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衰败论文

2022-04-21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反复被提出的重大问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巨大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在发生广泛深远的变革。认真回答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问题,实质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体系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元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的衰败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论文 篇1:

浅析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摘 要:知识分子是五四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各种因素推动的结果,一方面是客观原因,即近代中国社会现实呼唤科学的理论指引中国革命,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衰败和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世界带来极大的震撼,促使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是主观原因,即马克思主义与知识分子对理想社会的蓝图相匹配、契合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以及马克思主义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促使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诞生半个世纪后渐渐传入中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选择,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进程,其中五四时期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则是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的主义”为什么能被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并能深刻地影响中国的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2]1471这是学术界较为普遍认可和熟悉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但本文试图从知识分子角度出发,将知识分子的个人背景、自身特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深入探究其在五四时期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一、近代中国社会现实呼唤科学的理论指引中国革命

时代大潮,滚滚向前,不可避免。“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3]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环境的混乱,使得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国革命的主题,寻求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首要任务,这也是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客观原因。

(一)知识分子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的相继失败,转向思想层面的学习

晚清的中国在封建制度统治下腐朽没落,社会民生凋敝。而此时的世界在工业革命推动下,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405,并开始对外进行殖民扩张。经过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正如李鸿章感叹道,中国的社会也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此时,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开眼看世界”,了解西方、学习西方,以魏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面对鸦片战争后国内积贫积弱的惨淡状况,内心的“愤”与“忧”促使他创作出世界历史、地理巨著《海国图志》一书,力求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随着中西冲突的加剧,内忧外患的加深,清政府接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新思想,曾国藩、左宗棠为“自强求富”目的大兴洋务。以上从器物方面向西方学习,都由于未触动小农经济的根基而失败。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清政府内忧外患的状况进一步加剧。而仅仅一海之隔的日本,综合实力却不断增强。日本的成功则是得益于明治维新,促使日本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走向富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知识分子,为了自强和求富而呼吁维新变法,借鉴日本之经验,主张由器物转向制度层面的变革——推行君主立宪制,由于几千年的封建保守势力力量依然顽固,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能与之抗衡,革命必然夭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废除了存在了几千年的专制制度,是其成功的一面,但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又因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等消极的一面,革命最终失败了。面对探索道路的失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反思之后意识到,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理论来指导中国革命就不能取得胜利,于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了思想政治战线,研究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在思想文化上开始了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努力,成为后来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条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暴露,引起知识分子的反思

面对欧风美雨的冲击,中国仁人志士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制度和思想,另一方面中国又遭受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和野蛮剥削,人民的生活愈加悲惨,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迷茫和彷徨中苦苦探寻新的救国救民的“良方”。“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5]。第一次世界大戰昭示着“死亡、破坏、恐怖、荒芜”,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暴露出资本主义文明中“极恶”的一面,也让全世界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新的看法。国内《东方杂志》等报纸杂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刊登诸多报道、评论,引发国人热议,加深了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资本主义社会由崇拜转向怀疑。而巴黎和会对中国正当要求的拒绝,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道路产生了进一步怀疑。梁启超曾在《欧游心影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是晚我们和张东荪、黄溯初谈了一个通宵,着实将从前迷梦的政治活动忏悔一番,相约以后决然舍去,要从思想界尽些微力。这一席话要算我们朋辈中换了一个新生命。”[6]接着一年的欧洲游历,让梁启超亲眼看到了欧洲社会的经济萧条、物资匮乏、生活困难、政治动荡的严峻状况,促使他对西方近代文明的价值判断、对中国学习西方的过程进行反思,否定科学万能,开始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近代西方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将其更理性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梁启超的思想转变虽然不彻底,但也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内知识分子的重要影响。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国内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更是对帝国主义的强盗本质有了新的认识,因而纷纷对帝国主义的丑恶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陈独秀尖锐地指出:“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分赃会议,与世界永久和平,人类真正幸福,隔得不止十万八千里,非全世界的人民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7]397李大钊也指出:“巴黎会议所决议的事,那一件有一丝一毫人道、正义、平和、光明的影子,那一件不是拿着弱小民族的自由、权利,作几大强盗国家的牺牲!”[8]213他们也从中吸取教训,呼吁国人在思想方面“应该发生对内、对外两种彻底的觉悟”[7]412,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则正如陈独秀在《新青年》宣言中明确提出的:“想求社会进化,不得不打破‘天经地义’、‘自古如斯’的成见,决计一面抛弃此等旧观念,一面综合前代贤哲、当代贤哲和我们自己所想的,创造政治上、道德上、经济上的新观念,树立新时代的精神,适应新社会的环境。”[7]427表达出对自由、平等、科学、人权等主张的追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五四运动爆发后,使得知识分子群体思想发生转变,在对西方模式产生怀疑、感到失望的同时,也渐渐树立起无产阶级世界观并用其来分析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为选择、传播马克思主义营造了社会氛围,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三)十月革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实践,启发了知识分子

