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感知价值的银行理财论文

2022-04-22

摘要:随着Internet和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银行理财业务中被广泛应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基于感知价值的银行理财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基于感知价值的银行理财论文 篇1: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分析

摘要:文章阐述了商业银行价值转移的动因,分析了基于价值转移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驱动因素,并从商业银行顾客价值转移、银行业产业价值链转移和商业银行内部业务链价值转移三个角度,提出了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服务创新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价值转移;商业银行;服务创新

一、引言

随着2002年我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选择加速进入我国金融市场。同时,国内经济日益与国际接轨,银行业的发展遇到了来自国内经济市场化和融入国际经济运行体系的双重压力。国内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寻求提升服务品质的新途径,切实留住高端价值客户。另外,国内金融市场的环境由于不断的和国际结果,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这也对商业银行的服务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8年,由过度金融创新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我国银行认识到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服务创新,而创新的依据就应该是价值转移的方向。任何产品都有一个从成长到衰亡的生命周期,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企业的经营策略也会经历同样一个由盛而衰的经济变化过程。就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行业也在进行着价值转移,改变着行业的竞争格局,挑战着老牌公司的战略适应力,也赋予新兴公司机会。银行业同样也面临着价值转移的现象,不仅顾客价值取向发生了转移,产业链价值发生了转移,银行业内部各项业务间同样发生了价值转移。商业银行的价值转移这一现象受到了学者的关注(迟晓英、朱军勇,2007)。

二、商业银行服务创新与价值转移的概念

(一)商业银行服务创新

商业银行给顾客提供服务所涉及到的不是普通的产品,而是货币、资金或金融工具等。客户不仅需要得到安全有保障的资金服务,而且有保值增值的需求。这一特殊的服务对象涉及到的一系列特征,收益、期限、流动性、风险等,都需要银行的服务人员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实现。随着客户需求的日益复杂,银行的服务已经逐渐集成整合,更加多样。结合李建英、冯勤(2007)的观点,本文认为商业银行的服务创新是商业银行在服务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给不同层次顾客提供个性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并控制银行风险。

(二)商业银行的价值转移

价值转移意味着某一产业的价值链战略环节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就像产品存在生命周期,企业的价值链战略环节,即为企业创造重要利润的环节,也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刘志豪(1997)在其研究中指出,价值转移最直接的表现其实就是指某一企业甚至某一个行业的市场价值(指股票及其他资本市场上的市值)向其他企业或行业发生转移的一种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商业银行价值转移定义为:由于银行业技术的进步和顾客需求结构的变化,某一银行市值向其他银行发生转移的现象。

三、商业银行价值转移的动因分析

要探讨商业银行价值转移的动因,必须首先了解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过程。商业银行资源要素的传递过程,就是价值的增值过程,而这一过程形成了商业银行的价值链。从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各个主体来看,商业银行的价值链如图1所示。

从商业银行的价值链可以看出,银行的价值链从客户开始,客户既是银行资金的来源,同时也是服务的对象。商业银行的分行与支行等各级行主要承担经营职能,都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职能重叠,各自为政。而总行主要承担管理职能。下文从商业银行价值链上的各个主体来分析价值转移的动因。

(一)商业银行客户利润的转移

商业银行的客户主要包括企业客户和个人客户,对这两类客户的相应业务称为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零售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现代经营理念,依托高科技手段,向个人、家庭和中小企业提供的综合性、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我国零售银行的发展经历了最初的储蓄时代,即简单的储蓄服务,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4年的应用时代,此时零售业务除了储蓄外,主要包括支付以及个人贷款等;而到2005年以后,零售银行进入账户管理时代,此时银行对每位账户持有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包括个人理财服务、投资服务,还有各种代理业务。招商银行2008年的年报显示,其有高达42%的存款来自零售客户的储蓄存款,而储蓄存款一直是商业银行低成本资金的主要来源。招商银行出色的零售业务业绩表明,零售业务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价值流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在零售客户中,高端客户则是利润创造的重要来源。据招商银行的2009年统计数据,在我国主要省会城市,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达229.53万人,虽然这部分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1.5%,然而这部分人群绝对数量明显,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在扩大。这一小部分高端客户人群对商业银行存款的贡献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二)商业银行渠道价值转移

