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21

【摘要】作为经济强省和农业大省的山东省,是全国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实现跨越式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资源与环境代价,生态赤字即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自然灾害的频发,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内的恶性循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态农业发展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农业发展分析论文 篇1:

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生态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摘 要】文章以林芝地区米林县为例,就当前米林县生态农业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路径。

【关键词】米林县;生态农业;发展优势

一、米林县生态农业现状

米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总面积9506.7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4.4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春小麦、冬小麦、青探、豌豆等。主要饲养耗牛、黄牛、骗牛、马、驴、骡、山羊、绵羊、猪等。主要林木种类有冷杉、云杉、高山松、华山松、杨椰、高山栋、巨相等。近年来,米林县米林县依托无污染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目前,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到9900亩、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170亩、玉米种植面积达200亩。建立650亩的无污染、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立大棚温室610座。由县政府投资220万元的米林镇多嘎村已建成初具规模的花卉、绿化、苗木生产基地,面积达36亩,品种达20个。与此同时,当地还成立了藏鸡、藏猪良种繁殖基地,设立了藏药材种植基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米林县政府也正在为一个个畅销的产品申请专利,力争使米林县的无公害农畜产品和无污染绿色食品,打入国内外市场。

二、关于当地农牧民对米林县生态农业的认知度调查

(1)大部分农牧民不清楚生态农业的基本含义。我们于暑假到米林进行了实地调查,当问及有关生态农业的概念时,有35.1%的人表示听说过,但仅仅4.6%的人表示对生态农业相当了解。这反映出了即使是在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林芝地区,生态农业的理念也并没有深入农民之中。(2)缺乏农产品的经营理念和信息。米林县生态农业是近年来才开始发展起来的,因而在这个过程个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57.3%的农牧民认为家庭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阻碍。当问及哪些因素阻碍了当地农业发展时,60.6%的居民认为是村民的文化水平有限,思想觉悟不高,说到虽然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生产物,但很多人都没有长远的目光,不敢轻易尝试。还有31.2%的人认为技术的不完备,是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与此同时,仅有4.8%的村民认为是政府的扶持政策不够深入。(3)农牧民对生产环节最担心。调查结果显示,极少人担心销售和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而是在生产原料和种子的供应方面以及生产的过程比较担忧,其中40.4%表示很难获得优质的种子或者原料,31.7%表示对生产过程没有太多的了解。当然,这些很大部分也是由于米林县的相对封闭地理位置造成的。(4)旅游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对生态农业产生负效应。西藏及林芝米林旅游业快速发展造成的部分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米林生态农业的发展。据反映,随着旅游热的兴起,生活垃圾越来越多,45.2%的居民把这个列为最主要的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的因素,所以,如何处理好生活垃圾,应该是米林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5)农村劳动力基本缺乏流动性,收入依赖农牧业。调查显示,米林县当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集中在传统农业(35.5%)和养殖业(31.7%)两个方面,极少人外出打工或者从事个体经营。分析原因,一方面在心理上,藏族人更喜欢在家乡谋求生活,不愿意离开藏区去其他地方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农牧民知识结构的缺乏,很多人离开土地之后,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业化生产。这就导致当地人的收入增长缓慢。(6)希望当地政府引导他们发展生态农牧业。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农牧民对政府的依赖度很大,99.8%的农牧民表示政府的政策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部分农牧民很隐晦的一再表示,他们也渴望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有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绝大多数人(85.6%)表示他们愿意尝试,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需要技术上的指导,希望政府可以适当的多给予帮助,让专家进行易于操作的的技术培训。

