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应龙有感

2024-05-03

华应龙有感(精选10篇)

篇1:华应龙有感

有感华应龙的“融错”教育

青岛鞍山二路小学 安军莉

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虽然结束了,但各位专家所做的精彩讲座仍萦绕耳旁,给我启迪,促我深思。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陈显青主任谈到的国内知名的数学大师华应龙的“融错”教育。作为一名数学大家,华老师依然能够沉下心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依然能够蹲下身来,聆听每一个学生思维的声音,依然能够尊重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错”中学习,在“错”中发展,在“错”中成长,让我钦佩不已。

追觅华老师成长的历程,不难发现,华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名全国数学名师,就在于他能够做到耐得寂寞,坚守自己“当一名好老师”的愿望,坚持在不断地反思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遵循“相生相克,相反相成”的哲学思想,独创了“融错”教育——容错、融错、荣错,在“容错”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包容学生的错误,在“融错”中,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在“荣错”中,将学生的犯错作为一种学习贡献。他所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是数学文化,他不仅仅是引领学生探索真实的数学生活,更是帮助学生领悟人生的真谛,为学生积淀下创新的人格。

对照大师,我明白了为什么“心如止水,从善如流”。明白了为什么“课堂因错误而精彩”,明白了为什么对学生要进行“融错”教育。很多教师,包括我在内,很少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书籍,钻研教学,提升自己。而且在教学中,特别是出课时,最怕的就是学生出现错误,发出“不同”的声音,怕这种错误,导致自己教学任务完不成,怕这“不同”的声音处自己于尴尬之地。其实,细细究来,这不正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的不够,不能凌驾于课堂之上而造成的吗?如果自己是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那么学生的错误、学生“不同”的声音又怎会让自己避讳不及呢?

要想向华老师那样将“融错”教育进行到底,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作为一名教师要想教好书,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懂得多一些,广一些,杂一些,要了解和熟悉所教学科及相关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真正赢得学生的信赖。因此我要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类的书籍,与智者交谈,将先进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充实自己的文化积淀,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使自己成为一名智慧型的教师。

其次,搭建学生展示思维的平台。课堂学习无差错,在课堂上出错是正常的,如果不出错,那这个教学还有必要吗?所以在课堂上,只要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就应该获得教师肯定性的评价,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努力创新。现代的课堂教学重视充分的预设与智慧的生成,而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正是对教师观念、知识、能力、智慧、境界的一种考验,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紧紧抓住学生的“错”这一难得的生成资源,认真倾听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教育是一种“慢”教育,我要让自己的教学“慢”下来,等待自己的学生,让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思维。更要尊重自己的学生,敢于面对他们提出的“不同”,追问“不同”背后的解释,既然他们想到了,就说明他们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他们并不仅仅是在模仿我。我所要关注的并不是这个“不同”的对与错,而是关注这个“不同”的价值所在,价值的大与小。我要细细聆听学生“不同”的思维,帮助他们分析正确与否,如果是正确的,又可以多出一种解答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如果是错误的,那么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使他们下次不再出错,而且有助他们铭记在心。

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课堂,才是完美的课堂,这样的老师,才是智慧的老师。我愿做一名智者,心存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聆听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能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得到全面发展。

篇2:华应龙有感

盘山县实验学校 高冰冰

结束五年的班主任培训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专家们的成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积累与反思,如果将积累与反思常态化,对我们的教育成长将起到巨大的作用,那时我们便成功了!

积累,来源于书籍,首先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专著,一本书至少三遍以上才能体会其中的精华,从而转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有了正确的教育理论指导后,其次就注重平时工作、生活的积累,作为班主任,每天都与学生打交道,有的让人欣喜,有的让人心酸,有的让人感动,有的让人忧虑,而这些平常的故事就是我们积累的素材,值得用笔记录下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课堂上总会有许多精彩的瞬间需要铭记,如果这些精彩的片段以案例的形式记录下来,我们的教学成长将发生质的飞越,但是积累的过程中,我们最好分门别类,一以贯之,聚沙成塔,才能披沙拣金;积土成山,才能风雨兴焉,开始于积累,坚持于积累,将得益于积累。

