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资源性资产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完善公共财产体制、健全财政职能、拓宽政府理财领域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有效性,提高政府为民理财能力和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政府的必要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政与资源性资产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财政与资源性资产管理论文 篇1: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衡平进路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新时代,进一步明晰并妥善处理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关系,寻求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衡平的制度路径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模糊问题突出,应通过完善办学收益、市场准入、强制退出、质量评估制度,寻求公益性与营利性平衡路径,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公益性  营利性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24.013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确定为十大战略任务之一,并明确提出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明晰并妥善处理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关系,寻求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衡平的制度路径对于发展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建设教育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模糊之困境

教育公益性是指教育所带来的这种利益具有社会性、公共性、整体性特点,国家民族、社会大众乃至整个人类都是利益主体。[1]教育的营利性则是基于教育服务作为一种消费品的角度,教育提供者根据商品交易规则获取的利益回报。[2]教育的公益性与营利性冲突问题在事实上长期存在,特别是中外合作办学由于涉及外方教育机构,其公益性与营利性问题更加复杂。

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法律定性模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三条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属于公益性事业”,教育部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坚持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原则。教育是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标的崇高的社会公益性事业。要正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的宗旨和性质。”[4]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国家与政府对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的立场是明确而坚定的。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三十一条又规定:“中外合作办学者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执行。”[5]这意味着政府以“合理回报”的形式又间接承认了中外合作办学的营利性。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与营利性在法理上是并存的,但由于立法机构或政府部门并未对此问题给予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政策界定,这使得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问题在法律法规和实践处理上长期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中外合作办学利益相关者公益与营利取向错位。中外合作办学涉及中外方政府、中外方教育机构、教师、学生等多方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从中方学校与政府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是引入外方优质的专业、师资、课程等教学资源,从而填补国内相关学科专业的空白,推动国内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同时,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实现“不出国留学”,既满足人们对国际教育的多元需求,又节约教育经费支出,缩小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因此,中方的利益诉求主要基于公益性,附带一定的经济性。从外方政府和办学者角度看,外方政府允许教育机构境外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财政危机,拓展教育经费来源,扩大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多数外国教育机构进入中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除了提高自身教育国际化水平外,主要是基于扩大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角度,看准了中国巨大的教育市场需求,拓展生源渠道,增加经费收入,其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营利性和产业性。很明显,中外方政府与办学机构之间的价值取向是错位的,如果这种错位不能用恰当的方式找到利益平衡点,中外合作办学就难以满足多方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模糊之质量危机。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与营利性的法律定性非常模糊,特别是对“取得合理回报”与“不取得合理回报”没有做出明确的政策差异规定,大部分办学机构在项目申报时均选择不取得合理回报,以便于获得政府部门在物价、收费、税收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但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人理性,办学实践中获得投资回报和经济利润是客观存在的。这导致外方在办学投入上非常谨慎而有限,实践中只有极少数外方教育机构以资金和设备的方式投入合作办学。也导致政府部门难以准确界定这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否取得合理回报,是否应给予税收优惠等政策倾斜,最终导致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良莠不齐,这与政府、学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初衷相去甚远。

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衡平之应然

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属性决定其公益性。据第九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透露,全国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总数为2365个,其中本科及以上机构、项目1112个,涉及12个学科门类200多个专业,在满足人民国际化教育需求、促进学科建设、推进教育机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三个“不可替代”的作用。[6]特别是宁波诺丁汉大学、温州肯恩大学等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已成为我国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基地和进行教育国际化改革的重要试验区。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国际教育形式,在引入国际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扩大教育国际化,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已经呈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已成为国家、地方、高校和社会的共识和不可逆的發展趋势。因此,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其作用并不因教育机构获取利益回报而改变,其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具有公益属性。

