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审计体制选择论文

2022-07-03

政府审计体制选择论文 篇1:

我国政府审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从审计理论的更深层次出发,分析了由于审计体制与非体制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的低下,审计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浪费也较为严重等现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出全面、公正和客观的分析,对影响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的因素进行正确的判断,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政府审计效率 影响因素 对策

在当今的审计研究中,政府审计开始进入以绩效审计为中心的时期,在实践中各地审计机关也逐渐开始了以效益审计为主的行业经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等的绩效审计;在理论上开始注重对绩效审计的研究。在这些分析与研究中,大多审计理论工作者都是从某一技术层面出发来提出提高审计效率的对策,没有形成一个综合的对策。政府审计是指政府审计机关对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进行独立检查,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监督。西方审计内容除一般真实性和合法性审计外,正向着重于经济和效率审计、项目效果审计发展,也称为绩效审计(又称“三E”审计)。“三E”是指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我国政府审计包括中央、地方以及行政单位预决算审计。政府审计的目的,一方面是监督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另一方面是对财政决算情况作出客观的鉴定与公证,为财政管理提供改进措施,并揭露违法行为。

一、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现状 我国审计署设立于1983年,自建立政府审计制度以来,关于政府审计体制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主要提议是将审计署由国务院改为人大领导,提高审计的独立性,更好的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笔者认为,独立性从来都是相对的,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受制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外界因素影响,不应单独就审计体制谈体制。我国目前的审计管理体制虽然有一定的不足,却最适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审计管理体制进行完善和改良,需要认清审计工作面临的困难与审计体制的关系,整合已有的监督资源,强化被审计单位自身监督,减少和预防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是更为现实的选择。通过与国外经验相比较,对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工作范围、结果处理等问题的研究,大多数人认为我国的政府审计属于政府的“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界对现有审计体制提出许多不同的改革意见。秦荣生从受托责任关系出发,认为我国国家审计署应归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地方各级审计机关由各级人大常委会直接领导。廖洪和余玉苗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对该国的审计机关隶属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审计机关只能隶属于政府部门。尹平在分析我国现行政府体制利弊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审计体制改革应采取渐进改良的方式,如现行审计机关向政府负责并报告审计结果,同时接受政府委托向人大报告工作,可以改为审计机关接受政府领导,向政府和人大同时报告工作。在这些观点中,“立法论”是主流的改革观点,长期以来为学术界所广泛重视和讨论,而且目前关于支持或反对审计制度改革的争论大多集中或围绕在这个观点上。“立法论”的倡导者建议将各级审计机关从政府系列中分离出来,独立设置,隶属于各级人大,直接向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他们认为,该体制能彻底解决国家审计机关的独立性问题,有利于国家审计机关与行政机构的完全剥离,而直接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从而在组织上、工作上、经济上保证其独立地位,理顺委托者、独立经济监督者和公共资财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目前在我国并不可行,理由有以下方面:第一,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国务院负责执行具体行政事务,而全国人大对其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并没有执行具体事务的权力。如果要使审计机关隶属于人大,需要对《宪法》的某些条款做出修改,此举易对审计和经济监督造成震荡,不利于社会经济稳定。第二,只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绝对的独立性。我国的各级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组成部门,其监督对象是其它的政府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情况,相对于监督对象来说,审计机关是独立的。如果说现行国家审计是政府的内部审计,审计机关隶属于人大则会变成人大的内部审计,同样影响独立性。第三,虽然我国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渐行瓦解,但仍带有很大的制度惯性,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如果将审计部门强行从政府机构中剥离,容易引起政府的抵触情绪,与政府其它职能部门的协调性、联系性势必会减弱,审计工作必然会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审计监督工作面临更多困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认为将审计工作划归人大领导即可解决一切问题的看法显然是不现实的。总的来讲,近年来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的情形不尽如人意,效率低下,根据其效率低下的表现情形,从投入与产出角度,我们可将政府审计效率的相关情况分为三类:第一类,投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超过预期的审计时间,只适当保证了审计质量。这种情形政府投入了大量的审计资源,然而却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浪费;第二类,审计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证,但耗用了大量的时间。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对审计耗用时间的要求也是客观的和必然的,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政府审计效率的要求更高,对审计时间的要求也更高,,特别要避免在琐碎的问题上耗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第三类,预期内完成了审计工作,但审计质量无法保证。政府审计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审计分析、审计检查、审计调整和审计报告四种方式。政府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财政、金融与保险、公共投资、政府行政部门、公营企业及公债等进行审计。具体内容主要是: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事业审计、政府审计、企业审计。

