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心句学习论文

2022-04-17

【摘要】学习中心句是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习重点与难点,本文重点阐述了从读、品、练、习中悟得对中心句的认识与运用的方法。【关键词】部编版中心句悟得部编版第六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为: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语文中心句学习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中心句学习论文 篇1:

初中语文说明文逻辑顺序教学探究

【摘要】说明文教学应该注意说明顺序的讲解。“中心句说明法”属总—分说明顺序中的一种形式,即是在全篇或全段开头有一句总领句。在《苏州园林》等说明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中心句展开突破,帮助学生加深对逻辑顺序概念的认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说明文

逻辑顺序

说明文是一种客观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文体,极具条理性,常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说明顺序,在这几种说明顺序的教学中,逻辑顺序是难点,因为其具有抽象性,学生对此难以把握。在教学时,教师不妨从中心句切入,促使学生对逻辑顺序有明确认知,发展逻辑思维。《苏州园林》(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脉络清晰,总体上采用逻辑顺序,在具体说明展示时还采用空间顺序,下面笔者以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论述如何借助中心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一、明确中心句的统帅地位

为了进行有条理的表达,说明文往往会设置中心句。中心句是一个段落的灵魂,起到总领、总结的作用。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中心句的统帅地位,这样分析文章结构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中心句来理清文章脉络:“苏州园林究竟有什么特点,恐怕亲自参观过的人也未必能够说清楚。叶圣陶老先生为什么就能够这样清楚明白地展示出来呢?我认为是抓住了中心句。中心句就是一个段落的总结与概括。我们不妨来找一找各段的中心句。”在笔者的提示下,学生找到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的中心句。在学生找到这几段的中心句后,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中心句的分布特点以及在段落中的作用,学生提出中心句一般情况下在句首,与其他句子形成“总—分”结构。笔者提问:“是不是所有的中心句都在句首呢?”学生说有的中心句在段首,有的则在段中,还有的在段尾。笔者继续提问:“那如何判断其是不是中心句呢?”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关键要看是不是对整个段落进行总领、总起、总结。”笔者总结:“是的,这些段落都围绕中心句展开,形成一个较为独立的单元。中心句就是段落的中心,其他句子都应该是分句,对中心句形成支持。”

中心句能让学生迅速把握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句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训练,找到中心句是分析文章写作思路的基础环节。

二、厘清中心句与分句的关系

一个段落一般来说只有一个中心句,其他句子都是分句。中心句和分句的关系是包含关系,中心句是总说,分句是分说。分句只能围绕中心句展开介绍说明,不能跳出中心句的表达范畴。让学生厘清中心句和分句的逻辑关系,对认识说明顺序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是把握文章写作脉络的关键环节。

在学生找到各段中心句,并对中心句的地位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对学生展开引导:“分句是不是可以随意展开,甚至是可有可无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当然不是,分句要对中心句展开细致解读,不能偏离说明主体,更不能随意增减,以免影响表达效果。”笔者以第五段为例,让学生分析该段中心句与分句的对应关系,学生思考回答:“第五段分句与中心句‘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顺序一致,先说园林栽种,后说树木修剪。”笔者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从文中其他段落中找到类似的例子。通过寻找与分析,学生对中心句与分句的关系有了深入的认识。

三、从点到面构建逻辑关系

中心句是一个段落的灵魂,与其他分句一起构成一个单元体。将各个段落的中心句串联起来,便形成串珠般的逻辑结构顺序。教师引导学生从点到面构建逻辑关系,是说明顺序学习的最终效果体现。中心句之间也有主次轻重之分,以形成完整的结构体系。

将《苏州园林》中心句串联可以看出,整篇文章呈总—分结构,先说总体特征,而后逐个介绍,说明顺序非常明晰。教师引导学生将各段中心句串联起来,分析其中的逻辑关系,学生由此逐渐建立起更鲜活、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笔者提问:“如果用关键词对各个段落中心句进行概括,可以形成什么样的链条结构?”学生根据问题的指引,找出各段中心句的关键词,并写出整篇文章的链条结构,即“标本—特点—不对称—假山、池沼—栽种和修剪—花墙与廊子—角落—门和窗—不用彩绘”。至此,整篇课文说明顺序的逻辑特征已经呈现,学生对逻辑顺序也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

