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事件媒体报道

2022-08-27

第一篇:孙志刚事件媒体报道

从孙志刚事件透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以及违宪审查制度

以案说法课程作业

论文标题:从孙志刚事件透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以及违宪审查制度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作者姓名: 刘欣莹

学 号: 14090501

32 联系方式: 15629062217 从孙志刚事件透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以及违宪审查

制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刘欣莹

摘要:2003年3月17日晚上,孙志在大马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致死。○ 关键字: 大学生、三无人员、遣送、毒打、违宪审查制度。

案情简介:孙志刚,2001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学院,应聘成为广州达奇服装公司的一名平面设计师。2003年3月17日晚10点,孙志刚在去网吧的路上,因为刚来广州,还没办理暂住证,他出门时也没随身携带身份证,被广州市派出所的警察带进派出所收容。到派出所后做了奇怪的笔录,上面孙志刚被问及有无固定住所、稳定生活来源和合法证件时,所答已无可考,填写的竟均为“无”。最后或因跟警察顶嘴被拒绝保释,被送至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在此曾挨打,9小时后,孙志刚称有心脏病申请放他出去或住院治疗,遂被送往广州市收容人员救治站,后在此惨遭毒打致死。2003年6月27日,广东省高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乔燕琴(救治站护工)死刑;李海婴(被收容人员)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钟辽国(被收容人员)无期徒刑。其它9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刑。 正文:

一、从大学生角度结合立法目的对案例的思考

在了解和分析了孙志刚事件之后,我深有感触,作为当代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我们将来必然会经历类似孙志刚外出工作的事情。如果当初孙志刚事件没有引发人民对违宪审查制度的深思,没有导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或许,我们将是下一个孙志刚,这等细思极恐的事情,让人胆战心惊。中国汉语词典上明确解释:收容,即收养和照顾。尚且不谈孙志刚是一位有着固定工作的本科大学生,即便是真正意义上需要被收容的流浪乞讨人员,也应该是被收养和照顾,又怎会惨遭毒打呢?真正的恐惧是无形的,我们作为智力健全的人,身体健康的人,假如有一天被收容了,如果我们没有给予应该有的“配合”,是不是也有可能被送到精神病院?是不是也有可能命丧异乡?一个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如果时时刻刻被笼罩着这样的阴影,那真的是人人自危了。

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能完全保护普通公民的时候,最终任何人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生命都是没有保证的。我们作为大陆法系国家,总是寄希望于立法,实际上办好一个案件,胜过立一部法律。一个典型案件对法制的推动,可能远远大于立一部法律。在看孙志刚事件时,深深地触动着我的还有一个人:张明君。一个几乎和孙志刚同时被抓,并一起关在“206仓”的四川人,家中还有一个7个月大的儿子,和妻子外出谋生。被收容之后,按例,他也经常“被打得爬不起来”。却还要在“仓头”的胁迫下,对同病相怜的孙志刚下狠手。“在这样充斥着暴力的地方,他们不过是护工手里的一个伤害他人的工具而已。”然而,最终难逃其咎,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6月9日下午3时30分,当张明君听到自己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时,再度痛哭失声:“我还有9个月的儿子啊!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进了监狱,一家人就都完了!” 难道张明君不是受害者吗?而被判处死刑的被告乔燕琴(救治站护工),被收容人员李海婴, 就不是受害者吗?被判刑的警察不是受害者吗?实际上,最大的受害者是我们的国家。因为国家这个制度的本意是好的,收容:收养和照顾,它就是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提供住宿提供吃饭的地方,但是这个好的制度被某些人变成了牟取私利的手段。由○3○

21于有收容遣送制度,由于有各种不规范的法规法令支持,我们的不少单位都变成拥有警察权的单位了,单位甚至可以决定把一个人送去劳动教养,可以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这种状况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

二、《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不足以及《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

