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党建工作总结

2022-08-27

回首每一天的周而复始,你是否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成长经验?工作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工作是见证我们成长的标志,为自己写一份独有的工作报告吧。让我们在回首自己忙碌岁月的同时,发现自己工作的不足之处,寻找出更好的工作方式,成为更好的自己。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十一五党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十一五党建工作总结

“十一五”民政工作总结

铸就新辉煌 开创新局面

——临潭县“十一五”民政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王明仁

2006年以来,临潭县的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民政工作,深入实施县委确定的“125552”发展战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卓有成效地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二五”开局年目标,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临潭县及该县民政局受到国家民政部和省州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2008年临潭县民政局被国家民政部嘉奖“临潭县民政局在抗震救灾工作成绩突出,给予嘉奖”,民政局局长秦尚德同志也被国家民政部授予“抗震救灾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临潭县连续两年被甘南州政府评为“农牧村五保集中供养先进县”,2010年临潭县被甘南州政府评为“养老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县民政局先后被县委县政府命名“4·25”新城冰厂湾矿山坍塌事件抢险救灾和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被连年命名为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党风廉政建设、统战民族宗教和禁毒等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荣获综合经济责任指标考核

一、二等奖,民政局干事张东鹏被省委、省政府,甘肃省军区授予“8·8”舟曲泥石流救灾先进个人奖。

临潭概况

临潭,古称洮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全县总面积1557.68平方公里,海拔在2209-3926米之间,平均海拔2825米。属高山丘陵地带,气候属高寒干旱区,年平均气温3.2℃,降水量518毫米,无霜期65天。全县辖3镇13乡,141个行政村, 44012户,总人口15万多。由于受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加之干旱、冰雹、霜冻、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繁,农牧民群众返贫率高,生活和住房条件十分困难。1986年被列入省扶贫困县,1993年被列为“两西”扶持县,1994年被列为国扶贫困县。

“十一五”铸就民政工作新辉煌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人民经受了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民政工作在减灾救灾、城乡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专项事务管理等方面取得辉煌成就。

(一)减灾救灾工作扎实有效

1.救灾工作成效明显。采访中临潭县民政局局长秦尚德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临潭县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多达46起,特别是2008年“5·12”地

震灾害,临潭县涉及16个乡镇9.5万多人,群众受灾损失严重。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争取到灾后重建资金1.8亿元,完成了4000户民房重建和9146户民房维修;完成了投资6738万元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防灾减灾建设项目(临潭县应急避难场所、临潭县科普教育基地)总投资518万元。五年来,临潭县累计投入灾害救灾资金2526多万元,发放救灾面粉51000多袋、被褥9600多床、衣物51000多件、大小帐蓬1161顶,以及大量生活必须品,救助灾民30多万人次;在2006-2008年三年间投资173万元,为190户特困受灾群众重建住房570间,为130户特困群众改造危房390间;有力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实际生活困难,未发生因灾饿死、冻死和大批人口外流乞讨现象。各类救灾款物都按程序发放,实现了安全有序运行。

2.防灾救灾工作措施得力。一是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制定了灾情信息上报责任制,规范了救灾工作;二是建立健全了救助管理体系,成立了临潭县防灾减灾委员会,不断完善了县、乡(镇)、村三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三是加强了救灾款物管理,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和及时核销上报制度。在“5·12” 抗震救灾期间和2006至2008年实施灾民建房期间,制定了《临潭县抗震救灾物资使用管理办法》和《临潭县灾民建房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了各类救灾款物安全运行;四是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常抓不懈,群众防灾减灾和自救能力不断提高。

3.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通过积极争取资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开展。至2010年底,投资18万元的县级自然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和投资500万元的县城避难场所已投入使用。争取到临潭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资金130万元,预计2011年底投入使用。

