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本文主要是关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文献的研究,研究涵盖的内容体系比较庞大,因此,文献主要涉及流通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流通产业结构、流通产业政策与规制、流通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技术进步与流通产业发展、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等相关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论文 篇1:

中国上市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量化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对其竞争力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到了中国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支付能力分析指标、收现能力分析指标和成长能力分析指标的量化数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

文献标志码:A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著名的战略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来的。他们将核心竞争力解释为企业的“一组先进技术的和谐组合”。他们所提出来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以制造业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而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独特之处。由于商业贸易企业的显著特点是直接面对广大消费者,其主要任务是经营而不是制造商品,由此决定了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点在于经营能力和服务能力。因此,可以把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以零售企业的经营能力和服务能力为表现形式的各种力量的集合。在这个集合里,包括零售企业的营业能力、服务能力、应变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内部管理能力、企业文化渗透力和感染力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力等各种有机力量的综合。这些力量是一个整体,只有各种力量的有效结合才形成了一个零售企业特色鲜明、令人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二、体系的研究

本文将对中国的上市零售企业的财务资料进行分析,在这里将采用的指标体系根据零售企业的经营特征,在体系构建上综合了前人对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意见。指标体系包括以下三部分:

1.偿债能力指标体系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都有了解企业偿债能力的客观要求,尤其是对企业的债权人最为重要。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可划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长期债务总是要变成短期债务,最终将用现金来偿还。在一般经营情况下,企业当期经营活动所获得的现金收入,首先要满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些基本支出,然后才用于偿付债务。因此,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首先应看企业取得的现金在满足了日常经营活动的基本现金支出后,是否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的本息。参考刘习勇的文章,确定其指标有如下三个:

1.1 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比率;1.2现金流量到期债务比率;1.3现金流量负债总额比率。

在所选取的三家上市公司里,根据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计算其数值分别为:(如表1)

(1)指标说明:

指标1.1: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该指标表示企业偿还即将到期债务,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动态指标。一般来说,其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其比率越小,表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差。

指标1.2:现金流量到期债务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年到期债务。该比率用来衡量企业到期债务可表示经营活动创造现金支付的程度。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就越强。一般来说现金流量到期债务比应大于1。

指标1.3:现金流量负债总额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因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偿还企业全部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该比率越大,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大,企业偿债风险相应越小。

2.收现能力分析指标

收现能力分析指标为了掌握企业获取的收益是否为已实现的收益,评价其收益的质量,应当把现金流量表与损益表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由于利润计算过程多受主观估计和人为判断的影响,以利润为基础计算的指标缺乏客观性,因而在反映企业资本维持以及未来盈利方面存在缺陷。为了弥补这样的缺陷,设定其指标有如下三个:

2.1 现金流量净利润比率;2.2现金流量销售收入比率;2.3现金流量总资产比率

通过计算得出表2:

(1)指标说明

指标2.1:现金流量净利润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该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按权责确认的本期净利润的比较,从而对企业的收益质量进行评价。在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代表收益不确定性越小,企业盈利质量就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指标2.2:现金流量销售收入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收入。该比率表明每一单位销售收入所能带来的现金净流量情况,主要用于衡量企业销售收入的收现程度,是对传统销售利润率指标的修正和补充。

指标2.3:现金流量总资产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总资产。该比率反映企业每一单位资产所能获得现金净流量的情况,说明资产的利用效率,是对传统资产利润率指标的修正和补充。

3.成长能力分析指标

成长能力分析指标企业的成长能力是指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企业成长能力分析重点在于分析企业再投资能力。其主要指标有如下三个:

3.1 现金流量增长率;3.2投资适当比率;3.3投资现金流量成长率

通过计算得出表3:

(1)指标说明:

指标3.1:现金流量增长率=计算期经营现金净流量/基期现金净流量。该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表明企业未来内部资金的增长状况。若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经营现金流量处于增长阶段,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若比率小于1(甚至小于0),说明企业经营现金流量萎缩,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堪忧。

指标3.2:投资适当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该比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内部发展能力和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高低。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现金投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资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程度较低,因此具有较强的内部发展能力。

指标3.3:投资现金流量成长率=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其他长期投资)。该比率反映了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张趋势和扩张速度。

三、结论

(一)在所研究的84家商业贸易上市公司中,定义其前1/4排名的公司有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达到第12名的公司就已经有了核心竞争力,它们的竞争力体现在三方面,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成长能力。同样,可以把这种指标进行量化。但是有一点我们应该明确,那就是核心竞争力是一些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体系里有好多指标,这些指标的排名不同,但是排名在前12位的我们就可以说它在这一方面有竞争力。

