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培训论文范文

2022-05-11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幼师培训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各类幼教机构迫切需要一大批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成熟的年轻幼教人才充实到幼教师资队伍中。幼儿师范高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幼教机构培养一线幼教师资的重要职责。幼师学生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他们需要在幼师学校学习期间将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第一篇:幼师培训论文范文

男幼师生入学教育中的男幼师生入学教育中的

“大学冷漠症”大多出现在男幼师生入学后的一段时间。男幼师生由于对大学学习环境不熟悉﹑专业认同感不强以及校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等原因,表现出经常与原来的同学联系,对大学学习或集体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发现,大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生第一年的经历(黄晓琴,2011)。假如第一年适应不良,可能导致男幼师生失落、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选择退学。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我国幼师院校开始普遍关注对男幼师生的入学教育。

一、目前我国幼师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幼师院校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军事国防教育﹑职业思想教育﹑规章制度教育﹑校情校史教育﹑基础文明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入学教育的形式则均采用军训﹑专题讲座、主题班会、集体参观、新生文体竞赛﹑社团迎新等方式。但针对该项工作教学改革涉及较少,大部分幼师院校仍在沿用“填鸭式”入学教育模式,缺乏新颖性和创新性,学生参与度普遍较低,更没有针对男幼师生这个“弱势群体”的心理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男幼师生入学教育的质量和成效。近年来,男幼师生患上“大学冷漠症”的现象日趋普遍,我国幼师院校应对该现象的准备尚且不足,这尤其反映在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来识别面临严峻适应困难的男幼师新生(黄晓琴,2011)。同时,现阶段我国幼师院校对男幼师新生的辅导和服务工作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高校。因此,笔者认为,作为幼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男幼师生入学教育,必须加快改革,加速创新,以适应男幼师生发展的需要。

二、男幼師生适应障碍的原因分析

正确认识和分析男幼师新生的思想状况,及时识别出适应困难的男幼师新生,选择相应的教育管理方法和内容,是当前我国幼师院校应对“大学冷漠症”的当务之急,这也是男幼师新生入学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接下来,笔者以A校为例,探析造成男幼师新生适应障碍的几点可预见性原因:

1.专业技能零基础。

幼师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为今后从事幼儿教育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声乐、舞蹈、钢琴和美术是幼师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笔者调查发现,幼师院校大部分的男幼师新生都没有艺术类课程学习的基础。然而艺术类课程多偏重于技能技巧的训练,需长时间的练习与积累,领会和掌握的周期也比较长,因此一些男幼师新生在艺术类课程学习上入门较慢,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会产生焦虑(符洁,2014)。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这一学习适应障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必然会引起他们自我评价水平的降低,并对周围环境产生消极甚至抵制情绪,这反过来又加深了他们本身的适应困难,形成恶性循环。

对于这部分专业技能课程“学困生”,教师可适当降低对他们的学习要求,结合他们的能力范围,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方式的指导,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以减少男幼师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方式有个良好的准备。其次,这部分“学困生”只是在一两门课程学习上表现出不适应,其他课程基本上都达到了适应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在进行男幼师生适应教育时,我们的教育措施一定要找准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充分肯定其在其他方面的良好表现,打消其适应期心理焦虑。

2.人际交往障碍。

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人生经历﹑生活习惯的同学,面对校园中严重失调的男女生比例,一些男幼师生可能会出现排挤他人或被排挤的现象,同时男幼师还存在“怕被他人歧视”的顾虑。在班级活动中,男幼师生参与度相对不高,存在感不强,男幼师生所处的位置及在团体中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产生的压抑感会驱使他们产生自弃念头或者懈怠心理。因此,提高男幼师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至关重要。例如,A校基于新入学的男幼师生的实际情况,带领他们学习传统典籍《弟子规》,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与人交往、人格塑造等角度加以指导,我们也欣喜地见证了学生的进步。因此,有效地在学校德育、男幼师生的培养中渗透进《弟子规》的概念,将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专业思想不稳定。

