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土地流转工作调查

2023-01-03

第一篇:集体土地流转工作调查

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合同书

发包方:民勤县苏武乡泉水村八社联户18户(以下简称甲方) 承包方:民勤县三雷镇三陶村四社周生忠(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签订本合同,供双方共同信守。

一、土地的面积、位置

甲方受泉水村第八生产合作社18户联户村民委托(委托书附后)经泉水村民委员会同意,报苏武乡人民政府批准将位于民湖路13公里总干渠东泉水村委会所属泉水八社18户联户经营的东荒地200亩,依法流转给乙方使用。

土地范围:东起沙丘西沿,西至总干渠东边路东沿,南至五社荒地界线,北至总干防洪渠南岸(后附图)。

二、土地用途及流转形式

1.土地用途为种植业和林果业。

2.流转形式:承包经营。承包范围内现有机井及水电线路等附着物一并移交乙方使用、维护(清单附后)。

三、土地的流转经营期限

该地流转经营期限为20年,自2014年4月1日起至2033年4月1日止。

四、土地的流转费标准及金额

该宗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200元,合计每年流转费金额4万元,20年 1

共计金额80万元。

五、土地流转费支付方式及时间

乙方负责将土地流转费分三次支付给甲方,第一次于合同签定时一次性付清前五年的流转费20万元;第二次于2018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第二个五年的流转费20万元;剩余十年的流转费于2023年12月31日前一次性付清。

六、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依法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承包到期后,甲方有权收回乙方的土地经营权。

2.有权监督乙方仿照流转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

3.按照合同约定时收取土地流转费。在合同有效期内,如遇政策性调整,甲乙双方可共同商量解决,但必须充分考虑由此对乙方造成的损失,并予以赔偿。

4.维护乙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单方面解除流转合同,不得干涉乙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5.甲方应当保障乙方正常生产所必须的水权配置和通路条件。

6.甲方按合同签订时的现有状态无偿向乙方提供机井、取水设施设备、供水渠道、供电设施设备及取水、供电手续。

7.经营过程中,若发生土地权属地界纠纷及当地群众干扰、阻挠、破坏等情况,甲方应及时出面,按时化解,若给对方造成损失,甲方应给予相应赔偿。

8.乙方如果发展政府鼓励提倡的产业,甲方应当给予乙方相应的政府政策性扶持。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和期限,有权依法利用和经营所流转的土地。

2.享有流转土地上的收益和林权和按照合同同约定购置财产的所有权。

3.享有对公共设施的使用权。

4.乙方可在流转的土地上建设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生活设施。

5.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按合同约定只能用于种植业、林果业,决不允许用于搞工业厂房修建、养殖小区的修建、砖厂等办企业用地。

6.乙方不得用流转土地抵押贷款。

7.乙方不得用流转土地抵偿债务。

8.承包期内,若甲方提供的原机井和供水、供电设施不能正常使用,由乙方负责更新,产生的费用均由乙方承担,流转期满后,乙方保证归还甲方原有农电设施的完整性(以清单为准)。

七、合同的转包

1.在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可以将流转的土地全部或部分转包给第三方。

2.转包时签订转包合同,不得擅自改变原来流转合同内容。

3.本合同转包后,甲方与乙方之间仍应按原流转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乙方与第三方按转包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

八、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1、本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

更或者解除合同。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协议方可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2、在合同履行期间,任何一方法定代表人或人员的变更,都不得因此而变更或解除本合同。

3、本合同履行期间,如遇国家建设征用该土地,征地补偿归甲方所有,乙方自建的地上附着物和林木的补偿归乙方所有。

4、如甲方重复发包该土地或擅自断电、断水、断路,致使乙方无法经营时,乙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其违约责任由甲方承担。

5、本合同期满,如继续流转,乙方无条件享有优先流转权,双方应于本合同期满前续签流转合同。

九、违约责任

1、乙方应当按照本合同约定的期限足额支付流转费。如乙方不能按合同规定时间缴清土地承包费,则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

