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约瑟难题的感想

2022-12-07

第一篇:关于李约瑟难题的感想

讲稿——李约瑟难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 第17课

一、导入

(讲解)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探讨这样一个问题:(文字显示)破解李约瑟难题。

什么是李约瑟难题?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中国科学发展史中提出:(文字显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后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我们来看一个李约瑟博士简介:(图片/文字简介):李约瑟(英国1900—1995)早年是一位生化学家,创立了化学胚胎学这门新学科。在援助中国抗日的艰苦岁月,他率先提出战后国际科学合作及建立国际科学机构的设想,最终形成今天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他以毕生心血撰写并出版30多卷册的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人们称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20世纪的伊拉斯谟”。

长期以来,“李约瑟”在中国几乎成了“中国科技史”的代名词,而求解“李约瑟难题”的热潮更有水涨高之势。可以说,凡是关心中国前途和未来的人都对这个问题抱有或多或少的兴趣。要破解这样一道难题,我们应该先来了解什么是近代科学。

二、什么是近代科学 1近代科学

大家知道,近代科学是以天文学领域的革命为开端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图片显示)提出太阳中心说,他用

三、四十年的时间观测、计算、校核,于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打破了基督教神学宣扬的地球中心说。

(图示显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自制望远镜,他注重实践和实验,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

物理学方面,牛顿(音像)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如上所示,这就是近代科学,也就是说,(文字显示)近代科学是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

与之不同的是,传统科学指的是什么呢? 2传统科学

传统科学基本属于现象的描述和经验的总结,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和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例如:(flash配音图片) 我们知道,这种“传统科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此,李约瑟难题的确切表述应该是:(文字显示) 3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落在西方后面呢? 这里有一个统计,同学们请看,(图片显示)明朝以前世界和中国的重要发明和科学成就,中国有175项,占58%。明朝中后期,在传统科技领域,中国也曾一度精彩纷呈。这就是我们的第二个问题:

三、近代科学的晨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

请将下列事件按相应时间填入表中:文艺复兴 工业革命 启蒙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 西学东渐 李自成起义 清兵入关 闭关锁国 文字狱 (学生回答) 我们来看一段文艺复兴的资料(图片、文字显示)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原意为“再生”“复活”。这场运动以复兴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所谓人文主义,其核心内容是追求现实的幸福,而不是教会强调的灭人欲;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

请思考: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使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以科学的态度、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为近代科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讲解)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欧洲人把自己从宗教神学的思想枷锁中解放出来,崇尚理性、追求真理与人生自由成为一种时尚,在这些社会合力的推动下,近代科学诞生了。

我们再来看有关明朝的资料:(文字显示)材料解析

材料一,《天工开物》涉及了约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双季稻大面积种植,产量极高。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材料二,(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材料三,明朝的确是个强盛的王朝,„„经济十分发达,万历年间中国GDP占世界的80%。当时江南等地已经出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而且明朝重农抑商的思想较少„„愿和外国交流,引进了当时世界海上强国葡萄牙的大炮„„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明科技一度辉煌的原因: (1)明朝时期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白银流通,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资本活跃。 (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综合国力的强盛。 (4)对外开放,与外国交往频繁。

(讲解)晚明科技辉煌灿烂,但终如昙花一现,当人类历史从古代向近代迈进,中国却在封建泥潭中停滞不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呢?

四、破解“李约瑟难题”

材料一: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始尽”。

材料二:清王朝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坐以他事;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欠”,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材料三:清朝还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出海的水手、客商,须“各给腰牌,刻明姓名、年貌、籍贯”,预先规定往返日期,逾期不归,永远不许返回。

据材料分析,阻碍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清朝的重农、抑商、海禁政策

(讲解)清朝奉行的这种重农政策,把大量过剩劳动力控制在有限耕地之内的高度密集型经营模式,大大削弱了开发非生命动力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成本低廉的“男耕女织”家庭生产结构愈趋坚固,阻碍了手工工场的扩展,更加凝固强化了农耕自然经济形态。 在重压之下,商人和工场主通过资本集聚扩大再生产、开展远程贸易风险极大,迫使一些商业资本转而投向风险很小、寄生性很强的“衣租食税”的土地剥削,极大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变革。

