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全球化研究论文

2022-04-18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快速、莫测的变化,媒体全球化日益关涉日常生活与观念重组。文化研究一直以来都对时代变化有着积极敏锐的反应,因此,在批评领域展开创造性对话和交流已势在必行。在全球化语境下,全球传媒系统、新的媒体和虚拟世界会轻易使我们陷入迷途,而忽视建基于阶级、种族、性别、信仰之上的权力关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媒体全球化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媒体全球化研究论文 篇1:

基于网络的学习反应测试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摘要】基于微机接口与网络通讯技术,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测试分析系统,系统可以从心理生理层面开展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介绍了系统设计思想、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实现方法。

【关键词】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虚拟仪器;系统;设计;开发

一 引言

现代认知心理学、心理生理学认为通过观察测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刺激时的各种生理反应变化信息,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及注意状况,可以获取学生学习过程认知加工情况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作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客观依据。在教育技术领域,通过获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参数变化信息,可以从心理、生理层面开展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

要在教育技术领域开展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的相关研究,需要相应的测量工具(系统)支持。在国内,华南师范大学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1][4][5][6][7][8],并先后开发了两代的学习反应信息实时测试系统[2][3]。但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原来的两代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且由于进口的系统价格昂贵[9],不利于普及应用。笔者基于微机接口与网络通讯技术,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测试分析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思想以及系统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及实现方法。

二 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目标

1 系统设计思想

在教育教学传播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来感知教学内容。学生在视听媒介的刺激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心理状态的变化,从而引发生理参数的变化,这些生理变化是学生接受媒体刺激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的反映。在教育技术领域,利用生理指标进行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研究和评价的基本思路是:在一定的环境下给予学习者(被试)一定的外因刺激(如教学媒体刺激),使学习者产生心理行为变化,通过观察测量其生理变化,从中探讨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同时,由于是针对教育教学传播效果和教学媒体质量开展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小群体学生,在设计系统时必须考虑:

(1) 要求系统能连续长时间、同时测量几个学生的心理生理反应。

(2) 系统进行生理信号采集时应尽可能减少对学生的约束。

目前,在心理生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人体生理指标有:皮肤电反应、脉搏、血管容积和血压、呼吸、语图分析法、脑电波、生化指标等等,不同的生理指标有不同的传感技术或测量方法[3]。在教育技术领域开展人体生理指标研究有别于其它领域的生理指标研究,笔者认为在此领域选取生理指标的基本原则是:反映心理变化灵敏、测量易实现、不损伤人体和学生容易接受;同时要求所用的测量仪器应尽可能少地约束学生。基于这样的思想,在众多生理指标中笔者选取皮肤电反应作为在研究中测量的主要生理指标,选取呼吸、脉搏、血压和脑电波等作为辅助的生理指标(本文中探讨的生理指标测试与分析主要是指皮肤电反应生理指标的测试与分析)。

(3) 应能对学生的心理生理反应进行实时、同步、对比的分析研究。

实时:是指能实时显示学生的生理反应曲线。

同步:要求能对学生的生理反应、媒体内容、学生的外显反应三者同步记录分析。

心理生理学研究认为单纯的生理测量仅能提供有关有机体所处的特定唤醒水平的信息。因此,在教育技术领域,要从心理、生理层面上开展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必须把学生的外显反应(表情、言语、动作)、教学内容、学生的生理反应同步记录,进行综合分析。

对比:包括同一学生不同时间的生理反应对比研究;同一时间内几个学生的生理反应对比研究。通过对比,找出个体、群体的变化规律。

(4) 找出生理指标参考值的变化规律。

本研究测量的是生理指标的相对值,着眼点在于找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生理指标相对值的变化规律。

(5) 建立适合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评价和研究的分析处理方法。

系统必须提供一套适应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研究和评价的分析处理方法,如:生理曲线压缩分析、A-S平面分析、(A-f-S)-t平面分析、主成份分析与聚类分析、频谱分析等,从不同的侧面为研究者提供对心理生理问题进行研究的多种方法。

2 系统设计目标

通过本系统可实时录学生外部行为和表情,实时监测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生理指标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从而探测学生学习过程情绪心理活动与注意状态,进行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評价。

三 系统硬件设计

1 系统总体架构

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媒体刺激呈现系统、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同步记录系统。根据实际需要,这三个系统的各部分硬件被布置在测试室(观察室)和控制室内,如图2所示。

(1) 媒体刺激呈现系统

主要用于向学生(被试)提供各类媒体刺激。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1台DVD机、1台录像机、1个录音卡座和观察室内的1台电视机、4台多媒体计算机、1对音箱。

(2) 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用于实现生理信号的模数转换,生理信号的显示、存储与分析处理。包括生理信号传感子系统和生理信号采集、存储与分析处理子系统。

生理信号传感子系统:用于将皮肤电阻变化信号转换成随时间变化的模拟电信号,进行滤波放大,送往生理信号采集、存储与分析处理子系统处理。包括位于观察室内的4路生理信号传感器和滤波放大电路。本研究中,皮肤电传感器采用银-氯化银电极,测量时电极置于被试左手掌面侧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节,电极面积为1CM2,系统采用UA741CP放大器,对皮肤电反应信号进行滤波放大。