“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2]1517俄国的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胜利的消息传到中国,给中国人民,尤其是先进知识分子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吸引他们更多关注马克思主义,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和俄国是十分相似的,两个国家都受到封建制度的压迫,经济萧条、文化落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带给中国的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同样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推动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解放。而1919年苏俄对华宣言声明放弃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这给知识分子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他们更加强烈地号召反帝反封建,增强了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趣,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李大钊第一个在中国公开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他在1918年7月1日撰写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指出十月革命具有“为影响于未来世纪文明之绝大变动”、将迎来“世界新文明之曙光”[8]104等世界性意义。同年11月,他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欢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后来又发表了《新纪元》和《战后之世界潮流》等文章,提出这次无产阶级革命将“带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8]122。他还在1919年撰写的长篇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1920年8月,青年学者陈望道首次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本在上海问世,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帮助知识分子更深入地学习、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吴玉章研究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总结以往革命实践的教训,认识到必须走俄国的道路,必须依靠工人阶级,依靠工农大众……他强烈要求组织像布尔什维克那样的政党。李达对此感受到,要想像俄国革命一样取得成功,就要加紧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俄国成功的经验。他在1918-1920年间学习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和《国家与革命》等马列原著,成为马克思主义者,还发表了《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目的》等文章。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以实现崇高的共产主义为革命目标,契合当时中国的现实需求,于是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原同盟会会员和五四左翼青年等群体纷纷积极学习、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他们还建立各种文学组织,创办报纸杂志进行广泛宣传,将无产阶级视为革命的动力,联合广大工农群众,凝聚起坚实的革命力量。

面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现实,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他们发挥个人学识与才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转变,但都相继失败了,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出来资本主义的固有弊端,也曾使他们陷入迷茫。但十月革命的胜利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转向思想文化的变革,最终在众多思潮的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二、知识分子在众多思潮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不仅有客观的社会现实因素,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的推动。知识分子受到以往思维习惯、知识体系及价值追求的影响,选择了与之相契合的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与知识分子对理想社会的价值追求相匹配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大同理想社会形态与有诸多契合之处,成为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自古以来,在生活疾苦的压力下,人们对美好生活都充满着向往,在古代中国则是构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社会形态。《礼记·礼运》中刻画了一个清晰且完美的理想社会,包括天下为公的“公有制”,亲友邻里讲信修睦,人们自觉关心社会、遵守社会秩序,社会和谐有序运行等特征,在大同社会中,社会分工明确,人们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关心弱势群体,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能受到保护。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知识分子为大同社会的实现而付诸不懈努力。只不过大同社会追求的天下大同是一種超越社会现实的理想境界,而且没有提出也不可能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到了近代仍然只存在于想象的层面。面对近代中国山河破碎的状况,知识分子对美好生活愈加向往,而且提出了更多理想社会的建构方案。康有为撰写了《礼运书》阐明了他的大同思想之后,又写了《大同书》进一步阐述他的社会政治理想,构建了“大同世”的理想社会,并进一步描绘了“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9]的社会形态,但由于他提倡改良的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是无法实现的。后来,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以实现世界大同构建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景,他重点关注的是“平均地权”,提倡将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主义原则相结合建设新型社会,并不是科学社会主义,因而最终也只能流于空想。至此,知识分子对美好社会的向往都由于受旧制度的束缚而无法实现,但是,知识分子们对理想社会探索的步伐并未停止。

新文化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等各种新思潮传入中国,进入知识分子的视野,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引起了知识分子的关注。共产主义的形态在《共产党宣言》中是这样描绘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422这与大同社会相通相契,而且更具进步性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建构更合乎社会发展规律,更为具体地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的旧世界、建设共产主义新世界的科学道路。在当时的环境下,知识分子亟待需要这样的理论去指导中国革命的实际,而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更符合知识分子对理想社会的愿景,且更具进步性,引起了先进知识分子的注意,并被知识分子群体所认可和接受。

