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竞争中取胜之道论文

2022-04-28

摘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放在工作首位,准确地把握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特点,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的德育工作体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职院校竞争中取胜之道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职院校竞争中取胜之道论文 篇1:

宣传片在高职院校形象软实力传播中的作用和表现

摘  要:高职院校激烈的竞争背景下,其软实力的形象宣传成为吸引生源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宣传片所发挥的作用及其表现方式,发现高职院校宣传片中存在内容缺乏精神内涵、受众群体定位不清、制作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社会交流明确受众群体、注重地域文化和办学精神的融合、加强专业化制作团队建设。

关键词:宣传片;高职院校形象;软实力传播

一、宣传片在高职院校形象软实力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1.促进高职院校形象宣传形式的多元化

宣传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职院校品牌形象传播的形式。[1]与之前惯用的文字宣传方式相比,宣传片包含文字、图片、音频等元素,全面立体化地宣传高职院校形象,提升了宣传内容自身的表现力。特别是在宣传片与微信、微博等网络传播方式结合使用的情况下,将宣传片的作用最大化发挥,从而实现高职院校自身发展成就、办学理念等方面的全面宣传。

2.全面展示其精神面貌

宣传片作为重要的载体,通过精致细腻的画面以及感染力的声音为受众带来美好的视听享受,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大学精神、科研成果等传递给受众,以此宣传高职院校的综合实力。宣传片由于自身具备良好的视听体验,更好地将高职院校特殊的文化内涵予以全面展示,确保受众可以直观了解学校,同时也就更加容易接纳学校。

3.帮助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的知名度

宣传片可以通过立体化的宣传将学校整体形象进行提升,也提高社会对学校的关注度,同步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最终达到学校“软实力”不断发展提升的目标。在高职院校形象中,公众传媒形象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不只包括社会各界产生的高校印象和评价,还包括高校对外宣传环节中的全部信息。高职院校在使用宣传片进行自身形象宣传时,通过树立公众传媒形象管理意识可以将正面作用最大化发挥,对社会各界全面了解高职院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宣传片中高职院校软实力传播的表现手法

1.主题内容的多元化

宣传片应用到高职院校形象软实力宣传工作中,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变化确定主题,内容应多样化,针对受众群体和时间的差异制作宣传短片。除可展示综合实力主题外,还可将综合实力中的单一模块作为宣传主题,如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及培养设施等。但需要介绍自身的师资力量、科研成就等,并且注重展示人文环境、合作企业、文艺活动等。以上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以此提升社会对高校的认知。

2.叙事方式的多元化

宣传片应用到高职院校形象软实力传播的过程中,其叙述方式需要注意诉求和受众的差异,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人物故事。人物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优秀学生、干部、指导教师和校内领导,目的是为了凸显高职院校人文内涵,从侧面展示高职院校的形象。第二,报告的形式。借助于报告可以很好地匹配关键信息和画面进行,通过逐级罗列的方式,确保受众直观了解学校内部办学资源及隐藏其中的文化精神。第三,文艺式的叙事方式。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微电影,通过微电影的形式讲述发生在校园环境内的日常小事,让受众在观赏生活故事的过程中了解校园生活环境以及人文精神。

3.风格的多元化

高职院校自身的整体形象是各种特征的集合,是社会各界对其的总体形象和客观评价。宣传片风格类型可以分为动感活泼、文艺清新、专业学术等诸多类型,视频画面的速度、音乐等有不同的处理手法,从各个角度展示高职院校的形象。在选择宣传片的风格类型时,需要从高职院校发展现状、教学资源等方面综合考虑。

三、高职院校宣传片策划需遵循的原则

1.故事化和新颖性原则

在策划高职院校宣传片的过程中,需要强调影片的故事化以及故事的戏剧化。高校形象宣传片新颖性不仅表现在戏剧故事的传达上,而且也表现在以什么样的视角来表达戏剧性的故事上。[2]为了契合受众心理,需要影视艺术体现底蕴、情感以及文化上的诉求,以新颖取胜,突出艺术宣传片中的美感元素。

