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厌学分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列举了部分大学生厌学的表现,并分析了他们厌学的内外部因素: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社会异化价值观冲击、实用主义教育观影响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老化等方面,从高校视角提出了从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管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等几个方面来缓解大学生厌学现象。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生厌学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厌学分析论文 篇1:

大学生厌学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摘 要]当前大学生厌学现象较为突出,严重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妨碍着大学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厌学现象的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大学生厌学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厌学表现 治理措施

大学生是未来的主导设计者和建设者,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作为后备力量的他们是否全部在校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是否在为未来承担祖国建设的重任而不懈地奋斗,其答案是不容乐观的。厌学现象较为突出,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不利于高校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因此,对新时期大学生厌学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厌学负面效应的表现

大学生厌学并不是差生的“专利”,即使是优秀的大学生也有这种现象。笔者曾对学生进行调研,发现也有超过一半的优秀生有过厌学现象。

1 学生自身的影响。

(1)大学生厌学,不管其具体原因如何,最终的结果总是学习成绩下降或考试不及格,时间一久,

他们就产生自暴自弃心理。于是,有些学生养成了散漫懒惰的习惯,对任何新事物都感到困难,都会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就最终形成为不思进取的价值观。

(2)大学生厌学会强化“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设计。很多学生进入了大学仍是耍性子,动不动就是“我不喜欢这个专业”,或者“我不喜欢这门课程”,这种厌学情绪不解决,会强化他们的“我行我素”,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设计对社会危害也非常大。

(3)导致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进入大学后,只要学习上偶尔出现一点小事或遇到,些挫折,便会产生厌学情绪,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将会使他们本来就脆弱的心理雪上加霜。另外父母本身重视轻教,思想言行方面体现的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孩子。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从笔者观察毕业班学生的情况来看,那些平时厌学较为严重的学生,找工作是比别的同学困难很多,因为他们在面试时要么缺乏自信心,要么漏洞百出。他们最后找的工作,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活,稍微有点知识含量和需要一些管理水平的工作,则跟他们无缘,

2 社会的影响。

(1)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行交费上学,但国家每年投入的教育经费巨大,每位大学生家里投入的经费更是可观。面对如此巨额的投资,如果大学生因为厌学而导致中途退学或勉强毕业,不能给社会带来应有的回报,那么教育投资就是低效率。

(2)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已经决定了如果在大学校园里充斥厌学现象,那么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会有很多不具备真才实学,不是全面发展的。与此同时,由于厌学盛行,导致校园里学习风气下降,高等教育就会背离目标和高校扩招的初衷。

(3)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竞争就是知识竞争,就是掌握了新知识的人才的竞争,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然而,如果大学校园流行厌学之风,那么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掌握了新知识的创新型人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4)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也在发生着改变。首先,当今大学生拜金主义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降低,其次,大学生享乐主义观念严重,产生厌学现象在所难免。最后,社会就业制度存在弊端,也是促使大学生厌学的因素。

3 学校的原因。

(1)高院扩招后,高等院校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而目前不少院校仍停留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忽略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大部分学生不清楚所学专业的内涵,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岗位是否有用,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责任心和学习愿望。

(2)大学里学习的方法与中学比大不相同。在大学,学生以课前自习为主,上课巩固,不少学生一时无法转变学习方法造成课前不预习,上课时听不懂,课后不复习的坏习惯。个别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方法单一,有数据表明,85%的学生对部分课程不喜欢的原因是该科教师对教学不够投入,教学方法不当。

(二)消除大学生厌学的应对措施

对于出现的“厌学”现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去纠正克服,不然势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丁作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败坏学校的学风。纠正学生“厌学”现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笔者提出如下措施。

1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学习动机不良,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明确,没有远大理想。思想教育必须紧紧抓住这条主线,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学生对学习目的的认识。紧紧抓住入学教育的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迎新大会、专业介绍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他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实质性了解,学有专攻,学有所长。

2 优化知识构成,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不断优化知识构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在,而如何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等教育面临的课题。面对大学生的厌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办法是:

第一,必须结合市场需求,在完善专业课程结构的同时,增设一些新兴课程,改进传统课程,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伋性;

第二,创新教学手段,有效地设计现代化教学程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第三,突出专业知识教学的主导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如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从中了解科研前沿动态,了解科研的全过程。

3 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育力,法和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整顿校风、学风。学校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适当更新课程内容,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个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过程。

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对学生的期望值和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值,避免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学生抱怨教师授课听不懂。组织优秀学生通过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在新生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营造良好的学风,发动同学互教、互帮,充分利用宣传工具表彰先进学生,树立典型,特别是后进生转变成先进生的典型。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责任心。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教师本身必须具备高素质。作为教师必须思想上进,品行端正,为人师表,以学生发展为己任。学校应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课程进修、学历进修,提高教师的学历和专业知识水平,系里应定期选派专业课教师走进社区、走进农村、走进企业,充实他们的实践知识,锻炼其动手能力,培养“双师型”人才。