反思不仅是对积累进行整理,而且可以激发灵感,产生思想的火花,反思与积累相辅相成。反思,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写教育随笔,有时补记教学机智,抓到灵感和智慧火花,有时追记学生见解,把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补充与完善到课堂的教学再创造中。记得华应龙老师的报告中曾有这样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至今都记忆犹新。在江苏省某节重要的公开课上,由于学生没有带白纸,所以华老师便示意助理去取,为了避免此时的尴尬场景,华老师便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自己的优缺点,很多学习好的同学积极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一个位于角落的男生举手发言到:我是董思成,我是狮子座,我平时都过得很快乐,虽然成绩不算太好,华老师为了激励这名敢于发言的学生,举了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名人小学成绩都不算不好的事例予以鼓励,而状况发生了,一名学习好的学生反问老师:你是打击我们这些成绩好的人吗?学习好的人将来就没有前途呢?华老师当时回答:短短的几分钟,就让我看见了二附的学生能独立思考,敢于直面现实,敢于质疑老师,佩服。到了课节最后时,华老师问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画出一个大圆,这个男孩给出了一个最理想的答案:中间站一个人,固定不动,然后其他同学手牵手围成一个圆,然后一米一米地同时向外走,便成了一个大圆。当他说完答案后,华老师说了一句“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的非常棒,当然,原来做得好也可以做的很好,很棒!的人”所有在场听课的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那节课上的很成功,但是华老师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是提笔记录下这个特殊的案例,他在思考如果将“人皆可以为尧舜”写在黑板上,是不是会更好呢!就在不久的一节公开课上,类似的教学情境再次出现,这次华老师就将一句名言写在了黑板上,弥补了当时的遗憾,塑造了更为成功的数学课。我想这就是反思的魅力所在。

教师,开始、成功于积累,得益于反思。积累与反思,贵在及时,成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积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的收获。

篇3:华应龙有感

本书收录了华应龙老师的12节数学课, 每节课都有独特的色彩和闪光点, 有丰富的内涵。每篇课例包括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专家点评等几个部分。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 也有专家对他的课评;既有他教学实践的反思, 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研读此书仿佛亲历专家如何雕琢一堂堂好课, 受益匪浅。

感想一:幽默。华老师的言语幽默风趣、真诚又富有情意。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1) “那看来我们是山重水复, 找不到路了”; (2) “我刚才发现, 动脑子的人, 算一会儿, 出现问题就不算了;可不动脑子的人呢, 他就一直往后算。所以老师想告诉大家一句话——— (板书) 千金难买回头看”; (3) “刚才画了角, 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了角, 现在不画角, 你就看不到了?哈哈, 就像一个人穿了马甲, 你认识, 他把马甲脱了, 你就不认识了。”

感想二:善于发现差错, 善于思考, 善于乐观地对待挑战。好的数学课不避讳出现差错, 华老师的课确实由于容错而精彩, 老师和学生共同面对这些差错, 从差错中悟出道理, 有所收获, 使一节课变得有味道。心理学中的“试误”、“最近发展区”为有差错的课提供了理论的诠释。华老师把课堂中的差错作为资源来看待, 让差错为开展教学活动、解决教学问题服务。他认为:“数学课堂差错资源化的要义是尊重学生的劳动,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增强学生对错误的免疫力, 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 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品质。”作为一直在一线的数学教师, 我想我们在教学中可能还应当有意识地利用“差错”, 为学生的学习设置“陷阱”。教师不仅不能回避差错, 而且应设置一些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情境, 以了解学生的差错出在什么地方, 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活动, 才能真正做到针对学生需要做出课堂决策。从某种意义上说, 课堂教学中真正的生成性来自于学生出现差错时教师的处理和师生的互动。

篇4:华应龙的化错教育之“道”

而在华应龙老师的课堂上,却完全是另一种状况。即使学生回答问题错到离谱,他依然宽容地笑着,甚至还会给予一定的鼓励。因为在他看来,学生出错,当是天经地义之事,关键是如何认识与分析这些错误,从而将这些错误当成教学资源,进而让学生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于是,就有了属于华应龙老师的“化错教育”。

“化错”的前身是“融错”。融错之妙,在于一个“融”字。因为“融”不是对错误的认可与放纵,而是有效地利用错误,发现学生学习的误区,甚至是教师教学的问题,然后化错误为正确,变难学为易学。

变“求诸人”为“求诸己”

中国第一篇教育学论著《学记》有言:“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意思是说,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费力不大而自己的学习效果好,事半功倍,而且还会感激教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虽然教师很勤苦但自己的学习效果却不好,事倍功半,而且还会埋怨教师。看来,善学与不善学,其状态与效果是迥然不同的。

在华应龙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从始至终积极学习、善于学习,让课堂变成了破解困难、生成智慧的生命激荡的场域。那么,华应龙老师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学习状态?是因为他的善教,教会学生善学,让学生掌握了某些本质性的学习规律。所以,他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课堂上精彩纷呈,亮点频闪。相反,有些教师常常抱怨自己的学生“笨”,不会学习,可就是没有深入思考,是不是由于自己的教育理念不对和教学水平不高造成的呢?

