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元数据与数据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实验教学资源是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支撑,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特点,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需求,提出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原则,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内容与选择标准、组织方法和长期保存策略,以期为兄弟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参考。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学资源元数据与数据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教学资源元数据与数据管理论文 篇1:

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摘   要:数字化教学资源作为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推动教育教学系统性变革的关键要素之一。为满足高校对数字化教学资源深层次、多元化的应用需求,文章在分析高校教学资源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云計算和分布式存储技术,整合各教学应用系统,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初步形成教学资源供给的云服务体系,有效解决视频、文档、图片等非结构化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快速流转以及跨平台应用等难题,为学校信息化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教学资源;分布式存储;统一管理;共享服务

随着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育教学已经成为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1],作为信息化教学核心要素,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国家高度重视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鼓励高校积极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探索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和服务模式。同时提出了“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慕课等优质资源平台发展,鼓励教师多模式应用,鼓励学生多形式学习,提升公共服务水平”[2]的新要求;制定了“探索资源共享新机制,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供给能力,有效支撑学校和师生开展信息化教学应用”[3]的行动计划。而在高校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教学资源急剧增长、汇聚整合不足、使用不便以及安全管控薄弱等诸多问题。本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下简称“学校”)为例,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实际应用需求,构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统一资源存储和管理,探索教学资源供给和应用方式,以促进学校教学资源汇聚利用和高效流转,为各类信息化教学应用提供有力支持,以期为高校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提供参考。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背景

1.学校教学资源应用需求及困境

近年来,随着学校信息化教学工作的不断推进,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了大范围推广应用,使得师生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日益突出,对资源的供给服务和使用体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学校开展“融通性、创新型和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使得汇聚和建设经、法、管优势学科特色资源群的需求日益迫切。

目前,学校已经积累了一批以视频公开课、慕课、微课为主的优质教学资源,各院系也采购、自建了各种具有专业特色的素材库、课件库、试题库、案例库等教学资源。资源种类繁多,格式多样,包括存放于应用系统数据库中的结构化数据资源,以及视频、图片、文档等非结构化数据资源[4]。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异构性等特征,使得教学资源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①教学资源管理困境。数字化教学资源缺少统一的存储设备和存储环境,大量教学资源分散存放,如存放在个人电脑、U盘、移动硬盘中,或存放于资源门户、教学应用系统中。资源零星分布,存储介质多样、形式千差万别,大量处于无序存储状态,无法统一管理,更缺少病毒防御、备份等安全保护机制,容易损坏或丢失。②教学资源应用困境。由于教学资源持有者和管理者众多,资源获取路径太长,导致师生无法及时精确找到所需资源,更无法随时随地便捷访问。教学资源格式多、种类多,且存在着软硬件存储环境的限制,使得教学资源在不同系统间的调用存在着巨大障碍。各应用系统间存在“资源孤岛”现象,资源无法共享交换,且缺少教学资源的多终端支持服务,资源使用体验差,更无法满足个性化应用的需要。

2.学校现有信息化设施条件

学校网络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建成了稳定高速的校园网络、高性能大容量的计算存储资源池,以及支撑应用系统间基础数据连通的数据中心,可以为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①网络设施基础。学校已建成“百兆到桌面”“双千兆上行”“核心全万兆互联”的网络服务支撑体系,实现了有线、无线网络的全校覆盖,建设有虚拟专用网(VPN)和校园网接入代理服务,学校现有主干网带宽20Gbps。②计算存储资源基础。学校已建成采用VMware虚拟化技术建设的计算资源池,可以提供1000核CPU的计算能力,以及1PB的存储能力。资源池内部“双万兆”网络互联,支持应用服务的高性能数据交换、高效率集群同步。③数据对接基础。学校已经建成了整合多个数据库、多源数据融合的数据中心,覆盖了学校21个部门的31个业务系统,建设有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管理中心等数据服务模块,可以满足学校各应用系统间在消息、事件和服务上的动态互连互通需求。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和功能框架

1.平台建设思路及目标

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以下简称“资源平台”)基于云计算和数据对接融合的建设思路,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学校的教学资源私有云存储平台。资源平台兼容各类异构存储设备,支持弹性扩展存储空间、灵活配置计算资源[5]。采用负载均衡技术自动平衡各类应用访问和请求,分发到多个业务服务器上执行,用来规避高并发量和大访问量带来的宕机风险,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6]。采用Web Service接口技术,建设教学资源统一访问调用接口,打通各应用系统间的资源交换通道。

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旨在构建学校教学资源的非结构化数据仓库[7],集成部署资源入库、编辑、编目、转码、发布、推送等数字资源管理功能。建设数据资源云服务中心,将各类零散的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到统一平台,解决教学资源汇聚、存储、共享及调度等难题,为师生提供高效、快捷、准确的资源应用服务。对接整合学校各应用系统,支持师生通过应用系统随时随地获得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应用效率和使用体验。