5 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很多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学无所用,“学以致用”则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当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科研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参与企业技术项目改造和新产品项目的工程开发,参与学校科研课题研究,加强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使之认识到知识的实用价值所在。建立大学生科研基金,对学生科研进行资助;建立大学生科研下作领导小组、大学生科研评选小组等机制,使学生参与科研一路绿灯;通过评选学生科研之星等方式对其中的佼佼者予以奖励。相信通过大学生自己的科研工作,能促使他们体验到知识应用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其深入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6 实行导入教育+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体制。在大一实行“导入教育”。包括引导学生从生活上、心理上融入大学生活,也包括指导学生从学习上“导人”大学学习。对所有新生开一样的课,内容主要为介绍学校各专业的一些基本情况,课时不宜多。然后布置大量相关阅读书目,让学生广泛涉猎,使学生能用一年的时间培养各自的专业兴趣。一年后,如果学生对原先所选的专业不满意,可向校方提交调换专业的申请,并附一篇自己所喜欢的专业方面的小论文(或一件小发明、小设计),由校方组织教师来评审,进行择优录取。未被录取的保留其原志愿,同时允许其自由选修所喜欢的课,把选修课的成绩计入总学分。接下来的三年,再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

教育一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教育工作者只有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大学生心理状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才能有效地遏制大学生厌学思想倾向的形成和蔓延,使其更好地完成学业,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作者:蔡卡宁

大学生厌学分析论文 篇2:

论大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 要] 本文列举了部分大学生厌学的表现,并分析了他们厌学的内外部因素: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社会异化价值观冲击、实用主义教育观影响以及教学内容和方法老化等方面,从高校视角提出了从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育管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等几个方面来缓解大学生厌学现象。

[关键词] 厌学;缓解;分析;对策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在大学校园这个本应该学习知识的地方,卻有部分学生不学习、厌恶学习倾向和厌恶学习,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一种流行病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部分学生没远大理想,放弃追求,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讨厌考试等等。是什么原因使学生寒窗苦读后变得不爱学习?通过调查发现,导致大学生“厌学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学生自身因素有关,而且与外部因素,即教育管理、教师教法、学校小环境、社会大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有密切关系。

一、学生自身因素

一是一些学生大学生活阶段心态浮躁、目光短浅。许多学生认为一走进大学校园就似乎万事大吉,并没有好好地调整好心态,也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后果会不堪设想。

二是一些学生起点低、基础差,学习会感到吃力,学习落后会失去信心,产生厌学。近些年来因高校大幅扩招,学生的质量与过去相比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受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生不能良好地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三是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一些大学生所读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而由家长或亲戚等填志愿。

二、外部因素

一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扩招中出现的只管宽进不管严出的倾向,会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上大学容易的错觉。

二是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不当。学生厌学与学校的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教材质量均有一定关系。高校扩招后,教师、图书馆、实验室等有限的教育资源就被迅速稀释,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新意,考题出得越来越简单。

三是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有的专业不对口,在学校学到的大量知识在毕业后不能得到合理运用,这情况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劲头。

四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即使好好学习将来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还不如抓紧时间多交一些朋友,掌握一些“经商之道”。

怎样缓解大学生厌学现象?有关教育专家建议,首先应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入手,革除旧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高校教学应广泛吸收反映时代进步的最新知识、最新科技成果,做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提倡大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索,学会综合运用实践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高等学校教学要改变“灌输式”、“注入式”的教育形式和传统的“三中心”传授方法。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应是“教无定法”、“学无定律”。

改革考试考评方式,必须改革过去以知识掌握为中心的考试制度,建立多元的大学生评价机制。主要应考评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思考、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自我效能感。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所以在教育管理上要严格管理,严把好毕业关。对于那些上大学不务正业、贪玩厌学、无所作为、混文凭的大学生,应严格实行淘汰制。

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正确对待基础薄弱学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适应社会、情绪智力的发展水平不同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给予及时适宜的指导。大学生厌学会有多种原因,若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多渠道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大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加强大学生的理想和信念教育。大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缺乏学习的内驱动力。实践证明,大学生成功、高效的学习都伴随着强烈的理想动机,学习的动力就越强。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真正明确学习目的,真正形成一种勤奋、严谨、拼搏、创新的良好学风。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育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大学生智慧、才识的增加,品德的精进是高等教育的使命。高等院校必须革新教育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成就学生的品德和学业。

参考文献:

[1]梁斌明.大学生厌学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

[2]赵纯海.厌学现象探究[J].渤海大学学报,2006,(02).