中外合作办学的贸易属性决定其营利性。按照《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规定,只要是收取学费具有商业性质的教育服务活动,就属于教育服务贸易。GATS第一条根据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所在地理位置规定了服务贸易包括境外消费、跨境交付、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等贸易形式,这四种方式适用于GATS下的所有服务部门,包括教育服务贸易。在中国做出的教育服务贸易承诺中,除了对跨境交付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外,对其他三种方式均做出了不同水平的承诺。中国以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同意商业存在的教育服务贸易。自GATS将教育纳入服务贸易那一刻起,教育在国际法上就具有了贸易的基本属性即商业性和营利性。外方政府与教育机构“将跨境教育服务看作出口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战略规划中明确追求出口利益,以及其他长远利益。”[7]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全球教育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众多教育发达国家的主要服务贸易出口类型,事实一再表明,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具有天然的营利属性。

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催生衡平需求。从以上分析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中外合作办学兼具公益性和营利性。但应坚持以公益性为主、营利性为辅或是以营利性为主、公益性为辅仍然值得探究。从质量保障角度看,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间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公益性是中国政府、教育机构及学生的利益诉求,营利是外方政府及教育机构的利益诉求。为保障其公益性,必须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符合各方的期待,达到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目的。为实现持续营利,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机构必须从提供服务消费品的角度,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符合市场期待,符合对等交易的市场规则。因此,通过适当的制度构建,既承认中外合作办学的营利性,又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性,实现公益性和营利性的平衡是确保各方利益、加强质量保障的恰当视角和有效路径。

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与营利性衡平之路径

完善“办学收益”制度,尊重合法营利。2016年11月7日,国家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其最大的改变和亮点是其第十九条明确将民办学校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类,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法律主体是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分为项目和机构两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营利问题可以参照《民办教育促进法》有关规定执行,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营利问题如何处理有待进一步明确,而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数量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数量的数十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营利监管更加值得重视。笔者认为,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修订中,不管学机构还是项目,在加强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建设、实施差异化办学投入和分类监管情况下,都可以参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关于营利和非营利的制度执行。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行政审批管理。尽管我国在GATS中对中外合作办学做出了一定水平的开放承诺,但基于教育主权原则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国内法规定,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进行行政审批是政府的行政管辖权。“对跨国高等教育采取准入规制、建立跨国高等教育的准入制度正是政府对跨国高等教育市场基本的、初始的干预,是一种典型的政府规制手段。”[8]加快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是构建质量保障机制的必然法治手段。一方面,要完善和公布行政审批标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均未提出具体的审批标准和导向,实践中的办学审批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及评审专家凭经验掌握,缺乏一套科学严密、行之有效并公之于众的审批标准。另一方面,要完善行政审批机制。近年来,教育部先后与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重庆市等省市共建了中外合作办学部省(市)联合审批机制,有效发挥了地方作用,有利于各地方政府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行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紧缺、急需、空白和重点专业,从而推动各省市逐步形成主体多元、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中外合作办学格局。

完善“质量评估”制度,强化过程监管。质量评估是跨境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和基本途径。教育部于2013年启动了对全国范围的评估工作,但这种评估处于以合格评估为主的初级阶段,存在评估主体单一、评估标准单一、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因此,一方面,要构建质量评估与质量认证相结合的“双轨制”。质量评估由官方主导,以行政强制为保障,以合格评估为目的,通过合格评估,增强办学主体规范管理、依法办学意识,促进外方依法依规参与办学和质量监督,维护各方参与者权利。非官方主导的质量认证机制以第三方质量认证机构为主体,构建或遴选一个适格的认证主体,形成一套高标准的质量认证体系,通过办学主体自愿申请,遴选一批高水平、示范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带动其他办学机构提升办学质量。另一方面,要完善质量评估与认证方案。要将书面评估与实地考察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自我评估办法,防止弄虚作假、突击投入等问题。要坚持分类评价原则,根据办学机构及项目的性质、地域、学科、专业定位,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确保质量评估与认证更具针对性和客观性。

