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2022-04-28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同时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关系以及企业文化对其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篇1:

知识集成研究综述

摘要:知识集成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是各类组织拥有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立足于详实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外主要的知识集成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介绍了知识集成的含义,分析了计算机科学领域和管理领域对知识集成的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指出当前知识集成的研究热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这对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借鉴意义,对于丰富和完善知识管理理论和集成理论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知识集成;知识管理;综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已经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创造、运用知识的能力成为企业取得优势的重要源泉,知识集成则为企业发展知识资源并创造适应于市场变化的新产品提供了途径,一些先进技术及系统集成方法的使用和发展的关键都是以知识集成为核心,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各种知识要素的集成是保障技术创新成效的重要条件;知识集成的目标是实现有效的知识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知识集成实践广泛而深入的发展,知识集成理论研究因其对实践的重要意义而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对知识集成开展系统研究,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实施跨越式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知识集成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文献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这些文献频繁出现在经济和管理类的各类期刊,纵观这些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对知识集成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①知识集成是作为产品开发创新的策略、克服组织系统管理界面障碍的重要方式、提升用户服务价值的重要手段而进行研究的;②知识集成被提升到了构建和发展组织能力的战略高度而进行研究,但是,目前关于知识集成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还是较为零星、没有形成系统,为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本文对知识集成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梳理,总结当前知识集成研究的热点,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这对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借鉴意义,对于丰富和完善知识管理理论和集成理论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1、知识集成的概念

知识集成是Grant在1996年正式提出的,他认为,“企业的第一角色,以及企业能力的本质,就是知识的集成”,Teese和Gary从组织能力的角度认为知识集成是组织的基本职能和组织能力的本质,顾新建和祁国宁区分了知识集成和信息集成,和延立等在文献[3]的研究基础上指出知识集成是信息系统集成的最终目标,因为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和信息都是知识的载体,因而知识集成也最具潜力和最难于实现,陈力和鲁若愚认为知识集成(整合)是企业对其内部知识重新整理,摒弃无用的知识,并将企业中员工和组织的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之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和系统性,必要时需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构,并以此形成企业的新的核心知识体系,王娟茹等强调知识集成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知识进行综合,实施再建构,使单一知识、零散知识、新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经过集成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刘兴城认为知识集成是指通过对不同层次的知识与知识、知识与人、知识与过程的整合,实现知识创新,最终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动态过程。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给出知识集成的概念,但是迄今为止,知识集成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从概念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知识集成越来越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早期的定义主要局限在知识集成的重要性、过程和目标的表述,近期则强调了知识集成方法、本质等要素对知识集成的重要性,综合分析上述定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要点:①知识集成的对象包括组织内部各类人员、各协作单位以及不同组织之间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这里包含了两个维度,一个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的集成,另一个是个人知识、群体知识、组织知识和组织间知识的集成;②知识集成活动包括识别、获取、共享、综合组织内外部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体系;③知识集成的本质是知识创新的动态过程,知识集成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自主创新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不能为了集成而集成,必须充分利用知识的集成成果来推动自主创新活动,并创造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以促进新一轮知识集成过程;④知识集成强调集成主体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是一个复杂的组织、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过程;⑤知识集成的目标就是打破知识壁垒,满足用户对知识及知识处理系统共享和互操作的要求,加强系统的问题求解能力,从而提高组织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集成的最终目的是构建组织核心竞争力。

2、关于知识集成的研究内容

对知识集成进行研究的学者们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因此研究的角度也不一样,归纳起来,研究知识集成的领域主要包括计算机科学和管理。

2.1 计算机科学领域对知识集成的研究

知识集成每前进一步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大提高了信息加和的效率,计算机科学领域对知识集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知识集成工具,包括:①知识库管理系统,对显性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②知识转化工具,通过集体协作、过滤和语义技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③知识挖掘工具,从数据库挖掘有用的知识并进行整合;④知识集成平台,能利用多媒体技术、中间件等,通过各种表达方式进行知识交流,Intranet的迅速发展为知识集成的实施提供了较理想的条件。

近年来,运用知识集成工具开展应用研究的文章逐渐增加,徐琪等运用领域本体论、多Agent、资源描述框架模式等技术研究供应链系统异构知识集成方法,为供应链知识集成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杨瑾等研究了基于对等联网的知识集成机制,知识联网为流程的知识集成提供了媒介条件,供应链流程为知识共享和集成提供了组织机制,它们相互补充,不可拆分,刘闻韬等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航空制造知识集成方法,初步的原型系统验证了基于本体的企业异构知识集成的可行性,傅湘玲等从企业知识产生的环节入手,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源、知识过程和知识应用三维的企业知识集成体系结构-胡沙和李建军针对模具企业的特点及其知识共享与重用的需求,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知识表达、规则推理和异构环境知识获取与重用等关键技术,实现了知识集成系统原型。

以上这些研究涉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组织形式,包括单个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知识集成,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供应链企业之间、产业集群内各企业之间的知识集成逐渐成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于这些对象的知识集成主要应用本体论、多Agent、小世界网络、资源描述框架模式、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framework,XML)和语义网等技术。

2.2 管理领域对知识集成的研究

目前管理领域对知识集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单个组织的知识管理层面,研究内容包括知识集成的重要性、知识集成模式、知识集成与创新、知识集成能力与评价、知识集成应用等方面。