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如果不是一味地“求诸人”,而是不断地“求诸己”,把学生犯错的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积极地探索学生出现这些错误的内在原因,就会与学生形成一种心灵的和谐,从而让教学进入一个良性的运转之中。于是,教师善教,学生善学,也就有了水到渠成的必然。

培育学生“不贰过”的品质

对于数学来说,正确答案也许是唯一的,但是错误的回答却有其不同的原因。计算上的错误,教师往往认为是学生粗心造成的,而华应龙老师则认为,其实计算问题往往是一种综合的表现。比方说24乘3,学生常会得出92的结果。经过调查他发现,这有三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三四十二,写二进一,二进了一等于三,三乘三,变92了;还有一种可能是三四十二,写二进一,二四得八,进了一,得九;还可能是写成了23乘4。了解了学生出错的不同原因之后,再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就会让那些犯了错的学生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孔子为什么特别看重颜回?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颜回“不贰过”,即不犯同样的错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些错误,是正常的,可是,如果连续犯同样的错误,就不太正常了。华应龙老师在发现学生犯错之后,不是盲目地指责学生的错误,而是研究学生犯错的原因,以及不再犯同样错误的规律,并让学生掌握这种规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寻找原因的探究兴趣。正是在这种兴味盎然的探究中,学生品尝到了在数学王国里遨游的无限妙趣,并逐步养成数学思维品质。

华应龙老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与教师不相一致的答案,一定是开动了脑筋,不管其答案是正确还是错误,教师都应当给予鼓励。由此会打开学生更多的思维向度,从而让他们走向积极学习,甚至是高品质学习的境地。

“复归于婴儿”

有的教师在学习化错教育的时候,非但不能步入“道法自然”的领地,有时还会给人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这是因为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技与术,而不是道。

道是什么?可谓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道是整个教育包括数学教育的内在规则,甚至是一种宇宙与生命的规则。华应龙的数学教育,已经升华到了道的境界。他在关注数学教学之术的同时,更关注生命规则之道。

老子曰:“复归于婴儿。”华应龙老师认为,真正的大师,都永葆儿童之心。真正优秀的教师,是终生童心不泯的。他认为,在很多时候,他本人就是一个大儿童,也会如儿童一样犯错。

事实也确实如此。有一次华应龙老师上课时,两位学生当堂指出了他讲错的地方。华应龙老师不但当众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表扬了这两位学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并各赠给他们上书“敬赠我的一题之师”字样的名片。

虽然都是“儿童”,都有童心,可华应龙老师在孩子们的眼里还是大人,还是老师。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姿态更低一些,融入孩子们之中呢?他想到了老子之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华应龙老师认为,真正得“道”的教师,恰如水一样,应当处于下位,是不与学生“争”的。所以,在他的课堂上,他常常有意让位于学生,还有意出错,让学生指出错误,演绎一番“弟子不必不如師,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精彩“故事”。正是由于与孩子们“不争”,才让他的课堂有了“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异光奇彩。

在一般人看来,数学教师只需要研究公式定理及解题技巧,而华应龙老师更多关注了古今中外的哲学。他如痴如醉地阅读世界哲学著述的时候,常常有心游天境、妙不可言的感觉。于是,他从哲学的高度俯瞰教育,在一般人面前难以开启的数学大门,在他那里却打开了一扇訇然中开的大门,从而让人们惊讶地看到一幅绚丽多姿的瑰丽景象。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如果说道家的思想让华应龙老师从“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翱翔于数学教育的神奇太空的话,那么,儒家之道,则让他走进了有着真善美之心的人文世界里。

《周易》有言:“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看来,仁义当是立身之本。华应龙老师认为,教师不仅是人,而且是有知识有智慧有思想的人,更应当有仁义之心。

孔子说“仁者”“爱人”,教师当是仁者,更应爱人。当爱满天下,心怀仁者之心的时候,再看数学教学与学生,就有了另一种心怀。

华应龙老师认为,教师既要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更要有一颗爱生之心。有了这些,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不经意间温暖学生的心灵,甚至让某些受伤的心复苏。从这个意义上说,“化”有方法,更有其丰盈的内涵,有了这些,才能点亮学生生命的前程。

他认为,爱不但能化错,甚至可以融化一切。不管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一般教师认为“朽木不可雕也”的学生,他都投以深深的爱,并让他们在爱中更好更快地成长。

2007年11月,华应龙老师在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五年(4)班上一堂数学课。

上课伊始,华应龙老师让同学们做自我介绍。其中一位男生站起来落落大方地说:“我叫董思诚,今年11岁,生日是8月9日,星座是狮子座,天天都过得很快乐,虽然成绩不算太好。”

华应龙老师为他的阳光心态所感动,不由自主地赞扬道:“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成绩都不好。”

没想到一位女生突然站起来,不高兴地说:“您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人吗?”

华应龙笑着问那位女生:“你怎么说我打击你了呢?”

“您说爱迪生和爱因斯坦上小学时成绩都不好,是否意味着上小学时成绩好的人就没有前途呢?”

为了保证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华应龙老师当时并没有继续与这位女生对话下去。可他心里却一直在思考着,究竟应如何更好地回应这位女生的质疑。

课到尾声,在解决不用圆规怎么画一个大圆时,董思诚别出心裁地回答:“可以先确定圆心,画一个很小的圆,然后1米1米地扩大,一直扩大到比较合适的地方,然后用油漆把它画下来。”华应龙老师情不自禁地夸奖道:“创造!创造!我想你将来会像爱迪生那样去创造!来,给他掌声!”全班同学和听课的教师一起报以热烈的掌声。

华应龙老师继续说:“这让我想到一句古话:‘人皆可以为尧舜,不管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可以做得很棒很棒!”