(二)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五年来,该县民政局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认真落实党的亲民、爱民政策,突出抓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快了城乡低保、五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全县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1.城乡低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政策不断落实。一是强化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素质,完善民主评议、三榜公示制度,规范城乡低保操作程序,努力打造 “诚信阳光低保” 。二是逐步实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这些来,临潭县城市低保共进行了四次提标,保障人数从2006年的4835人增加到2010年的5760人,人均月补差从57元提高到145元,五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4013.56万元;农村低保从2007年实施以来,通过先后三次提标扩面,保障人数由2007年的16386人增加到2010年的42080人,年保障标准线从600元增加到850元,四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8000多万元。三是动态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加大了城乡低保工作的核查力度,做到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保障资金有升有降。四是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逐步实现了规范化操作管理,低保档案管理电脑化操作得到普及。五是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全面实施,做到了惠农资金“一折通”、“一册明”。

2.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了五保对象应保尽保。一是五保供养人数和标准不断提高, 至2010年底五保供养人数达到993人,集中供养年人均标准达到2200元,分散供养年人均标准达到1800元,累计支出五保供养资金690.6万元。二是五保供养条件不断改善。2008年新城中心敬老院落成,将符合供养条件的40名五保人员进行集中供养。2009年争取到临潭县社会福利院

建设资金386万元,预计2011年投入使用,届时将容纳100名左右五保人员和“三无人员”,五保供养将迈上新的台阶,推动临潭县五保供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2009至2010连续两年临潭县被州政府评为“五保供养先进县”。

3.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医疗救助从2007年开展以来,有效缓解了临潭县城乡特困家庭重特大疾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些年来,共救助城乡特困家庭病人4.5万人次,发放救助金730多万元。2009年和2010年为部分低保对象和五保户代缴医疗保险和参合费83万元。2010共救助城乡特困居民162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47万元,切实解决了低收入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三)基层政权建设加强、优抚安置政策到位

五年来,临潭县进行了第

六、第七两次村委会换届选举,依法选出了群众信任、遵纪守法、办事公道、年轻有为,能带领农牧民致富的村民委员会班子。形成了一个民主管理化、科学决策化、办事公开化、制度严谨化、工作规范化的基层政权建设格局,使农村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五年来,全县累计接收安置转业士官和城镇退役士兵41人,安置率达到100%,自谋职业率达60%以上。积极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活动,大力开展军地援建“双十工程”人力和物资的投入力度,组织了“八一”慰问、送图书、送文化等双拥共建活动。

(四)社会专项事务管理能力得到不断加强

1.勤奋工作,行政勘界任务的全面完成。将该县原有的19个乡镇撤并为目前的16个乡镇。对全县16个乡镇的29条220公里行政界线完成了调查、踏勘、标绘、埋设界桩、走向说明等工作,为创建和谐边界提供了保证。2.截至2010年底,全县依法登记民间组织8个,其中协会组织7个,学会组织1个。3.立足基层,老龄事业发展有序。2010该县民政局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养老服务先进单位”。4.大力实施“蓝天计划”、“明天计划”和“重生计划”。6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得到了救助,8名疝气儿童进行免费手术。

五年来,殡葬改革取得显著成效,福利彩票发行成绩喜人。福利彩票发行销售总额达到561.2万元,为省州筹集公益金扶持社会福利和弱势群体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010年,全面完成了全县散居孤儿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建立了93名孤儿档案及信息化数据库。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十二五”开局成效显著

2011年是民政“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社会救助、救灾救济、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和项目建设等主要工作成效显著。

一、社会救助工作稳步推进

1.城乡低保提标工作任务于6月底圆满完成。上半年按期完成了提标任务。一是在4月份,由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城乡低保提标工作会议,作安排部署具体要求工作。民政局对县乡(社区)低保专职工作人员全面进行了业务培训,印发了《临潭县城乡低保提标实施方案》等9份相关材料,保证了该县城乡低保提标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按提标要求,把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10%,平均月补差达到150元。1-10月,为全县5760名城市低保对象共发放城市低保金783.84万元,肉食补贴289.59万元,生活补贴金83.87万元;把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线提高到1096元,平均补助水平月人均达到72元。前三季度,为全县42080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 2692.32万元,生活补贴金417.08万元。三是进一步健全

