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爱思想研究论文

2022-04-20

先秦儒家人格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掀起的强大思潮,具有特定的文化氛围与时代背景。先秦儒家人格思想是我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文化产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儿女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全新发展时期,我国德育教育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要求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探讨学习,为现代社会人格培育提供指导。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儒家仁爱思想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儒家仁爱思想研究论文 篇1:

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

2008年11月28~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孔子研究院、亚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08”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本届论坛是2004年首届论坛召开以来的第五届。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巴西、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地区的150多位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与会代表提交学术论文60余篇,就仁爱思想的义理阐释、历史实践和当代价值等论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仁爱思想的义理阐释

作为儒家的核心观念,不少学者对仁爱思想的义理进行了多方位的阐释。儒家形成之前的伦理道德概念是儒家仁爱思想产生的历史前提。上海社会科学院余治平研究员利用竹简与汉前文献对“仁”字起源与初义作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在一个“杀人如麻”的时代,只有孔子才把人当作人来看,提倡“仁”。

研究儒家仁爱思想必然要回到孔子和《论语》。与会学者对孔子一些经典命题和《论语》篇章作出新的诠释,力图揭示儒家仁爱思想的真正内涵。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对《论语》之《乡党》篇“厩焚,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作了另一种解读,他认为孔子“爱人”亦“爱马”,儒家仁爱不仅爱人还爱物,有众生平等的观念。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对《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提出新解,他认为传统学者把“闻道”理解为“知道”、“有道”的解读是不通的,以“达道”来解释方合适。首都师范大学白奚教授对孔子“仁者人也”这一命题进行了详细辨析,它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两个方面的精神,即“人的自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教授仔细解读了《论语》中的《里仁》篇,认为“里仁”是一种居住方式的仁道。西安交通大学陈学凯教授通过对《论语》的解读,认为“道”与“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两个并存的最高范畴,分别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政治思想境界和道德认识境界,“道”与“仁”的同一性与差异性是构成孔子这种认知特点的根源。曲阜师范大学李建教授以“仁”为着眼点,探讨了孔子的“仁”所展现出来的人本意蕴,认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民爱物”是孔子仁学的基调,“仁道”不远人、“为仁由己”、弘道由人和“极高明而道中庸”是孔子仁学的独特魅力。青岛大学王成儒教授认为,“仁”应是古代社会含义最为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围绕人的对外关系而言,特别是表明以人为起点对他人的关系而言,是表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各种取向:于是有“亲”、有“爱”;进而有“敬”、有“忍”;由于具有实物“果仁”的属性,又有“生”的旨意,赋予了“仁”以生命的潜质与力量。

对于西方汉学界对孔子“一以贯之”之“道”与“忠恕”之间关系持怀疑态度的观点,武汉大学丁四新教授做出回应。他认为,《里仁》第十五章并非抄自《卫灵公》第三章文本,更非伪造;曾子以“忠恕”解释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也是合适的。在中西比较的立场,美国夏威夷大学田辰山研究员认为,西方基督教文化下的爱是“一多二元”结构的,而儒家之仁爱是“一多不分”的结构,是互系之爱,具有西方之爱所不具备的长处。

仁爱思想与儒家其他思想之间的关系也成为本次会议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山东大学沈顺福教授着眼“孝”与“仁”的关系,认为:孝是事实、规范和价值,是用,是末;仁爱才是本、体,包括三个层次:孝敬长辈、亲爱同胞、博爱世人;儒家价值观和实现自己理想的方式是理性的、实用的和可操作的。山东社会科学院刘宗贤研究员重点讨论了孔子仁爱思想与生死问题的关系,他指出:孔子生死观是一种入世的生死观,以仁为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主张在弘道中追求生命的永恒价值。中国人民大学罗安宪教授研究了孔子的君子形象,认为君子之精神追求在于行仁义,君子之德为仁、知、勇,君子之乐是一种居穷处逆时依然能够保持的精神快乐,君子之修养在于成人,首先要注重内在的精神修养,其次还应重视外在的文饰。北京师范大学李详俊教授认为,儒家道德涵养论奠基于人类的道德生活实践,以性情为基础,以涵养为内容,以提升精神境界、成就理想人格为目的,在今天的中国社会生活中,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仁爱思想的历史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认为,仁爱既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首要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基本价值观,他具体考察了孔子之前以及孔子之后一直到现代的仁爱思想的发展轨迹。广东社会科学院黄明同研究员以先秦孔孟、宋代张载和近代康有为与孙中山为代表,考察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他指出:从“亲亲”,到“仁民”,再到“爱物”,体现了人类爱的对象在扩展,道德水平在提升,而且这种爱具有普世的价值。

