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型农业机械论文

2022-04-19

摘要:山区农业机械化率底,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空间巨大。加快山区农业机械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工作。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山区小型农业机械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山区小型农业机械论文 篇1:

新平县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

摘 要 新平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对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适用小型、轻便的耕作机械。通过分析新平县山区的特点,探讨山区农机发展的方向,为促进新平县发展农业机械化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小型农业机械;推广运用;云南省新平县

1 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农村人口外出务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大减少。农民在增加收入、奔小康的同时,不愿意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农业机械就会成为农民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1]。因此,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2 影响山区农业机械推广的因素

2.1 山区自然条件的限制

由于山区田块小、埂高坡陡、耕作模式不一和田地间缺乏有效的机械路,直接影响了农机推广进程。

2.2 山区农民经济收入差和农机产品价格偏高

经济落后直接影响着农机化的发展。山区农民仅靠传统的种植方式,模式单一,投入产出比较低,经济收入薄弱;难以购置价格偏高的农机具产品投入农业生产中,是制约农机发展的重要环节。另外,受传统耕作模式的影响,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足,具有一定的抗拒心理,也对影响农机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2.3 山区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守旧狭隘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和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由于山区农民文化水平低,思想守旧狭隘,劳动力相互竞争的意识淡薄,缺少创新意识,不愿或不敢参与市场竞争,难以适应劳动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率提高的要求。

2.4 对山区农业机械的推广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山区的特性,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看待农机化发展的眼光不同:没有长远的规划与计划,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性,甚至还认为,包产到户,农机无路,严重阻碍了农机化的发展。

2.5 山区农机化管理落后

目前,新平县农机设备单一,以小型农机为主,主要用在机耕机耙上,无法进行跨区作业,以满足本县农业生产为主,使用效率低下,造成了极有限的农机资源浪费[2]。有些乡镇领导无超前意识,受“分田到户,农机无路”的错误思想影响,农机站财产被挤占,机械设备及财产被变卖,使基层农机站人员失去了工作热情和信心,这严重制约了农机推广和发展的因素。

3 因地制宜发展山区农机化推广

从山区的地理特性来看,要发展山区农机化,必须走小型、微型的农机化道路,以适应山区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农机推广试验、示范过程中,要因地制宜走体积小、质量好、多样并举的路子;让农民充分认识到发展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3.1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新平县是商品粮生产基地县,粮食自给不成问题。应在搞好粮食生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机化事业,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发展经济作物,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增加经济收入。发展农机化事业,不但要面对山区,还要利用热区资源开发,新兴产业的推广,以适应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3.2 搞好新型农机具的试验示范工作

农机管理部门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带领农机科技人员和实验示范样机,到各乡镇、各村组进行巡回演示,让农民群众亲眼所看、亲自操作,亲自体验。

3.3 加强农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山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机管理部门应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机户进行分类培训,使农民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4 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一是有知识、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农村,导致留守农村的劳动力素质较低而使种田质量下降。二是留守的劳动力均是上年纪、无技能的人群。他们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也要发展其他行业,增加经济收入。因此,对这样的人群必须进行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以适应社会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3.5 鼓励农民发展农机股份企业,建立农机服务队、开展多项经营

由于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有知识、有技能的进入了城市,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象。因此,要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发展农机股份企业,建立农机服务队、开展多项经营,提升农机使用率,增加经济收入。

4 加快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措施

山区农机化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农机管理部门要从基层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找到工作的切入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机化的发展。

4.1 搞好协调服务,促进农机的推广运用

在农机推广中,总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只有进行协调和沟通,才能更好地为农机推广服务。另外,要大力宣传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作用,利用现场展示及墙报等多种形式,把农机产品和政策宣传到农户中去。

4.2 坚持以农为主,强调农机的作用

山区农业要发展,农机化要先行。在国家惠民政策的大好形势下,要大力宣传农机化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把国家对农机的扶持政策宣传到位、深入民心,使农机化健康发展。

4.3 坚持以农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充分发挥现有农机的作用

农机管理部门,要以服务农业为主,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提供管理、技术培训、新机具推广应用、零配件供应、租赁和业务代办服务等,形成农机化专业服务,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4.4 加强对农机工作的领导、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工作,仍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节本增效为重点,积极调整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深化和完善社会化,市场化的农业机械化运行机制,促进新平县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快速,协调发展。

5 结论

新平县农机化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为农机化的发展创造适宜的社会环境。要抓住这个机遇,结合新平县实际,把新平县农机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迈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济勤.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朱瑞祥,张秀琴.农机经营管理学[J].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侯俊

山区小型农业机械论文 篇2:

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摘要:山区农业机械化率底,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空间巨大。加快山区农业机械化建设是当前和今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重要工作。发展山区机械化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通过多种途径来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种植进度:出台相应的惠农扶持政策、研发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引进先进技术、扩大教育培训范围、加强宣传服务力度,提高农业生产者的制机、购机和用机热情,有效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山区;农业机械化;措施

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空间巨大,提高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使用率,能够有效提高整体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但需面临许多困难和阻力。通过农业机械的研发设备、提高惠农扶持力度、引进先进技术、扩大教育培训范围、加强宣服务传力度等方面来推进山区的农业机械发展。