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心句展开教学突破,这是比较成功的教学尝试。学生从寻找中心句开始,逐渐明白中心句的特点、位置、作用,以及中心句与分句的关系,然后综合全文中心句,判断其逻辑关系,其逻辑顺序概念随之建立。

(责编 秦越霞)

作者:陈庆

语文中心句学习论文 篇2:

在“悟”中学习中心句

【摘要】学习中心句是三年级上学期学生的学习重点与难点,本文重点阐述了从读、品、练、习中悟得对中心句的认识与运用的方法。

【关键词】部编版 中心句 悟得

部编版第六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为: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因此,这个单元的每篇课文都肩负着对中心句从认识,到理解,到巩固,到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任务。《富饶的西沙群岛》位于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而这篇课文第四自然段最突出的就是“围绕第一句的意思写”的写法,所以对中心句的学习任务就尤为重要。在落实这一目标时,笔者突出了一个“悟”字,设计了四大环节:

第一大环节:读中悟中心旬

策略一:读中悟中心意思

学生通过自由读第四自然段,用一两个词语说说西沙群岛的鱼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在读中初步体会这段话写出鱼的多与美。教师实时引导:哪句话写出了鱼多、鱼美?学生马上就找到了本段的第一句话,从读下面的语言,体会到第一句话是本段的中心句。

策略二:圈画关键词悟中心意思

学生找到关键句,教师又让学生读关键句,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感,大部分学生可以读出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成群结队”和“好看极了”。通过找出关键词来理解句意,这种策略符合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中“体会课文关键句的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要求。

策略三:联系下文悟中心意思

对于“成群结队”的理解,笔者还让学生从下文中用曲线画出相关的句子,新课程标准也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很好地理解了“成群结队”的意思之后,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下面的语言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

第二大环节:品中悟中心句

这一环节,笔者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告诉学生什么叫中心句,而是采用两个教学策略:

策略一:在品中反复强化中心句

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读出各种各样的鱼有多美,在学生每次品读完鱼多与美的句子后,笔者都会让学生回头勾连本段的第一句话,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悟出第一句和后面句子的关系。

策略二:用打比方来认识中心句和分句的关系

笔者还运用“将军和小兵”这一比喻进行情境创设:笔者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找三个学生分别读二三四句话,并让他们到讲台上,按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排排队,最后告诉学生,笔者就像将军,而学生就像小兵,小兵要紧紧地围绕在将军的周围。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中心句和分句的关系,这种充满童趣的比喻,非常适合三年级的小学生。

第三大环节:练中悟中心句

在初步认识了中心句后,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巩固学生对中心句的理解。针对此,笔者设计了两个练习来巩固:

第一,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用“——”画出“将军”——中心句,用“…”划出“小兵”——分句,并标出有几个小兵。充分利用文本内容,既有利于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让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文章当中可以有多处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段落。

第二,在本段后面加上一个“小兵——分句:西沙群岛的海水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让学生判断是否可以。有了上面各种学习策略的运用,学生对中心句与分句的关系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这里,大部分学生应该能判断出第五自然段是围绕着第一句“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来写的,而加上的这句是写西沙群岛的海水的,显然加上这句是不合适的。这一逆向思维的判断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中心句的认识。

第四大环节:习中悟中心句

“读写一体”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部编版教材重点体现的学习语文的思路。所以,学生在充分认识了中心句后,由读到写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于是笔者又设计了两个习作练习:

习作一:出示一段话,第一句中心句空着,让学生通过读下面的分句,来归纳、概括、补充第一句中心句。

庐山的__。笼(1ong)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dai)在山顶上的白色绒(rong)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习作二:出示中心句,让学生围绕着中心句的意思,来写写分句。海上公园景色如画。__;

