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司法拍卖法律论文

2022-04-18

近期,浙江省法院系统在淘宝网上尝试网络司法拍卖。支持者认为,传统司法拍卖的佣金过高,网络拍卖成交价更高,并且没有佣金,是司法拍卖改革的一种方式;反对者则表示,法律规定司法拍卖必须由拍卖公司进行,法院的网络拍卖行为属于违法。自2012年7月首例网络司法拍卖至今,其引发的争论仍在继续。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网上司法拍卖法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上司法拍卖法律论文 篇1:

当网络介入司法拍卖

司法拍卖是一个很常见的专业法律词语,但是由于淘宝的介入,使得司法网拍成为一个热词。

从2012年6月浙江省高级法院与淘宝网合作开通“司法拍卖平台”,并成功进行首拍,至今年6月,刚好是两周年。

但争议一直未曾停止。两年间,有拍卖豪车引发的热烈围观,也有部分法院首次上网便遭流拍的尴尬。

淘宝网上的“司法拍卖平台”并不是网络介入司法拍卖的首例,2010年12月,重庆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启用司法拍卖互联网竞价系统;最高人民法院也于2012年2月8日开通“人民法院诉讼资产网”,并已进行了诉讼资产的网上公示和竞拍。严格来讲,司法网拍并不是所有涉及网络的司法拍卖,而是由法院和纯粹的第三方独立技术平台合作以网络竞价的方式进行的拍卖形式。这种司法网拍的典型就是“淘宝模式”。司法网拍从诞生起始就备受争议,尽管有更多的法院开始进驻淘宝网的“司法拍卖平台”,但是有关司法网拍的争议一直在持续。

透视这两年的淘宝司法网拍实践,我们能够发现,科技可以改变司法,但是却是通过一种复杂的方式来进行,其中的主体合法性、新生事物的比较优势和不同利益的权衡都在影响着司法网拍的未来发展。

司法网拍中的法院地位

从2012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法院和鄞州区法院首次成功进行网络拍卖以来,对司法网拍合法性的争议就持续不断。争议的焦点并不是网络因素进入司法拍卖是否具有合法性,而是法院是否可以绕过拍卖公司直接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来直接主持司法拍卖?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法律规定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变化的过程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分水岭,法院单独作为司法拍卖主体的合法地位逐步明确化。

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223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第226条规定:“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规定交有关单位拍卖或者变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从第223条规定来看,人民法院拥有进行拍卖的主体资格,而第226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规定交有关单位拍卖或者变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似乎是在说法院要通过其他单位来进行拍卖。但是从体系解释的角度来看,第226条中使用的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也就是说法院在进行司法拍卖的时候,并非必须通过拍卖企业,也可以自己主持司法拍卖。

对法院主体资格的怀疑在于最高人民发布的相关司法解释和规定。为了杜绝法院在进行拍卖活动中的权力寻租,最高人民法院在1998年发布了《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首次明确提出了“委托拍卖原则”。该规定第46条要求“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的被执行人财产进行变价时,应当委托拍卖机构进行拍卖。”最高人民法院在后续的有关司法拍卖的司法解释和规定时,都坚持了委托依法设立的拍卖企业进行司法拍卖的原则和规定。

变化已然在悄然发生,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该规定对司法拍卖规则进行了细化。该《规定》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拍卖被执行人财产,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拍卖机构进行,并对拍卖机构的拍卖进行监督,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个规定表明,人民法院依然坚持委托拍卖,但是也给改革留出了空间。

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确立的委托拍卖的原则,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权力自我限制,但不是排除了法院进行拍卖的资格。委托拍卖制度的设计初衷在于将拍卖公司作为一种“防火墙”,将法院与执行财产的变价过程隔离开来,从而缩小司法权力的干预程度,将法院设定为一个监督角色,来杜绝贪腐行为的发生。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委托拍卖制度将拍卖公司引入的做法,不但没有起到遏制司法腐败、最大化被执行财产价值的作用,反而引发了诸多新问题。2012年2月,全国法院深化司法拍卖改革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法院近年来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中,近70%集中在民事执行领域,而其中约70%又发生在资产处置,特别是司法拍卖环节。

在这种情况,继续改革司法拍卖也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委托拍卖并不是唯一的司法拍卖形式,在技术条件能够保障司法拍卖公平进行的时候,将司法拍卖权重新归还给法院,并促进多种形式的司法拍卖模式出现成为一个清晰的趋势。

这个思路得到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的肯定,并明确化法院作为司法拍卖主体的资格。民事诉讼法第247条规定:“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不适于拍卖或者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进行拍卖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新的规定删去了“按照相关规定交由相关单位进行拍卖”的规定,直接明确化了法院进行司法拍卖的主体资格。既然如此,那么人民法院在淘宝网上直接注册进行网络拍卖也就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也赋予了法院系统开展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司法网拍的比较优势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司法网拍就异军突起,快速进入司法拍卖领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司法网拍的竞争力。此外,司法网拍还受到社会民众的欢迎和支持。在某微博调查中,94%的网友对司法网拍表示了赞同,认为可以增加透明度,减少暗箱操作,其中,认为可以在全国推广的占88%,认为不可以的占5%。

我们的目光不应当仅仅放在司法网拍的快速发展和民众认可上,而是要寻找到司法网拍的比较优势。这才是决定司法网拍究竟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

司法网拍可以降低流拍率,从而提高拍卖效率;司法网拍可以促进标的物价格最大化,最大程度的保护当事人的利益;司法网拍为公众创造了良好的竞拍环境,扩大了竞拍参与机会;司法网拍的公开透明,可以减少暗箱操作,杜绝司法腐败。

诸如此类的优势还可以列举很多,那么这些优势是不是其他司法拍卖模式也能达致的效果呢?