生理信号采集、存储与分析处理子系统:用于将传感子系统送来的模拟生理信号进行模数转换,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生理信号的采集、存储和显示,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1个UA301数据采集器、1台多媒体计算机和1台打印机。

(3) 同步记录系统

用于对媒体内容、生理信号、学生表情的实时同步记录。包括:位于控制室内的2台摄像机和位于控制室内的4台监视器、2台视音频矩阵切换器、1台特技机、1个云台控制器、1台录像机和1个视音频编码盒。

本子系统通过云台控制器控制2台摄像机,拍摄学生接受媒体刺激(如观看教学电视节目、多媒体教学光盘、网络课程等)时的表情动作,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摄取的视音频信号通过视音频矩阵切换器送到特技机与媒体内容、学生生理反应曲线合成1路视音频信号供录像机记录监视,并可通过视音频编码盒编码后连接到交换机提供远程监控之用。

2 系统的联接与抗干扰技术

(1) 观察室与控制室的设计

学习反应测试分析实验室为专用实验室,配备有空调,保证实验所需的温度、湿度条件。观察室与控制室相隔离,避免两者之间的互相干扰。所有的布线均采用隐蔽式布线,整个实验室整洁、安静。

(2)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各种干扰普遍存在于各种测试装置中,本系统在生理信号的测试过程中的主要干扰源有电气设备干扰,对于这类干扰,笔者采取的措施是尽可能减少干扰源,同时对生理信号测量系统采取屏蔽、接地、隔离等技术措施,并在电路中加入适当的滤波电路,有效地抑制各类干扰,提高生理信号的信噪比。

第二类干扰为测试用电极引发的干扰。人体皮肤电极接触会产生极化电动势,实验中采用银-氯化银电极可有效地消除这种干扰。对于电极与手指接触不良引起的干扰,系统采用大小不等的半园形电极,以适应被试手指粗细的差别,并采取测试前洗手,用75%乙醇对安放电极的手指部位作脱脂处理、涂导电膏,用胶布固定等一系列措施。本研究针对这两种主要的干扰源,分别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这些措施有效地抑制了测试用电极所引发的干扰。在实际的生理信号测量情况下,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自然干扰外,还有可能出现种种人为干扰。如,实验时的环境噪声干扰、被试对象的生理状态等,实验者对实验进行精设计,有效控制,可以避免这类人为干扰。

四 系统软件设计

1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在本系统中,共设计有了实验配置、生理信号采集、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生理信号回放、生理信号分析处理、报告生成打印、帮助、扩展八个功能模块,如图3所示。

(1) 实验配置模块

本模块主要完成生理信号采集前的实验配置工作,并提供实验配置报告生成功能。

用户可依据向导方式建立实验配置文件,完成:实验编号、实验名称、实验目的、采集参数、实验对象、生理信号记录文件存放路径、实验者、实验日期、实验备注的设定,并生成Word格式的实验配置文件。

用户可按默认的参数进行数据采集,也可打开已有配置文件进行数据采集。

(2) 生理信号采集模块

本模块完成生理信号的实时采集、同步显示、实时记录。

用户可根据实验配置文件中的相关设定,将生理信号传感系统传送来的生理信号经UA301型采集器进行模-数转换后,利用此模块完成生理信号的采集、同步显示、并按需要实时保存在硬盘上,供采集后进行分析处理。

(3) 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

本模块采用C/S模式,利用NI公司开发的Data Socket协议,完成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的分布式远程采集。

客户端可以对服务器端设定采集参数(生理信号类型、采集通道、采样频率、采样信号放大倍数)并可设定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生理信号数据存储位置。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生理信号的分布式远程采集。

同时在VI开发环境下,系统还提供B/S模式的远程采集功能,远程用户可通过浏览器实时监视服务器端采集的生理信号波形。

(4) 生理信号回放模块

本模块用于将存储的生理信号记录文件还原回放,用于事后结合同步记录的录像内容,对生理信号波形的分析研究。用户可调节生理信号回放的速度,可实现快速回放、慢速回放、正常回放(即按采集时的速度回放)。

(5) 生理信号分析模块

本模块主要提供了多种生理信号分析处理方法和手段,具有如下功能:波形修正、波形压缩、平均值与方差计算、t检验、F检验、A-S分析、(A-f-S)-t分析、主成份分析与聚类分析、频谱分析。

(6) 报告生成打印模块

本模块整合于上述的五个功能模块之中,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Word、Excel等各种文档格式的报告。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分析处理的结果(如波形、表格等)生成各种文档保存。同时模块还提供打印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分析得到的各种图片、表格、波形直接送往打印机打印、也可将屏幕上的各个对象以不同图片文件格式进行保存。

(7) 帮助模块

本模块也整合于上述的各个功能模块之中,用户随时可获取所需的帮助。

除上述的七个功能模块外,本研究还设计了安装与反安装程序项。用户得到安装文件后,可依据提示进行安装,程序将自动生成程序组。当用户要将本系统卸载时,可在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中将其完全卸载。

