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判决可接受性的法律分析

2022-12-27

一、司法判决的价值权衡

(一) 司法的艺术性

司法判决是司法活动形式上的终结, 若将司法活动比作一场考试, 司法判决便是答案;只是这个答案的正确与否还需要考官来评判。这个考官有很多, 有司法机关自身;有民众、法律、社会道德, 这些都对司法判决有一定的期望;任何一个司法判决必然将在不同价值中做出选择, 只有做出优质选择的司法判决才能成为可接受性高的司法判决。正如一块蛋糕,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切法;不同的切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只有较为完善的切法才能最大程度的照顾到代表不同价值的群体。切蛋糕是一种艺术, 司法是一种更为深化的艺术。我们讲司法公开, 实际上人们往往关注的只是一个司法判决;因为司法判决的概括性, 司法判决能够呈现一个司法案件的来龙去脉。正所谓管中窥豹, 司法判决相对于整个司法案件而言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但却分量十足, 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司法判决来对整个司法活动作出客观的评价。有些司法案件可能不会公开审理, 但无一例外所有的司法案件都会公开宣判;为什么?因为司法判决如果缺失, 整个司法过程就相当于消失了, 可见司法判决在司法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司法判决是司法活动的精华, 通过司法判决可以了解案件的事实证据;司法工作人员的思维推理和价值抉择, 深刻体现司法活动的优劣和司法工作人员的水准。

(二) 司法判决的追求

司法公开和公正是对司法案件的追求, 司法判决直接体现这一目标。所以在不同案件的司法判决中, 我们有了优劣之分。那我们应怎样去努力做出一个优质的司法判决呢?我们需要去兼顾这些价值取向。社会效果必然是司法判决所追求的一个重要领域, 社会民众是司法公开的对象;社会民众对司法判决的良性评价有利于司法公信力的提高, 这也决定了社会效果在司法判决中的地位。非良性的司法判决则可能会带来无法预估的不良社会效果, 彭宇案因为法官荒诞的推理而产生了恶性的司法判决;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效果, 造成了社会道德的重大滑坡。一个不良司法判决带来如此严重的社会效果, 更加提醒我们在做出司法判决之前要预估可能造成的社会后果, 司法判决也应将社会效果作为其权衡的重要因素。但是司法判决对社会效果的追求应当是有限度的, 对社会效果的追求应是有目的的, 而不是盲目的。因为我们讲虽然社会对于司法判决的可接受程度十分重要,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种接受的局限性。社会民众中对于法律知识具有比较深刻认识的只是九牛一毛, 绝大部分对于法律的理解是浅显的。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民众对于司法判决的解读更多的是基于常识性的经验;这种经验受到宗教、地理、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 具有不稳定性。对于同一的问题, 不同群体可能会有不同认识, 并且这种认识也是易变的, 不可靠的。很容易发现那些社会关注度高的司法案件一般都是专业性程度不高的, 普通民众也能理解的案件。日常经验在司法判决的评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又不能过于依赖生活经验。诚如苏力在送法下乡中所言, 法律不能仅仅是从上而下的;也要更多的从下的角度来思考上的决策。法律需要入乡随俗。苏力的观点无疑是对于日常经验在司法判决评判中重要作用的肯定, 我们的司法活动是为了什么, 为了实现公平正义;那么公平正义又如何体现?归根到底还是通过社会民众的认同来体现。但仍不应当过于依赖、看重社会效果, 因为这种评判依赖于不可靠、易变的日常经验。有时候这种日常经验是不正确的, 比如“杀人偿命, 天经地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些在旧社会被信奉的不当日常经验, 在当代已经失去了存在和适用的土壤;套用哲学的观点, 存在就是被消灭。我们现存的一些日常经验也是不当的, 我们基于这些不当的日常经验对于司法判决往往会产生一个不利的评价, 这种评价是不公平也是不合理的。送法下乡不是无条件的, 法律对于社会效果的迁就也不是无条件的, 而是一种良性的迁就与认同。社会效果的正确定义是什么, 是否一个明显不合理的判决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就可以说这样的司法判决很好的考虑到了社会效果呢?显然这种解读是不当的, 如此定义社会效果, 则会滋生民粹主义, 并不真正代表民意的舆论甚至有可能绑架司法。我们司法判决应当考虑社会效果, 但这种考虑应当建立在合理的民意表示的基础上的;不能因为舆论压力而将司法强行屈从于社会效果, 并且这种舆论可能不是合理的, 甚至不能正确代表民众的观点。司法判决所追求的是公平正义, 但某些时候社会舆论对于公平正义的解读可能是反方向的;对于社会效果的考量是必然的, 但不是无条件的迁就。如果一个司法判决合法合理, 即使司法判决可能会引起不利的社会效果, 我们也应坚定的维持这种司法判决, 这样才是真正的公平正义。