2.平台主要功能设计

(1)基础数据接入功能。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访问接口,提供学校基础数据对接标准和接口,对接学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支持接入学校教学系统等各类应用数据,获取人员、教学、科研等数据使用权限,提供多种类型、功能丰富、性能优良的基础数据接口服务。

(2)教学资源存储功能。提供教学资源的云存储服务,支持视频、文档、图片、动画等各种类型教学资源的上传、转码等入库存储操作,支持第三方应用系统资源的接入和入库存储。提供数据库导入、接口传送、自动扫描、客户端上传等资源自动入库功能。

(3)教学资源管理功能。提供教学资源“采”“管”“用”一体化全流程管理功能,包括资源站点管理、元数据管理、资源上传、审核、编目、格式转换、在线编辑、查询检索、发布、流媒体支持、视频转码、直播、个人空间等资源管理和服务功能,以及用户管理、流程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日志管理等平台系统管理功能。

(4)教学资源共享服务。提供教学资源使用的统一访问页面,提供系统间教学资源的检索、浏览、点播、推送、嵌套调用等服务。打通应用系统间资源的连接通道,提供第三方应用系统资源的存储、共享、交换服务,提供个人资源的查询、编辑、分享等功能。

3.平台架构设计

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主要划分为四层,分别为应用层、接入层、服务层、存储层,如图1所示。各层在逻辑上逐层递进,存储层提供数据和资源存放空间,服务层通过接入层为应用层提供数据和资源服务。

(1)应用层是面向师生的前端页面(系统),也是资源平台的前端应用呈现,包含学校各教学平台、智慧教学系统、录播系统、媒资管理系统、资源门户、站群平台等应用系统,适应PC、手机、Pad等多终端应用形式。

(2)接入层是连接应用系统和资源平台的纽带,提供标准的API接口、中间件服务,支持各应用系统接入到学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非结构化资源存储中心,通过数据交换引擎提供系统间连接的数据链路通道。

(3)服务层是资源平台的核心,负责响应应用系统通过接入层发来的请求,处理调度存储层内所需数据资源,返回应用系统所需的数据和资源服务。支持根据服务请求所需负载量调用相应计算和存储资源,满足应用系统对数据资源获取的实时性要求。包括基础服务、业务服务、服务通信和服务管理四个模块。

(4)存储层采用虚拟化技术为各类数据资源提供存储空间,是非结构化资源云存储中心的基础。使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支持异地分布的存储服务器、个体计算机、NAS、DAS、SAN等异构设备的整合接入,解决分散异构存储设备的统一管理问题。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的构建与实现

1.基础环境配置及系统部署

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部署在校园网环境中,将学校现有计算资源作为搭建基础,充分利用核心设备间“万兆互联”的高速网络优势,通过接入集成学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各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平台部署环境如图2所示。

(1)资源平台建设在学校应用服务集群和基础数据中心基础上,利用分布式总线技术,整合学校现有计算和存储资源,构建视频、图片、课件文档等教学资源的非结构化存储中心,实现多维异构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通过与学校数据交换平台整合对接,为应用服务集群提供资源服务。

(2)资源平台以9台虚拟服务器作为部署基础,服务器按功能用途划分为资源平台主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以及文件存储、转码、负载均衡以及流媒体直播等多种类型服务器。①主服务器部署云储存、页面访问、数据中转、资源调度等各类资源应用服务模块。资源平台对主服务器配置要求相对较高,需要配置16核CPU、32G内存、200G系统运行空间及以上参数。②数据库、转码、负载均衡、流媒体等服务器分别部署各类数据应用服务、资源转码、大并发访问及流媒体负载分发等支撑服务,按需酌情配置服务器参数。③各服务器以主服务器为核心,完成数据认证、任务调度、弹性计算以及数据监控等对应功能模块部署,完成各模块间权限认证,并以分布式存储总线方式弹性挂载存储服务器,接入文件存储服务器、磁盘阵列以及网络视频服务器等。

2.系统对接与数据连通

资源平台采用标准API接口、中间库、中间表等技术方式来实现系统间数据的连通和交换,包括与学校数据中心、本地化应用系统、云端应用系统对接三项内容,支持Oracle、SQL Server以及MySQL等多种数据库类型,以及Java、.Net、PHP等多种编程语言。

(1)资源平台与数据交换平台对接,实现与各应用系统基础数据的连通交换,共享人员信息、课程信息、选课信息等基础数据,集成学校信息门户,实现统一身份认证、权限认证。

(2)Blackboard平台、资源门户、录播系统等应用系统部署在学校本地服务器上,可以在不改变应用系统使用习惯的基础上,实现资源无感知共享交换。通过系统对接实现教学资源在资源平台的统一存储和管理,支持资源在各教学应用系统中互相调用,同时应用系统可借助资源平台的集群转码机制实现资源的快速转码,并借助流媒体服务实现视频资源的无插件播放等。完成对接后,Blackboard平台调用视频资源流程如图3所示。