商业银行的渠道资源是银行的核心资源,是银行强化服务能力、提升同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商业银行的传统渠道主要为各级营业厅网点,而从近年来由于银行客户数量的不断增多而有限的营业网点使得客户越来越倾向于其他自助式的服务渠道,包括ATM、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其中网上银行的普及称为近几年来商业银行渠道建设的亮点。随着网上银行用户的增多,网上交易量也激增。来自赛迪网2009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各大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的网上业务交易量普遍超过总业务的20%。网上银行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价值方式在于,通过网络服务可以减少实体营业网点的运营成本,同时收取一定的费用来保障网银顾客,尤其是企业顾客对于高安全性能的需要,如工商银行出售的U-盾以及招商银行的移动证书等。网上银行带来的价值流入还在于它是一种全新的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如今顾客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在银行购买各种金融產品,网络营销对于金融产品的销售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利润中心的转移

目前,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传统的总分行制。总行进行整体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分行直接对总行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承担对各支行的管理和考核。各支行上级授权范围内面对顾客开展经营,成为独立的利润中心。在这样的组织模式下,银行利润总支行汇总到分行然后汇总到总行。而随着银行业务的升级以及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这种结构的弊端也日益显现。首先,每个分支行之间职能部门设置基本相同,产品,服务,营销具有高度的同质化。其次,每个分支机构的前台业务和后台运营分离,资源和专业技能很难共享,业务流程和标准在各分支机构可能存在差异,顾客体验不一致。再次,由于每个支行业务的综合对于银行柜员要求提高,需要掌握多种业务技能,由于各种交易处理的压力,顾客服务质量很难提高,银行产品的营销工作也无法开展。

本节分析了价值转移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商业银行价值转移动因,并提出商业银行价值向银行零售业、高端客户以及多样化渠道转移的三个动因。

四、基于价值转移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驱动因素

(一)轨道因素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轨道指的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遵循的外部逻辑或规则,主要包括三种轨道:技术轨道、制度轨道和专业服务轨道。

第一,技术轨道。技术轨道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技术使用原则,其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驱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银行内部管理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银行内部的使用不仅为金融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提供强大技术支持,而且对降低银行业务经营成本有着决定性影响。二是银行客户交易系统。除了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信息技术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网上银行的发展使得客户对高效、安全、优质、便捷的服务的要求更为强烈。

第二,制度轨道。制度轨道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外部制度,包括政策法规以及银行业的监管制度等。对我国商业银行服务创新有驱动作用的制度轨道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2003年中国银监会制定和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的制定原则,以及某些具体服务项目如何收费。二是2005年中国银行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该办法废止了《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取而代之的是小额支付系统业务处理办法及手续。

第三,专业服务轨道。专业服务轨道是指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时所遵循的一般知识,以及所提供的基本服务。商业银行价值向零售业务以及高端客户转移的趋势,使得商业银行的专业服务轨道也发生了转变。

(二)外部行为者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另一个重要外部驱动力是“行为者”,主要是对商业银行服务创新有重要影响的人,企业或组织,一般包括顾客、竞争者、供应商和公共部门。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存贷服务和其他业务等。而商业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客户的储蓄存款,所以商业银行的供应商也同时是银行的客户。

(三)内部驱动因素

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最根本驱动力是其内部驱动因素,主要包括银行战略、员工和创新部门。企业战略是服务创新最根本的驱动力之一。商业银行的员工是服务创新的主体,所有创新的概念来自各级员工。创新部门则是商业银行专门进行服务创新的部。

五、基于价值转移的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维度

商业银行的服务创新,绝不仅仅是银行前台的创新,而应该综合考虑各种要素。根据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服务创新往往涉及到企业的新的服务概念,新的顾客界面,新的服务传递系统和新的技术。结合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和银行价值链,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维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概念创新。在服务业中,创新并不是一个有形的实物,而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新的概念或方法。就商业银行而言,服务概念创新可以是新的金融产品,如某银行的理财产品;也可以是一种全新的服务,如交行最新推出的ATM无卡取款服务,客户可通过交行手机银行提前预约ATM取款,客户在预约后到ATM取款时,只需凭预约手机号码、预约号以及预约银行卡的取款密码,即可实现无卡取款,无需向ATM机插入银行卡。而服务概念创新并不意味着某种全新的创新,也可以是已有产品的新组合,或是原有产品上新的服务等。

第二,顾客界面创新。顾客界面的创新是顾客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创新。服务业的不可分割性导致顾客必须参与服务的过程,所以顾客如何与服务提供者进行交流是影響顾客感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顾客与银行接触的过程中如何使得顾客感受到更好的服务是顾客界面创新的目标。电话银行、网络银行都是商业银行顾客界面创新的例子,而传统营业厅里的电子叫号系统也是一种创新。

第三,服务传递创新。服务传递系统是指生产和传递新服务的组织。通常一项新的服务概念由总行专门的创新部门来完成,然后在传递给下级各分支机构。而支行工作人员却是直接与顾客接触了解顾客需求的人。创新的灵感如何有效地传递,银行各组织之间如何有效地沟通,银行创新人员如何有效地发现市场需求的变化,都是服务传递创新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技术创新。商业银行的技术创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可能贯穿于银行服务创新的任何一个维度中。以交行最新推出的ATM无卡取款服务这一创新概念来说,就需要银行利用相关的技术支持。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的顾客界面创新同样需要技术才能实现,而服务传递系统创新中也需要信息技术的相应创新。

参考文献:

1、迟晓英,朱军勇.保险业价值转移与银行保险的发展[J].中国保险,2007(3).

