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论文

2022-04-21

摘要传统课堂教学监控的监控主体主要是教师,构建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在监控理念、监控环境、监控方式、监控能力等方面,对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监控主体既包括教师,又包括学生,并促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实现自我价值,形成自我体验,共同享受教学过程。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论文 篇1:

人的本质及其生存意义

摘要:人是一种有生命的个体存在,应从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维度分析人的生命本质及其生态学意义;人也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应从人的能动活动这一“类生活”“类能力”的整体视域把握“现实的人”的“类本质”及其生命共同体意义;人还是一种实践存在物,应从人特殊的实践存在维度彰显人的社会本质及其生存论意义。唯有在马克思实践人本学基础上实现三重维度的叠加与整合,才能表征与彰显人实现自由生存和全面发展的实践本质与生存意义,形成一种具有全面性、丰富性的人学语义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生存论,在人的本质观上完成一次重大的理论跃迁。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实践生存论;人的本质;生存命义

近年来,人的实践本质的把握方式及其生存意义问题,在当代中国哲学界已然成为一种显学,它犹如一个巨大的思想引力场,吸引着哲学界诸多学者对之进行反思和追问,成为聚焦众人目光的学术热点。基于“实践是人特殊的存在方式”和“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诸多学者对马克思的人本思想进行了实践性解读,开辟了一个极其广阔的马克思主义“实践人本学”研究的新视域和新理路[1]。

譬如,有的学者采取中、西、马三家哲学比较的方法,剖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本质问题的不同理路,旨在从政治角度并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弄清楚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意义问题的世界观上的差异和方法论上的对立,注重对人的本质及其生存问题所映现的阶级意蕴与政治原则的区分,却忽视了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形成过程的认真梳理,致使马克思人学的实践本质及其生命意义处在被遮蔽状态[2]。在马克思人学的比较研究中,不少同仁非常重视对马克思恩格斯人学与同时代的青年黑格尔派、第二国际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意义问题上的异同辨析,旨在弄清楚马克思人学产生的理论境遇、社会现状与文化底蕴,但没有指出马克思人学的实践性意蕴和人的实践存在的对象性特征,更没有揭示出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及其生存论意境何以能够实现哲学思想上的一次划时代变革。

又譬如,有的学者基于马克思实践人本学与费尔巴哈直观人本学的比较研究,虽重点分析了马克思不同于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的界定,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一种以唯物主义思想为基础的新人道主义,分析了它的社会特征并对之进行了全面解读,但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解并不深刻,仍没有深入分析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本质特征及其社会存在论意义[3]。还有的学者以历史性的解读方式致力于对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发展过程的研究,认真探察并把握到了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形成、发展的整个思想历程和动态历史真相。但是,由于忽视了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对现代西方哲学人的本质观的内在缺陷进行分析批判,极易导致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退行性理解,不仅不能凸显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在人学尤其是在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中的指导地位,还会造成二者在存在论意义上的思想混淆,而马克思基于实践唯物主义所开启的对“现实的人”的生存本质及其实践意蕴,以及对人的存在本体及其生存意义等问题并没有获得深刻解读[4-5]。

笔者曾经主张,必须以实践把握方式实现多重视域的内在融通,从人的实践存在与自由发展的维度,彰显马克思哲学所开辟的实践人学理路及其存在论意义。只有把人的存在际遇、人的存在意义、人的生存悖论、人的生存矛盾,以及“人是什么”“我是谁”等存在论难题,置于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视域中进行探讨,在学理上才能凸显实践人学的生存论意蕴,并对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本质观进行辩证考察与批判分析,以划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人学本质论上的原则界限。进而还要在同属于唯物主义人学思想的内部,又刻意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作比较分析,指出马克思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大都忽视了对人文精神之社会存在论意义的分析,没有指出人文世界与自然世界的区别,不懂得人的本质的内在结构及其实践内涵。笔者建议,应站在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立场上,指出马克思的新人道主义与未来的共产主义的内在契合;应辩证地考察人与社会的实践关联,因为人的生活理想与现实境遇的矛盾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可能在理性世界中得到解决,唯有在实践中才能达到和解。这样,马克思实践人本观的学理研究就会获得一次深层次的跃迁,并可对之进行前瞻分析,真正探寻出马克思人学的实践特质及其本真内涵;通过对“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何以能够实现中国化”的解答,探索出“现实的人”的自由生存意义。鉴于此,本文拟通过分析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人学对人的生物本质、类本质与实践本质的多重阐释,以便能够从历史视域出发不断开掘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及其生存意义的完整理解和历史思考。

一、人的生物本质及其生态学意义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时候,并没有完全否定他对人的生物生存及其真实意义分析的基础性意义。马克思认为,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仅人的身体属于自然界并存身于自然之中,而且人的精神生活也同自然界具有内在牵连,“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6]167。自然属性与生物本能是人的物质基础,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具有同一性和同源性,费尔巴哈关于人的自然本质及其生存意义的论述,的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应当只看到马克思与费尔巴哈之间的区别就忽视了他们之间的联系,更不应当只看到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就忽视了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继承。当然,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人之何以为人——的探究,不能仅仅从生物生存的某一特定方面或角度展开,而必须研究人的全部社会生活和人的本质的总体视域,以便揭示出实在的和完整的人的生存实体及其真正意义,并不断接近人的存在本体和人之为人的全面真理。在马克思看来,“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7]146,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第一個需要确认的事实,但只有基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考察和把握住了人的生存方式及其完整的本质,才能把握到具体的人的存在真谛及其生命表现。“人不是纯粹的动物性”存在,其自然本能也是属人的自然本能,人身上残存的动物性也“是属人的动物性”[8]76-77,是作为活动主体所显现的生命特质。正如列宁所说的,“具体的主体=人的生命”[9]。生命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而实践确证了人的主体地位与能力。不能撇开人的实践活动来谈论人的生物机能与自然属性,否则,就会像费尔巴哈那样,抽象地看待人的生物性并将之视作人的“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6]94,就会无视人与动物的差别,把属人的自然性等同于动物的纯粹自然性。

