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构建论文

2022-04-29

摘要:随着国家对城市废旧家电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普遍关注,废旧家电回收问题成为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应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我国城市管理废旧家电回收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我国解决废旧家电给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提供合理化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构建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构建论文 篇1:

基于第三方物流风险理论的物流商品保险研究

摘 要:社会活动中其自身经济活动运行动力即为物流活动,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物流活动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物物交换之后则是货币流通阶段,生产递进模式盛行以后,经济水平上升到更高层次,物流活动与经济活动中普遍交易模式不同,因为其并不具备一定的经济独立性,生产环节中的货物流通中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应用到物流,1950年至今,产品多样化使流通成本较以往相比有所提升且开启了物流快速发展的新纪元。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风险理论;商品保险

现代物流特征是在第三方提供系统化物流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物流经营者并非只承担着买方角色和卖方角色,商品流通时会出现损失状况,一旦此种状况产生则需承担责任。物流运行过程中,仓储形式和运输形式只是其中之一,包装、搬运和装卸相结合的物流结构系统核心环节即为物流链整合,之后在此基础上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社会物流服务。物流经营中的基本风险固然存在,需要进行物流商品保险策略执行才能有效维护各方利益以促进物流行业领域的长足发展,以下是对基于第三方风险理论的物流商品保险工作的详细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风险理论概述

1.物流企业经营者和客户在进行合同签订时所面临风险

风险产生原因包括多种因素,风险表现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货物损坏即为物流风险的一种,其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经济赔偿风险,物流企业负责物流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事务,物流企业经营和物流企业运作过程中其所面临风险主要分为因自然灾害和火灾等导致的运输物流商品毁损风险、物流商品碰撞风险、物流商品出轨搁浅风险以及沉没等事故风险等。除上述内容之外,盗窃状况现象和野蛮装卸现象也是导致物流商品货物损毁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因素实际归属于观因素范畴内,之后在此基础上贯穿与配送和运输以及装货过程中,其次则是由于物流企业不按时配送所产生的赔偿状况,因为赔偿所产生的违约责任是相关物流企业所必须严格执行的,物流行业在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其经营模式正在不断更新和变化,正在向准时制新型物流经营模式转变。此处需要注意的是,物流工作运行中应履行准时制物流政策,应以准时生产模式为主,并进行新型物流结构体系构建,我们通常所说的准时制物流是指对必要产品进行数量品种分类和必要品种分类,在原定时间内进行信息传递给客户和生产线。

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维权思想得到强化,其基础性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我们应该按照具体物流服务协议进行及时的物流商品配送,只有达到客户要求才能促进业内领域发展。企业运营商品错发给网络客户造成损失时需承担赔偿责任,此种责任风险被称为侵权责任风险,此种风险主要因为商品货运凭据制作方式的纯手动性而产生,凭据方式的单一会致使字迹模糊状况和信息录错状况等产生,共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物流商品分拨路径错误状况时有发生,客户根据物流协议中物流配送条款进行索赔请求赔偿,侵权责任风险也因此产生。

2.物流经营者和对应分包商之间所面临风险

现代化物流不断向前发展中其经营环节以多样化经营为主,外部商品包装过程经营和物品储备过程经营和配送过程经营等且具备一定复杂性,但是现下我国营运状况和运营范围受到较大拘束,物流企业经营受限,仅存仓储操作和配偶操作等几种单一操作模式,无法完成物流运作,此种经营模式的单一性需要企业积极拓宽业务渠道并寻找专业性较强的分包商进行合作,将自身经营能力相对薄弱的工作环节进行委托,其委托过程中主要委托形式即为分包协议式委托。在分包协议签订之后,假设此时物流企业遇到非诚信分包商和资质差分包商极有可能会面临货物损失风险和被欺诈风险,若物流商品货物损毁状况产生时,物流企业和物流单位对分包环节货损状况并无实质性错误,但其却必须要对相关客户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赔偿责任。

分包协议物流企业事先进行责任赔偿,但在此项操作换成之后便可对分包商进行一定的责任追究,物流企业、物流单位与客户和分包商之间需拟定不同种类的合同,其内部自身独立性相对明显,法律和条款与相应限额之间的差异很大,物流企业先行赔付之后并不能够从分包商除进行全额追偿。综上所述,作为物流企业经营人员,应适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包商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营成本,运营成本降低可以帮助物流企业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如果出现相反状况则会使物流企业和物流招收的经济损失程度大幅度提升。

