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模式下财务会计论文

2022-04-29

摘要:“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实践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研究和实践证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喜欢实践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抽象的听讲、阅读等学习方式。因此,任务驱动型的学习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比传统学科型学习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任务驱动模式下财务会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任务驱动模式下财务会计论文 篇1:

浅谈在会计模拟实训中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构建

【摘要】会计模拟实训是会计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实训课程,以企业单位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对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应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理论教学与会计实务的统一。本文论述了任务驱动法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的构建模式,讨论了在构建任务驱动法实践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会计模拟实训 实践能力培养 任务驱动式 评价体系

《会计模拟实训》等实务操作类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学校建立会计模拟实习室,把企业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浓缩于事先设计好的会计模拟实习资料中,学生运用会计凭证、账簿、表格和运算工具,通过写、算、做等基本功的独立操作,以获取知识和能力。近年来,我们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实践,在会计模板实训课程中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构建。实践证明,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确行之有效。本文就在会计模拟实训中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构建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方案的构思

如何在两周或者三周的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进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方案的构思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方案的构思包括:任务准备阶段、任务执行阶段、任务总结阶段三个基本教学环节。

在任务准备阶段我们合理设计设计任务。根据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操作技能水平,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设计任务的原则,合理设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写出任务书与授课计划。

在任务执行阶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自主探索的新型学习模式,培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技能。

在任务总结阶段采用“教”与“学”双向反思模式总结经验。从教师的角度是指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课后,教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研究总结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从学生的角度是指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反思学习过程,归纳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二、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案的实践

(一)任务准备阶段:合理设计任务

1.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设计。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中,所选用的模拟实训企业通常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其所包含的任务内容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日记账和登记明细账、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根据明细账和总账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2.任务难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任务按其难易程度分为ABC三类。

A类:基本任务,这是能够达到会计从业资格上岗基本要求的任务。实训内容是围绕企业日常基本经济业务,学生通过运用会计基础所学知识与技能,就能完成的任务;

B类:提高任务;在A类任务的基础上,增加了业务的复杂程度和业务量,这是相当于全国初级会计职称实务考试要求取的任务,主要运用《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课程所学知识与技能,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C类:拓展任务;在B类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少量的目前企业实务中比较常发生的特殊业务。这部分任务有一定的难度,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核学生所学会计课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

3.任务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在任务设计中应该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任務设计应该体现科学性合理性。会计模拟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中,所设计的每一个任务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任务的设计必须考虑课程知识结构框架,所涉及专业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合理安排任务内容。在任务设计中注意以旧知识带出新知识,循序渐进。

(2)任务设计要实用。会计模拟实训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中任务的确定,可以是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工作,这样能使学生产生较强的认知需求和动手实践解决任务的愿望,必须考虑用人单位对会计与审计应用人才的要求。做到教师所教、学生所学、企业所用的真正无缝对接。

(二)任务执行阶段——自主探索、互动协作

1.正确理解角色转换,教师是导演,学生是主体。传统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时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学生始终应处在主体地位,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服务者。教师要把握难点、抓住关键。学生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相互协作。

2.科学合理地评价,达到有效激励。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中,由于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中的提高任务和拓展任务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有一定的难度。传统评价方式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容易挫伤学生积极性。因此评价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重视过程评价,以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是否真正掌握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为标准,要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任务总结阶段——“教”与“学”双向反思

通过“教”与“学”双向反思,使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生的“学会学习”有机结合。教师反思教学,也是任务驱动式会计模拟实训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应给予充分地重视。

三、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合理分组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应该合理地分组,一般可以根据总任务量的大小,按会计工作岗位的基本设置要求进行分组,分组的质量取决于能否有利于学生的协作学习和开展公平竞争,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一般5人为宜,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岗位实训具体任务和岗位实训的目标要求,可以分组为:组长(总账报表组)、出纳组、材料组(兼往来组)、成本组(兼工资组、固定资产组)、销售组(兼投资组)。