费尔巴哈从人的生物存在及其自然属性上分析人类面临的生存困惑与生存矛盾,对于我们今天从现代生态学意义上凸显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在我们看来,从生物生存视角分析人的生态学意义与生命本质,这种研究方法与努力的方向本身非但无可厚非,反而极其重要。毕竟,具体的生物人和完整的社会人是辩证统一的,在整体中把握具体又通过具体显现整体,在对人的生存与实践本质的理解上,理应如此。马克思认为,人的具体本质是由有别于动物的各种属性的总和所构成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所有人所共有的东西,只能理解为人的“类本质”——“把许多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7]135。人有生物本质、社会本质也有类本质和精神特质,我们不能仅仅从人的某一方面的属性来规定人的本质,只有把它们内在地统一起来,才能完整地认识和把握人的本质。费尔巴哈虽然试图从整体上把握人的本质,但他从整体上所把握到的人及其本质,仍然只停留在自然属性或生物属性上,他甚至把人的自然属性或生物本能,误认作人的全部本质及其生存意义。因而他强调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握人的本质及其生存意义,把人理解为自然人、生物人,把人看作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体,认为人的自然力完全存在于人自身。

马克思在一定意义上赞同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生物学分析,认为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思想,使我们认识到了人的生物本质首先是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显现的。人是具有自然生命的存在体,其生物本质要由人所存在的各种自然条件来规定。的确,人的生物本质形成、发展、实现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只能来自自然的深处”[10],自然界及其发展过程告诉人们应该如何为人、如何行事,人是自然的人,自然也是属人的自然,二者内在地统一于生态学的语境中。但更深入的问题在于,费尔巴哈告诉人们不能把人直接等同于自然的人,认为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还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11]。因为,一方面,纯粹自然的生物人与社会的现实的人之间还存在着很多质的不同,必须经过一系列无穷无尽的变异和互换,自然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人,若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本性的把握上,是不能够看到人的真正的完整的本质的;另一方面,还因为人对自然的依赖,是通过人对人的依赖而完成的,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都要按照人的方式,过特定的社会生活。所以,人天生是一种群居式的社会动物,都是在相互需要、相互依赖、相互交往的过程中成长自己并实现自己的。孤立的离群索居的生物个体,只是占有了人的自然属性,并没有拥有人的完全的本质。只有把单个的人摆放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显现人不同于自然的社会本性,只有社会的人才是真正意义的人,撇开人的社会属性及其实践存在方式,仅仅从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上把握人的本质,只能看到毫无内容的、虚构出来的人。此外,费尔巴哈也看到了人还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性的存在物,这是人之为人的最根本的类生活,“人的本质”这个概念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是蕴含了人的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在内的整体性概念,并以此与自然界区别开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理性能力进行分析判断、合理行事时,才能显现人作为人的绝对本质。可见,在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中,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也是相互依存并内在统一的,人的理性思维不能离开人的生命之躯,但精神生活却高于日常生活、精神属性却高于自然属性。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生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学关系的意义上探索人的本质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深入把握人的更高层级上的本质,提供了一条现实的可行路径。但费尔巴哈只是以感性的、直观的方式分析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学关系,看到了自然的人的生物本能及其存在论上的同一性,却没有看到真正的社会人的实践性、对象性,没有看到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自我改变的内在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7]134。人的确是一种有生命的感性存在物,但人的本质恰恰体现在人对自然的改造以及其感性的实践活动上,撇开这种感性活动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决定性意义,而把人仅仅归结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从生存的外部自然条件中探讨人的本质,这是费尔巴哈人本学所犯的致命错误。费尔巴哈从人与自然的生态学关系上凸显了一个纯粹的自然人,却没有把这种生物关系发展深化为一种实践关系;试图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研究人的社会属性,但又把社会关系狭隘地仅仅理解成人与人之间的两性关系——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性关系,而忽视了人置身于其中的、更具有决定意义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等社会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费尔巴哈不满意只是从抽象的意义上谈论人,而试图从现实的社会意义上探讨人的生命本质,但他只看到了人是感性对象,却没有把人的活动首先看作是感性活动,不能从人现有的社会关系上来理解人的实践本质及其生存意义;他对人的原始本质的把握仍然停留于抽象的人,认为人与自然并不直接等同,二者之间存在一系列中介,这种中介不是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而是生态学意义上的共同体意识。说到底,费尔巴哈“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这一点且不说,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限于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与友情,而且是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關系’”[12],不理解人的实践对人的生命及其解放的真正意义,不了解实践才是人所特有的社会存在方式并构成了人的本质的全部内容。

二、人的类本质及其生命共同体意义

当代哲学研究所烘托的一种“类哲学”“人类学”方向,努力把人的生存本质与精神活动、感性存在与精神存在统一起来,试图从人的类生活及其整体视域上把握现实的人的生命共同体意义。当代哲学在这种“类哲学”“人类学”意义上所开展的人学变革,构成了在全部现代人学研究中最强有力的哲学分支之一。马克思关于人的类本质及其共同体意义的论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人首先是自然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人又是具有生命本质的自然人。这种生命本质体现于人的类生活——人的劳动——中,劳动是人“自己的生命活动”,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人这个物种的整体特性即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7]56。人作为生命存在物,必须有维系其生命存在的各种自然条件,必然存在着作为生物个体具有的生物欲望和内在冲动,这种冲动是人成为自我运动、自我生成的生物人的原始冲动,表明人是一种自在性和自为性的生命统一体。属人的一切其他本质,都是在人的感性活动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具有强大的自在性与自为性的统一能力,人在生命活动及其生存意志驱使下所展开的活动,是一种实现自我的生命力量。如果人仅仅受生命活动的驱使而展开自己的生存活动,那人与动物就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这时候的人仅仅是自然人和生物人,作为自然人的人是一种动物,在生命本质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

