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龙文教育文化及特色

2024-05-14

上海龙文教育文化及特色(通用8篇)

篇1:上海龙文教育文化及特色

龙舞九霄、文行天下

上海龙文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自创办以来,以“诚信办学”为宗旨,以“名师辅导”为核心,以“个性化教学”为特色,专业从事中小学1对1课外辅导。截至2011年2月,龙文教育目前在全国已经拥有500多家分校,上海龙文教育总部已设立50余家教学区,并成功开发建设上海、杭州、南京、无锡、温州、杭州等城市。上海龙文教育以海纳百川之势、更加专业的姿态成为上海培训教育领域当之无愧的引领者。

教学特色

龙文学校以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为前提,综合培养学生应对各种基础教育考试、考核的能力。龙文学校去传统教育之糟粕,取其精华地独创“1对1”个性化及“全日制”辅导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学科漏洞、家庭教育等全方位分析,精准定位,找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多种因素,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快速通道,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教学辅导方案。一对一授课、答疑、陪读弥补了传统大班授课优等生吃不饱、差生消化不了的现象,同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节和心理辅导,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水平,使学生能够安心、有效地去复习。

师资力量

精英的师资团队,是龙文学校办学的中流砥柱。龙文学校汇聚了来自北京市各城区重点学校的特高级教师500余名,毕业于重点师范大学的专职教师2000余名,融汇国际化教育理念、高水平、高层次的教学方法,把握新课改方向,创新全日制辅导。所有龙文教师均有辅导学生单科成绩提高30—100分的纪录。

龙文口号:没有任何借口,绝对执行!

龙文理念: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

自成立以来,龙文学校凭借着一流的师资队伍、专业的服务团队、先进的教育辅导系统、独特高效的教育方法和完善的管理模式,已向全国校区所在地的广大中小学生、家长成功提供了专业的教育服务,并先后帮助数以万计的中小学生实现了素质和成绩的突破,考上了理想的中学和大学,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媒体报道

2010年

“2010年我最信赖的课外辅导品牌”——《新京报》

“2010最受读者信赖的一对一培训机构”——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中国品牌监测中心

2009年

“2009年我最信赖的教育品牌”——《新京报》

“百万读者推崇的课外辅导机构”——《京报传媒》

“2009诚信机构”——《北京晚报》、《第1培训》杂志读者俱乐部

“2009年最受读者信赖的课外辅导机构”——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中国品牌监测中心

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选拔赛“优秀组织奖”

2008年

“2008北京教育突出成就奖”——《北京晚报》

“2008家长心目中最具影响力辅导机构”——《新京报》

“2008最具市场影响力品牌教育机构”——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中国品牌监测中心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十大品牌家教机构”—— 腾讯教育、现代教育、《中国民办教育》 “2008年北京课外辅导机构服务质量7星评鉴”——《新京报》、搜狐网

“2008十大品牌影响力教育机构”—— 《参考消息•北京参考》、中国品牌监测中心

2007年

“2007北京教育突出成就奖”——《北京晚报》

“2007北京品牌教育社区行优秀品牌教育机构”——《北京晚报》

“2007家长心目中最具影响力辅导机构”——《新京报》

“2007家长心目中最满意辅导机构”——《新京报》

“2007北京最具品牌影响力教育机构”——《北京晨报》、新浪教育频道

“2007品牌教育社区行优秀品牌教育机构”——《北京晚报》

龙文1对1个性化辅导

1对1个性化辅导,是龙文发展的不竭动力。“追先贤,因材施教;胜今朝,个性教学”。龙文去传统教育之糟粕,取其精华地开创“1对1个性化 全日制”辅导模式,以全方位推

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为前提,对其进行主客观学习环境分析,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地制订“一对一”学科辅导方案,实现师生有的 放矢地教学与互动。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需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 主性的学习。个性化教学的模式是“多对1”,就是多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而且是多个优秀老师对一个学生。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龙文“1对1”是指一个教育机构对每一名学生的辅导,个性化辅导除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迅速提高学生成绩外,更重要地是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 地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给学生一个真正适合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优秀教师才能把学生有限的时间用到学习的薄弱 环节上去。这种个性化、人性化的辅导方式体现出的龙文学校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个性化教学不是传统家教

现在很多社会上的课外培训学校都是由小型家教中心发展而来的,沿袭了家教式的单一授课特点,但是个性化教学不是传统家教,他是在传统家教的基础上 的发展和创新。传统的家教模式一般买几张桌子,租一间房子,再招聘一批兼职教师或在校大学生,建立一个师资库,给有需求的家长介绍老师,介绍成功的话,在 家长和家教老师之间收取介绍费用。而1对1个性化辅导要求这个辅导机构首先要有自己固定的教学地点,不能今天在这里上课,明天又要搬到别处去上课;其次,要有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并且数量要求很大,因为要实行一对一的面对面辅导,除了教师队伍,还需要一个庞大的专业化管理团队,为每个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 质量跟踪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求这个辅导机构拥有自己的专家研发团队,不断研发新的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

龙文学校1对1个性化教学,去传统教育之糟粕,取现代个性化教学之精华,术业有专攻地发展1对1个性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个性化课外培训领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师资力量

上海龙文教育,以“诚信办学”为宗旨,以“名师辅导”为核心,以“个性化教学”为特色,专业从事为幼儿、青少年、成人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培 训和全日制教育,涉及领域还涵盖出国留学、图书出版等多方面。发展至今,凭借高质量的教学管理,已发展成为上海首屈一指的个性化教育培训机构。

在多年的发展建设中,龙文教育借鉴国内外多家教育辅导机构的成功办学经验,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开创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个性化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不断反思和进步求取,如今已形成独具一格的办学特色,成为沪上个性化教学领域的带头者。

师资力量

精英的师资团队,是龙文办学的中流砥柱。百余名重点学校的特高级教师、千余名重点师范大学的专职教师汇集于此,强强联合,融汇国际化教育理念,高水平、高层次地教学方法,把握新课改方向,创新全日制辅导。

学习计划和辅导策略能否落到实处、取得良好效果,教师是关键,尤其对于一对一个性化教学来说,教师的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对个别学生的辅导效果。