二、基于物流风险的商品保险定义与现状

1.基于物流风险的商品保险定义

物流商品保险其自身综合性相对较强,单从宏观角度出发,物流商品保险会与物流活动相互关联,假设此时与相关物流概念相互结合就会得出物流商品保险的真实概念,我们通常所说的物流商品保险就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对财产,货物运输,机器损坏,车辆及其它运输工具安全,人身安全保证,雇员忠诚保证等等一系列与物流活动发生关联的保险内容,其中还包括可预见的和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物流管理中物流保险是其中核心工作之一,其经济性特点和合理性特点等尤为明显,其以风险管理中重要执行措施形式产生,从物流企业和物流单位角度而言,适时通过保险机制可以有效防范有自然灾害和相应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物流商品损坏和灭失,同时可以获得及时稳定的经济补偿,物流运行得到全面保障以至物流经济能够稳步增长。物流企业级单位可以以保险模式的运行使得社会公众责任得到正常合理转移,那么此时这种责任就应该由保险人来全权承担。此处强调一点,保险人风险承担则热较大,其集风险承担和风险管理与一体,一般事件和日常案件审理中具有风险防范经验和信息掌握手段等,此时也可留有大量空余资金进行防灾能力提升和防损能力提升等,之后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措施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和事故发生破坏性等,所以物流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基于物流风险的商品保险现状

(1)物流经营者的基本投保意识淡薄

传统观念的存在会对物流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多数物流经营者大都存在侥幸心理,很多物流经营者都自认为不会那么容易就会出现物流风险,其对风险意识并不到位,假设此时真的出现物流风险,那么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物流风险成本支出,所以其并不希望主动进行物流运行环节投保,物流商品保险意识偏低致使物流投保流程不能正常完成且阻碍性较大,与此同时,会受到实践中并未有高效投保的影响,大多数物流企业管理者和物流企业经营者认为全部风险应该由保险公司承担,但是由于物流公司经营者对物流保险功能认识不清致使管理环节松懈,当物流商品发生损失之后就会与保险公司产生极大矛盾,这并不利于物流保险行的长足发展。

(2)物流商品保险责任涉及范围较小且与现代化物流业务发展想象不相互匹配

本世纪初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推出了物流商品综合保险,物流综合保险主要分为物流商品责任保险和物流商品货物保险,物流商品责任保险主要是指违反合同的物流货物毁损责任经济赔偿,合同拟定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点:

由于火灾状况和保障状况所进行的损失赔偿。因碰撞状况和挤压状况而导致的物流商品损坏所进行的损失赔偿。因为物流运作过程中,其运输工具会出现因碰撞、坠落和触礁以及出轨、沉没状况等引起的损失赔偿。在满足运输规定条件下因天气恶劣遭受雨淋所进行的具体经济赔偿,物流货品装卸员工因自身违规操作而进行的具体赔偿,物流运作环节中会给相关第三者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但这些状况并未被正式列入到具体保障范围当中,此类险种中对数十项保险人不予承担赔偿责任费用、不予承担赔偿责任和不予承担赔偿损失等规定进行了细则规定,此种承保范围中其本体经营风险较窄且没有明确规定境外物流货品损坏的赔偿制度,跨境营运会因此而受到制约,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物流保险市场现有险种责任范围较小,不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3)业内缺少物流商品保险专业人才

可持续发展策略是保险公司发展首要坚持方案之一,需要进行物流专业知识运用和物流商品保险技能运用等,保险人才的合理介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物流商品保险质量和物流商品保险效率,助推其发现潜在业务风险,在此大体背景下为对基础性风险程度实施评估,风险管理方案确定中需要对方案进行专业指导,保险工作应在准确判断的基础上确定赔偿限度,否定简单赔偿,对此我们应该针对综合性专业人才缺少这一现状,对这类人才进行提拔和培养以至对物流企业的风险加以控制与管理。

