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需求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编精心整理了《文化需求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文化的家园和坚实大地,是搏动着原始生命、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田野风景。在多年积累与发展的基础上,一直为我国的“三个文明”建设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篇:文化需求论文范文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摘要:基层文化建设关系全民素质的提高,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突出公益性;深入挖掘和保护民风、民俗等优秀地方文化;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责,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活动,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加强阵地文化建设,用正确文化引导人,提升文化品味”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文化生活;和谐社会

基层文化建设关系全民素质的提高,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此项工作,不断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很好的引导。

一、突出公益性,搞好社区文化建设

基层文化建设,建在基层,用在基层,要必须突出它的公益性、普遍服务性。公益性是文化机构的基本属性,在为基层文化提供服务时,首先要坚持公益和开放的原则,尤其是针对乡、村中的弱势群体(农民、老人、残疾人等),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消除由于各种社会差别而出现的阻碍,确保他们的基本文化权益。乡镇文化中心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只有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和要求,才能真正被群众所接纳和喜爱。要形成以当地公共文化中心、社区(村)文化中心为分中心的网络,以及采用资源整合和统一管理,提供规范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开展信息资源远程服务,努力延伸文化馆的公共服务,把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传达到群众身边。同时,做好基层文化建设,需要大量优秀的基层文化人才。这些文化人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给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降低文化消费门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供信息引导和传播服务。现代社会资讯迅速及时,并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乡镇文化中心需要成为社区(村)的“信息服务台”,开展信息引导和传播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信息。乡镇文化中心不仅是信息的聚集地,还应该能够有效地整合这些信息,担当群众的“信息导航员”,在浩瀚的信息汪洋中及时提取对群众最具意义的信息。

二、深入挖掘和保护民风、民俗等优秀地方文化,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挖掘和保护民风、民俗等优秀地方文化并加以整理,可以提升基层文化品质,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易于百姓接受的素材,使优秀地方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只有进一步加大投入,结合农村实际,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加强“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文化娱乐设施等公共文化产品建设,打造文化基地,创建文化发展载体,提高文化公共产品服务质量。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和睦邻里的优良传统,使广大农村地区形成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

三、文化建设必须为社会教育服务,必须为群众提供文化休闲服务

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我的认知和理念,人们才能更好地融合社会生活,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在为基层文化建设服务时,作为各级文化中心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责,把文化中心创建成社区、行政村的教育中心,采用传送文献资源,开办报告、讲座、展览、培训等各种形式,宣传时事政治、传播文化知识、培育职业和生活技能,全面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他们可以充分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获取良好的个人发展机会。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而文化休闲是群众休闲的主要方式。文化中心需要为群众提供休闲阅读、影视点播、艺术欣赏等服务,同时,要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基层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文艺表演、读者联谊、才艺兴趣班等。公共文化中心的文化休闲服务要尽可能推动基层文化建设,让社区民众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消遣和娱乐中放松身心、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四、加强阵地文化建设,用正确文化引导人,提升文化品味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举措。一是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计划、分步骤地加以推进;二是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基层文化建设项目经费和工作经费足额及时;三是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抓好业余文化队伍建设,努力建构繁荣基层文化的“宣传队”;四是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和利用,要完善群艺馆、文化馆、图书馆必要的设备和装备,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要通过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防止文化设施被挤占、挪用;五是充分发挥机关、学校、社区(村)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凡有条件对社会开放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开放内部文化设施,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方便;六是文化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注意听取基层干部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要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把群众的积极性保护好,发挥好,使广大群众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基层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让人民大众共建共享是文化建设坚持的根本立场。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城乡基层文化的更大发展。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脱离基层群众这一重要国情,只有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田婧姝.浅谈如何搞好基层文化建设[C].2015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02).

[2]许大文.以开放的姿态服务基层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1(07).

