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厌学新知识经济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针对在经济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现状,分析不同情况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和动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高职学生厌学新知识经济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职学生厌学新知识经济论文 篇1:

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通过分析“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提出“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思想,使“经济数学”课程教学适合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并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教学方式;数学实验;数学建模

作者简介:吴发汉(1963-),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湖北 武汉 430079)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起步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到目前仅有十来年的时间,相对于普通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的历史很短暂,很多课程的设置以及教材教法尚处于探索阶段,“经济数学”这门课程也是如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数学不仅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有所应用,而且在经济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愈显重要。然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所开设的“经济数学”到底应该怎样设置?在教材教学法方面如何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这些都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经常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它有什么作用?因为传统的数学教学是重理论、重计算而轻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的教育,而且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重视不够,这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思想,这使得我们必须对目前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变革。

一、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的现状

首先,学习“经济数学”课程的学生大多为文科生,他们原先的数学基础相对理科生较差,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起来很被动,有些学生甚至完全不愿学习,极少数学生有放弃认真学习的想法,寄希望于在考试方面投机取巧,蒙混过关,还有部分学生以考试及格为学习目的,一旦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就再也不去碰课本,甚至把书一扔。其次,“经济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在很多高职院校不被重视,他们认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而且授课课时一再减少,从以前的一年制变成半年制。这些情况对本课程的教学极为不利。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将高等数学课作为基础教育课,并且将高等数学分为理工类高等数学和经管类的“经济数学”。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时间较短,教材上仍处于完善阶段。目前我们所用的教材大多数是理工科《高等数学》教材的精简,这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缺乏实用性、趣味性,显得枯燥难懂。这种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感觉数学抽象,若按照传统的方式教学,教师就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无法使学生了解“经济数学”课程在各专业中的应用。

二、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对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经济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其中只有少量的经济应用实例,而且没有和数学理论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完全没有体现“经济数学”的特色。既然是经济数学那就必须多与经济应用挂钩,当然也应该兼顾数学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具体来说就是教学内容应以经济应用为主,适当降低理论难度。特别是概念的引入应结合经济学实例。比如,通过讲经济学中的变化率问题引出导数的概念、通过讲物质调配问题引出矩阵的概念等。对于大多数的数学定义、定理、性质、公式等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而不要求学生能够精确地表达和严格地证明,即在理论上适当降低要求,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学应用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数学枯燥无味,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习“经济数学”到底有何作用,笔者认为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数学是为专业服务的一门工具课,其二,数学是为将来进行深造如专升本及攻读硕士学位等打基础,其三,数学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即通过学习数学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虽然数学如此重要,但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除了学生自身基础知识薄弱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方法亟待改进。我们的教师大多习惯于“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听讲很累,教师讲课其实也很累。课堂上教师在教授内容时应有所舍取,重点讲思考问题的方法,讲数学知识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不必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谨性。还可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只要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就是一堂好课。教师还要了解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式的,学生可以上台来讲课或讲存在的疑问,教师要对讲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也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通过学生的讲解来进行指导。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辅助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经济数学”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职业情境,以此强化数学教学。可以从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入手,引出数学定义、定理、公式等,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每章的开头可以用当前的经济热点问题为“引子”引出数学概念和数学问题。比如由企业追求指导利润或最小成本问题引出函数极值和最值的概念、由摸奖问题引出概率的概念等。另外,教师在讲数学公式、定理时也可以讲授数学的历史和数学文化。比如在讲微积分基本定理时讲牛顿和莱布尼兹的故事、在讲微分方程时引入马尔萨斯的人口模型、在讲线性代数时举例说明在运筹学中的运用等。

日本教育家米山国藏曾说:“我从事多年的数学教育,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离校不到一两年,便很快忘记了。然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法、探究方法却也随时的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 因此,教师在讲授“经济数学”课程时,不要采取把数学知识面面俱到讲解的教学模式而应着重于思维方法的探索,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下功夫,那么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必有很大提高。