(二)我国政府审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政府审计效率低下涉及诸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我国审计领域的种种低效率运行的现状,使得提高效率非常的困难,必须先研究我国政府审计效率低下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政府审计的构成要素出发,来进行审计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首先是主体与客体关系方面因素,根据法律规定,我国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对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根据政府审计的主体和客体描述,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审计工作条件特别是经费方面都受到政府的控制,在这样的审计体制下,审计效率特别是审计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其次是主观方面因素,影响我国政府审计效率低下的主观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政府审计人员方面,既有数量上的问题也有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数量上表现为审计人员少,与相应的审计任务不对称,这必然造成审计效率的低下,再次是客观方面因素,这一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被审计机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与完善,直接影响着审计机关对审计方法、审计重点的选择。一般说来,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健全、完善且执行状况良好,意味着其发生错弊的可能性就小,因而政府审计可以采用抽样审计且抽样规模可适当小些,这对政府审计效率的提高存在着重要的影响。反之,就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政府审计资源的不当利用,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降低了审计效率。其二是法律因素,主

要表现在相关法规的完善性及强制性上。现行的审计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当对相关的审计问题决定处理时或审计依据认定不准时,无相关的规范作为处理依据,导致引用的法规不规范,就会延误时间,给审计人员带来一定的麻烦,进而影响到审计工作的效率。另外,审计法规应明确界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对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进行监管。审计法规的强制性能够保障政府审计人员顺利执法,加强对违规单位的惩罚力度,查处大案要案,至少能够给被审计单位警示作用,提高被审计单位的造假成本,从而达到提高审计效率的目的。我国政府审计包括中央、地方以及行政单位预决算审计。政府审计的目的,一方面是监督国家财政预算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另一方面是对财政决算情况作出客观的鉴定与公证,为财政管理提供改进措施,并揭露违法行为。

二、我国政府审计效率提高的对策建议

(一)改革我国现行审计体制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我国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现状及其的关系对我国政府审计效率造成的影响。故而众多学者将措施集中于国家审计体制的改革,认为应该将现行国家审计的行政型体制过渡到立法型体制,将国家审计机关设在本级人大并接受其领导,审计属于上层建筑,服从和服务与经济基础。我国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是经济基础的主体,国家审计体制的行政模式符合现行经济体制的运行状态。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经济发展构建强大的物质基础,才能为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与宽松社会环境,才能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提供现实的前提。审计与财政管理是相互作用的过程。我国在政府的主导下,初步构建了公共财政的框架,财政旧的控制体系被打破,而新的控制体系却未能相应形成,地方、部门、机构和单位滥用新获得的财权财力,预算外资金大规模膨胀,制度外资金的存在,为权力的滥用与腐败提供了便利条件,也降低了审计的威慑力。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不科学、不合理,必然影响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审计查错纠弊工作一定程度上扮演了财政监督角色,影响到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将财政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分离,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预算执行的强制力,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与规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强化财政自身管理和控制机制,使审计可以在更高层次发挥监督作用。在目前的情况下,国家审计体制改革应持稳健政策,合理的设定改革目标,采取渐进改良的策略,对我国现行行政型审计体制进行完善、充实、改进和提高,改造其不合理的、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若干环节和部位。审计工作的重点与要求随着党和政府工作重点的转移不断变化,但审计人员力量、技术手段、相关部门的配合却没有相应跟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审计风险,进~步加大了期望差。全面履行监督职能需要依法开展审计,从审计项目的立项、工作程序、结果处理与披露都应有严格的法定程序,审计既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权限,也不能做法律规定之外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认清审计工作,便于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政府审计人员素质 通过对政府审计效率中审计人员的因素分析,可以初步的了解到,作为整个审计过程中最主要的因素,不仅是审计人员的质量,而且审计人员的数量对政府审计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政府审计人员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建设。首先,要增加政府审计人员的数量。在审计业务不断加重的情形下,我国的政府审计必须要在数量上拥有一支与之相对应的审计队伍,合理的安排审计工作,避免让审计人员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工作,从而降低了审计效率。其次,在审计人员质量上,应该从如下方面去提高:一是明确规定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说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执业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会计证,并获取职业资格考试证书,提高审计人员进入国家审计机关的门槛,杜绝因关系、人情进入审计机关的情形;二是多引进复合型人才,或者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构建复合型审计队伍;从世界各国来看,大都形成了多元化的审计^,员结构,对应于我国的广泛的审计范围,实现审计人员结构的多元化也就显得更为迫切。与此同时,还应完善激励机制防止人员流失。