2.本土化和民族性原则

本土化及民族性二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高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区域的学生有不同的饮食习惯。[3]在策划其宣传片时需要将本土特色作为立足点,同时将学校独有的成就特色对应展示。因此需要在熟悉本土文化特征的基础上,使用符合大众审美特点的方式,全面融合不同区域的文化特征、人文情感。

3.真实性和时代性原则

宣传片应将镜头放在真实的生活空间环境、时代背景以及校园师生所处的真实环境中,突出真实,深层次彰显高职院校自身的形象。

四、高职院校宣传片中存在的问题

1.内容缺乏精神内涵

当前高职院校形象宣传片内容上缺乏核心精神,系指在发展过程中每一所高职院校逐渐积累升华而成的文化特质,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清华大学的核心精神,通过形象的宣传,这一精神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对清华大学的共同认知。但就大多数高职院校所拍摄的宣传片来说,往往缺乏核心精神,这就导致在其形象宣传片中由于缺少核心精神的融入,给人的感觉是缺乏宣传的灵魂,使得整个宣传片看起来仿佛是各种要素的简单堆叠,无法给受众带来深刻的印象。因此宣传片制作人员应在创意的基础上,注重将高职院校的精神理念和文化精神作为宣传的核心,展示其独特的個性。

2.受众群体定位不清

高职院校所面对的受众群体数量以及层次十分庞大,但一部校园形象宣传片的时长相对较短,无法面面俱到,不可能做到满足所有受众的观赏期望,因此任何一部宣传片都需要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策划宣传片的过程中却忽视这一关键问题,导致在具体的制作工程中因为缺少特定的受众群体,而千篇一律地将学校自身的发展历程、课程设置以及当前的科研成就等进行简单地罗列讲解。这种不注重受众群体精细分类而成的宣传片首先在内容上就不足以吸引受众群体的注意,最终结果就是宣传效果差强人意。

3.制作水平上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高职院校自身的形象宣传片本质上也是宣传片的一个分支,从其技术手段角度上看和那些一般性质的宣传片并不存在任何区别,只会在内容和风格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一部堪称优秀甚至完美的形象宣传片,都是历经前期的严格策划、中期拍摄录音、后期剪辑以及合成后方可将一部具有唯美画面以及真实记录的校园宣传片呈现在大众眼前。通过不断播放,让大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情况全面了解。在宣传片的拍摄技术、剪辑以及特效等方面也同样具备很大的进步空间。

五、优化高职院校宣传片传播效果的措施

1.加强社会交流,明确受众群体

先行确定宣传片所面对的受众群体,通过精准化定位对宣传片内容以及表现形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应考虑:第一,严格考察受众需求,也就是在宣传片确定拍摄之后,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或者访谈,针对当前在校学生、校友等的相关意见采集素材。第二,对收集的受众诉求进行整理。将各类不同受众群体的意见进行分层分类,按照重要与否对其进行排序,确保所要呈现的内容是符合受众需求的。在正式拍摄之后,将样片向受众群体展示,并在合理采纳其意见的基础上针对宣传片内容进行调整。

2.注重地域文化和办学精神的融合

每一所高职院校所处的地区以及文化都具有特殊性,只有在定位足够精准的情况下才可以将高职院校自身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主题以及精神文化内涵予以确定。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高职院校形象软实力传播效果提升的关键是将地域文化特征风采予以全面展示,作为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将其特色作为取胜之道。

3.加强专业化制作团队建设

首先,引进和培养专业人士。除了通过高薪以及改善工作环境吸引外部专业人才之外,还需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不断提升制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其次,购置专业设施。先进的拍摄、剪辑以及后期制作需要先进的设备作为支撑,校方应投入资金来购置专业设备器材,确保宣传片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邓华.宣传片在高职院校形象软实力传播中的作用与表现——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4):267-268.

[2]赵一阳.高校形象宣传片的策划探究[J].戏剧之家,2015(23):98-98+100.