其二,人最可贵的一点在于能超越自己的自然本质,并使人的自然本质与自然的人道主义本质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达到高度统一。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内在一致,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辩证统一,都是在人改造世界的生命活动中实现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与人与社会的矛盾也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达到真正和解的[6]120。

其三,人同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统一,既是自然的真正复活也是人的生命的真正实现,人的生物存在的生命本质与人道主义的社会本质的统一,只作为人类的生命联合体而存在。“人是类存在物”,人把自己当成“有生命的類来对待”,实质上也就是“人把自身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7]55,当然这种人的全面自由的存在——“自由人联合体”,唯有在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各种异化而实现了共产主义才能真正出现。

其四,人又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生命本质的自然人,从而确立了人的生命存在和精神存在双重的本质结构,凸显了一个既拥有生物属性又具有精神本质的“完整的人”。人的类本质还表现在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即人具有的关于自己的类意识[7]57。人当然不是纯粹的自然生物,在最完全的意义上,人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存在物。人的生命本质虽然来自大自然的深处,但其自然属性只是人成为人的生物学前提,而精神和理性则成就了人的更高本质。因为人通过精神活动能够使现实非现实化、使环境对象化,从而为人的生存营造一个特殊的价值世界;更为重要的还在于,人通过精神活动能够使自己本身的精神力量反过来成为自己进一步改造的对象,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对象化自己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双重的对象化活动,才使人终于能够超越生物学意义上的类存在、类本质,意识到自己不是作为生物的“类”而生存着,而是作为人的社会的“类”而生活着。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的根本属性,精神属性才是人之为人、带有决定性意义的人的根本属性。总之,精神是人的类能力,是人与其他生命体存在物相区分的一个根本点。

其五,人的精神本质是在实践活动中被确证的,“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且正因为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才真正彰显了人的生命共同体的类特性;但唯有摆脱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人才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有意识的类本质,变成真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的自由生存的生命本质才能在最无愧于、最适合于人类本性意义上得以最高实现[7]56。

人是一种理性存在物,人的意识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唯心主义者也承认的不争事实。但唯心主义者强调,人的精神和理性只停留于思维领域,仅作为一种主观意向性活动而存在,从而把人的全部本质仅仅归结为精神本质。马克思看到了人的精神本质及其力量的重要性,但认为纯粹的人的思维“不能看作是人的本质表现”,也不能看作“人和自然的主体的本质表现”[6]178,人的思维及其力量唯有在实践中才存在并发挥作用,思维能够反映对象、思考对象,却不能够构成对象、改造对象,精神如果离开了使用精神力量的人,什么也不能实现。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过分理性化的人恰恰是最软弱无力的人。理性的纯粹化往往能催发一种非理性的精神霸权和极权统治,导致个性压抑、泯灭或丧失,甚至会导致整个现实世界变成人间地狱。因而,仅仅把人看成是能够从事精神活动的人还不能够揭示人的完整本质,还只是对人的本质的未完成性的表述,只有把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结合起来,并从二者相互补充、相互转化的实践过程入手,揭示人的完整的本质才是可能的。人的本质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生命属性与精神属性的结合物,人的自然生命作为一种盲目的生物冲动,它内在地需要人的理性的积极引导。因为人的精神有着自己构造自己、自己推动自己的有序的活动结构,它能在实践活动中协调和平衡人的各种需要和欲望,能够内在地引导人的生命过程并使之摆脱有限的自然生存的困境,无限地丰富人的存在的文化含义。人的精神活动不能也不会仅仅成为纯粹的理性,它需要从人的生命活动中汲取养分以充实自己,从人的生命冲动中激活原始动力而实现人的完美存在。人的生命存在与精神存在相互汲取、相互转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人的生命存在的精神化和精神活动的生命化达到一致的过程,它使有限的生物个体获得无限的意义和开放性的生存——作为生命共同体而存在。

从人的生命的精神化和人的精神的生命化及其双向转化中寻找人的完整本质,表明了人不仅是一个自然存在物,还是一个意识存在物,人在本质上具有生命与理性的双重结构。人的这种本质结构不是封闭的、凝固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人是感性与理性、自在与自为的统一。因而不能从单方面的意义上考察人的本质,应从整体意义上即从人的实践存在意义上来看待人的完整本质及其共同体意义。人的最高本质不仅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的实践结合,而且生成并实现于人自己所展开的生命活动中。作为生物的人又有着自己的生存意识,人的精神不是耸立在生命之上,而是生发、完善于人的生存活动中。若把生命存在与精神存在对立起来,或者相互隔离成一种二元性的差序结构,就看不到二者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且只有作为它的内在要素才能发辉作用,就会无视人的实践存在及其共同体意义这一更为根本的东西,就只能从抽象意义上把握一个片面的人、获得一个被扭曲的人的画面,不可能达到对人的本质及其共同体意义的整体把握。

三、人的实践本质及其生存论意义

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角来探讨人的本质,揭示完整的、全面的人及其生存意义,同样是马克思实践生存论刻意追求的宏大目标与人学理想。但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有别,马克思实践哲学是从现实的、从事特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出发来揭示人的生存本质及其生命表现的。马克思指出,人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确证并完善自己的类存在、类本质的,人特殊的实践存在方式彰显了人的社会本质。人根本不是某种单一属性的抽象性存在,而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存在的社会动物,注定了要比其他动物更多地从事物质实践和过一种共同体生活,这种类生活、这种连续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创造了作为社会的人和人的社会,避免了重新把人的生存本质“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而且“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基础”[6]122,只有作为生命共同体存在的人,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作为人存在的人”[8]117。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是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生物学前提。人的社会本质只能贯穿于人的生命活动中并通过生命活动来表现,因此,应该从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去探究其社会生命及其存在论意义。人的生命共同体的类特性,首先表现在人的活动具有生命活动的性质,我们根本不能脱离生物学前提来谈人的本质,更不能脱离人的实践中介去把握人的生命属性。毕竟,人与动物有别,人是能够使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并维持自身发展的高级动物,从事物质生产活动,不断地完善着人的类生存和类本质,实践活动成为人的生命的特殊的社会表现形式,并构成了人的特殊的生命共同体。人的生命表现为一种普遍的类生活,“即使不采取共同的、同其他人一起完成的生命表现这种直接形式,也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6]122,它必然处在社会关系总体中并作为生命共同体而存在和发展。