3.积极运用新技术并推广数学建模活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传统的教学手段虽然没有过时,但是总觉得过于单一和乏味。其实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行业,作为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将其应用和推广到“经济数学”教学中来,比如可以开设数学实验课,用Matlab、Mathematica和Lingo等常见的数学软件计算和解决数学问题,还可以用电脑画图,让学生有直接的感受,来欣赏数学的曲线美、对称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可以利用制作的课件应用到课堂中来。积极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数学实验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处理数学问题的一把钥匙,而数学建模是连接数学和现实世界的桥梁。随着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教育的普及,“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已经在国内外高校广泛开设,由于其在大学数学教育及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这类课程越来越受到高等学校师生的重视,其受益面正在逐渐扩大。实践表明,通过“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新软件的使用方法,既动脑又动手实践,这种教学方式产生的效果肯定比单纯用黑板粉笔教学产生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认真实施并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类已迈向信息化、市场化、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不再是以前的“工具人”,而是具有创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进入到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型教育”迈入到“大众化”教育时代,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样一来,进入高等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入学学生的成绩较以前可能会有所下降,学生的质量相比较而言相对较差。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更加艰巨,要想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就要改革“经济数学”的教学方式,即围绕怎么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设计教学方式和方法。多年来,老师们一直在探索“经济数学”的教学改革问题,但在实际中却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其一是传统的习惯根深蒂固,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法依然是“经济数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讲的学生就会,教师不讲的学生就不会,而教师在教学中喜欢把问题讲透、讲彻底,因为没有余味,学生就不会也不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教法的问题。其二,教师在讲经济数学知识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和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而是单纯的讲授数学中的定义、定理、公式、方法等。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也就觉得经济数学学好了也没有多大的作用。以上两点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亟待改革,否则,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认真实施教学改革,并落在实处且持之以恒,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树禾.数学思想史[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2]林夏水.数学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王宪昌,刘鹏飞,耿鑫彪.数学文化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李大潜.数学科学与数学教育刍议[J].中国大学教育,2004,(4).

(责任编辑:李海静)

作者:吴发汉

高职学生厌学新知识经济论文 篇2:

经济数学教学中的研究与探讨

【摘 要】本文针对在经济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现状,分析不同情况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使得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和动力。

【关键词】经济数学 研究 改革

一 背景

经济数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学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它是经济学与数学相互交叉的新领域,需要用数学作为工具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经济和管理问题。因此,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功底,还要求学生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及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使学生在原有初等数学的基础上,学习与掌握经济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但当前许多学生尤其是经济类学生,似乎都有这样一种感慨:高校数学是最难应付的一门学科,也是阻碍毕业的一块绊脚石,每到期末,为了能通过考试,通常是临时抱佛脚,使出浑身解数,可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何学生会如此惧怕高等数学,甚至对它产生厌倦、抵触思想。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大量学生的走访和座谈,笔者将其归纳总结并得到以下结论。

二 问题与现状

第一,学习经济数学课程的学生大多为文科生,他们原先的数学基础相对理科生较差,对数学缺乏兴趣,学习起来很被动,有些学生甚至完全不愿学习。

第二,经济数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所用的高等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专业性,且它的内容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这样的知识体系对于一个非理科专业的全日制大学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此同时,很多高校还一再减少授课课时,这对本课程的教学极为不利。

第三,目前,我们所用的教材大多数是理工科《高等数学》教材的精简本,这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缺乏实用性、趣味性,显得枯燥难懂。这种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感觉数学抽象,若按传统的方式教学,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无法使学生了解经济数学课程在各专业中的应用。

第四,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用证明和演绎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所演示的内容是已组织好的数学知识体系,过分强调推理的形式化和内容的严谨性,导致经济数学课程被赋予较强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高校出现“一高两低”的情形,即学习与运用难度高、教师授课热情低和学生学习效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进行不同的尝试,并对教学效果征求同学的意见,经过分析、探讨,进行了以下改革。

三 改革措施

1.改革教材

改革教材,强化“数学为体、经济为用”的实用原则。现在用的经济数学教材,虽经几次改版,删减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内容,但总体内容变化不大。绝大部分的内容基本都是数学知识,经济应用的例子却很少,这样的教材已不适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同时枯燥的纯理论讲解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产生厌学和放弃的想法。为改变这种现状,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网络教学的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化、便利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我们创新编写了一套实用性较强的经济数学在线教学软件,在软件中除了课程说明、实施方案、在线教学和离线作业等内容,还要尽可能根据实际内容,引入建模思想。经济现象复杂多变,对这些现象进行定性分析是不够的,必须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数学建模的作用就在于此。数学建模源于实际,应用性强,涉及广泛,当前的教材,应该将数学知识点的学习与实际经济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树立建模思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数学知识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第一,讲解过程中,复杂的理论推导和繁琐的运算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学主要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基本概念,重视基本运算技能的训练。对于大多数的数学定义、定理、性质、公式等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而不要求学生能够精确地表达和严格的证明,即在理论上适当降低要求,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学应用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求解过程中以现实问题为铺垫,引出经济数学理论知识,再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处理现实问题,大大缩短了枯燥的教学情景与现实生活情境间的距离,改变了沉闷的课堂气氛。