孙志刚事件的最终处理直接导致了我国在对待流浪游乞人员上的政策变迁,政策的变迁说明了前政策在现今社会情况下合法性的不足甚至是丧失。

首先从政策主体的合法性来看,公众与社会团体也是公共政策的参与主体,但是《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制定之时,政府没有广泛的征集社会的民意,也没有采取应有的途径或程序,更没有开听证会,将广大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意见考虑在内。我相信,这些流乞人员还没有听说要制定一个办法来管制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连基本的知情权都没有。政策制定主体在广泛性与代表性上的缺失,决定了这项政策是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剥夺,以合法的名义的剥夺;接着是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影响公共政策内容合法性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就是社会利益的正义分配,即利益分配要凸显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机会均等等价值。《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想要解决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治理中所出现的问题,直接受惠的就是拥有中国城市户口的城市居民。也就是说中国8亿左右只拥有农村户口的公民就被排斥在这个政策的受惠范围之外,甚至是处在这项政策的管制之下,更甚至有可能成为该政策的受害者。

“孙志刚事件”不是唯一的惨剧,当一个弱势的公民无可奈何地在异乡成为一个很不尊严的流浪乞讨人员时,他或她得到的不是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基本的帮助,而是强制与遣送,这样的公共政策,其合法性在哪里呢?如果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照顾了除流浪乞讨人员之外绝大部分中国公民的利益,那么它就可以忽视乃至剥夺那些少数流浪乞讨人员的利益吗?这样的政策也不符合劣势者利益最大化原则。《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替代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变。所以,它说明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不适合我国社会情况,在当今的社会情况下合法性不足。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把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强制和遣送改为救助,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法的政策。

三、孙志刚事件透视违宪审查机制

由于此次受害者身亡,并且其身份不是流浪汉而是大学生,因而产生极大影响。许多媒体详细报道了此一事件,并曝光了许多同一性质的案件,在社会上掀起了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先后有8名学者上书全国人大,要求就此对收容遣送制度进行违宪审查。○ 许多人

4认为此举可能促进违宪审查机制的启动。那么三位公民的建议书命运会如何?最终能否真正启动违宪审查机制呢?

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下,公民的建议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专门委员会认为被提请审查的行政法规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本案中是国务院)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也可以由法律委员会与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制定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如果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查认为行政法规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决定。但中国目前还没有法律对公民建议书的反馈渠道和程序、回复时间等作出规定,应通过立法对此予以明确规定,使违宪审查机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事情的结果可能是: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和法律委员会审查后,若认为《收容遣送办法》同宪法或法律相抵触,即可向国务院提出书面审查意见,由国务院自行决定撤销或修改。鉴于中国的现实情况和城市稳定发展的需要,现实的选择是:在剥离 收容遣送制度的强制人身自由的权能,恢复其救济、教育和安置的初始功能后,收容遣送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可以探讨)也许仍将继续存在。这也是上书的三位公民所希望的。 要实现这一目的,无论是选择撤销或废止该办法,重新制定相关法规,还是选择彻底修改该办法,有两点必须坚持:一是必须排除其强制人身自由的权能。对违法行为可以适用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进行处理,必要时可以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使其包含原收容遣送办法的某些内容。二是对适用对象和执法程序要做严格规定。比如执法时必须履行一定的手续,必须听取行政相对人的申辩,收容对象只能限于流浪乞讨人员,不能包含民工等,使这一制度真正起到动员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作用。○

5 参考资料

  1.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腾讯网.2003-12-20[引用日期2016-04-23] 2. 2003年06月23日:孙志刚死亡真相 .新浪新闻.2003-03-23[引用日期2016-04-23] 3. 图:孙志刚案主犯乔燕琴被执行死刑 .中国新闻网.2003年06月27日[引用日期2016-04-23] 4. 孙志刚案件(事件始末) .杭报在线.2010-12-20[引用日期2016-04-23] 5. 从孙志刚事件透视违宪审查制 .中律网.2008-02-23 [引用日期2016-04-23] 

 

以案说法课堂小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刘欣莹

这学期我很有幸选了陈军老师的以案说法课,光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已经十三周了,周五,陈军老师布置了期末内容,我才恍然意识到,这节课就快结束了,大二这一学年也将迎来尾声,想想还有些伤感呢。

回想起来,当初之所以选陈军老师的这堂课,是因为听很多同学说这门课老师很好,给分高,加上我也对法律讲堂比较感兴趣,从小就和妈妈一起每天晚上新闻联播的时间看中央台的法律讲堂,对法律案例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也希望通过议案说法这堂课,对法律案例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真的就选上了。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很认真的听每一节课,从案例中了解了很多很多法律知识。开学第一堂课,老师便把课堂上四百多号人分好了组,让大家按组就坐,我被分到了第七组,想想在这里还有一个小bug,老师让每组选组长的时候,我们组一直都没有选出合适的组长人选,一直到每个组都选好组长,就差我们组了,一位法学院的同学宋元提出自己可以当,当时我就觉得,还是本专业的比我们这种业余的兴趣更高啊!当时我就希望自己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能培养到像她们那么浓厚的兴趣,如今,已经十三周了,我也真的对法律越来越感兴趣了,多亏了陈军老师和同组同班的同学们。