三、利用第三方物流风险完善商品保险合理规避风险

1.适时进行物流法律建设和物流法规建设

应该对现有《保险法》进行法规调整与法律条文完善,在其中加入与物流相关的法律条文,之后在此基础上颁布《物流法》,现下继续规范物流市场,应建立统一化和专业化物流行业管理法规,对一些设备和重要物品及设备等予以法规保护,适时以行政手段和模式等进行合理介入,与此同时,加大保险管理力度和相应执行力度等,由于公司规模和物流行业标准等的限制,因为其注册资本较少,所以在产生行业风险时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在保险执行中应将强制与资源合二为一。应对物流企业信任度和保险企业信任度进行强化,创造积极向上的双方合作平台物流企业必须首先建立起自身诚信机制,在与保险企业合作过程中双方均要以最大诚信原则为基准,实施如实告知行为,以此增强双方信任度,并且不断加强双方对话与良好沟通,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合作伙伴关系,达到双赢目的。

2.不断开发新产品,完善险种结构

在物流商品保险策略执行时应严格审查权责不明等状况,然后针对第三方物流流进行物流保险,应从整体角度出发,在权衡开率的基础上开拓物流保险新渠道,创新险种。较为正确的做法是,保险责任需要及时扩大,我们需要在传统的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可保风险基础上,扩大涵盖到货运服务责任保险、设备损坏保险、船舶代理人责任、港口与码头经营人责任保险和租船人责任保险等。其次可以考虑增加附加险条款,如附加错发错运费用损失险,附加短距离流通、简单再加工、货物包装、到达目的地之后的财产保管等项目的财产险及第三者责任险,附加清理残骸费用险等。再次保险公司在保费方面可以通过对保险标的进行概算,计算出保险业务的风险与损失率来判断保费的价格,以此确保公正公平。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人们逐渐对物流行业的发展重视起来。消费者群体对商品基础性流通环节速度性和商品流通环节交换性等提出了较高要求,购买渠道的多元化要求着物流行业必须做出回应,这一现实现象催生了国内众多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办相继建立,其具体发展态势锐不可挡。从基本物流行业领域经营状况中可以看出,物流行业经营模式已完成了传统物流到第三方物流的完美转变且物流保险也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郑光忠.物流法治的缺失[J].中国储运,2004(04).

[2]栾志红,刘颖杰.论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政府规制的完善[J].物流技术,2010(13).

[3]王琳琳.物流责任险:生存,还是毁灭[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09(12).

[4]南玉霞.美国物流法律制度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物流技术,2010(13).

作者:金斌升

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构建论文 篇2:

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路下废旧家电回收模式探讨

摘要:随着国家对城市废旧家电所带来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普遍关注,废旧家电回收问题成为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应用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我国城市管理废旧家电回收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我国解决废旧家电给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废旧家电;回收;城市可持续发展

The Modes of Recycling Waste Household Appliances for the Sustainable City Development

DAI Gui-lin,ZHANG Yong-qiang

(School of Economics,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Qingdao 266071,China)

Key words:waste household appliances;recycling;the sustainable city development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城市是一个由经济、环境、社会、制度四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构成的紧密联系的复杂开放系统。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其特定的内涵。

传统发展的城市经济往往只重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而忽视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问题,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则是建立在城市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基础上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图1模型体现了传统城市发展方向及途径:

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层次,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城市区域层次上的具体体现,是城市管理的基本目标。它的核心思想是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通过正确的方式和途径,加强科学的规划、管理,使城市的空间布局合理、要素结构优化、系统功能完善、生产运营高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高度统一,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整个城市得以健康、持续发展,以达到既能满足当代、又能惠及将来城市发展和城市居民各种需求和愿望的目标。它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维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为最高宗旨,以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综合效益为指导思想、原则和最终目标。图2三角模型体现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理论框架。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问题

当一个城市社会经济由温饱阶段步入小康水平甚至达到富裕阶段时,人们会越来越多的考虑优美的人居环境以及资源如何有效利用问题,此时城市的发展不仅要做到有利于当前的进步,而且要保证有利于后代人的发展。达到环境、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境界,这时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大多城市步入小康水平,并向城市经济富裕阶段发展,我国家用电器每年的保有量和生产量是巨大的。2004年和2005年几种主要的家用电器产量如下表1所示。