作者:张欣

第二篇: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文化的家园和坚实大地,是搏动着原始生命、洋溢着生活气息的田野风景。在多年积累与发展的基础上,一直为我国的“三个文明”建设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加强;建设

一、基层群众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基础部分,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体系的面貌和走向

基层群众文化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三个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文化部曾提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条件,基层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不断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推动经济增长。文化产品的生产需要物质技术手段的支撑,是一个精神创意嵌入物质外壳的集成过程,它既可以带动物质生产,又能够衍生出为之服务的新兴产业。因此,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非一般物质生产部门可比。文化产品生产以技术进步和创意为主要要素,提高了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程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又有助于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文化需求快速增长,人均用于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及其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由此拉动的文化产业发展将提供十分可观的就业机会。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物质消费,它可以使消费者得到精神愉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化产品的精神抚慰、疏导和凝聚作用,可以陶冶人、激励人、培育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尤其是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阵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相适应。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相当贫乏。

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基层文化组织机构不完善、功能弱。有的地方基层文化建设十分脆弱,经不起不良文化的消解和颠覆;有的地方基层文化曾经崛起过、辉煌过,但由于缺乏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后续支撑,迅速衰落下去,成为当地群众记忆中的“流星”。有些地方没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不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或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软目标”或“缓事缓办”的任务,或只是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和短期效应。有些基层文化单位由于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工作举步维艰,时时陷入困境。

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基层文化工作者困于“守摊子”;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工作难以立项,有的进入施工又成为“胡子工程”;乡镇文化站基础薄弱,许多站是“一块牌子、一枚章子、一张桌子、—间房子”的“四—式空壳站”;文化专干待遇不落实,专职人员调换频繁,人才流失严重且得不到补充,青黄不接,出现严重断层;管理体制没理顺,有的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目前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活动阵地短缺,且公共活动文化场所常被占用。文化活动缺乏经费保障,影响活动的展开。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单一,档次低下,对群众吸引力不大。个别地方文化市场违规现象严重,特别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群众反应强烈,严重阻碍了两个文明建设。

面对这些尖锐而迫切的问题,我们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努力繁荣文艺,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

三、基层群众文化在提高群众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国十三亿多人口,九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因此,农村文化工作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点工作。

近几年,各级政府都程度不同地加大了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文化行政部门和基层文化单位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宣传科学、内容健康、寓教于乐、群众喜欢的文艺节目深受好评。文化下乡一是送戏下乡,二是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三是在基层吸收艺术上的营养。在“文化下乡”的过程中培养“乡下文化”,不只是“送文化”,而且要“种文化”,改变文化下乡单向传播的模式,努力形成乡下文化的再造机制。文化单位每年都走出去,下基层,深入到村镇辅导,培训基层文艺骨干,指导演出技巧,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了活力。不仅拓宽了文化阵地,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基层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群众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化层次和政治素质,培养了他们关于改革开放、搞活农村经济的意识。

四、群众空前提高的文化需求,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第一推动力

我国社会的重大变革,不断引发了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兴趣,从而造就了当前基层群众文化的“召唤结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各种重要的社会生活形态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一切都对群众提出了以各种方式参与学习的要求,引发了他们不断接受再教育的潜在动机。物质生活的改善,不仅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也激发起他们新的文化欲望。另外,工作节奏的加快需要文化娱乐调节身心,人际关系的松散需要共同的文化娱乐以满足群体需求。丰富的精神文化活动可以令居民感到快乐,也能达到让陌生的人熟悉起来,让劳累的人轻松起来,让疏远的人亲近起来,让困难的人得到关爱,让奉献的人得到尊敬这样的目的。

五、不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一是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机制。创新是文化的灵魂,文化创新是增强文化活力、彰显文化魅力、永葆文化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创新,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反映时代风貌,有较高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品牌,不断呈现文化建设新的亮点。要大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现代技术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博览、动漫游戏、数字传输等新兴产业。

