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管理应用企业资源论文

2022-04-30

[摘要]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面临五大问题:科研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项目立项后实施过程缺乏监管、项目经费入账手续繁杂、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费使用不符、统计决策无数据支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合同管理、经费管理、预算管理、统计报表、系统数据设计方面提出高校项目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在清华大学实施并取得一定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研项目管理应用企业资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研项目管理应用企业资源论文 篇1:

科研项目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摘 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从人本管理角度出发,揭示农林类院校科研项目管理不同环节中存在的与人本管理相违背的现象以及对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两个主体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从管理模式、激励制度、管理理念等角度分析了此类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素质;管理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着重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农林类高校一方面直接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另一方面占据科研创新高地,肩负重要使命,应当致力于提升科研能力,增加科技成果产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科研项目管理指的是科研单位通过项目管理方式,对本单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1]它始终贯穿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2]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学研究的效率甚至水平,提升科研项目管理水平,对于促进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全面发展,提升高校科研水平,推动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科研项目管理的是为科研活动服务的活动,科研管理和活动中,人是最重要的要素,提升科研项目管理能力核心在于加快转变管理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现阶段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中贯彻人本管理理念,即将人置于科研项目管理的核心,确立人的主导地位,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来调动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以保证科研工作目标的实现,实现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与人本管理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

(一)整体呈现重物轻人的特点

在科研项目运行的不同环节,科研项目管理的工作侧重点不同,总体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是重申报轻管理,即严格把控申报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立项之后的整个项目实施期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制度流于形式化。二是重数量轻质量,即重视论文及专利的数量,缺乏评价科研成果质量的有效指标。三是重成果轻转化,即重视论文的分区和影响因子,忽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现实应用。在整个科研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以项目管理和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仍占有主导地位,带有明显的“重物轻人”色彩,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申报期间,由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不当或可行性、实用性较低而导致项目命中率低,导致某些教师科研主动性不高,消极科研现象突出。在科研项目运行期间,由于监督缺位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科研经费使用造假等现象频发。科研成果质量和科研转化评价体系不健全,导致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科研成果转化率偏低,科研成果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偏低。

(二) 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有待优化

当前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多采用“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各院系—院系级单位质管机构(技术部、质管部、生产部等)”三级管理模式。[3]该模式优点在于专人专职,权责清晰,效率高速,同样,这一模式也存在弊端,尤其是需要直接面对科研工作人员的基层科研项目管理机构中,表现尤为明显。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按照职能进行精细化的分工,使得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受限于某一职位,一旦某一岗位管理人员缺位,不能及时形成岗位间的有效互补,影响工作效率,增加“失业”风险,限制了个人职业发展。另外,科研环节众多,内容繁杂,受科学研究周期性的影响,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工作量呈现周期性特点,在工作量较为集中阶段,基层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工作压力骤增,无法集中调度资源,管理效率低[4]。对于科研人员而言,科研人员需要多次来回项目管理部门办理同一业务,程序复杂,耗时较多,对科研项目管理满意度降低,进而诱发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和科研工作人员之间的冲突。

(三) 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内涵地包括业务能力、创新组织能力、管理理念。当前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面对的是各学科专业教师和各类科学技术,因此又要熟悉各专业科学方面的知识需要科研项目管理人员既要懂科研项目管理方向的知识。但是,就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人员学科背景而言,分布较为广泛,但是专业管理人才较少。呈现管理理念由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科研项目管理中环节众多,各环节又可划分为诸多小环节,涉及内容、步骤和部门众多[3],要求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服务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当前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岗位互补性低,业务不能及时有效办理;工作高峰期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耐心不足,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沟通不畅现象频繁发生,管理人员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和管理理念都亟需提升。[2]

(四) 激励制度有待完善

科研项目管理的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激励力度有待提高。绩效考核机制是激励机制的基础,科研经费和职称晋升是激励最有效的方式。当前,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中采用平均化的绩效管理模式,无差别对待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数量、难度和质量,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与职级挂钩,在这种畸形的绩效管理模式下,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很多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处于被动工作的钝化状态。[5]

在科研部门,对科研人员实施差别化的绩效管理模式,此模式下,科研奖励和职称晋升向项目负责人高度倾斜,对其他项目组成员的倾斜度不足,导致项目组其他成员的积极性降低,参与度不足,得不到充分锻炼,科研潜力无法充分开发,无法人尽其能,同时降低了团队的协作性。同时对科研团队而言,成员之间协作性的降低,不仅降低科研效率,同时导致了人才流失,不利于建设稳定的一流科研团队。