2、李建英,冯勤.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动力因素——基于调查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7(6).

3、Howells,J.&Tether,B.Innovationin Services:Issuesat Stakeand Trends[R].INNO-Studies,2004.

4、申静,张亮.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创新测评[J].技术经济,2009(4).

5、白玲,王歆.服务创新的四纬度模型对我国金融服务创新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7(31).

(作者单位: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管理科学系)

作者:潘 彦

基于感知价值的银行理财论文 篇2:

理财产品推荐指导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随着Internet和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银行理财业务中被广泛应用。针对银行理财交易信息存量的不断增长,以及传统营销中存在的人为疏漏所导致的非必要错误的情况,提出适用于理财客户的RFM模型结合信息技术对理财营销人员进行系统化管理,实现理财产品推荐指导系统的设计,从而实现人力资源集中整合管理,并高效指导营销人员对客户进行有针对性推荐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RFM模型;推荐指导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Recommendation Guidance System for Financial Products

WANG Xiao-xin, FENG Yong-xiang

(School of Data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80, China)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FM model; recommended guidance

1 背景

我國银行业的理财业务营销多为手工方式,操作环节多、流程长,经常因人为因素导致不必要的疏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增加运营成本,还无法利用现有的信息对客户进行准确有针对性的理财营销,使得很多客户无法保持活跃。同时因日益发展的银行理财,增加的理财客户对理财交易量的递增,使得银行留存大量的客户交易信息[1]。如何运用现有的数据对客户进行分析研究,并且通过分析结果对营销管理进行高效的管理,将量的递增转变为质的提升是银行理财对客户营销的一大考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银行业中客户营销服务质量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作用[2]。

针对当前发展形势和银行业理财业务营销的缺陷,建立营销人员管理及产品推荐指导的综合系统,不仅可以减少业务中的疏漏,还可以高效地对营销服务进行跟踪,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结合交易信息分析出客户行为,从而达到对客户细分的目的。这样既可以减少运营成本,同时又能提升客户服务的质量。

2 相关理论及技术

2.1 理财客户细分中的RFM模型

虽然RFM模型是客户细分的常用的方法,但是RFM的指标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改进,以便于适用银行理财客户的交易信息分析[3]。如果按照传统RFM指标,仅以客户最后一个交易距离测试时间点的间隔天数进行统计,那么无法对银行理财客户的交易时间跨度进行分析,也无法区分新老客户;如果某客户在一定时期内频繁对开放式理财产品进行赎回再购买交易,交易频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数,无法准确分析出客户的细分频度标准,同时由于投资金额是累加值,在此情况下将会非常的大,明显不合理。所以银行理财客户细分中的RFM模型无法适用传统RFM指标。为此,本文提出了对封闭式理财产品交易信息的客户季度平均投资来考虑的理财客户细分的RFM模型,传统的RFM指标和理财客户细分中的RFM指标对比如表1所示。

2.2 相关技术

系统主要采用SSHM技术,应用Struts+ Spring+ Hibernate三层体系架构,结合Maven技术对项目jar包的版本进行统一管理并进行开发,这使得开发人员可以清晰系统结构,并具有可复用性的优点,也使得运维人员从层次架构上可以更清晰的理解减少运维成本[4-5]。系统利用Spark On Yarn大数据平台对客户交易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其中利用Sqoop数据同步传输技术进行关系型数据库与文件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6-8]。

系统应用上述开发架构和技术手段不仅实现了对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的清晰化层次结构管理,同时还有效分离了数据持久层与逻辑层。与此同时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平台加强了系统的运营效率,并减少了时间和空间成本,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使得系统的实现及后期对系统的运维变得简单高效。