客观地讲,司法网拍的这些优势都和“网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网络的快速传播功能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竞拍当中,从而提升拍卖效率,扩大竞拍机会,保障当事人的利益。但是,我们要看到司法网拍中的“网络”因素只是促进这种模式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淘宝网所具有的“网络优势”其实并不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因为在司法拍卖中引入网络因素不仅仅是淘宝网一家,很多拍卖公司也都拥有自己的网络竞拍平台,甚至很多地方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拍卖系统。

事实上,国内拍卖企业早已拥有合法的线上拍卖平台。如上海司法拍卖早已采用现场与网络同步拍卖的方式,向全社会开放网络竞价和在线观摩。自去年11月以来,上海司法拍卖全部采用此种方式,截至今年5月拍卖标的1900多件,成交额超过15亿元。

真正的优势在于“零佣金”制

真正决定司法网拍能走多远的因素包括两个方面。最直观也最具冲击力的因素,也是其他拍卖模式所不具有的因素就是“零佣金”制度。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中第32条规定:“拍卖成交的,拍卖机构可以按照下列比例向买受人收取佣金:……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拍卖机构的,按照中标方案确定的数额收取佣金。拍卖未成交或者非因拍卖机构的原因撤回拍卖委托的,拍卖机构为本次拍卖已经支出的合理费用,应当由被执行人负担。”在传统的委托司法拍卖中,拍卖行作为一个盈利机构,收取佣金是其必然选择,而在重庆模式中的联合产权交易所也规定所有拍卖公司进入该交易所拍卖,交易所从中提成,对拍卖企业的佣金蛋糕进行切割。

尽管法院系统也在试图降低佣金的比例。2011年2月,浙江省下调拍卖佣金的收取比例,要求拍卖成交价50万元以下的,佣金收取比例不超过5%;超过1亿元的,不得超过0.2%;最高不得超过100万元。但是浙江省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徐增康说,2011年8月和2012年6月,绍兴3家纺织企业两次向联合会反映,敦促法院抛弃拍卖行。按上述3家企业的计算,1000万元的标的,诉讼费8.18万元,执行费7.74万元,拍卖佣金却要20.5万元。表面上,佣金是向买受人收取,实际上是诉讼企业支付,因为“佣金高了,成交额就低了”。

然而,浙江省法院系统开始实施司法网拍以来,从2012年6月到2013年10月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浙江全省104家法院中已有98家法院在淘宝网上进行司法拍卖,已完成拍卖1175件,成交率达90.59%,并实现零佣金,共计为当事人省下佣金6459万元。相较于传统司法拍卖的高额佣金,哪种模式更受当事人的欢迎就不言而喻了。

司法网拍的“零佣金”制度是促进这种模式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零佣金”制度是否会一直坚持,将会成为决定司法网拍模式未来竞争力的关键点。

未来要保证第三方平台的独立性

决定司法网拍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第三方平台的独立性。

司法拍卖中实施委托拍卖的初衷是避免法院与当事人直接接触,减少司法腐败,利用拍卖公司作为第三方的优势来实现司法公正,但是委托拍卖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2012年2月,全国法院深化司法拍卖改革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法院近年来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中,近70%集中在民事执行领域,而其中约70%又发生在资产处置特别是司法拍卖环节。这些数据说明司法拍卖中的腐败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拍卖机构还要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这无疑对债权人进行了双重打击。

那么,司法网拍中的第三方技术平台能否保持独立性决定了它是否会重蹈传统拍卖行的覆辙。淘宝网的“司法拍卖平台”提出,在法院上传相关信息后,在淘宝平台上便处于完全公开状态,任何公众都可以点击网页浏览,拍卖号由服务器随机分配,拍卖时的竞价完全由机器操作,排除人为暗箱操作的可能。同时,淘宝网络的公开性也使得有更多人的参与到竞拍过程中,只要符合拍卖资格的人都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竞拍,法院和淘宝网都无法进行干预,更多人的参与也会使得传统委托拍卖中控制参与人数的方式变得无效。

目前来看,淘宝司法拍卖平台已实现公开透明,基本上排除暗箱操作。防止法院与预定买受人相互串通,保证了司法透明、公开、廉洁。但是随着司法网拍的逐步展开,如何维护第三方技术平台的独立性,保障第三方平台成功实现“防火墙”的功能将会是司法网拍发展的重点。

司法网拍的利益争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围绕司法网拍,不同的群体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有反对,也有赞同,但是在众说纷纭的观点中总会看到利益纠缠的影子。

反对司法网拍的最强音来自于我国传统的拍卖行业。从司法网拍出现开始一直到现在,拍卖行业都对这个新生事物“横眉冷对”。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因为司法网拍动了拍卖行业的“奶酪”,并且是很大一块“奶酪”。

数字往往能直观地说明问题。2005年-2011年,全国法院司法拍卖所涉标的总金额为5348.7亿元,平均每年法院司法拍卖所涉标的总金额近800亿元。诸如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统计,2012年法院委托的业务成交额达921.88亿元,占拍卖公司总成交额的16.1%。