三、米林县发展生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牧民知识面狭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在当今米林农村,不少人的文化水平还处于较低程度,高中毕业的只是极少数人,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访问的对象很多人都只念到初中甚至小学,在交谈时遇到了很多无法交流的情况。对于现今的农业市场,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稳定的信息来源。(2)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自己的特色品牌。西藏地区出产的产品,本省就是“绿色、健康、自然”的标志。当前米林县没有形成自己的生态农业品牌,据当地人反映,当地的农产品都只是在区内交易,没有集中销往区外,所以收益并不是特别高。(3)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没有形成产供销系统。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尽管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当地农牧民的科学素质,比如建立培训机构,邀请技术人员下乡指导等等,但是米林县的生态农业实践中,还十分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指导,这些技术,不仅仅包括传统的农业技术,也包括现代高新技术。正是由于技术的不成熟,当地的产业链结构没能形成完整的产供销一体化系统。(4)社会服务体系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当地的情况决定了服务水平不能达到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农牧民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优质种苗、肥料、技术和信贷等多方面的服务,但目前看还缺少为农民服务的软件环境。同时,有些生产项目往往要在实施几年后才能得到回报,比如种植果树,饲养牦牛等等,农民往往不容易获得贷款,也不太愿意冒风险去投资一些新兴农业。(5)推广力度不够,市场没有打开。如何将传统农业更快的过渡到新兴的生态农业,并将产品推广至区外,是当地的一大难题,很多人并不清楚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的差异,农产品的销售市场也就受到了极大限制。

四、具体对策建议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吸引社会投资。尽管2003年以来,米林县累计投入发展资金466.8万元,为农牧民配发了优质草种籽、饲料和兽药等物资,但是,相较于提高整个地区经济的需要,这些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在投资项目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拨款,而是应该更加注重与区外企业的合作。因此,米林县政府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提供一定的合理的优惠政策,吸引区外投资者进行投资,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技术难题,也为相当一部分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以米林农场的嘎玛养殖基地为例,当地人合理引进内地的技术,在选好鸡的品种的同时,改散养为笼养,大大的节约了饲料,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2)建设国家和西藏的特色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是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重要手段,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比如米林县的青稞产业,基本无污染,其“绿色天然产品”极具开发价值,市场潜力巨大。为了做大这个产业,可调整种植结构,压缩小麦种植面积,扩大青稞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青稞为原料的麦片、糌粑、青稞啤酒、青稞白酒、青稞系列保健品,大力开辟国内外市场。农产品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在产品宣传之前,必须进行产地形象的宣传,产品才会好卖。米林县还建立了藏鸡、藏猪特色养殖区,这也是发展的契机。(3)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以点连线带面逐步推进。对于米林边远农牧区的农牧户来说,没有能力将农牧产品转化为商品,同时他们也无法抗拒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因此必须大力推广“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这种经营形式在西藏展现了良好的前景。“公司+农户”实现了农牧民、企业和政府三方利益共赢,这种发展方式有极为重要的意义。(4)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完善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推广的比重,加大对米林生态农业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要完善科技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和技术交流网络,重视人才培养,搞好生态技术培训,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 考 文 献

[1]米林县调整农牧业结构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http://www.tibetinfor.com.cn/news/2003-8-19/N052003819165540.htm

[2]狄方耀,罗华.西藏经济学导论[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0(7)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1年度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实训课题《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生态农业发展的调查》的主要成果。

作者:胡艳丽 易勇 亚依 格桑罗布

生态农业发展分析论文 篇2:

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背景分析

【摘 要】作为经济强省和农业大省的山东省,是全国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实现跨越式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资源与环境代价,生态赤字即生态危机日益严重,自然灾害的频发,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系统内的恶性循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新形势下山东省生态农业的背景分析,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文章立足山东省人文、地域特点,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对其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优势、潜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山东生态农业发展及其农村经济发展中提供良好的借鉴。

【关键词】山东;生态农业;产业结构

生态农业,是包括农、林、牧、副、渔和某些乡镇企业在内的多层次、多部多成分相结合的复合农业系统,它是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双重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在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建设背景

山东是中国人口众多且密集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山东省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自然和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旱、涝、冰、雹、盐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及淡水资源不足等农业自然环境问题常有发生,虽然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很多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用地的过度开垦和掠夺式经营上,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大量农业污染物的产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农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农业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1.1农业自然资源紧缺,利用率低

据统计,山东省目前有9个地市,47个县市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耕地减少趋势令人担忧,随着农业用地受到城市建设、工业扩张、交通发展等用地的挑战,我们预计,到2040年全省耕地将减少7800万亩,而随着人口的继续增加,人均耕地将降为0.6亩左右,低于联合国提出的0.796亩的最低警戒线。而且,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山东省多年的平均降水量为680.9毫米,水资源平均总量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08亿立方米,仅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更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平均值。无论是耕地资源还是水资源,都存在着无效利用及浪费现象,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1.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污染日趋严重