(8) 扩展模块

本模块用于将来对系统功能进行扩展。

2 软件实现

笔者选取了LabVIEW6.1PDS作为开发工具,在Windows平台上,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本系统。

UA301采集器并没有提供支持LabVIEW的驱动程序,所以其在LabVIEW编程环境中不能直接使用。考虑到代码的复用性,在本系统开发过程中利用LabVIEW提供的库函数调用接口,对UA301数据采集器随板提供的库 UA300.DLL动态链接库中的各个函数应用WINAPI(stdcall)规范进行调用,开发成各个组件,如图4所示。在编程过程中,直接调用相应组件即可实现相应的数据采集。

由于篇幅所限,這里选取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和系统分析模块中的EDR(A-f-S)-t分析子模块两个子模块对系统的软件实现过程进行简单介绍:

(1) 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的实现

将虚拟仪器与网络技术相结合,构成分布式网络化虚拟仪器系统是虚拟仪器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本系统中,实现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方便用户进行实验,有利于减少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干扰,更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益。

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采集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实现远程计算机通过网络对服务器端生理信号采集控制及监测。本系统采用DataSocket技术来实现基于网络的生理信号分布式远程采集。Nl公司提供的Datasocket(DS),是一种能够简化应用程序之间,以及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新的网络编程技术。Datasocket建立在TCP/正协议基础之上,不用进行复杂的底层TCP编程,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多个远端的终端同时广播现场的测量数据。使用Datasocket传输数据,可以在程序运行后自动查找网络设备,局域网上的计算机会通过网卡或调制解调器连接到网络服务器上。本系统将生理信号采集服务器端程序和DS服务器放在观察室内同一台计算机上,将其作为服务器端,而生理信号采集客户端程序在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上运行,客户端可为服务器端设定采集参数,进行生理信号的远程采集,采集的生理信号数据可保存在服务器端或本地客户机上。客户端也可不对服务器端进行控制,只是进行服务器端生理信号采集波形的监视。配合同步记录子系统送来的视频流,可同步监视学生的生理反应、媒体内容、学生的外显反应。

(2) EDR(A-f-S)-t分析子模块的实现

利用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进行教育教学传播效果与教学媒体质量研究和评价,不能止于生理信号波形的记录观察,必须对生理信号曲线作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以获取更多的具有心理生理学意义的信息,使得从心理、生理层面对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研究和评价具有科学性、客观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系统分析模块中的EDR(A-f-S)-t分析子模块。

此模块主要用于对批量学生进行EDR(A-f-S)-t分析。在利用华南师大此前开发的第一代系统进行电视教材的皮肤电反应分析时,提出了皮肤电反应的A-f-S综合分析模型[7],并用手工运算的方法进行了少量学生观看电视教材时的皮肤电A-f-S分析。在本系统中,笔者对此模型加以完善,使其成为从心理、生理层面研究和评价教育教学传播效果、教学媒体质量的EDR(A-f-S)-t分析方法。

程序运行界面和部分框图程序,如图5和图6所示。

五结束语

本系统系统开发完成后,笔者用其进行了几种媒体刺激的皮肤电反应实验[9]¬,实验表明本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可供项目研究使用。本系统可将学习者的三种反应信息:认知、行为和心理生理一起同步测量,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束缚,使得对教育传播效果信息的研究深入到人体生理层面,从而为教育传播信息效果的研究提供一种先进的支撑环境、测量手段和分析方法,对拓宽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加厚.学生对电视节目的皮肤电反应(GSR)规律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89.

[2] 郭建才.电化教育效果心理生理信息计算机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89.

[3] 王咸伟.教学传播效果的人体心理生理信息计算机处理技术的探索与实践[A],李芳乐,倪玉菁.’98全球化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论文集[C],1998:343-353.

[4] 黄卓然.学生对不同英语听力测试材料皮肤电阻反应(GSR)规律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0.

[5] 吴中江.电视教学传播中信源若干因素与受者皮肤电反应(GSR)的相关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0.

[6] 王彤.学生观看教育电视节目过程中的皮肤电反应(GSR)的若干规律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1.

[7] 杨晓宏.皮肤电反应(GSR)的A-f-S综合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1991.

[8] 吕慧英.不同心理健康水平学生生理心理反应与学业成绩的比较研究[D].广州:第一军医大学,1995.

[9] 王俊晖.分布式学习心理生理反应信息测试分析系统开发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3.

[10]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21-331.

[11] Gray W. Johnson and Richard Jennings[美].Lab VIEW图形编程 [M].武嘉澍, 陆劲昆,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50-89.

[12] R. Irwin. Goodman. “Skin conductance Measurement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J] 1985, (4)23-27.