同时,有不少学者对儒学发展史上其他思想家和经典的仁爱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日本广岛大学桥本敬司教授以荀子的仁爱思想为研究对象,他指出:荀子之爱是由情感欲望的爱与道德的爱构成的双重结构,作为主体的“心”依靠礼把情感欲望的爱变成道德性的仁爱,因此便有“爱民”、“爱人”的“化性起伪”的修养。中国人民大学梁涛教授利用《鲁穆公问子思》中的材料,对早期儒学政治理念进行了适当检讨与反省。南开大学乔清举教授重点研究了贾谊在仁爱思想基础上的生态观念:德生万物的思想基本结构,由道、德到仁、义,以道接物的生态规范,禽兽与人民的价值顺序。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杨济襄教授以董仲舒为例,认为“仁义法”的政治理念与道德实践,是儒家仁爱思想的落实。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则把董仲舒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创新归结为三个方面:一,将仁爱思想纳入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二,将仁爱思想纳入体制建设的框架;三,将仁爱思想作为价值体系的核心。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指出,从政治哲学的角度研究董仲舒的天人学说,应该抓住人上有天、以天论政和天人感应三个基本点。

仁爱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成为一些学者的研究兴趣。中国政法大学林存光教授指出,在儒家仁爱政治观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生于其心”、“发于其政”的循吏文化。安庆师范学院罗本琦教授和人民出版社方国根编审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五个方面:修身成仁的身心和谐精神,推己及人的人际和谐精神,群己和谐的社会和谐精神,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精神。

仁爱思想的当代价值

与会学者充分肯定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当代价值。韩国延世大学孙兴彻教授反对以物质和精神的二元法对儒家进行评价,认为应该制止偏向的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哲学评价和裁断的态度,要以客观合理的方法理解儒学的本质及其仁学的现代意味。安徽大学李霞教授指出,儒家仁道精神包括三方面内涵:一是忠恕恻隐的仁爱精神,二是万物一体的超越意识,三是生生不已的生机活力。这种精神有利于融洽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世界和平,建立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现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辽宁大学王雅教授具体研究了儒家之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方式:克己复礼为仁,义者宜也,为仁由己。

不少学者对儒家仁爱思想与当代社会具体实践的关系有着浓厚兴趣。中国人民大学林坚教授关注儒家仁爱思想与生态智慧的关系,认为儒家的核心是“仁爱”,不仅表现在爱人,而且是爱物;强调“天人合一”,“与天地参”、“取物顺时”、“以时禁发”,对于我们今天保护自然环境资源、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启迪意义。韩国岭南大学洪瑀钦教授围绕理学家退溪咏物诗,认为其中所呈现的物我观对于我们解决目前全球的环境问题非常有意义。在培养当代中国公民意识方面,德国杜伊斯堡一埃森大学的林仑先生认为,孔子的仁义观具有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它对培养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具有借鉴意义。

此外,马来西亚新纪元学院郑文泉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儒家仁爱思想在20世纪发挥作用的三大特色:一,主要为孟子式之仁爱思想;二,此仁爱或对他人关爱思想,有保种或民族主义趋向与心思;三,儒家仁爱思想表现为“保国救亡”与“保教救亡”的全民族、全社会之运动。

儒学的现代价值问题一直伴随着儒学的现代研究历史,本次论坛也有一些学者关注这一问题。在当代西方学术界掀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德性伦理学复兴运动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龚群教授认为,中国儒家的德性伦理内在地包含了许多在当代社会条件下具有生命力的东西,能够为我们建构当代中国的德性伦理学提供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韩国成均馆大学李东俊教授对儒家仁孝观念进行了一番现代审视,认为“仁”是儒家思想的高度概括,孝是实现仁的最基本行为,自古以来深深地体现在东方民族的日常生活和传统观念之中,是我们传统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面对今天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借鉴传统价值观的本质,确立和形成真正的人道主义社会的新观念。中国人民大学温海明博士重点讨论了儒家人己关系与社群民主问题。巴西学者凯文·德拉图尔与西蒙娜·德拉图尔以通向人类和平之路的角度强调了儒学理念复兴的必要性。

