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艺实训环节分析论文

2022-04-26

计算机实训课程从理论课程体系中脱离出来,独立开设,改革实训内容体系,系统地构建实训课程模块,转变以人为主的管理方式,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高实训教学的时数在总培养时数的比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训项目,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自主性学习,通过建立全天候开放实训室管理平台,实现实训室全天候开放、实训内容开放。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子工艺实训环节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工艺实训环节分析论文 篇1:

基于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方法分析

[摘           要]  当前,我国对机械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态势,中职机械数控专业因而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对生源的吸引力较大。机械数控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为促使学生将所学机械数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职机械数控教师必须深入分析当前存在于机械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问题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解决方法,以此切实提高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通过实训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数控专业的各项应用技能,从而更好地达成中职教育向社会和就业市场输送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推动学生顺利走上机械数控相关工作岗位,实现个人就业价值。

[关    键   词]  中职;机械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质量提升方法

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是一门包含机械制图、数控原理、数控编程等诸多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学习和应用难度较大[1]。实训教学是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水平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机械数控技能的掌握程度,并深刻影响着中职机械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就业状况[2]。实现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水平提升,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训所涉及机械数控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切实提高应用能力,扎实掌握企业所要求的各项实践技能,从而成為企业所需要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顺利上岗就业。当前中职机械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主要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提升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以此切实发挥实训教学对于中职机械数控专业培养数控人才的重要价值,并为中职机械数控教师提供可操作的实训教学建议。

一、当前存在于中职机械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问题

(一)对于实训教学的重视力度不够

当前,中职机械数控专业教师和学生都未能认识到实训教学的重要价值,由于重视力度不够,教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准备不充分、针对性不强且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等问题,学生在参与实训的过程中也有着很强的随意性[3],认为实训教学不需要预习。教师示范实训操作时也往往未能保持专注,经常拖延实训工件,甚至直接逃避上交环节,缺乏实训积极性。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和学生未能深刻体会机械数控学科的实践应用性,一方面教师只顾完成实训步骤演示,采取单向灌输式教学,不仅没有关注学生的吸收效果,而且还忽视了师生互动,没有与学生展开充分交流,让学生深刻理解实训操作中每个步骤的具体含义及其所反映的机械数控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由于在参与实训教学时不够专注,在实际操作时往往不遵守相关规范,欠缺动手能力,因而实训教学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二)实训教学中基础技能训练不足

数控机床存在诸多传统机床所不具备的强大功能和加工优势,比如零件加工的精密度和效率更高、工人的劳动操作强度更低。然而,许多中职教师却因此忽略了传统车工教学之于机械数控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存在“机械数控实训教学中可以降低对学生掌握传统车工技能程度要求”的误区,致使中职学生缺乏顺利完成机械数控实训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同时也没有形成相应的规范意识,导致学生在参与实训时无法完成基础的刃磨刀具、切削用量选择等工作,同时也不懂机械数控的具体制造工艺。与此同时,机械数控实训具有操作难度大、实训内容复杂之特点,单项实训任务中往往包含着多个不同的机械数控专业基础知识,比如机械制图技术、测量技术、材料学等基础课程知识,中职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知识整合并调用起来才能顺利掌握机械数控实践操作,但许多教师在开展实训教学前都未能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因而造成实训教学质量不高。

(三)缺乏专业的机械数控实训师资

机械数控实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许多中职院校都缺乏专业的机械数控实训教师,现有机械数控实训教师在开展机械数控实训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不足:(1)教学手段单一。仅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的单向手段展开教学,导致实训课堂氛围沉闷,学生提不起对实训教学内容的兴趣。(2)许多教师在制定实训方案时仅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对于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了解不充分,导致实训教学与就业市场需求存在较大脱节,滞后性较强,不能以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机械数控实践应用能力。(3)机械数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在示范操作步骤时没有向学生深入讲解相关原理。

(四)缺乏专业的机械数控实训设备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缺乏机械数控实训所需要的设备,导致学生在参与实训中所使用的刀具、材料不符合企业实际生产要求和生产标准,因而难以真正掌握机械加工技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职学校对机械数控专业实训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够,而且校企合作开展力度也不够,由于缺乏资金和设备,教师只能利用有限的条件展开实训教学,这样的实训教学自然由于多方受限而质量不高,不能达成既定实训教学目标。