华应龙老师试图通过这种总结性的话语,给所有学生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你们都是可以走向成功的。

课结束了,可华应龙老师的思考并没有结束,以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当时上课的情景还会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2008年8月6日,华应龙老师打电话给董思诚,问他在干啥。他说准备去补课:“补补,应该的,成绩不好嘛!”华应龙老师从他的语调与笑声里,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坦然和积极的心态,这不正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吗?华应龙老师又一次以欣赏的口吻提到了他画大圆的方法。董思诚笑得很响:“这不算什么,很奇怪的方法,幼稚!”华应龙老师也笑了,而且笑得也很响。这一笑不只是作为呼应董思诚的笑声,还因感到这个孩子未来会有一个特别明丽的前程而发自肺腑地开怀而笑。

6天后,华应龙老师又拨通了曾质疑过他的那位女生的电话。女孩说当时上的什么课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当时自己突然冒出一句:“您这不是打击我们成绩好的人吗?”而且记得华应龙老师说过他们都能做得很棒很棒。

华应龙老师说:“很欣赏你的直言与坦诚,你给我以提醒,让我既要心爱所有学生,也要在言行中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我从心里发出来的爱。”

此后,华应龙老师又先后三次与这位女生通话,直到他感到这位女生不但成绩优秀,而且从心里“原谅”了他,并从他身上感受到为师者之爱的时候,才没再去“打扰”她。

华应龙老师认为,作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还应当让学生感受到爱,不然,爱就有可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不但要心中有爱,还要具备爱的智慧。这样,才能让爱融入学生的心田,进而生成一种美好的情怀,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

华应龙老师说“我就是数学”,既用数学修身,也用数学育人,还用数学立命。

修身、育人、立命三者和谐,才能真正走进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高境界之中。

功夫教育学的巨大能量

很多人认为,数学教师不用像语文教师那样,需要读那么多的书,只要多研究一些数学试题,就可以在教学中应付自如了。华应龙老师也研究过大量的数学题,特别是那些具有共性特征的重点题与难题,以及学生易出错的题。不过,他还有超越一般数学教师之处,那就是他读了很多大师的作品,许多还是高深的哲学著述。

为什么读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与数学教学风马牛不相及的书呢?

华应龙老师认为,从本质意义看,这些书是为生命打功底的书,当一个人有了生命功底的时候,也就有本,本立才能道生。因为这些古今中外的大师所写的书,蕴涵着生命的哲理与智慧。读这样的书,就等于听大师的生命点化与智慧开示,从而为生命积淀下一笔非凡的智慧。于是,大师们的精神与智慧,就会渐渐地嵌入灵魂之中,活跃于大脑之中,彰显于课堂教学之间。这种智慧为其平时数学教学注入神奇的能量,从而让他的课在不经意间闪烁出智慧的光芒。这光芒让很多人感到惊诧,于是有人问他,是不是早就精心预设。其实,更多时候,是灵感突然降临,才让其教学有出奇制胜之妙。因为它早就隐藏在华应龙老师的智慧宝囊里,当某个场景需要它们出现的时候,它们就会一跃而出,放射出奇异的光彩。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华应龙老师一直在研究数学教学的理论,也在实践中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探索。他還有着一般数学教师很少有的“诗外功夫”,这些看似与数学教学无关的“功夫”,却让他抵达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层次。

数十年来,华应龙老师从来就没有与书疏离。他读经典之作的时候,不止于汲取大师的生命精华,他还与这些大师进行心灵对话,感受其乐无穷的幸福。所以,不管工作多忙,他都以书为伴,来滋养自己的生命。这种大功夫、“笨功夫”,恰恰是其走向名师的关键所在。

华应龙老师在与青年教师交流的时候,常常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成就名师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有一个内在的规律。不只是需要研究教学内容本身,还要为走向更高层次积淀丰厚的文化。

意欲解开华应龙老师超越常人的密码,不但要研究他丰富的课堂个案中的解题妙方,还要从本质上向他学习,几十年如一日地走进经典文化。当功夫积淀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名师也就自然而然横空出世了。

篇5: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安康市一小 郑常涛

对华应龙老师的教学风采就有耳闻,他是全国著名的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有独特的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总想有机会去体验一下华老师的教学风采,可遗憾不能实现。去年,有幸加入了我校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王家强老师的工作坊,王老师为我们坊员发了一本华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一书。在暑假期间我拜读了这本专著,本书展示了华老师的12节数学课,以及与这些课有关的教学设计、反思与评价。看了这些课,回答了我们数学老师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可是好课,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书中给我启发最大的就是华老师教我们如何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整本书来看,给我的感觉就是华老师“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十分可嘉。此外,书中华老师鼓励我们通过自己的方法去找到属于自己的数学教学方法,让自己的课堂具有独特的色彩,这对于我们年轻教师而言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只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幸福。”这便是我理解的本书的精髓。

