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区郭坑镇规划图

2022-08-19

第一篇:龙文区郭坑镇规划图

东坑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

(2013——2018)

为了促进我校教师牢固确立终身学习观念,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根据国家、省、市、县的要求及相关规定,结合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同时也为了全面扎实的推进我校新课程的实施,努力提高教师实施素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东坑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规划。

一、指导思想:从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组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全面实现现代化,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师资保障。

二、总体要求: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面向全体教师,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适应课程改革要求并学有所精、符合我校特色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革新培训模式和内容为抓手,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与能力,为其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的新型教师创造条件。

三、主要目标: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师德高尚,敬业

爱生,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教育能力、教学及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适应教育发展、课程改革的需要,做人民满意教师。

四、培训形式

1、校本培训与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及各级组织的继续教育、学

历进修相结合;

2、校本培训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保证新课程有效实施;

3、学校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4、学习、研究与应用相结合;

5、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学校优先为学习意识强并积极参加

各类学习和相关活动的教师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并就学校具体情况积极为教师创建外出学习机会。)

6、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7、提倡并鼓励教师通过网络自学;

8、通过学校各级各类课题实验的开展促进教师学习和提高。

五、具体措施:

1、抓师德教育,建树师表形象。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塑造教育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来抓,按照邓小平“三个代表”教育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据,以活动为载体,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师自身修养,

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认真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认真抓师德建设工作。在全校开展以“三爱”(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通过召开思想汇报会和座谈会、树立典型、请优秀教师作辅导讲座、进行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加强考核等方法和途径,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良好形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从教,廉洁从教。

2、抓素质提高、提升业务水平。一是强化新课程培训,以学校为主阵地,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组织教师开展自学,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讨论、研讨交流,检查考核学习情况,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加强学科培训,通研教材、吃透教材、解读课标、探索教法。学校应采用示范教学、集中研讨、反思自修等多种形式,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和“青蓝工程”。继续做好新老教师拜师结对培养工作,签订培养协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取长补短。积极试行结对双方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捆绑”考核,力争“青蓝工程”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3、教育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培训。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各项通用基本功、学

科教学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开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教学技能培训;开展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的培训;结合中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每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4、教育科研能力培训。教育教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要逐步树立教研意识,把培训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要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育科研的专业技能水平,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5、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学习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研究如何把学科创新的基本理论和创新课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完善教师的课堂教学并探索开展学科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策略,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积极探索新形式下德育工作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更新传统的德育观念,改革德育内容和方法,探索新的德育评价体系。努力提升校长和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更新管理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在管理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管理的效能,推进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六、抓措施落实,确保培训效果。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负责计划的实施、检查、督促工作。

东坑镇中心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德岗

副组长:曹世明、畅磊

组员:付永旺、臧威、殷海艳、武国慧、刘智

(2)实行全员培训。牢固树立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关心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由校办公室、教研处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按照新课程改革和新形势下不同岗位的职务要求,对教师实施校本培训。

(3)优化培训内容。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谐统一的原则,结合校情从师德修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观念、课程改革理念、课堂教学能力及教学基本功、班主任岗位、现代教育技术等各方面开展校本培训。

(4)完善评估体系。成立教师教育教学技能评估小组,通过“看、听、测、评”等手段,对教师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并通过上交学习心得、学习笔记,召开读书沙龙等形式对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个人档案,作为聘任、评优、晋升和年底奖励性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

七、培训方式。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注重培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本着有利于教师的自学活动,学习成为教师浓厚兴趣。

1、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读书笔记,学校应推荐书目,组织教师认真读书学习、交流研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习成为教师浓厚兴趣。

2、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搞专题讲座。

3、小组讨论: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单位,定期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

4、教学观摩: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分层次、多形式组织教学观摩。

5、名师指导:聘请本校、外校、外地的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家等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6、网络自学:学校为教师提供网络知识学习的培训,并定期根据学校情况和教育教学的大环境指定研究内容、主题,要求教师通过网络查阅、浏览、学习相关知识,逐渐建设学校网络交流平台,鼓励广大教师通过学校提供的交流平台和网络提供的相关平台进行交流、探讨、展示活动。

东坑镇中心小学

2013年2月25日

第二篇:龙文区工商局

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履行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责,强化食品安全和市场监管工作,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具有潜在严重危害的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食用感染疫病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引发或可能引发重大食源性疾患,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的传染病爆发与流行,以及食品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被人恶意投毒,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其他事件。

凡在本辖区内流通环节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性事件,依据本预案处理。

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的组织领导

1、区局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由区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行政执法股、检查大队、法制股、各工商所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

1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指挥部、现场处置组、机动备勤组,负责组织指挥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有关事宜。