作者:王俊晖

媒体全球化研究论文 篇2:

全球媒体:文化研究问题考量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快速、莫测的变化,媒体全球化日益关涉日常生活与观念重组。文化研究一直以来都对时代变化有着积极敏锐的反应,因此,在批评领域展开创造性对话和交流已势在必行。在全球化语境下,全球传媒系统、新的媒体和虚拟世界会轻易使我们陷入迷途,而忽视建基于阶级、种族、性别、信仰之上的权力关系。

[关键词]全球媒体;文化;区域合作

安娜•葛雷(Ann Gray),英国林肯大学文化研究系教授,欧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欧洲文化研究杂志》主编,主要从事文化和历史研究;张瑞卿(1962—),女,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文艺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研究。(北京100083)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快速、莫测的变化,媒体全球化日益关涉日常生活与观念重组。因此,一直以来都能对时代变化做出积极敏锐反应的文化研究,在批评领域展开创造性对话和交流已势在必行。笔者将从英卡•萨洛娃拉•莫林(Inka Salovaara-Moring)的一个想法谈起,这一想法曾激励她于2009年1月为最新版的《电视与新兴媒体研究》(Television & New Media Studies)撰写过一篇简短、有趣的文章。当时新版杂志邀请部分学者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我的媒体研究?她的文章标题为《盲区:媒体研究与隐含的知识地理学》(Dead Ground: Media Studies and Hidden Geographies of Knowl-edge)。作为一名媒体地理学家,她提出:20世纪90年代早期“新欧洲”(New Europe)的现实,已使得欧洲社会科学界产生了“盲区”。

一、文化研究的盲区

盲区(Dead Ground)是一个军事术语,用于描述观察者由于眼前遮蔽物的阻挡而无法看清隐藏的区域,这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所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为造成的障碍。因此,萨洛娃拉•莫林认为:“盲区是无法从特定的位置观察到的区域。”“透视盲区或许是21世纪文化研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必须牢记:在思想交流和共享知识之时,我们都是从一个特定、具体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言说的。萨洛娃拉•莫林所言意指近年来席卷欧洲的风云变幻,二战后的欧洲由于某种历史的延续性在共产主义的东方和西方欧洲的分化中断裂了。自20多年前柏林墙倒塌至今,欧洲各国一直在建立和重建他们国家的历史意识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在林肯大学我们正在进行“重新思考新欧洲文化研究”这一课题,以探寻处在不同思想、社会和政治背景下的地区,文化研究有着怎样不同或相似的含义。这一项目的参与者②正在探索文化研究发展领域的新地界,同时相互学习,借鉴颇多。

源于不同历史、不同政体归属、不同媒介形式以及不同日常生活形态的社会动摇了习以为常的、共享的参照点,故而,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文化上都产生了众多隐蔽的“盲区”。在文化景观中存在着未知和难解的盲区。作为知识分子,我们处在各自特定的区域,这往往使我们身处其中而不自知。萨洛娃拉•莫林对此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索,她从时间、空间、本体论或抽象概念的角度区分了“盲区”的类型。时间盲区提醒我们关注特定区域所存在的对立意识形态的历史,压制、动荡和冲突的历史,以及构成现在与未来经济和物质的因素;空间盲区提醒我们关注区域界限,譬如,乡村与城市、地区内部及地区之间的领地权力关系问题;本体论盲区(抽象概念盲区)(ontological dead ground),对于莫林而言,这与将自身文化和知识类型强加或转嫁给他者文化有关。阅读她的文章使笔者再次思考文化研究跨越国界的传导方式,以及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探索领域的方式,在此,文化研究已延伸至众多不同的区域。那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文化研究如何传导?或者,何种文化研究在传导,并以何种方式改变其航线?当然,目前文化研究领域存在多种不同的研究路径,这大多缘自文化研究在世界各地的重新定位和新的发展。许多学者在不同的兴趣方向书写了不同版本的文化研究。③此外,过去几十年间各种学术刊物蓬勃发展,例如,《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统一体》(Continuum)、《国际文化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欧洲文化研究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亚洲文化研究》(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等。每一种刊物都以其特定的路径探讨文化研究问题,所有这些探索均折射出以文化研究之名所进行的学术活动的多样性。当然,许多这类研究都兼及某种地区或者民族的曲折变化。

然而,文化研究历来是一个纷争不断的领地,这一点在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历史中尤显突出。虽然对于文化研究起源的问题仍存质疑,但是普遍认为CCCS所做的工作,特别是在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领导下的文化研究被认为是新的主题领域和新的研究方法问世的肇始,是文化研究的形成以及文化研究作为一项知识和政治课题被冠以“文化研究”之名的开始。当然,文化研究的界定仍存在理论和政治方面的分歧。CCCS的工作完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域,然而,葛兰西霸权理论的采纳及其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邂逅,碰撞出了一个远非统一的版本,即使在CCCS内部也是如此。CCCS的工作日志显示出了女性主义小组和黑人小组介入的重要性,这反映在伯明翰出版的主要刊物上。或许有关文化研究论争的最强有力的主题之一(包括其出处和特点)便是抵抗绝对化的定义——甚至达到拒绝将文化研究视为一门“学科”的程度,因为这会为现今及未来的工作划定界限,致其停滞不前。很显然,CCCS早期学者和研究员们的工作关涉多门学科和多种思想体系,最重要的学科包括社会学、文学、人类学、哲学、艺术史及影视、媒体和传媒研究。然而,我们或许可以为文化研究下一个“有效的定义”(working definition),可以把这一定义理解为一个产生于不同学术背景、历史地形成的跨学科领域。