2.2.1 知识集成的重要性各个学派对于知识集成的重要性表述各不相同,能力学派认为集成知识是

“组织中丰富的积累性学识”,资源学派认为集成知识是“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但是,两者都强调了知识集成在构建组织竞争优势中的重要作用。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1994年提出了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的思想,其核心是专家群体、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仿真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有关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与知识集成起来,发挥综合系统的整体优势,解决诸如大型项目的综合论证、评估、决策、进度和风险的综合分析等复杂巨系统问题,陈力和鲁若愚认为知识集成的任务伴随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企业为了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必须持续吸收和创造新的知识,因而需要不断地对知识进行集成,李军晓和黄文馨认为集群企业在网络中互动学习,对知识进行有效集成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魏江等认为,企业将知识转化为产品或服务以及产生新知识的关键取决于企业的知识集成能力,彭小宝和宋伟指出在科技创新中,各知识要素的集成是保障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条件。

学者们研究了知识集成在各领域的应用以及知识集成对这些领域的重要意义,归纳起来,知识集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具有整合效应,整合使系统形成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向着实现系统目标的方向进行有效运作;②具有共享效应,在知识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将整合后的知识充分共享,在机构内外进行交流,达到知识推广的目的;③具有协同效应,由于企业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实现,有利于企业各类知识的协调发展,促进系统有序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创新目标的实现;④具有聚集与倍增效应,知识集成将各类知识融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产生“1+1>2”的规模效应。

2.2.2 知识集成模式知识集成模式主要用来描述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人之间、知识与过程之间的关系,是对如何进行知识集成的指导,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出发,得到五种知识集成模式:基于知识内容的SECI(socialization,externalization,combination,internalization)模式;基于知识主体ITOI(individual,team,organization,mter-organlzatlon)模式;基于知识活动的MSSI(mining,sorting,sharing,innovation)模式;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知识范围的知识集成三维模式;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集成模式,另外,刘兴城和安小米认为知识集成模式应该是一个多维度和多层次的集成模式体系,而不仅仅是对知识这单一角度划分而得出的集成模式,知识集成模式还可以从知识管理、知识集成手段、知识集成效果等角度总结出知识集成的不同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新模式逐渐升级为基于模块化设计的网络化创新模式,这种网络化创新模式一般是在一个集群环境,通过对企业间知识的有效集成来提高集群的创新潜能,骆品亮和刘明宇研究了模块化创新的网络化知识集成模式。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SECI模式属于知识创造模式,但对于知识集成来说,该模式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ITOI模式考虑个体、团队、组织和组织间知识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的集成,在组织中,这种层次性是与生俱来的,因此,ITOI模式更具有实际意义;知识集成三维模式是在认识论、本体论和知识范围这三种理论基础上进行设计的,与SECI、ITOI对比,三维模式增加了知识的范围,三维模式一个重要环节是知识共享,鼓励组织内部无偿地知识共享,这样才能克服知识的“本位主义”和“利己主义”,因此,知识集成三维模式较实用,也比较成熟;SECI、ITOI、MSSI和知识集成三维模式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模式,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集成模式是知识集成模式的发展趋势,传统的知识集成模式只考虑了知识转换这一环节,而忽视了知识生命周期的其他环节,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集成模式则考虑了对知识的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2.2.3 知识集成与创新按照知识集成理论,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活动,而是与组织内外部的各种知识要素和各种知识运动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项活动,组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完全来自于组织内部,通过协作、移转等来集成外部知识资源已成为业界相当关注的做法,通过知识的共享和集成,对企业知识资源进行创造性的融合,实现知识创新,进而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顾新建和祁国宁认为知识集成正在成为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是企业创新能力中的关键,陈剑锋等提出集群内企业之间的知识集成能力是技术创新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企业间知识的有效集成,可以提高技术创新集群的创新潜能,为技术创新集群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徐杰分析了我国自主创新中亟待提升知识集成能力的三个主要原因: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弥补产品创新中“知识缺口”,史宪睿和林莉在分析知识集成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集成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提出建立知识集成系统应包括知识集成的要素、主体、工具和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李默妮和吴秋明探讨了知识集成和集成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基于知识集成提升集成创新能力的管理机制。

综上可知,学者们分别从企业、集群、国家等角度分别研究了知识集成与创新的关系,关于知识集成对创新的意义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即知识集成过程输入分散的专业知识,输出系统、具体的知识,通过集成把分散的专业知识整合成统一、连贯形式的知识体系,并进一步服务于自主创新,知识集成是企业的主要功能,创新则是有效率地执行此功能的结果,我国企业在实现自主创新过程中急需提升知识集成能力:一方面,企业知识集成不仅是形成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而且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能力最大化地提高和持续;另一方面,也是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构筑起良好的自主创新基础的需要。

2.2.4 知识集成能力及其评价知识集成是组织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知识集成能力便成为影响组织创新的一项重要因素,近年来不少学者围绕知识集成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组织知识集成能力评价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为评价组织开展知识集成所能带来的商业价值提供了可能。

王娟茹和杨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知识型企业中收集数据,验证了关系资本、知识共享水平和吸收能力对知识集成能力影响显著,计国君认为知识集成能力是一种获取并应用个别知识的综合能力,吸收能力与协作能力是知识集成能力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肖玉兰和吴秋明在王娟茹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企业知识集成能力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王娟茹和杨瑾还从社会化能力、外部化能力、组合化能力和内部化能力四个方面设计了知识集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Kenney和Gudergan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组织的知识集成的效率受组织结构和合作能力的影响,组织结构为知识集成过程提供基础环境,合作能力决定了获得、综合、应用当前和原有知识的效率、范围等问题,张小娣和赵嵩正研究了组织文化、组织学习和企业知识集成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知识集成不仅

是一项智力性活动,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其实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关于影响知识集成的因素,学者们视角不同,各有侧重,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结构:知识的获取、综合、共享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组织结构,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传统的职能制的缺陷日益显现出来,它对横向交流缺乏协调和统一的控制机制,不利于上下游之间的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扁平组织结构由于等级减少,增强了组织的适应性,提升了组织效率和柔性,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集成已经超出时间和空间上约束与限制,因此需要建立具有充分柔性、灵活性以及敏捷性的集成组织形式,如虚拟组织、虚拟团队、网络团队等。