男幼师新生入校以后,大多对自己的专业比较陌生,个别还持有排斥的态度,缺乏专业认同感,因此有些男幼师生会出现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甚至要求转专业。针对这些学生,辅导员要及时加以引导,学校可以开展相关专业教育讲座,来稳固他们的专业意识,提高他们对本专业的热爱。学校可以邀请本校毕业的已经从事幼教行业的男生现身说法或者带领他们去幼儿园参观男幼师上课实况,使得他们对幼教专业男生的美好就业前景有一个更充分直观的认识。

因此,关注男幼师新生的心理适应障碍问题,并及时加以疏导,帮助他们建立起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心态,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是做好男幼师生入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国外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模式探究

美国高校入学教育起源较早,内容也相对丰富,涵盖建立针对新生的入学教育专题网站﹑新生开学前阅读项目﹑入学后校内服务指导项目等,尤其突出的是还有针对学生家长的项目,包括制作新生家长学习手册﹑定期发送电子邮件告知学校教学计划,使得学生家长也可以加入到新生教育的队伍中。美国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是根据学生特点与需求而设计的,目的在使学生尽快适应高校生活,确立新的学习目标。与我国相比,其学习内容更宽泛,教育形式更多样化,时间跨度也更长。在实施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美国高校除了充分调动校内职能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另外,他们还吸纳了许多慈善组织和知名企业也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军训是当今高校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军训,国外高校更强调“学以致用”。印度高校的军训课程包括队列﹑射击﹑军事知识﹑野营技能等。其次,还有专门针对女生的课程,如:急救﹑基本护理﹑防身术等课程。在韩国,高校新生军训通常在专业部队进行,故而训练相当严格,项目主要包括队列﹑夜间山行等,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反观我国军训则重“训”轻“教”,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走正步﹑站军姿﹑走方队等动作的机械练习上,它们在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方面固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军训整体上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做好男幼师新生入学教育的建议

1.坚持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

男幼师新生入学教育坚持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相结合,既要包括学校教育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的“正式课程”,还要包括学生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校园文化)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规范和价值观。同时,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具有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影响更持久的特点。当前我国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开学典礼、军训、校情校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均属于显性课程。因此,我国高校今后可适当借鉴国外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采纳的一些实用且可操作性较强的隐性课程,如:社区服务计划﹑野外拓展训练等。学校通过将团日活动、社团活动与社区服务活动相结合,为新生搭建一定数量的义务服务平台,例如,养老院服务、托儿所服务、社区环保服务等,让男幼师新生参与社会服務,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社会,切实增强他们的社会认知度。同时,学校还可将传统的军训教育转移到野外进行,提高男幼师生的军训积极性,让男幼师新生掌握一定的野外生存技巧,增强他们的生存意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等消极应对挫折的方式,同时可以提高男幼师生的阳刚之气。

2.坚持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的原则。

当前高校专职辅导员通常肩负着多达200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工作任务重,教育难度也非常大。但是,新生阶段,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都会有许多问题需要向他人请教,而受制于师资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有机会经常向辅导员请教,辅导员也不能够及时解答每一位学生的困惑。所以笔者以为,坚持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的原则,实行导生制将有利于帮助广大新生顺利渡过大学适应期。以A校为例,学校实行了“带班学生制”,每班配备2~3名代班学生,有男生的班级配给学长带班,当选学长均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新生一旦遇到学习或者心理上的问题都可以及时找到学长寻求帮助,这样不仅克服了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滞后性和影响面较窄﹑持续时间较短的缺点,还帮助新生建立了新的交际网络,也进一步锻炼了高年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有效地提高了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和质量。

同时,学校还可以举办男教师专业技能展示会,邀请各专业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男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展示,如美术作品展示、钢琴演奏等,为学生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也能增强男幼师新生在校期间加强相关专业技能学习、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坚定信念。

3.坚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至上”逐渐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流。高职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弱化了其人格修养和品德的完善,强调社会功能,忽视了个人功能,从而导致高职学生出现一系列心理障碍以及价值观念的扭曲。因此,人文教育亟待加强。从男幼师生入学开始,学校就应该让男幼师生多接受有品位、有内涵、具有丰富教育意义的人文教育,如参观美术馆、博物馆,观看各种形式的表演(歌舞剧、话剧、音乐会),举办专题知识竞赛等,让他们在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中提升个人修养,使他们获得心灵的丰富,为他们今后的长足发展奠定扎实的人文底蕴。