完善“强制退出”制度,强化权益保障。通过质量评估,作为一种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要求办学质量低、违法违规办学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强制退出办学,是质量评估制度赖以存在并具有权威性的法理基础。笔者认为,一是要为“强制退出”的实施提供法规遵循。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修订中应对“法律责任”一章进行全面修改,进一步明确做出“强制退出”等行政处罚的具体情形和基本标准,并赋予办学机构申诉权,确保有法可依、执法有据。二是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协议审查。法律关系的终止包括自然终止和因故终止,因“强制退出”引发的合作终止属于因故终止。避免纠纷的最好方式就是签好中外合作办学协议,强化对合作办学协议审查,避免和妥善处置因“强制退出”引发双方关于资产、财务和学生权益保障等法律纠纷。三是要强化“强制退出”后的学生权益保障。办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如何保障学生权益是“强制退出”机制应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的普遍做法是即使办学机构或项目被要求停止办学,依然允许其办学至最后一届学生毕业,这或许是最稳妥的做法,但最佳做法是要求合作办学双方及时纠正违法违规问题,依照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加大办学投入,确保在校学生能享受到招生簡章承诺的教育服务,同时给予学生转学、转专业以及退学退费的选择权和保障权,让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公益性得到充分彰显,其营利性才能水到渠成。

(本文系重慶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来华留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QGJ17080B)

注释

[1]邢永富:《教育公益性原则略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傅八军:《高等教育产业性与公益性再辨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6.html,2019年6月19日。

[4]参见《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意见》教外综[2006]5号,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4/201006/89021.html,2019年6月19日。

[5]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http://www.moe.gov.cn/s78/A20/gjs_left/moe_861/tnull_8644.html,2019年6月19日。

[6]黄金鲁克:《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再出发——访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任林金辉》,《中国教育报》,2018年3月23日。

[7]OEC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Trade in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aris: 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04, pp. 239-275.

[8]张卫国:《探析跨国高等教育准入的规制措施》,《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7期。

责 编/赵鑫洋

The Path of Balancing the Public and For-profit Nature

of China-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Yang Jifu

作者:杨既福

财政与资源性资产管理论文 篇2: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开展

[摘 要]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完善公共财产体制、健全财政职能、拓宽政府理财领域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有效性,提高政府为民理财能力和建设服务型、节约型政府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3. 059

0 前 言

近年来,财政部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工作。为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6年财政部先后公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5、36号令,以下简称“两个部令”),明确规定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截至2011年底,全国3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已经全部明确了由财政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其中31个省级财政部门成立了专门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机构。绝大部分中央部门也成立了资产管理机构,或明确了负责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

1 健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规范和加强管理的依据,2006年以来,财政部逐步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建章制工作。“两个部令”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和各部门、各单位的管理职责,全面规范了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构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形成、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体系。根据“两个部令”的有关原则,财政部进一步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先后出台了《全国政协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实施办法》、《驻外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实施办法》、《全国人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实施办法》、《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暂行办法》、《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行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权改革试点的通知》、《事业单位及事業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工作规程(试行)》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参与了《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起草论证工作,以及《国有资产评估指南》的编写工作。同时,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也出台了本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或转发了“两个部令”,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管理办法,其中,湖北省率先在全国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國有资产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湖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2 夯实管理基础

为夯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财政部多措并举,协同推进。一是开展资产清查。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还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和专员办开展专项审计,确保工作质量,通过清查工作,掌握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规模和结果,为下一步加强资产管理奠定了基础。二是修订完善固定资产分类代码。会同国家标准委,在充分征求多个部门和单位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的基础上,于2011年1月1日正式颁布了《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4885-2010),并于同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三是开展培训,加强队伍建设。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人,各项工作都要靠资产管理工作人员来完成。财政部先后组织了多个学习培训班,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人员保证。四是加强决算管理。从编报2007年部门预算开始,财政部按照单位性质、资产类别、收入性质等多种分类方式,对全国预算单位的资产以及资产收益情况进行了决算汇总。五是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计报告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按统一的格式,对占有、使用的资产状况定期作出报告,便于主管部门的财政部门及时掌握行政行政事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和使用情况等。六是开展事业单位及其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事业单位及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颁布后,财政部在“仪表代征”开展部分事业单位所办企业产权登记的基础上,制发了产权登记证,设计开发了产权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编辑公布了产权登记办理指南,并与2013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了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