(二)分析任务涉及的专业知识

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对任务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此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涉及哪些专业知识,并分析其中前期相关课程或相关教学内容中已学过的旧知识,在本任务中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专业知识、技能;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覆盖面;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师必须注重教师的讲解模式与学生的模仿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的支架,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己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确定完成任务的方法。

(三)任务难易程度不同,完成任务的要求有别

在教学实践中,对于ABC三类任务应区别对待,任务完成的要求不能统一。A类任务,学生通过指导老师的简单讲解,基本上都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这类任务要求学生完全独立完成。B类任务,一般学生在指导老师讲解、示范、操作下,也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这类任务要求学生可以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再独立完成业务的会计处理。但是对于C类任务,一般要多次讲解、示范、操作。这类任务对于学习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任务,而其余学生只要求能模仿性的完成任务。

(四)教学评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在企业的实务操作中,也存在多样性、复杂性、甚至有时也比较灵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能以传统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完成的任务,教师评价的重点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甚至可以跳出教材内容。如果学生任务完成结果异与常规,但只要不违背国家的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也应该加以肯定。在评价考核上,要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知识性评价和技能性评价相结合。要针对不同学生完成的任务,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多以激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评价则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取长补短,促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知识能力的。

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打破传统,进行创新实践。始终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以任务作为驱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将课堂上所学理论加以灵活运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学到的知识更为实用。值得我们在相关的会计模拟实训课程中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深入的探索,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用人单位满意,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会计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移伦,姚和芳.浅谈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当代教育论坛,2007(1).

[2]周庆华.任务驱动教学的有益尝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

[3]姜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资产负债表编制教学中的应用.辽宁高职学报,2007(11).

[4]熊淑慧.任务驱动主体参与教学法探讨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作者简介:李丽(1963-),女,贵州省贵阳人,现工作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会计与审计,副教授,学历:本科。

作者:李丽

任务驱动模式下财务会计论文 篇2:

任务驱动型会计项目课程设计

摘 要:“以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实践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研究和实践证明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喜欢实践的学习方式而不是抽象的听讲、阅读等学习方式。因此,任务驱动型的学习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比传统学科型学习更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任务驱动型会计项目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具体展示任务驱动型项目课程的设计,在教学中更强调专业知识的职业定向性、岗位针对性和实践性,从而突出高职教育职业化的特色。

关键词:任务驱动;工作过程;项目课程;高职会计教育

作者简介:章卫芳(1976-),女,管理学硕士,上海行健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会计学及职业教育。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思路应“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创新课程开发建设机制,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其他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会计》是一门基本理论较多的课程,由于高职学校的学生对企业经营活动缺乏起码的认知,对本学科的学习停留在读背的阶段,会照会计分录依葫芦画瓢,却不理解和现实经济业务之间的联系。毕业以后从事会计工作更感觉无从下手,好像什么都学了,又什么都不会,和高职学生需注重职业能力素质的提高相去甚远。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必须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项目导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改革。

一、任务驱动型项目课程设计理念

职教专家姜大源教授曾提出:“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在这一传统观念束缚下编写的教材始终不能适应职业工作的需要。无疑,课程内容的序化已成为制约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是凸显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开发的突破口。”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其原则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性质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并通过此任务来举一反三,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其主要结构是“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

任务驱动型课程开发的目的在于克服学科体系结构化内容的学习,而有利于与工作过程相关内容的学习。任务驱动型课程是来自职业行动领域里的工作过程,即从职业典型工作过程确定职业实际工作任务,归并成教学工作任务,最终转化为职业教育教学任务。它是一个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最终到学习情景的过程。

二、任务驱动型会计项目课程设计方法

任务驱动型会计项目课程的设计要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真正以“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项目为载体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要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操作技能,注重职业情境中实践智慧的养成,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会计工作作为一门技术,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要强调在“做中学”,对知识点可以设计成一系列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活动中产生对知识的需求,学习对完成任务有帮助的知识,最后掌握学科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