禁海闭关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在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压抑、阻碍下,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只能在农耕经济结构的细小缝隙中迂回曲折的缓慢潜流、渗透,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迟滞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使得中国近代科技无从发展。(图片显示〓胤祯耕织图)

在西方,

15、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并发展,近代科技开始萌芽并在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的相互鼓荡中迅速发展。(图片显示〓工业革命)。(文字显示)解释一:固守农耕经济藩篱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也可以说,中国明清,特别是清朝固守高度密集型的农耕经济从根本上阻碍了近代科技的发展。

我们接着从政治制度特别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进行分析。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但也有人表示了异议。(文字显示)解释二:科举制度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看法。(学生辩论) 正方:(1)我认为科举制度扼制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将社会上几乎所有的优秀人才笼络在自己身边,造成科技人才的大量流失。“学而优则仕”的官僚体制垄断了人才,不利于中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使知识分子无心专注于科学研究。

(2)我们并不否认隋唐科技成就的取得,但这和科举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科举害人,同治年间,张之洞大声疾呼:“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

(3)书生的学习指的是什么呢?大概只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吧?自然科学和技艺却受到了严重的贬斥,又怎可以说科举并不扼制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呢? (4)这仅仅是在唐代,也就是说在科举制度的初创之时。从整个科举发展史来看,难道不是弊远大于利吗?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极大的权力财富的诱惑下,有几人还热衷于科学研究呢?从事科学研究和技艺的人不是都被蔑视为只会一点雕虫小技的艺人吗?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待遇如何能与科举出身、八股取士的进士们相比呢? 反方:(1)我认为科举制度没有扼制科学技术的发展。事实上科举制度还激励了人才的成长。若科举制度真的阻碍中国科技的发展,那么,中国从隋唐就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为什么隋唐依然取得了一系列杰出的科技成就呢? (2)科技制度在中国整整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从隋唐到宋元到明清,一直紧紧伴随着中华文明史。隋唐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而明清国力强盛,1720—1820年,中国的GDP年增长率,远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尽管科举制度并不完全公平,但这个制度毕竟为出身贫寒之人创造了通过学习成为有用之才的机会,还使整个社会的学习风气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在隋唐,并不可以说读书的内容只是四书五经,天文、历法、数学等在科举制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科举制度仍然设有秀才、进士、明经、明算、明法、明书六科,自然科学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受到一定的重视,人们做官不一定都走尊孔读经这一条路。

(4)不可否认在我国科技史上曾出现过像李时珍这样的布衣平民,但大家可曾想过更有徐光启、沈括这样科举出身的科学家呢?所以科举制度并没有垄断全部人才,并未完全阻碍科技的发展。

(讲解)同学们的辩证十分精彩,一方认为科举制度垄断了人才,排斥了自然科学,因此扼制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强调隋唐科技成就的取得,以及科举出身的科学家。应该说,并不是科举制度本身扼制了中国的天才们发起一场科学革命,真正起阻碍作用的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蜕化。“尊孔读经,八股取士”的精神枷锁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试想中国如果有奖励机制激励广大士人以“十年寒窗”“皓首穷经”的精神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中国的科学技术会呈现一种什么状况呢?(图片显示科举考试的举间)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专考四书五经,科学技术完全被排斥在各级学校教育和科举选官考试内容之外。让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

(图片、文字显示)这是发生在崇祯年间袁州府学堂里的一幕,时任教师的宋应星信步来到书房,见好友王某正潜心诗书,遂拱手一礼:“王兄,近年宋某呕心沥血,著成新作一编曰《天工开物》,请王兄斧正。”王某信手拈来,见书中皆为农工技巧之类,遂推之一边,不屑道:“君子之道,当习四书五经。夫仁义礼智,所以治国也;方伎数术,所以治身也。”宋应星叹曰:“夫儒教久居于庙堂,疲于济世而忘其天真。重人伦而轻自然,爱名节而弃本义。以王道为天道,唯余虚伪!”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讲解)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始终没能把认识视角定位于建立一套完整的自然观上,而仅仅关心的是人类社会的秩序和结构。(图片显示儒学著作 )儒学这种漠视自然、回避自然科学的态度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产生了深刻的消极影响,对科学的发展是一种极大的思想障碍。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知识普遍持鄙视态度,因为古代科技的技能性、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大多与生产劳动直接相关,属劳动者的对象,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熏陶下,科技称不上学问。

