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美术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美术活动应成为孩子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而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生活。这样,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才更为真实,富有个性。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生活化美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化美术教育论文 篇1:

幼儿园生活化美术教育探索

摘  要: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唤醒幼儿对社会的感知,还能够让幼儿拥有更好的审美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开展美术教育的时候,教师应多引入生活化的内容,拉近幼儿与美术之间的距离。在本文中,笔者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幼儿生活化美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生活化美术教育;有效途径

在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在开展幼儿阶段教学的时候,应贴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实际情况,不能够采用拔苗助长的方法,要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来开展教学。在培养幼儿美术表达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使用美术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表达,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使美术教育达到更好地效果。

一、贴近幼儿生活,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的社会经验比较少,他们对于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事物难以进行想象,更难以开展美术创作。教师可以从幼儿熟悉的事物入手,使美术教学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能够更有兴趣地投入到美术教学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一次美术教学中,我以“太阳”为主题,让幼儿画一画自己眼中的太阳。幼儿每天都能见到太阳,还亲切地称呼“太阳公公”。我让幼儿回忆,自己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的。有的幼儿说,太阳非常亮,是黄色的;有的幼儿说,太阳只有在白天才能看见,晚上看不见;有的幼儿说,太阳有的时候会藏在云里,只露出一个笑脸。在回忆中,幼儿对美术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希望能够快快投入到美术创作中。我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回忆,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阳,幼儿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美术作品。通过采用贴近幼儿生活的方法,能够使幼儿对美术教学产生兴趣,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美术学习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参加实践活动,体会真实世界

很多幼儿都非常喜欢美术教学活动,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来对真实的世界进行反映。教师可以为幼儿组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幼儿能够在真实的场景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并且运用自己的画笔进行表达,使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从而实现幼儿综合水平的提升。

例如,正逢春暖花开,幼儿园中的很多花都盛开了,幼儿都非常想要去欣赏美丽的花。我告诉幼儿,我们可以通过美术的方式将花的美丽记录在画纸上。我为每个幼儿都准备了小画板,为幼儿准备了画纸、画笔,让幼儿来到花前进行欣赏,并进行写生。幼儿觉得花非常美丽,还有清新的香味,让人看上去觉得非常温暖。幼儿将自己眼中的花画在了画纸上,有的幼儿还画出了蝴蝶、小草,用來展现花的生命力。在写生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将自己看到的真实的事物进行展示,不仅能够实现对大自然的欣赏,还能够感受到美术的重要意义。幼儿非常喜欢美术实践活动,他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重新对美术学习进行认识,还能够用自己的手画出自己喜爱的事物,因此对美术学习更加喜爱。通过组织美术实践活动的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对真实世界进行感受,使幼儿产生热爱自然、热爱世界的感受。

三、组织主题教学,放飞幼儿想象

幼儿阶段是发展想象力的关键时期,幼儿的脑海中有着很多奇思妙想,都会通过美术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在进行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主题教学,让幼儿能够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想象,将自己的生活与想象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具有创造力的作品,从而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一次美术教学中,我让幼儿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庭,然后以“我爱的家”为主题来进行创作,可以在美术中将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想象进行融合,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和特征的美术作品。有的幼儿画出了自己与爸爸妈妈一起飞到天空上,坐在月亮上,一起数星星。有的幼儿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将一家三口都按照属相来进行绘画,把自己的家放在了大森林中,树墩是沙发,土地是床。有的幼儿将自己的希望画在了画中,他想要去游乐园玩,因此把自己和爸爸妈妈画在了游乐场中,还画上了旋转木马、摩天轮等娱乐设施。在幼儿挥洒自己创意的同时,教师能够对幼儿的所思所想进行了解,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幼儿能够在具有创造力的世界不断驰骋,实现美术素养的提升。通过主题教学的方法,能够指导幼儿围绕自己的日常生活展开联想,使幼儿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也能够实现自己创造力的提升。

总之,美术活动是开展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稚嫩的笔触下,所呈现出来的世界是色彩斑斓的,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美术教育是一个内外相互作用的完整过程,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协助幼儿来绘制属于自己的作品。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幼儿的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进行感知,养成及时欣赏美的习惯,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实现幼儿综合美术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效渗透[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122.

[2]黄晓芸.幼儿园综合美术活动生活化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205-206.