(3)学堂在线、超星教学平台、智慧树等教学应用系统部署在公有云平台,需要利用API接口将公有云应用系统资源,定时推送到资源平台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云服务平台为其提供资源的查询、调用和本地化流媒体支撐服务,提供资源获取的加速服务。公有云应用系统也可以查看、检索、使用学校云服务平台的教学资源,支持将所选资源推送到公有云应用系统中使用。此种对接方式需要各应用系统厂家做好技术配合工作。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应用效果及展望

1.应用模式

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应用过程是一个双向更新、动态调整的资源生态完善过程[8],也是学校教学资源“采”“管”“用”一体化建设应用流程,如图4所示。资源平台作为教学资源的存储载体和服务提供者,与各应用系统间形成采集、管理和使用的资源应用闭环,在学校师生、教学管理者的共同建设和维护下,促进教学资源的持续更新和有序流转。

2.应用效果

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使用,学校完成历年积累的各类教学资源的入库存储和统一管理,完成多应用系统的整合对接,初步形成了学校教学资源供给的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资源不好找、不好用的问题。

(1)整合学校的校本资源库,有效解决教学资源分散存储的问题,提高资源建设和运维的效益。对学校原有媒资管理系统中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梳理和迁移,累积入库52门慕课、12门视频公开课、4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121门其他类别的精品课程资源,共计1.7TB;累积导入Blackboard及超星教学平台597门网络课程资源,资源总数共计37.6万个;汇集整合了教学平台、资源管理系统以及零散存储设备中的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统一存储、统一管理。

(2)打通学校各应用系统间的资源交换通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体验。①接入集成学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消除资源平台与学校其他应用系统间的数据流通壁垒,拓展教学资源的前端应用,有效支撑教学资源在应用系统间的快捷共享和有序流转。②定制学校数字资源统一门户页面,统一教学资源的查询、检索、使用入口,实现在PC、手机、Pad等多种终端上的无障碍访问,优化师生的使用体验,极大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满意度。

(3)丰富教学资源管理功能,为师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使用选择。提供强大的流媒体支撑服务、网络直播、负载分发功能,有效保障学校教学直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个人数字资源的存储、管理和分享功能,为1500余位教师分配10G个人存储空间,在学校559间多媒体教室设置访问入口,为教师“去U盘化”上课打下了基础。

3.应用展望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丰富性、易用性以及流转效率是解决资源利用问题的关键,资源平台应重点关注用户主体的过程性需求以及资源对实际教学效果的支撑作用[9]。①在资源平台基础上,建设完善学校的网络学习空间,整合教学资源、学习工具、应用服务,打造教学、学习、管理、评价一体化的教学服务体系[10],高效支持各种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②探索资源平台与公有云平台的合作和接入方式,建设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数据标准、平台对接标准等规范性文件,探索校际间、地区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以及数字版权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模式。③拓展完善资源平台的个性化服务,以个人空间为基础建设个人资源网络嗅探获取功能,实现“资源找人”的资源汇集;尝试教学资源的AI识别、大数据分析以及语料库技术应用,真正实现教学资源服务的智能化、智慧化。

五、结语

数字化教学资源云服务平台的建设研究是学校打造教学资源一体化供给服务体系的实践探索,资源平台的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一站式存储和管理,有效解决了资源存储安全、管理不便、调用困难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体验。由于本研究聚焦资源平台构建本身,缺少教学资源对信息化教学的支撑过程和机制研究,后续将开展资源平台应用效果的实证分析研究,以便完善资源平台功能,改进教学资源供给服务体系,推进信息化教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冬冬,朱益明.信息技术引领教学改革及其辨正——兼议“屏幕改变命运”[J].中国电化教育,2019(11):41-48.

[2]教高[2018]2号.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Z].

[3]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

[4]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3,34(2):10-17.

[5]张怀南,杨成.基于云计算的区域性高校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2,22(6):45-50.

[6]张坤,高小惠,闫宏宇,等.分布式教学资源库的探索设计——以北京协和医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4):113-117.

[7]钟庆.非结构数据平台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以传奇数字资源云服务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6):74-80.

[8]劉美凤,刘希,李晟,等.教育云平台资源规划流程研究——以数字教育资源企业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11):78-85.

[9]高铁刚,王馨,寇海莲.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0,30(7):28-34.

[10]廖轶,李波,周航.支持个性化发展的网络学习空间一体化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6(4):43-51.