3 创新管理方式

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因素。一是确立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理念。2007年部门决算报表中增加“资产情况表”和“国有资产收益情况表”,2009年部门预算表中新增“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情况表”、“中央行政事业单位新增资产配置预算表”,根据资产存量情况、配置标准、行业平均占有水平和资产的共享共用情况,对新增资产配置进行专项审核,基本理顺了部分资产配置事项审批的流程,初步形成了资产管理部门与预算部门协调配合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对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的申报范围、审核标准和部内审批程序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二是树立了资源整合共享的观念。严格资产配置管理工作,对符合调剂、共享条件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建立资源(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提高使用效率。三是增强了资产绩效管理意识。根据绩效预算管理的要求,研究将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的评价结果,作为财政部门安排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参考依据,逐步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探索转变管理方式。配合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开展管理方式研究,探索解决由于事业资产管理链条较长、信息复杂程度较高带来的事前审批备案管理透明度低、效率不高,风险集中等问题,探索构建科学透明高效的事业资产监管机制。

4 构建全程监管体系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紧紧抓住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入等重点环节,基本实现了对行政事业资产的全程监管。一是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基本摸清了家底。二是规范资产配置管理,把住了资产的“入口”。三是强化资产使用管理,尤其是規范了资产出租出借管理,既有效地防止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又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四是完善资产处置管理,把住了资产的“出口”,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五是加强资产收入管理,配合“小金库”治理和清理规范津贴补贴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对资产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统一纳入部门预算管理。

5 推进信息化建设

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资产管理服务财政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2009年按照“金财工程”统一要求,组织开发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信息系统部署以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资产管理工作的发展,出现了实现资产管理全过程动态管理的业务需求。2011年,结合修订的《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4885-2010),对现有信息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总结,启动了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将原单机版系统升级为网络版系统,并扩展了管理事项网上申报、审核功能。2013年,完成了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全面启动了升级后系统的部署实施工作,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规范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管理和各方责任。

6 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2009年全国人大预工委要求财政部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機结合。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明确要求“研究建立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编制有机结合”。近年来,财政部着力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编制和审核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从2009年开始,要求中央各部门在编报年度预算时,要按规定填报单位资产存量情况表和新增资产配置预算表,财政部按相关政策核定预算。2011年预算编制中明确规定了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报范围,要求所有使用财政性资金及其他资金购置车辆、单价200万元及以上的大型设备的支出,必须编制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二是稳步推进行政事业资产配置标准研究制定工作。2011年,财政部出台了《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预算定额标准(试行)》;2013年,又出台了《政府机关办公通用软件资产配置标准(试行)》。同时,财政部选择了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开展事业资产配置标准研究制定的试点工作。行政事业资产定额标准,为部门预算编审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既有利于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又有利于对资产购置实行统筹安排与统一监管,维护资产配置的财政分配的公平公正。三是加强国有资产收入管理。“两个部令”明确规定,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变价收入和残值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益以及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等取得的收入应当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根据中央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后要规范资金来源和逐步加强国有资产收入管理的要求,财政部组织开展了行政单位经营性资产专项调查,研究明确了加强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问题的工作思路,会同监察部等五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的通知》。为配合“小金库”清理工作的开展,2009年,出台了《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及《关于实施(中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根据全国人大有关要求,从2010年开始,财政部又将中央行政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和行政单位出租出借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同时,积极规范国家与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间的分配关系,2011年开始将部分中央部门所属企业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范围。四是推进采用实物费用定额编制相关经费预算工作。根据实物配备标准和按实物量平均计算的费用定额标准,核定相关公用经费的支出水平,此外,为充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财政部门还积极与有关方面加强协调配合,对拟处置资产、闲置资产、临时购置资产等实行集中管理,在此基础上,对资产进行统一调剂使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节约财政开支。

主要参考文献

[1]牟兴平.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6(27):42-43.