目前,“国际儒学论坛”已经成为很有影响的国际儒学盛会,为国内外学者就有关问题的深入交流和探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届论坛进一步深化了对儒家仁爱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充分挖掘了儒家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对我们当前的社会和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作用。

编辑 杜运泉

作者:邓庆平

儒家仁爱思想研究论文 篇2:

先秦儒家理想化人格的塑造思路

先秦儒家人格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掀起的强大思潮,具有特定的文化氛围与时代背景。先秦儒家人格思想是我国古代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文化产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儿女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全新发展时期,我国德育教育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要求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探讨学习,为现代社会人格培育提供指导。

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是政治权力下移为思想解放提供空间。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我国古代重要的阶级转型时期,由于经济权利的转移,导致政治权力不断下移,由“挟天子以令诸侯”实现政治权力下移至诸侯,并且发展中形成七国争霸的局面。社会政治权力的下移为新兴阶级参政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郡县制的建立也增加了对人才的需求,而知识渊博、思维活跃的人士正好可以满足各国发展需求,这就为思想解放提供了空间。

二是经济发展为思想自由提供物质基础。春秋时期部分王室贵族摒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陈规,开始发展私有土地制度,并且鼓励发展工商业,在不断发展中形成新兴阶层。生产条件与以铁器为代表的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提升了生产力,使得私有制土地越来越多。新兴阶级的出现让大量奴隶转变为农民,“初税亩”制度的推行鼓励农民开垦土地,也促进了各诸侯国经济的发展,为思想自由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全新的生产方式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动荡环境中,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更加激烈,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促使一大批思想家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三是私学的产生发展带来文化繁荣景象。这一时期私学的兴起提升了道德教育的高度,为先秦儒家人格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动力。随着春秋时期政治阶层的下移,以及社会对文化教育的迫切需求,各家私学从多个角度对政治文化进行阐述,提出了不同的治国方略与政治见解。各国诸侯为巩固自身统治地位,十分重视培养贤才,一时间私学蔚然成风。其中孔子创办的私学,为德育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先秦儒家人格思想的主体内容评述

其一,先秦儒家人格思想的设定。先秦儒家人格思想是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阐释,是特定社会阶层或社会人士的人格典范,也是我们了解某个时期人格塑造的素材。人格思想作为我国古代思想家长期探索的课题,如何培育、设计理想人格是研究的核心,尤其是先秦思想家将人格思想作为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引申出不同的学术理论。儒家文化中将“君子”、“圣贤”看做理想化人格,认为个人需加强自我修养,注重自身的正确社会定位、伦理道德与精神境界,并以此为中心加强内外修炼,以得体的言行举止与高尚的品格影响他人。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四端”,即仁义礼智,认为这是个人修养的根本,并且可以在不断扩充过程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进而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总体而言,先秦儒家思想的主线就是“内圣外王”,它准确阐释了儒家的理想化人格,旨在通过深入探索实现内外言行思想的和谐统一。“内圣”即要求君子将塑造完美人格作为最高追求,“外王”即在提升道德修养与塑造人格过程中,通过自身行为实现建功立业、济困救民。

其二,先秦儒家人格思想的演变。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作为理想化人格,具有恪守中庸、自强不息、兼济天下的特征。孔子认为“圣人”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需要具备崇高的思想品质与精神修为,在思想层次上也是至高无上的,非“常人”可以实现。随着儒家思想的补充与扩展,孔子的人格思想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并且将“圣人”作为“人伦之至”,将“贤人”作为次高境界,之后就是“君子”的境界。先秦儒家认为理想人格的塑造不可懈怠,提出以圣人作为最高人格,引导人们通过提升修为实现自我超越。由于“圣人”这一理想化人格难以完成,而“君子”更加具有操作意义,也更容易被不同阶层的人士接受。《论语》中最早对“君子”这一人格思想进行了阐释,详细介绍了君子的精神风貌与言行举止,指出君子“修己以安人”、“君子喻于义”。与“圣人”的人格思想不同,君子属于大众化的理想化人格,它从大众特征角度出发设立精神台阶,凡是在忠孝仁义、爱国济民方面表现优秀的人士,均可以称作君子。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圣贤潜能,并且可以通过模仿圣人实现自我超越,而能否实现在于是否尽心为之,弱化了孔子对“圣人”的论述。同时孟子在揭示圣人理想人格的基础上,提出“大丈夫”的人格思想理论,进一步将圣人理论具体化,为大众实现理想化人格提供了途径。荀子对理想化人格的诠释表现在“全、萃、美”等方面,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他将儒家人格思想进一步外化,提出通过建功立业、济世安邦塑造理想人格。