[3]王靖.厌学现象的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4]唐芳贵,肖志成.大学生厌学的教学因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作者简介:马琳(1980-),女,汉族,安徽阜阳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王琼(1988-),女,汉族,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马琳 王琼

大学生厌学分析论文 篇3:

英语专业大学生厌学现象分析

摘 要: 针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厌学现象,本文以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为例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造成英语专业大学生厌学的原因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又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外部因素。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厌学 原因

英语目前已成为一门国际性语言,然而许多英语专业大学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厌学情绪。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心烦意乱,思想走神,无耐心,对书写、背诵单词课文等有厌烦心理,作业拖拉,难以按时完成,甚至出现说谎、逃学、出走等现象。厌学不仅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如何使大学生消除厌学情绪,变得乐学、好学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一、二年级250名英语专业的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并随机抽取每班三名共3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及可靠性,我们先对英语专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做了推测,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调查问卷。印制了250份不记名调查问卷,发放给外国语学院一、二年级英语班的学生。(2)访谈法。我们随机从每班抽取了三名学生进行单独访谈。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向学生们保证会对他们的身份及反馈内容严格保密。此次访谈对象男女比例约为1∶5。访谈主要以聊天方式,轻松舒适的环境也消除了调查对象的紧张情绪,增强了访谈的真实有效性。访谈人员也做了记录。(3)文献法。研究之前,我们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前人研究的科研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二、英语专业大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与厌学相关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方面因素。

1.社会因素

在可能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厌学的社会因素方面,我们主要从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社会不良风气两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约41.5%的被调查者因社会因素而厌学。

(1)英语专业就业状况。在对英语专业就业状况的调查中,约37.5%的被调查者认为英语专业就业形势不乐观。具体来说,约46%的被调查者认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很差”,约31.5%的被调查者认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一般”,仅5%的被调查者认为“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很好”。在职业的选择上,有29%的人选择了与英语关联不大的职业。原因是很多人认为真正将在学校学到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可见,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对就业缺乏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这种形势下,他们对找到合适的工作缺乏足够的信心,这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社会不良风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的普及,社会风气也在发生着变化,受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拜金主义冲击校园,使得一些学生怀疑读书的价值,认为学好学坏不重要,只要有钱就能办成任何事情,于是,不把学习当回事,而是热衷于兼职、打工,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现象。

2.学校因素

调查显示,导致英语专业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学校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四方面:学校教材及课程设置、教师授课方式、教师教学水平,以及教师责任心。约67%的被调查者不满意学校为学生订购的教材及课程设置。他们认为教学应试导向性明显,对听、说、译等综合能力培养不够,教学不够深入。约69%的被调查者认为英语专业教学涉及的领域较少,如必修课中没有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外贸实务等专业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不同经济与科技文化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在对教师授课方式的调查中,约27.5%的学生很不满意教师的授课方式,约5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授课方式一般,仅有18%的学生喜欢教师的授课方式。而且,调查显示,约66.5%的学生喜欢教师精讲,同时多组织交流讨论等活动的授课方式。可见,我国高校传统的、呆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磨蚀了学生的激情与个性,使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沉闷、趣味寡然,致使学生厌学。约28%的被调查者不认可教师的教学水平。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然而师资队伍建设却没有跟上扩招的步伐,造成教师人数少而教学负担重,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另外,18%的被调查者认为某些教师缺乏资深教学经验,教学水平不高。仅约54.5%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授课态度认真负责,关心学生。许多学生认为某些教师备课不充分、批改作业不及时,对待课程敷衍了事,教学投入不足,课堂效率较低。另外,由于多校区的运行及学校的安排,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很少,也促使了厌学的产生。

3.家庭因素

调查显示,约5%的被调查者受家庭的影响而厌学,影响他们产生厌学情绪的家庭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家庭氛围、父母对子女的关注程度及教育方式。约6%的被调查者因家庭氛围不和谐,如父母吵架、打牌、玩网上游戏等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约21%的被调查者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关注不够。许多家长在子女读大学后,将精力转移到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思想、学习情况则很少过问,也未定期与学校联系关注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及工作表现,致使了厌学的产生。另外,8%的被调查者表示父母过分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致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可见,若父母对子女的关注程度不当,则会影响子女学习的效果及积极性。此外,19%的被调查者因不满家长的教育方式而厌学。具体表现为,有些家长教育时主观性过强,过分限制子女的言行。调查显示,8%的学生选择英语专业并非出于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而是迫于家长的要求。这些家长认为英语专业就业前景较好,迫使其子女选择了该专业,而完全忽视了子女的兴趣及能力。

4.学生个人因素

影响学生厌学的个人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学习目标不明确、专业思想不牢固及学生自制力差。第一,11%的被调查者因高考报志愿时的失误被调剂到英语专业,而其自身对英语并不感兴趣。随着对英语学习的深入,13%的被调查者因为感觉到英语学习越来越枯燥而厌学。第二,18%的被调查者因对英语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及自己的实力缺乏信心而厌学。可见,不牢固的专业思想会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第三,25%的被调查者自制力差,未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迷恋逛街购物、网吧、台球厅、恋爱等,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

三、结语

本研究表明,导致英语专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因素有来自学校及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及家庭方面的因素,如何将厌学的学生转变为好学、乐学的学生,需要及时完善国家政策、改进社会文化,减缓就业压力;高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完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需求及发展为出发点,使学生能够轻松高效地学习英语;家长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学生本人则需要勇于面对现实,明确学习目的,强化学习动机。只有上述各方面因素得到综合处理,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前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厌学状况。

作者:夏晓翠

上一篇:禽流感应急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生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