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报道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人民网和凤凰网对重大突发事件在新闻呈现上的差异及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两者的异同:在新闻材料选择上,人民网注重原创,突出权威性,凤凰网则更加多元化;在新闻材料建构上,人民网主要关注政府部门的反应与行动,而凤凰网则倾向于民事视角,但两者在报道框架上却出现一致。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突发事件报道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突发事件报道分析论文 篇1:

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分析及反思

2008年11月15日15时20分左右,杭州萧山湘湖段地铁发生地铁施工塌方事故,造成人员严重伤亡。这是中国地铁建设史上伤亡最为严重的事故,是一次典型的社会性突发事件。

笔者就媒体对此事件的报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选取了新华网、钱江晚报、浙江日报、都市快报、杭州日报五家代表性的媒体为研究对象,对所选媒体在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一周内的报道文本进行分析。

基本分析

1.媒体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消息来源的选择侧重,体现了媒体的偏向和立场。

下表是五家媒体的消息来源比较。

由数据分析可见,在对“11·15杭州地铁塌陷事件”的报道中,无论是国家级媒体的新华网,还是省级媒体浙江日报和钱江晚报,或是市级媒体的杭州日报和都市快报,在报道来源的选择上,大部分都倚重官方来源。但新华网的报道中最大来源是新华社记者,即新华网作为一个国家级媒体,它的立场更为独立、客观;相比之下,浙江日报、杭州日报作为政府机关报,其新闻报道最大来源是官方,即这类党报面对社会性突发事件时,是以政府利益为首要考虑因素,以维护和保障政府利益为出发点。而同为省级媒体,钱江晚报区别于浙江日报的差异在于其新闻报道主要来源是亲历者,即钱江晚报是一个更具亲民性的媒体。

2.媒体报道的议题范围分析

如下表所示,在议题范围的选择数量上,浙江日报涉及到4种议题,钱江晚报涉及5种,杭州日报涉及4种,都市快报涉及5种;涉及议题最多的是新华网,为6种(或更多),范围上涵盖了其他几家媒体所涉及到的议题总和。多个议题范围体现了新华网这一国家级媒体对于事件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这更有利于展现新闻事件的全貌,更能引发读者对事件背后的真相进行思考。

另外,对于议题选择进行分析后,笔者进一步发现,如下图所示,五家媒体都选择“政府部署”和“中铁补救”作为首要或主要的报道内容,而规避了其他可以挖掘的内容,如政府监管不力、地铁施工环节层层下包、地铁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等。由此可以看出,媒体是从正面维护的角度去构筑和塑造政府及政府相关部门(如此次事件的中铁集团)的利益,而刻意回避了引发地铁塌陷最直接原因的议题。这样的议题内容的设置势必会损害公众的知情权。

3.媒体报道的时效性、公开性分析

对于五家媒体对杭州地铁塌陷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报道,笔者以纵向的时间轴为切入点,以72小时黄金救援期作为间隔点,把报道分为两个阶段,并对这两个阶段的报道进行了分析。其中72小时黄金救援期报道,占72.45%;黄金救援期后报道,占27.55%。

可见,媒体对于此次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把握是十分到位的。在杭州地铁潇湘湖段发生塌陷的72小时救援黄金期内,五家媒体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回应,让公众迅速了解事件概况。新华网的表现尤其让人称赞,15日15时事件发生后,新华网于17时56分发表了“杭州地铁工地发生路面坍塌多辆车辆坠落”的消息。而从报道数量上看,五家媒体在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内的报道数量占据了事件从发生到救援展开再到事件结束一周内报道总数的72.45%,是媒体报道的集中时间段,从某种程度上显示了新闻报道的公开、及时。

反思

1.媒体报道的选择性公开

在全社会都积极倡导对于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及时的大背景下,五家媒体对于“11·15杭州地铁塌陷事件”的报道却是一种选择性的公开。