随着文化研究在各地区的广泛传播,新的、特定的内容和侧重点随之出现,譬如,美国和加拿大的文化研究将兴趣转向大众传媒、快感政治和大众文化方面;欧洲大陆的文化研究则将早期英国青年亚文化研究发展成文化研究的独立一支;在日耳曼国家,文化研究被视为20世纪出现在社会科学领域、反击经济还原论的逆向性运动。来自伯明翰学派的当代文化研究开始与其他渊源的影响交汇融合。澳大利亚文化研究在探究文化研究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上加入了自己的变调。他们在探究意义如何在文化中生成,在针对种族与后殖民关系这些颇感兴趣的话题中,辅之以更多的机制和政策方面的关注。在过去的10年间,文化研究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在亚洲已经生根,今年以及早期由北京语言大学组织的年度性国际文化讲坛(BLCU International Cultural Forum)便是一个明证:中国的同行对于西方传媒和文化研究日益兴趣浓厚。③

文化研究是以何种方式传导的?“盲区”这个隐喻有何深意?10年前在约克•赫尔默斯(Joke Hermes)④、佩尔蒂•亚拉苏塔利(Pertti Alasuutari)⑤和笔者共同创建《欧洲文化研究杂志》之时,我们就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第一版中,爱恩•昂(Ien Ang)⑥就论述了这个问题。在她看来,存在一种文化理论传导的倾向——借用“十字路口、汇合点、疆界、边界”这样一系列隐喻,形成一种旨在探讨文化、权力和社会变化的话语。或许,CCCS对于学术界——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其对于可能发生的变化的密切关注,以及对于文化过程、文化转换的局部和具体语境的关注。英国早期文化研究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在其重新概念化文化的学术追求中,关注理论框架的形成,同时注重将文化研究“置于”“现实的”语境之中——其论争的焦点集中于理解文化,理解处在复杂的权力关系中意义的生成过程——密切关注现实状况,无论是物质的还是历史的(包括社会、经济、政治诸方面)。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化层面是不够的,这只会引向日趋狭窄、封闭的学术路径。对于CCCS的学者们而言,他们的研究和思想活动是与活生生的社会相关联的(实际也应该如此),恰如斯图亚特•霍尔一句常被人引用的话:这(与社会相关联)对于文化研究的目标“至关重要”⑦。当今,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均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这包括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主体性样式、不同的知识结构、政治构成以及目前所处的不同位置等因素。所有这一切构成学术研究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言,文化研究中最为出色的研究既要承认文化研究自身发展的谱系,又要扎根于特定的语境。这往往关涉与社会现实诸方面相关联的,以观察、体验为依据的经验研究(虽然不总是如此),关涉文化机制、文化载体⑧,以及那些在文化中生活的人们。换句话说,即“日常生活”⑨。只有关照文化的物质实践,我们才能探索出分析和理解文化现象的理论框架,同时,向我们继承的、现存的理论和观念发起挑战。早期CCCS在学术和政治方面的研究多依赖于对于案例的细致观察。任何案例研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优点和不足,不过笔者坚信,前者要大于后者。理由是:如果我们的兴趣点在于意义的生成以及意义在具体文化场域和实施者中间发挥作用,那么从历史、社会和政治的角度来理解这一现象是至关重要的。

二、全球媒体与全球化

如何在文化研究中实践这一方法,深入讨论和分析全球媒体问题?这无疑在本体论的程度上,进而在知识论的探寻方面尚有一些困难。如何理解“全球化”这个术语,以及作为媒体与文化学者,我们该如何探讨全球传媒问题历来存在的诸多争议和分歧,在2005年创办的《全球传媒与信息》(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杂志的第一期中,科林•斯巴克斯(Colin Sparks)在讲到“观察世界是一回事,而解释世界是另一回事”时,对于这一概念的价值提出了质疑。斯巴克斯争辩说,解释世界的努力和尝试并未提出一个全球化理论,而且并未提出什么可以支持那些五花八门的全球化理论的证据。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多通过对于政治经济状况的分析,偏重对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强调,因此,广泛围绕金融机构、跨国公司和政治等方面事实的分析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但是,社会和生活的其他方面恰恰是纷争不断,是最难以把握的。传媒、信息和文化的诸方面在其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从来都是复杂和不平衡的、流动和矛盾的。斯巴克斯坚持认为全球化理论对于传媒和信息研究用处不大,他将全球化理论中提出的某些命题视为某种据实评论。对此,我们有三个例子可供参考:其一,有人争辩说,由于符号转换或文化交流日渐显著的重要性,全球化时代已经来临。然而,传媒产品并不像某些产品那样更为全球化和标准化,譬如,汽车、飞机和化工产品等。斯巴克斯认为这些产品“在世界范围内远比电视剧和智力竞赛试题更为统一和标准”。其二,对于某些理论家而言,全球化的作用导致全球中心的缺失。但是,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中,美国的电视节目和电影在国际贸易中却占据了最大的份额,具有最强大的优势。其三,斯巴克斯不赞成这样的观点,即在全球时代,相互关联性使得传媒艺术品“日渐脱离特定民族观众的欣赏趣味”。提醒注意的是:尽管一些时事评论员悲观地预测由上至下的经济措施(top-down economic measures)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同质化,或者所谓的“西方”文化霸权(“western” cul-tural hegemony),但是,可以据理说明的是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地方或者民族媒体制度。工业及其运作、产品及其消费仍然取决于语言和文化的特殊性。当然,这只回应了早期文化和传媒帝国主义的研究,一旦付诸局域实践便很快遭到质疑。我们曾经历了复杂、矛盾的过程和实践,但是,这些过程和实践缺乏一种文化研究方法。