(五) 科研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科研项目管理环节众多、内容繁杂,涉及转发项目指南、组织项目申报、协助项目论证、协助项目任务签订;进行中期评估,检查项目进度;协助验收鉴定成果,推进成果轉化;完成材料归档,总结项目经验。[1]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文件和数据资料,但是当前我国科研项目管理中对数字材料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水平不高,同时信息化水平较低,大量文件、反复提交文字材料现象突出,科研人员花费较多的时间在提交材料、走盖章流程等文书和程序上,不能专注于科学研究。

三、提升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一) 转变管理理念

在科研项目管理中,人最核心的要素,应积极推动管理观念向以人为本方向转变。在项目的申报环节充分调动各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慵懒”教师的积极性;在项目中期进行动态的有效的监督,强化诚信体系建设,提升科研人员诚信意识,增强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和科研究人员互信,减少学术不端和科研经费使用造假行为;在项目考核评估阶段,实行科研成果数量、质量和转化能力三位一体的项目评估机制,如引入市场机制,将企业纳入评估主体开展科研成果评估考核。

(二) 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模式

优化科研项目管理模式,采用更加扁平的组织架构,缩小管理层级,强化基层科研项目管理。基层科研管理,直接面向一线科研人员,科研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沟通,进而影响科研成果呈现和转化,是模式优化的重中之重。在现有办公条件基础上,将原来的业务层级划分为前台管理和后台管理,前台管理即采用综合管理制,即将科研项目管理人员从单一条块工作重重解放出来,实现科技管理全过程、全领域的综合管理。后台管理工作,如:统计、年报、归档等仍然沿用专人负责制。[5]

(三) 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关键在于变“专才”为“通才”,实现路径为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及进修,提升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创新组织能力。按照培训主体将培训划分为两种方式,即内训和外训[5]。内训是在科研单位内部展开的交流和培训活动,旨在促进各业务人员分别对各自主管的业务进行详细解读,相互学习;外训是派出人员向外部机构进修或邀请外部专家展开培训。内修和外修之间相辅相成,外训获得的知识通过内训的方式传递于所有相关业务成员,将内修和外修统一于科研项目管理中。

(四) 优化激励制度

优化激励制度要从完善保障激励机制运行的分配制度和其要完善激励制度、提高激励力度两方面入手。首先,在科研项目管理部门实施差别化绩效管理方式,按照科研工作的难度、数量和质量完善考核指标,对科研工作进行量化,多劳多得,优劳优绩,充分调动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科研部门,在实施差别量化的绩效考核制度的基础上,要实行科研团队权责利分担与共享机制,适度向项目中其他参与人员适当倾斜,从注重项目中的主要个人到注重科研团队整体建设,打造高精尖的稳定科研队伍,推进建设一流学科。其次,科研经费是激励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环,优化激励模式需要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项目“放管服”改革,实行弹性化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简化现行经费预算编制,合并类似项目支出名目;下放预算编制权限,提升科研团队可适当增加中间费用所占比重,放宽科研经费结余使用范围,允许科研团队灵活处理科研经费结余,如将科研经费作为物质奖励发放给项目参与人员。[5]

(五) 提升科研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首先,要高度重视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组织信息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开展前期调研和论证,理解管理需求,并全面考虑阶段性技术发展与需求,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的整体规划,并将其作为指导制定针对于性的实施方案。[6]其次,按照实施方案,分步骤建立一支信息化科研项目管理工作队伍,并在经费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信息化科研管理工作队伍内在包含信息系统和人才要素,配备专门化的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取代传统的office工作软件,在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推动无纸化在线办公,减少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双方面的程序和文件耗时。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人才在后台开展专门化的项目管理工作,同时发挥信息技术人才的内训作用,加强科研项目管理队伍的内部交流,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升科研项目管理团队的信息化知识水平。

四、结语

科研项目管理旨在通过对科研项目的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提升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随着国家技战略部署更为前瞻,对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项目管理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全方位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尤其是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如科研项目管理模式、考核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环节,调动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双主体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双方工作能力,打造高质两科研项目管理队伍和一流科研团队,协同促进本校科研水平和科研实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助力建设现代创新型国家。

参考文献:

[1]武明宇.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动态管理体系建设刍议[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9(04):73-75.

[2]郑鹏,谢洁芬,倪慧群,苏弟华.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剖析及对策建议[J].科技与创新,2019(05):5-7.