(三)加强审计计划的指导 大多数人都认为对审计效率而言,计划是关键。本文从审计实施程序的角度,对政府审计计划的落实提出如下的对策:(1)各级审计机关建立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实施的沟通协调机制。在审计实践中,审计机关重复审计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不同级别审计机关对同一地区同一事项进行重复审计,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审计机关对同一被审计单位进行不同类型审计。(2)明确审计目标,做好审前准备。制定审计计划,必须要确立明确的审计目标。无目标的审计项目计划必然导致审计工作的失败。审计机关确立审计目标时,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国家法律规定及相关方针政策、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财政财务收支规模、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状况、审计时间和审计经费预算等,最后选择科学合理的审计目标。(3)加强审计实施阶段的内部沟通。在进入审计实施阶段,在审计方案的基础上,搞好审计组的内部沟通尤为重要。在审计实施阶段,作为项目负责人,应充分发挥审计组长的作用,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业务技能,还要通过协调与组织,充分发挥各个成员的业务水平,以有效地完成审计任务。审计组长应从总体上把握审计思路,寻找审计重点,使整体审计思路在审计组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审计组内部之间融会贯通,保证每个阶段、每个部分,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四)健全政府审计法规体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的审计法规体系尚不健全给政府审计效率带来了影响,在“十二五”期间继续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国家资金和国家资产的安全,仍然是政府审计工作的突出重点。因此,有必要针对形势,由政府审计牵头,多部门联手,开展反经济犯罪审计,以实现中央反腐倡廉、彻底惩治腐败的决心。成立反经济犯罪审计,整合现有的司法、检察等资源,在全社会建立防范经济犯罪措施,及时发现经济犯罪行为,对重大经济犯罪行为进行审计及调查。当前,应当健全我国的政府审计法规体系,加快相关制度配套,改革现行法律法规的不足,与此同时在进行政府审计的过程中强制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依法审计,从而确立法律的威严,提高我国政府的审计效率。第一,修改《审计法》,在《审计法》中明确地界定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和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责任。第二,明确规定在审计过程中,应分情况来界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同时明确规定对于地方政府、上级审计机关即其他领导人的“不作为”和“滥作为”承担法律责任。第三,我国政府审计规范采用法律、细则和准则的混合方式来规范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然而,政府审计在审计法颁布至今的十年多的时间里,并没有就政府审计制度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科学的政府审计规范体系问题提出总体的改革思路。因此,试探着探索建立科学的政府审计规范体系也是当前审计理论与实务界的又一研究课题。

三、结论

本文根据相关的文献理论,深入研究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的检验标准,从政府审计效率涉及的主体、客体、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方面人手,通过对我国政府审计效率现状的了解,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完善政府审计效率的解决方案及具体措施,以逐步实现高效率的政府审计。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政府审计效率的研究是我国审计研究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要求,也是我国政府审计自身发展的要求。有效率的政府审计,对于有效的规治审计主体,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秩序;进行社会审计资源的宏观调配;客观、公正地评价我国社会经济增长进程,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张红

政府审计体制选择论文 篇2:

“免疫系统”理论下政府审计创新研究

一、政府审计中“免疫系统”功能发挥受限

(一)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 审计起着独立的经济监督的作用,在我国国家经济社会的运行中公共信息的制造者和拥有者是政府,由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公众在经济决策层次中与生俱来的处于信息弱者的身份地位,以致政府失职渎职的现象频繁发生,造成国家的经济利益大量流失,国家的权威性受到社会民众的质疑。