面对男幼师生“大学冷漠症”,幼师院校一定要创造性地开展适应期教育,为男幼师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设长效发展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集体观念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男幼师新生把大学三年的规划与职业生涯以及人生目标的规划相结合,踏实地打好基础。同时,我国男幼师生入学教育参与人员十分有限,应吸引校外资源的投入和帮助,包括学生家长﹑社会机构等。

作者:徐俊俊

第二篇:谈幼师高专院校对幼师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各类幼教机构迫切需要一大批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成熟的年轻幼教人才充实到幼教师资队伍中。幼儿师范高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幼教机构培养一线幼教师资的重要职责。幼师学生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他们需要在幼师学校学习期间将自身的职业道德培养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本文从剖析当前幼师学生的职业道德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适用于幼师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新型培养模式,目的在于提高幼师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效能性。

关键词:幼师高专院校;职业道德;幼师生职业道德;培养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人才。”可见高职高专的发展在我国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幼儿师范高等职业学校承担着为幼教机构培养一线幼教师资的重要职责。

职业道德素质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通过教育和修养而形成的职业道德方面的状况和水平。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本行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幼儿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幼教机构生存的决定因素,除了过硬的知识能力和基本功之外,幼师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是学校的重要教育任务。

一、幼师生职业道德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职业道德的定义是个体在履行不同职业角色的过程中要遵守该行业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包括道德准则、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幼儿教师是教育幼儿健康成长的特殊的职业,应具备更高的职业道德准则。幼师生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幼儿教师,这要求他们要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但目前幼师学生普遍存在职业道德概念模糊、职业道德水平偏低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师学生的职业道德概念模糊。造成幼师生职业道德概念模糊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中一个原因是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化和信息化,严重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社会传媒一方面对公众宣讲无私奉献,另一方面又对青年们讲求务实态度;一方面本着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呼唤人文道德的回归,另一方面又出于商业的考虑为满足人们的娱乐、猎奇心理把格调低下的精神商品大批量投放到市场中间。这些矛盾都致使我们的学生面对社会问题无所适从。一些不遵守职业道德、“一夜暴富”的实例,“权钱交易”“岗位腐败”等负面新闻充斥着学生的视听,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产生消极影响。由于受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们通常对职业道德知识缺乏认同感,他们觉得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只是一种说教,是虚假的,不易接受老师课堂所讲授的职业道德观念,容易产生厌烦、抵触情绪。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幼师高职学校中,现行的职业道德课程和教育方法单一陈旧,很难对学生产生鲜活的积极的影响。大多数教材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应试教育的痕迹,最后的测试以考试试卷为主。有的教师对职业道德课的教学目的认识模糊,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中依旧在唱“独角戏”。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把学生当做“改造”对象,只告诉学生不能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却不去解释其中的原因。教师们经常片面强调“正面灌输”与“行为强化”,不善于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我们的职业道德教育陷入“就范教育”的误区。这样使得学生逆反心理较为严重,他们对书本知识、教师权威产生不信任的情绪,使得他们对职业道德认识便产生偏差,很难有效促进职业道德的生成。

2.幼师学生的生源层次不高。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教育结构大幅度改革,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对高职高专院校提高生源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众多高职院校的录取大都被排在高考录取最后几个批次中,生源数量及质量受到影响。为了解决高职院校的生存及发展问题,多数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急剧下滑。高职高专院校考生分数偏低,生源素质必然偏低。尽管近两年高考人数持续增幅,高职高专院校的报考人数及录取分数有所提高,但与其他一般本科院校录取的专科生分数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是造成高职生源质量偏低的最主要的原因。经过本科院校的筛选之后,高职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较以往产生较大悬殊。扩招后,高职高专院校不得不一再降低要求录取新生。一些思想政治素质不高、个人素质较差的学生被录入高职高专新生之列。不少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难度。