[3]张君,邱建国,杨默函.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08):46-50.

[4]朱前涛,史宝光,牛丽,郭明,徐昊,司宝莉,唐霞,宋芳萍.新形势下基层科研项目管理机构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科研项目管理,2018,39(S1):345-350.

[5]凌云,陈国良,韩小彬.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9(04):92-95.

[6] 孫丽.试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外企业家,2019(23):100.

作者简介:

钱殷,女,1967年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科研秘书。

作者:钱殷

科研项目管理应用企业资源论文 篇2:

从科研项目管理现状谈高校项目管理系统设计

[摘 要]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面临五大问题:科研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项目立项后实施过程缺乏监管、项目经费入账手续繁杂、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费使用不符、统计决策无数据支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合同管理、经费管理、预算管理、统计报表、系统数据设计方面提出高校项目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在清华大学实施并取得一定效果。

[关键词] 高校; 科研; 项目管理; 系统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02 . 025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科研管理的深化,政府、社会、企业对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高校科研事业蓬勃发展,科研经费绝对数量迅速增加,高校科研项目呈现出项目类型越来越多、合同金额越来越大、执行周期越来越长、财务要求越来越高的现象。高校作为项目依托单位,一定要肩负起指导、监督、管理的责任,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和经费的管理机制,管好项目用好经费,这对保障高校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面临的问题

1.1科研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

高校科研经费使用采取的是项目负责人审批、科研院和财务处共同负责管理监督的机制。目前由于高校科研院与财务处管理制度不顺畅、分工不明确,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必要的共享平台,数据缺乏有效的组织,散落在科研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难以加以有效的管理和利用,造成科研项目管理和财务经费管理脱节。科研院负责组织项目申报、跟踪项目进展、组织结题验收等,工作侧重于争取项目的数量、经费和级别,忽视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财务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侧重于经费的收入与支出核算,忽视科研资金的筹集、拨入、耗费等过程。如何妥善处理高校改革发展中科研与财务的关系,保证科研项目管理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促进高校科研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是值得深思的重大问题。

1.2项目立项后实施过程缺乏监管

科研项目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包括项目前期立项管理、中期在研管理和后期成果管理。目前许多高校只重视初期立项,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普遍放在对项目合同审查和申报等方面,缺少中期检查,尤其是对项目完成情况和效果没有后期跟踪,对项目立项后的实施过程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管。如果对项目的实施和经费使用缺少监管措施,将不能实时发现项目经费使用与合同规定的偏差,无法及时帮助项目负责人进行调整;将可能出现项目拖拉无法按进度完成的现象;将可能出现某些不负责任的老师拿到科研经费后应付了事,对合作方利益造成损失,影响学校社会形象的现象。

1.3项目经费入账手续繁杂

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它贯穿于项目研究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多样,科研项目合作多元,经费管理办法种类各异,这给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部分科研经费通过财务处直接入账,部分经费通过科研院进行划拨,流程复杂手续繁多,不仅造成老师在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来回跑路和盖章,科研经费在从学校账户到实际下拨到教师项目账号的时间间隔长等问题,而且还会因为科研数据与财务处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换,在项目接受相关部门审计时造成更多的麻烦。

1.4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费使用不符

目前有很多项目负责人没有认识到经费预算的严肃性,没有认识到严格经费管理、合理使用经费的重要性。他们往往把项目预算编制看作是得到科研经费的必要手段,许多预算都是在拍脑袋的过程中形成的,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获得预期成果所必需的项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就造成经费申请到了,但一些必要的正常开支却因事先未编入预算而无法在该项目报销核算的状况。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费使用情况严重脱节非常不利于课题的开展。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预算大多是在项目进行审计或结题时才对其所有的经费和对应预算进行核算,这种滞后性的管理也是造成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费使用不符的直接原因。

1.5统计决策无数据支持

科研活动的发展和丰富给高校统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许多高校对科研统计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手工汇总的纸质化阶段,统计工作往往是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各院系二级管理人员手工整理完成。这种传统的手工统计效率低且极易出现错误,统计人员对统计对象的认识不同、量化标准不一,会影响统计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这种滞后的统计时效性很差,统计内容缺乏前瞻性,很难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和数据,无法为各级领导的有效决策和学校科研发展的提前布局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纸质化的科研统计材料不仅会增加档案管理的强度和难度,也不利于单位、个人的查阅和应用。

