断裂与视域融合:中国传统武术进入现代视域的文化阐释[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35.

[2]王志国.武术运动对少年儿童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1.

[3]苏文典.传统武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N].出国与就业(就业版),理论讨论,2012,(06).

作者:王方

上一篇:客户忠诚营销理论论文下一篇:绿色蔬菜营销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