总之,在学习中心句这一目标的落实上,笔者紧紧抓住了一个“悟”字,设计上突出了一个“巧”字,实施中突出了一个“实”字,让学生从认知习得,到巩固练习,再到习作练笔,为学生逐步形成语文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龙雪英

语文中心句学习论文 篇3:

利用平台互动课型增大练习课的容量

【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课例——段落中心句练习课,提出运用平台互动课型,构建多向度平台,加大练习量的教学建议,从而攀升强化次数,达到巩固关键知识点、考点,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个性化思考的目的。

【关键词】平台 互动课型 练习课 容量

常规的练习课,常常是以机械重复的训练为主导。其课堂教学的主要流程是教师先与学生复习一些方法,再按照书中的练习题,学生做一题,教师评讲一题,学生再练一题,教师再评讲一题,至下课为止。这样的练习课,教学方法单一,枯燥乏味,学生往往不感兴趣。这种让学生一练到底的课堂,是低效的。另外,这样的练习课还有一个弊端: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教师如果照顾学得慢的学生,学得快的学生就会出现空白的时间;如果为了“喂饱”学得快的学生,学得慢的学生又会跟不上。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练习课中运用“平台互动课型方式”构建多向度的平台,进行多向度的练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案例介绍具体的做法。

一、平台互动课型的定义

平台互动课型就是选择一个关键要素或关键环节形成目标状况,围绕这个目标形成多途径、多向度、多功能的刺激状况,并通过小组或团队的互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功能性、结构性、系统性的强化学习。关键要素:指的是本节课教学中关键的知识点、能力点、考点、方法、思维、创造、品格、合作等。多向度:指的是不同渠道、不同途径、不同思路、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个性表达。

平台互动课型一般的操作流程分为四步:1.确定关键要素。2.构建多向度平台。3.交互、强化,共享学习成果。4.教师精讲、补讲。“精讲补讲”指的是教师在学生交互、交流的基础上,根据课堂的生成,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补全学生对关键项的理解。对有规律性、共性的知识点进行点讲,要讲在关键处,讲在点子上,使学生的认识更具深度和广度。

二、段落中心句练习课教学实录

※学情分析

段落中心句是小学语文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庐山的云雾》一文时,第一次接触这个知识。所以,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需要进行不断地强化,才能真正做到熟练掌握并懂得表达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于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重在“段”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顯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教学目标

1.运用复习的方法强化“段落中心句”的含义。

2.知道“段落中心句”可以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及其不同的作用。

3.能独立围绕“中心句”写一段话,并根据表达的需要适当安排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位置。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庐山的云雾》这一篇课文,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第三自然段。(生纷纷拿起课本自由读课文)

(师拍手:啪——啪——啪啪啪,生停止读书)

师:你们还记得这两个自然段各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吗?

生1: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句话来写的;第三自然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这句话来写的。

师:其他同学认为他说得对吗?

(生做“√”的手势)

师:像这样的两句话,我们称为——(师故意停顿)

生(全体):段落中心句。

师:对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巩固一下“段落中心句”这个知识。

师:中心句在段落中的位置有几种情况?

生2:有时在开头,有时在结尾,有时在中间。

师(课件出示):对,段落中心句有如下特点:1.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2.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3.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的作用。4.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请生读一次以上的内容)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段落中心句”这个知识。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围绕关键知识“段落中心句”构建多向度平台,并出示向度:向度1:海滩上的贝壳真美啊!向度2:我家的小兔子很可爱。向度3:公园里的花真多啊!向度4:真是一棵大树!向度5:菜市场里热闹极了!向度6: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兴高采烈地做游戏)

师:这里有6句话,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1-2句话,写一段话。注意:这1-2句话的位置可以在段的开头、中间或结尾;也可以自由发挥,另想1-2个句子,再围绕想出来的句子写一段话。

(生拿出作文本开始写话,师巡堂指导。15分钟过后,生纷纷停笔)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边读边思考:所写片段是否围绕中心句而写?段落中有没有错别字?有无错误的标点符号?有无不通顺的句子?如有,请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生自由读片段,并动笔进行修改,师击掌:啪——啪——啪啪啪——生停止修改)

