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幼师论文范文

2022-05-11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毕业幼师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以中职幼师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整体的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出毕业生职业素质还没有形成、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发展不均衡、欠缺对幼儿园活动的自我设计和创新能力等问题。

第一篇:毕业幼师论文范文

新形势下做好幼师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的措施

【摘 要】在对幼师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就业部门建设等方面,提出做好幼师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幼师 毕业生 就业工作 措施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

9889(C).2011.09.059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同样也面临就业市场竞争的挑战。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一般以专科、中专层次为主,专业设置少,就业面较窄,主要面向幼儿基础教育,职业吸引力较弱,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选择。本文就如何做好幼师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借鉴。

一、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将学生就业问题当做学校生存之本来抓,成立以学校“一把手”为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对外联络、信息沟通、学生推荐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决策,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责任,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其次,全校教职工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过宣传动员,让教职工认识到学生的就业与国家利益、学校利益、每一位职工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使全校每一位教职工都积极参与到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上。具体做法是:实行毕业生就业和各系部挂钩的办法,将就业任务下达到各系、各教辅部门和行政部门,再由部门发动本部门教职工参与。同时开展毕业生就业创先争优活动,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出色的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称号和物质奖励,从而激发全校教职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工作

(一)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首先是加强人生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使其具有为国家和民族教育事业奉献力量的远大理想。其次是加强形势教育,引导他们理智地、辩证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合理的择业意识和就业观念,引导他们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此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寻找适宜自己的职业崗位。避免毕业生因为自我评价过高,就业期望值过高,不顾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就业的形势和政策、幼师行业的特殊要求等社会客观现实,高攀不成,低就不愿,从而白白错失就业机会。

(二)构建就业指导教育体系

教育观念上树立“全程化、专业化、全员化”的指导思想,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科学、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大纲,分专业、分年级、分层次有的放矢地开展指导培训。在教育形式上,一是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以必修课的方式开设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二是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如,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专家校友报告会、演讲比赛、征文活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竞赛、心理咨询等形式广泛开展课外就业指导活动。三是加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实践教育。通过组织招聘观摩活动、举办模拟招聘会等方式,提高毕业生应对招聘现场的反应能力。还可以通过教学观摩、到实习基地或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幼儿教师专业教学技能。在教育内容上,包括了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教育、就业技能教育、就业心理素质教育、创业能力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可涵盖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流程、就业协议书和劳动合同的签订、求职材料准备、求职方式与途径、面试技巧指导、就业手续办理、创业的政策途径和程序等具体内容。

(三)加强幼儿学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建设

就业指导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校内指导队伍。遵循“全员化、专业化”的原则,该队伍包括校领导、系部领导、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任教师。校、系领导主要进行就业思想观念教育、形势教育,专任教师主要进行就业课程和技能课程的教学,班主任和辅导员主要组织和指导各种课外就业指导活动,心理辅导员主要进行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职业测试。二是校外指导队伍,聘请自主创业或在工作岗位上有成就的专家、知名人士和知名校友作为校外辅导员,让他们来学校作报告、开讲座、与学生座谈,并承担一定的课程教学,通过他们传授的社会经验、生活经验、工作经验以及创业经历,来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提高就业能力。

三、有效开拓就业市场

(一)加强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

一是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将历年来各专业毕业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就业单位、就业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情况录入数据库,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信息,以便及时分析就业情况,做好分析,拿出对策。二是加强就业信息网站建设。目前网络成为信息发布和收集信息的便捷通道,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建立起就业供求信息的发布平台。该平台提供用人单位发布各种招聘信息、毕业生发布个人信息、链接区内外劳动力市场的网站、发布有关就业政策法规和就业技能知识等功能,以实现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一体化服务功能,使高校毕业生能够及时了解各种就业政策和获取就业信息。