作者:卢嘉欣

生活化美术教育论文 篇2:

幼儿生活化美术教育的实践启示

摘  要:美术活动应成为孩子表达所知、所想、所感的天地。而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应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教育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让幼儿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回归于生活。这样,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才更为真实,富有个性。这也正符合陶行知 “生活即教育” 的教育理论,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还提到:“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以幼儿生活为背景,让幼儿在生活化美术教育中不断拓展绘画经验,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更有助于幼儿的自我表达,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下面来谈谈开展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生活化美术教育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幼儿感性认识

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是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进入幼儿园已十分普遍。幼儿园配设了多媒体活动室,其目的是让幼儿能开拓视野,对事物的观察、了解能够更直观深刻一些,能更方便地进行个别活动操作。在生活化美术活动中它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生活化美术教育是要引导幼儿从生活中寻找无处不在的美术,我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美术。而我们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就有局限了,有些生活中美的东西无法淋漓尽致地、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他们去发现,去感受,现在通过多媒体可以做到这一点,如在中班美术《趣味天气图标》一课中,虽然孩子们生活中都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天气变化,可是他们对天气没有系统的认知,我们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现了各种天气情境,这样更能激发他们对不同天气的感受,对天气也有了一个比较充分的认识。然后在孩子们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天气图标上,多媒体呈现几组天气预报中的常用图标让幼儿辨认,紧接着就可以把话题引到“趣味”二字上了。孩子们的世界是童话般的世界,利用多媒体呈现一组“趣味天气图标”,如:下雨天(云朵在哭);打雷——(两朵云在吵架)等。孩子们的眼中立刻有了光彩,最后的作品呈现除了部分模仿的以外,也有很多较有新意:下雨天(雨中的雨伞)、大风(风中的大树)、下雪(雪人)。这一堂“趣味天气图标”教学,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天气引出天气图标,在趣味上下文章,激发了幼儿的绘画天性。当然生活化美术教育中多媒体的介入有它的好处,我们也要知道它不是万能的,要选择性地使用。

二、注重生活体验与美术活动的融合

绘画不能采用固定模式,这会影响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制约我国学前教育阶段美术教育事業的发展。不能只着重于作品的完成,而忽略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正如我们所实施的小班美术活动“可爱的蜗牛”就挺一波三折、耐人寻味的……正值春季,孩子们在园内散步的时候都会注意路边的野花、野草、小虫等,发现蜗牛更会大叫,引的一堆孩子围观蜗牛,有的说蜗牛爬起来很滑稽,调皮的还学蜗牛爬,看到了孩子们对蜗牛的喜爱,我们不禁思考起来:何不把蜗牛捉回去,放在教室中养呢。不久,孩子们也和小蜗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喂它吃,和它说话,帮它找朋友,给它画画。有一次,牛牛小朋友在喂蜗牛的时候问:“老师,蜗牛的眼睛在哪里?”这把我们问倒了,至于眼睛在哪里,真没考究过。平时和小朋友画的最多的是下面画眼睛上面画两只触角,通过和小朋友仔细观察和查找资料才准确了解到,蜗牛头部有两对触角,前面一对较短,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腹足,行动缓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帮助行走,黏液还可以防止蚂蚁等一般昆虫的侵害。蜗牛的触角是用来感觉外界环境的器官。蜗牛的触角好像盲人的拐杖,是用来触摸着行路的。蜗牛在走路的时候,如果用触角接触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转变前进的方向。了解了蜗牛的特征和习性后,小朋友在画蜗牛的时候就格外地仔细,生怕不画好触角会伤了小蜗牛似的。现在,我们才明白,美术活动应注重孩子们的生活体验,内容越接近孩子的生活,越是孩子喜欢的东西,孩子们的创造积极性越强。本次案例中虽然我们关注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并设计了美术活动内容,却只注重孩子们的体验,没有进行科学性的观察指导,仍按照自己常规性的方法画画。这次案例,也让我们深深了解到多和孩子交流,会发现孩子的思维是多么活跃,这比仅仅学画一样东西所获得的价值要多得多。

三、给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提供空间

美术活动如果仅仅依靠在美术课上进行,远远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所以我们把和美术有关的延伸到了区角活动中,孩子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区角进行活动。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隐含在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交互作用中,也就是说,幼儿是在操作材料中得到发展的,因此,活动区材料的提供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于是,我们又鼓励孩子收集各类材料,让他们成为材料收集的主角。这个过程中,增强了环保意识,丰富了操作材料,更拓宽了创作途径,可谓一举多得。我们也根据季节、主题等因素更换活动材料:我们也非常鼓励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美术创作环境,在家中布置一个专门属于他的创作空间,可以是一个角落,一张小桌子,家长也不要打搅,要允许孩子在自己的空间自由地摆弄、创作,只要孩子需要,都可以成为创作材料。