(二)马克思主义契合知识分子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实践哲学。儒家从孔子以来,就强调实践智慧,突出人的实践智慧必须转化为实践的行动,即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古代的士人阶层也将“志士于道”作为人生信条,也就是他们追求的是将自己的个人价值与促进国家兴旺联系起来,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个群体,强调学以致用,即通过用学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努力。古代知识分子对“内圣外王”的追求也从未改变,他们强调关于实践的学说转化为实践的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才有意义。

到了近代中國,即使中国的历史条件、知识分子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面对近代中国的落后,国家内忧外患生存危机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体现出铁肩担道义的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仍然将救亡图存作为使命任务,这时知行合一更加得以重视和运用。孙中山从个人的立场对“知”与“行”的关系作出阐述,以及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为探求救国救民的“道”不懈努力,即便经历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在中国实践的失败,中国革命又一次陷入黑暗,他们也并未放弃,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在西方的思潮中继续寻找救国之道。1915年,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帷幕,《青年杂志》也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与他们所推崇的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是相互契合的,正如马克思在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纠正了以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不完善之处,指出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并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135,“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4]138。马克思用辩证的、唯物的思维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这也是对知行合一的观点的科学解释。正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也逐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推动了中国知识分子历来追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往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吸引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时期前后,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急切地向西方学习新思想,并且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潮还未消沉之时,十月革命的胜利又传来了社会主义思潮,因而使得知识分子在短短几年接触到了从欧洲文艺复兴至十月革命几百年间的各种西方思想、学说,思想界可以说是进入到百家争鸣的状态,这些思潮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四类:一是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二是其他各种社会主义,包括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和互助主义,武者小笃的新村主义,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欧文等人的合作主义、柯金等人的基尔特社会主义、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的社会民主主义、圣西门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以及国内衍生的工读互助主义等;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主要是西方启蒙学者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及人道主义等思想;四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改良社会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当时颇具影响的流派有杜威的实验主义、罗素的新实在主义、经验主义,还有尼采等人的哲学思想。

在众多思潮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革命性和人民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于三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成果中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了研究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的科学基础,而另一成果历史唯物主义则是科学的思想成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二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则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证考察,提出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两大矛盾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三是科学社会主义则是为无产阶级如何消灭资产阶级、灭亡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建立一个新社会找到一条科学之路。其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体现在具有彻底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彻底的批判精神,以及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追求。《共产党宣言》旗帜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最后还坚定地发出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4]435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充满生气的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则着重对德国古典哲学、资本主义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此外,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体现在它的不断发展和自我超越,正如恩格斯所强调的:“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0]说明它不是“本本主义”,而是行动的指南,是彻底地批判任何错误思想、在斗争中不断地产生、发展的科学。最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在它提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4]287,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虽然马克思一生颠沛流离、饱受风霜,却一直坚持初心不改,与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将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作为崇高理想,始终以维护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使人民性成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理论品格。

从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主观因素分析,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与知识分子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相匹配,两者都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为最终目标,并且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更为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契合知识分子“知行合一”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从辩证的、唯物的视角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指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为知识分子求得救国之道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科学的、革命的、人民的理论,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成为知识分子在众多思潮中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关键原因。

综上所述,五四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选择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味随波逐流、盲从盲信,而是在综合了国内外的客观情况、经过了理性的思考和比较之后才做出的慎重选择。马克思主义广泛的传播,也为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并为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分析五四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对于今天的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是,新时代我们仍然应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505/c64094-29966415.html.

[2]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544.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6.

[6] 梁启超全集:第5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987.

[7] 陈独秀文章选编(上)[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8] 李大钊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9] 顾作义.和谐——人与社会、自然的圆融[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6:82.

[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5.

【责任编辑:刘中雁】

作者:王静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论文 篇2:

《资本论》成为畅销书……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反复被提出的重大问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巨大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也在发生广泛深远的变革。认真回答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问题,实质是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体系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元问题。列宁曾经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靳辉明教授曾经定义“我们从这三个层面来界定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的理论体系。”笔者试更为广义地定义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继承者发展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亦可简要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体系”。