二、提升中职机械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

(一)提高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力度

提升中职机械数控专业实训教学质量,首先应在思想层面转变机械数控专业教师和学生对实训教学的认知,促使他们认识到实训教学在机械数控专业中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后续各项方法的落实。实训教师应形成认真准备实训教学的态度和习惯,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开展实训教学,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意识教育工作,促使学生形成规范操作意识和求知探索意识,并促使学生认识到实训教学对于个人就业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生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力度。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在开展实训前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创设真实的数控实训情境,使学生感受机械数控实践操作技能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对实训教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实训参与的兴趣。

(二)加强机械数控基础课程教学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针对当前机械数控实训教学忽略基础技能训练和基础知识体系构建的状况,教师应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遵守循序渐进原则,先基础后提高[4],转变过去的“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教学模式,在实训教学前先帮助学生形成实训教学中所涉及基础机械数控知识要扎实掌握的意识,同时在实际开展实训教学过程中将实训操作的各个步骤进行科学拆分,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操作步骤包含的原理,以此在实训教学中真正将机械数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让学生掌握传统车工知识和技能,增进学生对数控机床的了解,感受数控机床与传统机床之间在实际加工操作中的相同与不同,以此切实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数控实训的基础技能。

(三)打造专业机械数控实训队伍

针对当前机械数控实训教学缺乏师资的问题,中职学校一方面应着力引入专业师资,另一方面则应对现有实训教师展开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应包含以下几方面:(1)实训方法教学。考虑当前机械数控专业的实际实训教学目标,以行动为导向项目教学法是比较符合机械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的方法[5]。教师应将机械数控实训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形式,例如将机械识图这门课程中的“组合体的表达”这一实训教学内容作为项目主题,然后明确项目主题下的具体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实训中逐一完成项目任务。此外,还应促使实训教师掌握问题教学法,让教师在实训过程中注意与学生进行互动,以问题调动学生进行思考,以此让学生迅速进入实训学习状态,例如在进行“数控车床基本操作”实训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观察数控机床,然后向学生提出“数控机床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结果进行思考。(2)向实训教师普及企业实际生产中关于数控加工的标准和要求,让实训教师充分了解企业实际生产中机械数控的实践需求,并展开针对性教学。(3)帮助实训教师完善实训教学方案,让实训教师把握实训示范次数、示范速度,并促进实训教师形成观察学生实训效果、指导学生实训的意识。

(四)促进深度校企合作活动展开

针对当前中职机械数控实训缺乏专业设备的问题,中职学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利用相关企业的设备开展实训教学[6]。一方面中职数控专业应组织学生走入企业,了解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真实工作氛围和工作要求,并让实训教师结合企业的实际生产标注向学生示范实训操作,深入讲解实训相关机械数控专业知识,例如在进行“数控车削加工”这一实训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相关企业中的卧式传统车床和数控车床,让学生了解数控车床的综合加工工艺,并增进学生对数控车床和普通车床加工工艺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的理解,让学生使用企业数控机床完成复杂的直线、圆弧等编程指令,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应邀请企业中的一线数控车床员工走入校园,为学生分享数控车床使用经验,并与实训教师展开沟通交流,切实完善实训教学方案,推动实训教学充分反映企业实际需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提升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对于实现学生就业价值、达成中职教育目标的重要意义,中职学校应正视当前存在于机械数控实训专业中的重视力度不够、基础训练不足、实训师资不足、实训设备缺乏等问题,通过提高师生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力度、加强机械数控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教学、推广项目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打造专业机械数控实训队伍以及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方法,切实增强机械数控实训教学之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余新.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提升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0):113.

[2]谢新辉.中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J].职业,2016(27):109-110.

[3]陈钢.中职数控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新校园(阅读),2016(6):106.

[4]张强.浅析如何开展好数控实训教学[J].时代教育,2016(8):3.

[5]孙千评.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数控加工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佳木斯职業学院学报,2016(5):6.

[6]郭毅榔.中职机械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6(14):242.