(三) 司法判决的立场解读

司法判决是法官基于一定立场做出的判定, 我们都希望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处于一个中立状态;但人是非理性的, 法官对于事实的认定判断必然受到自身立场影响。在司法判决中的立场有很多种, 立法者 (法律) 角度的立场、当事人角度的立场、社会舆论角度的立场;法官必然会在这些角度中选择一种立场, 不同的立场也会对司法判决产生不同影响。基于法律的角度, 即立法者意图;要求我们要重视法律的权威性, 正所谓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法无明文规定即自由。重视法律的权威性是否意味着机械司法呢?还是我们可以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能动司法, 以此来更好的实现法律的价值呢。我认为我们所立足的法律立场, 应当是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去追求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 我们对于法律的遵循不应仅限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思;而应深入到法律条文的内涵, 去能动的遵守法律, 探寻立法原意。只有基于法律的角度, 能动的遵循法律、适用法律, 才能更好的体现立法者意图和法的价值。当事人角度也是十分重要的立场, 在司法案件中, 最直接的利益群体还是当事人;因此我们在司法判决中还是应当将当事人的立场作为一个重要的角度来考量, 但这种考量仍应在法律的范畴内。在一个司法案件中, 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应优先考虑当事人的立场;如果一个判决当事人可以接受, 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 我们可以并乐于做出这样的司法判决。即使有时这样的判决对于社会民众来讲有些难以接受, 我们仍应认可这种判决, 因为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 司法判决可接受性应当优先考虑当事人的诉求。社会舆论角度是社会大众对于司法判决认同感高低的问题, 这种从社会大众角度来评价司法判决是一种十分有益的角度;通过社会舆论来把握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 民众希望法律所规制的方向。即使有时候社会舆论并不正确, 但仍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也对司法活动的展开指引了方向, 提出了具体的问题。应当说社会舆论的认同是司法活动、司法判决所追求的, 社会舆论的认同必然会提升司法公信力, 提高法律的权威性。但社会舆论与司法活动的关系应是相辅相成的, 绝不是相互挟持;出现社会舆论绑架司法的现象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司法漠视社会舆论也是我们不愿接受的。我们所应坚持的态度, 是从社会舆论的角度去思考司法活动的运行、司法判决的制定;司法判决也应当客观的对待社会舆论,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这样才能正确利用这一重要角度来稳固提高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

二、司法判决的依据

(一) 法律层次上的合法性

严格司法, 依法办事;不仅是一种口号, 也指出了司法判决的根据。合法性是法律上的认同, 体现了法律的权威性。在司法活动中, 法律是司法判决的基本根据;对于合法性有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在法律条文字面意思的符合, 一种是不仅限于法律条文字面意思的, 考虑法律精神与内涵的符合。在我看来, 合法性建立在第二种理解之上更有意义。在英美法国家, 法律数量与内容都较少且相对空洞;在这些国家按照第一种理解的合法性, 必然会带来司法活动中的困局, 用来判案的依据不足;所以在这些国家产生了判例法、习惯等等来弥补法律的不足。即使在法律数量众多、内容充实的大陆法国家, 法律仍不能做到事无巨细;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按照第一种“合法性”的理解, 对于司法而言也是灾难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进行司法判决的时候对于合法性的把握不足, 而诸如宪法这些比较空泛的法律就更加没有了司法化的可能。法律作为司法判决的依据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我们对法律的解读也不应该仅限于其条文本身;法律都有其生命和精神, 我们需要去理解法律的内涵, 法律的适用不应是机械的, 而应是能动的、艺术的, 如此才能更好的实现法律作为司法判决根本依据的机能。