(二)采取各种途径开拓就业市场

一是组织相关人员到区内外的相关单位考察调研、洽谈。例如,我校每年都组织就业部门人员以及系部相关人员分赴广东、深圳以及广西各市、县进行就业市场考察,联系用人单位,回访毕业生用人单位,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就业需求,保证就业市场的稳定和巩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二是积极举办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招聘活动。如针对2010届毕业生,我校举办了两场专场大型招聘会,举行用人单位宣讲会12次。除了本校组织供需见面会,学校还组织毕业生参加广西区内外政府、人才交流中心、其他高校、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双选会。三是积极开展毕业生投身基层就业推介工作,组织毕业生报名参加大学生西部志愿者、“农村特设岗位”、“三支一扶”、大学生到村任职等项目的选拔活动。四是广泛动员全体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通过发挥每个教职工的积极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如2010年,通过教职工个人联系提供的就业岗位达到50个,从而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奠定基础。此外,还应积极开拓农村幼儿教育就业市场。幼儿教育在农村乡镇还比较薄弱,师资也比较匮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会对幼儿教育师资有较大的需求。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到农村去创业,促进农村幼儿基础教育的发展,开辟幼师学校毕业生新的就业渠道。

(三)有针对性重点帮扶困难毕业生

首先,建立“帮扶档案”,将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学业后进学生作为帮扶对象,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特点、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认真分析,建立相关资料库。其次,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培训。在培训中,一是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主动挖掘潜能、敢于战胜困难;二是根据每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知识辅导,组织职业素质测评,帮助选择就业信息;三是在就业推荐中,应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对人与岗位进行合理的搭配,做到人尽其才。在帮扶活动中,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老师以及学校行政部门领导都应积极参与,进行责任包干。

四、加强就业部门自身建设

(一)强化就业服务职能

一是学校要成立独立的就业指导部门,它不应隶属于学生管理部门,也应该与招生部门分开,这样才能强化就业服务职能。二是就业指导部门要强化服务内容,对内应该向学生提供就业教育及就业信息服务,对外应该与教育部门、各级政府、人才交流中心以及用人单位保持积极合作,以充分发挥就业指导的专业性和服务性。三是就业指导部门指导工作要体系化、阶段化。前期指导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学生就业教育指导上,后期的就业服务则应发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毕业生就业市场预测、信息传递及社会沟通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

(二)打造高素质的就业管理队伍

就业管理人员应当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职业指导工作;熟悉有关勞动就业的法规和政策,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了解职业分类和职业特征,具有与职业指导工作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因此,对于高校就业管理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职业指导师,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使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都具有相关的业务能力。此外,要引入持证上岗制度,鼓励工作人员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借鉴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职业咨询师制度,实行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培训制度。

(三)抓好就业调查研究

就业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工作,仅仅依靠经验或表面现象是不能真正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因此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重视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回访,深入地进行市场调研。通过调研可以为学校调整各专业培养计划提供有效依据,为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信息。所以学校应每年都派出相关人员走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工作适应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等各种反馈意见,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进一步掌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工作适应状况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找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富华.试论北京幼师职业指导的开展与推动[J].中国教育学刊,2010(9)

[2]颜秀霞.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改革创新之我见[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08(1)

[3]周睿祺.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J].职业时空,2010(7)

[4]王宁.加强就业系统工程建设增强幼师生就业竞争力[J].现代教育科学,2010(2)

(责编 黄鸿业)

作者:唐双双

第二篇:中职幼师毕业生素质能力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以中职幼师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整体的工作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出毕业生职业素质还没有形成、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发展不均衡、欠缺对幼儿园活动的自我设计和创新能力等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前教育 毕业生 现状调查 对策 幼师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第一阶段,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需求进一步向早期教育延伸,学前教育已成为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新诉求。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骤增,幼儿师范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但在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毕业生的质量等问题也相继出现。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及对学校、幼儿园的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中职校幼师专业毕业生。

2.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中职幼师毕业生调查研究的文献资料和国内相关内容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

支撑。

(2)调查法。

(3)访谈法。访谈10位幼儿园园长,其中公办园园长3位,私人幼儿园园长7位。了解各地毕业生综合素质及能力。

(4)问卷调查法。在随机抽取的10所幼儿园中发放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7份,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了97%和95%。