2)组织资源:知识集成的重要前提之一是组织成员能够有效地沟通、协调和共享知识,这一点与组织网络化程度、信息技术水平、沟通渠道的丰富性、研究开发投入情况等息息相关,丰富的组织资源可以满足人们对工作的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作性的要求,为组织成员提供一个虚拟的共享和交互磋商环境,为实现知识集成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

3)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关系到知识集成效果的“软”环境,员工们往往视知识为个人竞争的秘密武器,在这种观念下,知识集成是无从谈起的,因此,管理层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转变员工们的传统观念,促进员工知识共享和交流,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

2.2.5 知识集成应用对研究知识集成较多的是知识集成在各领域的应用,王红霞针对项目管理的特点,对项目管理运作过程中的知识集成对象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项目管理中知识集成的SECI模型、ITOT模型和三维模型,张新元和梁丽雅参照WfMC(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基本T作流模型,提出了知识集成的工作流系统框架,并从知识集成的角度研究了工作流系统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杨瑾等研究了供应链流程管理中的知识集成,供应链流程中知识的集成分为5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和知识外化,供应链流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纵向留动及不l司主体之间的横向流动,以及横向流动与纵向流动的互动性,形成了知识在流程中的集成与配置,杨瑾等还指出产业集群和供应链系统集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实现知识的集成,魏颖辉和陈树文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集成的人力资源价值链管理模型,欧光军从产品创新的角度研究知识集成模型和机制问题,为了改善决策智能水平和提高问题求解能力,唐志杰和杨保安探讨了基于管理决策问题异构知识的集成推理及应用,构建了一个在推理策略控制下,以元推理机为核心,四种功能推理机协调工作的推理系统。

除了在以上领域外,知识集成还在教育管理、数字图书馆、情报研究等各领域开展了应用研究。

3、当前知识集成的研究热点

从现有的文献综合来看,目前知识集成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异质知识源的集成

知识源的异质性普遍存在,这已经成为知识集成的最大障碍,知识源有各种,包括文本文件、数据库、ontology(本体)库、规则库、知识库等,知识源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结构化程度、知识表示方法的不一致,知识源有多个,相互之间不能够进行互操作。

由于面临分布动态的异构网络计算环境和复杂的计算内容,传统的信息表达方式和处理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的需求,关于知识集成研究的一大热点就是如何集成异质知识源,研究内容包括:①如何建立统一的概念模型,使之成为有效的组织知识源的基础;②知识源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互用的平台和机制研究;③如何挖掘、表示已有知识源中的隐性知识;④如何消除已有知识源中的不一致性,保证问题求解的准确性等。

关于异质知识源集成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较为集中的研究包括知识网格、本体论等,知识网格是一个异构知识源互操作平台,方便异质异构知识资源之间的语义交流,知识网格有赖于语义网的建立,而语义网又依赖于三项前沿技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和本体(ontology),随着人工智能领域本体论研究的兴起,引入本体论的思想与方法表达知识,使得知识的表示从以语法格式为中心转到以语义信息为中心,本体对语义具有强大的支持能力,提供了强大的知识表示、存储和交流能力,为组织内各部门之间以及各组织之间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并实现知识的增值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采用本体描述各分布式知识源,通过对本体的操作实现分布式异构知识源语意互操作,进而达到知识的集成。

3.2 知识集成的实现方法

近年来,来自各个领域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知识集成的实现方法,包括文化环境、能力、组织和技术等角度,顾新建和祁国宁认为知识集成包括不同的方法,从改变管理观念、建立支撑技术,到开发知识集成工具,这些实现方法涉及制度规范、约束激励、沟通交流、知识转化、资源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开发和知识集成工具等一系列问题,知识集成强调知识与业务流程的集成,岳昆等从流程角度提出知识对象的集成方法,陈劲从战略集成的角度提出实现知识集成的主要措施是要加强战略集成,他还指出组织集成是落实知识集成的关键,包括进行跨职能的充分交流和沟通协作的内部组织集成、加强和用户及供应商等外部组织的集成,知识集成及建构其模型的一大困难在于员工对于个人的隐性知识难以有共享的意愿,知识集成的实现方法之一是塑造知识共享的软环境,促进员工的知识共享与交流,Ti-wana和Amrit从集成文化环境的角度提出知识集成方法,主要表现在强化团队关系资产,为了实现知识集成及其模型共享,企业需建立起一种有利于知识交流和获取的组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拥有的知识和尽快获取新知识,学习型组织就是这样一种组织,高巍和倪文斌研究了学习型组织促进知识集成的方法,Alavi和Tiwana提出了虚拟团队组织实现知识集成的方法,知识集成实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好的知识集成模型及其模型平台,陈力和鲁若愚从技术视角提出建立知识集成的系统支持平台和重视知识挖掘的信息技术实现知识集成。

3.3 关于知识集成的评价

关于知识集成的评价包括知识集成绩效评价和知识集成能力评价,知识集成绩效评价是知识集成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知识集成活动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组织自身的实践、以往的集成经验和社会资产将成为影响知识集成绩效的关键因素,影响知识集成绩效的因素是多层次的动态系统,涉及评价绩效的因素众多,结构复杂,只有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设计指标体系,才能准确反映知识集成的绩效。

知识集成能力是组织整合和应用知识的动态能力,是反映知识动态效率的指标,研究知识集成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知识集成能力进行评价,有助于反映企业知识集成能力和知识创新程度,进而促进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提高,关于知识集成能力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反映知识集成能力的评价指标

体系的建立以及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已有的研究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有较大差异,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灰色多层次评价、问卷调查与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等。