20世纪最为出色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他提出的“拟剧理论”中认为,人的日常交往和生活可以比拟为戏剧表演,每个人或是个体表演者,或是剧班中的一员,对照“剧本”,登上“舞台”,并活动于“前台”和“幕后”之间。戈夫曼认为人类的演出一般都具有欺骗性,人不会在“前台”暴露自己的真实感情。戈夫曼的这一理论是用于人际传播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把这一理论推及至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交流,笔者认为,政府作为演员,在与公众交流这一舞台上,出于对自身利益和形象的考虑,政府及利益相关部门也在“前台”和“后台”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感情。

在此次事件中,政府和中铁集团有所选择地向公众传递了部分可以公开、维护自身正面形象的信息,比如政府方面有关专家将此次事故定性为“一起突发性地质自然灾害”,这属于政府在“前台”的表演;另一方面,政府对此次事件真正的引发因素,如赶工期而忽视质量、发现隐患却不及时排查等却避而不谈,那政府在“后台”到底又是如何来表演的呢?公众不得而知。

我国媒体具有双重属性,即“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因此,在政府和公众交流的舞台上,媒体扮演着“传声筒”的角色。当政府在“前台”表演时,媒体只能传递属于“前台”的信息,而对“后台”的信息有所保留,这就造成了媒体报道的选择性公开。

2.媒体报道的问责缺失

媒体在“11·15杭州地铁塌陷事件”的报道中,出现了对事故责任追问的失语。贯穿整个事件的报道基调都围绕着紧张的救援、领导重视、做好伤员和死者的安抚工作等,对在导致事件的原因及问责的报道上存在盲点。

从长远利益出发,媒体对责任追问的失语存在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媒体报道对事故问责的沉默有损公众的知情权,进一步妨碍其监督权的有效落实,不利于推动社会民主进程;其次,问责的缺失会蒙蔽事实真相,难以有效提供对类似事件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播学研究所)

作者:温小序 俞秋萍

突发事件报道分析论文 篇2:

新闻网站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框架分析

【摘 要】本文借助新闻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考察人民网和凤凰网对重大突发事件在新闻呈现上的差异及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两者的异同:在新闻材料选择上,人民网注重原创,突出权威性,凤凰网则更加多元化;在新闻材料建构上,人民网主要关注政府部门的反应与行动,而凤凰网则倾向于民事视角,但两者在报道框架上却出现一致。

【关键词】人民网 凤凰网 框架分析 突发事件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网站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大众知晓信息、作出反应,而且通过链接和新闻聚合(RSS),在网络媒体之间以及与传统媒体之间形成互动,在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优势互补,加上通过专题进行资源整合,从而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

然而,随着微博等新的传播渠道的出现,传统新闻网站也面临着发展瓶颈。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网络新闻用户为3.62亿人,使用率74.7%,比去年年底下跌了2.5个百分点。如何充分挖掘新闻网站的潜力,增强社会影响力,值得学界和业界的探讨。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以人民网和凤凰网在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中的专题报道为例,比较它们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时的不同之处,分析两者在新闻框架建构方面的异同和优劣,并对网络媒体如何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加强舆论引导进行思考。

框架理论源自贝特森,由戈夫曼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一种研究新闻文本的方法。有学者指出,新闻框架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新闻材料的选择;二是新闻材料的建构,主要指报道对象的圈定、报道内容的表现以及报道数量、版面位置和主题基调等。①本文选择从2011年7月23日事故发生的当天到8月11日之间,人民网227篇和凤凰网493篇关于追尾事件的新闻报道,从“选择”和“建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新闻材料的选择包括消息来源和新闻来源。前者侧重于机构和个人,体现了媒体的偏向和立场,主要反映媒体的视野和取向,后者侧重于媒体间的转引与交流。

从图一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和媒体记者是两个网站共同侧重的消息来源。在人民网的报道中,超过一半来自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消息。另外,还有很多新闻来自微博和网友爆料,涉及微博寻亲、网络救援、网友质疑。比如“温州动车追尾微博滚动:伤员收治名单滚动播报”“温州动车追尾舆情解读:动车之殇,微博中的民意涌动”“京沪高铁多车次25日突然断电停车网友微博曝车厢漆黑闷热”等,可以看出,人民网已经发现微博的影响力,开始积极利用微博寻找新闻线索。