[2]于玉真.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18):109.

[3]郑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3(6):109-111

[4]张凤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08(6):22-26,28.

[5]毛程连,程北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分析[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8(3)59-63.

[6]梁小清.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6,9(26):102-103.

[7]田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强化措施[J].统计与管理,2016(9):112-113.

[8]富昕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J].现代企业,2016(4):7-8.

作者:徐雪荣

财政与资源性资产管理论文 篇3: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发布的背景下,本文从事业单位新的会计核算内容特点和加强会计核算的现实意义出发,结合财政预决算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和要求,分析了事业单位尤其是中央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在会计制度建设、会计核算观念以及会计人员专业性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重点分析项目支出和资产管理相关的会计核算的重难点和易错点,并提出改进方法。本文认为中央级事业单位作为事业单位的一类,应从领导到会计人员都充分认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加强专业业务培训、做好制度建设,使会计核算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预算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应强调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深入研究,结合(中央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办法的要求,建设和完善本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监控作用有效发挥,为单位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降低单位的合规检查风险。同时,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和体系设计的前瞻性以及外部监督检查和培训指导的力度,切实提高单位会计核算水平。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計核算;会计监督

一、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1.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革背景

财政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以下简称新《事业会计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该制度与新《会计准则》、新《财务规则》以及财政预算、国有资产等领域改革相关政策法规相协调,在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环节均有创新和突破。

新《事业会计制度》新增了与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乃至薪酬等一系列与预算管理改革和公共财政、税收工作进程相配套的会计核算内容。在借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实践的基础上,参照国际经验和惯例,强化了对事业单位基建项目和资产的管理核算内容,着重突出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为强化预算的严格执行提供前提条件;全面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和科目说明,定义了各类非财政补助收入的内容与核算要求,进一步规范了非财政性补助资金的结转结余分配的会计核算;系统改进了财务报表编制体系和结构,与财政预决算报表体系及税务申报体系有效衔接。

新《事业会计制度》适应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区分行政类、公益服务和生产经营三个类别,为事业单位按各自特点分类改革提供了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体系更利于分类收集会计信息进行决算和经营分析,为事业单位开拓财务及经营潜力、人力资源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管理创新提供了前提条件。

2.中央级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优化财政资源配置

在我国现有体制下,事业单位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不容忽视,恰当准确的会计核算结合资产清查管理不仅能保证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还系统全面地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下级会计信息不准确,上级财政部门信息不真实,统计数据和会计信息失真,给国家制定经济政策造成障碍,也会影响国家对于事业单位有关方面的宏观决策。此外,有效的会计核算有利于强化资产监管职能,有效地进行资产使用、管理和转移(如按照相关规定中央级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收入及时上缴),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有助于提高财政预决算信息质量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简单的收入、支出(费用)确认,要考虑资产管理、预算收支管理、项目管理、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以及部门决算等诸多因素。会计核算工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信息透明,实现单位内部资金的控制,有效分类管理和使用财政性资金和经营性资金,为提高财政预算、决算信息质量提供条件。

(3)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经营能力

会计信息如果不能真实客观地反应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单位领导的决策管理。加强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改善管理、加强单位内部控制上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强经营收支核算和分析,有利于经营性事业单位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提升单位经营能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4)有助于降低事业单位合规检查风险和税务风险