1.2.1耕地污染严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农业种植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化学用品的使用量巨大,所带来的耕地污染严重,带来的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等问题显著。

1.2.2工业污染向农村蔓延

环境监测资料表明,在农村,乡镇工业企业生产带来的“废水、废气、废渣”三废污染非常严重,由于工业用水污染,全省省控的三十多条河流几乎全被污染,近100亿立方米的水受到污染,虽然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对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水污染问题进行整治,但所起作用不大,整体恶化的趋势仍未改变。

1.2.3森林植被减少,自然灾害频繁

据统计,山东省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2.5%,低于世界平均30%的水平;由于森林植被减少,每年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给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3农业投入严重不足

2013年5月,山东省制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与保护农业资源环境、提高科技技术含量、改善基本农业生产条件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在农业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非农化使用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4人口的日益增长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山东是一个拥有9580万人口的农业大省,其中,农业人口占到81%,人口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农业资源的负荷超重,据最新资料反映,目前山东人地矛盾日趋尖锐,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农业用地的数量和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2.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回顾

2.1试验研究阶段

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生态农业建设的提出大约在1985-1988年,在这段时间里,省农业、环保等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会同部分科研单位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生态农业方面的试点研究,这种试点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级生态试验点,主要集中在胶东沿海、泰沂山区,这个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生态农业技术模式的探索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2.2试点研究推广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摸索和积累,生态农业建设的理念、理论和思想逐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所带来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在1989-1994年这段时间里,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建设开始进入试点研究推广阶段,在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当一批生态农业试点村出现,生态农业技术日趋完善,生态农业模式不断丰富,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在1993年的时候,山东生态农业建设示范村的数量达到了200多个,其中五莲县的芙蓉庄村、临淄区的西单村、昌邑市的李家埠村成为这些试点中的典型。

2.3试点县建设阶段

自1994年五莲、临淄、临朐被列为国家首批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以来,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全省生态农业工作重点由村、镇开始转移到县级规模上来,到1995年的时候就有曲阜、肥城、菏泽、东阿、昌邑、广饶、沂源、冠县、牟平等15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得以确立,他们当中有的市区还建立了自己的内部生态建设试点县,至此,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基本覆盖到了全省各个地区,农业生态建设覆盖全省总面积的15%,他们根据自己的自然资源、地域特点,采取了不同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3.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3.1优势分析

3.1.1自然资源优势

山东省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山东地处我国东部,属于沿海省份之一,其气候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山东省地形复杂,山地丘陵较多,平原盆地交错,海洋资源丰富,这些都有利于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另外,山东省国土资源丰富,有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山地、林地、水面、滩涂等,如果这些资源得到科学的开发和有效的保护,都会成为生态农业发展路上的后备力量。

3.1.2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

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农业的产业化,作为起步最早的省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展的过程中,山东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在推进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它使农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化,为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1.3农业标准化建设优势

近年来,山东省先后制定健全了多项农业质量标准,如先后制定了27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0种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范,制定了烟台苹果的国家标准、烟台大樱桃的地理标志产品地方标准等,制定推广了“三品一标”技术规程和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等186项。规划建设了9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绿色农业示范区,16个省级、54个市级、80个县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海阳、莱阳的蔬菜和茶叶,招远、栖霞、牟平、蓬莱、海阳、莱州的苹果,莱山、福山、芝罘的大樱桃等一批绿色产业带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市“三品一标”认证产品529个、认证面积180万亩。

3.1.4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优势

近年来,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优势明显,农业科技开发潜力较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农业的贡献率日益增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60%左右,这对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农业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2劣势分析

在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山东省生态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主要表现在:

3.2.1思想认识不到位

在农村,很多农民群众,包括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不足,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生活习惯难以改变,乱倒生活污水、垃圾,使用敞口厕所等不文明现象在农村随处可见,燃烧木材燃料等污染环境的行为普遍存在。在农村,部分农民饮食不卫生,缺乏良好的健康饮食观念,“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仍是一些农民生活当中的口头禅,更谈不上合理的饮食搭配。这些现象反映出农民的饮食观念落后、营养意识淡薄、环保意识薄弱、不仅危害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3.2.2经费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是属于传统技术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的农业,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民自身经济能力有限,依靠农民自身投资实现生态农业的建设是不可能的,目前从省财政到地方财政,许多地方都没有设立专项财政经费,在为农民创造良好的融投资环境方面重视不够,这对全省生态农业建设的大幅度推进形成了制约。