4知识集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4.1 存在的问题

1)现有研究基本上集中在企业知识管理层面,组织间知识集成讨论较少,尤其如何将知识集成的相关理论、方法、工具应用于新兴组织形式,如虚拟组织、链式集群等方面的研究仍较为缺乏,在链式集群系统中,合作伙伴不仅带来管理技术、专利技术、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知识,还能方便地把个人知识加入到系统中,对知识的有效集成和管理正是链式集群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的表现。

2)对实施知识集成的途径、策略、具体措施仍缺乏深入研究,大部分有关知识集成的讨论,都涉及了知识集成的概念、意义和集成内容等问题,它们的侧重点都在一些哲学的、宽泛的主题以及概括的表达上面,而不是针对那些实践性的细节。

3)在技术上如何解决知识及知识系统的异构性,如何实现知识系统的重用、共享、互操作,如何进行有效的通信、合作等方面的研究仍然较欠缺,随着动态联盟、供应链等企业运作模式的出现,原遗留系统的重构、重用成为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专业领域以及使用技术的不同,知识表达方式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给知识集成造成很大的困难,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要实现知识共享,不能只是从语法上(结构上)表达知识,还应该加强从语义上表达知识的研究。

4)多数研究者局限于自身的专业领域开展对知识集成的机理或实施等问题的研究,对知识集成的原理与理论体系没有进行系统研究,没有形成知识集成的一般性逻辑过程与模式的研究结论,尤其是对组织层面的错综复杂的知识集成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研究框架体系。

5)已有研究对知识集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未达成共识,各种因素对知识集成影响程度的研究也缺乏,各种评价方法得到的结论是否一致以及定量评估IT在知识集成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组织结构对于知识集成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关于组织结构的改变会导致知识集成效率、知识集成范围发生变化的研究成果仅仅局限在理论方面,实证研究不足。

6)虽然知识本体在知识集成系统开发中的应用在近两年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目前仍然缺乏比较方便实用的知识本体开发工具,知识本体驱动的理论研究比较活跃,但缺乏实际的支撑性应用,这一方面体现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技术理想与现实环境之间仍有差距。

4.2 研究方向展望

组织知识集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许多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1)构建良好的知识管理环境,组织知识集成的最高层次是知识管理,只有通过知识管理,才能使组织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知识,提高产品设计的质量和速度,提升组织的竞争力,知识集成只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环节,要让集成后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员工共享这些知识,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创造新的知识,必须针对企业的特点,结合其管理模式,设计开发实用的知识管理系统。

2)加强完善知识集成原型系统的功能,多数学者对知识集成原型系统只是涉及一些关键子系统的开发、测试工作,对于知识集成完整的原型系统开发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3)将知识集成从单个组织扩展到不同组织间,知识集成一方面是对分散在组织内员工大脑中的意会性知识和分散在不同部门的知识进行集成;另一方面也是对分散在不同协作单位间的知识进行集成,正如彼得·德鲁克于1995年所指出的,工商业正在发生最伟大的变革,不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企业关系的出现,而是以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的企业关系的加速发展,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对外依存度的增加,分散在不同协作单位和人员的知识对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越来越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知识集成不应局限于单个组织内部,应该延伸到相关组织之间。

4)知识集成对提高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正是促进人们研究知识集成的主要动因,但知识集成与组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对于发展知识集成创新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5)强化本体论的应用研究,基于本体技术的知识集成,突破了原有数据库集成的瓶颈,对组织实现知识管理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对本体论的研究工作基本上处于实验室阶段,较少结合具体的企业,为使理论上关于本体论的表示方法和建立方法得到实际应用,产生实效,应该加强本体论的应用研究。

此外,关于使用功能更加强大的OwL(web Ontolog),Langauge)进行知识表示、语义查询语言、知识的相似性与相关性定量计算方法、知识推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需进一步加强。

系统研究知识集成,对提高组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对知识集成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在一些领域展开应用研究,但从总体上看,知识集成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理论研究与实践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知识源的异构性,知识系统的不可重用、不可重构、不可互操作,组织间知识表达方式不统一等问题,人们试图通过知识网格、语义网、可扩展标记语言、资源描述框架和本体等技术提高知识集成的效果,但是不同的技术或解决方案有不同的侧重点,因而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扩展,各部门借助网络实现业务协作的需求越来越多,迫切地要求数据的重用和知识的共享,知识集成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为知识集成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课题与契机,仅仅采用现有的一些方法、模型还远远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只有不断开发新的知识集成工具,从多个角度综合运用多种集成方法,同时对知识集成机理、策略、具体措施充分认识,才能真正有效地实施知识集成,从而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

作者:蔡猷花 陈国宏

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篇2:

企业文化集聚核心竞争力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已经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同时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着重强调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两者的关系以及企业文化对其的影响。

关键字: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价值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简单的产品竞争逐步转移成为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的竞争。所以,研究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实践所形成的共同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等的总和,是一个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技术、品牌、人力资源的竞争其实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战略决定企业能否做大做强,而企业文化决定企业能否蓬勃发展。企业文化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能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沉淀,能使本企业的竞争力不易被人模仿与替代,是驱动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源泉。只有拥有优秀独特文化的企业,才能立足于市场,才能与对手竞争,才能获得有形和无形的双重效益。

(一)国外的研究

国外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关于企业文化诊断和评估的研究。

1. 关于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在20世纪80年代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派别,一派是密歇根大学的罗伯特·奎恩为代表的定量化研究,他们认为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不同的特征和维度进行研究;另一派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爱德加·沙因为代表的定性化研究,他们对组织文化进行了深层结构的讨论。沙因(1984)发表了“对企业文化的新认识”一文,次年出版了《组织文化与领导》,他对组织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概述。本杰明·斯耐得(1990)所著的《组织气氛与文化》中提出的一个关于社会文化、组织文化、组织气氛与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行为和组织效益的关系模型。