在本书实例中,华应龙老师以“角的度量”教学为例,让学生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华老师在课前慎思,重点解决这三个主要问题,一、创设怎样的情境,二、如何认识量角器,三、如何渗透度量意识。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华老师说的“教和学是一回事,应该追问四个问题:第一,教(学)的是什么;第二,为什么要教(学);第三,怎么做;第四,为什么这么做。”课中多问几个“为什么”,顺着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其实,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好为人师的我们往往会好心地做出一些出力不讨好的事。作为老师如果每节课都能认真思考以上四个问题,我想教学就会达到高效,教学质量也不会差到哪去。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会用这四个问题来指导课前的备课,相信一定会有进步。

通过学习华老师的这12节课例,透过华老师的这些鲜活的数学课表现出的特点,感受到好的数学课课堂教学应该是:

1、好的数学课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好的数学课不避讳出现差错;

3、好的数学课是引发人思考的课;

4、好的数学课要体现数学的本质;好的数学课是自然流露的课。在华老师的这本书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思考的地方,以上只是凭我的理解一点粗浅的认识,这也是我今后在教学中努力的方向。

篇6:读华应龙《个性化备课经验》有感

华应龙老师,江苏南通人。20多年来,他致力于探索人文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尊重、沟通、宽容、欣赏”使他的课堂教学充盈了时代气息,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做中学”,“玩中学”,清新流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特别爱上他的“疯狂数学”。本书中,一个又一个简短、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的确是一门艺术;它让你享受到简单中的不简单,让你享受到纯朴、真实、珍贵的教师的爱和学生的情;让你享受到当今课堂教学中师生生命活力之涌动;…… 而且引发了我的思考——华应龙老师教育教学的“魅力”何在?华应龙教育教学的个性是什么?思考的结果是,我认为可以用“和谐”两字来描述和理解他的教育教学艺术之精华。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华应龙老师教育教学的“和谐”之魅力。

一、“理”和“文”的和谐

数学是一门符号性的学科,是属于理科性的,但华应龙在其数学教学课堂中总让你觉得这些枯燥、抽象的(1、2、3、4、+、-、×、÷等)数字和符号会显示出其主动性、真实性和丰满性,也就是显示出“理”和“文”的和谐结合。首先,他在引入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十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即某个数学概念的引入尽量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如“分数”概念的引入,他设计了小头爸爸买凉席,大头儿子用领带作工具测量的情境;又如“百分比”的概念,是根据学生喜欢踢足球的实际引入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其次,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他在课堂教学中把每个学生都亲切地称呼为“孩子”,把师爱落实在对每个学生的尊重上。尤其是对课堂上和作业中做错题的学生,他是那样的宽容,因为他正致力于探索人文化数学教学模式———“尊重、沟通、宽容、欣赏”。这使他的课堂教学充满着人情味儿。

另外,他的数学教学还有很个性化的亮点,即数学人文素材及东方文化的有意识而又自然的渗透。如教学分数、负数等概念时,他善于给学生呈现数学概念的发展历史;又如在“我会用计算器吗?”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他不仅介绍了计算工具的发展史,而且在“挑战自我”的环节中通过学生在探索体会到难题可以化难为易,从而找到了解题思路时,很自然地介绍我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一哲理对学生可以说是一辈子都受用的。他在课堂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厚的人文底蕴,也为他今天课堂教学中创设的“理”和“文”的和谐结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学”与“教”的和谐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把外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个体内在的认识结构的过程。这种转化可以看成是信息的加工过程,也可以看成是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等因素,学生在建构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引导和帮助。

华应龙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明显地体现出“以学论教”的理念,这首先体现在他的教学设计的引入总是设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或是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先行组织者,以便学生主动建构。其次,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他不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空,而且十分重视开放环境中的选择、调控、升华和激励。他对学生启发、引导的每一步,最终总是为学生的有效建构服务的。

华应龙老师“以学论教”的理念还体现在他能恰当地处理课堂上教与学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如书中《小数、分数、百分数复习课》的教学案例:兰兰同学讲述解题过程时,当她说得有些离题时,有的同学禁不住笑出声来;华老师却耐着性子让她说,当她说到点子上时,华老师说:“哎呀,真了不起!”随着华老师的称赞,同学们鼓起掌来。华老师接着说:“大家看,兰兰同学运用小数的意义把小数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接着又一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分数巧妙地化成了百分数……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复习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互化的例子”。他的这一番话把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作了一个升华———体现了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这个升华也应该是这堂复习课要达到的目标。从这个教学片断,可以看到,在华应龙的课堂教学中“学”与“教”、“预设”与“生成”、“基础和创新”、“过程与方法”是如此和谐。

