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铁车站区域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2022-09-12

引言

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不断发展, 大量高铁客运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高铁站的位置与所处城市区域主导功能和空间形态的变化, 直接影响到了站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通过对我国高铁站公共空间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主要存在着公共空间利用不合理以及交通流线组织不清晰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 随着人们对出行环境的舒适度和便捷程度的要求不断提高, 也使得车站在前期规划设计, 特别是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上, 变得尤为重要。因此, 针对高铁客运站公共区域这一特殊空间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一、高铁客运站地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重点关注的四个方面

1公共空间的地域性

对于高铁客运站及周边区域而言, 其公共空间的地域性特点应是在设计过程中最先考虑的问题, 车站形象及站区空间布局是体现一个城市形象、地方特色首要的展示窗口, 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现阶段在全球创新性、特色化浪潮驱动下, 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地域特点的缺失, 由于人们眼界的不断开阔, 地域性理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和空间物质形态特征进行比较, 公共空间的特色化展示能给初次到访的人留下比较深的印象, 因此, 强调公共空间设计的特色化是十分重要的。

2公共功能的复合性

公共功能的复合型主要分为三种, 一是, 生理层级需求。主要指人对公共空间的感知度、适应能力和安全感。同时, 还要照顾人对基本需求设施的需求, 例如:卫生间设施或者是休息设施等;二是, 心里层级需求。在对高铁客运站地区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对使用者的心理感受进行考虑,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切身体会。人们一般情况下都希望能在安全、干净、舒适的空间中活动, 因此, 公共空间在设计时应该重点考虑分析空间的安全性和人性化设计, 此外, 还要对公共空间的品质进行提升,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们对站区公共空间的使用要求;三是, 情感层级需求。对于这种需求而言, 是人在精神层面的一种需求。在进行高铁客运站地区公共空间设计的过程中, 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在满足以上两个侧面需求的前提下, 还要对使用者的精神需求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在公共空间中展示某些艺术特性、设置部分游憩空间等, 在特定区域内安排创作空间, 如:艺术展览、涂鸦墙等, 应该针对各种不同人员, 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品质。

3公共空间的可达性

3.1通畅便捷的交通组织

对于高铁客运站来说, 所处地区交通量比较大, 并且各种人流以及交通流也主要汇集到这里, 存在较为复杂的交通线路以及多样化的地区功能, 如果不能对其进行良好的空间组织, 就会大大降低出行效率, 增加出行时间, 进一步对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产生影响。针对高铁客运站公共交通区域而言, 首先在平面布局上需要对各种功能之间的主次、前后关系梳理清楚, 对公共空间内的各种交通流线做出优化。比如人车分流, 以有效避免交叉干扰以及更好的获得安全、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等。总的来说, 合理有效的交通组织不仅可以提高出行效率, 也能增加人们对站区空间的认同感。

3.2人性化的无障碍设计

在高铁站区或是其他大型公共交通枢纽空间的设计中, 无障碍设计是另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员以及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 也是这类人群融入社会, 拥有平等待遇的精神基础。现如今在城市的高铁客运站公共区域建设过程中, 往往忽略了对这类人群活动进行考虑, 在一些城市车站, 仅仅设置了残疾人坡道等最基础的无障碍设施, 其他设施或是缺失, 或是被放置在了非常不明显的区域, 给这些人员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因此, 我们强调, 在高铁客运站地区公共空间使用分配时, 一定要将无障碍设施作为重要考虑方面之一, 不能将其视为对公共空间的浪费或是填补空白空间的方法。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将盲道以及栏杆、无障碍坡道等布置在最便捷的通道上、盲文指示标志、语音播报设施等也应安置在比较显眼或容易听到的区域。

4公共空间的绿色生态设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钢筋水泥堆砌的城市里, 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自然, 越来越渴望拥有绿色生态的活动空间, 绿色生态的理念越来越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得到重视, 人们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绿色生态价值具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在公共空间设计过程中, 绿色生态问题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绿色生态设计已经成为很多设计人员的追求。对于高铁客运站地区而言, 往往是开发强度相对较大的区域, 土地价值相对来说比较高, 寸土寸金, 大量绿化生态空间和公共空间被压缩, 人们的出行感受正在变得越来越差, 重新重视绿色公共空间的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我们需要对这种高强度开发进行相应的“生态补偿与平衡”, 同时需要化解城市交通所出现的一些污染排放。