这个广义定义中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四重涵义。第一,从主体看,马克思主义是属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第二,从内容看,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的,实现这个解放的事业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第三,从形式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系。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即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体系,同时也是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运动即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运动。马克思主义创立至今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着实践的统一历史。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理论学说到实践运动及至取得实现社会主义制度成果的过程。第四,从范围看,马克思主义包括创始人的理论和实践贡献,也包括继承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学说不等于马克思的学说,我们今天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内在包含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这样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有历史感的,把马克思主义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随着社会实践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必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体系,马克思奠定了两大理论基石: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及其内在矛盾。最核心的是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进程,即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而资本主义将由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导致灭亡,最终出现更高级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又首先经历社会主义阶段。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时代前进的伟大旗帜

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的追问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性的追问,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价值的现实性考量。迄今为止的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从实证的角度证明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形态演进及其历史时代更替的规律是正确的,人类大致走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历史时代。回顾20世纪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一直在人类思想和历史进程中起作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开启了崭新的社会形态变革。尽管世界范围社会主义发展遭受巨大挫折,社会主义较之资本主义处于明显弱势,甚至现阶段资本主义还居于主导地位,资产阶级还处于中心地位,但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西方金融危机和当今资本主义发展矛盾重重的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判断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时代主题,笔者认为这只是相对于“战争与革命”为主题而言的一个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反映了时代的文明进步,意味着发展的机遇条件,但并不是说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占有的私人性质之间的基本矛盾消失了,也不是说当今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消失了。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中,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可谓汹涌而来的“潮头”,给人类带来了迷人的“新世界”景象。然而在“新世界”的每一个“潮头”之内都隐含着重重矛盾、诱发着种种危机。比如经济全球化与资本垄断的矛盾,政治多极化与单边政治的矛盾,文化多元化与文化渗透的矛盾,科技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危机问题、生态问题、战争问题、贫富分化问题、文明冲突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多重矛盾问题;还有从上述矛盾中投射出的人的精神世界中私有观念泛滥、物欲横流等意义缺失、价值漂浮和道德危机问题。当今世界的危机与不安宁,动乱与战争的根子在哪?潜藏在历史深处的矛盾是什么?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应向何处去?时代渴望回答。

任何理论学说都要回答时代问题。20世纪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出现高度分化倾向,各种主义学说纷纷出场,但是到目前为止,有哪一个主义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这样深刻揭示存在的真实或真实的存在?谁超越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为世界公认的科学学奠基人贝尔纳认为,马克思是现代科学的真正思想先驱。罗素说,马克思是“最后一个构筑大体系的学者。” 马克思主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关注、关怀人类发展,核心是对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消除一切束缚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不合理的东西。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始终的是“群众原则”,深刻关切无产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存在和命运,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改变世界,最终实现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

历史是最无情、最公正的。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虽然受到多种诋毁,但是100多年后,马克思仍然被西方主流媒体和人士一再评为“最伟大的思想家”受到人们的敬仰推崇,认为在21世纪我们需要像马克思这样的思想家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析资本主义。特别是从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论》成为畅销书,一些西方政要都从马克思著作中寻找危机答案,从一个侧面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仍然占据世界思想舞台中心,依然像世界最高处的灯塔,光芒四射。

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取决于它与当代世界的本质联系。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高度看时代,还是从时代高度看马克思主义,当今时代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矛盾和人类向何处去的理论分析,更需要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回答,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引。我们正处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判断的大时代。依据马列主义原理分析,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发展,同先前社会形态相比,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共产党宣言》中有对于资本主义进步作用的高度评价。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当它发展到高点时,其内在矛盾的积累将驱使它衰败,为新事物所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同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一样,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历史阶段,经过自身由低级向更高级阶段的发展,已经出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特征。今天的资本主义变得更加贪婪、更加富于侵略性,带来更多的全球性问题,引发世界危机与不安宁,动乱与战争的根子在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内在矛盾。虽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条道路、两种思想体系之间既共存又斗争,两种力量反复较量中,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但是如同任何新事物都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一样,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人类必然走向更加自由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总趋势没有改变。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回答和探索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等历史进程中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艰难而又辉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就是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不断实现的证明。这个证明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其历史真实性,既是昨天和今天的存在,也昭示着未来。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正如马克思主义所指出的,每一个历史时代,每一种社会形态都要经历自己独有的发展过程。前路漫漫艰难、前路光明美好。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世界资本主义仍处于强势的“世界历史”时代,我们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方向和目标,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开拓前进!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张祖英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论文 篇3: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探讨与思考

摘 要:20世纪90年代,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低潮。在此历史条件下,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泛起,波及诸多领域。作为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它鼓吹“告别革命”,挑战唯物史观,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否定改革开放及共产党的领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与批判。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唯物史观;意识形态