要积极推动文化体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展文化,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要积极推动文化主体创新,通过完善文化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有知名文化品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积极发现、大胆启用文化创新人才,牢固树立文化人才是文化创新之本的思想,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创新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使之成为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二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活动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为主要内涵。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营性文化产业和群众性文化活动构成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涵,应当成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

积极扶持和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在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时,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文化发展的着眼点放在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要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实现文化权益的共享,推动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弱势群体开放,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文化权益。要努力创造文化精品,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民族正气,倡导科学精神。扎实推进以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提高文化设施覆盖率、设施面积人均拥有量和设施档次。

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形成以传媒、文化旅游、体育、文艺演出和文化娱乐、信息网络和影视生产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格局。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基层文化建设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挥群众文化创新精神、增强文化创新活力的需要,是推进改革,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现代文明,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载体。

三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基本宗旨。无论是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还是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其宗旨都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从以衣食住行饮食等基本的物质生存需求为主要导向,逐步向多元化的需求结构转变,而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是增长最快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宗旨。既要通过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活动的快速发展和开展来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四是要根据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不断扩大群众文化生活的空间,以满足群众求知致富的需求、重文求乐的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生活环境优美的需求和价值实现的需求为着力点来加强文化建设;要通过弘扬先进文化,扶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通过多种形式不断繁荣文化产业,使其得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繁荣活跃文化市场,使得能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广泛进入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努力把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陈雅莉)

作者:屈云芳 屈吉平

第三篇:会计文化主体确认与客体需求

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资本、信息、技术手段等的密集交流与高度统一,使相应的各种会计行为得到充分发挥,会计文化的作用也因此日益受到重视,其建设要旨不仅体现在对其主体目标、内容及原则的把握上,还应当注重当前环境下对会计文化主体的多元化存在及由此带来的客体反映上多层次的需求,从而对会计文化建设带来推动。

一、会计文化及其主体、客体的涵义与研究现状

会计文化的提法由来已久,但对其概念较为普遍接受一般是在现时期文化繁荣背景下,与会计活动及理论相关的各组织和人员,结合其实际工作开展及境况,而对会计行为与影响、反射等方面所做出的或抽象、或具体、程度不一的感性阐述与认知。在这些情况下,对会计文化的各种研究与阐述,虽不乏精到之论,但也不免会有概念模糊或歧义的现象。

(一)会计文化的涵义 会计文化作为特定行业的一个文化概念,其表述应当和其他各种亚文化概念的表述类似,即是由基础的文化涵义衍伸至会计领域的特定表述,其内涵可从“文化”的本质涵义到“会计文化”的特定涵义逐步挖掘。首先,“文化”就其字义看,分别是,“文”指事物错综所形成的纹理或形象;“化”指:性质或形态改变;词尾,放在名称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其次,“文化”就其词义看,分别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这些“文化”的本质涵义延伸到会计领域的“会计文化”概念上面,可以利用的释义基础是“文化”两字的字义综合,即“文”(事物纹理或形象)之“化”(成某种性质或状态)的过程,以及“文化”的第1种词义的核心内容,即“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对“文化”这些本质概念认知的基础上,以会计领域为拓展对象,许多学者都对会计文化的涵义进行了大致相仿的设定。笔者认可郑艳(2012)的表述: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分支,其在本质上属于文化的范畴,它是人们在会计行业活动实践中积累而来的一种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体系或财富的总和,其表现的载体就是会计活动,同时它也是会计工作的一种管理手段。会计文化的组成要素分为三部分: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它们共同组成一个“金字塔”:会计物质文化是基础,会计制度文化是中介,会计精神文化是核心。会计文化这三个基础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角度的会计文化体系,为会计组织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发挥各种功能和作用。但这个表述的不足是将会计文化的载体局限于仅会计活动,功能和作用对象局限于仅会计组织,而不是其承载和发挥的范围可以扩充至非会计领域。不过这不影响该概念对会计文化所作的一般性认定,笔者主要就会计文化载体及作用范围的扩展性予以阐述。此外,还有研究者对会计文化的概念作了另一种更为形象、具体的表述(陆盘忠,2011),即会计文化指人类从会计动机出发,以会计人员、会计活动为主要对象,以会计行为为主要作用方式,经济信息作传递媒介,会计报表作载体,以算盘、电脑等为工具,在商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联系着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人类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经营管理活动的各种经济关系,同时带动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并促进自身发展的特殊文化现象,并也认为会计文化由会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部分组成。

