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文化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校园要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的精神,就体现在人与文化的和谐之美。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学校教师文化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学校教师文化发展管理论文 篇1:

“融·和”文化引领学校民族特色建设

近年来,文化建设成为许多学校管理与发展的积极诉求,学校文化的力量逐渐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动力。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传递、传播的主要手段,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如何深入挖掘学校文化的意蕴,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要素,建立高中教育与学校文化互融相长的新模式,寻求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探寻原点,回归教育本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高中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对高中教育的价值必须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和更深刻的思考。笔者认为,高中教育需要回归本真,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公民基本素养,明确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价值追求,使学生拥有自由的空间、探索的精神、丰富的成长体验,真正享受教育带来的欢乐,这样才能真正确立高中教育的内在价值。

因此,学校的办学特色应当生发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和生命。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界定高中教育的功能和价值取向,才是学校特色建设、特色发展的原点。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走上了以学校文化引领特色建设的探索之路。

文化引领,专注特色建设

北京市回民学校地处牛街地区,现有回、满、蒙古、维吾尔、朝鲜等14个民族的师生。学校秉承“区域文化引领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反映区域文化”的原则,为学生的个性成长、自主发展服务,努力成为百姓满意、学生向往的优质特色示范学校。学校积极探索以“融·和”文化引领学校民族特色建设,回应了文化强校、特色发展的时代诉求。

闻融儒雅,和衷共济——丰富民族教育内涵。学校打造的独具特色的“融·和”文化,以多元文化为背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重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其本质就是尊重多元、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共同发展。

学校对“融·和”文化进行了丰富与完善,形成了以学校精神为支撑,以教学风尚为统领,以教育方式为重点,以办学愿景为目标的文化体系,即“闻融儒雅,和衷共济”。所谓“闻融儒雅”,就是希望学校师生产生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所谓“和衷共济”,就是要培养齐心协力、共同进步的民族团结意识。这八个字不仅是学校的精神支撑,也是师生内在的价值追求。学校在“融·和”文化的引领下,努力为师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民族风格浓郁的校园建筑群和校园景观体现了学校厚重的历史和鲜明的办学特色,“革命英雄旗”和“民族杰出人物之门”浮雕给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民族大团结”壁画让各族师生感受凝聚的力量……环境建设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可以说,回民学校不仅是一所民族学校,更是一个民族团结教育的大课堂。

贯通汇融,和而不同——建设民族特色校本课程。“和而不同”既是自然规律,也是处世哲学,当它融入教育事业,就是一种教育智慧。学校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课程,将民族团结教育所彰显的教育价值贯穿课堂,努力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多元文化的学习,培养多元文化的思维能力与态度,获得多元文化知识与技能,形成多种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认识并肩负起具有民族精神、国际视野的合格公民的责任。因此,学校以课程为主要载体,以“融·和”文化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新课程实施,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牢牢把握民族教育特色,积极开展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民族精神内涵,倡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学校构建了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各学科校本课程体系——以知识性为主的“走进新西城文化”系列;以实践性为主的“风筝制作”、“空竹技巧”等;以研究性为主、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区域少数民族变迁”等课程。开发编写了《多元聚融的民族园》等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理共融,和悦入心——畅通活动育德路径。“情理共融,和悦入心”是学校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和成效的要求。围绕这一要求,学校以“融·和”文化为引领,确立了“活动育德”的教育理念。

为不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在原有的“德育大课表”基础上,通过将德育活动课程化,初步构建了富有鲜明民族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课、公民教育活动课、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课等10类校本德育课程,与学分挂钩,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以“节日文化”为载体,以“制度文化”为依托,将民族团结教育与课程德育的理念对接,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学校的民族志愿者服务队协助牛街地区建设和谐社区,学校联合文化部门举办地方历史文物、民族传统文化展览会,开展文物搜集与保护活动。“活动育德”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中感受厚重而博大的民族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多元聚融,和谐共赢——优化育人管理模式。学校在建构“融·和”文化的过程中,所彰显的文化力量就是“多元聚融,和谐共赢”,这也是学校的办学愿景:在国际化、现代化、精品化的理念下,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学校品位不断提升,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协调一致的教育共同体,共创教育资源,共建教育机制,共享教育成果,学生、教师、学校实现互利共赢。