2、本合同转包后,因甲方的原因致使转包合同不能履行,给转包后的承包方造成损失的,甲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应承担相当于承包期所有流转费的违约金。

十、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

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协商不成的,首先请求村委会和苏武乡人民政府调解;调解不成的,向民勤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直接向民勤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一、本合同未尽事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由双方约定后作为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二、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章后生效,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和见证人各执一份,乡镇农经部门存档一份。

附件:

1、流转土地示意图

2、流转土地地上附属物移交清单

甲方:民勤县乡村民委员会(盖章)

法定代表人(签字):

乙方:三雷镇三陶村四社(印章)

负责人(签字):

监证单位:民勤县苏武乡人民政府(盖章)

负责人(签字):

民勤县农村经营管理站(盖章)

负责人(签字):

签订时间:二O一四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二篇:集体土地流转新型城镇化试点

权威人士3日透露,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确权工作有望于11月前完成。在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得到进一步推进,但可能不会突破现有法律框架。

业内人士介绍,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三部分。截至去年底,全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累计确权登记发证约620万宗,发证率达94.7%,部分地区已全部完成。今年8月底,国土部发文表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确权工作进行抽查。

由于权属关系复杂,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工作进展相对缓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这项工作可能会提前完成。

上述权威人士表示,随着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确权工作有望于11月前完成。不过,要实现城乡土地同权同价,以及城镇建设用地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由交易,恐有一定难度。

未来数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等可能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其中,一些东部城市可能会被纳入试点。“扩大试点”有可能成为土地制度改革突破口,进而带动制度破局。

按照国土部工作安排,今年将研究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指导意见、部署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及总结推广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经验和做法。

为配合土地制度改革,《土地管理法》修订工作可能在年内取得进展。

福建新闻网福州7月16日电 (记者 孙贤迅)新型城镇化试点今年7月起在福建全面启动。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6日宣布,福建最早实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石狮市进行全域城市化发展改革试点。

石狮是福建聚集外来人口较多、产业支撑较为扎实的新兴城市。福建首选石狮为城镇化试点,主要是在经济和社会转型上进行探索,以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稳步推进“人的城市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孟芊告诉中新社记者,石狮全域城市化改革试点,重点在人口、土地、规划和行政等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破解制约城市化发展的结构性、制度性障碍。

据透露,此项试点主要突出人口管理、产业布局、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八个一元化”改革,逐步实现传统产业转为现代产业,传统农业转为现代都市农业,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外来人口转为本地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乡镇转为街道,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转为全域城市化土地管理制度,具体包含户籍、产业、规划、土地、公共服务、行政管理六个方面。

在土地方面,石狮将完善土地市场运作体系。福建省政府支持石狮市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列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交易平台,统一管理、直接入市,实现土地同地同权同价。

福建一些沿海县、市聚集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山区一些县、市,则成为人口净流出地区。孟芊称,福建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将从多个层面选择若干试点,进行多样化的探索。

目前,福建还积极推进德化县、光泽县等城镇化试点方案和相关工作。(完)

昨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经省政府同意,石狮市全域城市化发展改革试点方案近日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标志我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全面启动。

石狮全域城市化改革试点,将重点推进人口、土地、规划和行政等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着力破解制约城市化发展的结构性、制度性障碍。通过人口管理、产业布局、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八个一元化”改革,逐步实现传统产业转为现代产业,传统农业转为现代都市农业,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外来人口转为本地市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乡镇转为街道,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转为全域城市化土地管理制度。

“石狮是我省聚集外来人口较多、产业支撑较为扎实的新兴城市。选择石狮作为城镇化试点,顺应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的总体趋势,有利于在经济和社会转型上进行有效探索,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稳步推进人的城市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孟芊表示。

石狮全域城市化改革包含六个方面主要内容——

户籍方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解决“人户分离”问题。实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逐步推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居住证申领人群全覆盖。

产业方面。按照“升级淘汰落后,改造代替关停”的思路,加快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引导城区传统企业退城入园、退二进三。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型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培育现代化物流中心,发展滨海旅游,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建设闽南地区消费中心。