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2人交换作文本,读一读片段,读后写上自己的评语。

(同桌互相交换读片段,并写评语。5-6分钟之后,师倒数数:5、4、3、2、1。生停止交流,迅速安静下来)

师:哪位同学愿意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

生3:暑假里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到北海银滩游玩,看见海滩上的贝壳五颜六色,形状各异,铁绣红的扇形贝壳,雪白雪白的螺形贝壳,紫色的锥形贝壳……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贝壳,宛如一颗颗耀眼的珍珠。海滩上的贝壳真美啊!

师:这个同学的片段是围绕哪个句子而写的?他把句子安排在了段落的哪个位置?起什么作用呢?

生4:这个同学的片段是围绕“海滩上的贝壳真美啊”这个句子写的。他把句子安排在段的结尾。

生5:这个中心句归纳了整段话的意思。

师:同学们真棒!老师给你们点赞!你们都把中心句的位置及其产生的作用记牢了。谁继续分享?

生6:我最爱吃水果了。不管是黄澄澄的梨、香蕉,墨绿墨绿的西瓜,还是那紫红紫红的荔枝,只要一看到,我就会一把抓起,大口大口地咬,狼吞虎咽,恨不得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水果都吞下去。别人看到我吃水果的样子,都说我好像是几百年没吃过水果似的。

师:能读一读同桌给你的评语吗?

生6:同桌给我的评语是:你真棒!能自己另外想出一个中心句,并能围绕它具体写出如何爱吃水果。我很喜欢你描写水果的词语。

师:同学们写的片段都很精彩,都懂得了围绕中心句展开写具体。写评语的同学也很会欣赏别人的习作,给出了恰当的评价。相信经过练习,同学们都知道什么是“段落中心句”,并懂得了如何围绕“中心句”写话的方法。

(85%的学生举手示意已掌握)

师:掌声送给你们自己。不错,大部分同学都清楚了“段落中心句”的知识,还有少部分同学不太明白。没关系,不要着急,今天学一点,明天学一点,慢慢就能掌握了。请同学们把自己修改过的文章用信纸再抄写一遍,学习委员负责收集,老师会从中挑选一部分,贴在教室后面。同学们可以利用課余时间观看和学习,多读几遍别人写的片段,这样,就能慢慢地把“中心句”这个知识全部掌握了。都明白要求的,请示意。

(生做明白的手势)

师:好的,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了,下课。

三、课例点评

在本案例中,教师经过分析教学内容与学情,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中心句”作为构建平台的“关键项”,并围绕“关键项”给出了六个向度。除了这六个向度,教师还引导学生自由发挥,另想句子。这样,向度一下子多了起来。向度越多,学生可选择的自由度就越大。在这些向度当中,有难度较大的,如向度1和向度4。有难度中等的,如向度5。剩下的向度2、向度3和向度6是相对较容易的。不同难度的向度,关照了不同水平的学生。学得快的学生,可以挑战难度大的;学得慢的学生,可以写一写较容易的。每个学生都能写,都有话可写,都能尝到成功的乐趣,实现了“关注、关照每一个孩子”的美好的教学愿望。

在学生学习之后,教师组织了三次“交互”,分别是“同桌之间互读片段”“同桌之间互改片段”“全班分享”。充分交流是“平台互动课型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因为每一个学生选择和思考的问题不同,经过不同的交互,学生就能了解别人的信息,学习别人的方法。这也是在练习课中运用平台互动课型方式增大课堂容量的“根本原因”和“关键做法”。

从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根据“关键项”设计“多向度平台”,可以让学生思维动起来,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主动,课堂的容量也比传统的练习课增大了许多,一举三得。所以建议教师们,在小学语文练习课上,不妨多试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增大课堂容量,提高练习课教学的效率。

作者简介:胡雪英(1977— ),女,广西玉林人,大学专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责编 黎雪娟)

作者:胡雪英

上一篇:理想化教育投资论文下一篇:客运站公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