任务驱动型会计项目课程开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一是项目教学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应具有一个轮廓清晰的任务说明,应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应具有一定难度。如在基础会计任务驱动型课程设计中关于商品销售业务环节的设计,就可以从签订经济合同开始,从经济合同中了解运费对于销售的影响及怎么进行会计处理,在销售业务的处理中融入发票及其他单据的填制,税款的计算和申报等实际操作技能,让学生除了会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外,还掌握了该阶段的实际操作技能。二是项目教学的过程,应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在会计学科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会解题,但不能理解会计业务处理的本质是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是和企业每天的业务紧密相关的。在会计教学中可以模拟一个企业一个月中可能发生的常见业务,进行综合记账,最后出账簿,出报表。三是项目教学的结果,应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并且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与学习的方法;四是项目教学的方法,应让学生有机会自行计划、自行组织学习行为,自行处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

三、任务驱动型《基础会计》课程具体设计

(一)任务驱动型《基础会计》课程能力目标

《基础会计》是会计类课程的入门级课程,学生对于会计类知识是一片空白,不明白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作用,和企业运作有什么关系,和那些部门有联系。本课程的能力设计主要是要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理解会计工作和实际企业运作的关联度,会从一个企业的基本业务出发首先会做账,然后做对账,做好帐。除了会计实际业务处理的能力外会计工作也要强调非专业能力的拓展,比如在学习中要培养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任务驱动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以往的会计基础的教学内容是分章节来进行的,从第一章概论讲到最后一章的财务会计报告,教学内容之间彼此虽然有联系,但是前后章节还是有很明显的界限,知识点的分布按章节来安排,在知识编排上虽然学科逻辑结构严密、系统完整,前后也有关联但是还是注重对会计事项处理结果的说明,忽视和缺乏对经济业务事项的来龙去脉、来踪去迹的分析讲解和描述说明,缺乏对企业整体业务处理的把握。学生基本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完一章后以做习题结束,对于学习的内容的前后关系不关心,导致了学生“会学”,但是“不会用”,会“做题”,但是“不会做事”的现实情况。

任务驱动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可考虑把所有的内容重新整理归类为几个工作任务,教师所要教授的知识点穿插在各个工作任务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达到渗透理论知识的目的。课程教学内容以一个模拟企业为背景,采用真实的单证账表,按实际会计工作流程和方法,以学生完成企业一个月的全部会计工作为任务,根据会计工作的实际工作步骤、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工作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来组织教学内容,将传统会计教学中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转变为与工作任务相结合的实际运用,搭建整体会计工作框架,树立全盘账务处理观念。从而可以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实现和职业岗位的快速对接。

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如表所示:

(三)任务驱动型《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学和做是两个过程,必须学了才会做。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参与教学活动机会少,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发挥。学生对会计学习往往感到迷惘,特别是对于繁多的需要识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反复做题有厌倦情绪,和实际生活又无法对应,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使教师从这门课的“总导演”,变成了其中的一个“演员”,从“发号施令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合作者,围绕工作任务配合学生完成各项工作。而同学从原来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在完成工作任务这个目标的驱动下找到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受到知识的用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任务驱动型《基础会计》课程的工作任务可以安排如下:

核心内容:在讲述完会计基本理论和操作的基础上模拟中小型企业连贯的日常业务,从企业筹资开始到购入货物,简单生产、销售货物和期末纳税计算和简单会计报表的编制。具体工作任务可以设计如下:

1.创设教学情境,模拟成立企业。每两个同学一组模拟创建一个企业,需完成的具体任务是从企业起名开始到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筹资业务的会计处理。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需要学习企业筹资的相关理论知识,产生了核算企业资金来源的需求。在任务的完成中需要学习企业建账、填制会计凭证等知识和技能。从这步骤开始,企业的经济业务就交给两个同学来具体负责记录。通过教学情境的创建使本来需要研究学习的对象转换成了可理解的现实生活的情境,通过角色模拟完成会计业务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亲切感和实用感。

2.任务驱动,教师适当引导。任务驱动教学中,首先任务的设计要考虑课程教学内容原有的知识结构,不能完全脱离知识原有的体系,特别是对于会计这种前后有关联性的学科;同时任务的设计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任务的难易度可以控制在学生有能力也有兴趣去完成的范围内,一次的任务设计不要涉及过多的知识点,以突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