每一堂课,课前,老师都会安排每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做案例导入,包括彭宇案、齐玉苓案,辛普森案等等。还记得,我们这组案例导入的时候,是做有关于大学生投毒案件的。组长安排我查找朱令案的资料,在查资料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朱令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北大学生,从小就受同学们喜欢,还会谈钢琴,各方面都很优秀,就是这样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却招来了杀身之祸。直接导致了当初那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如今却只能瘫坐在轮椅之上,让我唏嘘不已。而朱令案的唯一嫌疑人,却始终没有受到正规的调查,出国留学,如今锦衣玉食,让我看到这世上的不公。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的法律制度还存在很多缺失,法律在真正意义上的实施还有很多疏漏。朱令案,需要后来者引以为鉴。

在以案说法课堂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身边与我们关系密切的法律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学会相关法律知识,用学到的知识在今后的生活里维护自身及周围人的合法权利。以案说法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大门,从这里学到了很多,明白了很多。 谢谢老师这一学期的付出,老师您辛苦了,祝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好!

第二篇:关于谢志刚死亡事件的调查报告

2010年11月初,本溪市检查院接到辽宁省人民检查院大要案指挥中心移交的举报人张立科实名举报谢志刚及其妻子王丽受贿问题的有关材料,市检察院立即开展调查工作,关于谢志刚死亡事件的调查报告。谢志刚在接受询问期间于18时35分死亡,医院初步诊断为心脏病猝死。谢志刚死亡事件发生后,市委高度重视,决定组成由市委政法委牵头,市纪委、市公安局、市政府法制办共同参与了联合调查组,经调查组全面详实的调查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调查组工作情况调查组分别与本溪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周昊、张震生以及谢志刚案件专案组负责人何义等22名办案人员、本溪县第一人民医院5名参与救治谢志刚的医护人员、本溪县殡仪服务中心一名工作人员以及谢志刚妻子王丽及亲属4人进行了谈话,形成谈话笔录42份,所有参与谢志刚涉嫌职务犯罪一案办案人员都出具了本人的情况说明。同时,调查组调取了本溪市公安局现场勘察检查工作记录,本溪县检察院、司法警察大队与本溪县第一人民医院应急救援协议,本溪县第一人民医院对谢志刚实施救助的病例材料,本溪县殡仪服务中心对谢志刚尸体冷冻存放相关材料等复印件。本溪县第一人民医院出具了视频监控系统储存材料,本溪市检察院提供了辽宁省人大信访办、辽宁省纪委信访办的案件线索转办函,辽宁省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大要案指挥中心案件线索督办函,谢志刚案件法律手续,最高人民检察院、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关于询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工作规则,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直接立案侦查案件安全防范工作及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和检查人员处分条例,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意见书等材料复印件。