龙文的师资团队由教育咨询师+心理专家+学习管理师+一线教师+重点校特高级教师+把关专家组成。经过多年地发展和沉淀,龙文教育已经形成了严格的教师选 拔标准:毕业于重点师范类大学、有多年丰富的中、高考班带班经验、在各自专业领域有所建树、有独特地教学辅导方法、讲课生动形象使学生记忆深刻等等,这些 条件缺一不可地为龙文的名师体系严格把关。进入龙文前,还必须通过严格地沟通能力和教学能力测试,龙文教育成立之时,曾购并了三家课外辅导机构700 多名教师。但是,最终只留下15名符合标准的教师。由此可见,龙文教育以年薪12万高薪选聘教师,在老师的选择上门槛非常高。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与独创的教 学模式相融合,成就了龙文名师单科提分30—100分的优秀记录。

师资力量效率——延请各界名师,培养高能学生

严师出高徒,龙文教育的师资力量是确保学生成绩迅速提高的保证,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选择龙文最主要的原因。在龙文,每一位教师都有辅导学生单科成 绩提高30至100分的优秀记录,龙文教育小学、初、高中部拥有特高级教师500余名。这些教师全部来自于上海各个城区重点中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龙文教育还有专职教师1500余名,这些专职教师均毕业于名牌师范大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经过龙文教育专业的、系统的培训后,所有教师都是专业的个性化教育专家,他们也是龙文教育学生提分的信心和保证。因此,龙文教育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安排最合适的老师。

龙文教育的每一位教师都经过了严格地筛选和专业地培训,可以更加完善地了解最具人性化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在龙文学习的学生在一个更加轻松地氛围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以一个主动心态去学习。优秀的教师对整个教育模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节和心理辅导、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水平,使学生能够安心、有效地复习,迅速弥补不足,提高学习成绩。与此同时,龙文教育还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以保障教学质量、优 化教学结构,让教师在考核的过程中随时了解到自身的教学缺陷,以便及时改进完善,从而确保每一位在龙文学习的学生得到优质地教学辅导。

篇2:上海龙文教育文化及特色

上海龙文教育介绍上海龙文教育直属于北京龙文教育集团,于1999年创办,是中国最专业的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学校之一,我校以“追先贤,因材施教,胜今朝,个性教学”为校训,以“诚信办学”为宗旨,以“名师辅导”为核心,是北京首个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教学的培训机构,实践了“教师1对1定向辅导+名校学子榜样家教+成绩分析师”的辅导模式。目前已发展到全国50个城市,约800个分校,曾荣获“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品牌家教机构”,“十大品牌影响力教育机构”,“家长心目中最具影响力辅导机构”,“教育突出成就奖”等多项殊荣,业务范围包括了专业个性化辅导、高考复读职业培训等诸多领域。

龙文教育目前在上海有68个分校,为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特向社会公开招聘以下职位:

教务老师

岗位要求:

1.负责公司前台接待及电话转接,能应对基本的学校信息咨询

2.各分校之间的协调及教务排课工作,学生档案的建立与维护,3.协助一对一辅导老师制定学生个性化辅导方案,完成阶段性测评

任职资格

1.文秘,行政管理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礼仪规范,相貌端庄,能调动团队气氛

3.熟悉前台工作流程,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

4.工作热情积极,细致耐心,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

教育咨询师

岗位要求

1.接听咨询电话,接待来访家长,给家长和学生提供咨询,并达成课程销

2.保持与已签家长的良好沟通,进行保单,续费,引导和推荐

3.做好数据统计分析,为总部市场提供参考

4.协助教导主任及学科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管理工作

任职资格

1.大专以上学历,师范类专业优先,教育心理学专业优先

2.有教育培训行业咨询经历者和销售经验者优先

3.普通话标准,形象气质佳,亲和力强,有良好的学习,适应,沟通能力,4.能吃苦耐劳,团队协作能力强,有开拓意识和职业规划意识。

中小学各科教师

岗位描述

1、根据学员情况因材施教,提供专业、高质量一对一教学服务;

2、帮助学员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3、紧密结合学生教学进度,为学生查漏补缺,帮助学员尽快提高成绩;

4、完成校方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

任职资格

1、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正规师范类专业,重点大学或研究生优先;

2、教学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有耐心,能吃苦耐劳,服从学校的安排;

3、有团队意识,善于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

4、3年左右教龄,教过毕业班优先考虑,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5、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特级教师等优先考虑。联系人:刘老师

招聘办法:1.应聘者请将简历发到邮箱47302688@qq.com

篇3:上海龙文教育文化及特色

1) 上海地区实地考察 (大韩民国驻上海文化院,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遗址)

首先, 我们研究小组成员第一个来到的地方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地段徐家汇的大韩民国驻上海文化院。在我们和管理人员交流的过程中得知它是一个韩国政府支持设立的驻华公益性的运营机构, 每年会有韩方固定款项的出资拨款, 其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韩国文化, 习俗等, 为更好地传播韩国文化使其走向世界提供平台。大韩民国驻上海文化院同时也是一个集公演艺术活动、展示馆运营、行政职员管理、宣传文化、教育讲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机构。在我们与一些游客的交谈中发现来, 到文化院参观的人群不光是韩国人, 朝鲜族同胞, 还有大批量的中国人, 他们对韩国语言、文化、风俗有着极高的热忱。世宗学堂是我们公认的文化院最有特色品牌教育项目之一, 为了持续推广和发展韩国语而设立的韩国与语言学习班。一年开设三个学期, 每个学期12周.其中设立不同级别的班级为韩国语掌握的不同层次的人群提供优质课程服务。因为文化院本身属于公益机构所以世宗学堂也因为价格优惠性价比高而受到广大人群的热捧。并且学生的学费将全部用于世宗学堂的管理和运营。我们讨论后得出在传播教育的方面树立品牌观念打造连锁性的优质服务也不失为良策。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遗址, 位于市中心卢湾区马当路。在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先后有韩国卢泰愚、金泳三、金大中、卢武铉、李明博五位总统莅临参观。历史政府遗址是由韩国政府设立其主要资金来源是由韩方民间个人以及企业赞助, 中国政府帮忙管理修缮, 两国共同管理维护。这个政府遗址还有一个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其收取的门票 (参观一次20元) 也会用于日常的管理和运营。因里面的空间相对较为狭小, 设施简介为韩国语所以主要参观人群多为在华韩国人或者韩国旅游观光团体。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遗址是韩国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念标志, 具有很大的精神意义, 要加以保护。联系到我们自身中国也有很多海外建筑是中国民族展示着中国民族的发展历程, 我们也应该和当地政府沟通,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共同开发与保护。