了档案管理制度。四是加强了动态管理力度,城乡低保对象动态人员472人,其中农村266人。2.城乡低保规范宣传年活动初见成效,低保政策进村入户,使该县城乡低保分类施保政策进一步落实,准入评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保障对象准确率达到95%以上。3.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有力。1-10月份,为全县1054名五保对象发放五保供养金131.72万元。4.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有序开展。1-10月份,共发放医疗救助金408.5827万元,医疗救助869人次。为全县16个乡镇的2781人解决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资金60.8万元。

二、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

今年1-10月,该县共遭受各类自然灾害6起,累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28.07万元。面对频发的各类自然灾害,民政局在大力宣传防灾减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自救能力,完善了县乡(镇)村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同时。共争取到救灾资金218万元,及时下拔到各乡镇,并下拨冬春救助面粉5000袋。至十月份共发生火灾12户12起,向受灾户送去慰问金1.6万元,被子35床,棉衣40套,面粉30袋,切实保障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

三、专项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1.边界区划地名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4月10日,在该县召开了临潭、岷县两县边界线联合检查工作联席会议,补栽了潭岷1号、潭岷2号、潭岷3号界桩。通过宣传教育,目前没有发生边界区矛盾纠纷。在认真抓好路、街、巷等地名标准的命名和设置工作的同时,将启动《临潭县行政区划图》编绘工作。2.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正常开展。共接待和劝导救助人员85人,实际救助80人,共发放救助资金6500元;经筛查、认定,共发放2010年110名孤儿救助资金47.52万元,每人每月达到360元。3.继续实施“明天计划”和“重生计划”,对符合条件的3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在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了免费手术;对3名符合兰州市脑病康复医院专家核查条件,已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正在进行康复训练。

4、加强信访维稳工作。民政局办理来信来访60件(次),其中来访55人次,来信5件,均已全部办结,真正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投资130万元的临潭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和投资386万元的临潭县社会福利院即将投入使用,计划投资120万元的冶力关敬老院项目,已争取到省慈善总会和省民政厅资金共46万元,预计明年将动工建设。

第二篇:乡镇“十一五”工作总结

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5年来,我国历经风雨,特别是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我镇在“十一五”时期中经受住了一系列挑战和考验,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镇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些都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我镇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富裕新铺”发展思路,将“经济富镇、生态拓镇、文化强镇、和谐稳镇”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工作。

一、因势利导,全力构建“绿色经济镇”

五年来,我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奋进,锐意进取,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稳步增强。2010年我镇工农业总产值预计3.37亿元,相对2005年(3.29亿元)和2009年(3.09亿元)比增2.4%和9.1%,其中农业总产值2.37亿元,相对2005年(0.91亿元)和2009年(2.27亿元)比增160.4%和4.4%;镇级机动财力预计达300万元,相对2005年(270万元)和2009年(293万元)比增11.1%和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6900元,相对2005年(4575元)和2009年(5744元)比增50.8%和20.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预计300万元,相对2005年(153万元)和2009年(280万元)比增96.1%和7.1%。

(一)保持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我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稳步推进了新铺工业的发展。主要有: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2009年8月,我镇顺利完成了总投资逾6.3亿元的的广东油坑建材有限公司日产4500吨旋窑熟料生产线暨9000千瓦余热发电技改项目在油坑的征地拆迁工作,共征地576亩,拆迁房屋48户,保证了重点工程如期进行;全力协助皇马水泥公司解决石灰石资源问题,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促进了企业发展。二是推动油坑工业园区发展壮大。自2006年以来,我镇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细化招商服务措施,扎实抓好签约引进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办得好,为园区的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三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我镇充分发挥“省级建材专业镇”的品牌集聚效应,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如今年完成了立窑水泥厂下南水泥厂的关闭工作,促进建材产业的持续、健康、绿色的发展。