近年来,国家对事业单位开展各项改革,对事业单位审计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在审计过程中,除舞弊因素外,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对规章制度不了解或政策把握不准确出现的审计问题也较多。例如,中央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过程中,不了解相关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造成投资资金来源不当、单位之间担保和借款未经恰当的程序报批、资产出租出借收入未上缴国库等诸多问题,事业单位审计风险较高。

同时,事业单位收入来源较为复杂,除了要完成财政预决算所要求的相关工作外,也会和企业一样涉及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及附加等诸项税务事宜。随着新《事业会计制度》的实施,税务部门对事业单位部分关键报表进行了改革和调整,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所得税季度报表和年度汇缴报告按照事业收支和经营收支相分离的思路进行了改革,会计核算方法和质量将直接影响所得税申报,税务检查风险随之增大。因此,重视会计核算,重视相关制度政策和准则的学习和研究,使会计信息及会计资料能够经得起审计及税务部门的检查,可以有效降低单位的合规检查风险和税务风险。

二、中央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是个系统工程,存在着多个维度、多个口径的理解。既有传统的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口径,又有财政预算收支和政府会计报告口径;既有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核算和经营性资金分类核算,又有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结转结余资金管理的要求。高质量的会计核算,不但深入理解财务会计准则规则和财政预算各项规章制度本身,也要把握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等诸多财政管理制度要求,其复杂性可见一斑。

1.会计核算制度建设不全面

新《事业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很多事业单位沿用原收付实现制制度下的会计处理原则,未结合新《事业会计制度》制定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导致存在收支来源去向不清、收支确认时点的选择随意性强等问题,引发审计风险和税务检查风险。

2.会计核算方法不健全

(1)财政性资金收支和其他资金收支未分开核算

所得税相关规定明确:作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的不征税收入,必须满足对该资金以及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的条件。

一方面,新《事业会计制度》与相关税收政策相适应,着重突出了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财政性资金收支和其他各类资金收支分类核算。其中,事业支出科目核算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经营支出核算上述业务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不符合资金收支分类核算的要求,尤其是支出会计核算存在问题,财政性资金和其他各类资金支出核算混为一谈,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未分开核算,经营发生的各项费用未适当归集或合理分摊,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不配比。

(2)项目支出核算科目设置不合理

中央级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支出核算类别复杂,很多单位收入支出会计科目设置随意,不符合新会计科目设置要求,会计体系设置更没有考虑单位长远发展。

以新闻出版行业为例,近些年,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和全球媒体行业的共同行动,财政加大相关项目支持力度,新闻媒体事业单位业务由传统纸媒向多个终端载体过度的融媒体步伐呈现跨越式发展,国家文化产业基金、财政专项支持和自筹经费等多种资金来源渠道的偶然性和复杂性对财務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出了挑战。很多单位顾此失彼,如在年初账务科目设置时未对项目支出核算进行资金来源的会计科目分类设置,导致后期无法对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进行单独核算,或者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如将项目支出下级科目设置为各个项目,而不是经济分类核算配合项目辅助核算,造成决算工作量增大且数据不准确。

所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应与单位战略紧密联系,由传统的记账会计管理向管理会计转变,时刻把握单位业务发展动向,为会计核算系统建设和完善留有余地。

(3)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应缴国库款会计核算违反规定

应缴国库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取得的应上缴国家预算的各种款项,包括事业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如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等。

部分事业单位资产处置较为随意,会计人员往往习惯的错误计入事业单位其他收入,而未计入上缴国库款。例如近年公车改革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公车年限较长,处置收入较少,领导不了解资产管理规定,财务人员又没重视,直接计入单位收入类科目,未按规定上缴国库,引发单位审计风险。此外,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出借等方面也存在类似问题。

(4)国有资产出租、出借会计核算手续不规范

中央级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应当严格履行申报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处置。单位价值或者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的处置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事业单位调整资产、财务账目的凭证是资产处置的批复。会计人员应了解相关资产管理规定,未得到相关批复不得进行账务处理。