规划方面。编制全域一体空间统筹规划,建立生态控制线管理体系,严格限制城市建设无序蔓延。探索“多规合一”规划管理模式,推进生态控制线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多规融合试点。强化规划实施管理的约束性,做到“一张图作业”。

土地方面。完善土地市场运作体系,支持石狮市向国土资源部申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纳入国有建设用地交易平台,统一管理、直接入市,实现同地同权同价。探索征地制度改革,实行“人地挂钩”政策,根据吸纳外来人口的数量,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

公共服务方面。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供水、供电、燃气、信息通信、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联网对接,打造智慧城市,形成全域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系。建立均衡优质的区域教育体系,提高示范性幼儿园覆盖率,所有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实现标准化。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制,构建全覆盖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方式的住房补贴制度。

行政管理方面。根据全域城市化进程和管理服务人口规模,按照“综合化、扁平化”思路,整合行政职能,调整党政机构设置。适时推进镇改街、村改居、社区重划等行政区划调整。启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实行政府聘员制度。

“我省正在研究制定城镇化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城镇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试点是重要抓手之一。我省将从多个层面选择若干试点,进行多样化探索,发挥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打造一批可学可看可推广的典型,为全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积累经验、提供标杆。”?孟芊表示。

据悉,目前德化县、光泽县等城镇化试点方案和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我省将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陆续推动部分具备条件的区域开展不同主题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农民工重要聚集地开展农民工市民化试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开展产城融合发展试点,山区一些县市以发展现代农业、开展土地流转、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为主题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将出新规

本报讯 在深圳获批就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交易进行试点之后,作为全国土地主管部门的国土资源部,已经开始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对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入市交易进行改革——这项工作已经列入国土资源部2013年工作重点。

目前,国土资源部已经部署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的研究工作,并有可能在2013年出台。“指导意见”有望就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有偿出让、交易方式、收益分配方式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按照中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尚不能自由流转。

有望直接入市

由于征地补偿按照土地生产价值确定,而交易价格由市场价值确定,从而形成了“土地价差”,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法分享其间的土地增值收益。

“国土资源部正在着手准备制定‘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指导意见。”2013年1月23日,山西、山东等省国土资源厅的官员分别向记者证实,国土资源部已就此问题向地方国土厅局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并将其作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工作。

对于上述说法,国土资源部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部署的2013年重点工作中,确实包括“指导意见”的研究、制定和起草。在对该项工作提出要求时,徐绍史表示“研究出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指导意见”。

在现行土地管理制度下,包括集体建设用地在内的所有农村土地均须通过征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后,才能入市,一旦“指导意见”出台实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将有望突破现有体制,获得直接入市交易的空间。

“土改”新起点

由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问题涉及环节较多,“指导意见”有望成为一系列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突破点”。

在部署研究出台“指导意见”的同时,国土资源部还部署了包括“征地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改革”等一系列有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工作。“有的是加强研究,有的是部署试点,工作都围绕着改革展开。”一位地方国土厅官员告诉记者。

多位地方国土厅基层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尽管征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对象不同,但在范围上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因此,征地范围缩小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扩大需要同步推进。

对此问题,国土资源部已经有所考虑。

“指导意见”中除对范围、程序、交易等环节进行规定和规范外,还将涉及流转收益分配的方式等问题,“这对于其他农村土地产生的补偿、收益的分配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前述国土资源系统的专家称。 (据《中国经营报》)

第三篇: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合理规范的流转

关键词:使用权的流转

集体土地使用权

有形市场流转

合理规范流转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必然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如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有偿使用的方式进入市场流转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作为与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并存的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其在使用制度上如何改革,进入市场流转,是当前需要从法律上、政策和制度上加以研究、探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对今后农村经济乃至于整个市场经济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现实中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已普遍存在

近几年,随着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特别是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价值和资产价值越来越显现,交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具体表现在:

(1)