人一生的职业道路漫长又曲折,如何为未来事业做好充分准备,如何了解就业动态和信息,如何适应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尽快进入角色,如何在幼教工作中自我完善,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许多幼师生从没有认真思索过这些问题。有些幼师学生职业目标不明确,没有奋斗目标,思想不求上进,对前途迷茫,职业理想模糊,学习自觉性不高,只想混个文凭;有些学生自我意识过强,喜欢自由,行为随便,不注重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劳动观念、纪律观念淡漠,不注重勤俭和规范,缺乏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还有为数不少的幼师生欣赏水平不高,对大众传媒的选择能力不强,由于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幼师生中也较广泛地存在“追星族”、迷恋网络、迷恋“低俗小说”,一些学生置学习于不顾,经常出入娱乐场所等。这些学生对于幼教职业不热爱,更谈不上对幼师职业道德有基本的了解。

3.幼师生缺少实践机会。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不单单取决于学校教育的效能,实践教育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长期以来,多数学校重视利用教学、各类活动、讲座、宿舍文化建设等多种手段来对幼师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但却常常忘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般来讲,幼师学生去缺少实践机会出于以下两种情况:有的学校出于教学考虑,把学年中的教育见习和所有课程结束后的顶岗实习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读书期间缺少必要的职业道德体验和行为养成的机会,不能在今后的职业道德学习中进行反思和修正,接受的职业道德教育仅仅作为“理论”漂浮着。另一部分学校虽然为学生提供见习或实习机会,但受到资金、时间、人员安排等因素的限制,有的实习形式仅限于“参观”“听课”,或者实习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周到两周时间,在这种蜻蜓点水的实习形式中,学生需要熟悉幼儿园环境、了解幼儿特点、适应实习工作,这些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很难深入体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和外化。

二、考核模式的改革决定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

学生的职业道德与他们日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有密切联系,所以传统的试卷型考试模式并不适合当前的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因此,幼师高专学校需要改革考核机制,强化学生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学校应对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的状况进行“分类考核,综合评定”。考核的内容应该摒弃以往一份试卷决定学生一切表现的做法,而是分为:试卷得分、社会调查得分、顶岗实习得分和参加教育活动得分等,分值可以按比例划分。

例如,我们可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幼师生考核制度,组织各种形式的技能测试。包括:技能竞赛测试,即通过技能竞赛,展示学生素质,用行动代替语言推销自己,以实战操练代替考试;台阶式测试,即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提出新的要求,分阶段制订教学目标,分阶段进行测试;实践测试法,即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进行测试,使学生用学的专业技能解决了实际问题。例如:安排布置学校宣传栏,帮助幼儿园布置教室等,完成这样的任务和测试,这种专业自豪感与成就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2]

实践证明,这种考核评分的方式符合职业道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是客观评价学生学习职业道德的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真正感悟职业道德。只要建立起科学完备的职业科学道德素质培养体系,敏锐捕捉幼儿教育的新形式、新发展对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新要求,设计出与时俱进的考核模式,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能成长为既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又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人才。

三、对于幼师生职业道德培养模式的探究

职业道德是人在履行职业角色的过程中要遵守的基本要求,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幼儿师范院校要通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能性,重视入学教育中师德品质的培养,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来培养幼师生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模式提高幼师生职业道德。

1.班主任应成为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的重要角色。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幼师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其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树立理想、为理想奋斗的黄金时期,班主任在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捷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志向,当学生一旦树立了理想,就会有明确的目标,自然而然地能够促进幼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和提升。班会是班主任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通常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题可以选定为以下几种类型:激励型班会,主题可定为“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教师——最光荣的职业”等;讨论型班会,主题可定为“教师在你学习生涯中的作用”“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等;演讲型班会,主题可定为“我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我未来的教师角色”等;讲述型班会,主题可定为“我最喜欢的教师”“我感受最深的教育活动”等。通过形式各样的班会,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完善对儿童、对幼儿教育的初步认识,提高热爱幼儿教师职业的感情,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积极情感,树立起稳定的职业信念、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提高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树立良好的师德品质。

2.幼师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机会。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提升职业道德重要的不是会说会背,而是能否真正感悟并融化在自觉的意识和行动中。所以,幼师学校应为在校学生提供多种实习机会,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引发学生的“乐学性”。