其三,先秦儒家人格思想的践行。孔子提倡理想化人格的塑造应该将教育与自身修养结合起来,即在提升个人内在修养过程中重视外在教化。在自我修养方面,孔子十分注重“内省”,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对人格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孟子对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具有时代特色,弱化了孔子提出的圣贤理论,突出通过“内圣”探索成长之道,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在塑造理想化人格方面,孟子更加注重自我学习,认为“尽其性”就可成人。在孟子看来,个体的人格塑造问题,就是自我发现、自我调整的过程。荀子提倡“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个体人格塑造方面具有与孔孟不同的特征。荀子认为通过个人努力与社会影响,可改变个体“恶”的本性,使其行为符合礼仪。

先秦儒家人格思想对现代社会人格培育的重要意义

其一,先秦儒家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表现。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与现代社会倡导的社会人格培育高度契合,在汲取精华部分的同时值得大力发扬。先秦儒家人格思想倡导的“义以为上”精神,对于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中个人行为准则的制定具有引导作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人将利益作为主要行为出发点,存在明显的功利主义思想,若不能及时利用社会德育教育进行行为规范,将难以维持社会发展的良好秩序。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中“义以为上”等理论观点,倡导将义与利相结合,倡导自强不息、坚毅进取,通过调整社会经济中的越轨行为,梳理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进而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其二,先秦儒家人格思想对现代人格培育内容的借鉴。先秦儒家人格思想的核心内容,一方面体现在对理想人格养成方法的阐释,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理想人格内涵的界定。先秦儒家人格思想提倡个体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以及坚强的意志,对于现阶段的主体性教育内容具有借鉴意义。在现代社会人格培育过程中,需要提高个体的独立意志,提高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体的高度道德自觉性。同时先秦儒家人格思想认为“仁”属于内在的道德规范,当个人利益与道德规范出现冲突时,就存在道德选择问题。而个体的道德选择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是最终选择权取决于个人修养。我们在开展社会人格培育活动时,应该明确道德理想的重要性,注重提高个体的自主选择能力,引导形成道德高于利益的价值取向。

其三,先秦儒家人格思想对现代人格培育理念的丰富。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将宇宙与人类社会看做统一整体,赋予天道以道德内涵,与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高度契合。其中“天道”等思想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个体通过实践提升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面对现阶段严峻的生态问题,人们在反思中提高了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视,也深刻认识到人类应该遵循自然界的规律,通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中诠释了利与义之间的关系,反对无限制的追求个人利益,倡导“以义为先”的理念。现代社会人格培育中借鉴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中辩证的义利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缓解现代追求利益与道德教育之间的矛盾,对于个人的价值选择也有重要意义。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中崇尚“仁爱忠恕”,认为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产生冲突,要想消除怨愤就需要推行“仁爱之道”,并且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不仅是一种厚德载物的精神境界,也可以通过礼让谦恭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极大丰富了现代社会人格培育的内容。

先秦儒家人格思想对现代社会人格培育的路径启示

其一,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发挥教育者的示范引导作用。现代社会人格培育中可以采用先进信息传播工具营造舆论氛围,利用大众传媒高效性、综合性、便捷性的特征,无差异地向公众传递信息,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更多受众,为公众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学习氛围。同时,现代社会人格培育中教育者应该发挥引导作用,体现“言传身教”的作用,让受教育者在模仿学习中提升个人修养。先秦儒家人格思想提出教育重在“身教”,即德育者应该以身作则,如此才能影响受教育对象。而要想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教育者必须通过亲身实践,让受教育者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以及更为透彻的理解,进而获得适应社会需求的良好教育方法。在现代社会人格培育中,教育者必须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个人言行举止影响受教育者,促进他们提升个人道德水平。

其二,保障道德自律与他律的有效结合。自律与慎独都是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中理想人格塑造的方法,在形成道德理念、道德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在社会公众人格塑造中,不仅需要采用法律法规等他律手段,也需要培养公众的自律能力,要求他们做到“慎独”与“自省”,真正将他律与自律有效结合起来。自律即以道德规范约束个人行为,与他律存在密切联系,而他律只有转为自律才能发挥最佳作用。法律法规等他律手段要想发挥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必须依靠公众的认可与遵守,只有法律法规等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将他律作为维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才能保障个体的权益与安全,才能真正形成协同、信任的自律行为。现代社会人格培育中,应该将先秦儒家人格思想中的自律与现代法治中的他律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现代社会人格培育体制。