二、周边地区历史遗迹展馆 (要员临时住所嘉兴展览馆、金九避难处、镇江史料馆, 2012年8月刚对外开放)

1) 嘉兴韩国要员临时住址与金九避难处

金九, 号白凡, 在韩国独立运动中确立的领导地位, 带领韩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独立运动战争。有韩国国父之称。金九避难处, 室内一进门的正中央便安放金九先生半身铜像, 其旁陈列金九和褚辅成的单独照片及金九与陈桐生等人的合影。金九在逃亡岁月中辗转过多个地点, 在金九避难处里的介绍版这样写道:1932年5月到1936年2月他流亡嘉兴的那段经历。这段时间是金九处境最危险、韩国独立运动处于最低潮之时。”

韩国临时政府要员住址在金九避难处不远是2005年批下来的, 省级的文物保护区, 主要来访为韩国人。介绍人员那里了解到主要由嘉兴市政府还有浙江省政府出资管理, 金九避难处也是省级文物。金九避难处与临时政府要员住址之前的建筑已经是危房, 后由中国政府出资翻新重建, 房屋的格局都是按照之前的格局重建, 里面的家具也是在民间收集而来, 韩国的爱国组织 (如金九组织会) 也有为金九避难处的展馆捐款重新布置, 但这两处展馆有中国政府管理和运营, 每年寒暑假都会有大批韩国人来此参观。里面配有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担当讲解员, 我们随着讲解员来到一个不大的里屋, 看到有一个捐款箱与一块展板, 上面清楚的记载着近年来, 中外社会各界团体或者个人的捐款清单。其中有韩国独立纪念馆, 韩国光复会, 韩国驻华大使, 白思凡思想实践运动联合,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史料研究会等等众多组织以及个人。我们还了解到, 韩国国内人士对金九先生十分崇拜, 且临时要员遗址和金九避难所也作为了韩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之一。我们双方的共同保护同时也会促进中韩两国的交流, 发展中韩两国的友好关系。

2) 镇江史料馆

镇江史料馆于2012年8月刚刚开放, 镇江大韩民国史料馆是韩国独立运动中非常具有权威性的机构。镇江大韩民国史料馆于2012年8月21日正式开馆。该馆位置在镇江市杨家门23号润州文化馆, 进到展馆内分三个展厅, 内包含主要活动以及镇江与韩国的历史渊源、友好往来等方面史料。根据馆长的介绍, 在节假日, 不到一小时的时间里韩国旅游团队人数有时会达到60人。镇江史料馆在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文保局投入资金四十万, 韩方也给与了差不多的金额的资金支持。整体运营还是由中方来进行主导管理与资金支持。

总结

我们小组的成员通过对这些地区进行的实地考察并且通过调研与韩国管理、工作人员、游客进行交流, 深入了解这些机构的运营现状, 有些是中方出资管理, 有些是收取门票用作日常运营, 有些是中韩双方共同努力我们通过对比分析其运营模式和发展优势, 也得到了很多对我国驻外文化教育机构发展有益的经验。例如文化传播的品牌效应, 还有利用互联网这个强大的媒体平台, 也可以使用微博等新型信息媒介传播。其次可以在文化遗址中多设立一些捐款箱, 方便广大具有爱国情结的社会人士更便捷更直接的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我们在遗址文物的管理上可以聘用找寻一些年龄适中或者偏大的具有丰富历史知识的人员。遗址的管理人员可以经过培训同时担任讲解人员, 这样对于这种政府运营机构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无形的也可以减少开支和少量的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保护历史遗址来说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沟通合作, 国家与国家或者是政府与政府等等。因为很多历史遗迹对现代人们有着很重要的精神鼓舞作用, 需要本国和所在国共同的努力维护, 这样才能共同保护发展, 创造双赢的局面。

摘要:2012年是中韩建交的二十周年,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流更具广度和深度, 在中国经济中心上海市及周边地区韩国驻华文化教育机构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本项目选题创新, 是此前国内大学生未涉及的社会调查, 同时进行对比归纳, 实证研究, 极具操作性, 也体现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方向对大学生科研实践的要求。

关键词:韩国机构,运营现状,实地考察,共同保护

参考文献

[1] .金九生平介绍

篇4:上海龙文教育文化及特色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已深深扎根于每位国人心中,形成了具有强大凝聚力的龙文化。随着学校特色建设的深入开展,我们赋予了“龙文化”蓬勃而深厚的生命力,将师与生、生与生、校与家结合在一起,以“龙文化”特色内涵为引领,将龙文化的精华与我校教育工作相融合,让每一个学生都浸润在龙文化教育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文明素养和时代责任感,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达成学生的发展目标。

一、非遗传承塑“龙文化”之魂

“扬龙之精神,做龙之传人”,这是我校文化建设的精神之魂。我们认为传承龙文化即传承华夏文明,培养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1.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我校开展“我心中的国学”百家论坛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诵读国学经典诗文;引导学生把经典诗文编成歌谣运用在游戏中,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充分感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把传统的背诵内化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方法,借鉴古人的涵咏,深化语言积累,体会母语之美,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2.以特色课程为载体。自2010年开始,学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作为学校课程,成立了剪纸、鸳鸯螳螂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班。我校聘请民间艺人刘文华老师、鸳鸯螳螂拳掌门人孙日成先生担任传习班授课教师,同时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几年来,学校在研究、深化非遗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形成了“课程开发、活动拓展、评价提升”的课程建设序列。与此同时,每周一次的课程和丰富的展示活动让学生受到了艺术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品味了民族艺术的古朴与文明,了解了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锻炼了意志品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特色节庆教育承“龙文化”之德