(二)推进特色农业循环经济

五年来,我镇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一是积极推广使用优良水稻杂优组合种子,确保了我镇粮食连年增产增收。2010年我镇粮食种植面积40336亩,粮食总产量18040吨,比2006年增长了2.8%。二是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多年来,我镇农业站充分发挥优质果协会职能,定期对种植户进行科技培训,并采取知识讲座,现场观摩、专家现场解惑等形式帮助广大种植户掌握科学种植、管理技术,解决了广大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的一些问题。2006-2010年期间我镇共举办果树技术培训班达18期,现场会17期,共印发资料10000多份。三是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继续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好“黄坑茶”品牌建设,推动以黄坑茶厂为龙头的茶叶产销一条龙体系发展。

(三)扶持打造名贵树木产业

我镇积极探索集种植业、加工业、畜牧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循环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名贵树木种植产业。至目前,已种植面积达3000亩以上,其中百亩以上名贵树木种植基地8个,种植有香樟树、罗汉松、曼地亚红豆杉等18个品种。同时我镇还努力实施“一村一品”,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攻坚克难,努力争创“生态示范镇”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委、政府关于创建“生态名城”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建设“生态名城”、打造宜居城乡为目标,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林业生态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建设,收到了明显成效。目前,我镇已有14个生态村,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镇将再创建4个生态村,从而达到“生态示范镇”的标准。

三、夯实奋进,加快创建“文化先进镇”

近年来,镇文化站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及镇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下,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争创市文化先进镇的部署和要求,加大文化设施的投入,重视文化队伍建设,挖掘整理民俗民间文化艺术,弘扬客家传统文化,积极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镇党委、政府筹资35万多元用于镇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充分利用展览厅、图书阅览室、培训厅等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加强农家书屋、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我镇共创建省级农家书屋12家,加快农村科技文化的流通,逐步规范村级文化室、图书室建设,发展村级文化流通网络,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四、注重长效,全面建设“和谐平安镇”

(一)维稳工作扎实到位

我镇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创建“平安名城”的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宜居带动宜业,宜业提升宜居”和“发展、富民、保平安”战略目标,积极创建“平安新铺”。一是2009年7月,在县政法委的关心支持下,我镇整合了综治、信访、司法、派出所等部门,建成了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诉求渠道,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近年来,我镇投入4万元资金为22个村(居)委护村队、保安队统一配备了服装、警棍、手电筒等装备,扎实推进了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二是我镇通过严格落实党政领导接访、领导约访下访、领导包案制度,及时解决了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做到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把问题、矛盾上交。三是我镇近年来严格执行镇、村干部家访制度,通过“家访”,掌握动态,阐明政策,做细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坚决执行镇干部住镇值班制度,扎实做好“学习、下访、谈心、议事”,切实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杜绝干部“走读”现象;充分利用干部住镇的时间,召开信访维稳研判会,及时跟踪落实,将基层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我镇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抓好镇域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强化节假日期间的安全检查,抓好非煤矿山整改工作,继续加强对炸封煤矿矿井的巡查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已炸封的非煤矿山、非法采(洗)矿场的巡查监控,保持安全生产检查高压态势,杜绝辖区内违法违纪行为。通过努力,2009年我镇获得了“梅州平安镇”的称号。

(二)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十一五”的五年是我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五年,我镇结合实际、抢抓机遇,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农村环境焕然一新。我镇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拆除旧房300多间,示范村厕所入室率达96%以上,新建篮球场17个,通过成立村级环卫协会,农村的卫生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二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近几年我镇通过抓好村道改造建设,协助抓好西线公路扩宽绿化带工程建设和S332省线圩镇至昂天堂路段整修加固工程,抓好新铺大桥改造工程以及在建的徐溪新大桥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公路等级,美化、绿化、净化沿线环境。三是改善了群众的医疗环境。近年来着力于协助新铺镇中心卫生院新医院大楼的建设,新医院大楼位于省道公路旁、圩镇附近,交通便利,为我镇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致力发展教育工作 我镇充分认识教育的功能,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提高新铺人民素质、带动新铺经济腾飞、促进新铺和谐发展的根本大计来抓。近年来我镇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强化教育措施,抓好教育软硬件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学校布局调整,整合教育资源等,不断地优化强化新铺教育。2010年3月我镇成立了新铺镇创建教育强镇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创强办公室,坚持“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原则,印发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完成了台帐记录、自评报告等工作。并于同年12月,顺利通过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评估验收。