3 理财产品推荐指导系统

3.1 设计目的

根据用户实际的业务流程和功能需求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方面是理财产品营销指导管理,其中包括系统管理、客户管理、风险管理、运营管理和营销人员管理等功能。另一部分是数据分析推荐指导,其中包括理财产品营销指导推荐管理功能,利用对改进的RFM模型分析并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客户交易数据中隐含的信息,跟踪顾客的购买趋势,划分客户群体,为企业经营提供决策性支持。实现理财产品营销指导中指导营销人员及数据信息管理的整个过程,严格遵照中国银监会印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的相关条例,确保业内行为规范,保证客户信息安全。

3.2 系统总体分析与设计

通过对适合封闭式理财客户的RFM客户细分模型在系统内的建模,在Oracle关系型数据库对模型所需数据进行处理。编写Linux脚本语言将Oracle关系型数据库和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用Sqoop数据传输技术进行相互数据传输。并利用Spark On Yarn平台结合K-means数据挖掘技术,对标准模型数据进行封闭式理财产品的客户交易数据的RFM客户细分的聚类分析,挖掘有价值的关联信息。最终对适合理财客户的RFM客户细分模型的结果进行解释,为传统银行业带来更多潜在于客户交易行为中的推荐指导机会。根据系统的业务需求,对该系统进行总体分析,并设计出理财产品推荐指导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目的,可将理财产品推荐指导系统划分为以下六个主要功能管理模块。主要功能管理模块包括:系统管理模块、客户管理模块、风险管理模块、营销人员管理模块、营销推荐指导管理模块和运营管理模块。系统功能管理模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

根据需求分析并结合实际的业务需求,将主要功能管理模块再进一步进行子功能模块划分。

3.3.1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模块:包括三部分的功能管理子模块,系统参数管理、用户管理和系统操作管理。分别对系统内所需参数、操作用户和系统操作信息进行系统化统一管理。系统管理模块由科技管理人员负责进行配置维护,主要系统管理模块的操作流程如图3所示。

1)系统参数管理模块,包括机构管理、系统参数设置和数据字典管理三个主要功能。

2)用户管理模块,包括用户信息管理,角色菜单管理和在线用户管理三个主要功能。

3)系统操作管理子模块,包括操作日志管理和公告信息管理两个主要功能。

3.3.2 运营管理模块

运营管理模块:主要是通过批量信息管理子模块对前台系统和后台批量进行操作和信息交互。

运营管理模块由科技管理人员负责进行配置维护,操作流程如图4所示,其中特别标明了模型数据处理的内部信息流程,以便获取主要的模型内部信息用以查询展示。

3.3.3 风险管理模块

风险管理模块:主要通过风险管理子模块对风险评估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维护。风险管理模块由营销管理人员负责进行风险评估题目相关信息的配置维护,主要风险管理模块操作流程如图5所示。

3.3.4 客户管理模块

客户管理模块:包括两个功能管理子模块,理财客户信息管理和风险承受能力管理。通过对客户的相关信息查询及风险承受能力的管理进一步完善营销推荐指导系统的功能。客户管理模块由营销人员负责进行客户信息查询,对客户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及相关评估信息查询,主要客户管理模块的操作流程如图6所示。

1)理财客户信息管理模块,包括客户资料查询和签约账号查询两个主要功能。

2)风险承受能力管理模块,包括风险评估流水查询,客户风险等级查询,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三个主要功能。

3.3.5 营销人员管理模块

营销人员管理模块,包括三个功能管理子模块,基本信息管理、客户归属管理、违规投诉信息管理。通过对营销人员相关信息录入操作,以便达到对营销人员的规范化具体管理的目的。营销人员管理模块主要由营销管理人员负责对客户归属、营销人员基本信息、培训信息进行变更和查询,同时包括对违规和投诉记录进行录入处理;营销人员可对违规和投诉信息处理意见进行查询。营销人员管理模块的操作流程如图7所示。

1)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营销人员信息管理和培训信息管理两个主要功能。

2)客户归属管理模块,包括客户归属变更和客户归属批量变更两个主要功能。

3)违规投诉信息管理模块,包括违规信息管理和投诉信息管理两个主要功能。

3.3.6 营销推荐指导管理模块

营销推荐指导管理模块,包括五个功能管理子模块,理财产品信息管理、营销管理、RFM数据管理、客户分级信息管理和客户交易信息管理。通过对客户交易信息进行改进的RFM模型构建以便达到客户细分模型建立,进而有效的指导产品营销推荐的目的。

营销推荐指导管理模块由营销管理人员根据模型构建后产生的相关信息对营销人员进行营销指导,同时可根据客户聚类分级信息对客户分级信息进行了解,从而更好地指定营销活动计划;营销人员可按照操作顺序对客户详细交易信息、RFM汇总交易信息、客户聚类分级信息进行查询,同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输入客户编号为客户推荐适合产品或查询不适合产品。营销推荐指导管理模块的操作流程如图8所示。