我国的家用电器多是从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我国居民家庭,目前已达到很高的社会拥有量。据统计,我国电视机的社会保有量已达3.6亿台,电冰箱约为1.8亿台,洗衣机约2.3亿台,空调约0.8亿台,家用电脑约0.38亿台,移动电话约为2.7亿台。按10-15年的使用寿命计算,自2003年起,我国的家用电器已进入报废的高峰期,每年约有3000多万台家电被淘汰。废旧家电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固体废弃物,具有环境污染的潜在性和资源性的特点。目前我国缺乏健全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而城市作为我国家用电器的密集使用区域和废旧家电垃圾的承载主体,大部分城市的废旧家电回收工作只局限于个体的小打小闹,以赢利为目的的商品经营行为,处于一种分散经营的状态,其中以个体从业人员走街穿巷回收为主,还包括废旧物资回收和旧货经营企业直接回收、生产厂家通过以旧换新回收、环保部门从生活垃圾中回收等。回收体系不具规模,也没有形成回收网络,资源回收的分类处理与再制造、再利用脱节,因而资源回收率低,回收成本大,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提出了严峻挑战。

因此建立合理的废旧家电回收渠道既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一环。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型发展观和新型发展模式,不仅要求对废旧家电产品进行必要的回收利用,同时为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制度设计指明道路,即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危害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促进城市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废旧家电的回收体系的建立既有赖于回收参与企业的良好运作,又依赖于有效管理机构的运作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以及公众的配合。此外,由于我国的城市地区差异性比较明显,废旧家电回收工作在各地的进度也不可能一致,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各地应当在国家总体思路和所在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战略指导下,结合自身的经济水平、企业的运作态势及政府管理机构执政能力等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地方性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建设。

三、城市构建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法制化原则

废旧家电回收涉及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因此,应该制定相关立法,明确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必须保护环境,绝不允许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谋取私利。只有取缔非法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渠道,才能建立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渠道。

(二)整体化原则

城市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建立要与其他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回收物流统一考虑,全面规划,以避免由于条块分割造成的重复建设。对收集站点、转运中心、分检处理中心、废弃填埋中心等进行合理布局。当然,建设时可以有步骤、分批地建设,以废旧家电为突破口,逐步完善城市固体废弃物回收网络。

(三)产业化原则

要通过立法的形式,逐步收编目前的散兵游勇式的回收网络,通过政府立法干预、企业积极参与的方式建立起稳固高效率的回收网络,并通过行业规范,建立起统一透明的服务收费标准体系。

四、建立完善城市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对策

笔者着重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来研究如何建立完善的城市废旧家电的回收体系。

(一)企业层面——循环经济理论导向下废旧家电联合回收模式的构建

1.联合回收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范式。它通过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对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为目的,是一个“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研究探索循环经济下合理的废旧家电回收模式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适应我国国情的废旧家电回收方式。

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主要细胞和基础,是循环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循环经济系统中,企业承担着促进物质在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循环,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统一起来的重要角色。按照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提出建立生产者责任制原则,即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处理其生产的废旧电家电产品。但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规划废旧家电回收系统,不再只是某个企业的事,而是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相关部门的配合,使它成为一种新的生态化产业模式,以一种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去拟合回收物流系统中的各参与者,从而达到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物质循环利用的目的。而且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不仅需要大笔的回收成本费,而且需要建设大量的回收厂。考虑到我国目前家电制造商物流整体水平,单独建立回收体系回收废旧家电产品,存在很多困难。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且连续完成的增值活动,其总和即构成了价值链。每一项增值活动就是这一价值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价值链的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整条价值链的收益。由于价值链各环节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各不相同,任何企业都只能在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上拥有优势,而不能拥有全部优势。对废旧家电产品的回收处理过程而言,其基本价值活动是直接与废旧家电产品回收再利用相关的活动,如产品回收、运输、检测、分类、再制造、销毁处理以及再配送。因此,作为家电制造商而言,不可能在回收工作价值链的全部环节中占有优势,只要抓住自己擅长的环节,并在其它环节上寻找具备竞争优势的其他企业并与其合作就可以使整个价值链保持竞争优势,又使自身可以发挥原有的优势,从整个回收活动中获得利益。