生活化美术教育承认并尊重幼儿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幼儿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它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让他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中愉悦、热爱生活,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健康充实地成长,真正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生活。

作者:朱学青

生活化美术教育论文 篇3:

幼儿园大班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广泛感悟自然之美、师法自然之真,把生活与自然作为美术教育的资源加以整合利用,从生活化的美术情趣熏陶学生、生活化的美术理念影响教师、生活化的美术素材丰富教学、生活化的美术情境参与课堂四个方面,积极推进幼儿园大班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的发展。

一、生活化的美术情趣熏陶学生

儿童喜欢用线条、图块、色彩等绘画性的元素,来表达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以及内在的情绪。他们常常将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以儿童的视角,用线条、图块、色彩等绘画元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在大班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颜色的识别、观察与审美,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衣服搭配的兴趣,来认识补色与对比色,也可以借助草莓、橙子、西瓜、白墙等生活化的空间与实物,来观察生活中物体的不同的颜色和形态。久而久之,在生活化的美术情趣熏陶下的学生,由于对于周围的自然、人文的美的感受力更为敏锐、更为强烈,他们也就能够主动运用美术的思维、美术的理解,来建构自己对周围的认知,并能够将其以生动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二、生活化的美术理念影响教师

作为一门艺术,美术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与社会、人生、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实践中,教师的美术理念对美术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生活化的美术理念,就是将美术与生活联系起来,开拓美术教学空间,深化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实践。在《我家的新房子》导入新课时,教师出示一张城市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教师启发:图上有小朋友的家,不过很小很小,老师看不到。你能说说自己的家吗?再进一步启发:小朋友的家是什么样子呢?漂亮吗?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房子周围有没有花草或建筑?这样,生活化的美术理念渗透在教学细节中,将原本抽象的教学目标,化为生动的生活体验,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与接受心理,有效降低了美术课堂的难度。当儿童运用连贯的语言描述出自己的家的模样时,教师适时引出下个学习目标:拿起手中的画笔,画画我家的房子。先用简笔画画出房子的轮廓,然后用油画棒给房子涂上颜色。这样,学生就能够从形状、配色等不同角度来感知并描绘出自然景物,有效提高了自己的空间感知能力、色彩分析与搭配能力、绘画表达能力。

三、生活化的美术素材丰富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幼儿美术教材的设计,有其自身的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儿童的美术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美术创作精神。然而,与多彩的生活相比,教材的局限性依旧制约着美术教学实践的发展。将生活与美术教学对接,教师认真观察生活,积极探索研究,提炼生活化的美术素材,不断地补充、丰富、完善教材。例如制作新年贺卡、给妈妈画像、认识橙子的颜色与形状等,就是将生活化的美术素材引入教学的典范。众所周知,孩子们很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画孙悟空。怎么画?首先,要抽出孙悟空的线条,简笔勾勒出其外形,意在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线条造型的能力。其次,要给孙悟空穿衣服,给人物涂上颜色,意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表达形式搭配的意识。最后,要给孙悟空增加手势、金箍棒等,使人物更为丰满。生活化的美术素材进入美术课堂,有利于将学生、生活、美术三者统一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术的独特魅力。

四、生活化的美术情境参与课堂

从生活出发,依据大班儿童的身心特点及美术教学实际,以小游戏、唱儿歌、剪花纸、折纸飞机等多样化、生动化、直观化的形式,不断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手段,建构具有生活情味、童稚气息的美术情境。在美术情境参与的课堂中,使学生不断体验绘画的乐趣与创作的信心,并通过绘画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和生活表现力。在《我画我自己》的教学中,教师让每一个学生尝试模拟自己跳舞、睡觉、拍照、吃饭、领奖等不同情境,通过虚拟不同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让生活情境转化为美术情境,丰富美术课堂的内涵,这样通过师生的参与互动,也形成了一种开放的、生长的、生活化的良性的教育空间。

总之,美术教育要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经验与认知的规律,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师唯有立足于专业成长,扎根于生活实际,在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中不断进取、不断提升,才能为儿童的美术教育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界牌中心幼儿园)

作者:景清华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体育论文下一篇:工程师施工索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