(编辑:王晓明)

作者:王培顺 王培 饶炎锋 古勇

教学资源元数据与数据管理论文 篇2:

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摘  要:实验教学资源是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的重要支撑,对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特点,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需求,提出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原则,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内容与选择标准、组织方法和长期保存策略,以期为兄弟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一、概述

實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对于应用型专业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完成1500门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认定,形成专业布局合理、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体系”[1],这对本科教育中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知识体系中涉及到管理、经济、计算机等学科知识,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更需要通过实验教学培养诸如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开发、电子商务产品设计、电子商务营销等实践操作能力[2]。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催生了更加丰富的电子商务应用场景,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前沿热点应用技术显得更为重要。实验教学资源是实验教学的重要支撑,但资源过载和资源缺乏现象并存,如何结合专业特点建设实验教学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二、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需求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专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不断驱动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快速更新,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核心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教学与理工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有比较大的差别,呈现出自由度高、交互性强的特点[3]。其中以角色模拟的体验型实验、以应用驱动的开发性实验和以小组协作的综合实验是主要的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拥有较高的自由度,可以在规则内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只需要保证达到实验要求即可。这些特点直接影响了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的需求,总体来说,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应该服务虚拟仿真教学理念,构建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实体课堂和虚拟仿真课堂为基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特色,利用线上、线下两条渠道采集教学资源,形成系统的、有层次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体系。总体来看,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需求呈现以下特征。

(一)多元用户主体的差异性需求

差异性指由于用户角色与层次的差异而产生的资源利用需求上的多样化。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体系处于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本专业内的教师、学生、教辅人员都要求能够任意地选择和访问符合自己需求的学习资源。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具有较强层次差异,学生会分阶段进行自主学习,实验教学资源选择策略的要反映这些需求。同时,同一专业内不同学生在知识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上有较大差异,无差别的课堂教学造成学生间的水平分化。在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中,不应一味追求“高精尖”,要着眼学科前沿并兼顾考虑不同用户的能力差别,保证一部分低门槛实验教学资源,形成一个立体的实验教学知识体系[4]。

(二)实验教学资源的多样性需求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学资源的形式逐渐从单一形式转向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模态形式,这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5]。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教学需要依托案例、培训视频、教学软件等多样性的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模态的教学资源融合运用,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三)实验教学资源的时效性需求

电子商务专业在我国建设时间较短,伴随着相关产业的突飞猛进而迅速发展,其知识体系处尚在动态更新中。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等新概念、新业务模式不断涌现,加速了专业知识体系的老化速度。同时,网络环境极大便利了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极大缩短了学习周期,学生在专题学习后会提出更深层次的学习需求。因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紧贴行业缺口,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这必然导致其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不是一劳永逸,需要进行动态更新。

三、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原则

(一)资源规划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原则

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规划是指运用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对专业教学中所需要的实验教学资源内容进行选择、组织、存储、利用所进行的全面规划。具体而言,就是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资源选择标准,拟定资源采集的策略,选择易于用户使用的资源组织方式以及采取各项资源长期保存的措施。为此,要遵循资源规划的系统性原则,将各环节看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注重资源建设中教学资源、实验设备、经费、用户之间的整体性与联系性。还要遵循协调性原则,电子商务专业涉及学科领域较多,要保障不同领域资源选择的比例协调,重点采集核心教学资源;要平衡教师、学生之间的资源需求差异,最大限度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更要注重项目计划在时间上的协调,分清主次,合理推进各项工作。

(二)资源采集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原则

资源采集要立足实际,综合考虑本单位的建设能力和电子商务专业已有实验教学资源的分布情况。首先要对所拥有的优质资源做数字化处理,然后再根据经费,分学科、分类型多层次展开资源采集。另外,许多高校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专业特色和教学重点,有的偏向经济管理类,有的偏向工程技术类。因此,要遵循实用性原则,开展本校电子商务专业调研,制定合理的资源采集方向,与本校教学特点相一致。资源采集工作绝不等同于应收尽收,也不是一味追求学科前沿内容,要兼顾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有针对性地构建一个满足多层次用户需要的实验教学资源集合。

(三)资源组织的目的性和标准化原则

实验教学资源组织是指将资源按照一定的体系组合排列,使之形成一个可资利用的实验教学资源体系。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多源异构数据难以整合、不同领域知识无法兼容的困难掩盖了资源组织的本质。实验教学资源的组织是为了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无论采取哪种资源组织方式,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易于用户使用。因此资源组织应该聚焦用户需求,而不是资源本身,注意目的性原则。其次是标准化原则,即处理好数据不同类型之间、不同领域之间的关系,资源著录格式和标引语言要前后一致,以国际通用规范和标准为参考,定期进行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核验。

四、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内容分析与资源选择标准

(一)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内容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知识领域和教学内容可细分为综合、经济、管理、技术四个类别[6],其中综合、管理和技术类别的核心课程有较多实验教学要求。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围绕这三个类别,结合具体的知识模塊要求,分析所需资源的数量、内容以及类型。