(四)关心注重残联工作

五年来,镇残联部门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做到关心维护护残疾人的利益:一是规范地编制了第二代残疾人证得档案资料,为今后残疾人对残疾人的各项服务提供了准确的信息依据;二是镇党委、政府认真巩固《创建白内障无障碍镇》的达标工作,为全镇白内障患者提供了一年两次的免费复明康复,为贫困残疾人送上“重见光明”的福音;三是为全镇脑瘫儿童学生免费住院康复;四是做好残疾人的扶贫济困工作,帮助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就业,同时也完善了我镇残联的编制组织工作。

“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是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工作目标的完成有力的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下一步“十二五”规划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扎实的基础。回顾五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招商引资难度较大,大项目难引进,高新技术难落户;二是经济增长、农民增收速度较慢,增收渠道不宽;三是镇、村干部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存在较大的压力。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本文来自方案范文库(http://)转载请保留出处:http:///fanwen/2011/0102/97164.shtml

第三篇:十一五工作总结

兴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十一”五工作总结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劳动保障局的指导下,我们坚持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从加强全县劳动保障能力建设入手,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经过全局人员的不懈努力,使劳动和社会保障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就五年来我局劳动保障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五年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就业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重点做了以下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②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人数由2005年的520人次增加到2010年的1500人次;③各类职业培训由2005年的1020人增加到2010年的4118人;劳务输出人数从2005年的720人增加到2010年3651人。

(二)社会保障工作 1.企业养老保险稳中求进

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由2005年的58户增加到的现在的68户,参保职工由5859人增加到7800人。特别是2009

- 1

运行中。

4.工伤保险稳步推进

工伤保险作为刚启动的险种,为了使这项工作稳步推进,开好头。我们首先抓住以煤炭、矿山高风险企业等重点行业,以农民工为重点对象,大力推进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截止目前,工伤保险参保企业16户,参保人员1489人。

5.失业保险

我县失业保险共有参保企、事业单位3293人,在基金征缴相当困难的情况下艰难运行,2010年共完成基金征缴270余万元,确保1252名失业人员能按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

6.农保工作前景喜人

从05年以来,全县有5162人参保,基金收入为61.2万元,累计为745名农民支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5.95万元。今后我们要紧紧抓住“瓦塘——魏家滩”大项目的实施、大工程推进的机遇,积极落实被征地农民参保的政策,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老有所养”,使农保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劳动用工监察和职工维权工作

1.高举劳动监察执法利剑,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在全面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创

- 3

业的用工行为,切实维护了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农民工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我们劳动保障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强化,形象和地位有所提高。

2.畅通职工维权渠道,信访仲裁取得实效

为了增强职工维权意识,提高企业主执行劳动用工的自觉性,我局监察工作人员深入到企业、到职工之中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职工维权知识,并专门购臵了2万元的投影仪和《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释义》光盘,在用工单位巡回放映;先后在兴县电视台播放专项行动内容,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悬挂横幅,散发传单,在各用工单位书写标语口号,公布维权电话:6322392 ,制作监管责任牌,公布了监管人的手机号码,营造了开展规范劳动用工行动的良好氛围,为企业职工畅通了维权渠道。

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和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我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有效发挥化解矛盾、协调劳动关系的功能,不断提高劳动信访争议仲裁的办案质量。改进了办案方式,坚持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做到了能调的不裁,该裁的不拖,确保在法定期限内结案。第二,积极创新三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三方在处理劳动争议中的作用。经常主动与工会、企业协会协商,把三方机制贯穿于劳动争议预防、调解、仲裁工作的始末。五年接待来信来访1803件1803人/次,处理1803件1803人/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

- 5

续订劳动合同,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社保基金管理,职工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等均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方便了广大职工。