节庆往往记载或书写着一个群体的文化记忆和精神追求。作为一种仪式,它传播着成型的道德规范,作为一次活动,它实现的是师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发展。因此,节庆教育成为我校培养师生龙精神、弘扬龙文化的又一重要载体。节庆教育分为三大类:传统文化节庆和新中国纪念节庆教育、弘扬人性传统的节庆教育和学校校本节庆教育。

我校把我国特色节日作为教育契机,如植树节成立“小龙人护绿小队”,到社区清理杂草、杂物,清明节开展“网上祭英烈,传承民族魂”教育活动,端午节开展“识‘龙节吟诗忆屈原”系列活动,国庆节开展“我是中国龙”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促使学生乐学好学,全面发展。各种精彩纷呈的节庆教育为每个学生搭建了成长的舞台,传承中华美德,促使学生争做龙之骄子。

同时,学校在富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节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节普及教育,如航空航海模型比赛、科普讲座、“小龙人寒暑假集结乐”实践活动,注重对每位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并组建校级科技小组,形成“以大带小、以校促班”的普及模式,在省市区各项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跻身市区科技教育先进行列,成为全国科技教育工作“三个一”试点学校。在体育节中,结合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开设乒乓球学校课程,编排乒乓球韵律操,将乒乓球基本动作与音乐的旋律、动作的协调有机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组建班级、校级、俱乐部三级乒乓球队,举行对抗赛、擂台赛,人手一拍,人人参与,形成学生轮番上场的热闹场景。

三、特色主题月活动显“龙文化”之蕴

龙文化源远流长,传承龙文化贵在悟其精髓,并外延到学习、生活、思想的深处。因而,学校在深入挖掘龙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每个月份设立一个教育主题,使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礼仪教育等融于各月份的教育活动中,形成主题教育月,将德育内容变得近、小、实、精,彰显出龙文化的深厚底蕴。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公民道德、行为习惯、体验教育、环境保护、心理健康等主题实践活动,将德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还围绕“龙文化”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逐步了解民族文化,感悟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开展“我做神州小龙人,弘扬中华民族魂”的龙文化系列活动,如“龙与民俗”“龙与饮食”“龙文化在山东”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做手抄报,开展交流探究活动。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我校开展的“相拥美文佳作 书香浸润校园”的校园读书系列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书籍的热爱,在校园里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这些主题鲜明的“龙文化”活动,使学生接受了德育熏陶,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真正做到在活动中育人。

篇5:上海龙文一对一课程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要进行施教,亦即学生需要什么,教师便需授予什么,学生完全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个性化教学的模式是“多对1”,就是多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而且是多个优秀老师对一个学生。个性化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龙文“1对1”是指一个教育机构对每一名学生的辅导,个性化辅导除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迅速提高学生成绩外,更重要地是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给学生一个真正适合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优秀教师才能把学生有限的时间用到学习的薄弱环节上去。这种个性化、人性化的辅导方式体现出的龙文学校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选择龙文的八大理由

1、有实力:全国已有500多家学习中心,10000余名专职教师,遍及全国34个城市;

2、重过程:外企式精细化管理模式,每节课的教案可查,学案可查,每节课都有分析,有反思,有双向评介。一本《成长记录册》可以看到孩子成长的足迹;

3、师资强:优秀专职教师执教,考试研究院指导。

4、肯付出:“创造10倍价值,只求1分回报”是每个老师的座佑铭。1对1课程之外的答疑、作业吧,托管功课课外辅导全免费;

5、服务贴心:把您的孩子当成我们自己的孩子;

6、口碑好:一半以上的学员来自公立学校老师和同学推荐;

7、实惠多:报龙文一对一课程,送一学期免费托管、免费答疑、免费心理辅导;

8、零风险:免费试听课,免费体验一周,不满意随时可退费

课程包括

小 学

语文辅导 数学辅导 英语辅导 奥数辅导 小学作文

初 中

[初一] 语文 | 数学 | 英语

[初二]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初三]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中考作文

高 中

[高一]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地理 | 历史

[高二]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地理 | 历史

[高三] 语文 | 数学 | 英语 | 物理 | 化学 | 生物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高考作文 特色课程

篇6:上海龙文教育文化及特色

一、民国时期上海老歌的产生与界定

(一)歌曲的产生

作为国内流行音乐的诞生地,上海流行歌曲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流行音乐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近代音乐发展史上来看,民国时期的上海老歌在音乐历史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而该时期的上海老歌的产生受到了当时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经济因素角度来看,早在100多年前,上海就已经成为了国际性大都市。在殖民文化和特殊历史条件的影响下,上海成为了最先引进西方国家事物的都市,所以在民国时期上海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社会上流人士产生的对充满愉悦感的歌曲的需求,从而使上海老歌拥有了足够多的消费人群。从文化角度来看,上海作为最早接纳新事物的都市,较早的引入了西式音乐文化。而随着这些西洋舞蹈和音乐的传播,各种各样的歌舞厅和夜总会也陆续出现,从而促使了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曲的产生。从政治与军事方面来看,民国时期的上海是大革命的失败地,在1937年更是沦为了日伪的统治地区。为缓解阶级矛盾和平复国民内心的创伤,民国当局对上海老歌的传播给予了默认支持的态度,从而使上海老歌得到了迅速发展。此外,从教育方面来看,上海曾经开展过“学堂乐歌”运动,一些上海老歌的创作者更是直接参与过这项运动,从而为民国时期上海老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二)歌曲的界定