1.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义

农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农业机械设备现代化可展农业发展的优越程度。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和先进的技术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技术水平,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生态效益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环境大多比较艰苦,随着农民对改善美好生活条件的追求,一般年轻人不愿意做田间生产工作,农业生产中用工难、用工贵问题凸显,发展农业机械化已成为特色物产实现产业化的必备手段和必然途径。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地理环境多样,农业机械化发展平均衡。山区农业机械化率底,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强度大,造成了农民农业增产困难,增收压力大,效率不高。目前,东北地区的机械化整体水平有了显著增长,已经达到90%以上,对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平原产粮地区的农作物耕种收基本实现了整体农业机械化。但山区由于地理环境、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等因素,生产方式始终落后平原产粮地区一大截,整体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也相对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只有50%左右,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空间巨大,发展推进山区特色产业机械化是当前的重要任务[1]。

2.制约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因素

2.1地理条件阻碍了农业机械作业。山区的地形地貌不统一,许多地块存在细碎凌乱、土地零散不集中平整、土层单薄、石头多、坡多台多埂多、耕地质量差,一家一户所拥有的地块较小,并且一家有多块地,土地不是连接成片,不同耕地之间的距离较远,农业机械作业的基础条件较差,带来了农机具进地难、作业也难,大中型的农业机械多数难以通行和进行田间作业,作业效率低下,这些基础条件阻碍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发展进程。

2.2适合从事山区作业的农机具数量不足。适宜山区内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十分繁多,多数以发展经济农作物为宜,这就对农业机械设备质量和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不同的农作物对农业机械设备性能和质量的要求不同,从种植、管理收获到收获后方面都有所不同。目前,适合用于从事山区农业生产农业机械数量还较少,并且价格较高,从而导致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较慢。导致山区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低,主要是播种和收获两大环节,由于地形原因,适宜山区农业生产的机械多为小型田园管理机械和半机械化机械,例如小型的旋耕机、播种器、除草机等[2]。

2.3购买适宜山区作业的农业机械设备品目补贴不多,种植户的购买积极性不高。山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多数种植户只能购入小型的农业机械设备,山区的农业机械作业环境较平原地区的恶劣,对农业机械的动力和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多数以小型机械为主,有些机械性能达不到环保质量统一要求,无法进行补贴[3]。对于中大型的购买力较低,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先进农业机械引进推广宣传需要大量资金,并且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些条件都阻碍了其发展,有些种植户即使遇到了可用机械也只能望而观止,缺少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技术,导致机械设备在手中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举措

3.1 加强山区土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乡村振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农村的机耕道、地形地貌、梯田堰坝、贫瘠的山地进行改良,清理地块中的石块,提升土地质量,鼓励农户推进土地流转速度,使農田地块变大、平、直、整,为农业机械的通行和作业创造出优越条件[4]。

3.2加快适宜山区农业机械设备研发制造使用。统筹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农机推广机构、土专家和农业生产者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攻克难关,可以借鉴同外先进的经验,确定目标,内外结合,在播种和收获环节上加快研发制造适宜山区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加强对特种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创新和研发进度。研发出不同功能的小型、中大型适用农业机械设备,及时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3.3加强科技教育和典型示范宣传。借助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经验,引进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和技术,以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依托,采取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培训班和现场观摩,用广大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能够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经过理论和实践培训,有力推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有效推动全市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向全程、全面、高效、生态发展。利用各种机会来加强对新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为从事农业生产者创造学习知识机会,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5]。

3.4充分发挥好惠农政策,做大做强农业机械化事业。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综合素质,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农业生产者购机用机的积极性,通过培育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打造机械化示范典型,提升社会化服务,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巧玲,陈妮.关于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8):61.

[2]肖鹰.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途径[J].农业工程技术,2018,38(26):43-44.

[3]王贤华.加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途径及措施[J].湖北农机化,2020(6):9-10.

[4]陈建宇. 抚松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19.

[5]邹军.制约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南方农业,2015,9(27):194+196.

作者:徐德平

山区小型农业机械论文 篇3:

山西“试水”电动农机助力农民节本增收

山西近年来出台政策,鼓励农机企业对电动农机进行研发、生产,省级财政拿出专项经费对电动农机用户进行奖补,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為了推动电动农机研发、生产、使用的顺利起步,山西出台《关于推进电动农机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对电动农机进行研发、生产,并将电动农机奖补产品范围确定为以电池或电力为主要动力的电动收获机械、电动农用植保机械、丘陵山区小型电动农业机械等。

与此同时,山西鼓励国内外企业来山西设立电动农机生产基地,在立项、备案、土地、水电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动农机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的信贷支持,鼓励各类投融资公司以股权投资、融资租赁等形式参与电动农机的市场开发。

截至2017年底,山西已建设电动农机装备试验示范点56个,引进耕整地机械、播种机、植保机等各类电动农机装备425台套,使用电动农机奖补资金4993.3万元,帮助1.2万户农民购买1.4万台(件)电动农机新产品。王飞航

作者:王飞航

上一篇:家庭德育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差生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