(三)讲政策,搞服务,坚持上门服务

以政策宣传为切入点,通过各种形式让职工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对集中办理的专门性工作,采取上门服务的形式,集体办公“一站式”服务。去年在煤炭企业劳动用工整顿,企业改制等方面,通过与职工零距离接触的方式,面对面谈心,问题解决了,误解消除了,矛盾化解了。

(四)严措施,分责任,确保任务完成

年初签订责任状,将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班子成员采取分工负责方式,各负其责,围绕全面提升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这个总目标。立足现实谋化长远,拓宽思路,脚踏实地地从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着眼着手。紧紧围绕目标责任制这一中心,采取切实可行的种种措施,较好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社会保险费征缴困难,欠缴严重,扩面迫在眉睫。由于我县是典型的贫困县,历史欠帐多,所以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欠缴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截止2010年12月底,全县参保单位共欠缴养老保险费3500余万元,相当于离退休人员3年应发放的养老金。造成欠费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个别企业

- 7

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扩大就业门路,增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狠抓了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的调查、收集、传递、发布工作;开展各类就业再就业培训,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二)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县社会保险的主要任务是扩大覆盖面,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各项社会保险的综合覆盖率力争达到60%以上。要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管理,要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三)要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主线,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积极探索和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和工资分配正常增长机制。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大对恶意托欠工资行为的处罚力度。要加强劳动监察和信访仲裁工作,把劳动争议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要全面加强劳动保障系统自身建设

劳动保障部门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加大力度,千方百计争取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增加机构编制和办公经费,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努力实现办公条件现代化、信息资源共享化、服务管理智能化、全力提升劳动保障工作的

- 910 -

第四篇:××镇“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镇始终把加快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的指导和部署,认真改进干部作风,努力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围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社会稳定三大目标,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镇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农村经济发展快速

十一五期间,全镇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8亿元,年增长12.8%,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到2010年,全镇年财政总收入达到1390万元,国、地、财三税任务完成560万元。

1、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十一五期间,我们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深入改制改造和大力招商引资,到今年,全镇工业年总产值达到5.8亿元,年完成国家税收340万元。具体来看,一是原骨干企业改制收到实效,华丰纸厂、潼溪铸管厂、鞋帮

一、二厂、朱仑、西冲两个养殖场等8家骨干企业,通过改制后,产销两旺。华丰纸厂先后投入15000多万元,新建产房车间3栋,纸品生产线3条,配套环保设施建设以及800千伏安的专变供电设施建设,目前年产值达6000万元。二是新生民营经济发展快速,全镇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个体私营企业已近20家,砖厂、彩瓦厂、扇厂、预制构件厂等新生民营企业生机勃勃,年完成产值超过1000万元。和田超市连锁店、和兴家电超市、筻口中心市场在十五期间竣工营业,带动集镇商业

兴旺,年经营额超过2000万元。

2、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十一五期间,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特别中央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我镇农民负担得到大幅减轻,农民收入大幅提高,人平纯收入由十一五初期的3400,增长到6980元,实现了翻番。

3、财政运转良好

十一五中,我们始终注重加强财源建设,推行财源建设目标责任制,每年都确定了5个以上重点财源建设项目,由党政领导挂帅,重点扶持,积极保护,财源建设项目税收增长较快,同时,强化税收征管,堵塞收入漏洞,加强专职税收征管队伍建设,确保了税收均衡入库,全镇国、地、财三税入库任务稳步增长。通过增收节支,规范管理,保证了财政正常运转。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1、集镇建设:2001年我镇被纳入省级重点中心集镇建设范畴,通过几年来的建设,目前已经初具“两纵三横”街道格局。诚信商业街全线完工,幸福大道西段建设开发完成,东段正进入建设阶段。投资1000万元的筻口中心市场竣工营业,投资360万元的和田连锁超市筻口店开张营业,投资200万元的和兴家电超市开张营业,标志着集镇开发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五年来,集镇完成投资近5000万元,新增街道840米,新增门店300个,新增商品住房200套,新增集镇面积0.51平方公里,新增集镇人口2500余人。