目前,我国的审计机关实行的是“审计署直接受国务院领导,而地方的审计厅、审计局归同级政府管辖”的行政型管理模式。地方审计机关在隶属于上一级审计机关的同时还要接受本级政府行政领导的管制。但是在审计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审计机关是作为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来运行,独立进行的审计工作受到了同级政府存在的严重影响。在行政型管理模式下,审计监督的主体是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监督的对象是本级政府,而地方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的领导,出现了两者共同处于一个利益相关主体的局面。这样地方审计机关在处理审计事项时,出于对地方利益的考虑,往往对触及地方政府利益的某些事项选择采取让步回避或视而不见的行为。行政型管理模式的运行方式严重制约了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同级政府管辖为主的单一领导体制代替了原本的双重领导体制,政府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使审计失去了原本的经济监督的意义,形成了政府将经济的管理权、监督权、处罚权高度集中的局面,政府审计所要发挥的效力受到了制约。这种行政干预不仅使审计结果不能充分、透明的予以公布,政府审计的质量和效率难以达到要求,更严重的是造成经济社会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被遏制,行政权力被放肆的加以滥用难以得到制衡。而且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地方审计机关与同级政府之间的这种单一领导体制的诟病日益显现。以上论述表明,行政型管理模式存在多方面的局限性,难以保障审计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

(二)政府审计计划粗放 在实际运用中,很多政府审计机关准备的资料不够充分,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在制定审计计划前没有进行深入的事前调查甚至是根本就不进行事前调查直接制定审计计划,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上对审计进行组织与安排,以致政府审计有计划没管理、有管理却没计划的尴尬局面。审计计划的制定中往往也大多是短期计划,中长期审计计划没有受到审计机关足够的重视,本来应该是事前的审计计划最后运用中却成了事后发生的计划,项目审计计划的全局性和系统性成为了空谈,导致审计计划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义。审计机关指定的审计计划比较混乱,审计的重点不突出、审计的目标不明确、审计的要求不合理、审计的措施不到位,制定过程中带有极强的随意性。审计计划制定后往往停留在纸质层面上,并没有得以有效的实施,更令人遗憾是一份详尽的审计计划因为控制、协调不到位,最后无疾而终。审计工作的时间紧张、资源有限、任务量大,并且还被公众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在审计机关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配合其他部门的行动任务,审计机关的压力很大。在审计计划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被大肆挤占的情况下,审计机关不得不以放弃审计计划、牺牲审计质量、加剧审计风险为代价,去换取所谓的审计工作的及时高效的完成,致使审计壁垒内部的瓦解。以上结果表明,审计计划管理粗放,审计重点不突出,极大的影响了政府审计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审计工作透明度不高 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各政府单位进行审计,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布,使各政府部门处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但是我国现今的实际情况显示,政府审计结果公开发表的数量很少,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不高,社会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的监督职权被大大的削弱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表是《审计法》对于政府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关于审计结果报告的形式、期限、对象等内容的规定不详细,界定的标准模糊不清,这些空缺给想隐瞒审计结果的工作人员一个合法正当的理由。由于政府审计机关与被审计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政府审计机关难以得到真实完整的审计资料。审计信息获取的不完全,审计的不确定性越大,审计风险也会随之大大的增加。在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的专业性不强、受行政干预较多、问题被披露的少、千方百计粉饰政绩等方面的问题,即使在审计报告中揭露了被审计部门违法违规的行为,由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与损害地方短期利益之间矛盾的存在,审计机关不得不做出隐瞒不报的选择,审计评价的公允性受到了行政干预极大的影响。

审计结果显示的被审计部门存在违法违规问题后,责任的归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由于责任归集涉及的人员广,在实际处理中往往强调客观原因多、主观因素少,推卸个人责任全部归集为集体责任,以致形式通报多、实质惩罚少,过重强调细枝末节而忽略了对于关键问题的调查。这样运行产生的审计结果难以使社会民众信服,久而久之政府的执行力被削弱,产生了严重的政府信任危机。审计结果仅仅在被审计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流转,社会公众对于公共管理信息的知情权受到侵犯,政府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被社会公众所质疑,影响了政府在社会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政府审计机关对各政府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将提高政府的国家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建立社会公众期望的高效廉洁的政府。以上研究表明,为适应审计工作现实发展的需要,提高政府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必不可少。