[3]科學的饮食制度和习惯[EB/OL]. (2016-12-13)[2020-03-05].http://www.docin.com/p-1809045477.html.

作者:石静 荣怀兵

高职院校竞争中取胜之道论文 篇2:

浅谈高职院校与时俱进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摘要: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放在工作首位,准确地把握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特点,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的德育工作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体系

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发展规律来看,应当德智体全面发展,缺一不可,而德育在其中是主导因素,起动力和保证作用。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的讲演中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或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正确的道德、人格、理想、情感可以作为人生导向,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现代学校要做到教书育人,而且要以育人为本。陶行知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面对新的形势,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培养和造就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新的世纪,我们面对的不仅是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更为严峻的是道德危机的挑战。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深入发展,在市场经济形成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多方面都在发生着改变。我们至少要看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从两个方面发生了震荡和重大改变。

(一)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同时,学校也迈出了计划体制,带来了用人制度的改变。“自主择业、进入人才市场、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引入,用人制度的改变,学生惯常的思维、心理、行为模式突然遭遇到了市场的冲击。从前不需要自己负责的事,变成了自己的责任,从前个人是一个巨大“全局”上服从调遣的小小部分,现在被独立出来了,获得了“个体”的身份。虽然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乃至人格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二)依靠自己的实力在竞争中取胜,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原则,学生的观念随社会的改变而呈现出新的态势。这一方面既是对旧有的学校德育模式的冲击,又规定了今后的德育的现实条件和工作基础。它表现为:1、学生的个人意识大大觉醒,主体性高扬,要求自主、自强、自尊、自信。2、学生的(也是社会的)道德取向的改变,制约着学校德育方向的改变。在内容上不能再继续空洞化,脱离实际的德育;在方法上,学生的道德体验,道德实践日益成为主流,突破了“课堂认知”的单一方式。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作风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受欢迎的是尊重学生,作风民主的管理者和教育者。3、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成为其道德发展的动力,学业上更主动,注重自己的真才实学。学生在校“自信”程度很高,对教师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才兼备”的教师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人。

同时还要看到在改革开放和两种经济体制转换的现代社会里,许多学生受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加深,主要表现是:理想和信念模糊,是非观念不清,把“有钱人”、“歌星”视为自己最崇拜的“英雄”;主体价值观迷失,道德认识、道德实践缺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吃喝讲高档,穿戴讲新潮,现乐讲时髦,好逸恶劳;生活上过多的依赖父母或他人,在困难面前意志薄弱,缺乏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和顽强的毅力。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构建

由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的变化,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学校德育工作不能把自己放在市场经济伦理观念的对立面,而应适应主流,探索和建设与时俱进的合理道德规范,将德育工作系列化。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发展可概括为:“立志、塑造、奉献”。具体内容为:一年级: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职业意识的教育;二年级:专业思想、职业道德教育,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三年级: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理想与前途教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文明守法,培养学生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精神。

(一)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已经历了爱国主义浓厚的感情沉淀和意识强化。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具体内容是“爱我家乡,建设家乡”,即了解家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做一个家乡的建设者。(1)关于家乡的历史,了解了家乡的历史,以及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出来的爱国主义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家乡人民的奋斗历程以及家乡建设的宏伟蓝图。(2)做家乡的建设者: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由传统转入现代,计划经济体制给予人的固定的身份被消除;大规模的现代化又消除着旧式的血缘、地缘关系。纵、横双向的解放给予人的一个共同身份是:公民。我们建设的是一个现代化的、法制的、文明的社会,学校要培养的是爱祖国、爱家乡的公民,是家乡的主人和建设者。学校请优秀毕业回校畅谈“爱我家乡、建设家乡”的体验,使学生不再停留于对国家、祖国的一个抽象认识上,在一般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回到对社会实际的认识上来。

(二)理想、方向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在校的几年生活中,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内容是很多的,其中政治方向教育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理想和方向教育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由我们的社会制度性质和培养目标决定的。为了使理想和方向教育落实,应把理想和方向教育分解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政治理想教育。