2、农业水利:全面完成了七座小一型水库水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工程,总投资2300多万元,高标准护砌渠道30000米,扩大自流灌溉面积3万亩。同时,对全镇沿河涵闸、机埠进行了了改

建,对铁山北干熊市分干、刘桂支渠进行了全面改扩建。镇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在3500万元以上,村级水利工程完成渠道硬化45公里,新增灌溉机埠9处。

3、交通道路:投资300万元、长3.5公里的筻三线、投资450万元、长7公里的筻西线、投资180万元、长4.6公里的小新公路改造硬化工程已竣工通车,投资470万、长7.8公里的刘潼公路改造硬化工程今年10月份竣工,投资150万元、长2.5公里的筻沙公路改造硬化工程11月份竣工,投资750万元的柒市大桥建设工程正在施工建设。90%的村实现了通水泥路,全镇“通达”工程改扩建乡村道路120公里,硬化道路近80多公里。

三、农业效益显著提高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全面发展生态农业,以此促进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我镇形成了以莲塘、沙南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1000亩;以新十线沿线潼溪、中心等12个村和S306线熊市、界岭等13个村为主的两个万亩优质稻高产业范片基地,全镇粮食总产量达到1亿斤,优质面积达到9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镇完成退耕还林、残次林改造近6000亩,新增经营林、果木面积6000亩。

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计划生育:通过广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湖南省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群众的婚育观念不断更新。通过抓队伍、抓阵地、抓责任,夯实了村为主的工作基础,优化了依法行政的执法环境,使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问题得到了突破,全镇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连续7年位居全县一名、全市一类的位置,创建成为岳

阳市计划生育模范乡镇。

卫生工作:按乡村卫生一体化要求,建立了农村卫生防保网络,认真做好了防“非典”、防禽流感等疾病防控工作。镇中心卫生院投资350万元,完成了住院大楼建设,新增医疗和住房面积3000平方米,新增医疗器械及配套设施,达到卫生部乙级甲等医院标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健全,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防止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综合治理:狠抓普法宣传教育,大力宣传“两个维护”,切实开展“三问三帮”民心恳谈活动,群众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保持了严打高压态势,严打“赌、毒、黄、”和影响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活动,治安形势好转,社会安定团结。十一五期间,全镇未出现一例刑事案件、涉农案件,民事纠纷案件和群众信访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第五篇:十一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一五,是一个不平凡的五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五年,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五年,是一个可歌可泣的五年。在这五年中,我司曾面临着被吞并被改制的危险。但是,在县委、县政府无限关怀下,在县交通局党委、县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我司领导干部广大职工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下,我司就象颗经历了严冬的种子,终于发芽、茁壮,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司实力明显提升,规模不断壮大,渐露文明公交的头角

十一五期间,我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谐发展理念,形成了以公交为主体的快捷、安全、方便、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确立了公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车辆档次明显提高,公交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营运车辆从34台增加到62台,增加的车辆都是双开门的大巴车,客运量达775万人次,大大方便了百姓出行。线路里程从以前的40公里增加到100公里,从城区向四周延伸,让更多人享受到了公交车的实惠、便利。营运线路增加了8路、10路,使公交线路基本上覆盖了城区,营运里程达510万公里,改善了城市人民环境,为市民提供了“安全、正点、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交出行需求。就业人数从以前的10%增长到60%,让大部分下岗职工又重新回到

了工作岗位上,减轻了生活压力,增强了社会稳定。加强了安全管理,事故责任死亡率在0.001/百万公里以下。规范了文明行车、文明服务,要求全司职工时时把服务当作自己的天职,把乘客当作自己的亲人,尊老爱幼,以车为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受到广大乘客的好评,广大司乘人员用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公交人的良好形象。车厢服务合格率达98%,正点率达97%,乘客满意率达98%以上。加强了职工的思想教育,让全部职工用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武装自己。