二、谢志刚被检察机关传唤至死亡的事情经过市检察院经初查后,发现谢志刚涉嫌职务犯罪。2010年12月3日11时许,办案人员王明俊、李殿威、威央威、付中全、黄夕军等5人,在谢志冈居住的世纪花园住宅小区内将其找到,出示工作证,于12时许将谢志刚带至本溪县检察院询问室。行车途中给谢志刚带上头面罩,到达询问室后将头面罩摘下。办案人员徐竟波、周鑫及法警顾中全和黄夕军对谢志刚进行安全检查,谢志冈将随身携带的钱包、手机一部、警官证、驾驶证、腰带、钥匙、牛黄消炎片物品交出,由周鑫将这些物品装入一个塑料口袋内暂为保管。检查结束后,许竟波和周鑫对谢志刚进行询问,当其问起谢志刚是否有重大疾病,谢志冈回答,有没有病怎么地,你们检察院还能让我回去吗?要求谢志冈在询问通知书上签字时,被其拒绝,办案人员在询问通知书上注明。17时许,周鑫和刘洋对谢志冈送饭和水,谢志冈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18时许,许竟波和周鑫以涉嫌单位受贿罪对谢志冈宣布立案,同时,宣布采取监视居住的措施,调查报告《关于谢志刚死亡事件的调查报告》。 20许,谢志冈在讯问室内,用小便器小便一次。21时许,办案人员许竟波、周鑫和刘洋向谢志冈宣传法律政策,要求其反思自己的问题。22时许离开,谢志冈休息。12月4日7时许,周鑫和刘洋再次为谢志冈送饭和水,谢志冈扔没吃饭,仅喝了一点矿泉水,上午谢志冈反思问题,办案人员没有对其讯问。11时许,法警黄夕军与张涛值班看守谢志冈时,发现谢志冈情绪激动,身体左右晃动,双臂乱动。黄夕军和张涛怕出现意外情况,上去把住谢志冈的双手,谢志冈突然身体向上一挺,将办案用椅的卯弄坏。黄夕军继续把住谢志冈,张涛立即向专案组报告。许竟波、周鑫、刘洋与张涛一起赶到讯问室,为谢志冈更换了一把办案用椅,并继续作谢志冈思想教育工作。同时考虑谢志冈情绪狂躁不配合工作,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给谢志冈带上手铐。谢志冈情绪依然非常激动,左右摇晃,戴手铐双手挣扎十分钟左右。中午,周鑫和刘洋又为谢志冈送饭和水,谢志冈拒绝吃饭,只喝了一些矿泉水后,办案人员让谢志冈继续反思问题。15时开始,谢志冈多数时间在睡觉,期间专案组针对谢志冈被带到检察院后一直没进食的情况,经研究,责成本溪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姚连军负责联系本溪县第一人民医院,安排为谢志刚输营养液的事情。17时,医护人员带着事先配好的营养液,乘本院120急救车到达县医院。县检察院等候在姚连军办公室,与此同时负责看守谢志冈的法警石振鑫、任贤巧发现谢志冈出现喘气变粗异常情况,立即向徐警官报告。徐随即找到姚连军,要求医护人员对谢志冈检查救治。医护人员进入讯问室,给谢志冈测量血压,收缩压为40,扩张压为0,病情危重,立即就地采取了心肺复苏和静脉用药抢救措施。经过二十多分钟的抢救,谢志冈没有好转迹象,但尚有生命体征。考虑条件环境和设备的限制,医护人员决定将谢志冈送县医院做进一步抢救。17点40分左右,急救车到达本溪县第一人民医院,引入抢救室立即对谢志冈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其心电图呈直线,瞳孔散大,意识丧失。医护人员继续实施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医护人员为谢志冈进行心脏按压。抢救期间先后给谢志冈做了三次心电图,时间分别为17点40分,18点30分,18点35分,均显示直线。抢救工作持续到18点35分左右,医护人员宣布谢志冈死亡。谢志冈死亡后,遗体暂停放在县医院急救室,由法警看护。市检察院处于对王丽承受能力的考虑,担心再出现意外,没有马上通知王丽。谢志冈死亡的消息,想通过王丽的哥哥王明军向其告知此消息。22时左右,医护人员建议尽快将尸体运走,因为县医院抢救室只有一张床,怕影响对其他患者的抢救。根据这一情况,同时考虑尸体常温停放超过六小时就会影响尸检的问题,市检察院领导决定将尸体送往本溪县殡仪服务中心进行冷冻,并由县医院安排司机卢云龙驾驶该院120车将谢志冈尸体送至县殡仪服务中心。办案人员李遍威和徐叶文办理了相关手续,在登记簿、殡仪服务协议和遗体存放协议上签字。23时许,市检察院领导责成该院反贪局副局长魏正权等人,在医护人员监护之下,告知王丽谢志冈死亡的消息。

三、调查结论经联合调查组调查,并且结合尸体检验鉴定结论分析,调查组认为:

1、谢志冈系因病意外死亡。

2、未发现检察机关办案过程中有刑讯逼供行为。二〇一一年二月十六日

第三篇:媒体融合助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转型

2015-01-11邬建红传媒评论

核心阅读

在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带来媒体格局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重大变化的过程中,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不仅考量了媒体的立场和责任,而且直接反映出媒体融合发展的进展和能力水平。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和“7.5公交车放火案”比对分析,可以管窥出5年来杭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从“你是你,我是我”的水火不融对立状态,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趋势,佐证了媒体融合有利于加速推进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转型。