首先,学校应着眼大局,为学生量身制订一整套科学可行的培养计划,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例如:幼师一年级应是学生职业道德的“学习期”,学校应向学生讲解职业道德及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配合为学生安排参观优质幼儿园、学习优秀幼儿教师先进事迹等。学生既有初步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真实实例,不至于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真空象牙塔”中徘徊。二年级应该是幼师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体验感知期”。二年级时,学校为学生呈现的职业道德课程可以面向多元,着重加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深入思考和反思能力。更重要的是,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机会,时间可以安排在三周左右,同时应硬性要求学生假期自己到幼儿园进行实习。学生在体验和感知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之后必定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思考和反思,进而促进自己的职业道德成长,使之成为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三年级是幼师学生对于职业道德的“实践体验期”。三年级时,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半年的顶岗实习期,这是学生亲身体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机会,学校应该及时与幼儿园取得联系,关注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动态。此外学校应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幼儿教师工作,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其次,要具备正确的工作态度。在真实的幼教情境中,学生们能够认识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素质是要有正确的工作态度,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幼儿园分配给实习生的工作任务通常不是什么难做的事情,只要求学生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有认真工作的精神,有想把工作做好的愿望,就能完成任务,取得优异的实习成绩。

再次,要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各行各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只有爱岗才能敬业,只有敬业才能出成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作为高职学校的学生,将来要成为崇高的幼儿教师,从实习期间开始就要培养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不论老师安排什么任务,都要欣然接受,积极完成任务。

最后,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经过顶岗实习,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强化,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学生在幼儿园进行实习期间,能够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与实习单位的领导同事和睦相处,适应幼儿园管理和规章制度,这些都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养成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转化为爱岗敬业的实际行动。在实践中,教师带领学生不断进行总结、评比,寻找不足,加强职业道德培养的实效性。学生能够将自己追求的职业理想与社会现实和自身实际相结合,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结论: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各类幼教机构迫切需要一大批素质全面、身心健康、个性发展成熟的年轻幼教人才充实到幼教师资队伍中,这对于我国学前师范教育单位和广大幼师学生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幼师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是幼儿师范院校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因而各类幼师学校要加强研究,紧扣幼师生的思想脉搏,要提高幼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效能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导作用,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通道,为职业道德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学校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和考核理念,整合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发挥他们在对幼师生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影响和作用,使校内外各种因素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共同为幼师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提供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54cy.com,2007.

[2]周艳昀,浅谈幼教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美术课教学:http://lib.cqvip.com/qk/89642X/201104/37681669.html,2011.

作者:邢夏婕

第三篇:浅议幼师钢琴教学

摘要: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不同于一般的钢琴教学,它应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及学生实际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尤其要体现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改实施下的钢琴教师更应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幼教 钢琴 教学

幼教专业是职业学校的一个热门专业。它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而钢琴课则是幼教专业不可缺少的一门技能课,它将担负着幼儿钢琴教学及唱歌教学的重要任务。那么,针对职业学校中幼师的培养和教育工作,笔者仅就如何做好钢琴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建议和看法。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钢琴学习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想要在钢琴上弹奏出一首首优美而流畅的乐曲,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我们面对的学生虽有一定的文化功底,但在钢琴学习方面却没有任何基础或基础不深,那么如何让他们尽快掌握钢琴弹奏的技巧并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呢?我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幼教专业学生的特点是起点低、在学校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她们不可能像钢琴专业的学生那样长期而系统地学习钢琴,因此,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能够突出钢琴弹奏的基_本技巧,又要注重适用性。比如:哈农练指法、拜尔钢琴基本教程、车尔尼599钢琴初步教程等等,这些教材的训练不但可以让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本技巧,同时也为歌曲的即兴伴奏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选择一些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歇曲进行弹奏,比如儿童歌曲、进行曲、抒情歌曲、舞蹈性歌曲的伴奏等,这是幼师学生学习钢琴的最终目标,也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二、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一般来说,钢琴教学的基本方式一直是个别授课,这是由于学生基本素养不同而导致学习进程、学习效果都会不同,即便是兄弟俩也不可能保证相同的学习进度,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个别授课的优势是可以顾及学生的、个性因素。而中职幼教专业的钢琴教学由于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采用的往往是集体授课的形式,这样的授课形式当然是有它的特殊意义的。比如:老师在针对一个学生提出缺点并对其进行纠正的时候,其他听课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还有时,老师可以要求几名学生弹奏同一首作品,这让学生在互相听课的过程中互有启发,所有这些优势都是采用个别授课的形式所欠缺的。因此,鉴于学生学习钢琴存在共性与个性差异的特点,钢琴课应把集体授课与个别授课的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在钢琴课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作品赏析——讲解示范——辅导练习——展示交流——评价总结。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舞台表演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培养。