3.2.3农业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山东的许多湖泊和河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很多地方农田灌溉水质超标,相关资料显示,山东省许多县市区农民饮用水标准不达标,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现象严重,化肥、农业投放过量,因为利用率低,化肥、农药大量流失,造成水体、土壤、大气和农作物污染,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农膜残留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土壤活性,农业环境的严重污染成为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瓶颈。

3.3技术研究尚待提高

生态农业具有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特征,从目前来看,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仍属新生事物,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还相差甚远,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推广与使用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因素,但总的来看,山东农业科技推广远远落后于农业自身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农业科技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技术研究尚待提高。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同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这在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作为农业大省,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势在必行,任重道远,我们应该从长远出发,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局考虑,立足山东实际,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深入研究,以期实现农业高度标准化、高度生态化的目标,为全国生态农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书田.21世纪的中国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导刊,2012(3).

[2]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11.

[3]郑军.山东省生态农业建设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

作者:王红玉

生态农业发展分析论文 篇3:

城市郊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效益分析

摘 要:通过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对其投入产出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地化肥施用量降幅达30.10%,农药施用量降幅达86.75%,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农民实现多途径致富增收,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8%以上,农田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均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业生态环境

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开展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依托基地主要产业,从基地产业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主要问题入手,通过转变思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产业链发展的方法,有效实现了基地生态化发展,为重庆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1 示范点基本情况

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该村位于重庆近郊,距市中心约50km,海拔450~570m,幅员面积9.8km2,耕地面积237.5hm2,林地面积466.7hm2,有大小山坪塘62口,可蓄水15万m3,周围10km内无工矿企业污染,生态农业发展基础良好。基地现已规模种植高山梨200hm2,并建成了66.7hm2准化梨园,另外种植100hm2标准化茶园、33.3hm2葡萄、13.3hm2蓝莓和333.3余hm2花卉苗木,形成了巴南区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区。但是在生态农业发展之初,基地农业生态环境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滞后。基地生态农业建设之初主导产业单一,单家独户种植缺乏品牌效益,农产品品质不高,没有形成一三产业的有效融合;二是人居环境差。基地人居环境总体处于散、乱状态,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废弃物未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差,乡风文明程度低;三是水土流失较严重。基地地处近郊山区,坡度大,耕种粗放,水土流失带来的氮、磷流失严重。

2 模式与技术

基地围绕“生产高效、文明宜居、环境优美”的建设目标,针对“产业发展瓶颈、人居环境脏乱差、生态破坏严重”的主要问题,从“生态田园、生态家园、生态涵养”3个层面开展建设,形成了城郊型多功能生态农业模式(图1)。模式中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病虫害绿色防控、果园生草、生态拦截、营养诊断配方施肥等技术;配套技术主要为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通过各项技术的集成推广,形成综合技术体系,从而破解丘陵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同步推进的难题(图2)。

3 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3.1 基地农产品质量

3.1.1 农产品产量与产值 从表1中可以看出,总产量、总产值均逐年提高。总产量从2014年的4605t增长到2016年的6150t;总产值从2014年的4605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9840万元。进一步计算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图3),得出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也是逐年递增,2016年单位产量达到30.75t/hm2,单位产值为49.2万元/hm2。

3.1.2 农产品安全品质 由表2可知,对典型地块农产品中砷、汞、铬、镉、铅等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测试,按照《绿色食品 鲜梨》(NY/T 423-2000)中绿色食品鲜梨的重金属限量,基地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产品品质安全表。

3.2 农业投入品用量

3.2.1 化肥投入 由表3可知,化肥在施用量上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化肥年折纯施用水平由2014年的502.20kg/hm2降为2016年的351.00kg/hm2,降幅达30.10%。基地化肥使用水平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但是仍然高于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值225.00kg/hm2,表明化肥使用还存在下降的潜力。基地单位化肥使用量的边际产量与边际产值均逐年上升,2016年的边际产量达到87.61kg/kg,即每使用1kg化肥,梨产量可达到87.61kg;边际产值也最高,达到1401.71元/kg,即每使用1kg化肥,可以带来1401.71元经济效益。表明化肥施用量的减少,并没有带来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降低。