(二)会计文化主体、客体的涵义与研究现状 作为一项运动的、发展性事物,论及会计文化,就必然涉及到会计文化在引领过程中作用与反作用、实施与接受、影响与被影响等关系的角色之分,及至会计文化的主体的辨认及客体对象的反射。关于会计文化的主体、客体的涵义或概念,现有各相关研究中涉及的较少。既使有谈到主体、客体概念的,看上去也是多以“会计”或“会计行为”作为其指向,与“会计文化”主体、客体的内涵要求有着本质不同。如:对于“会计”,其主体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范围,客体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内容。对于“会计行为”,其主体是会计人员,客体是会计管理的受控体,是能用价值量表示的经济活动;或者,会计行为的主体是会计行为的实施者,客体是主体活动的对象化之物(李容华、刘国华,2006)。对于“会计文化”的主体、客体的概念,早期有个比较笼统的说法(丁志田,1995),即会计文化的主体是会计,会计文化的客体是包括学科、历史、技术、行为、环境、法制、职业、物质、精神等在内的各种具体文化,并由此认为,涉及会计环境及其时空观念的一切事物都可纳入会计文化范畴。这种笼统以至大而全的说法(如“会计文化的主体是会计”)使人的感觉反而不太清晰、明朗。最近,随着会计文化研究在国内作为一个专门研究方向的兴起,劳秦汉在其《会计文化学概论》中专门做了论述,即“会计文化主体涵义是主体的会计人和会计人的主体性”;“会计文化的客体性结构是会计物质文化形态、会计制度文化形态、会计精神文化形态”。基于此,笔者抱着追本溯源的理念,从主体、客体的原本词义切入,同时适当结合劳秦汉的论点做概念推进。原本词义上,主体是:哲学上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法律上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客体是:哲学上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法律上指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品、行为等。延伸到会计文化上,其主体、客体的概念可以在上述哲学、法律两个层面涵义的基础上,结合前述“会计文化”内涵进行界定。即:会计文化主体是会计文化活动的实施者、接受者(包括物质性反作用者和精神性反射者),其对象为人,包括个体和群体组织。会计文化客体是会计文化活动所指向的物化及内容存在,具体表现在物质、制度、精神三方面。

综观目前国内关于会计文化方面的研究,一般都是从会计文化的内容与特征、构建目标与原则、意义或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把握,并且基本都是站在主体立场所进行的主导式阐述,无论从会计文化及会计文化主、客体的定义,还是从一系列研究会计文化宗旨与建设等的文章,都反映出其主体基本定位在会计群体。再观察最近的一些研究,《论会计文化》(陆盘忠,2011)、《论会计文化建设》(郑艳,2012)分别概览地或全貌地阐述了会计文化的基本理念或整体框架内容;《中国会计文化呈现六大基本特征》(曹磊明,2012)通过阐述中国会计文化的先进性、人本性、诚信性、规范性、群体性、服务性等特征说明会计文化的内涵表现;《时代呼唤会计文化建设》(佚名,2012)、《试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会计文化建设》(康龙,2011)以建设性思想阐述了会计文化的本质属性、构建目标与原则等。所有这些关于会计文化的阐述从其定位看,基本上都是以一种顺视的目光,并以会计群体这个单一性主体立场来观察与辨析,忽视了以逆视的目光,从会计文化引领对象(即会计文化的接受性主体)的多元化存在及所带来的客体对会计文化建设在行为、方式、内容等方面多层次需求来考察与论证。