农村集体组织以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联营的方式兴办乡镇企业;

(2)

乡镇企业间的兼并、合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革而发生使用权人变化;

(3)

因农业结构调整,致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转移;

(4)

近郊农民的宅基地以出租、抵押、转让而使得使用权人发生变动。现实证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这种转移已普遍存在并且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现行的土地法律和政策对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特别是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有较多限制,行政干预也多,但一味的禁止和限制而忽视客观存在的实际要求,不但难收实效,也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利。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日趋成熟的条件下,正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推行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合理、规范的流转途径已迫在眉睫,需要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方面予以创新。

二、集体土地使用权

流转

中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法律制度在确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力内容的行使上有明显的不完全性。如在集体土地使用权方面,规定集体土地只能用于农业生产或农民宅基地建设、光办乡镇企业或者乡

(

)

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而对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法律明令禁止。在对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使用上,《土地管理法》也做了如下规定: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出租用于非农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转移的除外。

造成实际操作性差。在收益权方面,由于集体土地不能直接参与市场经营活动,如房地产开发,使得农村集体组织丧失了这部分土地收益,农村集体经济实力难以壮大。此外,由于国家征地的强制性,集体土地所有者在如何处分自己土地时缺乏地位。

高新区处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其外环生态圈以北区域处于城郊,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区位优势,是高新区乡镇企业主要分布区域,也是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产生流转的主要区域。分析高新区集体土地使用权

流转

现状,存在以下问题:第

一、产权关系不明晰,使用权

流转

难以规范。表现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产权关系不明晰,村民小组与村民委员会法律关系不明确,权力主体行使上较模糊;土地与地上建筑物分属不同的主体,即农民集体组织将土地租赁给企业使用,地面建筑物、构筑物由企业自建或与本村集体组织联合修建。这就造成在产权关系上由多个法人实体共有,一旦发生经济纠纷或因企业倒闭破产,各方利益难以得到保证。这也是农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合理规范流转的重要原因。第

二、管理不到位,土地利用率低下。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即高新区是在老区基础建设新区,所以对原有乡镇企业用地难以从源头上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对新增的乡镇企业用地虽然明确规定到规划的乡镇企业工业园中发展,但由于种种利益关系难以完全做到,致使违法占地行为履禁不止。第

三、闲置土地处置难。乡镇企业一旦经营不善,停产倒闭后,因债权债务关系使本集体经济组织难以收回出租的土地,或收回后又难以及时出租等,造成建设用地闲置,存量土地不能有效利用。第

四、城市化步伐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到制约。随着高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致使规划区内农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受到限制,被拆迁的乡镇企业难以新

占地

进行发展,造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总量的减少。由于受到市场机制的调节和政府征地资金的限制,对农民的就业安置以及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补偿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失去土地后的经济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

此外,由于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设定概念模糊,

农民集体

没有明确的法人代表,在行使具体权力时,作为所有权人的农民集体的真实意愿难以得到真正体现,使一些村、组干部利用其地位,充当所有权代言人,为自己牟取利益。在收益分配上,由于没有完善的制度,村务难以真正公开,一些村、组干部利用制度缺陷侵占了大多数农民的利益。上述现象的存在已严重阻碍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深化改革。

三、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考

1、在法律和制度方面进行创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不完全性从根本上讲是国家意志在立法上的表现。它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以及土地市场的垄断。但垄断是不宜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在法律上重新确立集体土地在各项权力上的内容和赋予更完善权力行使能力,在倡导国家在土地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同时,将集体土地使用权纳入有形的土地市场。这些都有待于在法律规范、政策制度方面进行创新。

2、科学的界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在此基础上建立严谨的组织结构和明晰具体的产权形态、完善的收益分配制度,这是推行农村集体土地

资产化、产业化

政策的前提,是农村集体土地有偿使用、合理流转的前提。

3、对农村集体土地推行

资产化、产业化

制度,实行

公司化、企业化

管理模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对集体土地实行资产化、企业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总体发展,有利于缓解因征地拆迁带来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使农民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有保障。从而,从根本上给农村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相对稳定的出路。