2.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环境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企业认识到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金·卡梅隆(1991)发表的“文化的和谐、力量和类型:关系与效益”的研究,约翰·科特(1992)出版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他们的研究讲述了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会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

3.关于企业文化测量的研究。密歇根大学的Daniel R·Denison和Gretchen M·Spreitzer(1991)“组织文化和组织发展:竞争价值的方法”主要介绍了竞争价值模型对组织文化的用途。密歇根大学额Robert E·Quinn“竞争价值文化量表的心理测验和关于组织文化对生活水平的冲击的分析”。

4.关于企业文化诊断和评估的研究。罗杰·哈里森和赫布·斯托克斯(1992)出版的《诊断企业文化—量表和训练者手册》,确定大多数企业具有四种文化。金·卡梅隆和罗伯特·奎恩(1998)出版了《诊断和改变企业文化:基于竞争价值理论模型》为企业文化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

上述是国外对企业文化的研究罗列,在企业文化兴起的初期,各个研究者主要是对其概念和表层结构进行研究,而且所采用的是一些类似现场观察、访谈法等难以进行客观的测量,在研究到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层面时,难以进行比较研究,随着九十年代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研究开始深入并细致化。

(二)国内的研究

在我国,企业文化研究分为大陆派和港台派,大陆研究者主要用沙因的“整体阐释性”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来详述企业文化,以陈春花为代表的《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在香港、台湾较多采用霍夫斯塔德的定量化研究,以不同的视角进行研究。陈正南、黄文宏的《成功企业之企业文化类型》讲述成功的企业采取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徐连恩、赖国茂的《企业文化属性与企业绩效—权变观点》。

与国外对于企业文化的研究相比,国内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这也和国内企业文化研究起步晚有关系,国内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与辨证关系的基础上,缺乏对企业文化变革和创新的研究,同时对企业在实践发展过程中缺少严格的理论指导。

二、构成企业文化的要素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凝聚人的力量,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也是在长期中形成的心理文化和观念文化。

(一)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共同的价值观可以为企业定制标准与制度。核心价值观可以将全体员工积聚在一起,规范他们对待工作乃至生活的态度和行为,对企业文化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不同的价值观造就不同的企业文化,也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包括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可以由企业正式规定,也可以通过非正式形式确定。企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衡量标准,企业道德作为一种强大的信念和群体意识,使企业和企业中的员工有一种极大的约束力和吸引力。好的企业道德才能造就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推动企业的持续向前发展。

(三)企业形象

简单来说,企业形象就是公众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及评价。每个企业有其特有的企业形象,一个企业的形象表现为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道德及企业文化。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保持下去,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向他们传播企业期望的形象。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基础,企业形象更为企业获利服务,相似产品的条件下,公众总是选择他们心中优秀企业的产品。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两者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长期发展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整个企业的支柱性力量。核心竞争力形成后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提升,因为企业外部环境的竞争程度在加剧,核心竞争力总有失去其竞争优势的一天,那么整个企业就会陷入困境。然而想要核心竞争力长久保持领先地位,这就需要企业内部有价值的、杰出的文化来提升它。企业一旦形成独特、优秀的文化,就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或超越,这就说明企业文化是具有与核心竞争力相同的特征。

(二)企业文化积聚核心竞争力

关于企业文化是如何影响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有三个不同的视角。

第一种是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研究的,人力资源对员工的管理是一种刚性的、有形的管理,企业文化是柔性的、无形的力量在吸引和约束着员工。企业文化使员工具有共同的价值观、理想和行为,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团体意识,通过共同的抱负为企业实现不同阶段的目标。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是分不开的,完善的激励制度能够巩固企业文化,而良好的企业文化又能够促进核心竞争力的积聚。

第二种是从学习型组织的角度来研究的,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关键在于培养集体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1.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整体学习的氛围。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强调深入学习,敢于创新,持续创新的学习型精神,超越昨天、超越自我。企业员工的个人意愿加上企业文化的熏陶,营造集体学习的氛围,为完成自我理想和企业目标做出贡献。

2.团队合作精神,培育共同价值观。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要有合作的意识,不能为了个人小利而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进度。学习型组织的员工通过共同学习,所获得知识应当相互交流与学习,以迅速提升自身学习修养、行为修养和业务技能。

3.构建重构式学习方式,持续创新。瑞士教育理论家吉恩·皮亚杰提出学习吸收式和重构式。重构式学习是你要全身心的投入深层的尝试,使自己适应变化中的世界,不管结果只知道这过程后有一个不一样的自己。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打破守旧的思想模式和传统路线,使员工另辟新径的学习与创新,使核心竞争力持续领先。

4.树立协调竞争观念,共同打造核心竞争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要采取良性形式,虚心学习对方企业的优点,或可以采取战略联盟的形式,企业之间优劣势互补,共同积累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达成双赢或共赢的局面。

第三种是是从文化创新的角度来研究的。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等。但在知识化、信息化的今天,企业的思想文化创新显得愈发重要。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企业想要拥有杰出的创新能力,必须具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创新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但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条件必须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人性化的管理让员工有主人翁的意识,才能更好地推动创新。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既需要内部企业文化的影响,也离不开外在环境的支持。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能够为企业创新创造有利的环境,良好的创新环境有助于员工最大限度的发挥创新热情。

四、建设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一)有助于科学化地管理企业的经营

在全球经济竞争的宏观环境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依靠单一的优势来发展,文化、战略、组织、团队共同影响着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是整体竞争力中最核心的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由于企业以及自身处在一个不确定和不稳定的环境中,企业要不断地调整短期目标战略,经营范围,不断地用自己的价值观行为来积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动因

企业是由成千上万的员工构成,而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指引每个员工对本企业有共同的价值观,这将渗透到员工的心里和精神世界,自然就形成了竞争优势,这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和转移的,再和企业创新的技术相结合,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三)企业文化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凝合剂

企业文化是凝聚所有员工的创造性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的一种经济文化,不是束缚而是一种无形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来凝聚员工的归属感、热情和创造性。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所有执行力也都是员工在完成。所以只要将每个人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与企业文化融合成一种作用力,那么就会形成核心竞争力,所以说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C·Kprahalad and G.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b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68.