凤凰网的消息来源前三位分别是媒体记者、政府部门和官员、乘客和救援人员,可以看出,凤凰网在转载新闻和采访报道中比较注重记者的观察和调查。

在新闻来源中,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别。根据图二的数据,人民网的原创新闻多,来自其他网络媒体的报道少。而凤凰网以转载其他新闻网站为主,原创新闻则比较少。

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凸显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②框架的凸显作用可以通过报道对象、框架类型和报道基调体现出来。

从新闻的报道对象来看,一个新闻事件的角色分为当事者,即中心人物或事件,包括乘客、遇难者家属、动车及铁路情况;第二个是相关者,包括救援人员、政府部门和官员;另一個是旁观者,包括网友、媒体和动车供应商。图三显示,政府部门官员、乘客及家属、动车及铁路情况是人民网三大报道主角,以报道事件相关者的反应最多,而凤凰网则以乘客和家属、动车及铁路情况等当事者为主要报道对象。

图四显示,人民网和凤凰网在框架类型的建构上具有一致性。事件过程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反应评价、细节场景、影响后果、责任归因、历史背景。由此可以看出,在此次事件中,人民网和凤凰网主要关注事件本身的进展情况,同时也重视各方的反应与评价。

报道基调可以体现媒体在报道中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图五显示,无论是人民网还是凤凰网,两者的新闻报道都以客观中立为主,不过,就人民网而言,正面报道所占比例达到35.6%,远远多于负面报道,相比之下,凤凰网的负面报道更多一些。

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可以总结出人民网和凤凰网在此次温州动车事故报道中的异同:

在新闻选择上,人民网注重原创,突出权威性。表现在所有的报道以政府发布的消息为主,转载的新闻也大多来自新华社和中新社。作为中央级媒体《人民日报》主办的新闻网站,人民网有采访权,在发布官方权威信息方面也有优势。同时,人民网重视网络舆情,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搜集舆情、了解网络民意、关注网民的反应与需求,成为网民与政府之间信息沟通的渠道。

相比而言,凤凰网的消息和新闻来源更加多元化,注重记者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在转载中,凤凰网则兼顾网络媒体、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等各种媒体,既保证信息的快速准确发布,也能够进行全方面、多角度深入的分析解剖。

在新闻建构上,人民网主要关注政府部门的反应与行动,通过释疑解惑来安抚民心,利用网络引导舆论。在这次事故中,网上出现指责铁道部隐瞒死亡人数、销毁证据、签署赔偿协议最后通牒等传言,人民网则通过采访、评论在第一时间将真实、准确、客观的信息和政府的声音告知公众,一方面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能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减少公众恐慌的作用。另外,人民网的报道基调以中性为主,但偏向正面宣传,在危机时刻,报道民众的典型事迹和感人精神,能够激发起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与人民网的官方话语不同,凤凰网更倾向于民生视角,从悼念逝者、亲历者回忆危急时刻、家属的悲痛与反应、救援现场、民众献爱心、各方评论等方面进行报道,并对国内铁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动车事故产生的影响进行调查和解析,全面地呈现整个事件。

尽管在信息来源、报道对象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人民网和凤凰网在报道框架上保持一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首先,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人员伤亡、救援情况、政府对策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媒体报道最多的内容,而随着调查的展开,各方的反应评价、责任归因等议题性框架会更多地采用。其次,由于网络的特性,快速发布事件动态是新闻网站的特色。另外,凤凰网大量转载内地媒体的新闻,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各级媒体往往在舆论导向上与政府保持一致,大多采用新华社通稿,而且往往根据几个主流媒体的新闻进行综合报道,同质化比较严重。

近年来,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公共卫生及社会治安等领域重大突发事件在我国频发,考验着各级政府部门处理危机的能力与智慧。随着微博等自媒体的兴起以及媒体竞争格局的变化,网络媒体尤其是主流网络媒体应该如何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通过分析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人民网和凤凰网的报道,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要时效更需要真相