2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科研经费在高校资金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高校以往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水平的普遍提高,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建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成为必然趋势。

清华大学项目管理系统是我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一部分,系统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符合实际、简洁高效、服务周全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水平,促进科研管理决策科学化,实现科研管理创新。项目管理系统具有合同管理、经费管理、预算管理、统计报表、系统管理五大基本功能,系统功能模型如图1所示。

2.1合同管理模块

合同管理是指项目的申请、审批、结题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教师把合同信息填入系统,经过院系和科研院两级审核后自动生成科研项目编号,科研项目审批流程如图2所示。科研项目编号是该项目在系统中的唯一身份,将作为唯一识别码与财务系统进行关联,参与后续的拨款程序。项目生效前标记为“0”,生效后按照“是否结题”分为“在研项目”和“结题项目”。

2.2经费管理模块

经费管理是指项目的认款、审批、入账、分拨等过程的管理。为了加快科研经费下拨速度、简化拨款流程,完成科研经费的闭合管理。系统实现了所有科研经费的网上划拨和管理功能,提供3种基于科研信息系统的经费入账和划拨方式,即:① 教师网上认领,科研院审核后财务处入账;② 科研院网上认领并审核后财务处入账;③ 老师网上填写科研经费入账单,院系审核后财务处入账。这3种流程不仅方便教师认款入账,也便于管理部门监督科研项目执行情况。科研经费认领及拨款流程如图3所示。

2.3预算管理模块

预算管理是指项目预算的提交、审批、同步到财务系统等过程的管理。教师把预算信息填入系统,经过院系和科研院两级审核后预算正式生效,预算审批流程如图4所示。系统根据项目类别提供不同的预算模板,可以添加一个主预算和若干子预算,并提供相应的校验功能。此预算将作为共享数据同步到财务系统,作为该项目经费支出的依据,教师可随时查看该项目预算额度的开销及剩余情况,财务处也可凭借此预算数据指导教师合理有效地使用项目经费。

2.4统计报表模块

系统提供表格的在线下载和打印功能,教师和管理人员无需手填便能够生成并打印项目申请表、项目审批表及责任保证书、合同登记表、入账单等各种表格。系统还能实时提供和导出各种工作文件、统计报表、评估数据等,例如:系统能够按照教育部年度统计要求生成所有相关报表,包括在研项目清单、在研项目汇总表、在研项目经费汇总表、新增项目清单、新增项目汇总表、新增项目经费汇总表、项目人员分类统计表等。

2.5系统数据设计

系统数据设计是项目管理系统开发的关键,由于高校科研项目类型复杂、影响因子繁多,各种类型项目管理方法和侧重又不尽相同,复杂的应用环境给系统数据设计带来很大的困难。经过需求分析,我们提出如下数据模式:

(1) 合同信息表(项目名称、归口管理部门、所属单位、项目来源、项目类别、课题编号、合同类别、合同签署时间、项目起始日期、项目结束日期、机构编码、总经费、付款方式、项目负责人信息、课题组成员、协作单位信息、委托方信息、统计信息、附件密级、产权归属、备注等)。

(2) 经费信息表(单位编号、到账日期、到账金额、财务账号、累计到款、当年到款、汇款号、汇款银行、汇款日期、汇出地点、汇出公司、到款金额、到款日期、款项用途、币种、到系经费、外拨经费、拨款去向、经费类型等)。

(3) 预算信息表(主预算、子预算、计划经费、自筹经费、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基本建设费、管理费、绩效奖励等)。

(4) 统计报表信息表(编号、名称、活动类型、项目总数、延续项目、新上项目、计划总数、今年计划、今年实到、下年计划、后年计划、负责项目、参与项目、组织形式、学科分类名称、学科分类、人员总数、人数、人年、博士生、硕士生、国民经济行业、国民经济行业代码、合作形式等)。

(5) 系统后台信息表(角色名、角色代码、角色类型、工作证号、所属单位、管理部门、状态、对应关系、字典表维护等)。

以上5张表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关联,数据处理和存储有极大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在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时,尽量考虑到将有可能用到的字段,并且每个信息模块都具备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便于今后进行各种角度和层面的科研数据统计。

3结论

3.1加强过程监督,实现科研项目全程管理

系统中项目信息以标准化形式存储,实现了科研主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数据共享,使管理的动态性和经常性成为可能。系统实现科研项目编号与财务项目编号的一一对应,建立了科研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关联,解决了长期以来项目信息与经费信息无法对应的问题。项目与经费的关联使得科研院实时掌握项目到款情况,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使得财务处获得更多的项目信息,为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提供更多的依据。