(四)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强 政府审计监督的主体是审计机关,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工作最主要的是依靠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1)传统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缺乏足够的宏观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审计队伍中大部分人员原本都从事过会计方面的财务工作,由于财务工作单一、缜密、细致,固有其注重微观事务的习惯性思维,所以政府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中指导思想不适应,难以打破这种传统性思维,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开展审计工作。(2)缺乏理性认识,知识不够全面。政府审计人员对于审计结果的分析上往往还只停留在财务层面,未能对其根本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无法提出确实有效的改进建议。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提出的新的挑战,政府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无法跟上时代跨越的步伐。在这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的是那些较早进入审计行业,资格较老和经验丰富的老审计人员,其计算机信息知识水平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3)遇到问题逃避退缩的负面情绪存在。政府审计机关承载着对被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同时审计工作要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审计主题与审计对象之间这种特殊的关系决定了审计人员在实施政府审计工作时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产生消极的畏难心理。审计人员的抵触心理使得审计结果仅仅停留在表面阶段,不去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无法得到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部分政府审计人员即使发现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对相关人员的惩处力度上也会显现出标准不明确、处罚不公正、力度不到位的缺陷。

二、“免疫系统”理论下创新政府审计的基本思路

(一)建立立法模式,提高地方审计机关独立性和权威性 政府审计是一项以经济监督作为主要的职责,通过追踪检查各单位财政收支状况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对干部领导任期内所担负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审计,以此保障我国的国有资产神圣而不可侵犯,实现民主、科学的公共管理的政府工作。审计的独立性决定了政府审计工作完成的质量和效率,是开展政府审计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准。审计的权威性决定了政府审计工作被社会公众认可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是政府审计工作得以深入人心的重要保证。为了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确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是我们开展政府审计工作必须满足的特性。

立足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轨迹,对政府审计工作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后得出:我国政府审计的管理模式需要由行政型向立法型转变。具体的实施过程如下:审计署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审计机关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审计运行过程中地方审计机关内部人员的任免与调动、审计经费的筹措、干部奖惩的申请等需要本级政府的批准,以致本级政府掌握了地方审计机关的短板,可巧妙地攻破审计铸造的防护壁垒,逃避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为了减少政府审计工作中遭遇的行政干预,省级以下的审计机关要建立分级管理体制,并逐步实行由中央审计机关垂直管理的领导方式。为提高地方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的职权和范围还需要通过地方立法予以规定,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保证。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审计业务的经验交流和沟通协调,从全局的战略高度实施政府审计。只有将地方审计机关从接受同级政府部门领导的管理模式中分离出来,地方审计机关才能毫无顾忌的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进行审计,作为对政府部门进行经济监督并与其相制衡的管理工具存在,真正的充分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确保国家财产的安全。

(二)加强社会监督,规范审计准则 为确保社会公众对国家治理信息的知情权,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政府审计机关每年应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府审计工作的报告,明确被审计部门的法律责任,加强审计工作的阳光工程建设。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传播迅速、受众多、渗入性强等专业特性,使政府审计机关在接受其他机关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迫使其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社会监督实施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建立审计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完善政府审计的指标体系,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和网络的有效传播,广泛的向社会公众说明政府审计机关的工作成果。其次,对于不听从政府审计机关的改进意见继续一意孤行的被审计部门,可以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媒介予以披露,利用社会舆论监督的强大压力,使违法违规行为无藏身之地。最后,完善政府审计的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审计准则。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准则体系。对政府审计人员的违法违规现象的处理程度从法律法规上予以明确的规定,为避免政府审计的惩处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要根据被审计部门违法程度的不同给予相应的实质性惩处。

(三)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支撑力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的内容也相应的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业务处理中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并没有随着审计工作内容的变化而相应的转变,极大地增加了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政府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的工作质量,是保证整个审计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

(1)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于审计工作的职业道德教育。被审计部门一般具备涉及面广泛的关系网络,为了共同的固有利益对政府审计机关人员进行威逼利诱,部分审计人员思想不坚定,受消极畏难情绪影响成为了非法利益链条的挡箭牌。为了避免此种状况的发生,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定期对审计人员培训并进行严格的职业道德教育考核,使每位审计人员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保持强烈的敬业精神,抵制来自于各方面的种种压力和诱惑。

(2)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改善审计队伍的结构。如今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成为未来解决审计问题重要的技术手段,而由于审计人员知识的片面性难以适应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直接影响政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难以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监督和服务职能。而且我国政府审计工作涉及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对财务数据的研究与分析,还涵盖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领域的知识体系。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不能单一化,需要广泛引进大量多学科的专业性人才,建立一支复合创新型的审计队伍。建立外部审计专家数据库,在审计需要时通过利用有效的外部审计资源,高效圆满地完成政府审计工作。复杂的审计业务决定了强化政府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聘请计算机专家对审计软件的使用、信息系统技术知识进行讲解,增强审计人员的工作适应性,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政府审计。