先秦儒家人格思想涵盖了文化、政治、心理等多方面内容,并且在长期演变发展中得到不断丰富。从整体上来看先秦儒家人格思想属于伦理政治,也是先秦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与现代社会公民道德教育完全对应。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现代经济运维体系,不仅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生产生活模式,也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全新人格形态与价值取向。我们在研究先秦儒家人格思想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现代公众人格塑造与传统思想的契合点,汲取其中的精髓部分,在对先秦儒家人格思想进行现代化转化基础上,形成现代道德体系与传统人格思想融合的全新体系,进一步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①高晓成:《 孟子“仁义礼智”伦理观之再考查》,《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

②张玉奇:《儒家道德思想对教育发展的意义探析》,《兰台世界》,2013年第15期。

③马忠,黄建军:《〈论语〉中的对话式道德教育方法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4期。

责编/王坤娜 美编/杨玲玲

作者:张继国

儒家仁爱思想研究论文 篇3:

挑战与回应:儒家传统思想与现代男女平等

编者按:应国际儒学联合会、《光明日报》社和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的邀请,贵阳孔学堂组织了2017年秋季论辩大会,讨论儒家传统思想与当代男女平等問题。论辩大会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教授姚新中担任主持,邀请武汉大学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吴根友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女性主义哲学专家肖巍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哲学系主任、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李晨阳教授,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和辨析。本栏笔谈即论辩大会的主要内容,分别由主持人和三位论辩专家根据他们在论辩大会上的发言整理成文,本着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儒学传统思想的基本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理论探讨。-

摘要: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新时代的特点之一是如何融会贯通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使之成为现代生活中的精神支撑。本文聚焦于儒家传统思想与当代男女平等理念的碰撞,以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发展为方法论指导,对儒学传统思想进行梳理和辨析,寻求与现代价值接轨。致力于回应现代性在男女平等问题上对儒学传统的挑战,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儒学传统中是否包含有男女平等的思想资源,儒家思想与传统道德的关系是什么,儒学传统如何塑造出特有的家庭关系并能在当今社会家庭生活中持续发挥作用,儒学的创造性发展如何能够促进当代的妇女解放。

关键词:儒学思想;男女平等;儒学复兴;传统与现代

一、回应现代性对儒家传统的挑战

儒家传统思想与当代男女平等是一个既非常重要又特别复杂的问题,包含着儒学与现代性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我们如何理解和认识,如何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儒学如何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等问题,都有直接的关联。但这毕竟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一个是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传承,另一个是当代的社会理念和实践。它们之间有交叉,但彼此之间的距离还是比较大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也有一定的难度。也许有朋友会问,为什么要就这样一个主题进行如此兴师动众的论辩呢?首先是因为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具有丰富的内涵,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辩不仅仅是把两个不同的领域叠加在一起,而是要深入思考传统与现代、历史和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仅仅要熟悉过去和当代的经典文献、哲学思想,而且要了解历史记录、文学作品、风俗民情中关于女性、性别关系、爱情、家庭的描述和记录。这样一个问题不仅有趣,而且也是非常重要,非回答不可。就我们所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都或多或少带有歧视女性、不重视女性的偏见或倾向。现代社会对此已经进行了深刻的检查和批判,从而引发出关于男女平等、性别平等、尊重女性的尊严和价值、有效地保障妇女独立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地位等问题的持久研究和辩论。儒学如果要在新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要成为支撑现代社会核心价值的文化要素,就必须回应有关性别平等的问题和挑战,重新解释儒家经典中关于女性、女性地位与价值的论述,为当代女性的解放、实现男女平等提供宝贵的思想资源。