三、人际交往的和谐

对于课堂教学活动,我们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往活动。因此,课堂教学从实质上说,是通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在华应龙

老师执教的课堂上,你经常可以听到师生朗朗的笑声、自发的掌声和华老师的“谢谢”之声;你经常可以看到课堂多边交往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既有热烈的争辩,又有善意的宽容。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行为充分体现了他们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课堂交往中人与人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应该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种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首先来自于华应龙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对一位教师来说,尊重每一个学生是一种爱、也是一种责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因为我懂得并做到了尽可能地去尊重每一个人,所以我总是生活在阳光之中”。他认为,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平等的对话式的交流、师生之间的相互请教。因此,他的课堂教学处处可以体现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选择的尊重、对学生劳动的尊重。耐心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细心地启发、热心地赞扬,对华应龙来说,已成为一种教学的习惯行为。

例如,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时,有一位看上去很胆小的男孩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表示分数的意义,巡视时华老师问他:“表示什么意思?”男孩说:“表示5份中的3份,”老师问:“这5份是怎么分的?”男孩说:“平均分”。“对了!”在交流阶段,华老师有意让这位看上去很胆小的男孩展示一下。这个男孩说:“把5平均分成3份。”同学们笑了。有一位快嘴的同学把正确的说法说了出来。华老师请胆小的同学重新说一遍。这位男孩说对了,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由此可见,这种师生之间的和谐交往,均是出于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其次是华老师对学生的宽容,尤其是当学生在课堂上答

错题时,华老师总会从中找到肯定之处,让每个同学既能勇敢地站起来表达,又要让他能体面地坐下,以保护每个孩子的自尊心。

一位如此尊重学生的老师,他肯定会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彼此能尊重,人们之间的交往肯定是和谐的,而和谐的交往又是交往有效性的保证。

四、课堂环境的和谐

课堂环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的微观生态环境。课堂环境一般认为应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三个方面。华应龙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物理环境方面,他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媒体的应用不仅注意学生的童趣性,更关注应用的适时和适度。在社会环境方面,他特别重视人际交往沟通中的尊重、理解和宽容。在心理环境方面,他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身内在动机的激发和自身的全身心投入。

篇7:华应龙有感

序言: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在这个暑期中我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我这样教数学 华应龙课堂教学实录》本书希望自己从中能学到些什么,本书收录了华应龙老师的12节数学课,其实每节课都有能够让我学有所获。下面来谈谈自己读后的点滴感想:

一、博学多才。前几年对华老师的课就关注过。听他的课时不仅学生跟着长见识,就连我也跟着学到不少,见识了之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鲜的“识”,听他的课看他的书会让人感受的数学的文化底蕴和华老师专业素养造诣。吴正宪老师和华应龙都说过数学教学与哲学之间的联系,就连我们小学数学市教研员徐老师也曾与全市的小学数学教师说过数学哲学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他们的话让我想到很多,恨自己上学时没能好好学习哲学,并督促自己去读哲学方面的书籍,暑期中我买了《数学哲学》这本书,可惜字迹晦涩难懂,坚持看了几页又放到了一边。我觉得要想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不妨像以上几位专家建议的那样坚持看几本哲学的书,多看思维科学的书。

二、勤奋是本分,热爱 是源泉。没有哪个人会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取得成功。尤其在我们教育界勤奋更是显得尤为关键。华老师自己说:“我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有的只是一天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更深夜半,烛泪将近,常常是和衣而睡。一觉醒来,踏踏步,暖暖身子,继续看书,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中。”很多人在取得一定的成绩时便会适可而止,我们不能说他们的做法是不对的,但我们也不能否定一位老师因为自己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娱乐与休息的时间是错误的。前一段时间我就因为自己不够踏实和没有调节好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让工作显得杂乱,生活中也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理想的状态。我为前一阵我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十分自责。其实,我们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心平气和的关心自己的家人,也完全可以每天可以抽出几个小时陪孩子,工作和生活虽然很难权衡,但是教育既然是自己热爱的事业,我觉得就应该一直跟着自己内心的召唤去努力。华老师他身为一名资深专家每次备课,仍然会深入挖掘教材,学习它,研究它,甚至连吃饭、走路时都对它念念不忘,有时废寝忘食。这种精神已经超越了名利和物质,而是变成了一种精神享受。我想他的勤奋源于他对数学的执着的热爱。或许我们无法做到华老师的那种境界,但我想努力与他看齐。有人说有一种树叫做“胡杨”它长在干旱的戈壁以顽强的生命力成为戈壁滩上不倒的神话。有“活着不死1000年,死后不到1000年,倒地不烂1000年”的传说。或许我不能跟华老师一样长成一棵“胡杨”的样子,但是我想我也一定要长成一株数的树的样子。

三、豁达心态,幽默风趣的教学评价。下面我摘录一些与大家分享:

那看来我们是山重水复,找不到路了

我刚才发现,动脑子的人,算一会儿,出现问题就不算了;可不动脑子的人呢,他就一直往后算。所以老师想告诉大家一句话(板书)千金难买回头看。

还没学,不会很正常,但敢于尝试,值得表扬。我提议大家为这样敢于尝试的精神鼓掌!以前我们量长度的时候,就是这样从开始的。这一点你做得非常棒!量角的大小,他已经想到角来比,真不简单!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我提议大家再次鼓掌!