[2]周卉萍.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政策与管理(京),2000.11.4一15.

[3]杨月坤.企业文化[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徐振宇.[M].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王晨芳

国内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 篇3: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热点与趋势

摘 要: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利用Citespace软件,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了2009—2019年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737篇CSSCI文献,分别从论文发表情况、高被引文献、关键词聚类等方面对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和创新驱动等方面。建议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再思考、综合视角考虑制造业绿色发展问题3个方面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做进一步的研究。

关 键 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知识图谱

DOI:10.16315/j.stm.2020.04.005

文献标志码: A

Research focus and tre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based on knowledge map analysis

SU Jie, WANG Ting, ZHANG Hao

(School of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0, China)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主要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新旧能转换、推动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顺应国家战略发展大政方针,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1-3]。

不同阶段的制造业发展本质具有相关性,都是将追求一定质态条件下更高质量目标作为主要动机,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模式的过程。21世纪初期,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竞争优势水平低下等问题,部分学者开始关注“新型”制造业,提倡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4-5]。2009年,中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制造业体系基本完整,但我国制造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国际压力较大[6]。为解决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学者聚焦制造业的结构优化、高新技术的有效利用等,提倡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率的可持续发展[7-8]。2018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首次被提出,将“高质量”作为当前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状态的界定,要求进一步考虑发展质量的多维性和丰富性,更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生活需要[9]。

基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紧迫性和关键性的现实背景,目前,我国学者针对这一课题展开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现有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2个不同的层面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上来看,研究者们多从经济学角度切入,探寻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政策调整,关注焦点从最初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10-11]、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发展变迁[12-13]、制造业产业关联[14-15]等轉向智能制造及创新驱动发展[16-17]、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18]等。从微观角度上来看,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学者们根据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定,探究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从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9-20]。虽然我国已经从制造业高速发展转入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目前研究如何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文献数量仍然不多,针对这一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相对匮乏;因此,迫切需要借助知识图谱分析工具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脉络、当下研究热点和未来研究趋势。

本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选取2009—2019年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737篇CSSCI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论文发表情况、高被引文献、关键词聚类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归纳总结,为加快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引导。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高质量发展表示一定时期内制造业发展呈现“高质量”质态[21]。高质量发展属于新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要求,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制造业发展进程演变趋势,进一步明晰现阶段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质态的主要特征,本文于2020年4月30日在中国知网(CNKI)进行数据检索和采集,选取“主题=制造业发展”并含“篇名=高质量发展”或者“篇名=发展”,对2009—2019年的“CSSCI”期刊类别进行精确检索。经过筛选后得到有效数据737条。

1.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知网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的文献特征、演化轨迹及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从文献计量分析、高被引文献方面客观描述目前制造业发展的研究趋势;并利用关键词突现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的演化轨迹及热点。

2 文献计量分析

2.1 研究趋势分析

为了解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论文发表数量以及趋势,笔者对已检索出来的737篇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在所选取的时间范围内相关论文的发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8年明显增高。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将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2019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会议强调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因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开始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预计未来此领域相关发文数量也会保持上升。

2.2 高被引文献分析

对经典高被引文献进行梳理,有助于更深层次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本文通过选取引用频次前十的经典文献,按照论文发表时间顺序排列,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学者2009—2010年多聚焦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联动协调发展研究,认为二者之间的共生发展可以帮助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效率。王佐[22]试图通过探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内在机理来推动二者协作发展;王珍珍等[23]通过构建灰色关联模型强调二者之间协调的本质;冯泰文[24]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有积极作用,二者具有互补关系;唐荣强等[25]基于生态学种群视角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证明二者之间共生作用显著。自2011年开始,学者开始关注产业集群,闫逢柱等[26]等根据制造业行业数据分析了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制造业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与此同时,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价值链之间的关系,江静等[27]、刘志彪[28]提出面对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增长模式,中国制造业发展重心必须从加入全球价值链转向嵌入全球创新链,以此来解决产业动力衰减的问题;2015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工业化后期,部分学者开始针对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思考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黄群慧等[29]提出所有工业强国都有属于自己国家的独特的、不易模仿的核心技术能力,中国要从自身所拥有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文化底蕴、市场需求等出发,发挥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形成独特的核心能力。

3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热点分析

3.1 突现词前沿演化分析

突发性关键词一般是指在某个时间段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在这一阶段会出现红色的突发性节点。与关键词分析相比,突现词分析可以抓住研究领域中拐点和热点的出现时段,通常代表研究的新兴趋势,有助于了解发展前沿阶段。突发性关键词信息,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强度最大的突发性关键词为“创新驱动”。关键词“创新驱动”突现于2016年,且一直持续到现在。由于传统制造范式存在难以消除的弊端,面对新时代的严峻挑战,制造业开始摒弃传统范式,向可持续发展范式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持续动力,可以帮助制造业有效突破低端陷阱[30]。王莉[31]总结德国工业4.0的发展经验,试图研究其对《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驱动作用;何岚[32]以制造业开展产品生态创新为研究对象,来探讨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推动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持续时间最长的突发性关键词是“产业集群”。关键词“产业集群”突显起始于2009年,在2013年开始出现消退趋势。产业集群是伴随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而来的,早期,产业集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33]。目前为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关注新技术、新组织、新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2012年,我国学者对制造业的研究开始偏向于转型和联动发展,张志元等[34]提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传统发展优势被逐渐弱化,产业集群效应层次不高,因此学者们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热情开始减退。