学校积极创设和谐的管理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管理中心,从教师需求出发,确定菜单式的培训内容和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课题研究、教学案例分析、师徒结对、专家点评、反思总结等,解答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专业技能、师德修养和职业幸福感,让教师成为民族特色学校建设的主力军。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学校成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为学生的生活适应、学习潜能开发、课程选择、特长培养、情绪调适、意志锻炼、人际交往等问题提供咨询和指导。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更关注他们走向社会后的发展;不只是关注受教育者知识和技能积累的高度,更关注他们情感态度、意志品质涵养的厚度。

提升品质,师生共同发展

学校积极探索“体教结合”、“艺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学校与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长期合作,组建了足球俱乐部,多次获得北京市冠军。金帆民乐团作为中学生乐团走进国家大剧院,进行了精彩的专场演出。以“传承民族文化、探索发展规律、学习民族知识、感受科技脉搏”为主题的民族文化传习馆,与课程配套,与学分挂钩,强调动态习得、多向交互的过程,让学生在参观体验中获得发展。学校与西城区民族教育研究会成功申报了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回族民间故事”,开发了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阿拉伯语”、“民族传统体育”等校本课程……这些举措提升了学校办学育人的品质,成就了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文化是教育的一片沃土,學校一旦形成自己的文化,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就会从中汲取营养,发展成长。回民学校提出的闻融儒雅、和衷共济,贯通汇融、和而不同,情理共融、和悦入心,多元聚融、和谐共赢,每组的“融”与“和”虽释义不同,但都是对“融·和”文化理念的解读和延伸,“融·和”文化将引领学校的教育不断谱写新的精彩篇章。

作者系北京市回民学校校长

作者:魏健

学校教师文化发展管理论文 篇2:

以和谐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

摘 要: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校园要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的精神,就体现在人与文化的和谐之美。因此,要从构建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特色文化入手,以和谐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品位,提升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关键词:校园文化;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管子·兵法》曰:“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和谐理念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和谐理念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以和谐理念建设校园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以和谐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校园文化主要通过学校历史、学校的形象标志、学校建筑、校园环境、学校的活动仪式、师生关系及学校办学思想、机构设置、校风、师生员工的工作态度等要素表现出来。

以和谐理念建设校园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利益冲突的各方相融:一是具有统一性,保持大同小异。由于全体师生员工的目标基本一致,其价值取向大体相近,彼此之间较易建立诚信和友爱,因此其成员之间的差异较小,即使有矛盾也主要是非对抗性的,因而有利于达成并巩固学校的和谐。学校领导可以通过各种机制,如分配机制、激励机制,使教师安心教学;通过勤工助学、奖助贷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安心学习。二是具有包容性,可以求同存异。由于以和谐理念建设的校园文化中坚持民主和法治,会逐渐形成一种公共理性,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公平与正义的基础,因此其绝大多数成员会自觉地服从公共理性,并尊重他人在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减少因差异导致对抗的概率。学校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广大师生员工的了解和沟通,使广大教职工在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齐心协力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三是具有调适性,能够增同减异。由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法律的范围内享有充分的自由,能够较好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力,从而可以增加共识、减少差异、化解矛盾,防止对抗,保持学校安定有序地发展。学校领导应让师生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让各方面的意见都充分表达出来。综上所述,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通过和谐去寻求校园文化的一种秩序,使学校内的全体师生员工、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特定群体文化,其宗旨是塑造高尚的精神。以和谐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一般来讲,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处于较低层次,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以和谐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氛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科学的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学校师生职工精神面貌的总体现。