二、高铁客运站地区公共空间设计案例分析

1东京新宿铁路车站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

东京新宿JR铁路车站及周边地区, 是东京最为繁忙以及功能综合性最强的城市区域, 在这一区域内建设了大量的办公楼及商业零售等公共服务设施。该地区经过多年发展建设, 逐步形成了以车站为核心的庞大的立体商业网络。地上与地下联通、车站与车站联通、商铺与商铺联通, 车站地区的公共空间在整理利用的过程中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并且在一些商业功能的推动下使其交通集散功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以车站西广场为例。车站西侧是集多种交通工具于一体的综合性换乘平台, 包括JR线、都营地铁线、公交线等线路十余条。车站地下一层面积达到约1.6万平方米, 全部为交通线路的换乘空间。车站地面占地面积约为2.5公顷, 是公共汽车的重要换乘枢纽, 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分层设计, 这种方式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国内的高铁车站设计中。

2巴黎拉·德方斯高铁车站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

巴黎拉·德方斯高铁车站位于拉·德芳斯新区核心地带, 于1985开始建设, 目前已经成为集办公、商业以及居住等于一体的城市副中心。车站汇集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以及高速铁路交通, 车站设计之初就综合考虑了交通功能、游憩功能和展示功能等, 形成具有巴黎浪漫主义特色的站域公共空间体系, 是体现巴黎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展示区域。

车站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过境交通和城市交通分层布置, 立体换乘, 立体化车行系统更好的实现了过境交通以及城市区域交通相互分离, 将过境车流直接引入地下, 从而不会影响到地面交通。城市内部换乘也全部安排在地下空间。人车分流也是该站的一个特色, 实现人车分流以及各种交通方式分区, 使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一方面是川流不息的客流, 另一方面是休息享受生活的公共群体, 两者互不干扰。

3天津西站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

天津西站地区位于天津市红桥区, 是天津重要的枢纽车站之一。天津西站距离老城厢地区约2公里, 距天津市中心仅4公里。该站是天津现代化建设水平最高的交通枢纽之一, 总占地面积约为68万平方米, 主体结构主要分为地上两层和地下三层, 总建筑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

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西站的站前广场中, 其功能的定位主要是服务城市、展示形象。车站南广场集交通集散和现代化服务以及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同时在设计过程中, 将慢行系统纳入公共空间体系建设中, 使之成为连接高铁枢纽以及周边城市功能的一个重要载体, 更好的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 全面强化该地区的中心作用。

三、高铁客运站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1尊重城市历史文脉, 挖掘城市地方特色

高铁客运站是一个城市展示特色、体现风貌的窗口区域, 但是我国高铁客运站往往建设在距离城市核心区域较远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是城市新区, 少量车站是通过既有车站进行改造升级, 公共空间缺少人文历史的沉积。针对位于新区的车站, 除了在设计之初考虑好站区空间景观环境的塑造以外, 在车站自身的设计上也要尽可能强调城市特色、历史文化的展现, 做到“一城一站、一站一貌”。

针对既有车站升级改造的车站, 这类地区开发强度较高, 历史遗留问题较多, 车站周边往往是高楼林立、密不透风, 忽略了对公共空间环境的品质追求, 进而导致身处车站, 放眼望去都是钢筋混凝土, 一些能够体现出城市空间特色以及历史文化内涵的景观则被埋没在城市中。因此, 改造过程中, 通过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梳理整合, 重新塑造城市景观, 打通展示城市形象的“瓶颈”, 建立全新的站区景观风貌, 并对车站周边城市公共空间内的建筑高度以及形态进行有效的控制, 是车站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经过研究表明, 空间在精神文化层次方面的突出要比物质空间形态能够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影响, 同时容易让人们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也是空间良好识别性的构成要素, 在站区特色景观环境塑造过程中, 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空间设计要素对其进行体现, 比如历史建筑、城市符号、特色空间、公共环境艺术等等。以天津西站为例, 该车站在进行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对原站房建筑给与保留, 并且对其做出特殊保护, 在进行修建过程中也坚持“不对原来文物进行改变”的原则, 同时根据历史资料进行一定的原貌恢复, 从而向公众展示出车站原有的历史风貌, 进而展示天津这座中国最早的开埠口岸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