司法拍卖在拍卖行业占据相当的市场份额,每年为拍卖行业提供高达数十亿元的拍卖佣金和相关费用,解决了数以千计的拍卖行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司法网拍的推行必然会冲击传统拍卖行业,减少拍卖行业的利润。而且事实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在进行,自2012年6月浙江高院与淘宝网合作开通“司法拍卖平台”,将司法拍卖放在淘宝网上进行以来,截至2013年10月底,浙江全省104家法院中已有98家法院通过淘宝网进行司法拍卖,司法网拍目前占到司法拍卖总量的46.2%。

赞同司法网拍的阵营也并非全都没有自己的利益需求。淘宝网积极推进“司法拍卖平台”的扩展,让更多的各级法院入驻这个平台。不管是在扩大竞买人范围、提升拍卖宣传还是增强拍卖溢价水平,拥有网络的拍卖公司也可以做到。那么,“零佣金”才是淘宝网祭出的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但是淘宝网“零佣金”的做法并非是毫无利益意图,而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实现。司法网拍不仅会提升淘宝网的知名度,也会让前来参加拍卖的人顺便浏览其他商品,也会提升网站的点击量,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无形利益。

从法院的角度来看,并非所有的法院都支持司法网拍,不管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理由也都存在利益的影子。积极推进并入驻“司法拍卖平台”的法院坚持认为法院拍卖权是由民诉法直接赋予法院行使的一项独立的司法权,其他机构不得分享。司法网拍的方式在保证拍卖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法院垄断性地行使司法拍卖权,直接实施拍卖程序,维护裁判权威性和执行公信力,在最大限度地满足债权人的债权的同时,使债务人的利益受到最低程度的损害。

从中可以看到,在传统委托拍卖中拍卖公司成为一堵“防火墙”,但是也会导致法院在司法拍卖中的权威弱化。当第三方的网络平台可以充当这个“防火墙”的同时,还能保障法院在司法拍卖中的主导权,那么主张收回司法拍卖主导权自然会成为法院的重要目标利益。

不支持司法网拍的法院的理由也有很多,但是维护自身利益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不排除一些法院和拍卖公司之间有不正当的利益关系,因而导致不愿意进入公开透明的网络拍卖。诸如浙江省台州市中级法院就曾经承认在2012年6月之前存在法院与拍卖行在司法拍卖中进行四六分成的不规范做法。因此在法院与拍卖行之间的非法利益链成为阻碍推进司法网拍的重要原因。

“淘宝模式”并非唯一

争议一直未曾停止原因,还在于网络介入司法拍卖并非只有一种“淘宝模式”,还有重庆模式、广东模式等,这些模式都在探索司法拍卖的不同改革方式。

诸如,在2009年重庆市高级法院规定,所有涉诉的资产都必须全部进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切断司法拍卖中的不正当利益链条。这种模式在武汉、长春等地受到推崇,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司法拍卖形式。此外,在2000年起在广东率先以摇珠方式选择拍卖企业;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设立公共资源拍卖中心,统一场地,集中拍卖,形成司法拍卖的广东模式。

这些不同的司法拍卖形式和司法网拍都是在不断地试错和总结经验中寻找最优的模式。不支持司法网拍的法院可能依然坚持自己的改革方式,那么这个选择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磨炼,这种不同模式的竞争同时也有利于最优模式的出现。诸如江苏南京市从2011年9月1日起将全市两级法院司法拍卖统一集中在南京市产权交易中心进行,而今,江苏省自2014年1月1日起全省采纳淘宝模式。

“淘宝模式”是不是将成为司法拍卖的唯一模式?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无论何种科技因素介入司法拍卖,无论形成何种司法拍卖模式都必须围绕一个最核心的宗旨展开,即如何能公正地实现司法拍卖的目的。那么,科技网络因素介入的“淘宝模式”在对现有的司法拍卖模式提出挑战,不同的利益群体对这个新生事物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在司法改革的整体框架下应该允许不同模式之间的良性竞争。通过良性的竞争,不同的司法拍卖模式为了能够生存并实现自己的利益会尽可能地合理运用网络科技技术来完善自身,那么最优的模式会最终脱颖而出。

在此背景下,面对司法网拍的诞生与发展,不管是反对者还是赞同者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并无不可,但是这个利益必须符合司法拍卖制度的设计初衷,即通过公平合理的程序最大化地实现和维护当事人的权利。任何一方主张的利益如果和这个制度的设计初衷相违背,那么这种利益就缺乏正当性的基础,而试图维护这种不正当利益的司法拍卖模式也将不会在法律实践中继续生存。

科技改变司法的限度

司法网拍制度的发展将会带给我们一个崭新的世界,这种依赖于现代网络技术来改变司法的方式是通过一个复杂并且不断反复的过程来实现的。

网络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展现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限度。因此,司法过程中引入科技因素必须要审慎地看到其中的限度,也就是说要认真对待司法网拍中科技因素带来的问题。

司法网拍中的物品种类繁多,有房屋等不动产,也有汽车、自行车和电视等动产,还有股票等证券。这些物品并不是都适合网络拍卖的方式来实现,通过查阅淘宝网上司法拍卖平台上的记录可以看到,也有很多物品流拍,这些流拍的物品更多的是需要当事人亲自去查看才能决定是否参加拍卖的种类。