1、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高度法制的经济,它要求各种各样的规范、条件,约束更加严格,绝对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要求更高,为此,要非常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要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着重抓好集体主义、职业责任和纪律、敬业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1)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始终,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最根本的标准,也是衡量个人职业行为和职业品质的基本标准。因此,在学生主体意识增强的同时,强调集体主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应明确的向学生提出: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要做到“三个为重”:即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关心集体比关心个人为重;当集体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规则下可以也应该统一起来,市场以经济体制承认个人的合理利益,但个人利益包含在集体利益之中。要在学生中进行大量集体主义教育,并让学生经受锻炼。如理直气壮的颂扬“奉献”精神,大张旗鼓的宣传先进人物,开展“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讨论。同时,学生在不断的考试、竞赛、监督评比中学会为自己的集体尽力,珍视集体的荣誉,学生所推选出来的干部也是学生中最具凝聚力的,能为集体做更多贡献的学生。

(2)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教育。国家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那么,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的培养就成为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①职业责任:也称职责业务,是职业团体和从业人员对社会、对人民所承担的职业义务和责任,强调的是职业道德的自律性。“责任”这一含义为今天高职院校德育所强调,在学生的一切活动中,突出强调个人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在教育中,把责任概念分为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教育:A、它是个人自下而上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中,个人必须与经济单位建立起聘用契约关系,以维持生活,这是个体自立自强自尊的最基本条件,它意味着个人有这样的责任能力,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B、责任更高层次是把个人的一切具体工作与社会共同的远大目标结合起来,做个当地经济建设的劳动者。工作辛劳需要有顽强的毅力,对社会的永久的善意期待,才能坚守在这毫不起眼的岗位上,当个人工作责任感与远大目标相联系时,它就超越了个人功利,升华道德理想,即具有了奉献精神。“敬业”就是社会要求个人到达成协议的起码标准。②职业纪律:职业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它要求从业者在职业生活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职责,它强调的是职业道德的纪律性。在组织程度高、生产规模大的社会,守纪律,服从指挥是社会成员的一种基本素养。对各行各业都要遵守的劳动纪律,学生易理解,但对财经纪律,认为那是财会人员的事,与已无关。因此,要教育学生不仅财会人员必须遵守财经纪律,而且一切行业的工作人员,都要公私分明,养成按章办事的良好习惯。至于群众纪律要教育学生在本职工作中自觉遵守群众纪律,维护群众利益,时时处处做群众的贴心人。同时,在进行职业纪律教育时,尤其要注意结合不同专业,讲清本专业学生将来从事职业活动的特别纪律要求。如汽车驾驶专业,就应特别强调严禁酒后开车这种特殊纪律要求。

2、理想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悉的劳动者;需要数以千计的具有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开拓能力的厂长、经理、工程师、农艺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和其他经济技术工作人员。职业理想教育一是要引导学生早一点立成才之志,激发学生对某一种专业、某一学科的兴趣,了解国家当前需要什么专业人才?而这种专业的人才又需要什么要的素质?帮助学生去了解自己,考虑自己个性的特点,以便发展自己的潜能,并为此努力奋斗。二是正确处理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的关系。高职院校学生在立志成才择业时常会出现与个人兴趣爱好的矛盾。因此要教育学生真正认清自己从事的职业对社会的意义,从整个社会需要出发,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理想,就能在实践中逐步地对本职工作产生兴趣,这就是“趣从志生,志能生趣”。三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和劳动报酬。选择职业是每个高职院校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必然碰到的大事情,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因此,帮助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非常重要。教育每个高职院校学生在择业之前,既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又要考虑自身的实际条件,对自己的思想基础、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工作能力、爱好特长都要自知之明,抱实事求是态度,既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要批判和抵制社会上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错误思想。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不要认为念普通高等大学才有出息,进高职院校低人一等,不光彩,产生自卑心理。高职院校学生选择园艺、导游、高级护理、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工种作为自己的职业,并考入有关高职院校进行学习,这是一种正确选择。事实证明,只有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使自己的才智在合适的岗位上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远大的志向就能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逐步形成,又给从业者选择物质利益的可能。因此,要教育学生根据国家需要和个人的实际条件,从实际出发,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和劳动报酬,反对“一切向钱看”唯利是图的思想倾向,把个人物质利益与企业经营状况结合起来,通过利益机制,实现个人的物质利益,达到从业者的个人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对个人理想、生活理想、政治理想只要社会允许的应当允许学生为此奋斗。