3.2理顺管理流程,推动科研项目规范管理

项目管理系统的闭合式流程设计可以查找出平时工作遗漏的地方、不留死角,减少因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的管理混乱、相互推诿和各种重复性的劳动,进一步推动高校科研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3.3简化入账手续,提高项目管理工作效率

项目管理系统加速了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简化工作程序、节省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减少人力和资源的浪费,大大缩短项目组织申报、经费入账的周期,提高了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3.4加强监督预警,促进经费合理使用

项目管理系统的预算网上填报、拆分、审批、动态调整等功能,实现了科研预算的“事前管理”,不仅方便教师随时了解项目的经费开支情况,促进经费的合理使用,还减少了管理部门调账的工作量,为后续经费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3.5加强数据整合,实现科学统计决策

项目管理系统加强了数据的整合,可以提供动态的、准确的、全面的项目信息,使得统计决策工作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时间和空间的制约,科研管理部门能够随时获取最新数据,了解最新动态,大大提高了统计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共享性,缩短决策周期,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和迟滞性。

清华大学项目管理系统从2008年开始设计实施,各模块功能逐步建立完善,系统使用取得一定效果,现在已成为我校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平台和数据资源,为我校的科研管理和科研信息服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系统功能,抓住学校科研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动其他子系统的建设,争取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全面快捷的科研信息服务,促进我校科研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主要参考文献

[1] 秦燕娟.对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的思考[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

[2] 李彤.全面预算信息系统分析[J]. 新理财,2006(1):44-47.

[3] 张喜爱,曾庆平,韩晶.浅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 2008(9).

[4]陈维忠.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商业经济,2005(3):114-115.

作者:刘 沐, 谢素萍, 皮新玲, 刘 硕

科研项目管理应用企业资源论文 篇3:

企业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分析

摘 要:科研项目管理是企业科研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企业为整合科研资源,保证科研结果,对科研项目实行的所有过程均进行管理。科研项目自身有专业性、高风险、创新性等特征,经过分析目前企业科研管理存有的不足,对科研项目管理机制与模式加以深入探讨,给出规范项目过程管理、更新科研管理机制、建成管理信息系统与专业化人才队伍的精细化管理办法,提升企业科研服务与管控水准,从而达到新时期科研管理發展需要。

关键词: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建议措施

前言:精细化管理是减少行业运行成本、资源损耗、时间损耗为目的。责任落实关联清楚为措施的高校管理模式。科研项目必须通过申请、运作、检验、查收等各种过程,在执行中有中期汇报、结题汇报、成果验收、财务监管等有关环节。科研项目运作人员管理中会涉及到科技部门、财务部门、实行单位等等。所以,科研项目在开展管理中牵涉到多种人员和部门以及制度,属于一项十分复杂的管理执行过程,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梳理与细化,完成科研机构高效运作的探讨和实行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概念和重要性

1.概念

自从国外精细化管理引入本国,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在一般管理基础上成为引领基础思想与管理的办法,是一种战略规划和管理目的细分落实,是企业战略规划与管理目的可以在每项环节中发挥作用,提升企业发展中管理收益和整体执行能力的关键方式。因而,使用精细化管理包括:精、准、研、细四个部分,在组织管理中,应该主抓基础、看重细节,提高质量和效率,促成一套规章体系的建立,将简单的事务变得有章可循,把管理定量化、信息化,完成全过程的管控的标准化、信息化和规范化。

2. 重要性

将一般管理加入深入管理方法,属于一种目标分解模式,把责任分配到人头,是战略规划观察到每个部分的过程,可以发挥出更高的效益。而应用在科研项目中,可以贯彻每个环节,并且提高整体项目执行力,完成发展目标。精细化管理加入科研机构的项目管理中,基于各项细节,将项目精益求精,提高质量,增加科研有效管理,促成项目的实施,以便调动科研人员在工作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升科研技术水准,增加科研机构市场竞争力,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1]。

二、科研项目管理存有问题

科研机构的产品种类多样,整体结构复杂,在具体实施中有很多风险,需要管理人员有较强的管控能力。在实施精细化管理中,必须对项目更加规范,把握冬天项目质量的经费和项目进度,促成科研项目发展。