2应用绿色生态理念, 提供生态宜人的游憩和活动空间

回归自然是现代城市人群的追求, 在城市被水泥铺满、自然空间被高楼大厦压迫, 只有绿色开敞的环境才能缓解人们紧张压迫的心情。人们卸下沉重的包袱, 享受自然, 在绿色和舒适的环境中放松身心, 无疑会为人们在旅途中增加很多乐趣。根据相关统计分析, 对于一些靠近绿色活动空间, 能够更加吸引人的到来。在高铁客运站不仅需要进行交通以及商业等活动外, 同时也需要生态适宜。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公园植被进行合理利用以及组织游览线路等来对其进行实现。

3合理布局使用空间, 满足城市防灾避难要求

站区公共空间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应急避难。大型交通枢纽的广场等, 往往是城市重要的应急避难场所之一。但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 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与综合防灾规划分属两个独立的体系, 两者的设计规范要求及技术标准也不相同, 特别是对于车站广场这种功能复合, 在特殊时期需要功能转换的空间, 应综合考虑公共空间防灾和景观设计之间的协调, 满足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同时, 要与城市内部的公园、学校、城市广场等协调分工。广场空间的大小和场地设施布置, 要结合常规使用和灾害来临时的临时需求, 合理确定规模, 合理划分空间, 广场上不宜设置较大体量的城市雕塑或其他危险设施等。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 伴随着我国城市高速铁路建设规模增加, 区域交通一体化速度也在逐步加快, 区域交通网络逐步形成, 城市之间的距离逐步缩小, 城市间交流更加密切, 人们对传统出行方式的依赖程度正在慢慢降低, 对更现代化的、更舒适便捷的出行模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铁客运站功能复合、立体化交通、绿色宜人、防灾安全是今后站区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设计的四个重要方面。虽然每一个要素的规划设计方法不同、规范理念不同, 但是核心思想还是以人为本, 不断强调人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 这也是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过程中最为本质的内容。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人们的出行需求不断增大, 推动了高速客运铁路的建设, 同时, 对高铁客运站的空间环境品质和舒适便捷程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在高铁车站设计过程中, 特别是站区公共空间的设计, 必须严格根据实际需求, 因地制宜, 分析判断, 做出适合并满足使用要求的规划设计。本文首先研究高铁客运站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在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 其次分别介绍东京新宿铁路车站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巴黎拉·德方斯高铁车站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以及天津西站及周边区域公共空间等, 最后结合分析, 总结出高铁客运站地区在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方面的策略, 同时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了下文之中一些内容。

关键词:城市高铁客运站,公共空间规划,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 井维仁.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12 (24) 125-128

[2] 张琼.我国中小型高速铁路客运站核心区空间形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5.12 (24) 115-118

[3] 余昊翰.城市高速铁路客运站站前广场环境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0.12 (24) 101-103

[4] 石博.大型高速铁路客运站与站前广场一体化趋势研究[D].中南大学, 2011.12 (24) 163-166

[5] 窦迪.城市高铁客运站周边区域开发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2.12 (24) 163-166

[6] 王晶.基于绿色换乘的高铁枢纽交通接驳规划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 2011.12 (24) 165-168

[7] 刘思雨.高铁站前广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12 (24) 189-192

[8] 伊曼璐.基于“高铁枢纽效应”的新城城市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24) 180-182

[9] 解国君.成都市域快铁站点片区地下空间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4.12 (24) 174-177

上一篇: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期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下一篇:高职院校“古代文学”创新教学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