(3)构建科学的人员管理体制,严格把守准入的通行证。政府审计人员的招聘、考试和培训都需要经过规范化的招考流程确定,未经考试不得被录用,避免由于政府审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审计工作的失败。转变审计技术职称不重要的思想,将审计技术职称与职务的晋升、薪酬待遇相挂钩,并作为主要的判定依据,提高政府审计人员自我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注重审计工作重点。政府审计计划作为审计活动的先导,是政府审计的基础工作,具有对全局的统筹与驾驭能力。第一,细化政府审计计划编制的内容,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审前研究与调查力度。预留出充分地时间进行计划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政府审计各个方面的文件资料,打牢政府审计计划管理的根基。第二,由专人负责科学的组织计划编制工作,保证审计计划资源不被随意的牺牲与占用。成立由政府审计机关内部的各业务部门与计划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的计划编制小组,充分利用政府审计的资源,科学的编制政府审计的工作计划。在政府审计计划书中要明确审计工作实施的时间、地点、内容与目标,根据审计资源供应不足与审计任务业务量大之间的差异,全面地统筹审计可利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政府的审计工作。第三,注重政府审计工作长远的发展潜力,兼顾与中长期计划的协调。在充分考虑政府审计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现实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中长期审计计划要注重与短期计划相配合,构筑系统而合理的政府审计规划体系。中长期审计计划的综合性强、方向明确,计划周期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实施效果的后期评价可与部门预算、干部绩效相挂钩,确保中长期审计计划真正落实到实处。

(5)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高审计机关技术装备水平。信息系统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在网络环境的背景下,利用计算机网络的现代数据传输技术,对被审计部门实施审计工作的现代政府审计手段。信息系统审计方法避开了传统审计中纸质文件和单数据传输的弊端,现代通讯技术使得审计机关获取被审计部门的内部信息和业务流程更加便捷。

实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审计。主要对信息系统的开发计划和立项进行管理,实施系统的组织设计、数据测试、试运行、验收等工作,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第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行审计。主要对信息系统管理岗位的设置和人员的分配、数据的输入和输出、软件运行的环境等进行制度建设。第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对对信息系统管理权限的控制、数据处理的控制、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等方面的控制。第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审计。主要包括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整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安全保护能力、持续稳定运行能力以及机房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进行审计。

参考文献:

[1]李运亮:《审计“免疫系统”预警功能在审计关口前移中的应用重点研究》,《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王平波:《发挥国家审计宏观调控作用的构想》,《中国审计报》2007年第6期。

(编辑 园 健)

作者:吴萍

政府审计体制选择论文 篇3:

浅谈我国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建设

摘要:政府审计是国家的重要政治制度,对国家治理稳定有序发展提供监督、评价等治理服务。政府审计对于国家治理活动健康运行的重要影响,日益被各国所认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许,完善的政府审计制度,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活动的法制化,实现政府审计效能最优化。关键词:政府审计;法律制度;法制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发挥日益重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决议中指出,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实现政府审计法治化、规范化,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审计的治理职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审视我国政府审计现行法律制度,查找现行法治问题,有助于改善政府审计效能的发挥,推动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

一、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现状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工具,利用法律制度构建了社会运行模型,促进社会、国家各项事务正常有序的运行。淤目前我国审计法律关系中的关键当事人由政府机关依据《宪法》、《审计法》建立。我国政府审计法律制度主要由:《宪法》、《审计法》、行政法规、部门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等五个层级组成。《宪法》是法律制度的最高层级,《审计法》是基本法,行政法规和部门行政规章是以《审计法》为依据,对政府审计进行细致规范的法律规范,处于最低层级,是依法审计的具体行为规范。各层级的法律在政府审计的各环节起到了相应的规范作用,使得我国政府审计工作今年来效果显著,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宪法》、《审计法》

1982 年《宪法》对于审计的法律地位予以确认,经过30 多年的发展,以《宪法》为核心、以《审计法》为母法,以政府审计准则等操作规章为补充的中国特色的政府审计法制体系得以形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党和国家的重要事务都必须依据《宪法》实施。在现行《宪法》的条文对审计机关的设置、性质、地位和领导关系进行了确认;对审计监督的范围和内容、审计监督的基本原则、审计长地位和任免等进行了明确。《宪法》第91 条规定:

“国务院设立审

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据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

监督权;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

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第109 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

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本级人民政

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宪法》对政府审计的法律确

认,是政府审计职能发挥的根本性规定,是政府审计得以

依法运行、正规运行的根本。

依据《宪法》精神,我国制定了《审计法》,②对政府审计

所涉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1994 年8 月31 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我国审计制度的内容做了全面、详细的规定,是我国审计工作的基本法。《审计法》共分为: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和附则等7 章,共51 条。《审计法》的颁布弥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空白,是对《宪法》审计精神的具体化。《审计法》将政府审计行为进一步纳入了法制轨道,为审计

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行为准则,

明确了审计活动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推动了我国政府审

计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审计行为的监督作用发挥,提供了

有力保障。

①社会法学派罗斯科·庞德在著作《法律史解释》中对法律的社会工具性有更为详细的论述。

②广义上的《审计法》是指各种审计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国家审计法、内部审计法、社会审计法等,狭义上的审计法仅指国家审计法。由于我国审计机关由政府机关担任,所以这里的《审计法》指我国制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二)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宪法》第91 条对审计机关的设立和职权进行了明确规定,《审计法》依据宪法精神对政府审计活动所涉内容进行了

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缺失和错位,继而提出完善创业课程体系、扩展创业培训项目、提供创业服务水平三方面针对性措施,以期能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撑,也更好地验证并体现高校创业教育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关键词:高校;创业课程;创业培训;创业服务

明确规定。为贯彻法律解决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国务院颁布大量行政法规以保证政府审计行为依法有序地进行。主要包括:《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等。这些行政法规对政府审计活动的各方面都做了具体规定,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追责程序。

审计署依据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对其所履行了审计职责的具体内容,出台了相应的行政规章制度。部门规章制度指,我国政府审计部门规章以《宪法》、《审计法》为依据,对《审计法》等法律、法规等内容予以具体化。如上文所述《审计法》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等进行了总体上的要求和规范,如何规范政府审计中各项事务活动,仅仅有《审计法》的整体规范是不够的,必须依据政府审计中的各项事务实际进行具体规范。行政部门法规恰恰弥补了上位法的不足,以实现《宪法》和《审计法》对政府审计活动的规制精神。目前我国政府审计的内容主要涉及: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等内容。①

行政部门法规是我国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审计法律制度的“骨干”是实现我国政府审计依法审计,实现政府效能最大化的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二、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政府审计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考验,困难重重。政府审计效能发挥受到严重限制。政府审计是加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和微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政府效能最大化的重要力量。如何让政府审计在实践中发挥效能,必须依法审计,现行法律制度运行是否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必须对其效能进行具体分析。

(一)现行政府审计职责法律制度的盲区

《审计法》颁布实施至今,各级审计机关都在认真履行审计职责,通过定期审计、行业审计、专项审计等手段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反映了国家经济生活中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为国家宏观调控中国特色市场经济提供了有益的信息和建议。不仅如此,政府审计职责已经成为推动政府廉政建设的有效方式,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审计一定程度上了打击了混杂在政府中的腐败分子。通过政府审计促进了政府部门权力的制约,推动了政府行政行为的公开透明。近年来,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一大批领导干部受到了党纪处分,一些问题干部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大批违法犯罪分子得到了法律的制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部门干部的优化,推动了政府效能的发挥。

我国是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国使用国家财政资源和国有资源的,不仅仅有政府、人大、政协、企事业单位,还有政党军队和各种社会团体,可谓“鱼目混杂”。然而目前我国法律只将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国有金融机构作为政府审计的对象,导致了审计盲区的出现。在政党和社会团体使用国家财政资源上,我国政府审计范围鲜有涉及。我国的政府审计并没有实现国家财政资源都要审计的程度,没有实现审查和评价国家公共财源效能的责任。从我国现行政府审计法律制度明显能看到这些。例如:我国宪法规定我国政府审计的对象仅仅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国有金融机构,并将审计内容限定在部门的财政收支上。我国宪法规定审计机关隶属于政府,这就导致政府审计的资金来源受限,以导致我国政府审计资源的不足,目前我国中央机关的政府审计覆盖面只有10%,其他各地的审计覆盖面就可想而知。