2、应急指挥部设在办公室,由局长任总指挥,办公室主任任副总指挥,行政执法股、检查大队、消委会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执行市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的指令,组织、协调全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收集、汇总、上报、发布全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信息;统一调度全局执法人员和执法车辆;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3、现场处置组设在行政执法股,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行政执法股长、工商所长任副组长,行政执法股、检查大队、消委会、各工商所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现场调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现状,协助有关部门现场处置,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态蔓延;收集相关证据,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封存并妥善保管涉嫌不合格食品,提取样品送检,做好案件查处或案件移交工作;组织各工商所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涉嫌不合格食品进行排查,依据经营者进销货台帐迅速查明应查禁食品的来源和去向,督促经营者落实不合格食品退市及召回制度,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4、机动备勤组设在检查大队,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检查大队长任副组长,检查大队、消委会、各工商所12315投诉站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按照处置领导小组的要求,集结所有备勤人员在指定地点待命,随时提供增援、联络、保障、协同等任务。

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级别和应急预案启动

(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级别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按其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性、重大、特大三个级别:

1、一般性突发事件:主要涉及全区发生的区域性、临时性食品安全问题,需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部分区域的食品流通领域进行监控。

2、重大突发事件:主要涉及全区重大突发食品安全问题,需对全区已经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以及流通领域进行重点监控。

3、特大突发事件:主要涉及全区特别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或重大食源性传染病疫情,需要对全区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以及食品流通领域进行全面监控。

(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

1、在本辖区发生一般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需对部分区域进行监控的,启动区局应急预案。

2、在本区辖区发生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需对全区已经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以及流通领域进行重点监控的,自动启动区局应急预案。

3、在本区辖区发生特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需对全区已经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以及流通领域进行全面监控的,立即启动区局应急预案。

4、按区委、区政府和漳州市工商局的要求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实施

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全局各部门要按照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配合的原则,立即启动本预案,迅速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1、在特大、重大突发事件状态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区局负责组织指挥,全局各部门人员及执法车辆实行24小时备勤,以应对突发事件。在一般性突发事件状态下,实行分管领导和部门领导负责制,在接到应急通知后,必须在30分钟内到达指定位置,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将有关信息报应急指挥部。

2、各工商所辖区内一旦发现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当立即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区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同时组织人员实施应急预案,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发生重大、特大突发事件时,由区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在1小时内向区委、区政府和市工商局报告,同时向有关部门通报。

五、应急状态的解除

特大、重大突发事件状态的解除由区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决定。一般性突发事件状态的解除由突发事件发生地辖区工商所提出报区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批准。

紧急状态解除后各项工作恢复正常。

六、处置工作要求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把人民群

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力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对在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处置不得力、报送不及时、不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预警机制敏锐、信息反馈快捷、部门协作紧密、处置措施得力、事态监控有效、政府群众满意”,确保应急工作迅速顺利进行。

3、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坚决杜绝迟报、瞒报、谎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4、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启动期间,各工商所应准确收集、及时报送处置动态信息。对外宣传报道由应急指挥部收集汇总,经区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区委、区政府和市工商局。

5、要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收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动态信息。

第三篇:漳州市龙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文件

漳龙人口计生„2009‟19号

漳州市龙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关于实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的通知

各镇(开发区)计生办:

为了鼓励、调动和保护人民群众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预防和惩治违法违纪行为,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实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制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工作,要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中心任务,以建立和完善“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长效机制为主线,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根本标准,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实名举报、保

密守信”的原则,逐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不断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受理实名举报、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法调查核实,并依据事实和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决定或者按干部管理权限提出处理建议。对依据有关规定应当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者其他行政处罚的,应及时将事实材料及处理建议送达被举报人的单位或具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涉嫌犯罪的,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对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应依照有关规定和法律严肃处理。

2、坚持保密守信原则

要指定专人负责受理实名举报件。受理人员要对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情况严格保密。举报材料应作为机密级资料严格管理,未经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得调阅。严禁将举报材料转到被举报人手中,严禁打击报复举报人。

3、坚持公开透明原则

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政务村务公开、网络等多种形式,把有奖举报制度、原则、范围、方式方法、奖励标准等内容向社会公布,切实做到有奖举报制度家喻户晓。

4、办理举报事项实行回避原则

三、举报范围

(一)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多生育子女的;

(二)非法为他人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或者施行假节育手术、假医学鉴定,出具假计划生育证明,以及施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

(三)索取、收受财物,截留、挪用、贪污、私分社会抚养费或人口和计划生育专项经费的;

(四)在再生育审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优先优惠政策兑现中弄虚作假和乱收费乱罚款以及征收社会抚养费未出具法定票据的;

(五)虚报、瞒报、伪造出生人口、婴儿性别或篡改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数据的;

(六)其他严重违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及工作纪律行为的。

四、举报方式

(一)举报人可以来取书信、电话、传真、网络、当面陈述等方式进行举报。举报人应注明本人的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有关情况。

(二)举报人应当向举报受理机构如实报告被举报人的详细情况:姓名、性别、职务、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时间、地点、见证人等具体事实、相关证明材料、重要证据或其他调查线索,并留存复印件作为兑奖必要依据。

(三)举报人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本着既

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又对被举报人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不得捕风捉影、胡编滥造,更不得恶意举报。