人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发展着自己开放性的类本质的,只有实践才能确证人是一个具有生命共同體意识的社会存在体。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生命共同体意识及其类生活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人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并在生命共同体意识的引导下实现由精神向物质、由观念向存在的飞跃,创造满足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价值世界。列宁认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3]。当然,意识本身并不能完成这种创造,它唯有作为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并参与其中,它的能动的精神引导作用才能发挥出来。人的生命活动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本能活动,而是有意识的社会生命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人之为人的类特性,人总是在有意识地开展自己的生命活动。动物根本没有生命意识,更不可能形成生命共同体意识,“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或者说,“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而人则能通过自己的实践中介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和改造的对象。因为“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6]96。可见,正是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及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自觉,才把人的实践生存与动物的本能生存直接区别开来。

更为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不是纯粹的理性活动,而是改造社会现实的类特质和类能力。的确,形成共同体意识是人与动物得以区分的一个根据,但却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内在根据。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提供的,因为实践是人与自然发生双向对象化的活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结束时所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之前就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了,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14]。当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又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社会交往,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劳动并互换其劳动,才能从事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生产,才能把人的三重意义上的本质特性与生命表现(自然生存、社会生存、精神生存)真正结合起来并达到有机统一。

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人本学。正是人的社会实践的存在方式,凝结着人之为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赋予了人有别于动物的可贵本质——实践的存在论意义。实践活动关联着现实的人、客观世界及对它们的主观反映,实践能把人的多种要素、多重关系、多重本质完整地统一于社会变革中,通过不断变革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的生存方式,人使自己成为一种自我创造、自我推展的主体性存在。人的生存情态及生命本质上的一切秘密,都集中表现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7]147。社会生产实践形成了全面的人及其社会本质力量,彰显了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生存方式。人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自由生存的,合理的实践活动改造、发展、完善着人的多种属性和生存本体,不仅没有消除、压制、扼杀人的生物的、理性的、社会的需要,反而会以一种近似完美的方式不断满足并提高着这种需要,人在这种对象化活动中获得有价值的生命存在,通过占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才真正实现了自由生存。

总之,马克思从不同角度分别表达了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但又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将各种片面性的规定予以内在整合,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全面丰富性人学语义的实践生存论,在人的本质观上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理论跃迁。把握到这一点,对于我们认识“未竟的生存论自觉”并树立一种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开放生存论”[15]具有理论意义,对于协调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与努力构筑世界性的生命共同体也具有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荣英.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践本质的早期探索[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

[2] 干成俊.马克思哲学的实践生存论内蕴[J].哲学动态,2006(9):15.

[3] 高炳亮.马克思生活观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意义[J].东南学术,2018(3):35.

[4] 郭忠义,侯亚楠.生态人理念和生态化生存——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解读[J].哲学动态,2014(7):35.

[5] 张岩,桑江.马克思哲学生存论解读的意义与局限[J].江西社会科学,2014(1):2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 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72.

[10]杨耕,陈志良,马俊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32.

[11]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47.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0.

[13]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28.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15]邹诗鹏.生存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15.

作者:朱荣英

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论文 篇2:

课堂教学监控现状及构建:基于生态学的视角

摘 要

传统课堂教学监控的监控主体主要是教师,构建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在监控理念、监控环境、监控方式、监控能力等方面,对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监控主体既包括教师,又包括学生,并促使教师和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实现自我价值,形成自我体验,共同享受教学过程。

关键词

生态学 课堂教学 教学监控

一、当前课堂教学监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控目标狭隘片面

首先,过分关注知识,忽视情感意志等的监控。传统的课堂教学监控,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以知识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其目标导向是考试,而考试又以习得的知识为前提,因此,在教学监控目标中忽视了人的情感、价值观等因素,把大量的评价、观察手段用在了学生掌握的知识上。为此,学生除了课堂上的学习,还在课外业余补课。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难免会感觉课堂学习单调、枯燥和乏味。其次,过分强调分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传统课堂教学监控,成为教师追求分数的良好工具。学生的分数高低,成为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只要学生的分数高,教师就相应地取得了高地位、高收入,进修与晋职机会就越高。这种监控目的和功利思想,最终成就了教师一味追求高分数的有力武器。

2.监控行为武断单一

现实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与主体,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因此,课堂教学监控实质上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学生只能服从,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没有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监控,也不允许学生对教师质疑。在这种武断单一的监控行为中,由于师生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多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懒于反思,更不去创新,课堂教学没有生机与活力。

3.监控方式刻板封闭

当前的课堂教学环节中,虽然倡导创新,但是仍旧走不出封闭教学模式的怪圈。与此对应的课堂教学监控也是封闭的方式。首先,监控方式的模式化。这主要体现为各种学科、各个年级的监控样式都是一样,刻板而教条,没有因人而异。实质上,课堂教学是变化的,是灵活的,监控模式也应随之多样。其次,监控方式的简单化。课堂教学监控的简单化突出表现在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只是被动地学习那些所谓正确的、标准的答案。这种简单化的监控方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构成要素

1.学生要素

在生态化意义的教学监控中,把学生作为监控的主体。现实中,学生都有自我监控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自己进行监控,对自己的课堂行为负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我监控的前提是有这个监控权,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与管理。二是教学过程监控的主体。学生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负责,了解整个教学设计,监控整个教学过程,并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另外,监控并非限制,应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进行自我监控。监控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轻松愉快的,应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到这种监控是善意的,从而乐意接受监控。