第三,教师应该掌握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关于数学家和定理产生的有趣故事。介绍个别公式和知识点时,可适当给学生讲述有关的数学家和公式名字的来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渐意识到数学也不是他们想象中那样枯燥。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备课观念,拓宽知识面。

第四,结合案例讲解,引用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有关数学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原理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应用数学的能力。如在引出幂级数时,因为概念的引出过于突然,学生在知识储备或接受新知识方面还未来得及反应。因此,在讲授幂级数时,导入大家所关注的股票价格计算案例,然后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出幂级数的概念,并通过案例教学方式,让学生身处特定的情境中对复杂多变的情境做出独立分析,增强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当然案例教学并非独立的教学方式,只是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改革考核制度,培养应用型人才

当前的考核制度沿袭了应试教育单一、僵化的考试制度,这样的考试制度与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在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为此,考核学生的方式也应该是主要考核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应注重平时练习,督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作业。作业不能只是单纯的数学计算,可给学生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来解决,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艳菲.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5)

[2]刘晨艳.浅谈问题解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才之路,2008(33)

[3]李万军.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及误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8):94~99

[4]陈敏娜.高职“经济数学”案例教学之实践探讨[J].中国市场,2011(2)

[5]赵燕、苗丽安.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高师理科学刊,2010(6)

[6]马利军.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经济数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责任编辑:陈晨〕

作者:郑恩伟 沈会焘

高职学生厌学新知识经济论文 篇3: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了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毕小明(1974-),男,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

基金项目: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A008),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CG376)。

高职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其自身具有不可替代的类型特征,即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的教育。为更好顺应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在专业上的发展要求,探索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的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要探讨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1]。核心竞争力理论虽是针对经济和管理规律提出的观点,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及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可以将它的概念应用到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而且这也是对“核心竞争力理论”必要的升华和发展[2]。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各种竞争力的核心,是其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这种竞争力不同于大学生的一般能力,它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所形成的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大学生在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3]。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企业、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行管理与系统维护、网络运用开发、网站建设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要能胜任这些岗位的工作,仅仅有书本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更是如此。即使学生今天实训的内容就是目前对应岗位要求掌握的技能,可等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岗位要求往往又发生了变化,往往又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能自主进行学习,获取新知识,跟踪网络新技术。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工作人员之间协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培养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应包含三方面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这三方面的能力。

笔者就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对温州市近二十家相关IT企业管理人员和温州市近二年高职网络专业毕业的学生173人发放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85份,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历史并不长,但开设的院校并不少,在浙江省49所高职中,有29所开设了该专业。从表2来看,我们的网络专业人才与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还有相当的距离。而从用人单位调查的情况来看,社会对网络人才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这就造成了目前的“两难”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觉得所需的应用型网络专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我们的毕业生就业难。这说明,当前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较多

很多高职学校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可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常常过分的为学生职业发展考虑。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者认为网络人才的就业面很宽,学生毕业后不一定就从事当中的某一特定岗位的工作,多学点东西,什么都懂一点有利于学生以后就业;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者认为学生即使毕业就从事某一特定岗位工作(如订单式培养),也存在以后转岗的可能和专业发展的要求,所以多学些,什么都懂一点也是有好处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好心办坏事,把我们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办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这也背离了我们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是什么都懂的通才、全才。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新知识新技术。以Windows服务器的配置为例,据调查,大部分学校都是以Windows Server 2003作为教学平台,甚至有些学校学习的还是Windows Server 2000,实际上,无论是Windows Server 2000还是Windows Server2003都已经过时了。