(二)在作财务分析时不要太注重数字,因为数字只是一个表面,一个公司的真正实力有很多评价指标,不要看到那个指标很高就认为这个公司在这一方面很强,更不要分析时只考虑一个表,要把三个表结合起来。

(三)本文的财务指标只是对传统的财务评价体系做一个补充,尤其在商业贸易领域,对财务分析体系更是空缺,希望这一财务体系的提出可以为商业贸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责任编辑 杜 娟]

作者:国胜铁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论文 篇2:

国内关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是关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文献的研究,研究涵盖的内容体系比较庞大,因此,文献主要涉及流通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流通产业结构、流通产业政策与规制、流通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技术进步与流通产业发展、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文献综述

Key words: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 change; Literature review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经济发展理论却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理论及其思想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涉及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及其转变深入系统研究的相对较少,文献主要围绕以下这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流通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研究 刘国光(1999)、万典武(1999)、洪涛(2003)、房爱卿,瞻扬(2002)认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流通的先导地位已经开始显现,流通产业已由末端行业变成为“先导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黄国雄(2003)认为流通产业逐渐转变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认为当前流通产业具备社会化、关联度、贡献率、就业比和不可替代性五大特点。王先庆(2007)则对流通产业成为先导产业的约束条件进行了研究,认为约束条件有工业化程度、市场发育水平、产业结构水平、消费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宋则(2009)认为,发展流通产业可以直接实现即期消费、开发潜在消费、创造未来消费,同时还可以节能降耗、扩大就业、支撑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等,因此在现阶段,流通渠道建设应该成为国家战略并应成为国家规划。赵娴(2010)认为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力水平、生产的商品化以及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流通对生产的决定作用日益凸显,成为较之生产过程更为重要的经济运行过程。

2.对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 宋则(2003)界定了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并构建了包括国民经济贡献、流通总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益、流通效率、信息化程度、从业人员素质、流通资本等11个子系统、50个一级指标和30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从不同角度测定和表达了流通现代化的整体水平。荆林波(2008)认为商品市场的竞争力是竞争者无法模仿、市场的可持续经营的一种能力,既包括布局环境、市场设施等硬件条件,又包括服务意识、管理水平等软件条件。李飞(2006)、何珊(2007)、邱蓉晖,唐晓(2004)对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如何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陈文玲(2007)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现代流通能力的大小上,建立一个符合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现代流通体系,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任务。纪宝成(2010)从国家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认为流通竞争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祝合良(2006)、刘星原(2006)提出了我国零售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对策,并提出现代商业技术应用和人性化经营是零售业发展的重点。

3.对流通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 洪涛(2001)认为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刻认识和加快我国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是目前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流通业结构的类型一般包括流通业的所有制结构、行业结构、业态结构、规模结构、空间网络结构、商品市场结构以及其派生的经营方式组合结构等,这些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业结构特征,也构成了我国特色的商品流通业结构特点。晏维龙(2002)研究了流通革命中的市场空间结构、市场竞争结构、流通主导结构、流通行业结构、经营业态结构、流通技术结构、流通外向结构等问题。高觉民(2003)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是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发挥间接和直接影响的变迁过程,那么流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本质上也就反映了流通能力的升迁,它是一种流通高级化必然过程。赵娴(2004)研究了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实施流通业的结构调整要有重点、分步骤进行,要采取切实的对策,以完善流通业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和市场体系,最终实现流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现代化。马龙龙(2006)综合运用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及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对流通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进行了跨学科的分析与研究。