古人云:“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个国家的历史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参考,正确认识国家的历史,对于该国的改革、发展与长治久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历史进行刻意误读,往往引发严重的政治错误。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历史虚无主义伴随着现代性来到中国,它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口号,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引导舆论,通过否定历史进而达到否定现实政治的目的。对此,我们应该坚定立场,提高警惕,认真对其分析及批判。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特点及表现

历史虚无主义说到底还是一种唯心史观的政治思潮,它与唯物史观中正确认识历史的方法相悖,通过对历史作出主观化、碎片化的解释以求歪曲历史,对现实社会主义制度进行否定。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以唯心史观为其理论基础。历史虚无主义者向来以历史唯心主义的历史选择论来认识近代的历史,他们不用歷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思维决定物质这个唯心史观总纲出发,否认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拒绝“规律”和“必然性”的概念,将历史运动视为受领袖意志与愿望左右的结果,把并无内在联系的、受偶然性支配的历史碎片拼凑在一起,从而否定、对抗历史唯物主义。其中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竭力否定我国革命,其代表者大肆鼓吹“告别革命”,认为革命是少数革命家鼓动的结果,指责革命是部分人丧失理性的行为,革命造成了流血与伤亡是没有价值的,对人民生活、国家建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他们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成就,贬低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而作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这都是拒绝承认社会发展进程规律性的结果。

第二,历史虚无主义以党和人民的对立面为立场,对历史做出碎片化、主观化的诠释。归根结底,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就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合理性作辩护。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认为:只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才是合理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虚无主义则是坚持以个人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观,以“自由”“平等”“人权”等为基本的价值诉求,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认为社会、集体和国家都只不过是实现自身目的的手段与工具,其中的个人并非仅仅社会个体,其包含野心的政治家、资本家及资本集团,他们渴望攫取更多的社会利益与资源,反映在政治方面即是要求实行三权分立、多党执政、市场自由化等等。从这些方面看,历史虚无主义完全站在党与人民的对立面,而非为了谋求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努力。同时,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随意拼凑”,他们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意愿及所代表的阶级意愿为标准,对完整的历史进行拆解从而选择对自己阶级有利的部分进行拼凑。对此,列宁曾指出“在社会现象领域,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1〕历史虚无主义者们还曾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一些失误与挫折及高官贪腐的案例来否定我党的领导及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种一叶障目的做法就从根本上体现了对历史的非科学态度。

第三,历史虚无主义多以文学作品、理论研究及影视作品面目出现。从表达方式和传播途径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往往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借助新媒体平台,通过网络、电影电视、qq、微博等途径广泛传播,从而误导社会舆论,在“重新评价”、“重写历史”的名义下,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大放厥词,做翻案文章,并设置理论陷阱,不断诱导人们质疑历史、重新认识历史人物、刷新历史认识。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1988年上映的《河殇》及这些年放映的《走进共和》等影视作品中看出端倪。在理论领域,更有学者否定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生造出一个“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提法,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和同社会主义相联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前提。〔2〕这些都表明历史虚无主义强烈的腐蚀性、广泛的渗透性及严重的危害性,这些特点同时对于其他错误的社会思潮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坚决抵制。

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者们借助影视作品及新型网络平台大肆传播历史虚无主义理论,对于国家政权稳定与政党地位提出了挑战,动摇了国之根本,对民众也起到了迷惑作用,瓦解理想信念,同时对传统文化也起到不小的冲击。

第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扰乱人们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根基,对这段历史的理解直接关乎到做人与立国的根本问题。是坚持唯物史观还是坚持唯心史观,是还原历史现实还是歪曲历史真相,是从历史主流中汲取力量还是在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影响,这些原则问题如果混淆和颠倒,不仅造成广大群众在历史知识与历史评价方面的混乱,同时也将产生“告别革命”、“远离政治”的消极思想,摧毁人民的信念与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如今,历史虚无主义的信徒丧失良知,不但渲染民族失败主义情绪,更不断称颂帝国主义侵略,美化帝国主义侵略者,更有文章说:“从根本意义上来看,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走向没落的黄色文明,要发展只有乞灵于西方的蓝色文明”。〔3〕由此可见,历史虚无主义不仅颠倒历史,更扰乱人民的历史观。