二、以和谐的理念建设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办学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要营造一种氛围,即着力在校园中营造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氛围,这种氛围体现于物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

校园物质文化可分为校园环境文化、基础设施文化等,它是学校文化的硬件,看得见,摸得着。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人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布局、房屋建筑、绿化美化等项。校园环境是一部无字的教科书,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的情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现代化校园基础设施能增强学生的进取意识,形成崇尚科学、刻苦学习、拼搏进取的精神。

以和谐的理念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就应该着力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校长要以发展的目光,保证学校建筑布局合理;要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创建优美校园环境;要保证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安全环保;全方位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理想的校园布局,应该富有层次美感。站在楼上,操场尽收眼底。灯光球场,红色跑道,绿色跑道,错落有致。操场两面墙壁有宣传画,体现学校办学方向。校园的四周有花坛、林荫道、草坪。小巧玲珑的喷水池为美丽的校园锦上添花,不失为优美的育人环境。但校园布局规划不能脱离经济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了城乡贫富的差异。因此,学校布局规划不能简单化,不能搞千篇一律、千校一面。

学校建筑物的布局,各种建筑物的命名,校门、大型壁画、校史馆的设计与修建;学校绿化与美化,如学校绿化景点、学校雕塑的创作设计与修建;学校内部的陈设与布置,如学校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厅堂的陈设,教室、走廊的布置;学校传播设施,如学校标志的设计与制作,校园网、黑板报、橱窗、阅报栏、标语牌、广播、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设施等,如果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教职员工。

三、以和谐的理念建设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指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学校工作任务和内部管理要求,构建有效的制度管理机制,使学校各项工作纳入科学规范的轨道,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办学效益,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制度文化既包括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的建立,又包括这些规章制度能够全面实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的管理机制。

以和谐的理念构建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该制度文化体系是学校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的管理制度。首先,制度文化是建立正常学习和工作秩序的基本保证。学校要把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组织起来,就必须要有一整套规章制度,使学校一切工作和所有师生员工有章可循,有矩可蹈。其次,制度文化是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只有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教育力量时,学校办学效益才能提高。第三,制度文化是形成优良校园文化的基础。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办好学校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特色的重要标志。制度文化就要求师生员工按章办事,行为有所规范,并在日积月累、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和优良的学习、工作习惯,促进制度文明,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有形无形间奠定学校发展的深厚底蕴,使所有教职员工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

学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体现学校个体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运行效度。它包括学校的教代会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质量监控考核制度、学生行为规范和学生发展管理制度、公共服务保障管理制度等。制度文化的重点是建设之后的运行与参与。具体包括大家对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认同,它是对每一个个体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的激活。因此,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性的建设。

四、以和谐的理念建设精神文化

以和谐的理念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包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建设。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和灵魂,是推动校园建设生生不息向前发展的取之不尽的精神动力。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包含着崇高的道德精神,具体包含一种崇高的道德人格、道德人品和道德素养。有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个灵魂,就使科学变得深邃,使艺术走向崇高,使道德变得高尚。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并且永远给师生员工以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科学精神与文化精神不仅有助于推进科学文化建设,而且也有助于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相关。近代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产生出巨大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的分化与对立。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两种基础性教育方式,科学精神培养要建立国家的骨骼肌肉,它使国家强大有力。人文精神塑造是民族健康的灵魂,没有健全的灵魂则是可悲的。人文精神培养对一个人来说更为重要,它要解决的是怎样做人的问题,而科学精神培养主要是要解决怎样做事的问题。人文精神是形象的、情感的,因此,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采取与科学精神培养不同的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主要的不是“教”,而是“化”。教师要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无声的榜样,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心。爱心是进行人文教育最好的催化剂,使他们从内心深处领会到人文精神的力量。人文精神的培养还要树立正直的品格,认真地做人做事,用自己的言行化育学生。