(三)社会主义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事业,需要大胆探索、创造。但不能无视国家的政策、法律,我行我素,自行其道违法乱纪。由于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必须遵循约定或法定的行为规范,因此要教育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让学生明确以法治国的意义,养成按章办事,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推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简介:王玉霞(1966— ),女,湖南岳阳人,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作者:王玉霞

高职院校竞争中取胜之道论文 篇3: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突破社会认同危机

摘 要 我国高职院校长期面临招生难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存在歧视,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低。社会认同理论为个体如何选择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理论解释,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解释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社会流动、社会竞争和社会贡献是高等职业教育突破社会认同压力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高职教育;社会认同;社会流动;社会分层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遭遇社会认同危机

近些年,媒体关于我国高职院校遭遇生源危机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如2012年光明日报《高职招生难更需“冷思考”》文载:山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12年高考录取情况显示,虽然高职录取线已降到180分,但仍有96所学校三次投档无一人报考。招生再度“感受到了阵阵寒意”。更可怕的是,这种生源危机已经蔓延至全国,根据各地招考部门陆续公布的数据,广东、河南、河北等省份均出现了招生难现象[1]。“现在五年制大专班铺天盖地,这些大专班好像跟高职校没啥两样,要想念大专,初中毕业时就随便可以挑。既然上了高中,目标就是大学,高中多上了三年,再去高职校当自己初中同学的学弟,那样多没面子!”永泰三中的高三应届生小李说,他从上高中的那一刻就定好了自己的目标,虽然现在成绩不理想,但如果考不上本科院校,他的首选还是复读[2]。学生家长的“职校歧视”也根深蒂固:“我这几天再看看,有没有学校能降分,只要能上本科什么学校都行,不行就复读,上个职校,说出去多丢人。”[3]

高职招生遇冷、高职招生难的呼声似乎越演越烈。在高职院校招生难背后,原因复杂多样,如国家政策导向问题、生源数量问题、高职教育质量问题、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社会传统文化偏见问题,等等。高职教育仍然没有被社会完全认可,更多的还是被作为低于本科层次的教育,社会存在“职校歧视”,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仍然是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个体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用来解释群体行为的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social-catego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特纳(Turner,1985)对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进一步提出了自我归类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他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4]。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了社会认同对群体行为的解释作用。在此,运用泰弗尔的社会认同理论来解释人们如何选择高等职业教育。

(一)社会分类:高等职业教育对个体的社会意义

社会是由若干个社会层级(社会分层)体系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社会共同体。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就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而言,美国学者特雷曼(D. J. Treiman)指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5]。高等教育是促进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并获得更高的社会层级如职业地位、社会声望、经济财富的重要途径[6]。同时,高等教育对促进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的影响效应有很大不同。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下,接受高等教育几乎等同于“鲤鱼跳龙门”,高等教育对促进个体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具有巨大的影响。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这种影响效应在个体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性,处于高等院校金字塔顶端的一流高校毕业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精英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庞大的普通本科和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市场化竞争,他们需要整合更多的资源和资本才能挤进精英群体,而文凭就是重要的竞争资本。高职教育在与普通本科教育无硝烟的文凭竞争中败下阵来。

尽管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文凭认可度不如普通本科,不过,对于社会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都有限的家庭而言,在选拔性的高考竞争中没有取得优势的情况下,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仍然是个体在结构化社会中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为更多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给社会底层百姓向上流动创造了机会,进入到“大学生群体”阶层。同时,同为“大学生群体”,群体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阶层差异,如“985”大学、“211”大学、地方本科高校、高职高专这种高校分类体系上的差异。从培养目标看,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技术性与传统精英教育有本质区别,其就业目标定位于一线技术工人,属于社会“蓝领阶层”。