在本次动车追尾事件中,微博表现突出,成为民众最直接最快速的信息来源、寻亲阵地、防骗高地。有评论认为,微博在此次事故,出现了“黄金一小时”的特点,即首发的现场网友博文比一向以快速见长的网络新闻媒体早发一小时,而且所发布的信息都是原生态的,③成为人民网等各媒体的消息来源与报道对象。但是由于微博上的专业人士太少,当真相不足或不及时的时候,谣言也会到处传播。尤其是当车祸、火灾、洪水等灾难性突发事件发生后,民众处于恐慌和不确定的状态,需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动态与信息,难免会出现各种猜测、虚假信息,此次事故中出现的各种谣言便是例证。因此,主流网络媒体要在第一时间发布真实、准确的信息,及时提供政府在危机处理中的对策,从而构建公众可以信赖的公共管理和风险治理机制。

第二,要权威更需要多元

一般来说,政府提供的信息是具有权威性的,其可信度是有保证的,因此,“政府是新闻传媒的最大新闻源之一,利用新闻源本身就是一种看不见的宣传”,④尤其在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往往是最重要的信源。但是,政府提供的消息源只是新闻传播的众多信息源的一部分。代表官方的观点,并不能完全主导事件的舆论导向。新闻所讲究的“平衡性”原则倾向于同时提供来自立场、利益不同的两方的意见,避免主观价值偏向的影响,由公众自身对该事件做出价值判断。⑤

在这次事件的报道中,人民网过于偏重政府部门,而事故当事人、专家学者、一般民众和其他组织的声音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公共突发事件有些直接或间接牵涉民众的切身利益,作为突发事件中的“防火墙”、“减震阀”和“稳压器”的网络媒体,在报道中不仅是为了满足公众对突发事件应有的知情权,它还要发挥社会预警、表达民意、安抚民心、引导舆论和上下沟通等功能。⑥为了把握新闻的导向,主流网络媒体应拓宽报道视野与消息来源,通过调查报道、配发评论、邀请权威专家访谈或转载权威人士观点等方式帮助公众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和新闻事件的深层内涵,进而起到引导社会舆论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潘晓凌、乔同舟,《新闻材料的选择与建构:连战“和平之旅”两岸媒体报道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7(4)

②孙海峰、高奕奕,《对“李刚门”事件新浪微博报道与评论的框架分析》[M].《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③沈阳,《温州动车追尾舆情解读: 微博成网络“人民大会堂”》,http://s-

ociety.people.com.cn/GB/223265/1524

1365.html

④詹旭武,《建构政府新闻学的基本问题》[J].《今传媒》,2008(5)

⑤丁柏铨、郭元,《在政府、新闻传媒、公众关系视野中观照甲型H1N1流感事件》[J].《今传媒》,2009(8)

⑥刘依卿,《突发事件中主流网络媒体的应对》[J].《新闻传播》,2010(6)

(作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硕士)

责编:姚少宝

作者:毛亚美

突发事件报道分析论文 篇3:

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的责任意识分析

摘 要 现今在新闻采访之中,其记者自身专业的素质、责任意识都将直接影响新闻采访效果,特别针对新闻的突发事件而言,他们在责任意识上决定着该事件在报道中的真实性及其全面性。有利于更高效的落实新闻报道等工作。文章对突发事件在报道中涉及记者的责任意识展开分析,彰显其对本事件报道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等。

关键词 突发事件;报道;记者;责任意识;分析

伴随新闻事业在国内的发展,记者不断壮大了自身队伍。在该发展形势下,务必要确保新闻记者具备足够高度的综合素养,尤其是在责任意识方面非常重要,否则难以保证新闻在报道中的整体质量。因此,突发事件在多项报道之中,社会逐渐关注了其新闻记者在报道中的行为,在面临社会道德与本专业需求产生相对冲突之时,其新闻记者务必要做出有价值性的选择。更加重视新闻记者在社会道德中表现出的素养,责任意识的提升有助于高质量报道完突发事件,所以新闻记者自身责任意识将直接影响新闻突发事件的报道。

1 突发事件具有的特征

针对突发事件而言,它具有突发性、破坏性、聚众性、失衡性、地域性以及延伸性等基础特征。在众多突发事件中受自然因素影响比较严重,特别是地震和泥石流等,但也有人为因素在其中,例如:车祸或火灾等将自然与人为因素掺杂在了一起。它的产生很难被预见,进而加快了其爆发速度。同时,给社会群众在物质、精神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令其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形成不安全感,聚集了很多群众在拆迁征地的事件中。通常情况下重大型突发事件与地域有关,尤其是会在某地区延续很长事件,故具有较明显的延伸与地域等特征。