所谓的民国时期上海老歌,其实就是20世纪上半叶在上海创作、制作和广泛流行的“时代曲”。这些老歌具有相同的出身和不同的功能,符合当时流行歌曲的特性。所谓的“流行歌曲”,则是需要利用大众传媒传播和商家社团制作生产的歌曲,具有歌词通俗、曲调时尚的特点。而上海老歌集本土和外来音乐元素为一体,并且能够进行大众生活的反映,所以成为了当时在上海广为流行的流行歌曲。从概念上来讲,流行歌曲拥有大众性,其中蕴含着易学的音乐信息,其歌词和旋律能够轻易的被大众接受,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流行歌曲具有商业性,是新型艺术和资本的结合体,能够为投资生产者带来利润。再者,流行歌曲具有艺术性,能够凭借创作者和歌唱者的才智给受众带来美的感受。同时,流行歌曲具有时空性,需要利用合适的形式进行恰当内容的展示,并且适应传播的文化背景和音乐习俗[1]。此外,流行歌曲也具有一定的边缘性,是内容复杂和形式多样的混合型歌曲,处在音乐文学的边缘地带。而自从“时代曲”在上海诞生以来,直至1949年,上海老歌经过了20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大批量的歌曲。从特点上来看,这些歌曲都是以描写爱情为主流,注重进行情怀的抒发。

二、民国时期上海老歌的艺术特色2000

(一)歌曲的曲式结构

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中国传统民间歌曲采取的都是“两句子”或“四句子”的乐段体结构,所有歌曲大多由一个乐段构成的,属于一部曲式结构。而上海老歌的诞生和发展,则使得歌曲的曲式结构开始向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在上海老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歌曲开始从单式结构发展为二部曲式结构和三部曲式结构。在民国时期,则形成了“多种曲体并存”的现象。以《四季歌》这一经典上海老歌为例,该部作品创作于1937年,第二、第四乐句分别以完全终止结束,所以整个歌曲的结构为“四句子”乐段体结构。而《凤凰于飞(二)》为1944年创作的作品,已经突破了一部曲式结构的限制,演变出了单二部的曲式结构。在这部作品中,前两个乐句能够分别构成半终止,第三个乐句则在调式的导音上终止,从而使乐曲最终的终止进行了调性的强调。而这部作品的歌词虽然以七言为主,但是也出现了五言、八言和九言等体质,从而体现了乐曲创作的杂言化倾向。此外,1941年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这部经典上海老歌采取的是单三部曲式结构。具体来讲,就是整个乐曲由三个单乐段构成,即由多乐句乐段构成的乐曲呈示部、由平行乐段构成的对比性中部和由多乐句乐段构成的再现性结束部分[2]。因此,在民国时期,上海老歌不仅对传统乐段的体单式结构进行了继承,同时也采取了二部和三部曲式复杂结构进行歌曲创作,从而使流行歌曲的织体得到了丰富。

(二)歌曲的创作手法

在民国时期,上海老歌的创作受到了西洋音乐的影响,从而使中国歌曲的创作手法产生了变化。而在众多西洋音乐中,对上海老歌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的当属西洋舞曲音乐和爵士音乐。在当时的上海租界内,交谊舞为上流阶层社交活动中得到广泛传播的娱乐形式。为配合舞客步伐,知名舞厅也要求歌曲的创作进行交谊舞节奏和风格的借鉴,所以上海老歌中拥有着较多的圆舞曲的节奏风格元素。例如,在《春天的降临》一曲中,创作者在每一小节的弱拍上进行了四分休止符的嵌入,从而使乐曲旋律产生了类似连续切分的效果,继而使乐曲拥有了明显的舞曲特征[3]。而爵士乐是三四十年代在欧美各国风靡的摇摆乐等新兴爵士乐,伴随着来华从事商务活动的欧美青年人融入到了民国时期上海的文化生活中。以《夜上海》为例,乐曲的创作连续运用了附点音符,给听众带来了紧张和松弛交替的感受,从而使乐曲带有一定的摇摆感。在民国时期,上海老歌的创作都热衷运用切分节奏和附点,以展现乐曲的爵士风味。此外,民国时期的上海作曲家也习惯于运用模进和重复这两种常见手法进行歌曲创作。使用模进手法,就是使高音上下行二度,从而使前后两个乐节保持相对统一的旋律素材,同时又拥有充分的对比因素。在采取重复创作手法创作的上海老歌中,《夜上海》是经典的作品。在该部作品中,歌曲3、4小节就是对前两个小节进行“同尾换头”式变化重复,能够形成鲜明强烈的音响对比效果[4]。从歌曲创作效果来看,民国时期创作的上海老歌显然更能贴近大众。所以,上海老歌的创作,对当今流行歌曲的创作仍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歌曲的美学特性

在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上,民国时期的上海老歌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经典,就是其在情感、意境、语言和旋律方面拥有独特的审美特征。首先,在情感方面,当时创作的歌曲不仅拥有优美的曲调,同时也拥有通俗的内容,能够通过表现大众生活引发人的情感共鸣。当时的上海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恋爱自由和女性解放等思想得到了大力倡导,从而引发了人们对婚姻和爱情等问题的思考。而这些老歌的创作,则能够展现当时上海女性对情感的追求和生命的体悟,歌曲的情感基调多为缠绵悱恻和浓情炽烈等,能够展现社会广大市民的思想感情。以《如果没有你》这首歌曲为例,白光的演唱就展现了当时女性大胆直白追求爱情的态度。其次,在歌曲意境方面,民国时期的上海虽然产生了强烈的中西方文化碰撞,但是歌曲依然延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阴柔美。当时创作的流行歌曲大多韵律柔缓且曲调轻快,歌手的演唱也是轻柔婉转,能够营造出气轻韵柔的意境。再者,从语言上来看,上海老歌的歌词创作实现了诗词和音乐的完美融合,以至于歌曲体现了语言的音乐美[5]。例如,在《毛毛雨》这一歌曲中,使用了“毛毛雨”、“柳青青”等词语,就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律特点。此外,从旋律上来看,民国时期的上海老歌融合了中西音乐元素,在旋律上较为灵动。在这些歌曲中,一些歌曲采取了西方大小调体系和中古调体系相结合的旋律,一些使用了西洋乐器进行歌曲伴奏,从而使歌曲的和声伴奏得到了丰富[6]。而拥有这些鲜明的审美特征,才使得中国音乐能够与世界音乐的发展保持一致的步调。