基于此笔者提出联合回收模式的思路,即家电制造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零售商建立彼此之间在价值链上的互补性合作。零售商在回收物流的竞争优势在于其方便消费者回返产品,由于零售商遍布全国各地具有接近消费者、了解消费者心理特点的优势,自身又有一定的仓储能力,完全具备作为回收点的条件;第三方物流企业擅长的环节是废旧电子产品的运输、仓储等物流活动;制造商优势在于掌握产品的拆卸、分解、再制造技术,参与企业在各自优势环节开展合作,实现每个环节对价值链增值的最大贡献,从而达到互利共进的效果。这种合作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效提高服务水平。

2.联合回收模式的回收渠道构建

从废旧家电产品联合回收模式的参与企业可以看出这种回收模式所采用的回收渠道,它是以负责为制造商回收产品的零售商作为回收的入口,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回收的仓储站和运输单位,制造商的回收处理中心对回收产品的状况进行判断并做出适当的处置,而后将处置过的产品、零件和材料送到各个相应的再次使用企业进行再利用。如图3所示:

(二)政府层面——合理规划和完善立法

城市政府是城市管理机构及各种政策和规范的制定主体和执行主体,代表着最主要的社会管理力量,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中负有特别重要的引导责任。废旧家电回收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的领域较广、环节较多,牵扯利益面较广,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运行是无法有效完成回收工作的,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法律,调节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实现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双重收益。政府应制定法规,完善政策、制定标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监管。同时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收人水平、家电拥有量、消费需求层次差别很大,需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考虑回收处理体系的建设和规划,落实责任,加强对废旧电器回收处理的监督管理。

1.政府部门合理的规划制度

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坚持分阶段、有重点、重实效的原则,从城市的整体布局考虑,对废旧家电的处理中心建设进行规划,使之能够保证回收体系的良好运作,并纳入城市国民与经济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它规划进行协调。

2.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利用的法律制度

政府应尽快建立完善城市废旧家电回收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保证废旧家电回收有法可依,从无序走向有序。可以借鉴德国、美国及日本的经验,明确生产者、经销商、消费者和政府有关部门在废旧家电回收中的职责和义务,用法律手段保障废旧家电的绿色回收。

我国在制定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法时,应明确制造商和零售商对环境污染的责任,即不仅有在产品制造过程中不用或少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原材料的义务,而且有系统回收废旧家电,无污染处理废旧家电和尽可能高效地再利用废旧家电中有用零部件的义务。零售商有回收所零售的电器并妥善交给家电制造商的义务。生产者承担责任的好处有两个方面。其一,可以促使生产者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产品报废后回收利用的便利性问题,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二,可以促使生产者积极参与到废旧家电回收网络的建设中来,甚至可以充分借用其正向物流系统的部分资源来促进废旧家电回收网络的建设。

对于消费者的责任应集中于引导消费和监督回收义务上。即通过宣传教育,逐步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此外,消费者也有义务将废旧家电交售给回收企业,不得擅自丢弃拆解拼装或销售。

政府在废旧家电回收利用体系中主要承担监督管理责任。政府具体应履行的相应义务可以是:(1)监督生产企业履行废旧家电产品回收处置义务,依法对不履行的行为实施必要的处罚。同时,国家应对生产者生产的同类商品制定通用标准,以免因某一产品更新换代或个别部件毁损而导致整个设备报废,造成资源浪费。(2)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意识,营造有利于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的环境。(3)出台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的技术、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4)利用经济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废旧家电回收利用领域,解决废旧家电回收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资金“瓶颈”,培育并形成新的环保产业。

关于立法过程中的制度建设问题。应按照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规定,明确国家和地方城市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管理职责,改变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无主管部门的局面。立法过程中,国家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税收减免机制。对于制造商回收、再利用废旧电器而改进或生产的家电产品,给予税收优惠,实行税收减征或免征。二是设立环境污染税。对于在家电产品制造过程中,不考虑产品的环境性能,未使用废旧家电商品零部件或应该利用而没有利用的对环境无污染和对人体无危害的原件的“非绿色环保型”家电产品,征收惩罚性的环境污染税。三是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家电商品中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这一方面可以减少制造商的理赔负担,另一方面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环境民事权利。四是贷款限制政策。国家对不实行废旧家电回收或不使用废旧家电回收零部件进行生产的企业不提供贷款支持。

参考文献:

[1] 赵宜.基于供应链的回收物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2] 黄少鹏.遵照循环经济思想促进家电回收利用[J].再生资源研究,2004(5).