在封建宗法观察和文化传统的支配下,形成了君臣、官民、父子、理由生关系的泾渭分明。森严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下,人的创造性、对真理的追求、独立思考的品质和质疑精神被剥夺殆尽。因此我们说:

(文字显示)解释三: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讲解)以上我们分别从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方面进行了探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对“李约瑟难题”还有何见解? (学生讨论回答) (1)重文轻技和迷信思想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2)中国是大陆国家,与希腊、罗马、埃及的海洋文化不同,所以闭关锁国、故步自封。

(3)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很少理论探讨,没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科技的发展和传统是封闭的,以“祖传秘方”形式进行。 (总结)同学们分别从迷信思想、环境气候和古代科技本身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各有见地。

事实上,许多因素互相关联,或递进,或互动,共同发生影响。

(结语)有人说:十六世纪以前的中国就像一辆吱吱哑哑的牛车,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执着和自信向前迈进着,中国有无数世界之最,尤其是四大发明,足以令中世纪人类历史长河中的群星黯然失色。(音像资料:四大发明)然而,历史发展到近代,中国却落后了。

科技兴国,近百年来,有识之士始终对此孜孜以求。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中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严复等人提出“西学救国”,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无不寄托着中国人的渴望和梦想。从今天我们对“李约瑟难题”的探讨中,你是否感到一种现实的紧迫感呢?

第二篇:李约瑟难题之我见

09电信一200912040109张海星

李约瑟难题之我见

中国光辉灿烂的5000年文明造就了辉煌的成就,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曾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全人类历史的前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里这样说,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前提,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有利于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的出现使得欧洲的航海家有可能发现美洲新大陆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 除此之外,中国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方面也取得过许多重大成就。而到了近代,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得成就远远超过了中国,三次科技革命区区一二百年,取得的成就却比历史上所有时间里取得的成就加起来还要多。

对于上述的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地理环境差异,中国近代以来之所以技术没有继续发展,跟中国所处在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成文于周秦之际的《禹贡》(汉代将其收入《尚书》描述了古中国的地域范围):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我们今天可以将这段话进而阐发为:中国的地理格局是,东临茫茫大海,这是古人难以逾越的海洋;西北部是茫茫沙漠,无垠戈壁;而西南耸立了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和纵贯南北的横断山脉。

这些大海,高山,沙漠作为自然屏障,为中国提供了一种隔绝机制,导致了中国文化由此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环境,同时亦缓解了外来力量的致命袭击。也正是由于这样安全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先天因素,中国自古代就能长期形成并保持自身发展系统。

然而,这样的环境是不利于自身快速竞争发展的。这种环境产生了两种效应。正面效应能是中国更系统地发展,而负面效应同时让新观念难以传播,难以推广并成为社会风潮。举例而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张衡对天文学方面的研究其实有着巨大的成果与成就,但这些如四大发明仅仅残留于技术层面(正面效应的结果),却没能在社会形成科学风,形成强有力的理论系统(负面效应的结果),这就解释了科学和工业为什么没能在中国得到全面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反观西方地理环境,而西方文化发源地希腊是开放的海洋性地理环境,人们需要长期与恶劣的自然做斗争,因此养成了西方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科学传统,开放的地理环境又使他们与外界多有往来,造成了工商业的发达。就是由于地理环境被迫使其中的人民形成了探索及开放的精神与性格,而对外贸易的需求同样也是西方快速发展科技的重要催化剂。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而言,西方所处的冒险环境比中国所在的较为安逸的环境更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科学研究制度差异,中国古代没有普遍设立科学技术方面独立的学院和研究机构,科学知识不能积累和系统化,并且上升为理论并广泛传播。科学知识如天文知识只为统治者服务,而诸多发明只是父子相传,不能形成社会共有的科学知识。社会不重视科技,认为是雕虫小技,不屑于学习。不仅科学知识不能普及,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也不能蔚然成风。何况,古代中国的许多发明创造只是技术成果,而不等于古代的中国社会具备了科学的环境,即具备主动调节和实现科学发明的健全机制与文化环境。一般地说,在古代中国作出某种技术创造只需专门科研人员对理论性知识的收集、分析与沉思,只需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并且一种技术发明均由发明者个体即可完成,它是发明者将自己的第 1 页 共 3 页