4.对流通产业政策与规制方面的研究 夏春玉(2006)、尚琤(2010)对美国和日本的流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并结合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现状,构建了我国未来流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陈甬军(2008)对我国产业的垄断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行政垄断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而自然垄断有利于产业发展,并提出适当保护自然垄断、反对行政垄断的政策建议。石奇(2008)针对供应商受零售商纵向约束及其规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零售商的双边市场特征出发,探讨了在零售主导市场条件下制造商、零售商、顾客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对这种纵向约束的绩效进行了评价,并对规制进行了界定。肖怡(2007)通过对美国流通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得出我国流通产业的标准化建设仍十分薄弱,其原因主要是标准化政策不够系统,还没有完整的带有强制性的流通产业标准化法规,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5.对流通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的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众多学者对于流通产业促进第一二产业发展、缓解就业、城镇化及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流通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晏维龙,韩耀,杨益民(2004)认为城市发展促使了简单商品流通向发达商品流通的发展,而城市化水平的差异是造成流通水平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从实证方面做了分析。赵德海,邵万清(2004)分析了流通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实证研究了流通产业对GDP贡献、经济增长、就业贡献和产业结构优化四个方面的带动作用。刘子峰(2005)提出了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流通产业不仅仅是先导性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更是战略性产业,其对经济增长的具有的重大促进作用。杨宜苗(2006)分别从经济增长、三次产业、社会就业等维度,研究了流通产业的贡献及相关的测度方法,并对此进行了相应的国际化比较。王德章,宋德军(2007)、王春宇,仲深(2009)的研究表明,从长期发展来看,流通产业每增长1%,可以带动城市的GDP、消费和就业有更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地区之间差异比较大。赵萍(2007)通过研究认为,传统的研究方法低估了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外溢作用,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带动作用还没有被充分表现出来。赵凯,宋则(2009)依据菲德模型的分析框架结构,构建了测度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模型,结果显示,商贸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力高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张建民等(2010)依据2000年-2006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经济发展指标的年度数据,针对流通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各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流通产业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长期原因,但影响程度大小具有地区性差异。包君(2011)通过建立全对数模型分析了商品零售业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认为商品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高;商品零售业对农业的影响与日俱增;商品零售业与第二产业互促共进;商品零售业仍在第三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6.对技术进步与流通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关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层出不穷,众多学者都一致认为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促进作用。韩耀,何广前(2006)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忽视了流通领域内生技术的自发积累,对流通技术的理解仅仅为科学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因此,必须加快流通技术的不断创新,尤其是内生技术的扩散和吸收,通过流通的内生技术进步来带动流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张弘(2007)认为技术创新是流通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应用和创新,为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保障。孙畅(2008)利用索洛增长模型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1992年-2004年间中国流通业增长中的技术进步情况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我国流通产业增长仍然是要素驱动型的粗放增长状态,技术的贡献甚微。李晓慧(2011)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中国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表明:1993-2008年中国流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为0.6%,其中技术效率改善为0.4%,技术进步率为0.2%,不同时期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7.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方面的研究 黄国雄(2010)认为,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流通产业一次创新和改革的极好机会,会带动观念的创新、战略的调整、结构的优化和营销方式的改变,将对我国流通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的必要性。李骏阳(2010)认为,在新形势下,我国流通业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念,加快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他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章迪平(2010)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实证研究了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与流通产业结构、流通产业关联、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相关关系。洪涛(2010)认为我国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逐渐显现。他用十七大报告的9种新提法分析了我国流通业,得出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势在必行。刘海飞(2010)认为转变流通发展方式要有正确的工作定位,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要适应这个转变,二要促进这个转变。他主要从思想观念上提到了几点转变的方式。李丽等(2011)从流通产业的战略地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流通企业、推动流通产业技术升级和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等角度提出了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李晓晨(2011)从促进城乡流通一体化、发展现代流通系统、加大流通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流通产业法律法规健全及全面推进绿色流通方面探讨了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策略。

作者:上创利

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论文 篇3:

连锁药店库存管理中的大库补货模型分析

[摘 要]连锁药店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降低库存增加现金流,是提高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所以,零售行业的竞争与其说是价格的竞争,不如说是物流,尤其是内部库存管理的竞争。本文主要论述库存管理中的补货模式。

[关键词]连锁药店 库存管理 商品组合 ROS补货模型

在连锁零售企业的传统库存管理中,补货是基于对商品需求的预测。而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很多,直接影响了预测数据的准确性,有时会造成商品严重缺货,有时又会使商品积压,从而给库存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顾客对某一商品的需求的实际数据会很快得到反映,因此,现在企业都采用自动补货模式。相对于单店补货模型来说,公司总部大库的补货模型的设定要更复杂一些。自动补货模型对系统数据准确性要求很高,任何一个营运单位,任何一个改变商品库存量的操作的事件发生,都要及时在库存数据上体现。

一、连锁药店大库补货策略现状

在公司现有的电脑信息管理系统中,在采购管理界面,设置了这样的采购补货方法:

最高存货=2.4*移动月销量

补货量=2*移动月销量

安全存量=1.5*移动月销量

补货量=最高存货-现有库存-待收量

某个单品的存货量(我们称之为总库存量)=各个门店存货量之和+仓库存量

但必须指出,目前公司门店正常经营的商品达到6000多种,彼此之间情况差别极大。畅销商品,一个月销量很大,根本不需要保持两个月的存货;慢销商品销量极低,两个半月的存量根本不能保证正常销售,时常会起缺货。而众多商品的补货前置期也各不相同,有的当天发了订单,下午就可送达;有的要提前一个星期;有的外地供应商接到订单甚至要等到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才能到货。有送货到本公司配送中心的,有发货到货运代办点的,有发到本市火车站的。所有前述的电脑系统中提示颜色对于采购员来说,“仅供参考”,主要还是要靠采购员的经验和判断。因而每周一次的查看库存——作订单的补货工作量较大,而且要求补货人员对所负责的上千种品项的供货情况十分熟悉。