以和谐理念建设学校精神文化主要通过校风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校风,是一所学校特有的风气和作风,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共同目标和共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集体的长期努力所形成的为大多数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比较突出的一贯的行为和作风,是长期养成的优良传统习惯,又是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的集中表现。培养优良的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学校领导应该把培养良好的校风提高到弘扬校园文化精神,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

校风具有教育作用。校风不仅是引导学生走上成材之路的必要保证,也是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有力武器。优良的校风像春风化雨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田,陶冶着人们的心灵。校风具有同化作用和向心能力。一所学校一旦形成了良好校风,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师生。它还会使新进入这个环境的师生很快受到同化,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熏陶或感染,并能较快地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自然地克制和改变自己的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和作风。校风好的学校,必然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师生必有一种光荣感、自豪感,促使全体师生员工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校风具有约束作用。优良校风一旦形成,广大师生就会产生对学校优良传统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从而成为巨大的精神力量。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师生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自觉地维护学校的荣誉,谴责破坏校风的行为。

校风具有衡量作用。校风似乎是抽象的,然而又是具体的,一所学校风气好不好,一进校门就可以感触到。或是令人清新悦目,心情舒畅,积极向上;或是给人脏、乱、差的感觉。教师的举止言谈、学生的衣着打扮,以及花木长势、课外活动、宿舍内务、食堂秩序,也无不同校风有关。校风反映着学校的个性、精神面貌和教育效果。好的校风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助人为乐,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谦虚诚实等。这些不仅对学生在校时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当学生毕业离校走上社会以后,对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仍然产生重要作用。甚至通过他们影响周围和社会上的更多的人,从而影响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建设。校风的建设作用体现了学校教育的社会效益。

优良校风的培养,必须通过一系列工作:一是提出目标,宣传教育。学校领导要根据党和国家对学校的要求、学校的传统与实际,明确提出本校的校风,作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目标。通过讨论,使全体师生员工接受校风,确认校风的正确性,并愿在各自的言行中表现出来。二是领导示范,骨干带头。校风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学风、教风和领导的作风。学风和教风是校风的核心,领导的作风则是形成校风的关键。校长首先要有实事求是的作风;其次要有平易近人的作风;再次要有办事公道的作风;第四要有身体力行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则主要表现为忠于职守,事业心强,团结合作,为人师表,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为己任。教风是学风的基础,在好的教风的影响下,要先培养团员、干部和学生骨干起带头作用,形成校风的起点。这样从上到下,层层带头,就能形成良好的校风。三是反复宣传,形成舆论。校风要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形成以校风为是非的标准,以校风作为衡量言行尺度的舆论。为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反复教育,使校风在全校师生思想上生根。由于各个学校的基础、条件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校风应立足于发扬本校的优良传统,具有自己的特色,使学校全体成员认可。要运用校歌、校训等形式,表述本校校风的基本特征,即以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文字作成歌词或写成校训来概括本校校风的特点,成为大家的“座右铭”。高唱校歌,铭记校训,久而久之,成为大家的行为习惯,成为学校的风气。四是抓好校容、校貌、校纪。校容、校貌、校纪是校风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校风较明显的表现。它直接影响着师生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因此,校长要抓好校风建设,就要时时处处注意校容、校貌、校纪的建设,使学校环境幽雅,整洁安静,有教育气氛;师生文明礼貌,团结活泼;全校秩序井然,工作配合默契。适时提倡,不断强化。校风是在长期活动中不断提倡而逐渐形成的,良好的校风已经形成,并已被校内外所承认,如果不坚持,也会逐渐淡薄,乃至消逝。因此,校风需要不断地强化。强化的办法是经常抓,反复抓,抓具体,一抓到底。结合日常的、集中的教育活动,进行校风教育;根据校风的要求,从具体事情抓起;通过抵制不良风气来培养,强化校风。以上三个方面常抓不懈,必能使校风常立不衰。