司法网拍可以吸引更多地人来参加拍卖,但是客观地来看,围观的人数占据了大多数,有效参与拍卖的人数并不多。一些支持者会提到司法网拍使得人们坐在电脑前面就可以轻松的参与拍卖,这个说话显得过于乐观了。网络科技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也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从而也降低了人们参与拍卖的成本。这种推理逻辑有夸大的嫌疑,并非所有的网络拍卖都能如此,比较昂贵或者特殊的拍卖物品并不能单纯地通过观看网络照片的方式就决定是否拍卖,那么参与拍卖的人就要去当地法院查看拍卖物品,这个成本并不因为网络就能减少。

科技会给司法带来公正、效率与正义,同样也会带来问题。尽管第三方的网络平台只是“中介”但是科技并非不会犯错,那么在司法网拍中“第三方平台”的法律地位需要界定,在司法网拍中出现纠纷三方主体——法院、第三方平台和当事人——的责任如何分配,这些问题的解决更多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也需要对科技的认知有不断地进步。

科技的发展及其对司法的介入已经难以避免,那么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对司法的影响应当坚持“司法为体,科技为用”的宗旨,让科技为司法服务。另一方面是科技因素对司法的影响应当通过一种合适的和审慎的复杂方式进行,任何一厢情愿的“包办建构”将不可避免地偏离司法的目标。

作者:侯学宾

网上司法拍卖法律论文 篇2:

“司法网拍”浙江试水

近期,浙江省法院系统在淘宝网上尝试网络司法拍卖。支持者认为,传统司法拍卖的佣金过高,网络拍卖成交价更高,并且没有佣金,是司法拍卖改革的一种方式;反对者则表示,法律规定司法拍卖必须由拍卖公司进行,法院的网络拍卖行为属于违法。自2012年7月首例网络司法拍卖至今,其引发的争论仍在继续。

2012年初,浙江省高院作出将司法拍卖直接推上互联网的改革举措,借助淘宝网交易平台试行司法拍卖阳光化改革。随后浙江省高院确定了全省开展网络司法拍卖的19家首批试点单位。其中,宁波市北仑区、鄞州区两家试点法院于7月率先完成了首次网络司法拍卖。此举犹如巨石击水,瞬间激起了巨大波澜。

从浙江法院监测的舆情看,国内主要媒体、专家学者和网民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此举是对传统司法拍卖的巨大革新,满足了人们的司法需求,提升了司法公信力。但拍卖行业、中拍协等则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浙江法院与淘宝网推出的网络司法拍卖违反了现行法律规定,涉嫌拍卖主体、程序违法。

那么,网络司法拍卖作为人民法院司法拍卖阳光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现阶段是否存在制度设计、程序等方面的问题?是否能真正做到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消除传统司法拍卖暴露的弊端,达到解决“执行难”、防止“乱执行”以及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目的?

司法拍卖触网

2012年7月9日,宁波市北仑区法院和鄞州区法院,在淘宝网上开起“店铺”,将司法拍卖搬到了网上。这是两场没有拍卖公司参与的拍卖会。

与平时在网上“淘宝贝”不同,参加司法拍卖需要支付保证金。此次,北仑法院拍卖的宝马轿车评估价25.08万元,起拍价19.99万元,保证金5万元。按淘宝设定的加价幅度,每次至少1000元。

网络拍卖开始10秒后,有人出价20.09万;9秒之后,有人加价2000元;8秒之后,又有人加价。不到一小时,这辆宝马轿车已被抬到32.39万元。7月10日晚10点,竞拍结束,经过53次叫价后,这辆宝马车的最终成交价33.09万元,高出起拍价13.1万元。

据悉,9日当天,鄞州区法院拍卖的小型客车在网上经过15轮叫价,最终以67000元被拍出。

此后,8月3日和6日,北仑和鄞州法院在淘宝网上又举行了第二次网络司法拍卖,挂出了4辆轿车。司法网上拍卖越演越火。

按现行规定,法院卖掉被执行人的财产,必须进行拍卖。而拍卖必须委托拍卖公司进行,拍卖公司会从中收取佣金。自1998年司法拍卖制度被确立并明确委托拍卖原则,一直维持至今。

浙江省拍卖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浙江法院委托拍卖机构的拍卖成交额为99.52亿元,占拍卖成交总额的15.31%。在全国,法院委托拍卖的份额约在10%左右。据拍卖行内人士称,法院委托拍卖一直是拍卖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全行业平均占比20%,广州、上海等地的平均水平高达40%,甚至出现一些以司法拍卖为生的拍卖公司。

现在,“司法网拍”的出现,将可能打破这种局面,导致拍卖行业的重新洗牌。

违法之忧

“司法网拍”一经亮相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议论。

浙江省拍卖行业协会于2012年7月8日以公函的方式将《对省高院拟推行司法淘宝网络拍卖的意见》这一文件快递给浙江省高院,表示了对网络司法拍卖可能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担忧。

然而,浙江省拍协的“担忧”并没有阻止浙江法院推行网络拍卖的脚步,首拍于2012年7月10日如期举行。对此,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于2012年7月12日发表声明,认为浙江省高院联合淘宝网推出网络司法拍卖活动的做法“不符合拍卖法律法规”。其依据之一就是1998年最高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明确,“人民法院对查封、扣押的被执行人财产进行变价时,应当委托拍卖机构进行拍卖。”

对此,中拍协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欧阳树英说,中拍协并不反对采用网络技术,关键在“谁来用,如何在法律框架内用”。也有一些法律界人士认为,“法院不能突破相关法律法规”,浙江的“淘宝司法网拍”有违规嫌疑,拍卖过程和结果缺乏法律保障。