[3] 龚英,靳俊喜.循环经济下的回收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4] 李松志,董观志.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规划实践的指导[J].城市问题,2006(7).

[5] 林燕海.浅谈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2006(6).

[6] 魏洁,李军.生产商延伸责任制下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

[7] 范江华.企业逆向物流运作方式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4.

[8] 李永萍.浅谈废旧电子产品的环境管理与回收利用[J].太原科技,2004(2).

(责任编辑:石树文)

作者:戴桂林 张永强

物流责任保险法律制度构建论文 篇3:

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五个理念之一,这表明,绿色发展是“十三五”规划的主线之一,是国家发展战略整体优化的重要途径。

绿色发展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发展进程。发展是本体,绿色为约束。绿色发展包含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价值观念绿色化和制度建设绿色化等几个方面,其中生产方式绿色化即绿色经济发展居于首要位置。

加快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就是从环保和经济两个方面制定政策。环保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使经济更绿化,其主要方式是实行从严从紧的管制,起到“推”的作用;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使环保更赚钱,其主要方式是实行必要的经济利益刺激,起到“拉”的作用,这一“推”一“拉”,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实现环境与经济共赢。

实施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环保政策

第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根据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一些特殊的地区,要实行环境优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的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济政策、建设项目等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容量不足和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计划的地区,严格限制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的新建和扩建。对资源和环境消耗设定刚性红线。

第二,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依法关闭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对排放污染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责任。围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城市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生态保护、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和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等重点任务,严格执法,重点抓一些大案。严格实施对自然资源的用途管制。

第三,强化环境与经济综合决策机制。把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阶段,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强化环境保护的把关和引导作用。从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建议。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论证,必要时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把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主要标准和重要手段。

第四,把环保要求纳入生产和消费全过程。广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节能降耗,防范和应对污染事故,构建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生产体系。实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流通方式,积极治理铁路、水运等运输污染,保障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储存安全,限制高污染产品贸易,完善资源再生回收利用,建立清洁、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绿色采购和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制度,推行垃圾分类和消费品回收,建立绿色、节约的消费体系。

制定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

第一,建立健全环境产权制度。按照中央关于“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的要求,完善产权制度。一是建立环境资产的产权法律制度。制定环境标准和划出生态红线,确定可用于支撑经济发展的环境承载力规模,明确这些环境承载力的终极产权属于全民所有,其作用是从经济发展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建立国家代表全民行使该种环境承载力所有权的经济体制。可以考虑成立“国家环境资产经营总公司”来承包作为经济资产的环境承载力,这个公司出于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会尽力把有限的环境承载力资源配置到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上去。三是建立环境资产产权交易市场,让市场机制发挥配置经济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使有限的环境承载力资源经过市场选择而流转到获得更高效益的生产领域。以上思路可以先在局部的区域或流域进行试点。

第二,实施促进提高资源产出率的鼓励措施。用法规形式确立对循环利用资源的经济活动给予减税、补贴等优惠措施。制定法规和相关政策,对优先采购和使用节能节水节材等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设备和设施等行为,给予奖励或补差。制定法规政策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包括建立清洁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新型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平台等,支持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补偿等重要制度。

第三,创设有利于绿色经济的激励机制。出台绿色信贷、污染责任保险、绿色投资等环境经济政策,把产品消费后的处置责任前移到生产者,从而激励生产者按照环境友好的理念进行产品设计,优化生产过程。通过制定引导性的财政和价格政策,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之路。通过调整水、电、煤等资源价格促进企业采取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工艺。完善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友好型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使那些在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融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的地区获得荣誉和实惠。

第四,实行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干部选用制度。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依据,改革干部考核评价和任用制度,使那些在推进绿色化中成绩突出的干部得到重用。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等为基线,建立生态环保问责制,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

作者:夏光

上一篇:煤炭企业党建工作科学发展论文下一篇:RFID技术超市仓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