如在企业成立后的经济业务设计中,可以让同学利用企业现有资金模拟进行采购,教师扮演供应商的角色,学生进行流程模拟和采购相关发票和业务单据的填制,编制会计凭证并进行登帐,让学生不仅会进行采购业务会计分录的处理,更要理解的是实际采购业务的操作过程,记账的意义,让他们体会企业资金的流向。在任务中实际隐含了企业采购业务、凭证填制、登账要求、错账更正等知识点,把本来分列在几章内的知识通过一个任务进行融会贯通,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很容易理解知识点的应用。

3.任务驱动,过程和结果并重。任务驱动型基础会计课程以同学组建一个模拟公司开始,以会计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几个具有连贯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在提出工作任务后,让学生依次完成单据审核、账务处理、期末汇总等会计业务处理,以具体工作任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实践操作。为了最后能提交本企业的会计资料使整个课程的教学成为一项综合任务,每个同学都必须积极地进行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同时在会计凭证传递、日常业务处理流程等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业务经办人员、制单会计、审核会计、出纳、记账会计等角色,通过相互间的业务往来模拟,让学生掌握各会计岗位在实务工作中的分工及衔接,会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的业务关系,以及如何在会计工作中发挥监督职能。

在每个任务完成后对于理论知识的总结和讲评中,可类比模拟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让同学更能切身体会他所模拟的企业发生经济业务的正确处理。通过与学生共同分析比较企业目前财务状况、未来财富积累趋势、目前可自由支配支出等,形象地引出要评价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应考虑的因素。

(四)建立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考核体系

任务驱动型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过程已经分解为各工作任务,和以往的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教学评价也不能和以往的一样靠期末考试来完成。在任务驱动型基础会计课程中,课程考试中要引入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实务考核内容,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相配合,考核学生对会计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具体评价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平时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中的表现,完成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其工作过程的效率和团队合作交流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教师对学生工作过程的总体评价,形成的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评价等方面,重点考核任务完成情况和质量及其所体现出来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这样就改变以往一张卷子定胜负的传统考试形式,使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

在学习任务驱动型《基础会计》项目课程中,学生从自己组建一个公司开始,核算了本企业发生的采购、生产、销售、期末结账、出报表、报税整个连贯循环的业务流程。在教学中把知识点穿插在各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参与教学、获取经验、构建应用知识;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模拟业务、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构建课程需要学习的知识,由原来的他激式、封闭式教学转变为自激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自己独立完成任务的时候更多的体现出来,大大激发了学习的能动性和潜能,通过实际操作切实提高了职业技能,培养了职业意识,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孙慧平,佘丽萍,柯春松.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36).

[3]徐涵.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对教师的新要求[J].教育与职业,2007(05).

责任编辑何颖萍

作者:章卫芳

任务驱动模式下财务会计论文 篇3: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摘要: 本文在阐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涵义与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在高职《企业重要事项核算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并简要总结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设计与应用

职院校会计专业改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既是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培养高等实用型人才,就必须选用科学的、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涵义与特征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职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整合课程结构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探索以课程为核心、以技能为本位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前提是“项目”,基本原则是“目标明确、任务具体”。目标明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明确项目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任务具体,就是明确在完成由项目分解出的各项任务时需要达到的目标及效果,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锻炼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由教师根据当前的教学项目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协作创新能力,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强调学生要通过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将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具体任务当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师则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在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特别适合高职教育,该模式的特点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推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现代化,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加快教育模式创新,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企业重要事项核算实务》是我校会计电算化省级特色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该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结合、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结合、课程学习与学生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高职课程开发目标。教学项目以会计调整、特殊业务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为主线,以会计工作的各项任务为载体,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实训情境化来组织教学内容的实施。