2.教师要素

首先,在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过程中,教师将由原来的权威管理者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一方面,由于学生获取知识并非局限于教师,因此教师除了教给知识外,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习,依据学生个性特点,教给方法,提供学习帮助。另一方面,还要创设积极、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其次,在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中,教师要不断反思和学习,提高自我监控能力。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目标、手段等要明确,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课堂教学状况、学生反应程度等要掌握;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教学,并能够自觉修正,为学生服务,同时,教师还要学会自省,反思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3.设备要素

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强调对监控设备的宽容性,并让师生从内心深处乐于被这个监控设备所监控,甚至主动要求被监控。在这里,已经把监控设备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是说没有原则地随意使用监控设备,而是从监控的目的着手,通过设备的关系,了解师生课堂行为,为师生分析自己提供借鉴和依据。

三、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特点及原则

1.课堂教学监控的特点

(1)以自控为主,他控为辅。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突出表现为以自控为主,他控为辅。教师的自我监控表现为对教学活动的自我监控,对教学过程中不合理的环节及时调整、纠正;学生的自我监控表现为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自觉地对学习活动进行监督、评价与自主调节,去除学习的盲目性。

(2)以隐性监控为主,显性监控为辅。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监控多是显性监控方式。即有明确的要求和硬性的评价,批评与表扬学生的唯一目的是维持课堂纪律,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与此相反,多以“隐形监控”为主。在这种监控下,学生通过教学环节或情境的巧妙安排,或根椐教师的无形暗示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主动而灵活,常常使整个课堂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3)以调节为主,控制为辅。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力主要源自其内部,通过其内部各系统的作用及调整,达到适应环境的最终目标。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系统中,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监控也是弹性的,主要让学生和教师进行内部调节,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2.课堂教学监控的原则

(1)“宽容+尊重”原则。即尊重师生的人格,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基于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的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文科,有的喜欢理科,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美术等,教学监控就要尊重这些差异,促进每个学生个体有着不同的全面的发展。

(2)“适度+有效”原则。没有良好的课堂秩序,学生的学习很难保证。因此,教学监控必须讲究适度,讲究有效,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此,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及时有效地调控学生脱离学习的行为,比如通过眼神、手势、接近学生等方式,避免直接警告引起全体学生注意,而干扰正常教学秩序。

(3)“平等+积极”原则。由于生态学意义的课堂教学监控系统中,师生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应充满期待,平等地对待学生,为学生着想,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所以,教师要去除“好学生”的传统观念,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从而使学生能够悦纳自己,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四、构建基于生态学的课堂教学监控

1.倡导以人为本的监控理念

基于生态学的理论,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最有效手段。教学监控必须调动课堂主体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命与生命的交流。首先,实施人性化的监控目标。监控的目的,不是控制,更不是束缚学生的行为,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监控要以学生为本,时时处处顾及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焕发出生命活力。其次,实施人性化的监控方式。监控不是用强迫来维持、改善课堂纪律,它重在强调文化约束,继而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2.创设积极、生态的监控环境

在课堂监控环境中,师生之间的作用与影响与环境的关系不可分割。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生理的,心理的等等,课堂监控就是要以整体发展的视角,调控各种环境因素,营造适合生命发展的精神及物质的生态环境,即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的能动因素,主导着课堂生态环境的变化,决定着课堂环境的发展。因此,师生双方应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平等对话。教师要充满期待,热爱学生,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这对良好的环境创设十分必要。此外,要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教师要积极拓展教学的时空,实现学生间的有效合作。

3.构建生态化的监控方式

生态化的监控方式,要注意体现以下几点:首先,发挥监控的能动作用。师生的能动性决定着课堂教学环境的特殊性,从而避免专制式的独裁监控方式,让师生自主管理,自主监控教与学,调整状态,共建和谐课堂。其次,把握监控调节的度。生态学意义的教学监控,特别强调调节的作用,但是要把握好调节的度,避免出现调节过度的场景,也应避免出现调节作用过小的局面。最后,确保学生之间的平等。班级内多数人是学生中等生,少数人是学习优秀生,也有少数人是学习困难生。这种生态位的差异,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中是不太平等的。而教学监控就要关注差异,在资源分配上更多地倾向于及时调节这种不平等,降低不平等,最后消除不平等。

4.提高师生的教学监控能力

首先,增强教学效能感。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的洞察、教学成败的归因等,都是通过教师的效能感来影响课堂教学监控能力的。因此,通过增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一条可行的捷径。其次,进行教学策略训练。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策略的缺乏,是导致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的原因之一。而教学策略的缺乏,让教师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更无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监控。因此,进行教学策略的训练很有必要。比如,对教师直接策略培训;通过聆听专家报告;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等。再次,及时进行教学反馈。评价反馈,可以让教师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或效果,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最后,对教师现场指导。现场指导的本质,就是让教师有机会体验与实践教学监控活动。通过现场指导,帮助教师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调节,对培养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帮助极大。

5.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首先,开设自我监控指导课。开设指导课,可以让学生获取监控知识与监控经验,包括自我监控的体验与经历、学习的策略条件等;也可以让学生把握好控制点。比如,对于内控型的学生来说,指导其对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法的选择、自身的努力等进行调节与控制,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行为;对于一些外控型学生来说,要明确学生更多地从自身查找原因,以适应学习环境,调节与改变自身。在指导过程中,切莫忽视了困难学生,应增强其学习信心,战胜学习困难。其次,加强自我监控训练。加强自我监控训练,让学生对自己作出评价,及时调控自己。常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反思、情境教育、心理咨询、时控指导等。比如,从问卷中可以了解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反思“学习计划安排好了吗”等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控意识;实行无人监考的情境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时控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抓住时间,提高自控水平等。最后,培养学生对动机、情绪的自控能力。健康的动机与情绪,是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形成的保证。动机不明,学生容易缺乏学习兴趣;而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学生学习,在心理上形成阴影。因此,应采取适合的措施,培养学生对动机情绪的自控能力。比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有健康的学习动机,消极的学习情绪有哪些不利的影响,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较好但却起伏较大,为何有的学生成绩比较稳定等等,使不同的学生认识到学习要取得成功,必须建立良好的动机,保持健康的情绪,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寻找失误与成功的原因,学会自控。

参考文献

[1] 吴晓义.发展性教学监控:课堂管理领域的新探索[J].教育科学,2006(1).