一.相似与迥异:两起突发公共事件的回顾与梳理 事件印记:

“5.7交通肇事案”:2009年5月7日晚8时许,一名刚从浙大毕业参加工作的小伙子在杭州市区穿越斑马线时,被一辆飞驶的跑车撞死,经网络热炒,成为全国关注的网络热点事件,引发成突发公共事件。

“7.5公交车放火案”:2014年7月5日晚5时许,杭州一辆载有80多名乘客的7路公交车途经闹市区时被人在车内放火燃烧,成为一起突发公共事件。 这两起事件都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复杂性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特征以及相似的社会舆论背景,而在事件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媒体采取了不同的报道方式和应对措施,产生了截然相反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

1.都具有特殊的社会舆论背景。两起事件虽然相距5年时间,但都处于较为敏感的社会舆论生态环境中。2009年前后,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同阶层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腐败现象严重,造成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的不平衡,“仇官”与“仇富”成为社会热点,网络暴力事件屡屡发生。“5.7交通肇事案”发生后,网民对于“富二代”VS“寒门子”、强者VS弱者等争论形成了舆论漩涡。而今年年初,国内多地也发生过多起暴恐事件,“暴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7.5公交车放火案”很容易被误导或过分放大解读成为暴恐事件。

2.都具有易“引爆”的社会新闻价值。“5.7交通肇事案”中,“富二代”酒驾、闹市飚车、名校大学生被撞等元素均具有较强的社会新闻价值,能够引发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和媒体的浓厚兴趣。“7.5公交车放火案”中,西湖边、公交车爆燃、30多人受伤、人为放火等元素也自然构成了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要素。 这两起突发公共事件的不同之处在于:

1.社会关注持续时间不同。虽然两起事件都引发全国关注,但舆论持续发酵的时间相差迥异。“5.7交通肇事案”在被媒体争相报道、转载后,不仅引爆了网络舆论,继而演变成一次持续发酵、社会舆论持续关注时间长达两个多月的“网络舆论事件”。而在“7.5公交车放火案”中,从舆论发生到平息,只有不到10天时间。

2.事件的走势及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同。“5.7交通肇事案”肇事者虽然受到了法律的惩处,并促成杭州着手设立爱心斑马线,助推了对醉酒驾驶的立法工作,但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较大,案件中的“70码”还成为当年度网络热词,被视为民众对政府公众事件解释及处理不满时的一种反讽,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大大受损。而“7.5公交车放火案”后,在对事件本身短暂关注后,社会舆论的焦点转向了对见义勇为和救死扶伤者的讴歌赞美,通过对“最美”群体的报道,展示出一座城市的“大爱”形象。

短短5年时间,相似突发事件演变成结局不同的突发公共事件,除了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上有了较为稔熟的经验和方法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比与分析:媒体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从对立走向融合

1.通过媒体融合报道打通两个舆论场。据乐思舆情监测数据显示,“7.5公交车放火案”发生不到20分钟,即17时22分,新浪微博用户“@杭州in新闻”就引用网友报料发布信息,而这个微博是杭州日报全媒体新闻中心的城市新闻官方微博;18时20分,“@杭州日报”记者赶赴现场并发出权威信息。杭州日报利用新媒体抢到了第一时间发布,赢得了舆论引导的先机。就在微博、论坛、贴吧、微信等网络舆论在生成的过程中,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主流媒体也在第一时间传递出了权威信息,媒体融合报道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使主流媒体生成的舆论场与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参与的网络舆论场共融共通,以“秒计算”的速度,把谣言消灭在萌芽状态,成功引导社会舆论转向于“最美”杭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之相比,在5年前的“5.7交通肇事案”报道中,主流媒体坚持从正面而慎重的立场上进行解释引导,而网络舆论对肇事者“人肉搜索”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质疑批判成为“主流声音”,两个“舆论场”完全脱节,各说各话,使社会舆论发生混乱,由于大部分的讨论是在互联网空间进行,传统媒体对网上舆论引导乏术、乏力,继而造成被动局面。