1)理财产品信息管理模块,主要通过产品信息查询功能对在售或者已销售的理财产品进行综合查询与条件筛查的功能。

2)营销管理模块,包括营销活动管理和营销日志管理两个主要功能。

3)RFM数据管理模块,包括RFM分析评分信息、近度基准分值查询、頻度基准分值查询和值度基准分值查询四个主要功能信息。

4)客户交易信息管理模块,包括RFM汇总信息查询和客户详细交易信息查询两个主要功能。

5)客户分级信息管理模块,包括客户聚类信息查询和产品推荐指导查询两个主要功能,对客户分级后的信息进行推荐指导。

理财产品推荐指导查询界面如图9所示。

当RFM模型建立后营销人员可以通过在产品推荐指导查询中的输入客户的编号并选择赌赢的适合或者不适合的理财产品对客户进行营销推荐。具体产品推荐流程图如图10所示。

根据客户分级信息可以对对应聚类内的客户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推荐指导并结合其风险等级进行合理的产品推荐,以便达到营销指导的目的。具体系统内客户聚类分级信息展示如图11所示。

4 结束语

根据客户细分在银行理财产品推荐指导的发展现状,同时还借鉴理财产品推荐指导系统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真实项目需求,利用现代化技术来进一步完善系统,从而设计出基于客户交易行为细分的,适合于银行理财产品推荐指导所需的系统,为此来提高人员管理质量,并可以有效增强客户评价体系,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客户对营销人员推荐的服务体验。為进一步提升银行营销服务水平,以及挖掘客户潜在能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萌菲, 张德鹏, 薛东飞. 感知风险与利益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以银行理财顾客为例[J]. 企业经济, 2017(5): 86-93.

[2] 涂永红, 黄健洋, 刘娜. 以客户为导向的商业银行信息管理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7(1): 3-5.

[3] 吴晓雪. 基于RFM改进模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用户细分研究[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 董袁泉. 基于MVC模式的Struts框架研究与应用[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10(22): 25-26.

[5] 朱妙. 基于SSH框架的银行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开发[D]. 长沙: 湖南大学, 2016.

[6] 岑凯伦, 于红岩, 杨腾霄. 大数据下基于Spark的电商实时推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计算机, 2016(24): 61-69.

[7] Huang W, Meng L, Zhang D, et al. In-Memory Parallel Processing of Massive Remotely Sensed Data Using an Apache Spark on Hadoop YARN Model[J]. IEEE Journal of Selected Topics in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s & Remote Sensing, 2017, 10(1): 3-19

[8] 于金良, 朱志祥, 梁小江. 一种基于Sqoop的数据交换系统[J]. 物联网技术, 2016, 6(3): 35-37.

[9] 王强. 基于CRM数据系统对电信客户细分的模型设计与实现[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 2011.

[10] 李斌. CMMI软件过程的低成本化研究与实践[D]. 成都: 电子科技, 2006.

作者:王晓鑫 冯永祥

基于感知价值的银行理财论文 篇3:

个人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理财产品的相关定义,提出并分析了影响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的外部及内部影响因素。以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在2013年到2014年3月8日前实现收益的600款人民币理财产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发现理财持有期限与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理财风险及起始金额与到期收益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理财客户

一、引言

从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 B 计划第一期”到现在,人民币理财产品已经发展了整整十年。由中国银行业协会与普华永道在2013年共同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显示,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的余额目前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且理财产品每年都能达到正收益。建设银行的官网显示,211家商业银行在2013年共发行了4.3万余款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规模约达28.8万亿元人民币,分别较2012年增长了51.6%和33.8%。个人理财已经在中国发展了十年的时间,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满足于传统的储蓄业务而开始相对理性地选择购买个人理财产品,这体现出了消费者对高收益率的追逐。支付宝在2013年6月份正式推出的余额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数据显示,在仅仅18天内,余额宝的用户数就达到了251.56万户,累计转入资金规模突破了66亿元。在2013年1月份,余额宝的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而截至2014年2月27日,余额宝的用户量已突破8100万户。推动这一切的除了有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及购买的低要求,也有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度超越6.7%的超高收益率。

而在2013年,银监会却间接地提醒消费者要全面地看待收益率问题并加强了银监会对理财市场的规范及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例如,从2013年6月中旬开始,银监会正式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实行全国集中统一的电子化报告和信息登记制度,未进行报告和登记的理财产品是不能发售的。在2013年8月30日,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指引》,形成了“行为准则”的八项禁止性规定,其中三点为:不得在营销产品和服务过程中以任何方式隐瞒风险、夸大收益;不得在格式合同和协议文本中出现误导、欺诈等侵害银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条款;不得主动提供与银行业消费者风险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产品和服务。