电子商务综合知识领域要求学生能系统掌握应用模型(B2B、C2C、B2C、B2G)、线上服务业应用实践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整体上侧重于对业务流程和模式的理解,要求实验资源能组建一个个虚拟的场景,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虚拟的环境中真实还原实际情景下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电子商务管理知识领域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流管理、风险管理、项目管理以及管理工具的原理与使用方法。此类知识需要通过案例分析,信息系统(如ERP、CRM、SCM等)分析、设计与应用等实验教学方式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锻炼学生“会用、会做、会想”的能力。

电子商务技术领域知识较为密集,包括了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应用开发技术、安全技术、物流技术等应用型技术。这需要为学生实操搭建一个全面的技术演练环境,保证各种应用开发工具的齐全,构建一个专业代码库,设立各种综合性科学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在不同环境下运用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类型

实验教学资源不是简单的课程、操作软件和电子课件的集合,而是融入教育信息技术,充分考虑用户使用场景,各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来满足实验教学需求的集合,结合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的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类型。

1. 实验课程。课程包括本地课程与在线课程,以及配套的课件及音视频资源。实验课程不能仅仅依靠学院内部建设,更应充分利用当前在线教育的优势,从各种在线教育平台、培训平台去采集和购买,尤其是技术类的实验课程,学校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社会的要求,可通过购买在线教学视频进行补充。

2. 实验项目。理论教学中许多知识模块较为抽象且内容较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配置涵盖特定知识模块各个环节的虚拟实验系统,学生可以在其中扮演各种角色,模拟不同场景下特定问题的处理方法,以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升学习效果。另外,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还需要设立专门科学研究项目,例如特定情境下的系统设计研究,以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3. 教学案例。案例是对过去相关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支撑课程知识和项目操作的辅助性资源。电子商务的商业发展更新速度远远高于教材中的内容,需积累教学案例以支撑学生对电子商务在不同情境下应用的理解。

4. 实验数据。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操作需要大量数据的支撑。主要包括代码数据和行业数据,其中代码数据指如学生在实验中积累的相关数据以及各类开源论坛中专业相关的代码数据,最终目的是形成一个按知识模块构建的专业代码库。行业数据包括产业内各项交易数据、行业报告以及各种新兴技术发展态势白皮书等。

5. 实验工具和软件。实验工具和软件是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包括程序开发工具、数据分析工具、数据抓取工具以及模拟推演工具和各类应用软件(如ERP、CRM、SCM、知识管理系统等),这一类的资源需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应用实践进行快速更新,好的工具和软件对学生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三)电子商务教学资源的选择标准

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商务教学资源选择,但资源的选择并不是简单的采用大而全的方式,还需要结合到专业实际情况,从成本、知识价值、资源利用率、存储条件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1. 成本的可控性。对于特定有偿资源的选取,要评估其可能产生的效益,即购买价格与使用人数或者使用次数的比值,这个值越低,代表单次使用的成本越少,整体的效益就会更高。付费方式也会对成本产生影响,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知识付费方式有:按机构规模付费;按用户数量付费;按登录或者利用次数付费。高校要根据本单位在三个维度上的实际利用情况,选择合适的购买方式。

2. 目标资源的知识价值,即特定资源在相应领域主题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是否具有唯一性,以及对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所具有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知识价值的考量是相对于学生接受能力而言的,许多具有高知识含量的资源往往因为学生无法理解而失去其使用价值。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可视化的教学资源更容易接受。因此,要综合考虑资源的知识价值与表现形式。

3. 实验资源的利用率。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应该将有限资金根据利用率来合理分配,不同于各类在线课程网站需要对用户个性化需求进行学习和预测从而导致利用率难以判断,基于专业教学的实验教学资源体系并不以兴趣为导向,教学重点和难点才是决定利用率的关键因素。因此资源选择环节,要考虑其在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是涉及核心知识点,实际应用是否有较大价值。

4. 存储条件的限制。从内部限制来讲,要考量目标资源格式能否与本单位的资源组织方式相适应,一般来说,数据库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数字化资源组织方式。从外部限制来说,线上渠道获取的资源,由于生产到发布的时间短暂导致提供者状态极不稳定,可能产生资源无法长期保存的问题。

五、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组织方法

资源采集工作形成了课程、项目、案例、数据、工具软件等不同资源的集合。面对多源异构、分布无序的实验教学资源,需要对其按照一定规则在网络空间中进行组织方能形成可资利用的资源体系。学生的知识需求往往来源于实验教学内容,其在实验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也必然能在专业知识体系中找到答案。因此,实验教学资源集合需与实验教学知识体系相适应。以实验教学知识体系作为资源组织的依据,能够节省大量的成本,易于构建一个方便用户使用,符合专业认知的实验教学资源体系。电子商务专业核心实验课程包含分为3个领域,每个领域包括若干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又包括知识单元。知识单元对应具体的知识点,同类型知识单元向上汇集组成知识模块。一般来说,一门实验课程包含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其对应的实验教学资源依照知识单元形成一个小的资源体系。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的组织体系便由这些小的知识体系按照模块和领域汇集成为一个整体。