突发性关键词“智能制造”“创新驱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创新发展”出现时间比较新,且都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这是因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2014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进,中国为了提高制造业在全球市場的竞争力以及国际地位,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现今“中国制造 2025”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肩负着实现“制造强国”的历史重任[35]。此次党的十九大更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学者把目光聚焦在智能制造和创新发展上,希望给我国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力量。罗序斌[36]指出当前互联网已经与企业生产经营息息相关,成为了中国制造企业创新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创新发展”一直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如何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热点和趋势,笔者对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聚类分析,得出了10个有效聚类,如图3所示。Silhouette代表聚类的平均轮廓值,它是基于紧密性和分离性的比较指标,一般用来衡量聚类指标内部同质性,S越接近1,反映网络的同质性就越高。本文按照所得聚类Silhouette大小进行排序,分别选取排名前3位和排名后3位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排在第1位的是产业集聚,S值为0.989,包含“颠覆性创新”“中国制造业”“空间配置”“环境分析”等子聚类。不少学者认为产业集聚帮助推动了经济发展,李福柱等[37]发现高技术制造业集聚能够促进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和绿色发展水平。同时,在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过程中,制造业集聚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在针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中,不少学者考虑了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余昀霞等[38]构建了IPAT模型,从技术因素角度引入产业集聚变量,通过面板回归分析目前制造业整体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的关系。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集聚带来的负面影响,王晨晨[39]通过研究制造业集聚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制造业的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负向关系。

其次是生产性服务业,S值为 0.983,它包含“制造业服务化”“产业发展环境”“互动发展”“生产性服务外部化”等子聚类。生产者服务业一般是指在生产某种商品或者服务产品时起作用的,或是企业为企业提供的中介服务。杨林生等[40]认为由于我国制造业规模巨大,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会从不同程度影响要素密集度相异的制造业行业,谭洪波[41]构建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专门研究贸易成本对生产者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关系的影响。廖瑞斌[42]基于不同的环境问题, 整理出政府针对环境问题制定相应政策等环境管制行动对产业绩效的影响, 认为生产者服务业可以提高其生产率。

然后是制造业效率,S值为0.934,包含“全要素生产率”“高技术产业”“产业联动”“发展战略”等子聚类。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通过制造业的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新动能培育,来提高制造业效率和竞争力的过程。戴翔[43]认为在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阶段,加快提升制造业效率水平,是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随着科技革命的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新技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迅速崛起。肖仁桥等[44]发现目前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而政府的政策支持、扩大企业规模可以有效提升整体效率。

S值最低的聚类标题是智能制造,S值仅为0.809。它包含“中国制造2025”“工业4.0”“改革开放”“转型升级”等子聚类。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制造业质量效益提升的支撑。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标志性技术,拓展“智能+”,发挥人工智能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实现制造业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郭存德[45]提出发展智能制造,在帮助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转型的同时,提升总体经济效益水平,并帮助国家节能减排。刘军等[46]分別从机理和实证2个角度来研究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结构改善的影响,研究表明都为正向影响。

排在倒数第2位的是去工业化,S值为0.825。包括“再工业化”“世界工厂”“产业升级”等子聚类。新技术革命与工业革命是当前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重大因素,魏后凯等[47]表示产业升级不是简单的工业主导转变为服务业主导,因此盲目的产业升级冲动会导致“过度去工业化”现象的出现;现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市场国家“急速追赶”的双重挤压,因此必须以创新驱动突破制造业低端陷阱,利用服务型制造重塑价值链,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48];孙丽[49]通过研究日本“再工业化”与“去工业化”政策,认为发展过程中应当强化制造业核心位置,并且在对外投资的同时要注意防止“产业空心化”过快发展。

排在倒数第3位的是绿色发展,S值为0.886。包括“创新驱动”“ 集聚”“环境规制”“发展效率”等子聚类。过去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使得我国环境承载力大幅降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5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越来越强调绿色发展,杨建亮等[50]从创新驱动视角切入,建立并完善制造业绿色发展保障机制,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邓忠奇等[51]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非线性规划等方法测算发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还并未达到真正的“绿色”模式, 每年的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成本仍在增长。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本文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09—2019年关于此主题的CSSCI期刊中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文献特征、研究热点、演化轨迹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通过发文量总体趋势分析图可以看出,在所选取的时间范围内相关论文的发表量呈波动上升趋势,2018年有明显增高,现有研究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

2)结合关键词演化分析发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热点从“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后危机时代”到“转型”“联动发展”再到“智能制造”“创新驱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以及“创新发展”。

3)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发现,目前“生产者服务业”“产业集聚”“制造业效率”都是现有研究中较为成熟的领域,而“智能制造”“去工业化”“绿色发展”等虽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但仍然是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其内容的丰富度和探讨的深入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4.2 展望

在关键词演化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几个值得发掘的研究热点:

1)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属于新的研究范畴,具有多维性特征。虽然已有学者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52],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分析框架,关于这方面的文献发表量依然不多。一方面,学者们可以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慢慢过渡到应用型研究,综合考虑“创新发展”“智能制造”“可持续发展”等要素,构建具有概括性、精确性、完整性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从现有文献来看,大部分学者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常常局限于某个单一视角。在接下来的研究过程中,广大学者可以结合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多维度对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

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再思考。制造业产业升级并不能简单理解为由工业主导转变成由服务业主导,而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的过程。近年来,盲目提高服务业比重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导致现阶段“过度去工业化”问题的出现。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当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帮助产业转型升级,帮助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相关政策调整与实施,强化产业结构优化的带动效应,推动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综合视角考虑制造业绿色发展问题。尽管绿色创新技术的研发可以有效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53],但绿色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技术研发和创新,更与绿色市场消费模式、资源禀赋、环境规制相关政策等息息相关。随着科技革命的持续推进,学者们开始重视人工智能、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54],然而,现有文献在研究制造业绿色发展时多囿于单一视角,缺乏从市场、资源、技术等综合角度来探索制造业绿色发展模式。广大学者可以试图从多因素的综合视角出发,着力健全制造业绿色发展组织、加快完善制造业绿色发展政策、大力引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人才、深入探寻制造业绿色发展机理,从而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

参考文献:

[1] 辛国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9(2):5.