3.会计核算观念不统一

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及相关会计人员缺乏对会计核算重要性的认知,没有深刻了解会计核算的重要作用,对会计核算没有足够的重视,加之部分会计人员责任意识淡薄,表现较为松懈,并对单位具体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关注度较低,难以为事业单为各项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专业而全面的参考意见,并在各类审计中暴露出较高风险。

4.会计核算人员专业性有待提高

大部分会计人员都是按部就班完成报账工作,对业务钻研少。原始凭证不完整,记账凭证制作和装订不规范;财务报告不完整,账表不符,普遍存在财务报告只有会计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的情况;部门决算账表不符;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不当;对结转结余资金政策理解和核算模糊,结算不及时,往来款项存在长期挂账。部分单位会计人员不能胜任并按照新《事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专业性有待提高。

三、改进中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建议

1.加强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建设

会计制度是国家会计工作的规范,也是单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事业会计制度》在理论和实践环节的突破和创新对会计核算体系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事业单位应结合新《事业会计制度》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事业单位在建立本身会计核算制度的同时,也是对新《事业会计制度》深入学习和理解的一个过程。财务关键岗位人员不但要学习财务会计本身的制度准则,也要研究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相关政策制度,运筹帷幄才能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中央级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支出核算类别较为复杂,包括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其他支出。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新《事业会计制度》要求设置收支核算体系;尤其对于项目支出核算应具有前瞻性(不要局限于现有业务进行设置),下设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分别对其进行经济支出分类核算的同时,对各经济支出分类科目设置项目辅助核算以将支出归集到具体项目。

2.加强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和管理

中央级事业单位按照财教[2008]13号《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本办法对中央级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及使用、资产处置等方面的规定对会计核算提出相关要求,相关单位应在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中明确相关程序和要求,以配合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监督检查的相关工作。

在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方面,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在扣除相关税金、评估费、拍卖佣金等费用后,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上缴中央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中央级事业单位需要上缴国库的除了资产处置收入,还包括资产出租出借收入以及部分外投资形成的股权(权益)的出售、出让、转让收入。中央级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取得的收入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应全部上缴中央国库,支出通过一般预算安排,用于收入上缴部门的相关支出,专款专用。

3.重视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会计核算重要性的认识,事业单位领导及相关人员从思想观念上转变对会计核算的看法,注重对会计核算岗位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培训,对关键财务会计核算领导岗位更要高标准(如关键会计核算岗位要求具备中级职称,总会计师或财务负责人岗位要求具备高级会计师或其他相应资格),大胆聘用社会企业会计人才,以带动会计部门不断提高和改进自身工作方法和水平。

4.加强会计核算方面的检查和指导

近年来,事业单位财务审计、资产清查审计等工作陆续展开,对单位既是挑战和考验,也是一次珍贵的学习机会。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可以向最专业的人员学习和了解政策规章,或对于政策把握不准确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调整和改变错误的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应配合单位长远的战略性目标,时刻对未来的风险进行考量。它既需要时刻关注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关注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站在战略高度的财务会计管理思路和体系设计才能达到更广泛的活动范围,才能够回避各种可能的风险,最大限度增加单位的盈利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中央级事业单位应从领导到会计人员都充分认识会计核算的重要性,在对新《事业会计制度》的有效落实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相关制度规定的学习研究的同时,加强财务会计管理和体系设计的前瞻性以及外部监督检查和培训指导的力度,切实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水平,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监控作用有效发挥,为单位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降低单位的合规检查风险。

参考文献:

[1]关振宇:《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实践创新与现实意义》《会计之友》,2013年第25期.

[2]张新芳:《管理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财务与会计》,2015年第21期.

[3]赵利红:《财政拨款的财务与税收差异及申报处理》《财务与会计》,2015年第21期.

作者:张品竹

上一篇:农村办学水平学校管理论文下一篇:会计稳健性的公允价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