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集合具有鲜明的学科特性,有明确的资源收录和采集范围,其知识主题能够向学科领域聚拢,结合已有研究来看,学科信息门户[7]是一种适合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组织的方案,其能够将特定领域的实验教学资源按学科集成为一个整体并进行更有针对性、更深层次的揭示,同时能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目前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组织方法有:分类法、主题法、分类主题一体化、资源类型组织、本体组织等。电子商务实验知識体系结构明确,根据领域、模块、单元的上下位划分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的概念体系,可以采用本体进行资源组织。同时,实验教学资源集合与实验教学知识体系是严格的对应关系,能够以知识模块为单位附着在知识体系中。

该资源组织体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专业适应性。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处在不断变化当中,资源老化和新增速度较快,在没有特定组织方式的情况下会使得资源体系杂乱无章,以学科信息门户的方式构建实验教学资源体系,能在知识体系变动时资源的存取始终具有良好的有序性。同时,学生希望在检索中直接找到与其专业知识需求相关的所有资源,该组织方式符合其定式思维,将查询请求转换成主题概念与知识体系进行匹配,从而返回用户需要的结果。

六、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长期保存策略

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长期保存是指对实验教学资源的可读性、可用性、可理解性、完整性以及真实性进行保障[8]。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实验教学资源是高校的重要数字资产,是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同时它比实体教学资源更脆弱,更需要制定相适应的保存策略,以此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服务。

(一)制定实验教学资源长期保存的标准体系

首先要确定元数据的内容标准,元数据包含了特定资源数据的结构化内容,是快速查找、定位实验教学资源,并证实其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一般来说,要保证元数据的内容信息、保存描述信息以及封装信息的完整。另外还需制定数据格式标准,用于传输、描述数据资源的格式有很多,却不一定易于保存,选用错误的数据保存格式还会造成数据的丢失和损坏。

(二)选择合适的保存策略

总体来说,当实验教学资源体系较为庞大时,将所有数字资源进行保存是不可取的,资源新增与老化让其处在一个动态的存取环境之下,这就使得必须对资源价值进行评估,具体的评判标准包括资源是否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利用率是否足够高以及是否具有唯一性,根据评估结果选择性的进行教学资源长期保存。

七、结束语

实验教学资源是当前专业建设很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在双一流本科建设的情景下,不仅能凸显不同高校的教学特色,还能确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专业建设中需要持续投入的工作,目前国内相关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也缺乏系统性的方法指导。本文总结了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资源体系建设的原则、资源采集、组织方式以及保存策略,但尚未对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资源体系的保障体系和服务模式等进行研究,待下一步工作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20-04-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

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2]郭旭.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下电子商务专业课堂并轨教育的研究[J].电子商务,2019(10):80-81.

[3]崔晓峰.电子商务专业“三位一体五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电子商务,2018(09):83-85.

[4]宗云,黄学坚,王根生,等.经管类实验教学资源区域共享平台体系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9,22(06):232-236.

[5]赵一鸣,郝建江,王海燕,等.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研究演进的可视化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37(12):26-33.

[6]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知识体系(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张晓林.分布式学科信息门户中网络信息导航系统的规范建设[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05):28-33+43-90.

[8]陈慰湧,秦建伟.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研究现状分析[J].浙江档案,2008(01):43-45.

作者:曹高辉 何树文 王萍

教学资源元数据与数据管理论文 篇3:

图书馆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图书馆;视听教学资源;UML技术;PHP技术

摘要:文章紧紧围绕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教学实践环节,突出重点专业课程设计,借助图书馆Apache web服务器环境,采用B/S和C/S混搭模式,选择MySql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管理存储中心,基于PHP技术开发出面向本校的、实用的图书馆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文章还围绕视听教学资源设计原则,针对系统设计思想、关键技术、总体结构和实现核心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最终满足用户对资源检索、在线点播以及个人收藏的需要。

1引言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面对因特网上的各种数字多媒体格式,面对互联网上的海量视频教学资源,面对网络空间上的国内外名校开放课程,图书馆如何帮助学生获取公共网上不同的视频教学资源,如何利用多媒体资源来辅助教师教学实践,如何使学生不离开校园就能免费体验国内外知名教授的开放视频教学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搭建图书馆视听教学资源集成管理系统,不仅有利于集中存储专业重点课程教学视频资源,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质量;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多可扩展思维的空间,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和准确掌握。