[2] 郭海娟.教师的教学监控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3).

[3] 王存荣.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行动导向教学[J].教育探索,2010(9).

[作者:段鸣骅(1956-),男,贵州毕节人,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 王 颖】

作者:段鸣骅

生态学意义发展分析论文 篇3:

蓝黄九市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

摘要:通过以蓝黄九市2005—2014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蓝黄九市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模型,分析蓝黄九市三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演化过程可以看出,经济、生态、社会三系统之间具有较强的互补作用。2014年青岛市耦合协调度水平最高,德州市最低。除青岛市达到优质协调外,其余城市的协调类型为:日照市、潍坊市、滨州市、淄博市、德州市属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型;烟台市属生态发展相对滞后型;威海市、东营市属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型。经济系统关键影响因子是GDP等,生态系统关键影响因子是污水集中处理率等,社会系统关键影响因子是公用设施投资等。

关键词:蓝黄九市;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度;灰色关联;可持续发展

文献标识码:A

經济是人类发展的动力牵引,生态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是人类发展的组织力量。2016年“两会”将可持续发展解读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蓝黄九市包括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日照市、潍坊市、东营市、滨州市、淄博市(仅含高青县)、德州市(仅含乐陵市和庆云县),其发展对整个山东省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已被纳入蓝黄地区发展战略。当下,蓝色海洋经济和黄河三角洲经济已经成为山东省发展的两大特色,形成“蓝黄”经济带,对保证国家战略安全意义重大;同时使得山东省内出现新的经济增长极,整体经济布局得到完善。因此,对蓝黄地区经济、生态、社会三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有利于发现短板,为下一步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促进蓝黄九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献综述

在国外,对经济、生态、社会三系统的关系早有研究,如D Lacitignola等以旅游业为基础的社会-生态模型,论证了社会生态模型的相互作用,[1]I Petrosillo等对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2]Holling将可持续发展进行模型化,W Wei等人利用数学模型,在Holling的基础上研究了各系统的相关性,[3]这些研究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对于类似系统的关系研究,需要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为此,国内研究人员杨士弘第一次将物理学上容量耦合模型运用于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研究,[4]廖重斌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区域旅游-经济-生态三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5]

随后国内的学者开始利用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进行研究,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将研究分为两类:一是通过利用相关方法模型进行研究。曹洪华以洱海流域生态经济发展为对象,分析其耦合的演化过程,验证洱海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假设。[6]杜湘红等以洞庭湖生态区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系统为研究对象,并引入灰色关联,阐明了生态区水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提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建议。[7]易平等运用定量评价方法对地质公园的经济与生态进行耦合协同研究,对完善新一轮地质公园规划修编、指导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8]二是通过专家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等进行研究。张凤太等以贵阳市水资源经济和生态两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得到了贵阳市水资源经济-生态系统的耦合波动幅度较小的结论。[9]袁榴艳等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例,参照干旱区生态与经济耦合关系的研究资料得出研究结果:新疆生态环境整体水平和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并呈现出多种发展模式。[10]张青峰等运用专家讨论法得到了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处于严重失调发展阶段的结论,并提出了符合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发展规律的建议。[11]

综合前人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第一,其研究对象多是单一的某一流域或某一生态区,而对于区域整体层面的研究很少;第二,前人对三个系统中某两个系统的耦合研究比较多,对于经济-生态-社会三系统耦合关系的研究较少;第三,采用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对影响耦合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并没有进行深入探究。鉴于此,本文基于V Lingworth引入的耦合协调度模型[12]与廖重斌划分的耦合协调度划分等级,对蓝黄九市2005—2014年经济-生态-社会的关系进行研究,选取8个经济指标、6个生态指标和9个社会指标,运用熵值法进行赋权,描绘出2005—2014年九市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和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间演变进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文中涉及经济、生态、社会三个系统,三系统内部评价指标纷繁复杂。在借鉴马浩[13]、李冬冬[14]、白彩权[15]等的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典型性、可量化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则,运用专家访谈法进行三轮指标修正,最后选出23个指标,以此构建出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本研究从物理学容量耦合概念及模型入手,借鉴前人研究,探讨多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经处理,得出经济-生态-社会三系统耦合模型如下:

式中,ai、bj、ck分别为三系统各指标的权重;xi、yj、zk分别为三系统各指标的无量纲值;m、n、t分别为三系统内各指标的个数;U1、U2、U3分别为经济、生态、社会的耦合度函数;C为三系统的耦合度,C的范围是(0,1),当C趋近于0时,说明三系统耦合度极小,出现系统失调或无序发展状态,相反当C趋近于1时,说明三系统耦合度很高。但运用此模型来测算三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存在一定缺陷,即当三系统协调水平均处于较低或均处于较高时,测算出的三系统耦合度均较高,主要是因为协调发展水平包括协调水平和发展水平两个层次的含义,上述公式(2)只能体现协调水平的含义,所以为了体现出协调水平和发展水平两层次,需要对此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修正,得出三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综合协调指数,α、β、γ为待定系数。鉴于经济、生态、社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相对重要程度,结合专家意见,并借鉴张玉萍等针对吐鲁番经济-生态-社会系统的确定方法[16],确定α=035,β=035,γ=03。本研究结合廖重斌提出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来反映经济-生态-社会的耦合协调水平。具体等级划分标准见表2。