(二)审计机关执法力度较弱

我国长期处于人情社会,法治意识相对较弱。在政府审计中选择性执法,人情执法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经费紧张的审计机关,往往因为需要协助经费,而出现行政处罚自由裁量不规范,对违规的单位或个人采取违规金额绝对值、攀人情搞关系等,来重收缴,轻规范。不仅如此,对法律法规适用上也出现了审计人员法律意识不够的情况。2011 年,新疆自治区审计厅曾经做了一个关于审计法律法规的适用性的调查。调查显示,在“不管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执法主体是谁,审计机关都可以依据该法律法规来处理处罚”的问题调查中,28%的人认为可以处罚,

54.5% 的人认为不可以处罚,17.5% 的人认为不确定。这也正是全国审计机关的问题缩影,它说明在现实审计中面对众多的法律法规,我们的审计机关有盲目扩大或减少审计权限的操作实践,审计执法难称严格[1] 。除此之外,执法手段较弱也是目前政府审计法律制度不完善的一大表现。《审计法》赋予了审计机关的追责权限,但是在实务上看是远远不够的。不管是责令整改、通报批评、警告还是冻结、划转等措施,都必须依靠其他部门的配合或审计法院执行。在现实中往往出现拒不执行的情况,使得审计效率大大降低。

(三)审计人员法治素养参差不齐

目前审计法制队伍建设亟须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法制素质都亟须进一步提高。在我国审计系统中法律专业的人才较少,实践中法制培训往往流于形式,不够深入细致。现实中对审计机关没有设立严格意义上的审计法制人员,由于政府审计的项目繁多,很多审计项目都需要相应的法制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由于人员的缺失,导致审计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裁判员兼职运动员的情况。一定程度使得政府审计质量低下。由于审计人员法治素养的缺

失,审计人员依法审计的意志不坚定,大大减缓了依法审计的建设进程,使得人情大于法治,政府审计的应有效能大打折扣。

三、法制改革是政府审计法制建设的必然选择

政府审计法律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目前仍存在独立性不够、监督制度不完善、追责无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依法审计实现政府审计的效能,笔者认为进行依据现实国情的法制改革是政府审计法制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法制建设应突出审计独立的制度建设

政府审计的职能要求,审计应当具有较高的独立性。政府审计客观上需要独立性的提高。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大趋势下,微观的审计内容将会被压缩,宏观的审计内容将成为常态,与微观的审计涉足的仅是被审计单位和其他为数不多的相关业务单位相比,宏观的审计内容将会更多地涉及发展改革、财政、国土、民政、统计、房管、公安、人社、建设、工商、环保等众多职能部门,这需要各部门的切实配合和支持,也将影响和触动更多单位的利益,客观上需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应时代环境的要求政府审计覆盖的范围将会更为广泛,必须使审计机关的人事、经费等与地方政府脱钩,才能实现审计管理体制和审计职能的真正独立,方能不留死角,全方位覆盖。在法制建设上,要彻底打破现行政府审计体制,实现体制上垂直领导和审计对象的完全独立。修改和完善《审计法》,强化审计执法手段,才能真正实现李克强总理对审计工作提出的全国范围内“审计全覆盖”。

(二)法制建设应以促进审计创新的制度建设为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生活现实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目前我国的政府审计制度的建设明显滞后,如不用法制推动、促进审计创新必然会导致政府审计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创新审计内容刻不容缓。在法制建设中应当突出政府审计内容的创新。当前审计的发展已凸显创新不足,特别是绩效审计方面。在绩效审计成为常态审计之前,应当借鉴先进经验,运用先进的理念和分析模式进行绩效分析,通过政策目标设立绩效考核目标,设置效率参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不仅如此,还应当在法制建设中把组织创新作为重点。目前我国政府审计机关虽然受上级和人大的监督,但现实中这种监督往往成为“软监督”,自体监督成为政府审计活动的常态。为防止审计自体监督模式缺陷的出现,必须将交叉审计提上法律法规的议事日程,虽然已经小范围的交叉审计,但是在行政区内的小交叉并不能真正实现交叉审计的真实作用。在一些重大项目审计上,采取交叉审计能够有效避免审计人员因过分考虑个人、机关、本级政府的既得利益,在审计项目实施上搞人情审计、选择性审计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创新国家审计与法制改革发展之路,胡伟[J]. 财经界·学术版,2014(19).

(责任编辑:李慧)

作者:史燕萍

上一篇:企业资产减值研究论文下一篇:我国企业会计监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