(四)歌曲的艺术特征

从歌曲的艺术特征上来看,民国时期的上海老歌拥有鲜明的时代艺术特征、文学艺术特征和自然艺术特征。首先,民国时期上海流行歌曲的题材拥有鲜明的时代感,歌词再现了当时社会的大众生活。在《夜半歌声》中,歌曲中对黑夜抒发的内心感受就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因为,歌曲中的黑夜就像当时的社会局势,国民遭受了封建势力的压迫,并产生了强烈的斗争欲望。由于该首歌曲传递了与封建黑暗势力斗争的情感和含义,所以明显带有一定的时代艺术特征。其次,上海老歌还带有明显的文学艺术特征,总是以抒情和叙事性的方法进行任务描述和故事叙述。比如在《龙华的桃花》一曲中,就以叙事的口吻对人们从上海到龙华买桃花,桃花却断送在车轮下的故事进行了描述。而作者之所以进行该故事的叙事,则是为了展现当时人民生活的艰难,因此歌曲带有一定的文学艺术特色。再者,民国时期的上海老歌又带有一定的自然艺术特征。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普遍渴望和平,所以很多歌曲的创作都是寄情于自然物候,带有“春”和“花”字的歌曲约占当时创作歌曲数量的20%。

三、民国时期上海老歌的演唱风格

(一)“尖直白”的演唱风格

从1927年到1936年期间,是上海老歌的最初发展阶段。在该阶段,歌手演唱风格普遍为“尖直白”的自然演唱风格,代表人物包含黎明晖、薛玲仙和黎莉莉等。就拿黎明晖来讲,其演唱的《毛毛雨》和《人面桃花》等歌曲具有较强的节奏感,而其本人气息饱满且嗓音嘹亮。而以黎明晖为代表的早期歌手正处在歌曲文化的新旧交替之际,演绎的流行歌曲较为新鲜,没有成熟的演唱理论为指导,仅仅是依靠嘹亮的嗓音和漂亮的外形吸引人们的注意。所以在该时期,歌曲的演唱普遍为“歌美人美”,歌手普遍拥有较高的表演性质。而从演唱特点上来看,歌手发生部位靠前,在调高处拥有较大的音量,并且喉头处于较高的位置,能够给人带来真挚、自然和质朴的感受[8]。但是,由于歌手对气息和声音的控制无法达到专业水平,所以歌曲演唱更类似于自然喊叫。此外,由于当时国语运动刚刚开始,因此一些歌手的演唱最初带有口音和民歌韵味。

(二)“轻柔甜”的演唱风格

在上世纪30-40年代,“轻柔甜”演唱风格在上海风靡一时。而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周旋就是凭借这一演唱风格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1930年到1949年,周旋共演唱了210首歌曲,其嗓音清丽婉转,拥有较高的音乐天分。周旋本名为周小红,其在1932年1月演唱了一首爱国歌曲《民族之光》,在当时获得了台下观众的经久不息的掌声。为此,黎锦晖为其改名为“周璇”,以赞扬其歌声圆融通达。在最初演唱阶段,周璇就发现利用自然发声法虽然能够演唱出回旋婉转的歌曲,但是音域明显受到了限制。而通过借鉴西洋美声唱法,其创建了“轻柔甜”的演唱风格。1937年,其演唱的《四季歌》和《天涯歌女》奠定了其歌影红星的地位。而周璇的演唱对话筒进行了巧妙利用,可以利用话筒采取亲切絮语般的自然发声唱法。在演唱歌曲时,其讲究委婉动听和柔和缠绵,能够将其音量不大和声音细小的弱点掩盖。借鉴该种唱法,邓丽君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外,周旋的演唱对中国戏剧的唱腔唱法进行了延续,具有较高的音调。在其演唱的《爱神之箭》一曲中,从举止动作到腔调都带有戏剧特点。

(三)不同歌星的不同演唱风格

在民国时期,上海老歌的演唱因为歌手的不同带有的演唱风格也有明显的差异。在上世纪30-40年代,白虹凭借“京腔”演唱风格颇受欢迎。其演唱的歌曲带有明显的京腔京韵,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怀。而作为上海10大歌星之一的龚秋霞的演唱则带有甜润婉转的特点,其演唱的歌曲大多抑扬顿挫且充满青春朝气。在当时的上海,舆论界评价白虹的歌曲适合在中午倾听,能够给人带来高远的心情。而周璇的歌曲适合在夜晚倾听,可以让人体会到缠绵悱恻的情感。龚秋霞的歌曲则适合在清晨倾听,能够给人带来磅礴朝气。龚秋霞是民国时期上海著名的女高音演唱家,而当时著名的女低音歌星则为白光,其演唱的歌曲带有野性泼辣的风格,音色带有浑厚低沉的特点。在歌曲演唱上,其采取了西方美声唱法进行气息处理,而使用的唱腔为慵懒式。在演唱《你不要走》一曲时,其通过款款慢叙和低低倾诉展现了女子的孤苦之意,从而使该首歌曲成为了一首经典老歌。从整体上来看,民国时期上海老歌自1940年后就开始流行使用美声唱法,在40年代中期则有部分歌手开始采取低音唱法进行歌曲演唱。

总之,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民国时期的上海老歌带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是中国重要的艺术歌曲形式。同时,由不同歌星演唱的上海老歌带有着不同的演唱风格,所以使得当时的社会群众娱乐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参考文献

[1]伍春明.民国上海流行歌曲的文化成因及美学特征[J].人民音乐,2011,03:73-77.

[2]黄敏学.洋场十里毛毛雨仙乐百代满场飞--民国时期上海流行音乐产业及其当下意义[J].人民音乐,2011,03:84-89.

[3]李琼.上海早期流行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因素探析:1927-1930[J].艺术百家,2011,S1:305-310.

[4]李岩.独上高楼--“民国·乐史”的现代性及前世今生[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04:1-16.

[5]程云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流行歌曲持久传承的归因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08:95-97.

[6]唐钧,陈伟.民国上海流行歌曲的音乐审美特征[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18-123.

[7]桂强.国内外有关中国20世纪上半叶唱片文献的研究及述评[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0:67-72.