4、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有形市场流转的具体方式上可以借鉴和引用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的模式,即实行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构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可抵押、可流动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制度,并规范程序。

具体做法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谈:

(1)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控制土地用途、用地规划,并建立报批,逐项审查的

流转

程序;

(2)

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对加入

流转

的特别是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土地非农建设用地应权属清楚、四至明确,并进行土地评估,制定出参考地价标准;

(3)

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企业公司或股份公司的形式,以土地资本入股的方式投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如高速公路建设,与旧城改造相关的房地产开发等按所占股分的份额,享受收益分配和其它权益;

(4)

在城市化进程中国家对集体土地具有优先购买权。即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不再实行

征用

,改为

购买

,对农民不再进行人员安置,只转变户口。具体的安置由壮大后的农村经济组织进行;

(5)

对农村集体土地作税制上的调整,增大税收力度。

第四篇: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新机制

文章来源: 《理论前沿》2004年第4期 [作者: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张翀] 发布时间:

08-06-16 10:33:06 27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农村土地承包法》特别强调了农民的土地流转权,不仅在政治上保护了农民的土地权益,还给占中国人口73%的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法律武器。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这对我们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确保农业基础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研究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完善和创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机制,是当前我国土地政策法律研究的重点。

一、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主要内涵

土地权利的流转,一般是指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如政府征用土地,致使农民 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在现阶段,我国土地流转更多的表现为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农村主要表现为农用地的内部流转(指由已承包土地的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该土地的使用权在一定的限期内转让给其他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流转。按照我国《宪法》和现行的土地管理法,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流转是不合法的。因此,在研究农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时,最狭义、最典型的土地流转的概念,是指得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再把承包经营权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他主体的行为,这也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二、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和收益权得到了分离,土地流转开始活跃起来。但是,目前的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折时期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主要依靠农民群众的自发力量推动建立的,这就注定了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性以及后续补充、修改、完善工作的长期性。家庭经营承包尽管有效地解决了劳动和报酬的脱节问题,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但终究还不是完整的农地制度,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种制度的缺陷就越发明显地表现出来,诸如因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造成了实施现行农地制度的困难;土地变动频繁、人地关系不稳;农户土地规模小,地块细碎,效益低;土地转让收益分配不公与失序;土地纠纷多等问题。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现行制度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趋势不相适应。反映到土地流转领域,由于农户的土地权利过小过少,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使用者不能够依照法定程序自主地有偿转让、出租、抵押土地,因而大大阻碍了土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同时也造成了土地隐性市场和投机活动的猖獗,影响了土地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因此,建立、完善和创新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机制,不仅是土地资源配置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贯彻“十六大”精神、促进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农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乃至整个土地制度的重要内容

根据土地流转的本质特征,不论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流转(国家征用),还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都属于土地流转的范畴,从理论上不能否定其中任何一种形式的土地流转。现阶段,弱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土地问题上也是如此。落实农民土地权利的根本之策,就是在法律上认可农民得到的承包权是物权,因此,在农户依法取得了农用地的承包权后,承认农户具有将使用权再次转移的权利,这是尊重农民权利,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措施,合于逻辑,合于法理,有助于从理论上理顺产权关系,促进土地流转制度乃至整个土地制度的科学研究,是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乃至整个土地制度的重要内容。具体表现在:

(一)农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有助于稀缺和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更优配置。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促使土地这一基本资源升值,变得愈加珍贵。只有建立实施科学、合理的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潜在价值。

(二)农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将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降低

生产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后,农民在自己保留承包权的前提下,从自身利益出发,自愿地将无力耕种或不愿耕种的土地及时转让出去,将土地调整的决策权分散到各个农户,有利于促进土地的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的实现。同时,明确农户自己有决定土地流转的权利,也可消除农民害怕集体频繁调整土地的顾虑,从而增加农业投资,加强土地集约化经营。