李约瑟难题之我见

09电信一200912040109张海星

经验与其相关的个体经验进行组合而成的结果。而欧洲却因新型学校的出现而形成了主要表现为数学化、逻辑化、理论化的环境。这种环境对科学的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上述中国所特有的环境。另一方面,中国自古就没有产生像西方的科学的环境,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度进一步阻碍中国产生科学环境的机制。所以中国没有产生像欧氏几何学一样的严密的数学逻辑体系;阿基米德浮力定律一样规范数学化的自然定律;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一样严格实证推理的物理体系,等等,而近代科学传统就产生于这种环境。中国文化中心论视中国为世界的中心,中国文化为世界最高水准,没有迅速吸收外来先进科技和文化的要求。中国人一直都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不需要想国外所谓的蛮夷学习,甚至郑和下西洋也只是宣扬明朝皇帝的恩德。到了被列强的尖船利炮打怕了之后,又崇洋媚外,能够把国外得东西引进来,认为外国得东西就比国内的好,自己也就没有必要花精力去自己制造

第三,社会制度差异,中国在汉,唐到宋都取得了一系列值得称赞的成就,而到了元代之后,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作八股、考进士成了知识分子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途径,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于是尊孔读经的人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名士”;而从事自然科学和技艺的人则成了只是会一点“雕虫小技”的“艺人”,他们的社会地位、生活待遇再也无法和“科举出生、八股取士”的进士们相比了。因此很快就导致了举国上下的知识分子都走八股取士之路,没有第一流的人才去研究自然科学了。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多崇尚儒教,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高抱负,想的是入朝为官,注重的是人际关系。未能做官的知识分子多钻研故纸,或归隐田园,或放荡不羁,除个别人外,都不去从事对自然界的了解和征服。即使有一点科学,这个科学也不能够进入到中国文明的核心里,它是被边缘化了的。此外,中国历史上战争不断,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没有一个连续的环境。

在西方,反而发展了以还原论,公式化研究方法的科技。此种科技的兴起与商业阶级的兴起相联系,鼓励较强的技术开发竞争。在中国,反对此种科技的发展的阻力太大。西方式的科技发展却能冲破这些阻力,取得现在的成就。比如欧洲国家之间的竞争使得欧洲在中国火药的基础上发明并改良火药武器。在这方面,自秦朝以后的中国不但比不上相同时期的欧洲,甚至比不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虽然没有完整的科学理论,但是它的实际发明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是具有极大意义的。而西方科学的发展,倘若没有中国古代技术的铺垫,恐怕是没能发展如此之迅速的。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淌更多的鲜血去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没有指南针和船尾骨舵,哥伦布的新大陆航行还得拖延;没有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欧洲的文艺复兴便难以迅速传播并张大其势。因此,中国的发明是西方科学复兴的手段,是科学创造前提的强大杠杆。从这一层面说,中国文化不仅为西方的近代文明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是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的直接源头。

李约瑟曾说:“现代科学技术的诞生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准备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全欧洲曾经吸收了阿拉伯的学术知识,印度的思想意识和中国的工业技术。”但是十分可惜,中国的各方面客观条件,如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束缚了科技的发展,从而为西方的科学奠定了基础,但这对整个世界的科学发展的贡献是不容抹灭的。

李约瑟难题给我们带来了启示,促使我们思考如何让发展,以战略性的眼光第 2 页 共 3 页

李约瑟难题之我见

09电信一200912040109张海星

和任务,把大力培育科学精神赖以生长的沃土和大大加快科技人才培养的步伐,切实作为我们伟大而古老的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强手之林的关键性链条和杠杆性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是中国崛起,才能迎来日新月异、鸟语花香的科学春天!