(二)社会比较:个体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情感意义

群体间社会比较会使个体产生不同的情感意义。尽管教育可以正向影响个体的向上社会流动,但个体的向上社会流动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除了个体的智力水平、能力因素、努力程度等以外,还受到家庭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制约。布尔迪厄在分析学业分类体系时指出:“事实上,正是通过这个分类体系,学业分类活动建立了行动者的社会属性和学业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学业位置本身又根据教学、教学机构、学科或专业的等级而等级化了”[7]。个体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既与个人优秀和努力程度有关,也可能与家庭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有关,还可能与学校教育制度有关。这种群体间阶层文化比较及获得学业成功的难易程度比较,使得接受高职教育的个体产生客观的情感体验。

从社会比较的角度看,人们对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社会比较是关注的重点。一是学校层次的比较。由于教育与社会分层存在直接关系,接受更高等级的教育、获得更好的大学文凭和学位成为获得和巩固社会阶层地位的重要且有效途径。因此,接受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群体间社会比较。无论社会对大学基于等级的“垂直分类”,即根据重点大学、地方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的分类法,还是基于类型的“横向分类”,即根据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从由学生高考成绩决定大学院校选择权的视角看,社会普遍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处于“大学生态链”的末端。二是占有的高等教育资源的比较。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大学赋予学生的文化资本(如文凭和名校效应)和社会资本(如校友关系网络)有着客观的差距,在生源质量、教育财政资源投入、优质教师资源、优质就业资源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体与接受其他类型和层次高等教育的群体之间存在比较,也导致个体不同的自尊、自信等情感意义。三是社会声望的比较。影响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社会声望比较。个体在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后获取的客观职业资源越多、职业社会声望越高,越能促使个体做出积极的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和评价。人们凭借其社会经验和主观感觉对人群进行的分类,主要依据三个方面的标准:即是否有钱(收入高低或拥有财产多少)、是否有权(在政府或企事业组织中担任的职位高低)、是否有文化(学历文凭高低)[8]。相对普通本科教育而言,人们普遍认为高职教育文凭社会认可度低,毕业后所从事的一线技术类职业的社会声望较低,工作待遇较差。这是我国社会传统官本位思想和社会攀比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最终影响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

(三)积极区分:个体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评价意义

泰弗尔认为,社会认同源自群体成员身份,而成员身份的确立来自他的涉及社会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相连的价值与情感意义。人们总是争取积极的社会认同,而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是通过群体间的社会比较获得的,如果没有获得满意的社会认同,个体就会通过行动进行认同重构或认同解构[9]。高职教育存在的客观局限,如高职教育历史积累薄弱、国家政策重视不足、定位不明确、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等[10],由此,个体对高职教育产生消极或负面评价。这种消极或负面评价导致个体对高职教育情感上的认同危机和行动上的直接排斥。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要获得个体满意的社会认同,需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局限,客观对待消极或负面评价,找到自身发展或寻求突破的增长点,顺势而为,在经济与产业发展布局、文化传统与观念、教育机制与管理体制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向受教育个体提供满意的教育和服务,满足个体对接受高职教育的期待;另一方面,由于接受高职教育的个体在社会认同水平上的自我尊重会倾向于寻求积极的高职教育社会认同,从而产生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自我激励,因此,接受高职教育的个体对高职教育的积极评价将是提升高职教育社会认同的内生性力量。

三、高等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发展模式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内仍处于较低地位,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歧视”和社会认同不高的现实短时间内难以逆转,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在国家宏观政策引领下,以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战略转移为契机,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现代企业对高技术人才的要求为标准,落实高等职业院校依法自主办学,完善现代高职院校内部管理制度,增强高职院校实践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竞争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内的应用技术特色,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社会就业中的不可替代性作用,进而促进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对群体间地位关系进行了研究,特别是群体中低地位群体成员的自我激励策略。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会通过群体关系来维持和提高社会认同,采用的策略有三种: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社会竞争(social competition)、社会创造(social creativity)。对策略的选择依赖于他们对自己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关系的知觉[11]。在此,运用社会认同理论的自我激励策略,研究在高等教育系统内暂时处于劣势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的发展模式。