针对拍卖主体的界定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肖建国教授提出了与中拍协不同的意见。他表示,在网络拍卖试点中,淘宝网一直充当着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角色,仅无偿提供技术支持与平台服务,法院自始至终都是司法拍卖的主体。

关于司法拍卖是否必须委托拍卖公司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民事诉讼法学教研所所长宋朝武认为,“根据拍卖法,法院没有拍卖资质,但问题在于,拍卖法是规范商业拍卖的法律,司法拍卖不是经营活动,不是商业拍卖。尽管网络司法拍卖没有明文授权,但是法院直接拍卖的尝试还是值得肯定。”

浙江省高院对此也进行了回应,认为法院司法拍卖属于司法强制手段,不同于商业拍卖,这一性质决定了司法强制拍卖受民事诉讼法而不是拍卖法调整,所以这次拍卖并不违反拍卖法。但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坦白说,有所突破”。

然而,西北政法大学褚宸舸副教授认为,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可以委托拍卖公司拍卖,也可以不委托拍卖公司拍卖。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实际上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立法意图。从另一方面看,反对者牢牢抓住司法解释等下位法作为依据,却对网络拍卖诸多优于传统拍卖的情况支支吾吾,这也是传统拍卖面对网络拍卖底气不足的原因。

一石激起浪千层。对于司法网拍的争议仍在继续。

冲击潜规则

无疑,作为一个缩影,网络司法拍卖反映了法院对于司法公开及当事人权利保障的态度,而人们对网络司法拍卖的关注则反映了公众的真实司法需求,表达了其对公共事务走向透明、公开、公正的强烈呼声。即便其还远远不能达到“完美”,但试水过程中闪现的诸多亮点体现了“力求司法公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体现机会公平”的司法理念。

——维护当事人权利,实现利益最大化。

浙江闻一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刘星认为,传统拍卖行的最大毒瘤是场内勾结串标,容易导致拍卖物被低估贱卖、缩水贬值。而网络拍卖系统系自动运行,加之众多网民的围观监督,创设了杜绝人为操作的屏障,能实现拍卖物交易价格最大化,从而提升被执行人的资产清偿率。从浙江法院的首拍来看,网络司法拍卖的成交率、溢价率都优于传统司法拍卖。

——提高参与度,营造良好竞拍环境。

中国政法大学谭秋桂教授认为,传统拍卖行拍卖存在信息传播能力有限,而网络平台不仅让更多人了解拍卖信息,也为竞买人便捷地参与拍卖提供了条件。据悉,竞买人可以直接使用在淘宝网的注册账号参与报名,免去了现场报名环节,同时只需在支付宝中存入保证金经法院冻结后,即可在电脑上参与拍卖,且可以在竞拍过程中随时进场。

传统司法拍卖容易出现被裹挟叫价的情形,而网络拍卖则为竞买人提供自主独立竞价的平台。36个小时的拍卖时长,可以让竞买人充分的思考,根据实时报价及通过网络等方式咨询专业人士,权衡下一次报价的合理性。

——规范执行权,杜绝司法腐败。

全国法院近年来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中,近70%集中在民事执行领域,而其中约70%又发生在资产处置特别是司法拍卖环节。“司法拍卖一向是腐败易发多发的高危领域”,浙江省法学会副会长陆剑锋教授认为,浙江省高院的这一创新举措,为全国的司法拍卖网络化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可行样本。

因为技术上的操作,致使后台操作成为不可能的任务。负责此次拍卖监控的阿里巴巴集团公关部田心介绍说,包括身份认证、保证金缴纳、竞价在内的环节,人工无法介入,并不存在一个法院和淘宝的可视“后台”。

对此,有专家认为,网络司法拍卖实现了拍卖信息的公开,切断了执行法官和拍卖机构的灰色利益链条,防止法院与预定买受人相互串通,保证了司法透明、公开、廉洁。正如浙江省律师协会会长章靖忠所说的,网络司法拍卖有力地冲击了拍卖业的潜规则。

“阳光司法”引路

毋庸置疑,任何制度都有其边界,未必能取得显著效果、充分满足的社会期待。浙江省高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即便浙江法院的网络司法拍卖试水成功,我们仍应克制内心的“狂热”,理性地估计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出现的问题。

——改革的超前性与规范的滞后性。

现行的拍卖法无法囊括司法拍卖全部,特别是网络司法拍卖,如何处理网络司法拍卖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比如“网店”的法律主体性质的认定,拍卖程序的规范以及在拍卖过程中出现网络堵塞、黑客攻击甚至服务器瘫痪等问题,现行法律没有给出答案。在杭州市统计局长期从事政策法规研究的丁昊看来,网络监管制度不健全是一大软肋,“现行法律法规对一般性的网络交易(虚拟物品交易)监管尚处于‘低位运行’状态,更不用说涉及现实债权、物权、财产权的网络司法拍卖”。

以首次网络司法拍卖为例,竞买协议规定,“因不确定因素或不可抗力致使拍卖标的物不能办理变更过户手续或不能如期交割等一切事宜,法院及淘宝不承担相关责任”。那么“上述的状况一旦发生,竞买人和案件当事人的利益将无法保障”。文化部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副主任王立军对竞买协议提出了质疑,同时也指出,“这正是拍卖公司缺位的后果”。