◎编辑 司 楠

作者:陈航

电子工艺实训环节分析论文 篇2:

高职高专计算机实训室教学改革

计算机实训课程从理论课程体系中脱离出来,独立开设,改革实训内容体系,系统地构建实训课程模块,转变以人为主的管理方式,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高实训教学的时数在总培养时数的比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训项目,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自主性学习,通过建立全天候开放实训室管理平台,实现实训室全天候开放、实训内容开放。

一、高职高专实训教学体系概况

实训室是进行实训教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计算机实训教学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IT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速进展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以及国际间的人才竞争,人们对实训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上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在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开展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加强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十分重视实训教学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计算机实训教学是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环节。实训室应建立健全实训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实训课程表、实训项目管理等各种教学档案,符合评估标准。实训教学内容上要适应学科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更新并注重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训教学环节的每个实训均应有实训报告和批阅,每科实训成绩均在该课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有相应的考核方法,形式要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均有成绩记载。

二、高职高专实训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综合实训是近年来实训教学改革的产物。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实训原理、目的及实训方法,而把相关几个实训按其规律组成一个小的系统,使学生在实训课上对所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实践证明它们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素质教育,部分实训独立设课很有必要。实践表明,独立设课开放式实训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增长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培养。

计算机实训教学改革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和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我们对实训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每一个实训课程的实训项目分为3个层次进行实训内容重组,即“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精选基础型实训,加强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训,编写配套实训教材,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依此构建计算机实训教学体系。

实训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强化,理论教学是实训教学的基础,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认为关键的必须的验证性实训仍需保留,设计型、综合性实训必须要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将实训教学提高到一个高水平的重要方面。

三、高职高专实训教学改革的方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高专逐步由教学科研型高职高专向研究型高职高专转变,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对于学生,实训教学是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训教学向学生传授的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实训学习是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当前国内各学校都在做实训教学的改革探索,我们也一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针对上述基本情况,我们的思路是优化实训教学体系,尽快开发新的实训内容和实训装置,逐步增加设计型、综合性的实训,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训教学平台。

根据我们学院各个专业的课程特点,我们的实训教学分三个层次:

认知型:即验证性实训。部分课程的理论教学中都会有一些关键的结论需用实训来说明,因此必要的验证性实训是应当保留的。

设计型:综合所学知识,培养设计能力,是工科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

综合型:系统的概念对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根据认识规律从器件到单元电路到小系统到大系统,通过这类实训给学生建立系统的基本概念。

根据各个课程的内容特点,合理设置不同层次的实训内容,既要符合认识规律,又要满足教学要求,还要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对高职高专实训教学改革的思考

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课,开展“开放性、研究性”教学。实训课程从理论课程体系中脱离出来,独立开设,改革实训内容体系,系统地构建实训课程模块,转变以人为主的管理方式,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提高实训教学的时数在总培养时数的比例,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训项目,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和自主性学习,通过建立全天候开放实训室管理平台,实现实训室全天候开放、实训内容开放。鼓励学生早进实训室,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估研究,从知识与能力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多方面、多角度探讨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体系方法,全面衡量学生的实训技能与创新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成绩的评价包括实训态度、实训操作、实训设计(综合设计性实训)、实训结果和分析等,从多角度、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自身特点的实训室开放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强化整体、质量、开放和创新意识。从制度、体制上保证实训内容、实训场地、实训设备等实训教学资源和时间上实行开放,提高实训场地的使用率、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率,发挥实训室资源的最大效益。实训室的全方位开放,是实训教学质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力保障。

树立“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意识,提倡“科学研究渗入实训教学”。中心按照体现基础性、先进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原则,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重组。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创造学生自主学习、参加课题研究的条件,依托教师的科研条件和指导力量,将科学研究渗入实训教学,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知识,培养学生的反向思维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未知新知识能力的提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加大力度引进既有IT企业工作经验,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本院青年教师,坚持学院自我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提高中心实训教学队伍整体水平。同时不断充实和扩大专职实训教学管理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实训教学与管理人员的培训,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实训室管理队伍,使中心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

加强校企共建,丰富实训实训项目,拓展实训内容,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了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相结合的优势,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共建,使实训教学、科研创新和技术开发密切结合,强化实训教学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训室可与企业建立联合实训室,联合实训室不仅能为高职高专生提供实训创新的场所,同时也为高职高专生参加程序设计大赛、软件设计竞赛、计算机仿真大赛、电子工藝实训等提供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

(作者单位: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作者:李景龙 陈国林

电子工艺实训环节分析论文 篇3: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校内实训初探

摘 要 建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校内实训教学体系,确立实训目标,确定实训内容和实训模块,制定实训大纲。实训内容安排从基础到专业,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3届学生进行实训,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研发能力。

关键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校内实训;实训内容;实训大纲

On-campus Practical Training Exploration of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YIN Lunhai, WANG Junsheng, LAN Hehui

Key word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 specialty; on-campus practical training; training content; training syllabus