篇7:上海龙文教育文化及特色

一、校园建设

1. 校园总体建筑依山傍水, 布局错落有致, 建筑风格简约鲜明, 人文气息十分浓厚

广东科技学院地处东莞市南城区, 南依水濂山余脉, 东临西平水库, 内有一小溪穿校园逶迤流过, 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学院在建校之初就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规划校园建筑, 建筑因势而造, 布局错落有致又处处为学生着想, 无论是教学大楼、图书馆、体育活动场所, 还是学生宿舍和饭堂, 地理布局既实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也体现了校舍建设要“便于学生学习、便于生活、便于娱乐健身”的人本思想和服务理念。

2. 日益丰富的校园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 又称为人文景观, 是校园文化中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的结合体。广东科技学院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中, 十分重视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一是在图书馆、教学楼走廊等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挂有书画装裱和名家名言镜框, 书画艺术使学生得以艺术熏陶, 名家名言镜框精选古今中外名言警句, 贴近青年学生的年龄和思想实际, 或鞭策励志, 或精业勤学, 或启迪做人;在教师办公场所和电梯口, 也随处可见激励教师敬业爱岗、乐教爱生, 不断加强师德修养等鞭策语句, 对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修养无疑起到了激励和促进作用。二是学院在图书馆正大门外壁上建立了一块巨型电子显示屏, 显示屏经常以精简晓白的语句播放学院的办学思想、学院在发展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绩、节假日对师生的真情祝福, 这既成了师生和外来参观人员了解学院的窗口, 也使全校师生感受到了学院家庭般的温情。三是在校园里树立先圣雕像, 营造更为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精神文化建设

1. 确立正确的办学方针和先进的办学理念

学院以坚持“服务地方、产学结合、办出特色、稳步发展”为办学方针, 在办学中贯彻“三个从严”:一是办学规范从严, 严格按教育部要求规范办学;二是学院基础建设从严, 高起点、高质量建设学院;三是学院管理从严, 建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 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 实施“三风”建设工程

学校风气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东科技学院历来重视学校风气建设, 着力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教风建设。首先, 对新入职的教师, 学校组织新教师进行不少于10天的岗前培训, 学院聘请校内外长期从事职业教育或德育教育工作的专家, 以及学院从事人事管理的负责人, 现身说法, 组织新教师系统学习有关学校的规章制度、适合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法, 帮助新教师树立教师师德为先, 敬岗爱业的观念和责任心, 为新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教风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其次, 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立体化的教风评测体系。这一评测体系包括督导议教帮扶、同事听课互学、学生网上评教、期终量化考核等构成要素, 这一体系对教育教学质量具有监督、甄别、激励和提升功能, 对教风也无疑起到了评测和促进作用。

二是加强学风建设。没有良好的学风, 培养质量无从谈起。广东科技学院十分重视学风建设。第一, 实行强制早晚自习制度。这一制度由于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较为罕见, 曾引起了一部分学生和社会上某些人士的质疑, 而学院坚持务实原则, 顶住压力。实践证明, 这一制度有利于把学生从网络世界拉回到教室学习, 摒除当前大学中普遍存在的大学生一入校就沉迷网络游戏的弊病, 有利于形成良好学风。第二, 严格考勤。每一堂课班干部对迟到、事病假和旷课的学生做详细考勤, 考勤结果记入专用的考勤登记簿, 并经上课教师签名确认, 作为月度班级评分的重要依据。此外, 学院也经常敦促每一位任课教师, 加强学生的上课考勤, 把考勤结果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 这两方面考勤结合, 双管齐下, 极大限度地杜绝了学生随意旷课和迟到现象, 严肃和端正了学风。第三, 砥志砺学, 培养学生向学的内在动力。要形成良好的学风, 关键还在于学生要有内在的向学动力。学院重视对学生进行理想抱负教育, 这些理想抱负教育结合时代特点, 渗透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班主任日常的德育工作中, 以及进行表彰的先进人物事迹里。

三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学院对行政人员, 机关部门加强管理。主要管理措施包括:各部门主要领导竞争上岗;各部门制订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推进依法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等工作措施, 年终学院人事部门对各部门主要领导和成员进行严格考核, 考核方式尤其重视部门所服务对象的民意调查, 这些得力措施使各部门形成了“热情, 高效, 廉洁”的工作作风。

三、制度文化建设

广东科技学院的制度文化, 规定了学院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发展定位、战略选择、管理原则和工作规程等。学院十分重视制度体制的科学规范, 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和修订其内容。有些重要的制度、立项专题研究, 还通过教代会、党代会以及校内各种座谈会在全校范围广泛征求意见。学院完善了教育教学及行政管理制度、党群工作制度, 并系统汇编成册;制定了教职工守则、学生守则、教师守则。还将一些制度、规程、工作职责等在办公楼、实验楼等公共场合统一制作张贴, 使师生行为有章可循, 更加规范化。学院统一协调校园文化活动, 制订规划方案, 安排了每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中主要的文化活动;制订了导训大纲, 对学生的素质拓展进行认证, 发挥了文化活动的育人功能。这些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学院的教育教学、招生就业及行政后勤的有序规范进行。

四、行为文化建设

行为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实施和体现, 对实现培养目标、活跃校园气氛, 丰富广大师生员工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科技学院的校园文化独具特色, 异彩纷呈。

1. 学生社团组织众多, 活动频繁, 争奇斗艳

学院本着拓展学生素质, 鼓励新生一入校就参加或成立各类学生社团, 学校安排有专门的教师指导学生成立学生团体和开展活动, 对大型活动学院还给予经费资助。这些社团组织如演讲口才协会、书画协会、创意社、岭南民俗文化研究学会等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自成一体, 经常举办各种活动, 不少学生以社团组织为平台, 个性特长得到了充分发展, 拓展了诸如沟通、协调,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同时, 也给大学校园带来了无限的文化生机与活力。

2. 体育娱乐健身活动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体现青年学子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一年一度的全校运动会是全院师生的体育盛会

运动会上, 既有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也有诸如街舞、跆拳道等新潮项目的竞赛;运动员中, 既有学生, 也有青年教师员工, 还有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各系部的体育赛事更是经常性地展开, 从足球赛到篮球赛到网球赛和拔河比赛, 既有学生的比赛, 也有教职工组织的竞赛。该院学生商业意识较强, 每逢较大规模的比赛, 就主动找商家拉赞助, 商家借此为自身做广告, 于是商业文化乘虚而入。