——法院工作量扩大化。

传统委托拍卖中法院执行部门仅需对当事人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大量核查工作由拍卖公司进行。而实行司法拍卖上网后,法院执行部门在移送司法评估前,要尽可能穷尽手段对标的物进行详查,确保标的物无权利瑕疵。

确定拍卖标的物后,法院需做好相关文字资料以及拍卖公告、须知、成交后的确认书等,保证民众充分了解拍卖物以及中标人权利的实现。鉴于民众对网络司法拍卖的方式、程序等还比较陌生,法院还需提供大量的咨询服务。

——标的物选择困难。

网络司法拍卖的标的物选择标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浙江高院院长齐奇对中拍协的质疑作出的批示中指出:经验表明,并非所有物资均可上网拍卖。比如,属于标准化、通用型的动产乃至不动产,可能适于网上拍卖;属于非标的动产、不动产,如珠宝、古董、高级工艺品,特定性的建设用地、住宅区、工业生产线等等,可能仍宜采用传统的拍卖方式。

以上列举的并非全部,而对这些部分的梳理已然提示了网络司法拍卖可能存在的问题。有鉴于此,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以及科学严密的网络司法拍卖操作规则和流程的出台迫在眉睫。

可见,网络司法拍卖有着传统司法拍卖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司法拍卖将退出历史舞台。毕竟两者所依赖的社会条件是不同的,带来的社会效益也不同,但不管怎样,目标都是一致的,“要实现正义,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阳光司法之路就在脚下,只要坚实踩踏,必将越行越宽。

作者:谢金金 周蓓 朱狄敏

网上司法拍卖法律论文 篇3:

试论网络司法拍卖的可行性及制度构建

摘 要:2012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淘宝网合作进行网络司法拍卖,浙江省的首次“试水”为司法拍卖改革提供了新思路。网络司法拍卖相对于传统司法拍卖而言具有很多优势,如零佣金制度更有利于实现标的物的价值、突破了地域限制、缩小寻租空间有利于遏制司法腐败等。然而,通过互联网进行司法拍卖在我国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缺陷,因此可以从规范网络平台、健全相关制度、建立监督机制三方面来加以改进并完善。

关键词:网络司法拍卖;优势;缺陷;制度构建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247条规定:“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内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不适于拍卖或者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进行拍卖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该條相比与原《民事诉讼法》第223条有两大变化:一是明确了拍卖和变卖两种变价方式的优先顺序,拍卖优先于变卖;二是将原规定中的“可以委托有关机构拍卖或变卖”改为“人民法院应当拍卖”和“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此条的修改内容让人不难联想到近两年得到广大学者赞赏同时也备受争议的浙江法院与淘宝网合作进行的网络司法拍卖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浙江省法院系统并不是像以往将司法拍卖交给拍卖公司,而是由淘宝网提供网络平台,法院工作人员直接在此平台上实施司法拍卖。两者相联系,意味着我国的司法拍卖正由传统的委托拍卖向网络司法拍卖的转化。浙江省的首次“试水”也为司法拍卖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民事诉讼法》第247条的变化似乎是从立法的角度为这种转变创造了条件。

一、淘宝网司法拍卖的现状

淘宝司法拍卖是人民法院与淘宝网络进行合作,由人民法院通过淘宝网上的司法拍卖平台从事的拍卖活动。淘宝作为一家网络公司,在网络上为买方和卖方提供交易平台服务和交易程序,由买方和卖方自由地进行网络拍卖,而其自身不介入双方交易。[1]

2012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与淘宝网合作首次开展网络司法拍卖。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的一辆宝马730和鄞州区人民法院的一辆三菱欧蓝德轿车通过淘宝网成功被拍走。随着其成交,司法拍卖进入了网络时代。据统计,这两次拍卖开拍前共吸引超过30万人围观。如今,新版的淘宝网首页已经赫然出现“司法拍卖”的入口,且这一入口与人们经常使用的“聚划算”、“天猫”等并列排列。点击进入“司法拍卖”这个入口我们可以看到“标的物类型”、“标的物所在地”等分类十分清晰。目前参与淘宝网络司法拍卖的也不仅仅只有浙江省,各个省份已经陆续加入。由此可见,司法拍卖在淘宝网这个网络平台已经逐渐系统化、规模化。

网络司法拍卖在吸引众多关注的同时也引来一片质疑。例如,有些人质疑人民法院自行组织网上拍卖的合法性;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应用尚未达到完全普及,很多人对网络交易缺乏了解也不能熟练应用,会造成司法拍卖的不公;拍卖标的存在局限性以及竞拍人的信息保密措施不完善;既缺乏行政机关对网络拍卖行为进行监督,又没有对互联网司法拍卖进行规范与指导的法律或行政法规。

网络司法拍卖是司法拍卖改革的新探索,我们应当在了解网络司法拍卖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它的利弊,从而为该制度的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二、法院借助淘宝网进行司法拍卖的优势与缺陷分析

(一)网络司法拍卖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委托拍卖,网络司法拍卖展示了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零佣金制度更有利于实现标的物的价值

我国法律规定,委托人、买受人与拍卖人对佣金比例未作约定,拍卖成交的,拍卖人可以向委托人、买受人各收取不超过拍卖成交价5%的佣金。但是,过高佣金的司法拍卖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有人认为申请执行的费用已经包含了拍卖费用,无需再缴纳拍卖佣金,这笔费用应当由法院来支付。[2]淘宝网在正式的对外回应中强调“组织实施拍卖的法院是司法强制拍卖的主体,淘宝仅仅作为提供技术支持的一项合作。淘宝作为第三方平台,仅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服务,全程无任何收费。”网络司法拍卖采用网络平台避免了争议,节省了佣金,保证了债务人的财产权,又有效地使债权人的财产权获得最大化的清偿。