2 新闻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应具备的责任意识

2.1 客观报道

突发事件在媒体中产生舆论的引导主要是遵守“3T”基本原则,就是应该主动提供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尽快及时的将情况提供给采访记者和新闻媒体、保证将所有情况进行无遗漏式提供。这样及时性的说明了新闻事实以及真相,不仅保障了社会群众的知情权利益,还获取了较强的舆论导向。因此,新闻主流媒体应在较短时间内掌控话语权以及舆论的导向,阻止多样式流言或谣言借助事件进行恶意性传播,避免在社会中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等。

2.2 站稳立场

在报道突发事件的面前,其新闻记者要挖掘突发新闻事件的价值,以此促进社会向和谐方向发展,进一步确保其群众在社会利益不受侵害,例如知情权等。若过度追求了事件在社会中的轰动效应,深度考验着记者在社会中的责任意识。事实经常摆在记者眼前,就要看他们与媒体选择的采访方式、角度以及真相的传播等。因此,记者要站稳采访的立场,且坚守责任意识替代群众去往新闻现场,把事实真相更好的呈现给社会群众。

2.3 良知

在报道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记者定遵守良知基本原则,以充分展现出人文关怀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营设出良好的人文气氛。由于突发事件很可能会对其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并涉及一些其他灾难性的后果,若在进行报道时极为细致呈现出受难者在事件中的惨状,以及过于描绘灾难的现场、产生的过程细节,进而挖掘突发事件的背景,尤其是在该事件的中后期报道中,若缺少理性的重视,进而适度的掌控事件报道,会对其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等,所以记者要有良知的去报道部分突发性新闻事件。

3 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新闻记者提升自身责任意识的对策

3.1 正确树立价值观

在我国传统的《易经》之提倡了君子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国公民在历史悠久的文明渲染下,应该提升对自身品德的重视程度。由于具备高尚的品德之人会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与爱戴,故在社会实现现代化发展之中,有必要继续传承、发扬这种高尚的品德。尤其是新闻事业中的记者要求具备较高品德,同时正确树立价值观,并将其作为新闻记者在道德素养方面得以提升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正确树立价值观令新闻记者在面向突发事件有正确看待其本质的态度,在追踪报道时也能以社会道德的关键角度去思考其本质,令突发事件在报道中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此外,也增加了社会群众产生安全的意识,消除对该事件产生的偏见或观念等。因而,其新闻记者有必要正确树立相应的价值观。

3.2 重视人文关怀

伴随当前社会广泛贯彻“以人为本”重要思想,极力促使了我国社会逐渐向人文关怀的大方向去发展。国家的企业以及社会逐渐重视起人文关怀,新闻采访记者需把人文关怀的重要思想整合在突发事件的相关报道之中,重视了对其受访对象的关心,有利于高质量完成其突发事件自身采访以及报道。因此,要求新闻记者要重视人文关怀,且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才会提升记者们自身的职业素养,为新闻事件实现高质量报道提供了有利条件。要想新闻记者在人文关怀方面得到切实重视,应该坚持掌握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等同基本内涵。

4 总结

现今媒体运用突发事件引导社会产生正确性舆,依据事件的真实、立场掌控令新闻记者在较高责任意识下完成本次报道。因此,务必要在国家政治以及事件大局上进行权衡去报道其突发事件,以党、政府、群众利益等为中心,进一步掌控新闻事件在舆论中的正确导向,从解决事件基本方向着手,令媒体在报道中充分发挥出导向的作用,真正做到了全面权衡、客观且真实的对突发事件展开报道。

参考文献

[1]开丽.浅谈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的责任意识[J].新闻世界,2012,10(12):200-201.

[2]谢建平.从突发事件报道中看新闻记者的道德素养分析[J].新闻研究导报,2014(7):70.

作者:尚随印

上一篇:税收筹划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纳税筹划原则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