诚然,如上所述,媒体与文化研究是在地理政治迥异的语境内发展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语境必然与特定的信息技术相关,并且取决于国家的现实状况,特别是与我们所理解的广播媒体相关,它们历来是大众传媒和媒体研究发展的主导模式。这些模式本身必然会遭遇新技术产品的挑战,并且需要依据其他传播平台进行调整。为人熟知的机制、文本和受众模式在理解机制与文本、文本与受众之间日益复杂的关系中,其连续的效能问题遭到质疑。随着数字传播、互联网以及其他平台日益成为平常事物,我们的模式、构架和理论必然会遭受质疑和重新思考。

笔者的观点是文化研究所能提供的是一种考察文化现象的方法,以及给予我们解题方法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早先从文化研究中得出的一个教训是探寻事物存在方式的重要性。在此,再次回顾斯巴克斯先前提到的观点。首先观察特定的现象或实践,然后尝试做出解释。如果我们只看重事物的表面价值,如全球媒体、新技术、虚拟世界,我们将会忽视这些现象所蕴含的重要方面,譬如,权力关系,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信息富人与信息穷人——事实上指新的分工铭刻在“专业技术模式”上的方式,以及“新旧”媒体形式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思考传媒技术的发展史是大有裨益的,特别是关于它们的起源及其迫于市场和社会的压力而被塑型的方式等。在西方,我们曾被三番五次地告诫有关收音机的终结、电影院的终结、电视的终结等预言,然而,这些娱乐技术和社会实践依然存在,生机勃勃。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以更新颖的形式更新换代。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新的发展需要的挑战反而会为这些技术重新注入生命的活力,如同新的电子传媒形式沿用和改造来自早期媒体形式的让人眼熟的形式和风格。当前,面对来自不同传播平台的挑战,我们仍能听到电视终结的预言,但是在下这样的断语时,我们需要谨慎小心。或许在我们诅咒电视为一堆废物时,我们需要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电视?在数字频道和互联网上观看的视频多由某种被称为“电视”的东西播放,尽管其运作机制与10年前大不相同。但是,“电视”这种家喻户晓、富于创造力的器械所生产的产品正充斥着数字市场、DVD市场和互联网市场。因此,传媒技术和形式的演进及其历史并不长,也不是连续不断的,但却是复杂、多面的。

当今全球化语境的进程带来了明显的媒体区域性增长。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谜题(conundrum),既渴求问题的发现又期待细致的分析。恰如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Oliver Boyd-Barrett)的质疑:全球经济秩序的包容性与区域身份意识的补偿性生产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平衡。显然,博伊德-巴雷特期待以某种详细的、可能是人种志的方法对这些过程的发生原理和发生方式进行探究,并特别专注于媒体的使用和消费在微观层面上的实践。

全球传媒系统、新的媒体和虚拟世界会轻易将我们引入迷途,从而致使我们对于建基于阶级、种族、性别、信仰之上的权力关系的失察和漠视,更毋庸说地理政治的不平等和缺陷了。大卫•莫里(David Morley)近期发表于《电视与新媒体》杂志的一篇短文对这个问题做了回应,他坚持认为媒体研究和文化研究应该回到其物质性上,以防我们全然漠视实际上仍然存在的社会、地域和文化的区分。他指出:“信息空间本身就有着完全可区分的地域、路线和位置,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复制早期信息模式的结构和样式。”莫里旨在暗示一种信息研究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是以媒体为中心,而是将对于符号信息的聚焦延展到信息产生的物质语境。

总之,必须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才能理解意义及意义的产生对于任何形式的信息传导和文化产品运作的重要性。就中国的情况而言,具有意义的研究是要探索出自己的文化研究版本,并从自身的视角出发获取理解世界的有益工具,对于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战略有着独到的观察和理解将最大限度地缩小物质上和思想上潜在的盲区。中国所进行的研究,对于作为世界思想课题的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将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注释:

①这些文化学者分别来自于匈牙利、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德国、奥地利、荷兰和芬兰。②见布朗特林格(Brantlinger,1990),格罗斯伯格(Grossberg,1997),弗纳斯(Fornas ,1999),以及巴克(Barker,2004)。③这方面的例子亦可见2006年出版的《国际文化研究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Vol. 9.3 2006)以及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创办的"中国传媒中心"(The China Media Centre)。④Joke Hermes: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化研究教授,其主要作品有《阅读女性杂志》。——译者注。⑤Pertti Ala-suutari:芬兰坦佩雷大学社会学教授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是社会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学者,也是国际知名的研究人员。——译者注。⑥Ien Ang: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著名文化研究学者,研究涉及媒介与文化消费、身份政治与全球化等。——译者注,⑦Hall, S:Cultural Studies - Two Paradigms,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1980, 2,(2)。⑧亦即,从喜剧文本到那些通过电影、广告、电视、新闻、音乐、因特网转播的所谓“高雅"艺术文本等。⑨见雷纳•温特(Rainer Winter)于2009年6月在北京语言大学与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媒介与传播系,联合举办的“2009年全球传媒与文化研究”国际会议上的主题发言。

【责任编辑:彭勃】

作者:[英]安娜•葛雷文 张瑞卿译

媒体全球化研究论文 篇3:

从中西比较视角看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建构

摘要:在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中,中西思维的差异决定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审美取向。中国以“内向型”的思维特点呈现出重人伦、意象性和归纳性的理论范型,西方以“外向型”思维表现出前瞻性、开放性和对象性的理论特色。本文基于中西比较的视野,探讨如何融合中西思维之长,构建我国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西方比较 思维模式 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传统文化

第五次信息革命的爆发催生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发展。这次“新媒体革命”不仅加速了人类全球化的进程,而且给艺术领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表现之一就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大行其道。网络艺术、互动装置艺术、全息投影艺术颠覆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并借助科技的优势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沿。然而在喧嚣的背后,我们不能仅将眼光停留在表层,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理论建设还远远滞后于实践。

一、西方:“外向型”的理论特色

受古希腊罗马哲学思维的影响,西方最根本的哲学起点在于being(有),从“有”确立了西方探索宇宙本体论的方向。这种宇宙模式决定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以客观、理性的态度代替主观意识的价值判断,追求实体的、确定的、明晰的答案。因此,这种开放、多元、求变的“外向型”特征善于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及重视实证分析的思维方法,呈现出前瞻性、开放性和对象性的理论特色。以明晰而非模糊、认识而非体悟、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去分析复杂的世界,“外向型”的思维模式促使西方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在自我否定中不断的前进。

西方在数字媒体艺术诞生之前已具备完善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相关的艺术理论体系,这使得西方的数字媒体艺术研究能够一开始就能从各种已经成熟的理论框架与美学思想出发。首先,西方人通过创造工具和改造工具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明晰认识,在20世纪40年代兴起的人文科学计算为数字媒体艺术提供了新手段和实践的经验,这使得大量关于“计算机表现主义”、“人工智能”、“量子诗学”和“马赛克美学”等理论提出,而这些在中国较少有人涉及。其次,相对于后馈性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西方思维具有批判性和前瞻性,他们敢于否定、怀疑和开拓创新,提出许多预测性的理论和学说。例如,身处数字媒体普及之前的麦克卢汉显示出深刻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他打破以媒介内容对受众的影响力为中心的研究传统,提出以媒介技术与人类发展相联系的理论视角,对于数字媒体艺术家具有极大的启迪性。最后,西方思维具有求变的特质,在向内建构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善于向外引进新观念和新方法。阿斯科特是最早将控制论原理与艺术相结合的先驱者,早年他在《艺术行为与控制论观点》中谈到:“现代艺术是行为的艺术,有多种感官介入,观者不再是被动接受。艺术参与的、包括的形式拥有作为其基本原则的‘反馈’,正是这一回路使艺术家、作品与观察者的三角成了完整的统一体。”①以上有关赛伯艺术的探索开启了当今“偶发艺术”、“网络艺术”、“交互性艺术”的先河,基于人机合作的数字媒体艺术体现着控制论的精神,并在这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

西方对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研究较早,其研究成果与当下最前沿的信息科学技术紧密相联,诸如电子人艺术、生物艺术、智能艺术等比较新的技术类型。“外向型”的思维特质使西方对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学科化,他们善于从多角度、跨学科进行展开,创新能力较强,已经形成“超文本理论”、“虚拟现实主义”、“交互叙事”等一定规模和概念的体系。