儒家传统是如何看待女性的?读过《论语》的人可能都记得其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则不孙,远则怨”(《论语·阳货》)。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句话,如何解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和语境(如“女子”应该理解为女性还是女孩子等等),如何理解这句话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如何理解这句话对中国几千年来女性伦理道德的影响?许多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大致可以把他们的解释与理解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负面的,一类是正面的。首先我们从负面来看,自20世纪初,就有不少学者用这句话来攻击儒家传统和孔子,认为这句话表明孔子在根本上否定或贬低了女性的价值。在他们看来,早期儒家对女性的歧视直接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禁锢和约束女性传统的“女戒”“三从四德”等戒律戒条的形成,发展到宋明理学否定女性的基本人权,甚至提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样的谬论。由此,这些人得出结论说传统儒学中根本没有男女平等的思想,也无法与当代男女平等的价值相融合,相反是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受压迫、受歧视的罪魁祸首,应该予以彻底批判和抛弃。但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学者从正面来看待孔子关于女性的思想,力图重新解释儒学与男女平等的关系,在儒学发展的脉络中来理解儒学对于当代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有些人看来,孔子关于女性的特定看法只是反映了在那个时代所通行的观念,在孔子思想中并不占主流。有些人则进一步认为,孔孟之道中包含着男女平等思想的萌芽。如:孔子开创了“有教无类”的普遍教育思想,提倡“为仁由己”“仁者爱人”的普适价值,这些思想中并没有任何排斥女性的观点;孟子把“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孟子·梁惠王下》)作为社会理想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学尤其是《易经》中关于阴阳互补、天地和合的思想,《礼记》中关于“男女有别”“女主内”的思想,封建社会后期关于伟大女性的推崇,都蕴含着对女性价值的基本肯定。由此他们得出结论:儒家传统并没有否定女性作为人的根本价值,最起码是可以与当代男女平等的观点相通的。在当代,经过创造性改造和创新性的发展,儒学思想是可以引申出性别平等的观念和价值的,是可以成为促进男女平等的思想资源。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儒家关于性别平等的观念和实践都受到了现代性的挑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样的挑战,如何在回应挑战中发展儒学,这是每一个关心儒学复兴的学者都要进行认真思考的。为了帮助我们厘清儒家思想传统在男女平等问题上的基本倾向和思想,有效地回应当代社会发展、思想进步对儒学传统的挑战,我们不仅需要提出问题,而且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辩论。正是为了更好地分析、理解和回应这样的挑战,我将进一步把儒家传统思想与当代男女平等这个问题进行分解,从四个方面对儒家传统关于性别关系思想的积极或消极论述提出问题、做出回应并进行创造性地解释,在新时代语境下,创造性改造、创新性发展儒学对于当代男女平等的意义和价值。

二、儒学传统中是否包含有男女平等的思想资源

面对这样的一个主题,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评价长达两千多年的儒学传统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关于男女、性别、家庭、夫妇、儿女、社会分工等方面的思想内容。儒家传统发源于西周,经孔子、孟子、荀子等先秦思想家而發扬光大,成为一门显学,虽然后来在战国时代后期和秦朝受到法家排挤、秦始皇的压制以及包括焚书坑儒在内的极端措施的反文化惩罚,但儒学并没有因此而沉沦。在西汉早期一大批儒学家执着地为恢复儒学而四处奔走,在叔孙通、董仲舒等大儒上下求索的努力下,汲取先秦多家流派的思想资源,形成新的汉代儒学,并得到汉武帝的首肯,登上帝国独尊的思想宝座,成为以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的主导意识形态。汉末的战乱,佛教的传人,加剧了深陷今文、古文之争的儒学颓败,代之而起的佛教、道教以及三教一体、三教融合盛况空前,似乎在摧毁着儒学赖以生存的社会根基。唐代韩愈等饱学之士开始拒佛排道、恢复儒家道统,延续到北宋而成就了新儒学的兴起,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儒学大师为儒学带来了第二春,并在东亚各地广泛传播,明清时代的王阳明、王船山等继续推动儒学向生活的贴近。

在历史上儒学无疑呈现出多种形式。然而,就性别平等方面而言,似乎这一传统并没有太大的改动,仍然表现为歧视女性的多种论述。如孔子的“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的说法,孟子关于“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孟子·滕文公下》)的论述,荀子关于“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刚下”(《荀子·大略篇第二十七》)的辩论,这些思想与中国以及东亚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形成有没有直接的关系?作为一个传统的学说,儒学在男女问题上也许不可能超出自己的时代,但我们是否可以说儒学中也包含着能够推动两性平等的理念或思想萌芽?比如,《周易》虽然区分了天地、乾坤,认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周易·系辞上》),但从“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的角度,肯定了“坤”作为宇宙根本力量,“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卦》)这些能不能引申出男女平等的思想,或成为论证当代男女平等的重要思想资源?