三、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分析

(一)数据来源

文中有关蓝黄九市经济-生态-社会各指标的数据基本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山东统计年鉴》及各类社会发展公报。

(二)指标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为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熵值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对三系统内各指标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2.计算三个系统内部各指标的比重(pi、pj、pk)

3.计算三个系统内部各指标的熵值(ei、ej、ek):

4.计算三个系统内指标的差异系数

5.计算三系统内各指标的权重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的指标权重如表3所示。

(三)结果与分析

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经济-生态-社会的耦合协调水平并对其进行分析,结合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及三变量之间的对比关系,可确定每个市的协调等级,即〖WTBX〗若U1

1.经济-生态-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维度分析

表4为蓝黄九市2014年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等级及类型,而图1则从空间地理位置上明确表示出各市协调等级。综合表4与图1可得出以下结果:

(1)2014年蓝黄九市各市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度介于0464~0901之间,涵盖了大部分耦合协调等级。其中,青岛市耦合协调水平最高,为0901,德州市耦合协调水平最低,为0464,这说明蓝黄九市各市经济-生态-社会发展耦合协调水平差距较大。此数据也说明了青岛市基本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主要取决于青岛的区位优势。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毗邻日韩,外贸经济得到充分发展,近年来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推动着青岛港等港口的建设,同时青岛市临近海洋,生态调节能力强,生态基础设施完善,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相反,德州市三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区位优势不明显,外贸经济落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无法为生态、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必要的消费需求,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导致生态破坏严重,外来人口较多,本地人口流出率高,社会保障措施不完善。

(2)2014年蓝黄九市有6个城市达到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的协调水平,其协调等级分别为:青岛市优质协调,烟台市、东营市中度协调,威海市、潍坊市、淄博市初级协调;另外3个城市日照市、滨州市、德州市处于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的濒临失调状态。

(3)从协调类型来看,可将蓝黄九市分为四类:第一类,经济-生态-社会同步发展型,如青岛市,这说明青岛市的经济-生态-社会发展之间相互促进,达到优质协调水平;第二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型,如日照市、潍坊市、滨州市、淄博市、德州市,其主要原因是烟台市区位优势不明显,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水平相对较低的经济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三系统协调水平的提高;第三类,生态发展相对滞后型,如烟台市,其主要原因是烟台市生态发展投资较少,政府对生态发展的重视度低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度,使得水平相对较低的生态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三系统协调水平的提高;第四类,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型,如威海市、东营市,主要是由于两市外来人口流动性大、外来人口多进而导致社会不稳定,政府对社会发展的政策支持低于对经济-生态的支持,政府的社会公共支出较少,水平相对较低的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生态发展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三系统协调水平的提高。

2.经济-生态-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间演化分析

表5为2005—2014年蓝黄九市经济-生态-社会的耦合协调度,分别测算了十年的数据,从中可看出其随时间演化的情况。图2则用折线图直观表示出蓝黄九市这十年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度的演化对比。

综合表5与图2可得出以下结果:

(1)由十年间蓝黄九市各市的耦合协调度可以看出:蓝黄九市经济-生态-社会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表明在蓝黄战略的支持下,各市的交流加强,并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均衡发展经济、生态、社会。

(2)由十年间耦合协调度的变化值可以看出:耦合协调度提高最大的是日照市,从2005年的0259升至2014年的0489,提高了0230;耦合协调度提高最小的是德州市,从2005年的0381升至2014年的0464,提高了0083。通过日照市与德州市的对比,能充分反映出日照市近几年利用了自身的优势及三系统的互补促进作用,使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平有所提高。

(3)从十年耦合协调度横向差值的对比可以看出:2005年蓝黄九市三系统耦合度最大差值為0523,2014年则降低至0437,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经济-生态-社会的耦合协调度差异在减小,这也反映了蓝黄九市三系统随着时间推进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

四、蓝黄九市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三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本研究将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来测算三系统内部各因素与系统发展水平的关联性,试图找出影响各个系统发展的关键因子,从而为优化协调发展水平提供依据。

(一)灰色关联分析步骤及测算

在对经济-生态-社会发展三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测算的过程中,借鉴傅威等对母序列的选取方法[17],作出以下选择: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而言,选取GDP作为参考序列,选取人均GDP、进出口总额等6个指标作为比较序列;对于生态发展滞后型和社会发展滞后型的城市而言,目前没有合适的指标作为参考序列,所以选取各个指标的最优值作为参考序列,选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5个指标作为生态系统的比较序列,选取公用设施投资、常住人口等6项指标作为社会系统的比较序列。通过十年间各城市的原始数据,分别测算出十年内经济、生态、社会发展水平的灰色关联度,其具体数值如表6、表7、表8所示。

(二)经济系统关键影响因子确认

由表6可以看出:

(1)关联度均值为0764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关联度均值为0659的工业增加值与GDP的灰色关联度均比较大,且稳定性较强,说明二者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关联度均值为0586的进出口总额、关联度均值为0599的全社會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较低,说明二者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低。

(3)经济子系统各指标对经济系统的贡献度逐渐增强,说明各指标随着时间的演化推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渐增强。

(三)生态系统关键影响因子确认

由表7可以看出:

(1)关联度均值为0562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关联度均值为0575的污水集中处理率与生态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均比较大,且稳定性较强,可以反映出第二产业的污水和废物处理对改善生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业污染的恶性破坏。

(2)关联度均值为0435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关联度均值为0486的生态用水量与生态发展的关联度较低,说明二者对生态发展的贡献较低。

(3)生态子系统各指标对生态系统的贡献度逐渐增强,说明各指标随着时间的演化推进,对生态发展的作用逐渐增强。

(四)社会系统关键影响因子确认

由表8可以看出:

(1)关联度均值为0501的市政公用设施投资与社会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比较大,且稳定型较强,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也能体现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公用设施投资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活跃程度。

(2)关联度均值为0373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关联度均值为0427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较低,说明二者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较低。

(3)社会子系统各指标对社会系统的贡献度逐渐增强,说明各指标随着时间的演化推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逐渐增强。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蓝黄地区经济-生态-社会发展进行研究,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进行关键影响因子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蓝黄九市的经济-生态-社会发展达到的协调水平分别为:青岛市优质协调,烟台市、东营市中度协调,威海市、潍坊市、淄博市初级协调,日照市、滨州市、德州市处于濒临失调状态。

(2)除青岛市达到优质协调之外,各城市的协调类型为:日照市、潍坊市、滨州市、淄博市、德州市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型,东营市、威海市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型,烟台市是生态发展相对滞后型。

(3)从十年测算结果来看,蓝黄九市经济-生态-社会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是日照市,最小的是德州市,且耦合协调水平差异在逐步缩小。

(4)经济系统的关键影响因子是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生态系统的关键影响因子是污水集中处理率、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社会系统的关键影响因子是市政公用设施投资、常住人口。

(二)建议

在对蓝黄地区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目前实际提出以下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

(1)青岛市作为蓝黄九市中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要继续利用沿海的区位优势,增加出口,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外贸经济;形成全方位的交通枢纽,既要发展海运优势,又要注重陆上交通和航空的发展,打造便利的交通运输环境;改善青岛港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青岛港的吞吐能力,规范造船业、集装箱运输业等港口产业,争取达到“零排放”,重视生态发展;发挥海洋特色,挖掘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新型产业,发展海洋生态产业,形成区位竞争优势;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使青岛市社会居民老有所养、幼有所育;重视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完善对社区、村镇的娱乐、医疗卫生、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保证城乡生态用水,增加绿化面积,严格杜绝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德州市作为蓝黄九市中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最低的城市,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德州市作为农业大市,应该调整传统农业的发展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生态灌溉、实施有机肥等提高农业效益,通过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建立村镇绿色农产品平台等提高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保证村镇社区的和谐。德州市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也亟须创新,要提高工业发展效率,加大对技术的资金支持,严格监控污水、污气、废物的排放,使工业发展在保护生态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增加产业链环节,对德州扒鸡等加工业增加产业链附加值,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增加产品的市场潜力;要解决好外来人口的居住、就业问题以及外来人口子女的升学问题,规范外来人口的户籍登记,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教育,使得外来人口能感受到社会政府给予他们的温暖,保证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3)东营市、威海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为此,应该对常住人口、流动人口进行严格规范管理,做好户籍登记,并进行规范管理和责任意识教育;政府应该调控物价水平,保證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以便开展丰富的文娱活动;完善医疗卫生养老福利保障体系,特别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更不能忽视,通过保障体系,激励城镇农村居民的劳动积极性;加大公共设施投资,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体育健身器材、公交车数量、加油站点数的投入力度;保证居民用水量充足,通过对自来水的统一调度,保证自来水量供给充足,同时农村可以建立纯净水供给站,尽量每隔几条街就建立一个纯净水枢纽站,解决村民饮用纯净水不方便的问题,以方便人们的生活。

(4)烟台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但是生态发展相对滞后。要对工农业的污染废物、污水、污染气体进行规范排放和处理,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发达地区可合理划片,形成工业园区,避免对居民区生活的影响;增加生态用水的比重,政府要对生态用水进行审批和规范使用;扩大绿地面积,加强城市绿化带的建设,推动农村绿化林的建设,提高城市农村绿化覆盖率;重视生活用水处理枢纽站建设,不断提高生活用水的循环利用率。

(5)日照市、潍坊市等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的。为此,要加强制造业的发展,不断深化各地市的合作,形成进出口产业的集聚效应,打造区域竞争优势;增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适当扩大投资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改造第一、第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经济活力。

总之,要加大蓝黄地区进出口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化各市的合作,形成进出口产业的集聚效应,打造区域竞争优势;改善各市生态,不断扩大绿地面积;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来促进社会的发展,并完善社会保障措施,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Lacitignola D, Petrosillo I,Catald M, et al. Modelling Socioecological Tourismbased Systems for Sustainability[J].Ecological Modelling, 2007(206):191204.

[2] Petrosillo I, Zurlini G, Grato E, et al. Indicating Fragility of Socioecological Tourismbased systems[J]. Ecological Indicators, 2006(6):104113.

[3] Wei W, Alvarez I, Martin S.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Viability Concepts to Consider Transient and Asymptotical Dynamics in Socioecological Tourismbased Systems[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13(251):103113.

[4] 杨士弘.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J].地理科学,1994,14(2):136143.

[5] 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19(2):171177.

[6] 曹洪华. 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7] 杜湘红,张涛. 水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仿真模拟——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为例[J]. 地理科学,2015(9):11091115.

[8] 易平,方世明.地质公园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研究——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资源科学,2014(1):206216.

[9] 张凤太,苏维词.贵阳市水资源经济-生态-社会系统耦合协同演化特征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5(6):4449.

[10] 袁榴艳,杨改河,冯永忠. 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模式评判——以新疆为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4147.

[11] 张青峰,吴发启,王力,等.黄土高原生态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J]. 应用生态学报,2011(6):15311536.

[12] Lingworth V.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Phys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9293.

[13] 马浩.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14] 李冬冬.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协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5] 白彩权,黄芽保,宋伟轩,等.省域金融集聚与生态效率耦合协同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9):17.

[16] 张玉萍,瓦哈甫·哈力克,党建华,等.吐鲁番旅游-经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分析[J]. 人文地理,2014(4):140145.

[17] 傅威,林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模型的比较分析[J].四川环境,2010(3):102109.

责任编辑:赵玲

作者:丁浩 焦祥嘉

上一篇:后进生转化初中数学论文下一篇:新形势推广农业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