五、受理与查处

案件受理。各级人口计生部门收到举报件应当予以登记。举报本通知第三条第(一)项情形的,依照信访事项受理规定受理。举报本通知第三条第(二)项至第(六)项情形的,各级人口计生部门依照职权依法受理。符合初步调查或者立案条件的,办理机构应当自收到举报之日起5日内报本机关分管领导或者负责人批准后,依法调查处理。

案件查处。办理机构应当自批准初步调查或立案调查之日起60日内调查取证完结,应当移送的移交有权作出处理决定的机关;情况复杂的,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30日,并告知举报人延期理由。对查办不力或不予查办,引起群众重复上访或越级上访的案件,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将会同相关部门或通报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并按照《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信息反馈。举报案件的调查结果无论属实与否,案件查处机构要向举报人反馈情况,包括调查属实的处理情况,并对举报属实的举报人履行奖励手续。

归档保密。对于办结的举报件,要对举报原始材料或相关记录、办理结果、调查取证材料、政策依据、给举报人的书面回复等有关材料合并成卷后密封加印存档。严格遵守档案保密规定,

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得调阅。对知情人泄露举报情况,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

六、奖励与兑奖

举报案件经查证属实的,由举报事实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按照下列标准对署有真实姓名、身份证明、单位或住址的举报人进行奖励。

(一)举报内容为第三条第(一)、(四)、(五)、(六)项的奖励举报人不低于1000元。

(二)举报内容为第三条第(二)项的,奖励举报人不低于2000元。

(三)举报内容为第三条第(三)项的,奖励举报人不低于3000元。案件奖励实行一案一奖励制度,凡不同举报人举报同一事件或同一对象的,只奖励第一举报人。多人同时举报同一案件的,奖金平均分配。(来信以邮戳为准,来访以登记为准,电话以通话日期为准,网络以实际时间为准);举报人可通过电话或信函向举报受理或查处机构查询有关情况。各受理机构在案件查结一个月内,按规定程序审批后,通知或公告举报人领取奖金,发出通知或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凭有效证件(明)到举报事实所在地镇(开发区)计生办领取奖金,逾期不领取者,视为自动放弃。

七、工作要求

职责分工。实行分级负责制,区人口计生部局认为确有必要由自己负责受理或查实的,镇(开发区)计生办要积极配合和支持。

承办主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办理。任何单位对举报的案件不得推诿、扯皮,接到举报必须认真受理,及时查处。

经费来源。有奖举报奖励经费,从拨付各镇社会抚养费工作经费中列支。要建立实名举报奖励和查办案件经费专账,接受财政和审计监督。

组织领导。区人口计生局成立人口和计划生育有奖举报工作领导小组,孙树林局长任组长,严惠娇副局长、陈塘胜副局长任副组长,局各股站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区人口计生局设立举报电话:

信访室:2130262办公室:2130260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主题词:计划生育信访奖励制度通知

抄送:市人口计生委,区纪委,区政府纠风办。

漳州市龙文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人秘股2009年8月25日印发

共印15份

第四篇:龙坑镇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常规制度

1.校长为第一责任人,要身体力行。副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导处与教导处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工作。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真诚同伴和专业引领的核心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导处、德育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研究、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常规制度

1.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实施好学校课改课题,以课改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成员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3、各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

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

③组织好师徒结对,切实开展帮扶工作。

④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⑤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

⑥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 ⑦每月组织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校长、主任、教研组长参加。

三、教研组管理常规制度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学校和教导处一年一定,各学科设教研组组长1人。

3、教研组长由教务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和教研教改工作。

4、教研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

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②与教导处联系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③与教导处联系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2次相关主题的教研活动,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

四、教师队伍管理常规制度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交流、传达,或者上“汇报课”一节。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必须完成以下常规工作: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每期至少参加五次以上全校性或教研组、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并认真完成相关任务。

④每周至少写1篇教学随笔或读书笔记以及教学反思。

⑤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教学案例或经验总结。 ⑥每学期教师听课5节以上。

六、校本教研奖惩制度

1、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2、校本评价结果与教师个人综合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对校本教研工作表现积极,成绩较好的教师在综合考核中进行适当的加分,在评优评先活动中享有优先权。

2009年3月

第五篇:东坑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东坑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培养新世纪人才。结合我校实际,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再提高,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实现了本学期德育目标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德育工作中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1、组织学习师德理论。本学期,我们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以教育行评为契机,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2、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本学期,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1)本学期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2)开展好“祖国明天会更好”读书活动,并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学生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爱国热情。

2、安全法制教育。(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2)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本学期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3)各班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一些苗头性现象及时加以教育,杜绝学生违法犯罪现象。(4)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3、环保教育。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文明礼貌教育。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文明班级百分赛”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学校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

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等机会让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个个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德育力量。

2、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了班主任联系座谈会,通过交流取长补短,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

以上是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的简单回顾,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务实创新,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2010.01.05

上一篇:落实有效的数学课堂下一篇:落实主体责任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