三、加强即兴伴奏的学习

长期以来,钢琴学习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学生能够演奏难度较大的名家名作,但面对一首小小的歌曲却显得束手无策,这说明这些学生的歌曲伴奏能力较差。具体到钢琴学习中,就是要加强即兴伴奏的学习。所谓即兴伴奏是指即兴编配伴奏,它具有实用性、即时性、灵活性等特点,对于幼师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更加重要了,它是衡量教师音乐理论与钢琴弹奏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即兴伴奏水平呢?第一,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基础,比如:各种和弦、音阶、琶音的基本弹奏技巧要熟练,这是弹奏好歌曲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要掌握相关的乐理、和声、伴奏织体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掌握和声语汇及织体弹奏的基本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第三,要熟悉不同大小调式、民族调式在键盘上的位置并能熟练弹奏;第四,要多学多练,活学活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由于每首歌曲的风格、体裁不同,这就要求我们要选择不同的伴奏音型并为其进行即兴伴奏,如活泼的儿童歌曲多选择分解和弦及半分解和弦进行伴奏;坚定有力的进行曲多选择柱式和弦进行伴奏;优美的抒情歌曲多选择短琶音和长琶音进行伴奏;节奏感较强的舞蹈性歌曲则可选择无旋律伴奏等等。只有见的多了,弹得多了,才能熟能生巧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即兴伴奏水平。

四、重视歌曲弹唱教学

所谓歌曲弹唱,即边弹边唱,它是中职幼教钢琴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歌曲弹唱却往往是钢琴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项内容。很多学生认为,钢琴课就是要弹好琴,声乐课就是要唱好歌,这是两门毫无联系的专业技能课,因此就出现了有的学生只会弹、不会跟唱,有的学生只会唱、不会伴奏的现象。对于幼师学生来说,弹唱是她们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那么,怎样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呢?首先必须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歌曲弹唱,平时不要只顾着练琴,还要增加弹唱练习;其次就是要有正确的练习方法。包括:一要弹的好,就是歌曲的弹奏要熟练;二要唱的好,就是旋律要唱准、歌词要记熟,可以先练习跟唱歌谱,然后再练习跟唱歌词,这样比较容易一些;三要从慢速开始练习,等弹唱熟练以后再慢慢提高速度直至达到原速;四要提高弹唱的质量,做到弹得优美、唱得动听,使自己的歌曲弹唱具有较强的音乐表觋力和艺术感染力。

五、钢琴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在乐感、手指灵活度、协调能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钢琴弹奏水平参差不齐,因而钢琴教学就要求老师要兼顾到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既不能耽误全体学生的教学进度,又不能忽视尖子生与落后生的个别辅导。为此,我在钢琴课上就采用了分层教学法,即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部分展开教学,程度好的学生可在完成作业之余给她们补充一些作业,适时加以指导,使她们在钢琴方面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培养;程度一般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集体辅导,使她们轻松顺利完成作业;程度差的学生则需抽时间进行二遍教学,使她们能按时完成作业,争取不掉队。从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看,我运用的这种教学方式是完全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程度好的学生在各级各类钢琴比赛中拿到了奖项,程度一般的学生均能顺利跟上教学进度,就连程度较差的学生也能始终保持着对钢琴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综上所述,任何学科的教学只有和所教专业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式。”钢琴教学是一门系统、复杂而深奥的学问,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做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应该运用新思维去构建新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积极探索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新方法,从而培养出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作者:曹 云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幼师培训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幼师培训范文05-18

幼师上岗培训范文06-04

幼师培训心得范文06-04

幼师培训总结范文06-06

幼师培训资料范文06-04

幼师培训学校范文06-04

幼师论文范文05-08

幼师类论文范文05-08

男幼师论文范文05-09

幼师实习论文范文05-10

上一篇:土建工程设计论文下一篇:网页界面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