二、中国:“内向型”的理论特色

中国文化受儒、释、道的影响构成了以“道、无、气、理”这四个基本概念为主的宇宙观,在以西方文化为参考系的语境中,“无”能较好的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所谓的“无”是充满着创造功能的气,“有”则是气的凝聚。由于气是模糊的、难言的,这使得中国思维没法走向形式逻辑和实验,因此,这种有无相气的宇宙观决定了中国人依存整体、偏于体悟的思维范式,从而淡化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对立,并在传统宗族社会形态下形成了强调群体意识的文化内核,呈现出意象性、轻工具、重人伦的“内向型”理论特色。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学术界开始对数字媒体领域的独特景观和全新发展开始了密切的关注。首先,在理论构建上,中国的数字媒体艺术偏向于以“人本”为逻辑出发点,重视人文精神与伦理教化的社会功能。回顾历年来的研究概况,其关注焦点并不侧重于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的基本内涵和外延,而是着重强调数字媒体艺术的题材内容与社会影响。马立新在《数字艺术德性研究》中对当下数字艺术呈现出更多的浅薄、虚伪、蛊惑、庸俗、游戏和放荡进行批判,探讨数字艺术应该如何与其他社会系统互助合作。②张桂芳在《数字化时代儒家人文精神的扩展》中则另辟蹊径,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代表时代尖端科技的数字媒体艺术相联系,为国学寻找新的理论生长点。其次,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影响,中国数字媒体艺术家看重“灵性、“和谐”,他们以“象”为研究起点,乐于追求“意境”和“味”带来的审美情趣,所谓“外感于物,内感于心”,这种偏向直觉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意象性。廖祥忠在《略论中国动画的审美特征——意境及其实现》一文中将中国传统的意境理论落实到现代动画创作的具体环节上,并立足于全球视野提出建设具有“东方韵味”的“中国式动画”。这些锐意学者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对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本土化进行了最初的、弥足珍贵的探索。

总之,中国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侧重于社会功能和感性经验,虽然有少数理论研究者从哲学、美学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本体进行思考,但与西方科学认知型的思维模式不同,中国的研究主要在伦理型的思维影响下呈现出整体直观的特点,这种思维方式虽然能有效的突破认识的程式化,为思维的发挥提供灵活的想象空间,但却因为重伦理、轻工具,重归纳、轻演绎,重直觉、轻逻辑,而造成概念的模糊性,技术研究不足等问题,导致国内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研究仅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无法深入。

三、融中西思维,构理论之新

在数字化时代,任何国家的艺术发展都脱离不开全球化的现实语境,不同的民族土壤生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它们之间需要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相互融通。而作为近年来最年轻的艺术门类之一,数字媒体艺术及其理论的探索一直承受着西方经典文本的渗透和影响。我们对西方数码理论的态度始终根据实用价值与社会功用作出评价与取舍,而未能形成独立而具有规模效应的话语体系。因此,在借鉴现代西方的理论成果之上,应该融合中西的思维之长,调整和完善原有的思维结构,以优势互补的方式构建中国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之新。

其一,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会贯通的吸收西方理性思维的合理成分。“在发挥自身思维优势的基础之上,借鉴、引进外来文化中有价值的元素,健全思维结构,调整与变革自身原有思维定势,使不同文化的优质部分在理论建设上达到互补,发挥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实践理性与纯粹理性、伦理与科学、分析与综合、功用与本体的统一。”③现代科技的介入,并非意味着数字媒体艺术完全脱离于传统,在《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中黄鸣奋就认为我们不仅要从西方的视野把握数字媒体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而且要从中国古典文论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理念应用于数字化语境,引申到数字媒体艺术中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他认为只有在中西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的创新。当代艺术仍旧生长于传统学科的土壤中,传统的形势不可能被完全的抛弃,传统的思想成果也不可能彻底的隔段,传统文化和思维模式需要有选择的融入到数字媒体艺术的研究体系中。

其二,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科学、艺术与人文相互渗透。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信息时代下的一个艺术子类,既包含了科学实践、技术应用等实证内容,也包含了价值判断、审美导向等文化内容,更包含了情感互动、理想追求等意识形态内容。通过对科学、艺术、人文三者的融合,能够更加立体的考察数字媒体艺术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有机性,有助于从全景角度探索数字媒体艺术的本质特点、演化规律与发展方向。西方虽然具备明晰的概念和理论范畴,但是这种注重形式逻辑的思维方法,缺乏对数字媒体艺术的人文精神以及整体面貌的把握。反之,东方思维在“天人合一”哲学观念的影响下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更加重视数字媒体艺术的伦理研究范畴,若能将两者有机结合则更能把握数字媒体艺术除了在物理实体上的超越外,其艺术的本体的问题。

新时期以来,国内一些锐意探索的艺术理论者展开了一系列具有开拓性的研究。一些翻译者开始编译西方数字媒体艺术的经典文献,其中两本重要的著作《语境提供者——媒体艺术含义之条件》与《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也终能以中文的面貌出现在国内,更多的文献编译工作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前提。也有很多的学者以其理论的敏感,对数字媒体领域的独特景观和全新发展进行了密切的关注,奠定了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但是,我国数字媒体艺术才刚刚起步,理论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和完善,基础理论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和匮乏,缺乏对数字媒体艺术作出高度概括性、准确性、科学性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这源于传统思维的局限。因此,除了在艺术实践中将本土特色和国际潮流进行交往与对话外,还应该站在理论高度上寻求新的研究视角,突破学科界限与研究者视野的限制,在互补、融通中完善自身的思维结构,在区分、辨别的同时注重统一,在多种研究方法之间找到平衡,以中西融通的视野,构建全面、客观、科学、独立的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体系。

注释:

①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66页。

②马立新:《数字艺术德性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10月第1版,第3页。

③潘源:《融中西思维之长,创电影理论之新》,《当代电影》,2006年第11期。

作者:张璐璐

上一篇:高中地理教学的论文下一篇:个人所得税流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