3.研究结果与分析

(1)有关中职幼师生知识结构的调查。中职幼师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师资力量为目的的学科专业,属于师范类学科,要求毕业生具备言传身教的能力。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生理卫生知识和幼儿教育学等多方面的育儿知识;从专业技能知识上,要求具有扎实的乐理知识、美工知识、舞蹈、钢琴演奏技能及幼儿活动课的教学组织能力等。因此,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具有综合性特点。

(2) 中职幼师生基础知识情况调查。以上调查显示中职幼师学生普通文化知识一般,这同中职幼师学生的招生来源有直接关系。中职学生主要来源:一是中考分数偏低,没能被高中录取的学生;二是初中都没有毕业,中途辍学分流的“问题学生”;三是社会上打工后又想返校学习的社会青少年。这些学生都是在各类原因促使下不得已来校就读。这类学生对初中文化知识都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或学习较差,很难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普通文化基础。而基础文化知识差,使这些学生理解力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学习自觉性差,难以管理,在学习幼师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时,表现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幼师的学习生活,导致对幼师专业知识课学习主动性不高,知识掌握程度差。

(3)中职幼师生专业技能知识情况调查。幼儿园专业技能知识:一是专业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儿童文学等;二是基础技能知识,包括学生弹奏、美术、舞蹈等;三是职业能力,包括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园实操、幼儿园一日活动等。

中职学生的年龄及幼师专业技能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时积极性比较高,学习兴趣大。在对毕业生调查及园长走访中,园长们肯定了学生基础技能水平,尤其是舞蹈和韵律操类等身体技能类课程学习较好,能够胜任幼儿园操类教学的需要。但学生美术、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儿歌即兴弹、伴奏能力表现一般。

在学生专业知识方面,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专业知识学习较为死板,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同幼儿园课堂进行紧密结合以学以致用。这与我们中职学校现行的教学方法有密切的关系。中职学校的课程及特点有着极大的职业性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应当将幼儿园丰富的案例加到教育学、心理学及卫生学的课堂中,将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幼儿园工作实际,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学生职业能力上,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活动设计、幼儿园实操、幼儿园一日活动等。在对相关学校调查中显示:很多学校幼师课程设置中,有关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设置比例很小,有的学校几乎没有职业能力课程。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在实训和教师指导中结合完成,并通过实际的工作加以历练。单纯的课堂或简单的理论讲解,是没法让学生的职业能力真正得到提高的。

(4)中职幼师生法律、人文、管理知识情况调查。中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人文及管理知识都较差。学生年龄小,思想单纯,学校的课程设置没有专门涉及相关的法律、人文课程,加之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或很少关注这些知识,都使得学生在这些方面能力较弱。

(5)有关中职幼师生综合素质的调查。中职幼师生综合素质及能力调查分两部分,一是综合素质,二是实际能力。

在思想上,要求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修养和教育科学修养等;要求学生能够在集体里表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协作意识。幼师学生常参加一些表演及组织活动,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表现较好,但因为年龄小,敬业精神不强。

中职校园各类活动的举行有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但因学生对参加活动的看法及兴趣不同,学生实际能力发展表现出不平衡特征。整体来说,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较弱。

二、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中职幼师学生普通文化知识一般。这同中职幼师学生的招生来源有直接关系。

(2)学生基础技能水平中舞蹈和韵律操类等身体技能类课程学习较好。学生美术、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儿歌即兴弹、伴奏能力表现一般。

(3)知识学习较为死板,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同幼儿园课堂进行紧密结合以学以致用。

(4)学生职业能力一般,学校课程设置中,需要加大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设置。

(5)中职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人文及管理知识都较差。

(6)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和协作精神表现较好,但敬业精神不强。

(7)学生实际能力发展表现出不平衡特征。整体来说,学生的实际能力还较弱。

2.建议

(1)调整幼师的课程设置,既要重视基础文化课,又要兼顾职业能力课。在国家的中职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的指导思想下,进一步梳理课程内容,依据岗位能力细分,建立专业理论课、职业能力课、基础技能课、扩展技能课、幼儿园见习与实习模块,从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与学科方向侧重性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基础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有所长,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并能同幼儿园职业密切联系起来,灵活运用,学以致用。