1 引言

目前许多院校校外实习以走马观花为主,虽然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见到许多未曾见过的仪器设备,可见识到实习单位的整个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但实习效果仍不理想。所以在校外实习基础上做好校内实习、实训,对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尤为重要。

辽宁工业大学为保障学校各专业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在实验实训硬件设施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同时,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下简称测控专业)教研室教师丰富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测控专业学生实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

目前测控专业可用校内实训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条件良好,足可满足学生实训需要。

实验室建设 测控专业基础类实验室有测控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有过程控制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技术”省重点实验室、与德国西门子共建的“PLC实验室”、与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共建的“工业控制网络实验室”、与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共建的“嵌入式应用实验室”。

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012年,辽宁工业大学在国家发改委专项资金资助下,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工程实训中心,面积2.8万余平方米,目前完成试验设备安装并投入使用的有金工实训平台、电工电子实训平台、现代加工技术平台、电气工程综合实训平台、光网络通信实训平台、新能源技术综合实训平台、汽车检测与维修工程训练平台、工业生产过程自动化训练平台、化工生产工艺实训平台和材料工程实训平台。基地可同时满足1000名学生从事创新创业项目训练[1]。10个实训平台中测控专业学生可利用8个进行实训。

实习实训中心实训平台及测控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及装置,为测控专业学生校内实训提供了良好的实训硬件条件。

3 合理的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测控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 测控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高工1人,实验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7人;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理事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1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2]。聘请了丹东东方测控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锦州利达航海电器有限公司等公司8名高级工程师为客座教授,联合指导生产实习、实训等。

测控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能力 自2013年以来,测控专业教师共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1项,其中省级6项、校级5项;3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省级二等奖5项、省级三等奖3项;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机器人公开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获得全国总决赛二等奖1项、东北赛区一等奖2项;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蓝桥杯”软件创业团队赛等大赛,获得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奖项。

4 确定实训教学目标,建立适合测控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

实训的目标是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基础训练要求:通过实训,学生能够完成控制系统设计;根据被控对象特性与技术参数要求,学会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器、显示仪表等装置,能够完成系统组装调试、系统投运与参数整定;学会各个装置的拆卸与组装、设备维护与维修。能力提高训练要求:能够完成信号调理电路、简单变送器、控制器、输出控制电路的设计、焊接、调试。实训项目包括专业基础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和创新训练。

专业基础技能实训 主要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信号变换综合设计、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设计、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对于基础实训模块内容以“实用、够用、熟练”为原则,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训技能。综合运用电子技术、电路等电类基础课程知识,设计完成实物制作与调试。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训内容或项目,为专业技能实训打好基础。

专业技能实训 主要包括以智能仪表为主线的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具有仪器仪表开发、设计的创新能力;以仪表工程为主线的综合实训,培养学生具有控制系统设计与仪表选型、安装及调试的工程实践能力。

1)智能仪表实训:主要训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技术、嵌入式技术、DSP技术、测控电路等专业课程内容的综合应用,包括完成仪器仪表的设计、参数选择、仿真、实物制作、调试等环节。

2)仪表工程实训:主要训练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测控电路、PLC技术、过程控制系统、控制仪表及装置、DCS技术、工控网络技术、工控组态软件等专业课程内容的综合应用,包括完成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与仪器仪表的选型、安装、调试及维修等环节。

实训内容要随着知识的更新有所创新、增减,体现实训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着重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

创新性训练 主要包括开放性实验设置、创新创业项目设置、科技竞赛项目设置:开放性实验以信号调理、单片机技术和PLC技术课程内容为主设置实验项目;创新创业项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设置检测与控制为主的工程实践类项目;科技竞赛依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罗克韦尔自动化实验室、西门子共建PLC实验室、浙大中控共建DCS实验室、校实习实训中心的实验实训资源,开展相应的专业技能竞赛。

5 建立测控专业实训模块

根据培养目标设计相应的实训教学模块,包括专业基础技能实训设置和能力提高实训模块设置。

基本技能实训模块

1)熟悉检测变送器、控制装置结构原理,学会拆卸与组装。传感器拆装与调试包括热电偶拆装与调试、热电阻拆装与调试、压力或差压传感器拆装与调试、流量传感器拆装与调试、物位传感器拆装与调试。变送器拆装与调试包括温度变送器拆装与调试、流量变送器拆装与调试、压力或差压变送器拆装与调试、液位变送器拆装与调试。执行器拆装与调试包括气动薄膜控制阀拆装与调试、气动推杆拆装与调试、电动调节阀拆装与调试、电动推杆拆装与调试、低压电器拆装与调试、变频器调试、电动机拆装与调试。显示仪表拆装与调试包括模拟式显示仪表和智能显示仪表拆装与调试。控制器拆装与调试包括模拟式控制器和智能控制器拆装与调试。