2视听教学资源设计原则

2.1系统性原则

类目体系组织要有系统性和规律性,基本大类设置合理与否决定了整个分类法的总纲。设置大类必须要全面,本着“各同位类之间内容互不交叉”的原则,避免出现分类不清或某些类目归属混乱的现象。因此,基本大类的设置要参考传统的文献分类结构体系。此系统中的视听教学资源应依据专业学科类目进行逻辑排列,并设置三级类目,一级学科类目和二级相对应专业学科院系类目为查询页面的首页,三级类目为对应院系开设的视频课程放于组配检索页面。

2.2直接性原则

针对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结合视听教学资源载体特点,视听教学资源设计体系层次应简单化。其系统性较强,便于教师从专业学科角度和聚合知识门类方面集中收集资源,给用户提供全面的某一学科领域知识。以主题聚类的视听教学资源分类法可方便一般非专业人员查找资源,因此,本系统中视听教学资源的设计就巧妙结合了二者的优点,方便用户浏览检索视听教学资源。

2.3可扩展性原则

在视听教学资源设计体系中,其基本大类设置应涵盖所有知识领域,二级类目的设置应适当预留可扩展空间,以确保在添加新专业学科院系的内容和属性时,不影响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已建立的分类体系结构。三级类目的设置也要为以后预留可扩展空间,以便能适时添加新产生或变更的课程名称。为了提高页面检索效率,可采用热点聚合交互设计,加快服务器相应时间,将二级专业学科院系类目与三级课程类目结合并进行组配检索,这样便可检索到专业学科院系相对应的课程类目的不同视频课程资源。如点击“信息学院”和检索项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资源目录,即可在当前页面展现出学院或系开设的所有重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视频课程”的资源。

3系统设计思路

笔者紧紧围绕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教学实践内容,突出12个院系专业和120多门重点课程的设计,深入分析现阶段网上视听教学资源的内容和载体形式,采用C/S模式与B/S模式混搭,以MySql数据库作为数据存储中心,基于PHP技术设计图书馆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方案。采用C/S模式进行后台管理主要考虑到系统的审核用户和著录用户有限,同时便于数据管理和维护备份,可以有效地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合理分配任务,大大降低系统通信开销。前台网站突出的交互功能不仅易于操作,还方便用户在校园网任何一个节点上借助客户端浏览器访问Apache web服务器上的资源,使用户能按照学科专业重点课程做到对视听教学资源进行一框式检索和分类检索、浏览、上传和在线点播学习。

同时,针对不同视听教学资源载体形式的分步转化和批量转化进行分析研究,为图书馆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选择了最优的载体后台转化方式,能够对视听教学资源载体形式快速地转化成本系统能够识别读取的载体形式提供支持,并统一了系统中视听教学资源的格式为FLV格式。为突出系统前台检索的方便和高效,建立后台管理规范统一的资源著录方式,尤其对UML建模技术和PHP技术进行研究,为系统设计采用C/S与B/S混搭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柳泽亮:图书馆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柳泽亮:图书馆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关键技术综述

4.1分析UML技术

在阐述图书馆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应用UML建模技术之前,很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UML概念。UML(即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面向对象开发中具有定义良好、易于表达、功能强大且通用的图形化建模语言。它虽然作为一门程序设计语言使用,但可以将UML模型借助代码生成器工具转换为多种程序设计语言代码,或将程序源代码通过反向生成器工具转换为UML。UML建模技术在系统开发中由类模型、状态模型、交互模型三种模型组成。从三种相关但不同的角度来构建系统模型会很有效,每种角度都捕获了系统重要的一个层面,但完整性描述就需要全部三种模型。UML建模工具主要包括Visio、Rational Rose、Power Design等,图书馆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就是借助UML建模工具之一的Power Design设计出的系统的概念模型和物理模型。

4.2介绍PHP技术

PHP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具有很多特性,它不仅支持构造器和提取类、提供类和对象,而且支持绝大部分数据库,编程者只需稍加更改程序编码就能适应用户替代的数据库,这也是本系统选择PHP技术开发的理由所在。PHP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特性主要归纳以下三点:①对象之间在功能上保持相互独立。计算机的内存被分割成一个个模块,每个内存模块为一个对象,这些内存不仅存储数据,同时也存储代码,只有局部于这个对象中的代码才可以访问存储于这个对象中的数据,使对象免受未知的外部其他事件的影响。②对象之间通过函数调用相互通信。一个对象可以调用另一个对象中的函数,这样外部对象的代码就不可能通过直接修改对象的内存区域来影响其功能。③对象的继承。PHP的对象模型也使用了继承,继承自然会对类与类、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起到影响,一旦用户定义一个类,就可以随之对应继承这个初始类特性的子类,除了一些用户专门指出的不同点之外,子类与父类同样具有相同的数据和行为。