第 3 页 共 3 页

第三篇:关于破解用地难题的研究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随着我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用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突破土地瓶颈制约,保障全市合理的用地需求?本文试从我市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困惑及相关对策措施等方面作了一些初浅的探讨,以期对破解用地难题工作有所启迪。

一、破解用地难题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资源工作,积极破解用地难题,最大限度保证用地空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大力上争计划外用地指标。面对国家宏观调控紧缩地根的外部环境,市国土局认真研究政策,主动出击,积极开展上争,全力争取重大项目点供和单独选址项目用地指标,通过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增加国家计划外用地指标等。2009年以来,已累计申报并获批8个重大项目点供用地2868亩;为21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争取单独选址指标1726.89亩;实施挂钩项目77个,获取指标2096.41亩。其中,通过挂钩项目获取的指标占我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1/3强。

2、充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一是重视并抓好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工作,将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下达到各乡镇,同时采取激励措施进行专项考核,2009年以来,我市共实施占补平衡项目54个,新增耕地2298.6亩。二是大力盘活存量土地。2010年市国土局对全市存量土地现状进行了拉网式的专项调查,摸清了闲置、批而未用及低效利用土地家底。2011年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会议,部署存量土地盘活工作,有效解决用地计划指标不足的矛盾。三是制定飞地政策。近年来,市政府制定飞地项目税收分成机制和经济奖励政策,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3、积极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可以实现耕地资源和建设用地资源的集聚和整合,市国土局大胆探索,积极推进,2010年在虹桥镇试点的该项工程,已获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总面积16082.85亩,计划复垦土地2033.4亩,预计可获取用地指标1943.55亩。

二、土地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困惑

1、用地供需矛盾大。一方面,用地规划空间不足。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成果显示,2011-2020年分配给我市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是25408.8亩,平均每年仅有2540.8亩。另一方面,用地计划不足。国家下达给我市的耕地转用计划仅700亩左右,与此同时,2011年全省进一步控制了“万顷良田”试点范围,暂停新上“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提高了供地门槛,点供和独立选址指标重点安排省以上核准项目;压缩了挂钩规模,全省挂钩周转指标由原先的8万亩下调至3万亩左右。对照我市目前每年4000亩左右的新增建设用地需求,规划指标缺口在1500亩左右,用地计划缺口在3000亩以上。有限的规划指标显然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以市经济开发区为例,每年新增建设用地在2000亩左右,而市分配给开发区的耕地转用计划仅100亩左右,悬殊较大。

2、土地利用效率低。在用地指标十分紧缺的严峻形势下,我市园区、乡镇(街道)仍沿袭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征大建小,批多建少,批而不用,用而低效”等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园区、乡镇(街道)招引项目投资规模小、产品档次低、产能落后,有些甚至刚投产就面临被淘汰,土地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据调查统计,全市2009-2010年164个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重点竣工项目占地面积约3800亩,除经济开发区13个化工类项目占地230亩,平均每亩投资强度约400万元外,其余151个项目占地3570亩,平均每亩投资强度不足150万元。85个未达到预期产能和效益的项目占地面积约1445亩,平均每亩投资强度不足120万元,2010年每亩产出不足22万元。不少项目特别是搬迁项目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小二多三少”现象,即体量小,占地多、厂房多,投入少、设备少、产出少。

3、占补平衡资源少。建设占用耕地必须“先补后占”是国土资源部的硬性规定。没有占补平衡指标,争取再多的国家用地计划也不能上报审批项目。经过多年的土地复垦整理,我市耕地后备资源越来越少,且呈零星分布状态,难以统筹利用。土地复垦后备资源分布上东半市要好于西半市,乡镇要好于园区。2011年,全市下达耕地占补平衡任务2600亩,但是从各乡镇上报的42个占补平衡项目看,预计新增耕地仅1860亩。目前,我市尚结余耕地占补平衡指标3362亩,但是最近两年全市每年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都在4000亩左右,有限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仅能维持1年多的建设需求。