(2)革新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先进形象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利用国内外有关幼儿园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或场景教学,让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都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生动的案例场景中。并在案例中,适时渗透法律、人文、管理等知识,让学生在看视频、听故事里学到跟自己职业最贴近的知识。

(3)加强校园合作。加强校园合作,利用幼儿园实际的工作环境,对幼师学生定期开展“实战性”实习,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及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作者单位:南阳市宛西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胡红玲

第三篇:拓展幼师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幼师生职业能力发展

[摘要]幼师体育教学应为幼儿师范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包括基本目标与拓展目标两个层次。这就需要幼师体育教学深化改革,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既能针对幼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施教,促进其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又能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幼师学生将来科学地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幼师体育教学;职业能力

一、拓展幼师体育教学目标的意义

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不但被我国高、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界普遍接受,而且也是国际职教界的共识。在我国,幼儿师范学校一直是培养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主要基地。幼师生作为在校学生和准幼儿教师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幼师学校对他们的培养必须既着眼于幼师生作为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又必须为幼师生将来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坚实的职业能力基础。作为幼师学校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的幼师体育教学由此应与一般体育教学有所区别,其教学目标应包含基本目标和拓展目标两个层次。其中,基本目标与一般体育教学相同,都是为了促进受教育对象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拓展目标则应与幼师学校其他领域的课程与教学一样,服务于幼师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又主要是通过培养与发展幼师学生将来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的职业能力来实现的。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明确规定:幼儿园应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幼儿园体育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域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当前幼儿园教育未实施分科教学的情况下,每一位幼儿教师都应当具备科学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的能力。这种教育能力由此是幼儿教师职业能力中重要且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准幼儿教师的幼师生除了通过幼师学校专门组织和实施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等课程来学习和获得外,幼师体育教学应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让幼师学生在掌握幼儿教育基本规律与原则的基础上,能将所学习的关于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知识与基本运动理论相结合,熟练掌握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组织程序与实施原则,从而为将来科学、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奠定职业知识与技能基础。

二、幼师体育教学基本目标的实现

幼师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让幼师学生在掌握系统、科学的体育运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从而为幼师生的在校学习和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基础。

幼师学生大都为18~21岁的女性群体。在此年龄阶段,女生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在生理形态上已和男生有明显的差异。她们肌肉工作缓慢,灵巧性差,容易产生疲劳,恢复时间也较长;心血管系统机能也比男生差,心肌和呼吸力量较弱,脉搏输出量小,女生在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心跳次数来保证每分钟血液输出量,所以速度和耐力都差于男生。这种生理解剖特点导致她们对体育运动的惰性大、兴趣小。同时,该年龄段的女生在心理上又表现出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她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内容能一反常态地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如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韵律活动等都对她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为她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的练习使自己保持健美的身材,塑造形体美、姿态美以及高雅的气质。

针对幼师生的这一生理、心理特点,幼师体育教学应积极适应受教育对象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改变教学策略与方法,为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应优选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运动量。首先,应根据女生形态结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多做动力性练习,少做静力性练习,同时要考虑力量、速度配合恰当,根据幼师女生生理机能特点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防止疲劳过度。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对练习强度指数有恰当的估计,对主要练习的安排留有余地,以防失控。课堂上,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出汗量、呼吸情况及动作的准确程度等,以便随时调节运动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二是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满足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首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加强其形式的竞争性、游戏性和趣味性,注意“寓教于乐”,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各种身体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其次,应想方设法将技术性的跑、跳、投等动作练习转化为健身跑、健身跳、趣味投等运动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基础上改善其身体形态机能,增进其健康。此外,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个体身体素质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人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使人形成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面貌,坚毅顽强、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质,活泼开朗、合群乐观的个性倾向。幼师体育教学在积极探索适应幼师学生身体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还应将体育锻炼对幼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考虑在内,以让学生树立科学而全面的健康概念,最终形成顽强、勇敢、团结、向上的体育精神,使其身心素质获得良好的发展。