(一)社会流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

社会流动产生的条件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社会结构的变化;二是社会开放性的增加。社会结构变化对流动有直接的影响,其变化所引起的位置增减将导致社会成员在不同社会位置上的新的分布;社会开放性的增加则会减少流动的障碍,从而为社会成员变换其社会位置提供更多的机会,对流动产生间接影响[12]。在我国社会法制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收入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健全、社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形势下,社会中间阶层将不断扩大,社会流动的空间不断扩大。此外,我国建设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的和谐社会的一系列举措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等,将进一步为社会流动所需要的调整社会结构和增加社会开放性创造条件。同时,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流动中极为重要的途径和砝码,其本身的公平影响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而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又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和社会认同。

第一,需要尽快为高等职业教育设立学历提升的渠道,实现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类型上的衔接与自由转换,为高职院校学生在学历层次上向上流动创造发展空间。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发布,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略,明确提出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国家在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为高职高专学生继续攻读更高学历学位提供了畅通通道,学生将可以根据个体需要决定是否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从而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高职教育在学历层面向上流动的通道打通,将大大排除学生认为高职教育学历层次较低的后顾之忧,让更多的学生选择接受高职教育。

第二,要通过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机会、职业薪酬与职业声望促进社会流动,进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一是在我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转型升级以及人口红利消失的大背景下,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亟需大量身有一技之长的高等职业技术类人才,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大大增加。二是我国高端制造业、信息科技产业、工程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产业等经济结构中的重点产业的升级发展,社会分工更加细化,高级技术技能类工作岗位及其他新兴技术类职业将不断涌现,职业技术技能类工作岗位的薪酬不断看涨。三是在中国制造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使命必然要求劳动者掌握更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职业技术技能类工作岗位在工作权利、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等方面会得到优化,职业声望得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要通过提高就业机会、职业薪酬与职业声望来吸引更多的人才,促进社会流动,同时,人才向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流动,反过来也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

(二)社会竞争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

在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研究领域,西方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冲突论,认为引起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来自社会群体之间地位的竞争[13]。另一种是功能论,认为社会分层是满足复杂社会系统的需要,被视为确保需求满足的一种机制[14]。从冲突论的角度看,个体间接受高等教育的竞争是为了获取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获得更“有价值”的文凭。从功能论的视角看,高等教育结构是国家人才战略和社会需求双重作用的结果,高职教育必然会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应然的位置。那么,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创造公平、差异化的竞争环境,为高职教育提供良性发展的空间?

第一,是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学历层次竞争的公平。学生应该有平等选择接受普通本科教育或高职本科教育的权利。现在的事实是,高职教育属于专科层次的教育,而专科要升本科需要继续学习2年,这样时间成本大大增加。高等职业教育因其学历层次的原因,失去了很多参与社会流动性竞争的机会。因此,对高职教育而言,既要突破学历社会的樊笼,消除社会歧视,主动参与社会流动性竞争;也要提升自身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获得积极的社会评价,以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全面发展的素质重新赢取社会竞争性流动的更大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应该探索建立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给职业教育与现有普通本科教育更为公平的竞争起点。如果高等教育系统内不同类型的高校竞争的起点不公平,那么便无法保证竞争的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第二,应该鼓励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差异化竞争,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我国社会流动性竞争的表现形式外显为学历社会与能力社会的博弈。学历社会是以文凭为中心、学历至上的社会,是以学历作为选拔、使用和评估人才的社会普遍评价标准[15]。能力社会是工作能力为评价导向的社会,它是以综合运用其掌握的知识、技能解决各种工作情境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评价准则。高职教育在提升学历层次,即努力探索建立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同时,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差异化竞争上。差异化竞争的核心是能力差异化。高职学生要在专业技术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胜任能力上与普通本科学生形成差异化竞争,扬长补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专业技术能力上,高职学生需发挥技术优势,与普通本科学生重理论、重学术研究之间形成互补。在实践动手能力上,高职学生不仅要会思考、懂技术,还要掌握如何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实践问题中来,这样可以弥补自己学术能力相对不足的弱势。在职业胜任能力上,高职学生应该发扬能吃苦、能担当、会创新、懂团结的优良作风,扎扎实实地在工作岗位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高职教育要不断在差异化竞争中找准自身定位,在竞争中取胜并获得社会认同。