(三)土地使用权流转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进一步优化组合。土地流转可以使经营中发生的劳地比例失调得以及时自然调整,从而使农业生产力要素在总体上保持动态的优化组合。

(四)完善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农村土地流转是实际土地使用权的再分配和优化过程,它有利于使那些劳动力紧张的农户或从事

二、三产业的农户,在保留其承包权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权流转出去,让种田大户去专门集中经营土地,促进农业的整体发展。

(五)新的土地流转制度具有强大的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保障功能。随着城镇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和新的工程项目的实施,农用地的非农化使用规模越来越大,违法转让和剥夺土地承包者受偿权的现象相当普遍,由此而引发的干群矛盾甚至冲突相当严重。如果以法律形式明晰土地的支配权和转让收益权,那么必定有利于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

四、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新机制的主要途径

(一)要建立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利益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农用地流转法律法规体系,为依法建立新的农用地流转市场提供法律保护和政策依据。

目前,我国土地产权流转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尤其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面存在较多的“空白”,而这些权利的流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将变得越来越频繁,因此,急需研究和制定这方面的政策,以完善产权流转制度的法律体系。

(二)加快建立、健全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土地使用权流通市场,一方面发挥着中介作用,为转让方和受让方牵线搭桥,促成交易;另一方面又发挥着市场监督作用,防止发生土地投机等非法交易的行

为。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具有以下功能:第一,优化农用地资源的配置,即运用价格的机制来引导农用地的供给与需求;第二,沟通农村土地经济关系,评价土地价值;第三,传导经济信息,沟通供需,促成交易,活跃经济;第四,协调土地收益分配与平衡供求的矛盾。

现阶段要建立农用地流转市场,促进农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研究建立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运行机制,重点是农用地使用权的价格机制。要实行公平地价制度,运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与国有土地使用权价格相协调的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基准地价,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定期公布。可以委托具有地价评估资格的地价评估单位和评估师评估地价,并报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就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约束机制而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约束、金融约束、税收约束、产权约束、内部责任义务约束机制。就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中介机制而言,农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发展需要配套的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要建立包括咨询、评估、代理、仲裁等机构及其相关的制度,并做好农地保险等工作。就农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收益分配制度而言,应当使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收益在交易当事人之间合理分配,以保护各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另外,还要采取措施,促使农用地使用权交易活动的公开化、契约化、货币化,提高农用地使用权市场的透明度。

(三)做好农用地产权管理工作。

1.准确界定土地所有权主体。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在法律上似乎早已确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所有权的主体并不明确,这就给土地产权管理带来了困难,因此,必须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界定产权主体。对于集体土地,有条件的地方应当建设乡、村、组各级以土地为主的股份合作公司等集体经济组织,并真正明确其法人地位,依法行使集体土地所有权,使其成为可以根据生产需要和市场规律,依法独立地进行土地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把乡级政府和村干部个人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支配权、收益分配权剔除掉。

2.理顺土地产权关系。要理顺土地产权与管理权之间的关系,一切土地产权的流通均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运行。同时要理顺土地产权内部的关系,即所有权与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部分处置权以及租赁权、抵押权等权利的关系。

3.加强土地登记。一切土地产权的流转都必须进行土地登记,否则,土地产权人的权利就无法得到保证。但是,当前土地登记工作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在没有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土地权利证书前,土地权利人就已经实际上取得了用地的权利,这就造成了土地登记工作在人们心目中可有可无的印象,其原因除了有管理机制不顺外,还有土地登记的基础工作跟不上等。因此,加强土地登记工作,不仅要强化法律宣传、提高土地使用者的法律意识,而且要改革管理体制,并努力做好基础工作,使土地登记成为惟一的合法使用土地的前提条件。

4.抓紧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如根据农用地的位置和土地肥沃程度进行分等、定级。抓紧地籍管理和土地利用的规训工作,对土地利用以及权属的变动加以监督,同时跟踪土地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变化,为土地流转提供准确信息。