五、以和谐的理念建设特色文化

古人云:“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与众不同又特别优异之处就是特色。以和谐的理念建设学校特色文化是指管理者和教育者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本校独到的办学理念,从学校实际出发,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挖掘、继承发扬并积极创造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优势,形成有鲜明个性、独树一帜、成效显著的运行机制、办学风格和教育教学模式。它具有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特征,是办学个性化、优质化的具体体现。特色是学校的立身之本。校园文化作为附属于学校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在不同的学校应该显示不同的特色,这一点在目前我国众多的学校还很薄弱。

实践表明,凡是具有强势校园文化的学校,其校园文化活动往往形式多样,既有高雅的活动,也有普及性的活动,参与者的涵盖面往往很广,既有学生也有教师和学校领导者。反之,校园文化比较弱势的学校,除了雷同的物质文化建设外,仅以开展活动而言,也是其他学校活动的再现,人们彼此间缺乏共同语言,也缺乏互动和交流,没有产生1+1>2的作用,使校园文化难以形成学校特色。

以和谐的理念建设学校特色文化的核心是办学理念的更新。办学理念源于这所学校的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具有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同时,它又要具体可感,具有可操作性,易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被全体教师认同和追求,逐步积淀为校园特色文化。办学理念通过校训等方式将道德感、责任感和理想主义凝炼地表述出来。在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既要把握共同规律和时代特征,又要突出各学校特色;二是重视学校的优良传统;三是根据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科设置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只有立足于特殊要求,才能有的放矢,培养专门人才。

六、以和谐的理念建设校园文化应以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为主体

以和谐的理念建设大学文化必须全员共建,必须以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为主体。

“学校的重要性到处都等于学校教师的重要性。”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这句名言凝练地表达了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教师以其德学才识熏陶感染学生,影响教育学生。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就是要使教师的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主体文化协调一致。为此,一方面要优化、美化校园的环境,为教师提供舒心满意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突出人文环境的建设,搭建民主平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让教师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使教师的自尊心与荣誉感同办好学校、搞好教育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中,给教师充分的自主权,鼓励并支持教师进行教改实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建设校园文化,如没有学生参与的文化,不能称其为学校文化。建设个性完善、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从内容上说,学生文化包括德育文化、学习文化、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文娱体育和审美文化、生活与心理卫生文化等。在学生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坚持“育人为本”,坚持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相结合,使学生做到:人格上自尊,积极向上求进步;学习上自主,主动参与和探究;生活上自立,主动自立与服务;行为上自律,主动约束与反省。在具体工作中举办文化节、科技节。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生手册》等学生管理文件的制定,参与学生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制定班纪班规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里,大众文化、娱乐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网络文化等各式文化对学生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应减少社会文化中平庸低俗、世俗功利、感性浅表等文化现象对学生文化产生的负面冲击,实现社会文化与学生文化良性互动。