2.网络竞拍制度使得受众范围扩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拍卖效率

在传统的委托拍卖中,由于是由本地的拍卖公司组织拍卖,所以拍卖公告的范围仅限于本地,受众较少。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淘宝网作为我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之一,已积聚了丰富的人脉资源,受众颇广,广告效应充足。这些网络用户没有地域限制进行竞拍,无形中扩大了知悉公众的范围。受众范围的扩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司法拍卖的效率。传统的委托拍卖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成交率较低,整个拍卖的周期很长,而网络司法拍卖的程序和受众范围决定了它的拍卖效率相对于机构拍卖要高出很多,成交率的上升也减少了流拍的产生。

3.网络司法拍卖缩小权力寻租空间有利于遏制司法腐败

在传统的司法拍卖中,存在着大量的寻租空间。拍卖公司故意夸大或缩小宣传标的物瑕疵,压低或抬高参考价,竞拍人围标、串标等现象大量存在,甚至出现专门操控司法拍卖的职业控场人。[3]而在网络司法拍卖中,法院与竞拍人之间、竞拍人与竞拍人之间彼此隔离,避免了人为操作的风险。网络拍卖竞价过程全靠预先设定系统程序自动进行,不但排除了拍卖公司和产权交易机构等市场化主体的参与,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司法权的介入。[4]此外,网络平台上高度的舆论自由使得权力运行在阳光之下,避免了权力寻租现象。

4.网络司法拍卖有利于树立司法公信力

在传统的司法拍卖中,我国法院长期委托商业拍卖机构进行,在公众中形成了很多负面印象。数据显示,全国70%落马法官都与司法拍卖有关,都曾涉及司法拍卖违规行为。[5]而此次网络司法拍卖绕过中间拍卖行这一环节,由法院通过网络平台直接与竞拍人进行交易,拍卖时的竞价完全由机器操作,在淘宝平台上处于完全公开的状态,排除人为暗箱操作的可能。网络司法拍卖的高公开、高透明度加大了制约和监督法官的力度,减少了腐败温床的滋生,提高了执法效能,从而提升了司法公信力。

(二)网络司法拍卖存在的问题

诚然,在充分肯定利用淘宝网进行网络司法拍卖这一改革新思路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种改革措施暴露出的一些缺陷。

1.并非所有的物资均可上网拍卖

相较于传统的委托拍卖,利用网络进行拍卖的过程在直观方面要略逊一筹,导致并非所有的资产都适合在网上进行拍卖。例如,属于标准化、通用型的动产乃至不动产,可能适用于网上拍卖;属于非标准的动产、不动产,如珠宝、高级工艺品、特定性的建设用地、住宅区、工业生产线等,竞拍者不能直观感受研究,仅能凭借图片来判断可能太武断,这种情况下竞拍者可能更希望适用于传统的委托拍卖。

2.网络平台覆盖范围不够广阔

从理论上讲,网络打破了空间的界限,使得司法拍卖可以不局限于一个地区。然而,现阶段我国互联网应用尚未达到完全普及,基本上仍局限于城市、大的鄉镇,实践中仍有不少没有被网络覆盖的区域和人群。所以不是所有竞拍者都擅长使用像淘宝这种互联网络销售平台,完全将司法拍卖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会将一部分竞拍者排除在拍卖过程之外,从而弱化拍卖变现机制。[6]

3.网络环境缺乏安全性

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随着网络用户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人们对于网络依赖的增强,网络服务的风险防御成为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司法拍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避免因互联网病毒侵入或黑客攻击导致电脑故障、网络断开、互联网崩溃等难以预测的事故。举例来说,互联网中有一种攻击叫做DDOS分布式攻击,攻击的效果便是导致互联网服务器瘫痪或者延迟。竞拍人一旦遭受这样的攻击,就会导致这段时间服务器无法响应,从而导致举牌无效。[7]此外,拍卖标的和竞拍人的信息保密问题也十分突出。作为涉密资料的接触者——法院和拍卖网站,必须承担保护好涉密信息的义务。否则信息一旦泄露,不但会阻碍司法拍卖的进展,而且给竞拍人的生活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4.网络司法拍卖尚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予以规制和缺乏必要的监督

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从法律的高度明确了“以拍卖为原则,以变卖为例外”的方向,进一步规定了法院“应当拍卖”和“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自行变卖”的情形,但没有明确的司法拍卖的方式和手段。尤其是网络司法拍卖作为法院依托网络技术进行拍卖这一新型手段,是时代发展的新产物,但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致使网络司法拍卖前期出现了不少争议。此外,网络司法拍卖在行业管理与市场监管方面都产生了缺位,除了没有法律法规的监督之外,又缺乏商务、工商等行政机关对网络司法拍卖行为进行监督,这会对竞拍人与案件当事人的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三、网络司法拍卖的制度构建

通过上文的分析,网络司法拍卖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缺陷。网络司法拍卖的优势的实现还必须具备相应的制度基础。我们可以从规范网络拍卖平台、健全网络司法拍卖制度和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三个方面来对网络司法拍卖加以规范。