二、会计文化主体多元化及其基础

(一)会计文化主体的多元化 从会计文化概念及其主体、客体的内涵,以及从会计文化的具体内容,即广义的会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狭义的制度、措施、规则、科研、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观察,会计文化的主体应是多元的,大致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从会计文化行为或影响的角度观察,分为会计文化的实施者(如权力发出者)与接受者(如义务承担者)。这两者一般处在彼此对立的位置,但有时也是行为对立但实体同一的,即会计文化的实施者在某些特定的会计文化活动中有时还是该活动的受影响者、被制约者,比较典型的情况如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它们一方面要制定并发布本单位或部门财务制度,同时还要遵守与执行这些财务制度。其次,从会计文化主体对象的人的群属性看,其包括个体和群体组织,体现在任何类型或内容、形式的会计文化,其实施者、接受者都是以个体化的人或群体化的组织出现。比如,参加全国会计资格考试(这也是一种会计文化活动),每一个应试者就其自身目标与投入内容看,一般是以个体身份出现,而该考试的组织者无疑是群体组织。再次,从会计文化主体的实务性看,一类是会计群体和会计人,另一类是与会计文化一定程度相关的非会计群体及非会计人员。其中,第一类“会计群体和会计人”无疑是会计文化主体的核心部分,包括会计实务、政策制定、会计科研、会计教育、会计鉴证等纯会计群体与人员;另一类“一定程度相关的非会计群体及非会计人员”,主要包括与会计行业建设、会计信息使用、会计教育开展等相关的、能对会计行业发展与会计文化建设有所促进的其他多阶层人员,就其规模体量与实务操作参与程度看,它们属于会计文化主体的非核心部分,或说边缘层、介入层,但它们存在着与会计文化的相互影响。

(二)会计文化主体多元化的存在基础 会计群体作为会计文化的核心主体地位以及所带来的在其客体诉求上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关于会计文化及建设对于会计群体这个核心主体的能动,以及两者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表现等方面,目前的会计文化研究成果已经比较丰富,理论相对成熟。笔者主要关注“一定程度相关的非会计群体及非会计人员”,它们在会计文化背景下,被会计文化影响乃至对会计文化产生反作用或反射的客观存在,而这个存在源于当前理论与现实基础。

(1)社会主流意识与会计核心价值的集中反映。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意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作了“二十四”字精辟凝练,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使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主体的充分性得到了确认,同时就前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方法论的研究上,光明日报在《201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综述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应符合群众语言和思维习惯,要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的基础上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针对当前社会实际推陈出新,注重代表性和人民群众认同度;同时中央党校韩庆祥对之评点认为,今后任务要由理论诉求转化成实践诉求,由主导要求转化为主体需求,由只注重主流先进性向也注重支流广泛性转化。所以,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意识的本质是面向最广泛人群,各群体在多元化多层次社会背景下,处于不同的经济体及其活动中,由此带来有关经济信任性的不同反映与诉求,而经济信任性可通过“会计的核心价值是维持人类社会的相互信任”(刘峰、葛家澍,2012)这个本质功能来映证。故因会计的价值与效用涉及人类社会方方面面,并因社会信任基点在于财产与利益,从而使会计效用对象根本上即是因财产与利益而起的形形色色的不同经济体,这种由经济群体多元性所带来的也将是与之关联的会计文化主体的多元化。

(2)会计职能及会计行为的综合体现。会计职能既包括传统的反映和监督,也包括现代的管理和控制。作为路径,会计文化一般首先从会计职能发挥即实务会计的施展中考虑构建,同时还应从会计行为的受影响面即会计行为效用对象来认识并反促会计文化的建设与完善。当前环境下会计行为狭义是指传统型会计实务,广义还含有与内容建设、规划指引等相关的方面,包括会计规范建设、会计教育开展等,并且这些方面还存在具体设定,如:会计实践方面有针对各行业的细分,以及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业务等;会计规范建设方面有政策、准则、制度等的建立及实施;会计教育方面有各专业学历教育及职业教育。所有这些会计行为的施行决定了会计文化建设中各层次引领对象及各方位主体的存在,他们中既有从业者,也有准从业者和非从业者,甚至有的非从会计业者,如组织会计政策制定、发布的公职人员,他们也许并不从事专业度较高的具体会计工作,但其履职成果及质量与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息息相关。