另外,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太多也是制约学生核心竞争力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不少学校本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设备》、《实用组网技术》三门课程都有开,而从教学大纲所反映的教学内容上,三门课程之间重复的很多,这一方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也极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实践教学环节不能突出仿真性,适用性差,效果不佳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应当是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有些学校在“学科本位”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认为实践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或验证手段,完全处于从属地位,甚至被忽略,这种现象在一些本科高校的高职学院中较为常见。有些学校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办学经费的限制,没有建立合适的网络实训室,而是通过一些仿真软件(如Packet Tracer 3.2等)来进行网络实训。这些专业的仿真软件功能虽然强大,但对真实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以及职能岗位进行全方位模拟尚有些力不从心。近几年,很多高职学校建设了网络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整体上有很大的提高,但在实训内容与岗位技能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无法正常进行,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

从笔者收集的各个高职学校的培养方案来看,各个学校都认识到学生下企业实习的重要性,都在第六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甚至有的学校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安排了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只可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法正常进行。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的下企业顶岗或轮岗实训,常常是学生到企业了,企业却没有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工程,而当企业有相应工程时,学生却在教室里上课。在最后一学期进行的毕业实习,由于学生即将就业,四处找工作,往往也是名存实亡。

(四)教师实践能力缺乏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现在高职教师一般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跟踪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知识方面应该不成问题。但很多院校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平台来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作为高职学校的教师,承担科研课题的机会比较少,也没有多少机会参加提升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另外,网络设备一般都比较昂贵,教师也不太可能自买设备来提升实践操作技能。正是由于这诸多原因,导致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

(一)总体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根本,以提高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以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为主线,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为载体,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构建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图1)。

学生从第三学期开始学习专业主干课程,每门课程对应一项具体的职业技能,如表3所示。从第一个学期开始,每学期期末安排一到二周专项实训,如表4所示。实训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在就业时直接表现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此,我们引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成熟度模型(如图2)。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下企业顶岗实习,核心竞争力日渐增强,职业能力日趋成熟,最终在毕业前完成从学生到准员工、员工的角色转变。

(二)校企合作,共创三赢局面[4]

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可用流程(图3)来表示。首先由企业专家提出岗位及岗位相应的能力要求,这里的企业专家既包括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企业专家,也包括其他用人单位的企业专家。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开设课程,组织校内实训,学生达到准员工标准后,下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毕业实习),由企业检验教学成果,认可毕业生质量,并将对教学的意见反馈至学校,以便更好的改进教学。实践证明。这种闭环的校企合作教学机制对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特别有效果。

2.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除了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外,我们还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担任工学结合课程任课教师,以及校内实训、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担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开设网络新知识讲座和专业与职业素质教育讲座。校内专业教师每年至少在企业工作一个月以上,适时参与企业工程项目。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教师良好的理论功底,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企业深度合作还可以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当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比较大时,还可采取“订单式”培养,既解决企业的“用人难”问题,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构建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闭环的校企合作教学机制,企业能在学生毕业实习时检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要通过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否跟踪网络新技术、新知识反映出来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知识的总量未变,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是对基于工作过程这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案中所蕴涵的革命性变化的本质概括。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可以使学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促进职业能力形成[5]。

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专业主干课程(见表3)的教学中,全部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闭环的校企合作教学机制,由企业专家提出的岗位与能力要求、典型的企业项目,然后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对岗位与能力进行分析,对企业项目进行分解,构建既适合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能基本胜任用人单位工作任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达到将课堂变成工作岗位、工学结合的目的,达到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进行教学时要做好角色转换,要以主导者的身份担负描述任务、组织讨论、引导讨论、控制进程、引入新技术等职责,将“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导”,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四)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规划各门课程的评价制度

传统的专业主干课程一般采用“平时成绩(比重小)+期末成绩(比重大)”的成绩评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更加注重期末考试的成绩,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缺乏客观的标准,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利于考查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这与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主干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实施性评价与工作成果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定量化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尤其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每个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成绩综合确定,可以从工作到岗、工作准备、工作态度、操作流程熟练程度、业务规范化程度、团队协作、工作任务绩效等方面进行评分。而总结性评价一般安排在期末进行,以考核知识点为主,由教师组织考核。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考试和权威认证,并将学生所获证书作为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之一。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主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核心竞争力[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57135.htm?fr=ala0_1.

[2]王玉敏.刍议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2003(2).

[3]朱丽娟,秦龙.浅谈高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人力资源管理,2008(5).

[4]周志德.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徐惠军

作者:毕小明

上一篇:市场营销和市场分析简析论文下一篇:和谐社会下德育教育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