基于此,身为理性消费者的我们更应该学习关于个人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的知识,通过分析影响到期收益率的因素了解自身需求并做出最优的个人理财产品选择。我国个人理财产品的现状正如姜晓兵等(2007)认为的,个人理财业务同质现象严重,对个人客户而言,这些产品缺乏特色,没有实际吸引力。在消费者充分了解到期收益率和其影响因素后,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对理财产品进行创新。本文通过研究影响到期收益率的多个因素,帮助各大银行的理财客户或潜在理财客户更加了解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问题。

二、理论分析

(一)基本概念及分类

1. 理财产品的分类及个人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可以根据不同的要素进行分类。根据理财标价币种的不同,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外汇理财产品和双币理财产品。为了让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本文选取人民币的理财产品进行深入研究。按照本金的情况,理财产品可以分为保本型产品和非保本型产品。如今,由于非保本型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高,这种类型的个人理财产品也越来越普及。根据收益类型的不同,理财产品也可分为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非保证收益型自身也可分为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

我国的理财市场不只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其中还包括基金、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且理财产品除了有面向个人的,还有面向机构组织和全体投资者的,但本文只研究商业银行所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个人理财最早在瑞士出现,之后在美国普及,如今在中国迅猛成长。本文采用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定义是周漩(2005)提出的,即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产结构、收入状况及投资需求等,利用自身的网点、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为个人客户提供较为合理的理财方案、投资组合建议和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使客户的资产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统一,以实现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满足客户对投资回报与风险的不同需求的产品。

2. 收益率及其分类

徐妍(2013)认为,投资理财产品管理运作产生的收入扣除各种管理费用费用后为理财投资净收益,该收益在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中应分配给投资者,一般情况下所谓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是指投资者能够获得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可分为到期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在持有理财产品的一段时间内实际上所获得的收益率,而预期收益率则是指持有的理财产品在未来可能获得的各种收益率的平均值,是银行产品说明书上写明的收益率。这两种收益率都是通过年化收益率呈现的(把当前收益率,如月收益率、周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

(二)提出假设

关于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杨轶雯(2008)认为有理财币种、理财期限、发行银行的信用级别、发行地区、理财币种、挂钩资产、投资方向、委托金额、付息周期、计息方式、本金保证情况、是否可提前终止和质押。辛荣(2008)认为,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有收益计算方式、理财期限、发行银行的信用级别、本金保证情况。胡灿(2013)认为,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有利率、通货膨胀率、汇率、经济发展水平、证券市场发展、期限、银行信用级别等其他因素。徐妍(2013)则将其分为宏观因素(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和微观因素(风险性因素、盈利性因素等)两大方面。宏观因素也就是本文的外部因素,很难进行实证分析,且不易被消费者感知。因此,本文除了研究影响理财产品到期的外部因素,还着重研究了自身因素。

1. 外部因素

(1)利率。利率政策是政府为了干预经济,通过变动利率的办法来影响消费,间接调节通货膨胀或紧缩的一种手段。其实对于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来说,基准利率是一个确定理财收益率的重要指标,见表1。

首先可以先做一个关于银行定期储蓄存款的利率和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比较。两者在投资的三性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是收益性的不同。对于定期储蓄来说,银行存款的收益率是既定的;而银行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一般是不能够确定的(除了保证收益型的理财产品)。二是流动性的不同。储蓄存款流动性相对较强,可以随时取出,虽然利息就只能变为当期的活期利率;而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比较差,根据说明书,投资后就不能再随意取出了(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般规定投资者是不具有提前终止权的)。三是风险性的不同。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要根据个人理财产品的种类决定,虽然保证收益型的个人理财产品风险性会相对较小,但非保证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则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相对来说,定期存款的风险是比较小的。

(2)银行的流动性比率及总资产。光大银行和工商银行虽然在2013年的每支理财产品达到预期收益率,但是这也并不能代表每次这些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真正都达到了预期收益率的标准。在这一方面,银行的规模或自身的信用级别也会影响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而用来评定规模或自身信用级别的方法可以是对资产规模及对银行流动性的估计,如表2、表3所示。

结合利率及上文提到的两家银行的流动性比例和总资产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工商银行的总资产比光大银行多出一位数,但是光大银行的人民币流动性却比工商银行要大。因此,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不同的要求来进行选择。