刚才画了角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了角,现在不画角,你就看不到了?哈哈,就像一个人穿了马甲,你认识,他把马甲脱了,你就不认识了。

篇8:华应龙有感

今天听华校长讲了一节《分数的再认识》, 他的胆子真大!打破了以往我们教学原有的套路。没有从概念入手, 让学生理解三个重要的知识点, 谁是单位“1”;强调平均分;表示一份的数是分数单位。而是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讲故事, 突出“单位”的产生和重要性。让学生自己明确和体会到分的是谁, 分数单位的作用等等,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在有趣的活动中对分数进行了再认识。华校长挑战了多年来的上法和教材的设计, 抓住了分数的本质特征, 突出了分数的本质属性, 淡化了小学阶段对分数意义的概括。让学生感觉数学概念不再难学, 简单多了。

新课伊始, 老师提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当手中没有尺子时如何测量家具的长度, 小主人公想到用领带来测量, 当整条领带在测量时出现多余的情况, 就把领带对折再对折, 以一份为标准进行测量, 从这里引出分数的作用和单位。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能够体会对折就是平均分。这时老师大胆地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用1/8去测量而不用1/4去测量?学生根据测量的演示过程回答, 这个单位不够整份数, 所以要选取够整份数的单位进行测量, 再一次强调分数单位的作用。这简直就是把思考的权利还给了孩子, 诱导孩子自己把什么是单位1, 什么是一份, 为什么分成这么多份自己就给说出来了。在这里教师没有不厌其烦地重复说分数单位的作用, 而是通过操作演示, 就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选取不同的单位有着不同的作用。

练习题中, 有一道题是圈出一堆苹果的3/4, 当学生汇报圈出了多少个苹果的时候, 有的孩子说12个, 有的孩子说9个。华校长只是站在一旁微笑地看着孩子们不停地争论, 最后有的学生看了对方的题目说出分的总数就不一样, 所以圈出的个数也不一样。这时, 老师才走到讲台前, 大胆地说出一番话:“我四十年了才总结出的一个道理, 现在与你们十一二岁的孩子们一同分享。那就是, 遇到有不同的声音时, 要肯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 说不准站在人家的立场上看, 他就是对的。”多么有哲理的一句话。学生听完后, 懵懂地看着老师沉默着。一会儿, 有的学生不住地点头, 有的学生发出感叹“真是这样”!在华校长还没有总结之前我只简单地想到, 本题不就是想让学生体会单位“1”的数量不同, 即使表示的分率相同, 取出来的数量也不相同。听完华校长的这句总结, 我激动得真想起立鼓掌。设计如此巧妙的练习题不仅突出知识点还体现出教学中的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以前总是在题目本身体现教育内容, 什么奥运会上夺得多少枚奖牌;什么为敬老院做好事等等, 没有真正让孩子的心灵有所震颤或留下什么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当华校长说出这些话后, 我想学生们当时也可能只是站在这道题的角度去思考老师所讲的这句话, 但这句话会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里, 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他们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那时的他们一定会想到老师这句话, 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 去理解别人, 这对于现在的孩子只想自己而不去为别人着想, 是多么好的教育, 这种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 简单的讲解, 而是通过自己身临其境去体会, 去感悟, 那将是多么大的收获。我再一次佩服华校长的大胆, 他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声, 真的是四十年才总结出的吗?我想不是, 他只不过是在实践中默默地体现了出来。老师有问题, 他就会站在教师的角度去考虑;当学生出现问题, 他又会站在学生的视角去思考, 做到真正去帮助老师和了解学生。这次讲课他说了出来, 不是为了显示他自己, 而是为了孩子, 为了孩子的将来。

这节课华校长的大胆设计体现在本节课的总结上。《分数的再认识》没有出现分数的定义, 而是说出了非常惊人的一句话:“分数就是先分再数。”当他说完这句话后不只学生就连听课的老师也是一片哗然。他太大胆了。连我们多少年传下来的, 由数学家们鉴定下来的定义, 也敢“随便”改动?在这里我不想说这句话恰当与否, 我只想说的是华校长的这种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再一次体现出华校长总是以他独特的视角、多样的方式展现他对数学的理解, 只有这样他才能大胆地写出“我就是数学”的教育随笔。