(三)社会贡献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以及高职人才培养是满足产业需要、保障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福祉的国家教育战略,肩负重大的历史使命。如何出色完成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赋予其的历史使命,是高等职业教育获得社会认同的关键。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且努力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形成若干所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力和高职教育特色的高职院校,对国家的高等教育政策而言是一大贡献。在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高等职业教育要准确定位,坚持质量为本与特色发展的有效统一,坚持教学改革,完善制度建设,改进师资结构,促进专业发展、更新课程内容,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生产的动态衔接,在国家高等教育宏观调控和高职院校自身内涵式发展的推动下,创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科体系和学位体系,努力把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建设成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专业化强、更丰富的、更有选择性的高等教育类型,满足不同智能类型、不同发展需求的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

人们对高职教育的积极评价将提升其社会认同。产生积极评价的条件包括: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学习投入、学习经历满意度、就业满意度(如职业薪酬、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发展机会等)等。为促进高职教育的积极评价,突破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需要综合个体、学校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望与需求。在个体层面,高职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是否符合学生的期望,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学生对高职院校的认同。高职院校提供的教育与学生希望得到的教育之间的匹配度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将得到提升,相应的学习成果也会更优秀,从而提升学生对高职教育的积极评价;在学校层面,高职院校要想方设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设优秀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环境,拓宽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渠道,提升个体的学习投入与高职教育满意度,从而提升个体对高职教育的学校认同;在社会层面,随着中国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升级,职业教育迎来重大发展契机,高职毕业生就业机会大大增加的同时,一些职业技术人员成为各企业技术岗人才引进的“香饽饽”,这些岗位的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和工作收入与传统人们认为的“蓝领岗”有很大不同,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人才待遇的提升促进了个体对高职教育的积极评价。

高职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过或缺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创建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稳定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承担着历史使命并作出积极贡献。高职教育是振兴我国民族产业、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类型,为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不断补充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也由此,高职教育立足于高等教育体系,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

参 考 文 献

[1]朱振国,王建亮.高职招生难更需“冷思考”[N].光明日报,2012-08-24(1).

[2]吴铎思.高职入学“零门槛”能否拯救生源荒?[N].工人日报,2011-04-28(6).

[3]都说就业好,为啥没人去?——透视高职招生与就业的悖论[EB/OL].[2013-08-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08/c_116860314.htm.

[4][11]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475-480.

[5]Deng Z, Treiman D J. The Impac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7,103(2):391-428.

[6]余秀兰.教育还能促进底层的升迁性社会流动吗[J].高等教育研究,2014(7):9-15.

[7]陈卓.当今中国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特点述评[J].中国高教研究,2008(7):13-16.

[8]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32.

[9]方文.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9.

[10]刘明兰.论职业教育的尊严[J].中国高教研究,2015(2):91-94.

[12]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J].社会学研究,2000(3):67-85.

[13]张宇.预期职业地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5(7):51-55.

[14]朱志勇.教育社会学的功能论和冲突论——兼论两种理论对我国教育现状的解释[J].上海教育科研,1997(6):6-9.

[15]唐林伟.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营造“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273-276.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ocial identity; social mobility; social stratification

Author Xiang Bingchi, EdD student of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 research assistant of Wenzhou University

作者:项炳池

上一篇:信息化电力企业预算管理论文下一篇:精细化管理模式煤炭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