2. 理财产品的自身因素

(1)持有产品的期限。按照持有理财产品的期限可以将理财产品分为超短期理财产品、短期理财产品、期理财产品和长期理财产品,分别为1个月以内,1~12个月,1~2年和2年以上为期限。目前,各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竞争十分紧张激烈,而产品的创新性在这个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林榕辉和郑泽星经过分析后发现,人民币理财产品如果需要创新,就可以考虑减短或延长理财期限。而在2013年,短期理财产品则显得愈发重要了。根据Wind给出的数据,2013年1~3个月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占总共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60%,3~6个月的理财产品占比22%,1个月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比例仅有4.23%,长达1年的更是只有1%。根据数据显示, 2013年6个月以下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占比已经达到了82%,这可以看作个人理财产品在2013年的不同与创新。因此,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为6个月以内的个人理财产品。

一般而言,理财产品的持有期限越短,银行违约的可能性越小,消费者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小,因此持有期限越短,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越低。而持有期限越长,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及资金的流动性受到的限制,资金的不确定性也就随之增强,因而银行会以较高的收益率作为补偿。

据此,提出假设a:人民币理财产品持有期限与到期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

(2)理财产品的风险。易军(2007)将个人理财业务的大框定为四个方面,分别为法律风险、商誉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及从业人员的操作风险。基于这些风险,光大银行和工商银行一致地将风险分为了五个等级。其中,光大银行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和高;工商银行分为很低、较低、适中、较高和高。虽然有些风险等级用了不同的名称,但意思却没什么区别。而银行推介理财产品时,也会根据客户不同的类型(如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对理财产品做出取舍。例如,风险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则不适合保守型和稳健型这种理财客户。显而易见,对于风险性越大的理财产品,银行会面向特定客户群并给出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以弥补风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据此,提出假设b: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风险与到期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

(3)理财产品起始金额。理财产品起始金额是指可以购买理财产品的最低金额。提高起始金额则意味着银行提高了理财门槛,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是用来吸引一些持有资金数目较大的用户。而让这些持有一定资金的个人用户能够积极购买理财产品来满足银行对募集资金的需求,银行往往会提供更高的收益率。

据此,提出假设c:人民币理财产品的起始金额与到期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

(4)理财产品类型。上文已经介绍三种较为常见的理财产品分类方式。既然本文已经选取人民币的理财产品进行分析,且光大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官网同时都提供了按照收益类型来细分个人理财产品的方式。因此,本文将采用收益类型来区分个人理财产品的类型。根据收益类型的不同,理财产品可分为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7日,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共发行了4274支,占总发行量的10.66%;保本浮动型占比为19.60%;非保本浮动型的27962支理财产品则占比69.74%。

为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本文按照理财产品的类型对相关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三、实证设计

(一)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本文选择的两个研究对象是全国商业银行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家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是于1984年成立的资产规模最大的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中国五大银行”之一。而中国光大银行则是1992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国有控股并有国际金融组织参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而本文关于两家银行的数据均取自于中国光大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官网对各自个人理财产品的披露信息。在此基础上,选择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的数据时间节点为2013年到2014年3月8日之前实现收益的6个月以下的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在第一次进行汇总后,由于工商银行的某些产品信息不完全,本文又借助了来自银率网、和讯网、金融界等的网上数据,筛掉了少部分实在无法获得完整信息的个人理财产品。通过汇总发现,光大银行在网上披露的关于2013年6月之前发行的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信息并不完整,所以关于光大银行所收集到的数据远远小于工商银行的数据。本文最终获得了光大银行的113组数据和工商银行的487组数据,合计600组数据。综上所述,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本文将选取理财产品持有期限、理财产品的风险和起购金额作为自变量。

(二)变量确定

本研究选取的变量见表4。

(三)模型

综上所述,本节的回归模型为

Return=a+b×period+c×risk+d×money +σ (1)

其中,a为常数,b为l理财期限的系数,c为理财产品风险的系数,d为起购金额的系数,而σ是整个回归模型的误差项。

四、实证分析

本文使用SPSS17.0 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变量

通过表5和表6的对比,中国工商银行的总体平均收益率并不如中国光大银行的高,而且两家商业银行收益率的浮动大致相同。此外,光大银行的平均风险要低于工商银行。就这些而言,中国光大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是更值得消费者的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工商银行把理财期限利用的相对淋漓尽致,且对起始金额的要求不那么高。有了这样的条件就可以给更多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这其中不排除样本量的影响所造成的偏差。

(二)相关性分析

由表7可以发现,选取的三个影响个人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的因素之间,只有起始金额和理财产品风险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的关系。这是由于能够承受较高起始金额的客户可算作进取型客户。对于这类人群来说,他们所承担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人,这是与事实相符的。