三、儒家思想与传统道德的关系

在过去2000多年的传统社会中,基于儒学价值而提出的“三纲五常”被主流社会奉为圭臬。其中一个重要的伦理规范就是“夫为妻纲”。汉代及以后发展出来明确的“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并有《女戒》《女四书》、以及各种各样的家礼,还有自上而下提倡的“贞节牌坊”、对于“红颜祸水”的唾弃等等,形成了针对妇女全方位的否定性的伦理道德规范,对女性的语言态度、行为处事、接人待物、品行修养、生活方式等等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和约束,由此衍生出传统文化中诸如“头发长见识短”“女子无才便是德”“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道德偏见。对于这样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儒学传统思想是否应该负责?如果上述的伦理道德观只不过是当时小农经济社会和家庭的产物,把责任都推给儒学是不公正的,那么儒学与这些道德规范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重新诠释儒学思想,弘扬优秀传统伦理观如“仁爱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达己达人”“诚信天下”等来修正历史上形成的关于女性的负面道德,而促成男女平等的新道德观?

四、儒学传统是如何塑造出特有的家庭关系

我们知道,在农耕社会中普遍流行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这样的分工是否具有历史合理性?孟子从人性上肯定了男女对于家庭形成的作用:认为“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孟子·滕文公下》)、提出“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孟子·万章上》)是家庭社会的根本。孟子虽然接受“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仪,但同时认为不能把这样的“礼”僵化地运用,在特殊请况下要必须能够“权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荀子特别提到“男女之合,夫妇之分,婚姻娉内,送逆无礼”(《荀子·富国篇第十》。荀子还把“礼义不修,内外无别,男女淫乱,则父子相疑,上下乖离,寇难并至”称为“人祆”(《荀子·天论第十七》),为儒家家庭观的形成进行了论证。儒学中特别是《易经》学说中的阴阳平衡思想和《礼记》等儒家经典中所倡导的“男女有别”思想,是否能为女性在传统家庭中争取到了一些独立的地位?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还需要这样或类似的男女之间家庭分工?现代家庭生活方式无论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还是在改变了生产方式的大农村环境里,都与传统家庭有着根本的差別,而在过去几十年奉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也改变了传统家庭的结构。在这样新的语境中,如何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中关于家庭关系的优秀观念和价值?传统儒学中关于“男女有别”的思想在工业化时代和后工业化时代的生活中是否还有积极意义?如果有,那么在什么意义上,能促进当代人男女平等的价值观?

五、儒学的创造性发展如何能够促进当代的妇女解放

马克思主义把男女性别平等放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中去考虑,认为妇女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现象,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人类解放的天然尺度。在当代社会中男女平等、女性解放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但是,无可置疑,传统思想、风俗习惯,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对于女性的基本观念依然具有很大影响力,要实现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如政治平等、经济平等、工作机会平等、家庭责任平等,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当代儒家正在发展传统儒家的思想和价值,使之适应于现代社会的时代需求。在这样的现代化

转化过程中,儒家思想应该如何看待男女平等和消除导致性别歧视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思想因素?这关系到当代新儒学能不能为全面实现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提供新的思想资源。换句话说,传统儒学关于性别关系问题的理解是否还有新的诠释空间?当代儒学应该如何看待、推动性别平等在当代人生活中得到实现?

六、创新性转化儒家传统思想对今天的意义和价值

上述的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理解儒家传统思想与当代男女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传统儒学思想的某些方面提出了学理和法理上的挑战。我们所邀请的三位专家学者将对这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深人和全面的讨论和辨析,对我们重新评估儒家传统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将会具有启发的意义。正如我们从一开始就提到的,关于儒家传统与当代男女平等的问题,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如何在新的时代创造性地发展儒学传统,如何分析和理解当代女性主义哲学、伦理学等等多方面、多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栏笔谈从不同的角度对传统儒学关于男女平等的观点、思想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分析,这样的思考对于儒学思想在当代如何促进消除性别歧视、实现妇女解放,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专家学者的论辩对我们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具有积极引导意义,但这样的论辩还仅仅是一个开端。其实,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并在身体力行中不断探索,我们希望我们的笔谈能抛砖引玉,促进每一位关心、关注弘扬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朋友继续对此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在新的语境、新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儒学传统,共同推动关于儒家思想与当代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与儒学思想资源的研究。

作者:姚新中

上一篇:无线网络规划设计论文下一篇:完善司法建议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