从定时补货法和定点补货法的角度来说,原有的补货法实质上是一种定点补货法,但又是定时检查库存。定点补货法,可节省库存成本,也可减少单品供应商的送货次数,提高效率。但由于各个单品到达补货点的时间不同,可能会造成天天补货。是一种更适用于超市或大商场的补货方法。而对于连锁药店来说,要求统一补货,将所有的订单收集起来,在一周内发一次订单,供应商(尤其是经营较多品种的供应商)也省事,提高效率。这也是连锁行业特征性的要求。

二、基于预测方法的ROS补货模型的选择和评价

1.ROS预测法介绍

在大库的补货公式中,多采用指数平滑法(FIT)和ROS法(销售率,Rate of Sale,以周为统计单位)来作为周销量的预测方法。

指数平滑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最近期的情况比较早期的更能预测未来。假设数据越远离当期其重要性就越低,如果这一前提正确,则指数平滑法就是逻辑性最强且最为简单的方法。

ROS预测法对于全公司销量就有些不同了。首先,ROS法中的缺货与超卖发生的确认就要复杂一些。缺货,对于大库来说,发生后对本周的销量可能还不能造成影响,而是影响下一周的销量,甚至对下周的销量仍没有影响。因为,在分店有一定库存量,可以应付一两次的大库缺货;而且,分店之间也可以进行一些互调,来解决临时性的缺货。只有缺货连续在两个星期内出现,才会影响销售。在一周内,一个周销量在30~50左右的单品,一周累计缺货量(指一周内所有门店的要货缺货量,可以包括一个分店一周内两次要货而未满足的数量)是30,还是200有很大不同。我们发现,只有缺货连续两周出现,且第二周的累计缺货量到达周销量的两倍以上,才会对分店销售造成影响。

总的说来,从预测误差分析来看,ROS法是目前预测方法中较为优越的一种预测法。由于ROS法的两个关键系数:缺货系数与超卖系数,具有一定的学习功能,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能记录下所跟踪商品有售卖过程中的有关特点,所以其预测效果也是时间越久越好。因而我们选择了ROS预测法作为自动补货模型的基础。

2.ROS补货模型

对位于销量排名不同区域——销量前700位;701~2000位;2000位以上的3种商品进行ROS补货模型的实验,结果如下:

表1 样本1、2、3及样本和补货系数的变化趋势

图2 样本补货系数和变化趋势

(1)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各个样本的补货系数总体来说呈下降趋势。因为实际库存量就等于补货系数与周销量的乘积,而周销量从总体来说在六周之内也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所以说实际库存量也呈明显下降趋势。

表2 缺货发生品次

从表2可看出,缺货发生次数没有表现出上升的趋势。

根据(1)和(2),可得出结论,所检验的补货模型试用效果良好。不但可有效降低库存,同时还可以控制缺货的发生。

三、小结

ROS自动补货模型在实施中有两个前提:一是永续库存(PI)概念的彻底实施,这一点做到了,才能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才能保证系统对所有的库存现状能作出正确、有效的应对。二是单店自动补货模型与大库自动补货的同时启用。这是大库自动补货模型使用的基础。只有所有的单店都使用了同样原理的自动补货法,才能在反映到总部的数据中剔除一些人工补货所带来的误差、随意性。实现了以上两个前提,开始实施ROS自动补货模型,经验证明,可以有效降低库存,同时控制缺货的发生。

ROS大库补货模型,在当前来说,是一种比较优秀的自动补货模型。尽管其中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探讨,一些参数或计算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精确化。

当然,在实用过程中,很多时候还需要有人工进行调节(如有促销活动,有大量广告策划开始运作等)。但这正是管理的重点所在,将例外的情况交由人脑来进行判断和管理,而将一些可由历史数据和规律推导的结论交由电脑来处理,从而达到尽可能高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柳捷.供应链的自动补货模式及其价值.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2期

[2]赵霏.零售企业库存管理研究.商业流通,2008年第5期

[3]谭旭.医药集团物流补货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证分析.生产力研究,2010年第11期

[4]方丁,刘杰.库存周期计算的价值方法和实物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7年第5期

作者:李晔

上一篇:项目管理中建筑工程管理论文下一篇:加强意识规范化管理合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