(3)会计普适型教育与职业延展的现状。除从业的会计群体及会计人外,广义的会计行为对象还包括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这个群体中有相当部分将会走上会计及相关岗位,但还有相当部分学生将会错位就业,跨入与原本所学会计专业无关的其它职业。因此虽然当前有会计专业热门、趋众报考的形势,但鉴于当前就业难现状以及经济多元化、知识复合化需求的背景,这些一毕业就“转型”的群体,其会计学历教育实质就是其人生规划中的过渡石。而另一方面,从教育性质看,这种非从业型会计教育正是一种大众化的、针对社会职业多元化需求的普适型教育,笔者将此群体理解为“会计意识者”,其总体上属于“一定程度相关的非会计群体及非会计人员”范畴。他们无论是在学前、学中还是学后,都已经或将要经受会计文化熏陶,即在学前报考阶段,他们非自觉地耳濡目染受到由会计文化指引所带来的对会计的感知,尽管可能不太成熟;在学中阶段,他们无疑正在经受会计专业及文化浸染;在学后阶段,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可能不再与会计相关,但前期会计文化积淀将可能使其后续不期接触到的新的会计文化的效用更显成效,因为从社会发展看,很多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质变,同样的工作会因知识和技术的复合变成全新模样,加入会计应用元素及会计文化素养的职业拓展,将可能发挥更大创造力,创造更大社会价值。因此,从会计普适型教育与职业延展性看,这方面也从特定主体的内在动因对会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三、客体对会计文化建设的多维需求

会计文化客体实质上是一种意识牵引物质、物质蕴涵意识的运动,而这种运动是通过特定会计与文化环境中“人”的行为实现的,因此,在研究会计文化客体需求时,不应只将目光放在客体“物”的范畴,而是兼顾考虑“人”的因素,即所针对的主体。会计文化主体(对象为“人”)的多元化,及由此带来的不同表现面(如“实施与接受”、“影响与反射”、“会计教育、会计科研、会计文艺、会计实践与技术”)、侧重面(如“核心群体与非核心群体”、“重要事务与一般事务”)等,使得与之相关联的会计文化客体(即作为载体、运行与展现等内容的“物”之展现)对会计文化建设存在着不同层面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需求。而从其客体性结构看,可以从物质形态、制度形态、精神形态三方面按各种具体的需求进行有差别地、对象“充分”地阐述,并构成会计文化建设的实质性内容。笔者仅从主体层次差别化角度,考察有代表性的三种类群主体所反映出的客体对会计文化建设所呈现出的多样性要求,以对会计文化建设在创新视角方面有所发现。

(一)会计从业群体及人员 会计从业群体及人员既是会计行为的主体实施者,又是对称地受会计文化引领的对象,这个群体对会计文化建设的需求与促动,应当从会计业务开展、会计规范建立、会计教育策划等内涵考虑,同时因该群体实务性强、专业度高而要求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有一定深广度。如面向这个层次群体的会计行为及由此产生的会计文化的实施,其传播的载体、传承的资源不能仅限于传统的会计技术、手段、教育方式,也不能满足于当前一般的会计信息化环境及无纸化办公要求,而是应向更高层次的实务手段及宣传方向发展,甚至于普及会计网络信息传递与网络会计文化传播或浸染。而对会计实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不要做假账”的警示即是在市场关系及寻租空间中产生的一种自觉的职业文化要求,但该要求不应仅停留在自觉的精神层面或口号化,而应继续针对特定业务领域,在物质措施与制度规范上渗透文化理念的制衡与把握;对注册会计师,应在注重鉴证专业性基础上,以群体素养为需求,在会计文化方面注入和谐发展、理性提高、公正大局的社会元素;对会计规范建设者,除须在举措上体现科学发展观及大众化仁政理念外,还应加强会计文化与其他相关领域文化的交融,重视各种制度与文化的积攒影响与复合发挥。