[2] 任保平.新时代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的六大战略[J].人文杂志,2019(7):31.

[3] 吕铁,刘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差距、问题与举措[J].学习与探索,2019(1):111.

[4] 董达善,俞浩.中国制造业现状及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9):36.

[5] 李廉水,杜占元.“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和意义[J].科学学研究,2005(2):184.

[6] 邓安球,史忠良.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理论视野,2009(3):37.

[7] 李廉水,程中华,刘军.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及其评价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2):63.

[8] 范林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4.

[9] 李巧华.新时代制造业企業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J].财经科学,2019(6):57.

[10] 李辉.数字经济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20,33(2):25.

[11] 卢华玲,周燕,樊自甫.产业集群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3,32(1):118.

[12] 耿松涛,彭建.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11):44.

[13] 唐红祥,张祥祯,吴艳,贺正楚.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2):128.

[14] 李晓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转变与重构[J].青海社会科学,2017(2):1.

[15] 谭洪波.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基于贸易成本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5,38(3):171.

[16] 唐晓华,张欣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行业差异性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7(7):83.

[17] 平新乔.“互联网+”与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J].学术研究,2019(3):76.

[18] 郭存德.加快制造业智能升级步伐[J].人民论坛,2019(24):76.

[19] 张杰.进入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关键期的中国经济[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12):5.

[20] 陈昭,刘映曼.政府补贴、企业创新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J].改革,2019(8):140.

[21] 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4):5.

[22] 王佐.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本源和创新[J].中国流通经济,2009,23(2):16.

[23] 王珍珍,陈功玉.我国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12(3):65.

[24] 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3):56.

[25] 唐强荣,徐学军,何自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3):20.

[26] 闫逢柱,苏李,乔娟.产业集聚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考察: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2011,29(1):79.

[27] 江静,刘志彪.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南方经济,2009(11):36.

[28] 刘志彪.重构国家价值链:转变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式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4):1.

[29] 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J].中国工业经济,2015(6):5.

[30] 胡迟.以创新驱动打造我国制造业高质量成长:于建国七十年之际论我国制造业突破低端陷阱的路径选择[J].上海企业,2019(11):68.

[31] 王莉.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2025》的创新驱动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7,35(5):100.

[32] 何岚.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因素[J].重庆社会科学,2016(8):26.

[33] 李珊,杨丹萍.产业集群政策评价研究综述[J].科技与管理,2019,21(4):8.

[34] 张志元,李兆友.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及战略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15(6):144.

[35] 高青松,李婷.“中国制造2025”研究进展及评述[J].工业技术经济,2018,37(10):59.

[36] 罗序斌.“互联网+”驱动传统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机理及提升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9(9):78.

[37] 李福柱,李倩.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高技术制造业集聚及二者协同集聚的创新驱动效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7):57.

[38] 余昀霞,王英.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9,35(3):129.

[39] 王晨晨.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市场周刊,2019(9):50.

[40] 杨林生,曹东坡.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低端锁定的突破:基于俘获型治理视角的研究[J].商业研究,2017(4):143.

[41] 谭洪波.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基于贸易成本的研究[J].世界经济,2015,38(3):171.

[42] 廖瑞斌.环境规制下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J].中外企业家,2015(18):1.

[43] 戴翔.服务进口复杂度与我国制造业效率提升[J].科研管理,2014,35(6):108.

[44] 肖仁桥,陈忠卫,钱丽.异质性技术视角下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效率研究[J].管理科学,2018,31(1):48.

[45] 郭存德.加快制造业智能升级步伐[J].人民论坛,2019(24):76.

[46] 刘军,常慧红,张三峰.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1(4):35.

[47] 魏后凯,王颂吉.中国“过度去工业化”现象剖析与理论反思[J].中国工业经济,2019(1):5.

[48] 郭克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趋势与“十四五”时期政策思路[J].中国工业经济,2019(7):24.

[49] 孙丽.日本的“去工业化”和“再工业化”政策研究[J].日本学刊,2018(6):49.

[50] 杨建亮,唐方成,顾世玲,胡婷.创新驅动制造业绿色发展保障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20,40(2):30.

[51] 邓忠奇,王亮,庞瑞芝.减排与增长:服务业如何实现绿色均衡发展?[J].南方经济,2018(12):78.

[52] 江小国,何建波,方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与提升路径[J].上海经济研究,2019(7):70.

[53] 原毅军,戴宁.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J].科技与管理,2017,19(1):8.

[54] 郭朝先.当前中国工业发展问题与未来高质量发展对策[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2):50.

[编辑:厉艳飞]

收稿日期: 2020-02-07

基金项目: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联合基金项目(18GZLH03);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GDZT201702)

作者简介: 苏 颉(1998—),女,硕士研究生;

王 婷(1974—),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张 浩(1996—),男,硕士研究生.

作者:苏颉 王婷 张浩

上一篇:医疗卫生机构与医疗保险论文下一篇:软件维护管理计算机信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