二、为建立祁东文明县城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创建全国交通模范城市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一)营业机制不断完善,走向了文明。我司公交车以前采取承包和挂靠经营,在十一五期间,响应了政府号召,实行了“集约化管理,公交化服务,员工化管理”的公车公营运作模式。司乘人员统一招聘、培训,按照公交营运模式和标准规范线路,实行“四定四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即定线路、定班次、定站点、定时间,并统一标志、价格、调度和服务标准。实现我县公交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经营。以城市发展方向为导向,以满足广大人民出行需求为根本目的,以改善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完善线网布局和公交设施为基础,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实现公共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这是建立文明公交,文明县城的主要标志。

(二)坚持政府定价政策,实行低票价运营。十一五期间,正逢经济危机,各种物价都在上涨,老百姓不堪忍受,而经济、方便的公交车,缓解了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让百姓真切地感受

到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使政府便民惠民之举真正落到实处,增强百姓对政府信任,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建立了候车亭,使县城文明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司在县正街建立了候车亭,为乘客提供遮阳避雨,充分体现祁东的人文地域特色和城市品位。这是我县公交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

三、延伸了线路,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司在十一五期间,我司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参照城市公交的运营模式,对县城至周边乡镇的农村客运班车实行公交化改造,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线网通达深度和覆盖面,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了3路、6路、2路、7路、4路共5条城乡线路,3路从原来的白鹤延伸到了甘棠,6路延伸到了青山何家,2路从原来的白云延伸到了渔陂,7路从原来的温泉延伸到了柞陂,4路从原来的三圣延伸到了风石堰;线路里程增长100%,大大方便了县城周边人群的便利出行,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现有生产场地狭窄,无法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我司现有车辆62台,加上即将更新和新增的车辆总和将近80台,但公司现有停车场只能停放不到20辆车,大部分车辆无场可放,只得租用祁丰停车场,已严重影响公司发展和公车公营实施。

(二)原有车辆款式太旧,车辆数量还不够,已不能满足人

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需要添置新车辆。

(三)金缺口巨大,筹齐困难

科技设备资金投入410万元,建设实时智能调度、GPS自动语音报站

在线路沿线和首末站建设配套站务设施需资金620万元 公交枢纽站、保养场站场征地硬化需资金1500万元 臵新车辆需要300万元,一站两场站场建设共需资金5180万元

(四)特殊群体增加企业经营风险,如对70岁以上老人、一级肢残残疾人给予免费乘车的优待,给我司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我司曾会同县财政局、老龄办和县残联进行了两天的上车实地调研,根据调研掌握的数据测算,按当时7条线路46台车,我司每年要亏损153万元,按现9条线路62台车约亏损200万元。

五、十二五规划

(一)进一步转变经营机制,城内实行公车公营,城乡实行股份经营。

制订公车公营实施方案,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筹集公车公营所需资金,搞好车辆移交和财务结算,做好驾、乘、调人员的招聘、培训,强化营运和安全管理。

(二)稳步推进公交站场和站务设施建设

启动公交枢纽停保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完成项目立项、报批、报建手续,力争年内完成项目立项、规划选址和平面设计、

测量放线、征地拆迁工作。拟订公交站亭优化设臵方案,完成预算、报批和招投标工作,启动公交站务设施建设,为创建全国交通模范县城服好务。

(三)抓好安全生产,降耗挖潜,提升公司经营能力 加强安全工作常态化管理,提高应急能力,减少事故和违章。加强燃油消耗、配件、维修等各环节的成本控制,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五年内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税后利润100万元,确保营业收入上台阶。

(四)抓好队伍建设

抓好驾驶员、中层干部、调度员三支队伍建设,合理安排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驾驶员的福利待遇,提拔选用优秀人才,定岗定责,对从业人员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五)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进一步优化线网布局,满足不同区域民民的出行需求,推进信息化建设,安装车载录像监控系统,加强对车辆运行和驾驶员服务质量的监控,开展文明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提升公交整体服务质量和水平

十一五期间,在县政府县交通局的带领下我司成绩斐然,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请求上级领导在经济上为我司给予税费优惠政策和贴息信贷支持。我司相信,在县政府和县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十二五一定会更辉煌。

上一篇:三招解决电脑开机慢下一篇:实验员岗位培训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