(二) 合法性基础上的合理性

合理性是一种公众正确意识的认同, 显示了社会对于司法的期待, 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传统习惯、民俗、不同群体的立场都应是我们在做出司法判决时应该考虑的, 如果说合法性是司法的理性, 合理性就是司法的感性。缺少理性会让人混乱, 缺少感性同样使人迷离。合法性更多的带来程序公正, 合理性则更多的追求实体公正。许霆案的一审判决之所以引起那么大的异议, 正是因为他基于合法性的判决而对合理性的抛弃;即使程序合法也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 因为这个司法判决是机械的, 没有血肉的;通俗来讲, 是不接地气的。但是对于合理性的把握也要有一定的限度, 这也反应在对于合法性与合理性关系的态度上。优质的司法判决必然是同时体现了合法性与合理性的, 合法性与合理性并不是相互矛盾的。法律具有局限性, 现存的合理性必将被法律所慢慢吸收变成合法性;但是在现行的合理性未转化为合法性时, 我们的法律仍应对合理性予以充分的考虑。要坚持合法性优先, 在这个基础上追求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这样才能创造出优质的司法判决。

三、司法判决立场的评判

(一) 司法判决的民主思考

司法判决可接受性程度的高低在不同群体中会出现极大的反差, 比如高科技犯罪, 可能科学家团队和社会民众的认识就会出现巨大差别。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究竟怎样的司法判决才算民主呢?民主的定义有两种, 一种是多数人意志说, 一种是共同兼顾说。多数人的意志通俗来讲就是少数人服从多数人, 但这种民主有一定弊端;对于少数人利益的漠视, 可能会产生多数人的暴政。我们的司法判决更应崇尚共同兼顾的民主理解, 在一个案件中, 要考虑不同群体的利益与意志。比如在高科技案件中, 不能仅仅通过大部分不了解这类技术的意愿来判断, 也应该兼顾这些专业性程度较高的群体的意志。好的司法判决并不仅仅是对多数人意志的服从, 而应是对于不同群体意志的共同兼顾;符合多数人意志的司法判决也不一定是真正的民主, 能够体现不同群体意志的才是民主的司法判决。

(二) 司法判决的道德解读

法律具有局限性, 所谓事无巨细。在法律与现实之间出现了缝隙, 而这个缝隙并未被法律所规范;就需要法律来弥补。道德解读给了司法活动极大的启示, 在法律对于某一事项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时候;就需要一个法律上的答案, 立法将问题抛给司法。道德解读有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 德沃金对于道德解读的定义更为准确;道德解读对于司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在我们的司法实践中, 道德解读在那些疑难案件中会显得经济而实惠。

四、结语

司法判决关乎司法活动评价的优劣, 司法判决的接受程度影响到司法公信力的高低。在司法判决的制定中, 应当尊重证据;依照法律, 考虑合理诉求;追求说理充分, 分析棉细, 努力使司法判决更加合法与合理。在司法审判中应正确把握社会舆论与司法判决亦敌亦友的关系, 善于对社会舆论进行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正确的把握和解读社会舆论是制定良性司法判决的必要前提, 但我们仍应在坚持合法优先的情况下, 正确思考社会舆论的合理性, 做出能为民众所接受赞赏的司法判决。司法民主也应当是共同兼顾的民主, 考虑各种诉求,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统筹兼顾的司法判决。

摘要: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和灵魂。当今中国的法治化建设, 尤为重要的是司法公正的推进。推进依法治国, 司法公正是保障。但司法机关在面对一个案件时, 却很难把握公正的内涵;司法机关游曳于各种价值观之间, 在一个案件中如何做出可接受性较高的司法判决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难题。在司法判决中, 我们是应该遵循法律还是民意?我们的遵循是机械的还是能动的?我们对于司法判决可接受性的评判是立足于什么?近些年来, 邓玉娇案、许霆案等都显示出司法判决可接受程度的问题, 这些案件产生的判决对于司法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 力图找出较为适宜的方式来提高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

关键词:法律权威性,能动司法,合法性,合理性,道德解读

参考文献

[1] 吴杭民.司法公平与公开是每个案件的追求[J].中国青年报, 2014.7.

[2] 孙笑侠.公案的民意、主题与信息对称[J].中国法学, 2010 (3) .

[3] 董开军.法官思维:个性与共性及其认识误区[J].中国法学, 2010 (6) .

[4] 张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4.

[5] 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6] 范进学.法的观念与现代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7] 管伟.法律方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7.

[8]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5.

[9] 苏力.送法下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消化性溃疡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预防探讨下一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