第二,历史虚无主义动摇党的地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前所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的攻击方向就是诋毁我国革命、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正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同心同德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结果。历史虚无主义者通过对历史的“虚无化”降低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认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与维护,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去史灭国、改旗易帜的阴谋。自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西方国家就一直采取敌视、孤立的政策,在武装干涉、军事包围与政治孤立失败后,采取“和平演变”的方式企图从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使社会主义国家从内部演变,从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举个例子,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就掀起了一场重评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狂潮,国内外历史虚无主义者及反社会主义者联合起来对于伟大领袖与俄国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抨击与诽谤,这也为20世纪90年代的苏东剧变埋下祸根。

第三,历史虚无主义冲击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从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发展和沉淀出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也是如今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建设精神文明家园的支撑。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与“全盘西化”论遥相呼应的一种错误思潮,其鼓吹者往往对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文化遗产采取轻蔑、虚无的态度,并要求仿照英美等国家的文化模式。首先提出“全盘西化”的陈序经在20世纪30年代就宣称“西洋文化在其各个方面都优于中国文化,即是生活上也不如西洋人讲究”。〔4〕可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所持的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起着不可忽视的危害作用:首先,它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多元化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与各种价值观相互竞争、争夺、交织,更加剧了多元交织的价值冲突,如果我国核心价值被消解,就会失去传统文化给与我们的凝聚力。其次,阉割民族特质,历史虚无主义将传统文化视为糟粕,是走向没落的“黄土文化”,埋伏着民族衰败命运的种子,这种鞭挞否定了我国传统文化,无视民族的特点与差别,削弱民族自尊与自信。最后,它瓦解文化信仰,历史虚无主义传达给人们对当代社会的悲观,否定人生与存在的意义,把信仰与价值看作可有可无,使人们精神世界陷于混乱,信仰左右摇摆。

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策论

从理论层面看,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历史研究相结合。历史观决定了历史研究的方法论,这也就决定了我们要坚持唯物史观,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历史问题。第一,我们要坚持事物是普遍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历史上的一切活动与现象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 ,它们从时间与空间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从而交织成一部连续的历史。第二,我们要坚持矛盾的观点看待历史,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历史的发展同样也是矛盾运动的过程,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一个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方面都有其特点,所以在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中,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第三,正确处理必然与偶然间的关系,历史的发展实际上是受历史规律的必然性支配,偶然出现的历史现象说到底是历史规律必然性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脱离了必然的偶然是不存在的,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偶然与必然间的关系,才能摸清历史规律与现象的本质。第四,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本质往往掩藏于丰富多彩的历史现象之下,对于历史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描述与观察,更不能被假象迷惑,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历史现象的甄别能力与历史本质的敏感度。

从实践层面上来看,首先,我们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民族的崛起,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面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我们必须要不断弘扬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我们还要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从而帮助我们在思想多元化的现在分清各种思潮,并抵御腐朽思潮的入侵。弘扬传统文化要加强对文化遗址、名人故里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加强监管,防止过度开发和对文化遗产的歪曲与滥用;要加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要积极倡导全社会阅读经典,在社区街道开展适当的文化活动;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動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其次,我们要研读党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文件及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历史,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族利益的代表者与捍卫者,学习党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我党一系列方针与政策,从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党的一系列文件及讲话精神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解决我国实际问题中的体现与表达,通过对文件及精神的研读,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及工作者把握方向、明辨是非,获得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从而有效的区分各种思潮,作出理性判断。

最后,加强网络监管及文化作品的审查力度,从而缩小历史虚无主义波及范围及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主要以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及理论成果的面目出现,而它们的传播主要是依靠网络平台及野刊杂志,例如一些微信、QQ朋友圈的小文章及论坛、贴吧里的讨论等等,更有甚者向县乡及偏远地区发放的反党反社会的小册子等等,这些都是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主要途径。面对这种情况,一要弥补相关法律的空白,防止居心不良的虚无主义者“钻空子”,二要完善相关行为量刑标准,严惩不良言论的始作俑者及传播者。同时应加强对网络平台及违规印刷窝点的排查及监控,对于宣传不良信息的平台进行取缔及封闭,肃清不良言论的危害。

综上所述,只有国家、社会及全体社会成员一起努力,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想,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有力地抵制错误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保持对历史的清醒认识。

〔参 考 文 献〕

〔1〕列宁全集(第 2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64.

〔2〕梁柱.历史虚无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2.

〔3〕梁柱.历史虚无主义评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74.

〔4〕罗荣渠.中国文化之出路〔G〕//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363.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任驰

上一篇:生产线自动化技术论文下一篇:语文思想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