4、存量盘活成本高。根据调查,全市共有存量土地442宗5501.28亩。其中,闲置土地26宗1398.17亩;空闲土地362宗2196.92亩;批而未供土地26宗1094.19亩;低效利用土地28宗811.99亩。存量土地面积相当于耕地转用计划的8倍。我市存量建设用地大多符合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利用潜力虽大,但盘活难度不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存量土地使用者债务重,地块本身被抵押融资,且职工身份置换的费用高,土地盘活远高于新增建设用地成本,项目投资者和园区、乡镇政府对使用存量土地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存量土地产权关系复杂,矛盾纠纷较多,政府收储和重新利用的难度较大。三是部分存量土地零星分布,交通不便,甚至位于庄台内部,难以集中利用。四是城镇拆迁成本高、矛盾多等等。

5、违法用地控制难。少数乡镇和园区土地法制意识淡薄,边批边用、未报即用等违法用地行为屡禁不止。近年来,我市违法违规用地无论是宗数还是面积都在泰州市范围内排名靠前,已严重影响到我市创建和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工作。

三、破解用地难题的对策建议

妥善处理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以“破难题、保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盘存量、促集约为切入点,以抓整改、促规范为支撑点,坚持上争与挖潜并举、保障与保护并重。

(一)加强政策研究,以上争破难题保发展

1、积极争取点供和单独选址指标。点供和单独选址是计划外指标,应当用足用活,争取得越多越好。重大项目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应该把保障重大项目用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指标争取和用地服务上实行倾斜。及时了解掌握重大项目引进情况,提前介入服务,协助做好用地规划选址等工作,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赢得理解和支持。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可以申请单独选址用地指标,不占用国家用地计划,应当尽最大可能做好这方面文章。一方面要用足政策,对全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项目,尽可能纳入单独选址用地盘子,努力上争。另一方面要用活政策,会同各园区、乡镇和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精心包装项目,争取更多指标。省国土资源厅规定,从2011年起,点供和单独选址指标重点保障省以上核准重大项目。各园区、乡镇申报点供和单独选址项目,必须积极争取省以上立项批文,提高项目用地上争成功率。

2、扎实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只需要通过复垦整理建设用地,新增耕地面积可折抵用地指标,相对点供和单独选址而言,难度较小,更具有操作性。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上,使其成为我市“破难题,保发展”的主要措施之一。工作推进时要重点把握好四点: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园区、乡镇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挂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挂钩工作的研究部署、矛盾协调、督促检查。二要建立激励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对复垦整理新增出来的用地指标,市统筹的部分本着谁用谁买的原则,实行有偿使用,以调动有后备资源乡镇的积极性。三要维护群众权益。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对被拆迁农民足额补偿、安置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四要规范资金管理。挂钩资金设立专户,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3、全力推进“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万顷良田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加耕地面积、集聚建设用地资源,而且有利于推进集中居住,是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有效举措,必须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要大胆探索,鼓励通过撤并庄台、集中居住,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当前,一方面要规范实施在手的虹桥镇“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必须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加快居民点拆迁和安置房建设进度,足额补偿被拆迁农户。另一方面要做好其它有关乡镇、园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完善好申报资料,一旦政策解冻立即上报,争取率先获得批准。

4、认真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全面落实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补充任务,是保障全市发展用地的关键环节。一要全面筛选今后几年我市的耕地占补平衡入库项目。据调查,宁通公路、宁靖盐高速、沿江高等级公路两侧的取土区尚有近3000亩的耕地后备资源,全部复垦整理到位,能够有效缓解我市耕地占补平衡压力。但是,这部分耕地后备资源基本都是渔塘,已经承包给个人。有关园区、乡镇(街道)要迅速采取措施,尽快将渔塘纳入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库,为全市今后一段时期的项目用地打下基础。二要加大补助力度,鉴于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实施成本逐年提高,市政府除按标准补助园区、乡镇(街道)11元/平方米外,额外适度给予奖励,调动园区、乡镇(街道)的工作积极性。三要拓宽土源渠道,针对土地复垦土源不足的矛盾,可将复垦与全市河道清淤疏浚有机结合起来,既达到清淤目的,又解决土源问题。

(二)加强存量盘活,以集约破难题保发展

突破规划和计划瓶颈制约,节约集约用地是根本手段。2011年,全省首次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活动。据了解,省国土资源厅正在考虑奖励“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为此,必须进一步转变用地观念,坚持走内涵挖潜之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力争在节约集约用地上有所突破。