2.通过媒体融合促进两个优势互补。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大部分主流媒体已经掌握了新媒体传播的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主流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日益扩大。如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已经逐步构建起“1+3”现代传播体系构建,即建立起“1”支紧密合作的全媒体采编队伍,一套融合“3”种媒体发布渠道的运作体系,实现内容信息 24 小时全方位即时发布。在“7.5公交车放火案”报道中,杭州日报利用新媒体第一时间传递现场信息,抢占舆论主动权,充分满足受众知情权,而新媒体借助杭州日报这一权威平台积极发声,抢占主流媒体话语权,两者形成了优势互补,强化舆论引导作用。而“5.7交通肇事案”发生的那年,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面对这个新鲜事物来不及认识,更谈不上融合发展,加上唱衰传统媒体的声音不绝于耳,传统媒体的舆论主阵地一度遭遇威胁,相当一部分公众宁可相信网络传言,也不相信主流媒体的官方消息。 3.通过媒体融合实现了一体化报道。“7.5公交车放火案”中,传统媒体的报道实现了从单兵种作战到一体化作战,不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报道进行地毯式密集报道,同时通过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对用户进行点对点精准传播,对社会舆论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据统计,“7.5公交车放火案”发生当天,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量就达到近500篇,并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表现出明显的传播优势,日平均报道量在2100篇以上。特别是杭州本地媒体通过融媒体报道,及时发布公安部门的权威信息,大力颂扬社会各界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成功主导了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的走向。如杭州日报连续4天以整版的篇幅浓墨重彩报道事件中参与救助的市民群体,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在3天时间里开出长达4个小时的新闻直播,杭州网和杭州网络电视台也在网站首页头条位置开辟相关专题,同时,各大媒体官方微博、微信也积极互动,引导话题讨论。这些措施及取得的成效都与“5.7交通肇事案”报道中主流媒体的曲高和寡形成了鲜明对比。

.启示与思考:媒体融合助推突发公共事件转型

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重点焦点,也是媒体舆论引导的热点难点,主流媒体必须从使命和担当出发,加快媒体融合步伐,转变报道理念、报道思路和传播方式,加快推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转型。 1.突出强化三种思维。树立跨媒体发展的理念,不断研究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和社会舆情散播规律,强化三种思维:一是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即时性和互动性两大特点,运用新媒体手段抢占信息传播制高点;二是强化一体化思维,实现新闻采编刊播全流程一体化,加快推进新闻生产传播流程再造和优化升级,提高新闻报道的速度、广度、深度;三是强化底线思维,从社会学角度衡量和把握对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尺度,最大限度地增强主流舆论的“正能量”,减少消除负面效应。

2.构建融媒体传播平台。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主流媒体要通过传播平台和信息资源的互享、互通、互融,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媒体权威发布平台和新媒体快捷互动传播两个优势,构筑全天候全覆盖的融媒体传播平台。媒体融合是一个渐进过程,要坚持“发布以我为主、平台为我所用”的观念。要勤于“修船出海”,借助新技术弥补传统媒体相对滞后、单向传播的短板,实现资源互享;要善于“造船出海”,依托传统媒体采编优势,从顶层设计,重构“中央厨房”,统一操作系统,实现平台互补互通;要勇于“借船出海”,与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新媒体深度合作,扩大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实现信息互融互用。

3.采取全媒体“四化同步”的报道方式。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主流媒体要从全媒体出发,实现流程再造,采取“四化同步”的策略,即集团化的团队作战、集成化的组织谋划、集约化的高效采编、集束化的覆盖传播,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精准报道、多元传播,有效增强信息传播的覆盖面、穿透力和有效性,提升主流媒体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的公信力传播力影响力。

邬建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

本文刊载于《传媒评论》2014年12月刊

第四篇:新闻报道事件策划

鸡西银屑病患者新闻报道方案

11月16日,我院肖主任收治了一名来自鸡西市的银屑病患者,该患者名叫张作发,今年58岁,是鸡西市一个偏远煤矿的下岗工人。由于患有严重的红皮症型银屑病,下岗后的张作发仅靠打零工维持生计,还要赡养年迈的父母,父母都已八十多岁,且母亲身患残疾,靠低保收入,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

针对该患者的情况,我院可采取既解决患者家庭困难就医难的问题,又对我院正面宣传有利的做法。对此我院领导班子经研究决定,号召全院职工进行爱心救助捐款活动,所捐善款用于该患者在我院进行银屑病的治疗,同时医院对其治疗费用进行适当减免。 此事件分为以下几步:

一、 制作条幅悬挂于我院前厅,内容为“哈尔滨冰城皮肤病医院为患者张作发献爱心捐款动员大会”,另设置捐款箱一个放置于导诊台。将捐款名单、金额写在红纸上贴在前厅。捐款数额底线,普通医护人员捐款20元,主任一级捐款50元,院领导捐款100——200元。举办捐款仪式,由捐款人员逐一投放至捐款箱内,所捐钱款除用于患者在我院治疗外,另购买大米、豆油等生活用品,由我院院领导到患者家中看望、慰问。

二、 对患者张作发进行救治优惠,减免住院费、护理费、注射费、除药物外一律六折优惠。

三、 与患者张作发签订病历肖像使用合同,用于今后我院宣传方面。

四、 邀请新闻媒体进行系列报道,报道分三步走:

1、对患者张作发家庭困难,上有两位80余岁的老人需要赡养,本身又身患重病需要社会帮助进行采访。我院在得知张作发的情况后进行主动帮扶,号召全院职工进行捐款,捐款仪式进行新闻录制。

2、我院专家对患者张作发病情进行联合会诊,最后决定采用我院独创的“银屑病三元基因治疗体系”对其进行治疗。院领导亲自到患者家中,并买了大米、豆油等生活用品看望、慰问。

3、张作发经过我院系统治疗后康复出院,患者对冰城皮肤病医院的感言,我院护士送上一束鲜花庆祝其康复出院。患者与我院肖主任拥抱感激等画面。

此次新闻事件拟邀请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组进行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如果在能邀请其他媒体助阵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拟再邀请生活报王帮办工作室记者在就此事件予以报道,以稿费形式进行邀请。

条幅文字已经排版完成,捐款箱建议购买透明亚克力板的成品捐款箱,曼哈顿应该有售,成品价格相对比制作新品要低。

企划部

2009年11月19日

第五篇:媒体事件读书笔记[大全]

“媒介事件”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词,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语境对其进行了定义,可概括为两种范式:

范式一: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媒介化—媒介事件(伪事件)。①这种范式的理论源头出自历史学家丹尼尔·波尔斯丁所说的“伪事件”。20世纪60年代,布尔斯廷在其所著《形象》一书②中提出“假事件”概念,将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如果不经过设计,则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他把诸如记者招待会、大厦剪彩、游行示威乃至候选人电视辩论等事件都归为“假事件”之列。

范式二: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媒介事件(奇观)。③这种范式下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来自于D·戴扬和E·卡滋在其著作《媒介事件》中的解释,按照他们的观点“媒介事件”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④即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这些事件是“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是“文化表演”。在他们的笔下“媒介事件”有三种主要的叙述形式,也称“脚本”,即“竞赛”、“征服”“加冕”。它们决定着每一事件内人物角色的分配以及扮演的方式。“竞赛”强调竞争双方的对抗性,如奥运会比赛、总统竞选等;“加冕”则是游行,完全是仪式,如皇室婚礼、总统就职等,向观众讲述它的象征意义,引导观众按规定的思路进行意义的解读。“征服”,指人类巨大飞跃的电视直播,“征服者”通过自由意志的行为实现对已知极限的超越,以超凡魅力为结果,如宇航员登上月球,柯受良驾驶汽车飞越黄河等。这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里“媒介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日常理解,成为特性鲜明的传播学术语。

美国学者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其1992 年出版的《媒介事件: 历史的现场直播》中提出。

《媒介事件》开书第一句话:“本书讲的是对电视的节目性收看, 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因此, 对于媒介事件而言, “电视+ 直播”是研究和叙述的原点, 从此出发, 戴扬与卡茨将媒介事件建构为一个狭义的操作化概念, 即直接界定为重大事件(国家级的事件) 的电视现场直播。媒介事件实际上可以用“电视事件”替换。同时, 他们还将这种“特殊的电视事件”与一般的电视节目、电视新闻乃至一些重大的新闻事件区分开来, 前者主要用来指称那些具有仪式性的电视直播事件, 它们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 观众被“邀请”来参与一种“仪式”、一种文化表演;后者或以冲突为主题( “日常新闻事件”) , 或讲求偶然性与突发性(“重大新闻事件”) 。媒介通过组织关于政治、体育、大人物的“节日性”收视活动, 目的是为了整合社会秩序, 巩固既定的社会规范。

上一篇:商业运行前监检汇报下一篇: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