3. 工商模拟市场, 校园文化与商业文化际会融合

在每年11月的第三周, 广东科技学院都有一场声势浩大的校园工商模拟市场, 该模拟市场开市为期四天, 由两条商业街组成, 两条商业街分割成百余个摊位, 每个摊位的经营权采取竞标形式, 面向全校学生和校外商家拍卖, 在开市的四天时间里, 每天晚上有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 “文艺搭台, 商业唱戏”, 文艺节目带动了人气, 促进了工商模拟市场生意的火旺。广东科技学院地处东莞, 这里是一片投资热土, 学生中不少家庭办有实业, 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让学生与校外商家“同台竞艺”, 使其从竞争对手那里学到书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 初步培养了成本核算意识和风险意识, 初悟经商之道, 培养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4. 志愿者服务行动文化, 展示当代大学生风采

服务社会, 既是大学办学的主体职能, 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广东科技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 以及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心和时代使命感, 每年的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了学院的行为习惯和文化传承。一是每年暑假, 学院选拔一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去粤北等贫困山区开展“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活动为当地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也使大学生见证了善良与纯真、贫穷与落后, 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凡是区域性甚至国家级的带公益性的重大活动, 该院学生都踊跃报名, 参加志愿者服务。例如, 东莞市政府部门每年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公益活动, 都有广东科技学院的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2010年上海世博会, 该院10余名学生在世博会广东省展厅当讲解员, 展现了良好的风貌, 获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涵建设无止境, 校园文化建设亦无止境。虽然, 广东科技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显示出某些特色, 但毕竟这还是一所非常年轻的大学, 而文化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积淀的过程, 深厚的文化底蕴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 只有以长久发展为计, 不断探索, 不断总结, 不断创新, 把传承、借鉴与创新结合起来, 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 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朱京凤.目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4) .

篇8:挖掘“水乡文化”开展特色教育

1.“水乡文化”资源的挖掘

“十五”以来,我校将地方人文资源的利用作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主题,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先后编写了《可爱的周庄》《红领巾中英文导游词》《小学生旅游日记》和《我爱周庄》等校本教材,挖掘并整合了周庄古镇人文资源,应用于学校教育。

“十二五”来,我们在收集大量关于周庄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比照先前编写的校本教材,发现周庄古镇旅游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大量的文化资源,很多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为此, 我们选取了周庄历届旅游节举办的散文、诗歌创作大赛中的部分获奖作品, 编写了一套《“水乡文化”教育读本》,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有关“写周庄”美文的阅读,了解周庄,感受周庄,热爱周庄。

2.“水乡文化”特色校园的建设

“水乡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就是将周庄水乡文化元素融入学校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中,让学生每天浸润在浓郁的水乡文化氛围中,在水乡文化的熏陶中茁壮成长。

我们在学校环境布置上,专门设立了“水乡文化”特色长廊。长廊以周庄的游线上的主要景点为展示点,分景点人文历史、景点美文诗句、照片和学生画周庄、写周庄作品等几个内容, 既展示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灵秀水乡风貌、千年的悠久历史、独特的人文景观、质朴的民俗风情,又展示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成果。

我们充分利用周庄特有的人文资源,结合“水乡文化”教育实践,建设了几个富有水乡特色的艺体室。首先, 我们为配合“我说周庄”小导游实践活动,建设了小导游实践活动室,将周庄的象征“双桥”模型置于室内,并将周庄主要景点的一幅幅照片装裱展示在四周墙上,学生可以依次进行导游讲解练习,体验导游周庄的全过程。其次, 我们利用周庄历届旅游艺术节中举办海峡两岸象棋大师赛的契机,建设象棋室,并申报建立省象棋教育训练基地, 承办象棋大师赛中的大师车轮赛事,让学生不仅在象棋室学习象棋棋艺,还亲身历经与大师对弈,学习象棋大师们精湛的棋艺、敏锐的智慧和高尚的精神。第三,我们在学校舞蹈房开设昆曲训练班,排练昆曲段子,在传统节假日和周庄旅游节期间,将昆曲段子搬到周庄古戏台和成人演员一起,向市民和游客演出。此外,我们还逐步建设起书画室、刺绣室等,以传承弘扬传统艺术文化。

与此同时,为营造“水乡文化”特色校园氛围,我们定期开展“水乡文化”展示活动。学校每年春季组织一次学生赴古镇实践活动,采集素材,制作展板展出班级实践活动过程和实践活动成果;每年12月举办一届“水乡文化”艺术节,集中展示学校“水乡文化”教育的成果;每月学校小浪花电视台播出一次有关周庄古镇的纪录片、新闻片和周庄旅游重大盛事的视频;每周三午休时间,校园播放周庄的民谣民歌;午读时间各班开展“水乡文化”美文诵读; 大课间活动开展水乡游戏活动等。

3.“水乡文化”特色活动的开展

在课题的引领下,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以“水乡文化”为主要教育内容, 力求从点上突破,逐步构建起学校特色教育的活动体系。

“水乡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最佳切入点是社区资源,我们每学期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探究主题,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使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我们结合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点, 结合我校所具备的教育资源和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水乡文化”教育活动课程的基本布局:低年级“水乡娃娃——我识周庄”、中年级“水乡小导游——我说周庄”、高年级“水乡小院士——我探周庄”三个板块。

“水乡文化”读写画活动。我们结合《“水乡文化”教育读本》的使用, 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读写画周庄的活动, 抒发广大学生爱家乡的情怀。在低中高年级,分别以“读水乡美文,画我可爱家乡”“读水乡美文,颂我可爱家乡”“读水乡美文,写我可爱家乡”为主题,开展读写画活动。同时,低年级通过学生画周庄每班编辑一本画册《可爱周庄》,中年级每班建一支朗诵队, 高年级每班编辑一本文集《情系周庄》, 并在全校举行展示评比活动。

上一篇:走在自己的世界里散文下一篇:中级职称评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