1. 科研项目来源多元性

企业科研项目根据经费来源渠道通常分为3种:纵向财政类、横向委托类及内部自选类。第一种是以国家为宏观调配和指引科技发展设计的科研项目,能够分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和地方财政科技计划,这种项目的主管部门固定时间发布指南,指引适合要求的科研队伍申报项目,申报项目探究内容因为不稳定,批复立项后要根据主管部门定制实行。第二种要按照单位需要的特定技术研究,研究内容、过程以及成果验收符合委托规定,来源有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组织等。内部自选是单位制定的有关方式,支持科技生产实践创新探究。在经济全球化势头中,更多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的开展,项目来源将更加多样化,势必给企业科技项目管理带来更多挑战。

2. 项目管理结果导向性和科研探索不确定的问题

在课题制的科研项目签订任务书过程中,通常遵循项目管理的SMART原则,但是科研项目不同于通常项目的地方在于对未知领域的创新探索,本质在于不确定性使得人们不能保证行动结果的状况中定制计划,但是伴随创新活动的落实,需要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有时按照真实状况改变主要目的与路线,甚至不用放弃最初计划。这使得结果导向性和科研性探索不确定间出现矛盾,让项目管理难度提高。

3.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体制不科学,缺少沟通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科学性与合理性与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有密切关联。目前经费预算中,预算人员对初期项目可行性研究不到位,缺少和科研项目负责人有效沟通,常常按照自身经验去估算项目经费预算数据,缺少对经费的合理预算,让项目预算结果和科研项目真实发展状况有差异。并且,在科研项目实行过程中,财务部门的预算理念十分薄弱,对预算编制重要程度认知度很低,常常出现经费不能列支,不需要的经费却屡屡列支的情况,经费预支的情况,经费预支不合理,出现严重资金浪费[2]。

三、实施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思路与建议

1. 加强科研过程规范管理

科研项目在开展中承接着立项和验收中间环节、获得科研成果的直接方式,好的过程管理能够减少科研风险,提升项目质量。科研吸纳股研究周期按照项目分有一定差异,国家级重点项目周期时长可达五年。因而,必须对项目实行过程加以监管,及时处理存有的问题,第一时多食用对策加以调整和处理,在有限资源保障中项目高质量完工。增加科研项目管理,应该进程完善的管理制度,如科研项目管理细则、项目进度和阶段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方法、质量过程控制监督管控方法、考评与激励制度等。在立项过程中没考核和申报指南符合性、探究方法具体性、研究金服和经费安排合理性;结题验收时,判断研究成果技术水准和创新性,统计成果使用状况和社会经济收益,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并且,建成科研人员项目施行信用等级制度,把项目执行状况与成果加入考评系统,从而帮助评审作以参考。

2.现代项目管理PDCA循环质量控制

科研项目可以分为立项、施行以及验收三个过程。对不同阶段,应使用不同的管控方式。实施时期是质量控制的重点,现代项目管理的PDCA方式适合科研项目弹性管控需要的一种项目管理工具,能够处理科研项目管理的“适度”难题。PDCA循环理念包含计划、执行、检查、处置几个过程,是加大全方位质量管理的观念和方式。科研项目实行过程分为较多的阶段,实行阶段目的有若干过程,科研项目执行中的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应该在每个子过程中使用PDCA循环,不停调整,施行“适度控制”完成阶段目的[3]。

3.提升经费预算体制科学性,促成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有效性交流

在科研项目管控中,必须提升经费预算编制环节的重视程度,按照科研项目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制定科研管理程序。让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上访共同参与经费预算编制,将三者展开及时沟通,提升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合理性。其一,负责人按照项目目标,对科研项目全程可能出现的费用加以估算,制定有效的方案,交由财务部门审核,给科研项目施行做好基础。其二,从整体上策划经费预算,按照科研项目编制流程与原则,提出需要,从整体掌握经费预算。其三,对财务部门,应该给科研经费预算给出有关建议,足够了解科研项目研究内容和步骤,及时参与科研项目过程,提供资金支持,监督资金使用状况,满足科研项目资金需要,确保科研项目有序开展,提升科研工作效率。

结束语

提升企业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不但能够提升国家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促成事业单位科研项目有序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按照自身发展状况,结合有关政策,完善单位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方法,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收益。

参考文献:

[1]刘丹. 科研项目经费精细化管理研究[J]. 黑龙江科学, 2019, v.10;No.150(11):116-117.

[2]张雪菁. 浅析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业财融合”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 财经界(学术版), 2020, No.552(11):117-118.

作者:郑玉民 邵一夫

上一篇:现代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薪酬制度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