(二)会计信息使用人员 会计信息使用人员是对会计行为成果有目的的使用者,包括投资人、管理层、税政部门、审计机构等。关于投资人与管理层,企业与税政部门,基于他们所处位置的相关与对立,其对特定会计信息的使用会因对会计文化的理解与需求不同而存在差异,如在确定财务报告目标是以历史成本考核还是以公允价值衡量或两者兼顾上,即受不同立场价值观、历史观乃至关怀度等的影响,而各因素影响力度又受来自不同领域会计文化的支配,且这些因素还将反促各相关领域会计文化的发展;同时,基于当前“财务报告在从服务于信任到服务于决策有用目标的转换背后,反映了社会创富模式的转变”(刘峰、葛家澍,2012)的事实,这些不同界面、层次的会计文化还有着随社会发展变迁而形态纷呈的内在需求。关于审计机构对会计文化的认知与需求,既有反映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内外审区别,又有会计专业性和鉴证性区分,还有将会计文化与自身审计文化根据主体任务嫁接的目标。

(三)会计意识者 会计意识者可大致划分为,一是普适型会计教育背景下的相关非从业人员,按阶段性又分为潜在的会计教育前群体(A类)和受教育后错位就业的群体(B类);二是虽未受专门的会计教育,但因自身事业发展有着对会计了解及对会计文化体察需求的群体(C类)。所有这些群体虽然归为会计意识者层次,但其面貌与内涵对会计环境的影响及塑造有着特殊意义,针对他们的会计文化建设其实是一项介入性工作。关于A类,他们一般是进入专业学习前的报考学生,在他们报考与学习会计知识前,会计文化的引领就起到航向灯的作用,因此针对他们的会计文化无论内容与形式上都要能够深入浅出,增强观感体会,以最大成效地达成学员与专业的双向认可。关于B类,尽管他们已经错位就业,但前期的会计教育素养及文化积淀,会使他们在所从事职业上产生社会价值的叠加,在这个基础上,结合新时势、新环境,有策划地继续对他们施以相关会计新文化的引导与沟通,其结果不仅是个人视野得到开阔,甚至其所从职行业所产生的政治、经济后果可能会以外部力量反向推动会计革新与完善及会计文化发展与传播。关于C类,他们一般是现代经济浪潮下具有开放理念与提升意识的企业主和中基层经理人,他们在盈利动机支配下的经营管理,使其对经济现象内在规律的认知与把握根本上离不开会计知识的辅助和具备会计文化内涵的管理促动,因此针对他们的会计文化建设,其内容不仅应当深入具体,还应当具象感知,并增强应时应景性的边际交流指引。

四、结论

会计文化不仅反映了全体会计人群体的意识形态与努力方向,是其会计职业道德诉求和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价值取向,同时还能带动全社会相关群体、组织和人员的和谐共进。重视会计文化建设中多元化主体的确认及其客体多层次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把会计文化建设由通常单一式主体拉动,转向兼顾主体多元化下的客体多方位、多层次推动,由通常习惯的主导式“我要做什么”变成主客观交流式“我想要你做什么”,使得会计文化按需定制、有的放矢,并避免会计文化建设中由单纯主体的主导而可能导致的盲目与空泛;其二,根据实际将会计文化范围尽可能覆盖至有需求的各群体,而不仅局限于会计从业群体,并尽可能地丰富会计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刘峰、葛家澍:《会计职能·财务报告性质·财务报告体系重构》,《会计研究》2012年第3期。

[2]郑艳:《论会计文化建设》,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3]劳秦汉:《会计文化学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编辑 熊年春)

作者:王江

上一篇:饮食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税收法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