篇9:华应龙有感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华应龙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他的数学课有其独特的光彩和风格,有丰富的思想和深层的意蕴,为众多的学者同仁所推崇。我有幸在前几年浙大举行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中聆听了几节华老师的数学课,感受颇深,让我和现场的教师们一致奉为经典,“相见恨晚”。从此华应龙老师成为我最敬佩的数学名师之一,随后购得一本他撰写的课堂实录《我这样教数学》拜读,深有所感。

本书引用了12个比较精典的课例“角的度量”、“多位数减法练习课”、“中括号”、“长方体的认识”„„等,把我们带入了数学的神秘神奇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世界里。每个例子都配以课前慎思、课堂实录、课后反思及专家评析,内容相当丰富。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将课前的思考准备设计,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解决的过程详尽地、无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能重新经历华老师的备课过程,更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养分。

很多像我这样的普通教师可能会问,华应龙这样的特级教师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教学思路和创意,有各种独特而吸引学生的教学语言和上课风格,还有随机应变善于抓住各种机会进行教学生成的课堂应变能力,以及丰富多彩的人文素养和闪光的思想精华。读了本书,或许我们会找到一些答案。

华老师是热爱数学的,同时也热爱生活,一直从现实的生活场景中开展教育想象,获得灵感,因而总是充满着激情,充满着想象力和

创造力。比如,他竟然把打篮球和自己成长联系到一起,把篮球当作自己的导师,而且产生了一种美好而遥远的想象——庞加莱猜想。生活处处有智慧,如何认识生活对待生活,实质是如何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期间会产生智慧。

华老师的年历上,“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一觉醒来,踏踏步,暖暖身子,继续看书,沉浸在教育教学的王国。”由此可见,他的数学智慧,也是不断学习、思考、发现以及时间中一点点地积累而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告诉我们,坚持是一种比天赋和聪明更重要的品质。

对于生活,华老师充满热爱、激情,不断地刻苦开垦、耕耘;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对学生,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和发现。他认为儿童本身就是充满创造性、优越性的存在,“一切奇迹都可能在课堂上发生”,“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是基于儿童心灵的发现,基于儿童最伟大之处——可能性的发现。因此,他总是理解包容孩子们在可能中出现的差错,从中发现其正确的思路和值得肯定的地方,并常常作为一种宝贵的课堂资源加以利用,生成正确的有用的思路或解决方法。

华老师对人的认识是智慧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也是一种智慧。他认为教育教学应该像农民种地一样,要像农民一样不误农时,因物因地制宜,要像农民那样耐心等待,不做揠苗助长、贻笑大方的事,要像种树一样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要像农民一样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他把学生整整推到教学的核心地位,“让学习像呼吸一

样自由”,做到因教而学,从整体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整个系统,先见森林而后见树木。他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就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篇10:读华应龙老师

蘧爱华

当我写《生活中的比》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评析时,我真的不知这中间的差别,程翠萍老师推荐给我《我就是数学》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收获颇丰。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华老师不忘初心,爱心永在,在爱的基础上多思考,积累智慧的过程。

我欣赏作者,工作二十几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学习、研究、总结、提升,用数学的眼睛来关注生活,用先进的思想观照课堂,用智慧的实践演绎精彩的人生。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这是作者的真切感悟。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多么朴实而又感人的心声!

是的,华老师一直用农民种地的精神鞭策自己,用积极的偷懒敞亮教学生活。他让我们在熟悉的课堂里看到了另类的风景。

本书共有六辑。第一辑——课前慎思。“脑袋磕破后的笑声”,一个数学老师遇到脑袋磕破后,如何化尴尬的事件为有趣的教学资源。而“思维决定视野”一文,作者向我们诠释了《角的度量》新课导入的来龙去脉,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作者竟几次三番修改,忍痛割爱舍弃,冥思苦想求证,不凡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一个特级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孜孜以求,这正印证了爱因斯坦的那句话:“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第二辑——课中求索

即便“擦黑板”这样的小事,作者也有另类的解读——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温课”,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同时显现出教师的一种精神,一种气势,它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可惜,很多教师平时没有修炼这样的人生课。课堂上仅仅传授了知识,忽视了教学生如何做人?

第三辑——课后反思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孩子害怕老师当众出丑,挑了办公室背人的地方,还说一个车找不到了,让老师一个车,好胜的老师却没有领孩子的这份情。通过这盘棋“外显的是我棋艺高,内含的是我教感弱”,华老师严厉的剖析自己。

第四辑——听课随想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学生真正从活动的本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并在活动中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只要踏进了数学的大门,你们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数学上也有许许多多趣味的东西,产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让我们一起看看: 课堂上,面对学生回答提问、习题演算、解决问题的出错,很多教师总是责问学生,甚至批评学生,作者却说要“善待差错”“感谢差错”。他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冷静地分析、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纠正。华老师对于差错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把“阳光心态”传染给了我们,相信“课堂因融错而精彩!”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

上一篇:入乡随俗语言和文化下一篇:委托书(营业执照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