只有具备了健康的体魄,幼师学生才有精力完成学业;也只有有了健康的身体,他们才能在将来胜任繁琐而沉重的幼儿园工作。同时,也只有幼儿教师自身热爱体育,能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他们才能以自己的精神面貌与兴趣爱好影响幼儿,使幼儿也热爱体育,乐于参加体育锻炼。总之,幼师体育教学基本目标的实现对幼师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将来承担职业责任、完成工作任务都具有深远的奠基作用。

三、幼师体育教学拓展目标的实现

幼师体育教学的拓展目标应是有意识地通过多种途径与形式向幼师生传授体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与规律,并在促使其理解、掌握、运用的基础上,能自觉地将有关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下领悟和掌握将来组织实施幼儿体育活动时应遵循的教学规律、原则与方法等。

幼师生将来组织和实施幼儿体育活动时应遵循的教学规律与原则和一般的学校体育教学应遵循的规律与原则既有相同之处,也必然存在显著差异。说它们有相同之处,是因为它们从内容上而言都属于体育教学领域,都要达到促使受教育者体育观念与能力发生变化的基本目的,因此对施教者有一些基本的共同要求,如施教者应当都会喊口令、指挥队列变化、能清楚准确地讲解动作要领并进行规范正确的动作示范等。之所以有所不同,是因为受教育对象的不同必然会使其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存在很大差异。如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可以主要采取集体教学的方式,先由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和示范,然后让学生自主练习。而对幼儿来说,这样刻板的教学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幼儿更喜欢游戏,

更喜欢模仿同伴,也更喜欢自由地舒展他们的肢体,因此要想幼儿体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幼儿教师必须善于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幼儿体育活动,善于与其他领域的活动如唱歌活动、舞蹈活动等相结合来组织体育活动,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与解释动作要领及其步骤等。

为适应幼师学生将来的职业需要,幼师体育教学应有意识地强化幼师生创编体操、组织游戏、掌握幼儿运动理论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体操是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幼儿园普遍开展的早操或集体户外活动都将体操作为重要的项目,要求幼儿教师能够创编适应本园或本班幼儿身心特点、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有趣的体操,因此幼师体育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师生创编体操的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在向学生全面、系统地讲解徒手操、轻器械操的特点和编操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创造更多实际运用的机会,以使幼师学生能够根据编操的原则、用途及幼儿的年龄特征,不断编出动作简单、易于模仿,而又有新意、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又如,幼师体育教学应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幼师生将来组织幼儿体育游戏的能力。教师应尽力让学生多接触各种各样的游戏,从熟悉游戏的玩法到学会改编熟悉的游戏,再到创编新的游戏,并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教师组织游戏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为学生将来组织各类幼儿体育游戏打下基础。再如,幼师体育教学应通过理论课、观察实践课等途径使学生充分、全面地了解幼儿不同年龄阶段各身体系统、器官、组织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等,掌握体育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以及幼儿体育卫生保健、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以保证学生将来组织和实施的幼儿体育活动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能够真正保障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其中,有关体育卫生保健与安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尤为重要。因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幼儿教师在组织和实施体育活动时必须高度关注卫生保健与安全问题,一方面应有意识地教给幼儿自我保护的知识和受到伤害后如何自救的知识,另一方面事先要对体育活动涉及的人、事、物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并在不可完全避免的情况下,积极准备应急预案。幼师体育教学应在此方面承担起重要的教育与培训责任,以培养幼师学生将来勇敢面对和积极应对幼儿体育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卫生保健与安全问题的职业能力。

体育教学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师范学校来说,幼师体育教学因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将来组织和实施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职业能力,而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幼师体育教学应努力突破一般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拓展教育内容,更好地为幼儿师范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

作者:陈智峰

上一篇:科技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幼师教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