以和谐的理念以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为主体构建校园文化必须讲究原则,奖惩分明。一是重视贡献的原则。学校人员有分工,能力有大小,唯有对校园文化建设做出贡献这一点是共同的。因而,校园文化建设以贡献作为衡量人的标准,是最公正的,最能激励每个教职工积极性的;而不应以职务高低、学识多少、关系好坏等为依据。二是强化“自己人效应”原则。前苏联社会心理学家纳奇拉什维里把彼此有一定相似之处的人称为“自己人”。“自己人”一般是相互认同和彼此信任的,这种现象叫“自己人效应”。 “自己人”都是平等相处的,要从态度、感情上平等相待,以商量的口气讲话。给对方要适当的肯定评价。人与人最大的信任就是进言的信任。研究表明:真诚称赞要求回报的,会表现出一般性喜欢;真诚称赞不要回报的,最受喜欢;平庸的捧场会表示出冷漠;对高超的献媚会报以戒心。当他人得到众口赞誉时,多一个“锦上添花”未必能使他感到愉快。而作为一个明智者此时的一个中肯的批评则是更为真诚的友谊。因为诚恳的批评常比廉价的赞扬更招人喜欢。三是满足需要的原则。教师需要是多层次的。其特点是:精神需要的优先性;创造、成就需要的强烈性;自尊、荣誉需要的关切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毕生追求,这就是教师的精神需要。创造、成就需要的强烈性,首先表现在对学生的创造性成果的追求上,不仅力求自己的学生在校时是出类拔萃的,更力求以自己的心血使学生在将来能为祖国、人民有所建树。自尊、荣誉需要的关切性。教师自尊的实质是两个方面:教师本人自感在社会生活中地位重要性;要求他人的认可。后一方面特别重要。在教师的专业范围内,横加干涉最容易挫伤教师的自尊。教师的自尊与荣誉相关。教师的荣誉需要并不一定都与外加的荣誉称号直接相联系。他们通常不表现为追求“锦上添花”,更多的是表现在“无求益之,唯忌损之”,而对自己才学的声誉有着特别的重视和关切。四是情感共鸣原则。在许多场合下,温情比严厉更有力量。劝导他人也是如此,在发生情绪障碍时,先用情动人,待以情动情,以情换情,解除情绪障碍后,再明之以理,以情动人,晓以利害。

参考文献:

[1]冀伦文,朱先奇.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2]尹瑜华,李振文.构建开放式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

[3]孟建伟.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5,(6).

作者:姚冰 张会艳

学校教师文化发展管理论文 篇3:

有效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策略探究

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也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代教师的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它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专家提出: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应是校长的核心工作。故笔者认为有效促进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应是高职内涵建设的核心。

一、概念界定

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基于高职教育的特点,根据高职院校所处的不同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立足于本校(包括专职教师和25%以上的兼职教师),并为当地社会发展及高职教育教学发展做出贡献,所作的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实现教育教学能力、服务社会的能力及教研科研能力的提高,并且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专业结构不断更新、丰富和完善,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发展需求的持续发展过程。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体现以实践性知识建构为基础,以“双师”素质一体化为目标取向,以职业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实现多元发展策略。

二、珠三角部分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珠三角的高职院校在省示范院校建设活动的推动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我国高职发展历史较短,教师专业发展在高职大多数院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各阶段可能遇到的专业困境、身心问题和家庭问题等导致的职业发展障碍没有给予应有的帮助,除了运动化、形式化的统一培训外,没有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专业和有规划的支持,院校管理层面和教师大都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人行为,只重视职前学历,对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意识淡薄,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和目标认识模糊,致使高职教师专业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

现状一:学校层面

学校层面都对教师教学质量提高采取了一些措施。表现为:“工程化”催熟,被动型、强制型的模式变革,即把教师群体视为操作客体和行政管理的对象,在教师行政管理和师资建设的逻辑框架中进行操作。具言之,教师专业发展一般是通过对教师监督、教师培训、教师评价和教师考核等来完成,其中教师培训是根据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和要求来制定,其中有明显的完整性和一统性特征,表现为概括化和表态化,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学习是“制度化”学习,甚至教师常常在没有时间的情况下被安排“培训”,导致浪费教师有限的学习经费。而这样的现状难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专业化发展,难以凸显教师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持续、健康地发展。

现状二:个人层面

教师个体由于长期在被动型、强制型模式下变革,自主设计、自主培养的意识淡薄,更没有长期的专业发展规划,研究中发现约90%教师知道接受命令签到参加培训,但对专业发展一知半解,教师群体中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泛化,专业自主发展意识淡薄。目前,在职进修与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但进修培训的内容存在与教学实践脱节的现象,多数教师教育与培训没有质量标准,因此对教师的培养就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脱产学习和一统化校外培训以及企业工作经验积累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且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因此只有通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与专业机构协商规划,经过长期不断的学习、实践进修、思考与钻研,才能达到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