(三)估计结果

由表8可知,回归模型在 5%的置信水平下通过 F 检验,所以以接受此回归模型。根据上表中的系数,我们可以得到关于预期收益率的模型为

return=4.204-0.691×period+0.317×risk+0.002×money

还可以发现,除了假设a没有得到验证,其余的两个假设均得到验证,具体如下。

一是理财持有期限与到期收益率成负相关关系。这与之前很多调查者得到的结论和人们的认知不符。但实际上,本篇文章所选择的样本为理财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如今,这种短期理财已经成为了理财产品的创新模式,那么高收益率也许就是吸引客户资金引入的最佳办法。当理财持有期限(天数/365)增加1时,实际收益率就会下降0.691个百分点。

二是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与到期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这与预期一致。当风险每增加一个等级时,到期收益率就会增加 0.317 个百分点。

三是起始金额与到期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这与预期一致。起始金额高出一万元,相当于到期收益率会高出0.002个百分点。

(四)稳健性检验

可以根据人民币理财产品的不同类型(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及非保本浮动型理财)对实证分析进行稳健性检验。由于保证收益型的理财产品的收集数量小于30款,因此本文只考虑在2013年比较“火热”的保本浮动收益型及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见表9和表10。

在中国光大银行的官网上没有查到关于2013年发行的有关保本浮动收益类型的任何理财产品,且中国工商银行所发行的保本浮动型的理财产品在风险等上保持1,因此不能表示相关性。

关于假设,无论是非保本浮动型还是保本浮动型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所得出的结论都能够证明上文的实证分析。

一是非保本浮动型和保本浮动型的理财产品持有期限与到期收益率成负相关关系。

二是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与到期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

三是非保本浮动型和保本浮动型的理财产品起始金额与到期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个人理财产品的持有期限与到期收益率成负相关关系;理财产品的风险性与到期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理财产品起始金额与到期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且外部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期收益率。本文希望能够通过结论让理财客户和商业银行得到对于彼此有效的信息并得出想要的答案。

(一)理财客户应该结合内外部因素共同分析收益率的问题

大多时候,人们对理财产品信息的获得完全是通过理财说明书,这是局限性的一种体现。理财客户还应该分析当前政策所指定的利率情况,以所选择的商业银行资产状况及流动性等因素来进行最优的选择。例如,我国的利率并不是很高,因此银行的很多客户都会选择去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如果银行存款利率很低,就会影响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如果利率上升,那么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机会成本就上升了。此外,如光大银行的流动比例很高,说明对资金的利用相对有效,这很容易产生高的到期收益率。因此,理财客户们应该仔细考虑这些内部因素以外的影响因素。同时,消费者也可采取本文对银行的分析方法去自己评估银行的信誉情况,除了总资产和流动比例,消费者也可以自己多查阅上市公司年报等相关有效信息。

(二)理财客户应该充分且完全利用得到的有效信息

由于理财期间,消费者们往往不能够单方面终止交易,理财客户一定要慎重地进行选择。有些时候,一些理财人员会用一些夸大的事实来误导理财客户,进而导致消费者的冲动购买。一直没有亏损不代表这次不会亏损,理财客户们一定要充分地利用风险,将理财持有期限、理财产品类型等在理财说明书上所呈现的信息积极地使用起来,而从一些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有时并不可靠。例如,某些网站上给出的预期收益率实则没有排除管理费用,这时这种收益率叫做预期最高收益率,有时往往会导致理财客户高估了收益率,进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而且消费者可以积极地利用理财产品持有期限这个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2013年发行的6个月以下个人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与理财产品期限的负相关关系,消费者应该抓住机会去寻找的低风险,短期限且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

(三)商业银行可积极进行理财客户的需求分析

商业银行一般情况下都会用问卷来获得对消费者的需求或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如果消费者自身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以上关于影响理财产品到期收益率的内外部因素,银行所能获得的信息将会更加有效。因此,银行可以根据更加有形且具体的消费者需求去设计出他们量身定做的产品,真正实现双赢战略。

参考文献:

[1]姜晓兵,罗剑朝,温小霓.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前景与策略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03).

[2]周漩.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3]徐妍.基于SEM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4]杨轶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与收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5]辛荣.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8.

[6]胡灿.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影响因素研究[D].暨南大学,2013.

[7]林榕辉,郑泽星.人民币理财产品定价分析与产品创新[J].金融与经济,2007(03).

[8]易军.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作者:杨美明

上一篇:现代传媒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技术产权模式下农业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