(一)规范网络拍卖平台

1.完善网络司法拍卖的流程

目前国内有学者认为淘宝网等网络交易平台的收费与否、收费标准将对网络司法拍卖产生重要的影响。[8]我认为这种影响并不大。尽管淘宝网没有收取佣金,但是它并不是无利可图。《淘宝拍卖业务管理规范》第14条规定:“买家对拍品首次确认出价时,系统将根据卖家设置的保证金类型,在买家支付宝账户中自动冻结相应金额的保证金。”竞拍人拍下物品后付款到这笔款项转出有一个时间差,这些资金在资本市场上收益是极其可观的。所以法院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交易平台的作用而不必向其缴纳费用。此外,一个公平、均等的注册和认证程序是吸引竞买者参与拍卖的重要保障。当法院和竞拍人在“准入”程序上发生争议,我认为应当由法院和网络交易平台对其合理性承担证明责任。因为竞拍人与法院及网络交易平台相比,既没有技术上的优势,也没有接近证据的便利条件,因而很难从对方获取相关证据。

2.提高网络平台的安全性

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司法拍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避免因互联网病毒侵入或黑客攻击导致电脑故障、网络断开、互联网崩溃等难以预测的事故,例如DDOS分布式攻击。为了应对和抵御DDOS的攻击,浙江法院可以从“提高系统的容忍性”和“追踪攻击源”两方面着手。[9]“提高系统的容忍性”通过采用高性能的硬件设备、重组协议和过滤机制以解决竞拍人在服务器无响应的情况下无法举牌;“追踪攻击源”则通过连接测试、日志记录等程序追踪攻击源进而保全攻击证据。

3.加强网络系统员的法律素养

网络司法拍卖依靠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客户导拍咨询员等进行操作,他们是网络拍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对网络的技术掌握的十分娴熟,但是可能缺少法律方面的知识。对于这些人员应当进行相应的法律培训,不仅要了解和掌握网络拍卖操作的技术要领,更应熟知司法拍卖的相关法律知识,以确保网络司法拍卖的正常运行。

(二)健全网络司法拍卖制度

1.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实施

长期以来,我国法律规范对网络交易的监管一直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对很多网络交易行为中出现的问题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网络司法拍卖中涉及到债权、物权、财产性权利等问题,其复杂程度更要高于网络交易。同时,网络司法拍卖也缺少传统司法拍卖中的监管,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恶意串通更加隐蔽也很难搜寻到证据。这就要求网络监管规则不仅要积极应对潜在的技术风险,也要求其厘清法律关系,规定法律责任、明确取证规则等。此外,网络司法拍卖实施细则的出台也有助于推进网络司法拍卖的规范与监管,从程序规范的角度给予指引。

2.平衡网络司法拍卖和传统拍卖的市场份额

开展网络司法拍卖已有两年多的时间,经验表明,并非所有的物资都适合网络拍卖。就国外主流的拍卖模式来讲,“美国网络竞价率约占拍卖的25%,即每100名竞拍人中,大约有25名来自网络竞价,其余75%仍来自现场竞价。”[10]由此可见,明晰网络司法拍卖和传统司法拍卖的可拍物和竞拍物将有利于规范整个拍卖市场,两者可以良性竞争,互相制约,从而建立起一个健康稳定的拍卖市场。

(三)建立网络司法拍卖监督机制

一个好的制度的运行离不开必要的监督机制。对网络司法拍卖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可以从网络监督、检察机关的监督两方面加以规制。

1.网络监督

我们可以设立专门的司法拍卖网络平台监控体系,对拍卖网页的设置、标的物信息的公布、拍卖过程等进行监督,既有网络的监测,又有人工审核,及时记录网络平台的数据并反馈给技术人员,不断促进网络平台的技术更新。

2.检查机关的监督

检察院作为国家监督机关,可以全程参与到网络司法拍卖中来,跟进拍卖流程,发现存在不适当的地方,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或者当事人反馈并及时解决问题,与公众一同监督法院的执行情况。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网络司法拍卖成为现实,在便利了当事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一些问题。浙江法院系统与淘宝网合作进行网络司法拍卖为司法拍卖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在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以及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司法拍卖才能朝着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方向健康發展。

参考文献:

[1]周亚峰.《网络拍卖问题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0期,第114页.

[2]刘萍.《网络司法拍卖法律问题探讨》[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第147页.

[3]邓宇.《<关于人民法院委托评估、拍卖工作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1年第21期.

[4]百晓峰.《新民诉法第247条与面临“十字路口”的司法拍卖改革》,《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5]陈东升.《浙江省高院回应网络司法拍卖质疑》[N].《法制日报》,2012年第4期。

[6]廖鸿程.《对浙江法院试水网络拍卖的几点看法》,《中国审判》,2012年第9期,第30页.

[7]金善达.《从“司法拍卖上淘宝”透视网络司法拍卖》,《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7期,第34页.

[8]冯娇雯.《网络语境下的司法拍卖》[J].《武汉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第116页.

[9]周立兵.《DDOS攻击原理与防范方法》[J].《计算机与数学工程》,2007年第5期,第114页.

[10]刘双舟.《司法拍卖不宜采用纯网络形式》[J].《中国拍卖》,2012年第10期,第13页.

作者简介:

徐康哲(1991~),女,安徽安庆人,华东政法大学2013级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民事法律实务。

作者:徐康哲

上一篇:电动机电器维修论文下一篇:研讨式教学宪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