现状三:管理层面

管理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方式和管理水平,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当前高职校内教师管理涉及到的校内机构繁多,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微弱,表现为机构职能交叉、分化,与教师管理相关的机构有系(部)教研室、人事处师资科、教务处督导室、教务处教改科、校企合作处及职教研究室等,它们对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行为实行交叉管理,相关的工作职能往往被分解到不同的机构之中,缺乏统筹协调和一体化的规划。比如,师资科在教师培训管理上容易出现形式化、一统化的师训模式,以把教师“驯化”成适应于指令型课程的整齐划一的“教师成品”为目标;教务处督导工作单纯以评价和监督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难以帮助教师的课程适应社会的需求;教务处教改科只强调项目式课程模式改革运作,而没有显示教改的系统性作用;校企合作处及职教研究所是独立于教师教学行为以外的履行上传下达的教科研管理机构,在日常管理中研教分离、研教脱节,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当前的现状是教师专业发展在学校管理层面是不被关注和重视的事。

三、有效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实施策略

策略一 :机构创新、制度创新

1.机构创新:建立教师发展中心

本文要提出的是建立帮助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机构,整合组织资源,培育组织优势,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机构“教师发展中心”,是专门为发展和维系高效教师,培育高效能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业务机构。具体功能可以为:

(1) 探索和制定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包括:教师专业伦理标准,教师专业的实践标准,新任教师的入门指导计划,教师绩效评价体系,教师专业学习和实践,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体系

针对教师“教”和学生“学”,为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指导和帮助,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咨询与辅导,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困境、身心问题和家庭问题等导致的职业发展障碍给予帮助等。

(3)实现教研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

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推进教师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推动教师专业学术水平、科研潜质向实际教学能力转化。把师资队伍中的智力储备转化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高质量教育。建立高职教师专业知识更新机制和定期参加企业训练与职业实践的机制。开展不同专业方向的“双师一体化”教师素质结构研究,并转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4)建立教学质量自我评估的预警方案

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采集、挖掘、分析教学运行状态数据,揭示教学运行的基本状态,诊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编制年度质量分析报告,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同时针对不同系部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学咨询报告,以期有针对性地诊断各系部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建议等。

2.制度创新——教师评价、培训制度创新

(1)教师评价制度创新

探索和实践“发展性教师评价”,以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发展性教师评价,需要关注:“评价目的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功能上,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评价方向上,面向未来,关注发展;评价类型上,注重结果和过程两者并重;评价主体上,多元评价主体,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学生和督导评价相结合;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从自上而下的关系转变为平等协商的关系;教师评价结果上,从教师接受评价结果,转变为共同认可评价结果”。发展性教師评价方式充分尊重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使教师产生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充分考虑教师个体差异性的,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特点,实现针对性的差异评价。

(2)培训制度创新

 探索和实践“个性化、自主式”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促进教师在其专业领域里依其专业智慧执行专业任务,维持其专业品质;同时培养途径要多元化和开放性,制定有效的、可供操作的指标体系,根据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培养方式和评价方式。另外,要制定在职教师终身培训制度,立足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双重目标,并使教师认识到教育和学习应成为教师职业生活本身的目的和内容,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避免职业倦怠。

策略二:促进自主发展、合作发展

1.自主发展

要让教师保持不断追求自我实现和专业发展,教师需要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克服教师“被发展”,当教师从被动的遵从转变为主动的追求,从不自觉的服从到自觉的尝试,专业发展的效应就能凸显。具体关注:

积极的教师身份认同。芬兰教育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芬兰总统塔里娅·哈洛宁说:“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有好教师。”而芬兰好教师是如何造就的? 在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任职达34 年之久的雷乔·劳卡伦博士给出的答案是:“我们完全相信教师是能够胜任的。”教师在整个社会拥有很高的地位和期望,并且没有教师评估。而这种积极的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不断开拓进取的心理基础。在获取身份认同后,教师才能实现自主成长,把成长当做个体内在的一种积极发展的历程,是自主成长的内在依据和动力,从而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近年来,教育界的研究者们得出一个结果:好教师来源于选拔和信任,培训和评估与教师的发展没有正相关。