(一)“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思路

根据企业重要事项核算的职责和任务要求,设立教学项目,每个重要事项组成一个独立的教学项目,形成一个教学单元并确定能力目标,再根据能力目标设计学生需要完成的每项工作任务,最后根据工作任务确定需要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教学内容按照职业能力的成长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重构后,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岗位设置并掌握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统一校企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使学生真正具有企业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下教学内容选取的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选取强调实用性,针对会计职业岗位要求,根据为完成特殊业务核算、会计调整、合并报表等实际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来设计课程教学目标和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选取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或有事项、债务重组、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财务报表等九个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上述教学内容既不同于《初级企业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从而有效避免了内容的重复和有限教学时间的浪费,又满足了企业会计岗位的日常核算和会计处理等实际工作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较高要求。

(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模式下教学内容实施的设计思路

企业重要事项核算不仅要遵循以项目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同样要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来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学生会计岗位能力的教学目标。《企业重要事项核算实务》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充分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案例引导趣味化学习、工作实践情境化实训”的课程设计思路。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師把总体目标有机地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对应总目标设计总任务,对应小目标设计小任务,落实到每节课中,并通过这些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根据企业会计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将教学内容重组、序化为九个项目,以项目为导向,将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然后根据各项任务的复杂程度,再分解成若干子任务,通过完成任务的驱动来开展教学内容的实施。

例如,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债务重组”,首先将该项目分解成“债务重组的方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等多项工作任务。在“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这项任务中,再将“如何区分债务重组与非债务重组”、“如何填制和审核与债务重组业务有关的原始凭证”、“如何根据原始凭证运用会计科目填制记账凭证”、“如何根据记账凭证登记与债务重组业务有关的总账及其明细账”、“如何计算和结转总账及其明细账期末余额”等作为子任务。针对每项任务或子任务精心设置情境辨析、情境认知、情境案例、情境模拟、情境实战演练等,让学生充分体验“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乐趣。每个项目配有学习性工作任务 (实训项目),以会计岗位工作的各项任务为载体,精心设计实训项目,项目和工作实践高度仿真,实现实训项目的情境化。

(四)“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企业重要事项核算实务》课程设计了“一体三结合”、各个环节依次递进、环环相扣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1.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情境演练同步,融“教学做”于一体。围绕教学项目向专业实习基地和相关行业企业采集真实原始资料、空白账证表和案例材料,为每一项目中的教学任务设置工作情境和情境案例。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要求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实现“教学做”的同步进行,融“教学做”于一体。

2.阶段性理论学习与单项仿真实训相结合。以每一项目为一阶段,组织教学任务的理论学习;以同一项目的学习性工作任务为同一阶段,组织单项仿真实训,以完成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行动导向组织专业理论知识的讲授,从而将围绕某一项目的阶段性理论学习与阶段性单项仿真实训有机结合起来。

3.集中性综合仿真实训与电算化上机实训相结合。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全课程教学结束后,集中安排三周的《企业重要事项核算实务》综合实训。其中,两周手工仿真账务处理,一周电算化上机处理,实现手工账与电算化账的衔接。

4.校内仿真实训与会计代理记账机构真账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除了充分利用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外,从校外引进会计代理记账机构。真实账务流程、真实票据、亲自参与报税,全真的资料,全真的操作,全真的感受,让学生按手工账、电脑账、纳税申报等对会计工作进行一系列的岗位技能操作。

(五)“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考核方法的设计思路

《企业重要事项核算实务》课程每个工作项目的学习与实训都按以基本业务操作技能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每一项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論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因而,在本课程教学效果考核方法上采取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职业岗位知识与职业技能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本课程的考核将着重测试学生运用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建立了以职业岗位为依据的《企业重要事项核算实务》课程内容的新架构,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为培养实用型高职人才、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这个具体的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时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激发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新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目的性都大大增强。学生为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主动、有目的地学习相关会计核算知识,学完就用,所学知识立即转化为工作能力。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后就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

(三)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真实的工作任务引导教学,把学生置身于职业岗位,将所学理论用于实务操作或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上岗顶用的零距离就业目标。X

(注: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资助项目《“任务驱动”模式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482)

参考文献:

1.安丰彩.高等职业教育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12(3).

2.刘蕾.浅谈项目导向教学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2009,(11).

作者:彭新媛 史新浩

上一篇:学校教育创新力问题研究论文下一篇:预应力技术道路桥梁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