(四)抓紧研究制定农用地使用权的抵押制度。

发展农业,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在农业生产的各个关键阶段,为了不误农时,农民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了生产的发展,必然向金融机构提出借贷的要求。但金融机构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民间借贷市场就趁机发展起来,农村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加。政府应当在赋予农民对耕地等集体土地使用权以物权地位的基础上,允许耕地等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作为可以抵押的财产,以此作担保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从而使发展农业生产有可靠的信贷资金作保证。

(五)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地流转拉动力。

围绕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国家和集体经济组织在保证农民有充分的决策经营权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和社会化服务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作物布局,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与此同时,组织农户进入市场参与流通,搞活农产品的流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加大农村土地流转的拉动力。

(六)稳步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股份合作制在克服土地使用的分散性,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稳定农地关系,加速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国浙江、广东、江西、河北等地近年来已探索了几种农业土地股份制的模式或做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农地股份合作制前提是把土地作为一种商品,

允许土地使用权入股,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这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的深化,因而必须在稳定和完善家庭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进行。现阶段,在我国推进农地股份合作制,要在经济较发达、农地规模经营程度低下的地区积极试点、稳步推进,以促进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

(七)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农用地流转的监管。

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要认真执行现行土地制度,确保政策上的合法性。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流转。要做到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国家对农户承包土地的流转,要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对流转的办法、程序、合同关系的变更及相关的制约都要做出明确的规定,制定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务工经商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一定要保持农村土地的农业用途,要杜绝借流转之机,改变耕地性质的现象,确保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要高度重视农地流转的调查研究工作,对流转产生的原因、内在规律、客观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积极探索和建立科学的流转管理的方式、方法,规范流转市场服务行为。参照国有土地流转市场管理的法规和办法,开展执法监管工作,引导集体土地市场健康发育。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农村集体土地的资本化运作,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又一次革命,只有让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起来,才能应对加入WTO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才能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

第五篇:土地流转问题调查问卷

户主姓名:年龄:劳动力人数:

家庭住址:文化程度:家庭人口:土地面积(最初集体承包的):

1.你是否有过土地流转的经历?

A有B无

2.若有,属于哪种方式?

A租入B转出

3.什么原因促使你出租土地?

A外出打工 无人照管B 农业种植收益低

C缺乏劳动力D 其他

4.什么原因促使你租入土地?

A劳动力过剩B扩大生产规模的需要

C受亲朋好友的委托D其他

5.你在确定土地流转关系时 采取什么方式?

A口头协议B书面协议C第三方证明D其他

6.你认为在确定土地流转关系时签订合同必要吗?

A没有必要,都乡里乡亲的谁也不回坑谁

B没有必要,有纠纷了找村干部解决就可以

C有必要,白纸黑字最可靠

D有必要,出了问题有据可依

7.你们进行的土地流转行为是私下交易还是上报给村委会登记过? A私下交易B上报登记了

8.在土地流转中是否发生过纠纷?

A发生过B没有

9.若有,是什么原因?

A没有签订合同B合同条款不健全不合法C合同当事人违约D其他

10.你从谁家里租入土地?

A邻居家B本村亲戚家C本村亲戚家D其他

11. 谁从你家里租入土地?

A邻居家B本村亲戚家C本村亲戚家D其他

12. 你租入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A 10%~30%B 30%~60%C 60%~1000%D 100%以上

13.你家里租出土地占总面积的比例:

A 10%~30%B 30%~60%C 60%~1000%D 100%以上

14. 你租入土地是否讲好期限?

A没有B讲好期限C 讲好租期不定

16.你租出土地是否讲好期限?

A没有B讲好期限C 讲好租期不定

17.你租入土地期限为

A 1年B 2~5年C 5年以上

18.你租出土地期限为

A 1年B 2~5年C 5年以上

19. 你收租金的形式为

A 收粮食B 收钱C收其他D 什么也不收

20.你交租金的形式为

A 交粮食B 交钱C交其他D 什么也不交

21.您认为土地流转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希望政府部门做什么?

上一篇: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下一篇:交通运输执法人员考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