自主规划专业发展。教师自主规划专业发展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首先以引导教师全面理解教师专业内涵为规划职业生涯的指导思想;以引领教师树立教师职业理想为规划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则;以学校共同远景为基础确定层次性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策略;教师职业发展应置于学校整体发展之中,学校在教师个体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时,要引导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瞄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三年发展规划。学校应对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协商层次性的要求,做到发展目标定位准确,分段实施逐步推进。

营造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氛围。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可以让教师静下心来学习、教学、反思、研究;唤醒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置教师于乐为、能为、可为、作为的主客观良性发展环境之中。承认教师具有必要的专业能量,认识到作为教师发展主体的自身实践活动才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相信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实现自我发展。

2.合作发展

作为一种专业发展的方式,合作能够增加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教师从一种个体性存在过渡为一个整体性存在,与种群中的其他教师主体结合为共同体,并在与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中获益,在教师种群的持续性发展中形成“再生产性”的影响。而自然合作则将合作建立在教师个体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更关注教师个体的自愿发展、自主发展,并依靠交流与合作为教师营造出一个有机的自然合作生态环境。根据生态学中的种群生态理念,将教师个体视为教师种群中的有机构成部分,从教师知识转化的角度构建出了教师自然合作的运行机制,希望能够从一个新的视角探寻教师专业发展中依靠自然合作方式达到个体与种群双重发展的途径。

策略三:文化建构,促进生态发展

1.理念建构

促进教育质量提高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创新理念,以教师的专业发展管理为抓手,以“专业化”驱动“专业化”,改“命令——控制”式为“支持——促进”式,实现从“教师统一培训”提升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从“对教师教学的监督管理”转化为“对教师教学的全方位支持、帮助和服务”,整合“组织资源”,培育“组织优势”,为教师创造条件,支持和帮助他们实现专业发展。同时需要有效激励教师的主动发展、推动教师的互助合作、凸显教师发展的质量与特色。

2.生态文化建构

生态文化强调的是整体思维模式、尊重生命价值的生态道德观、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单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娴熟, 它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 价值观、 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和完善, 而这些直接受到教师所在环境的影响,因此,应注重从生态文化的层面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及其文化和氛围,使得教师在开放、动态的、和谐的环境中获得全面可持续的专业发展。学校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可以利用制度保障等“外塑力”作为基础,在专业机构的组织下通过诸如校本教研、培训、论坛、沙龙和午餐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整合和凝聚教师的群体智慧,激活合作机制,让教师在不断地学习、争鸣和论证等实践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建立共同愿景,逐步形成能够获得群体广泛共识的生态价值取向,进而生成教师努力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组织生态文化,并形成内生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3.促进生态发展

教师专业生态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它是一种系统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和均衡观指导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其目标是要在教育生态系统内形成一个和谐、均衡、有序、包容的教师发展环境。教师并非孤立地形成与改进其教学的策略与风格,而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中获得。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 或 “教师文化”“社群”“合作” 与 “背景”,教学文化,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意义、支持和身份认同。而对于教师而言,主要的生态环境是学校,因此校内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环境的支持就变得极为重要。学校作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从物质、文化及制度方面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保障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师教育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43.

[2]叶澜.改善教师发展生存环境.提升教师发展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7-09-15(3).

[3]刘永平等.高效校本研修模型构建艺术[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5.

[4]刘猛.多维视角下的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98-101.

[5]黄锦棠.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45-47.

[6]俞亚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元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8):48-51.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研究课题 “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1TJK465)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朱守锂

作者:游美琴

上一篇:建筑工程项目资料管理论文下一篇: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