3.3 有机肥投入 由表4可知,有机肥用量逐年上升,2016年投入量最大,达到22.50t/hm2。有机肥的边际产量与边际产值则逐年下降,有机肥的广泛利用主要有利用改善土壤质地,提升农产品品质。

3.4 农药投入 由表5可知,农药投入量逐渐下降,2016年与2014年相比,农药使用水平由70.20kg/hm2降到9.30kg/hm2,降幅达到86.75%,而边际产量和边际产值分别增加392.04%和681.82%。因此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改用物理防治,可保证产量不会降低。基地农药使用水平在2014—2015年,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45kg/hm2,2016年则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值。

3.5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6可知,2014年,总投入1155.06万元,总产值4605万元,产投比为3.99;2015年,总投入1347.14万元,总产值6000万元,产投比为4.45;2016年,总投入1655.62万元,总产值9840万元,产投比最高,达到5.94。随着基地生态农业建设,产投比逐年提高,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4 基地环境质量分析

4.1 地表徑流 由表7~8可知,除了硝态氮3年都超标外,其它指标(总氮、氨氮、总磷、COD)均未超标。但3年的水质状况是逐渐好转的,表现在径流污染物浓度逐年下降,污染指数逐年减小,2016年比2014年下降13.39%。

4.2 土壤环境

4.2.1 土壤重金属 由表9可知,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

4.2.2 土壤肥力 基地土壤肥力评价指数见表10。

对于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CEC等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肥力越高),其单项指数计算的公式为:

(1)

对于全盐量负向指标(数值越大,肥力越低),其单项指数公式为:

(2)

对于pH值区间指标(数值在一定范围内,肥力高;超出范围,肥力低),其单项指数公式为:

(3)

式中,Ii为第i中物质的单项肥力指数,Ci为第i中物质的监测值,Si为第i中物质的参考标准值;Isalt、Csalt、Ssalt分别为全盐量的单项肥力指数、监测值和参考标准值;IpH为pH值的单项肥力指数,pHsd和pHsu分别为pH值参考标准的下限和上限(即5.5和8.5)。

土壤肥力综合指数借用内梅罗指数,即:

(4)

式中,I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ave、Imax分别为单项指数的平均值与最大值。

因此,依据公式(4)可以计算出不同年份、不同分层、不同地块的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表11)。对土壤肥力综合指数进行3因素(年度、分层、地块)方差分析,发现2015年显著优于2014年,20~40cm显著优于0~20cm。2015年土壤肥力提升指数为9.80%~122.35%,平均为66.39%(表12)。

5 结论

5.1 基本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 通过推广梨树非充分灌溉技术,实现全年保障用水定额60t/hm2,较常规灌溉定额1800t/hm2,节水97%;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营养诊断施肥、种植绿肥还田等技术,基地化肥施用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14年的502.20kg/hm2降为2016年的351.00kg/hm2,降幅达30.10%;通过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的使用,使各类农药施用量由2014年的70.20kg/hm2降到2016年的9.30kg/hm2,降幅达86.75%。

5.2 着实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通过打造绿色放心食品,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农产品价格的提升和销量的提高。基地产出的梨售价由最初的8元/kg增长到2016年的16元/kg;村庄环境改善,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多途径致富增收,农民人均收入由2013年的12800元/人增长到2016年的16000元/人,累计增长25.0%,年均增长率8%以上。

5.3 有效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实施现代生态农业创新措施,极大地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除了极个别指标外,基地地表径流排水、土壤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并逐年下降;土壤肥力状况得到明显提升,土壤肥力提升指数为9.80%~122.35%,平均为66.39%。

參考文献

[1]李其林,魏朝富,王显军,等.丘陵山区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0):352-359.

[2]付万春,丁森林.我国生态农业推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56-11458.

[3]骆世明.论生态农业的技术体系[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3):453-457.

[4]刘刚,张春艳.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初探[J].生态经济,2011(10):117-120.

[5]张燕,对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思考[J].农业经济,2011(2):26-28.

[6]陈光辉,汪威力,余想女,等.多维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7(13):16-19.

[7]王莉玮,何为媛,李真熠,等.重庆市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222-223.

(责编:杨 林)

作者:王春丽 王莉玮

上一篇:复杂网络数据挖掘论文下一篇:歌曲教学中国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