2)根据被控对象特性设计控制系统,如单闭环、串级、比值等控制系统。根据系统要求和被控对象特性选择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然后组成所需控制系统。

3)控制系统组装,将所选择的自动检测和控制装置组装成实际应用的控制系统。根据设备情况,可组成温度检测控制系统、压力检测控制系统、流量检测控制系统、液位检测控制系统,以及四种控制系统合成的综合控制系统。

4)控制器作用方向的确定。根据被控对象特性,选择执行器、变送器作用方向的选择或设定,最终确定控制器作用方向。

5)根据被控对象特性,选择控制规律,设置控制参数。

6)系统投运,包括投运前仪器设备的校验与检修、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能力提高实训模块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设置了能力提高的实训环节,包括网络控制系统实训和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实训。

网络控制系统实训包括PLC技术、过程控制系统、控制仪表及装置、DCS技术、工控网络技术、工控组态软件等专业课程内容的综合应用,包括完成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与仪器仪表的选型、安装、调试及维修等环节。

电路设计类实训包括信号调理电路、变送器、控制器、输出控制电路设计、制作、焊接和调试。相应的实训环节有基于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测控电路等课程的信号变换综合设计,基于单片机技术、嵌入式技术、DSP技术等课程的控制器设计等。有些能力提高实训部分安排在基础技能实训模块中进行。

6 制定实训大纲

制订了较为详尽的培养计划,使实训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实训环节尽量安排在相关课程结束后就进行。比如:专业基础技能实训在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结课后的第5学期进行,2学分;信号变换综合设计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测控电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结束后的第5学期进行,2学分。

对于综合性实训环节,只能在所有理论课程都结束后进行,或者分步进行实训。如表1综合实训教学计划,分为6、7两个学期进行实训。同时,根据实训内容多次安排实训学时,并根据学时数与实训项目权重分配成绩比例。实训成绩最终通过现场演示、报告、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

7 实训效果

实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根据不同实训模块、教学内容以及每节实训课的重难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开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肯思考、会思考,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从2013年开始,对2010、2011、2012级测控专业学生进行实训。

传感器拆装、调试实训 使学生深入了解传感器工作原理、特性和输出信号特点,从而可以根据信号特点制作信号调理电路,或者选择传感器。

专业基础技能实训 通过对电子元器件性能测试和简单电路设计制作,充分了解器件性能,为复杂电路设计制作时器件选型获得第一手经验;信号变换综合设计实训要求学生设计信号放大、滤波、隔离、线性化等功能的信号调理电路,设计输出控制电路,利用自己设计的控制器组成一个简单控制系统。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掌握较复杂的控制电路设计、开发、制作能力和电路检修能力。

控制器制作实训 在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DSP技术及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实训过程中,利用相应的开发板,并分层次设置实训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控制器设计、制作、焊接和调试,培养学生电路设计、开发、制作能力,培养学生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工程设计的能力。

网络控制系统实训 在PLC技术、DCS与FCS实训中,依托S7-300实验室、罗克韦尔实验室、DCS实验室开发创新性实验项目,在3届学生中开展多项技能培训、技能竞赛,取得较好的工程训练效果。

经过实训锻炼,测控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发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提高了就业竞争能力,部分工程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工作伊始就表现出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业务能力。如2010级一名学生,工作不到一年,就成为丹东华日理学仪器有限公司技术骨干,承担科研项目;就业于丹东金洋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2011级学生在实习期满后就成为项目组长,承担项目。

具有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毕业生在就业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通过统计,近3年来,本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协议率分别是49.06%、63.86%、73.08%,就业率分别为90.57%、96.39%、98.78%,呈现稳步攀升趋势。

8 结语

建立实训教学体系,实训过程形成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专业、从接受基本知识和技能到培养综合能力这样一个逐步积累、深化和提高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组成一个完整的测控专业培养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科学作风,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生,王春霞,郑海英,等.工科院校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施: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10-112.

[2]郑海英,王春霞,王俊生,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保障措施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59-60.

作者:尹伦海 王俊生 蓝和慧

上一篇:电力企业文化建设思考论文下一篇:高校教学改革环境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