5系统设计与实现

5.1用户需求分析

为了保证系统需求具备完整性,系统的核心任务便是以用户需求分析为目的,抽象出系统的使用者能够完成系统制定的职责。前台网站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注册用户两种类型,普通用户可以使用系统提供的常规服务,即查找、浏览、视听教学资源;而注册用户除了享受普通用户权限之外,还增加了视听教学资源的上传、下载以及个人收藏空间管理资源和快捷点播等服务。此外,依据系统分配的职责也有所不同,笔者通过UML用例图加以对前台用户需求分析。

5.2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总体架构设计是系统总体设计阶段的任务,文章对系统总体架构采用B/S与C/S混搭模式,围绕两大部分进行设计。

5.2.1前台网站部分。前台网站部分选择B/S模式(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端)进行设计,突出交互性较强,操作便捷,满足了校园网所有用户在学校任何地方都能通过客户端浏览器与数据库服务器进行通信的需求。同时,其借助客户端浏览器便可做到对服务器上的视听教学资源实现一框式和分类检索、上传、在线点播和个人收藏等。其中强调“一框式检索”按学科名称、院系名称、课程名称、高校名称、主讲教师任意条件均能完成检索功能。

5.2.2后台管理部分。考虑到系统的审核用户和著录用户相对较少,后台基于C/S模式(Client/Server,即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来进行设计,突出界面的丰富和操作的丰富,只是分别需要在客户端、服务器端同时安装管理软件。选择C/S模式可以合理有效地为客户端、服务器端制订计划,因为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直接相连,不需要中间环节,响应速度较快,同时很容易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便于数据管理和维护。其主要有文件管理、资源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及数据统计等模块。

无论是前台架构部分,还是后台管理体系,系统数据的处理始终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完成。数据库服务器负责系统中所有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包括系统基础数据、日志记录、用户信息以及视听教学资源的著录信息等。

5.3系统核心功能实现

系统核心功能主要围绕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必须要实现的功能,基于B/S模式设计的前台网站实行用户等级管理功能,分为“普通用户”和“注册用户”两种身份。后台管理操作则采用C/S模式,依据用户需求系统定义了五种不同用户,使得所有用户都能够通过系统制定的任务完成各自的目标,从而进行代码实现。视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围绕用户所要实现的功能逐一归纳如下。

5.3.1普通用户与注册用户主要是依据是否享有上传资源功能及个人空间功能来区分的。其中普通用户也可向注册用户转换,只要通过邮箱验证来否激活即可。若在邮箱激活用户,系统会将普通用户自动识别为注册用户,这个权限的分配也可以由管理员在数据库里进行设置。为方便教师上传视频教学资源,系统自动将全校教师设置为注册用户。

5.3.2注册用户在使用网站中的“上传视频”功能时,必须按照网站制定的规则上传视频资源。用户上传资源文件首先需要点击网站设定的“浏览”按钮功能,其次需要简单填写标记资源的相关信息,资源信息所属包括专业名称、课程名称、文件格式及视频来源地等,确认无误后点击确定按钮便会将视听教学资源成功上传到系统数据库中。

5.3.3审核用户按照系统分配给后台审核用户的权限,具有视频列表浏览、查询视频、选择视频、审核视频、作废视频、分配著录用户、审核工作量统计及修改个人信息等权利。在审核视频前,需要对来源视频转化格式的正确性和视频内容的完整性做出正确地分析判断,同时审核用户针对有问题的视频能够“作废视频”和“视频提交”专家审核。

5.3.4后台著录用户所享有的功能也分为视频列表浏览、选择视频、查询视频、录入著录信息、提交著录信息以及修改个人信息和著录工作量统计等。其中录入著录信息功能具体还有对著录信息具有查询、修改的权利。

5.3.5专家用户功能主要是针对审核用户从学术性和学科性考虑无法鉴定的视频资源进行再次复查和审核确认,进而对所上传的视频资源确定之后进行相关处理或再次转发给著录用户。

5.3.6综合用户有对元数据进行维护,能够实现对院系专业管理和课程管理以及上传视听教学资源和用户操作行为统计的功能。

5.3.7管理员用户的权限最高,其除了拥有上述图中显示的功能,还具有对系统数据进行维护和备份的功能。

6结语

本系统设计不仅实现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向着教学科研纵深方向延伸的目标,而且提高了读者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效率,为师生读者获取更多的信息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其也为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助于教师在熟悉教学实践内容的环节下,提高备课效率,灵活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方便教师更新最新知识并补充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雷彩,覃晓琪.视听资源的真实性及研发原则[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2]林晓娟.研究生公共英语视听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0(11).

[3]王建品,付涛.基于C/S的高校系级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制[J].福建电脑,2007(7).

[4]李书杰,李志刚.B/S三层体系结构模式[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S1).

[5]陈尖,陈锦标.基于UML的林业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J].广东林业科技,2011(5).

[6]曹明.基于PHP 技术的实验室网站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09(16):24- 25.

(编校:严真)

作者:柳泽亮

上一篇:现代中学数学教学教育技术论文下一篇:中学英语教学相关问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