1、全面盘活存量土地。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完善存量土地盘活意见,对存量土地分门别类制订盘活措施。在制定激励措施时,相关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做到该放的则放,该减的则减,将存量土地盘活收益向乡镇政府倾斜,激发投资者和乡镇政府盘活存量的积极性。二是针对部分存量土地债权债务较重的实际,可以参照金融机构的做法,成立专门的集体资产管理机构,剥离债权债务,给存量土地“净身”,为盘活扫清障碍。三是出台奖励措施,将盘活存量与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挂钩。年内各园区(乡镇)盘活辖区50%以上存量土地是市委、市政府的硬性要求。为确保这条要求落到实处,凡超额完成任务的,市委、市政府可以按超额面积的50%奖励园区(乡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园区(乡镇)因没有建设项目不需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则实行资金奖励,让盘活存量真正得到“实惠”。

2、建立健全节约集约评估机制。要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体系、评估方案和奖惩措施,并将各园区和乡镇全部纳入评估体系。在奖惩措施中,关键要将评估结果与国家下达的用地计划指标分配、新增建设用地审批挂钩,改变传统的指标“按需分配”、用地“按需审批”的模式,引导园区、乡镇走上节约集约用地之路。鉴于目前国家下达的用地计划指标只分配给一区四园、乡镇用地指标主要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得的现状,奖惩措施对园区和乡镇必须区别对待。对园区,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达不到规定标准的,在分配用地指标时适度予以削减,削减的指标调剂给其他园区使用。对乡镇,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达不到规定标准的,暂停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其通过开展挂钩工作获得的挂钩周转留用指标调剂给园区或其他乡镇使用。

3、整体联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各部门整体联动,形成合力。一是要将节约集约用地指标纳入园区、乡镇领导干部考评体系。二是园区、乡镇要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建设项目用地面积能减则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三是市发改委要依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严把建设项目审核关,牵头研究制定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和亩均税收考核奖励办法。四是市规划局要按照集约用地要求把好规划审查关,在编制规划设计要点和核定土地出让红线图及审查规划平面图时,按照《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要求和项目用地预审的规模,明确控制指标和定额指标,并对核定的规划指标进行跟踪督查。五是税务部门要加大土地使用税的征收力度。特别对用而未尽、供而未用、未批先用的土地要按照上限税额征收土地使用税,通过税收手段督促企业加快土地开发利用。六是国土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存量建设用地利用情况的普查工作,适时研究制定存量土地使用管理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七是市各金融部门要加大对工业项目融资的监管,禁止向项目单位,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用于缴纳土地出让价款的贷款。八是工业用地推行“一降低一禁止两必须”政策,即:厂区降低绿化率;厂区禁止建设办公楼和宿舍;园区必须建设标准厂房解决中小企业用地问题,必须建设写字楼用于园区企业集中办公,最大限度提高工业用地承载力。

(三)加强“三模”联创,以规范破难题保发展

开展“三模”联创能够为我市开展用地指标上争等工作营得良好的氛围,获取额外的用地奖励指标。

1、全面落实园区、乡镇的土地管理责任。一是分解落实责任,明确园区、乡镇主要领导为预防、制止、查处和整改违法用地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经办人员为直接责任人。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园区、乡镇负责人牢固树立依法依规用地意识。三是加强对园区、乡镇贯彻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考核,并以此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四是严肃责任追究,对因违法用地处置不力、拆除不到位、影响上级检查验收的园区和乡镇负责人实施约谈、问责,直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严格执行部门联动执法机制。要改变当前国土部门“单兵作战”的局面,按照“政府主导、国土牵头、部门联合”的原则,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土地执法联席会议,通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情况,研究解决执法和案件查处中遇到的困难。切实落实好相关部门的执法责任,形成执法合力。

3、积极构建违法用地防控体系。通过健全执法巡查制度、建立违法线索举报平台、拓宽违法行为发现渠道,提高各类违法违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坚决防范和控制新的违法用地发生。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调动广大基层群众的积极性,及时发现违法用地苗头。进一步落实园区、乡镇制止违法用地的责任。发现违法用地,各园区、乡镇必须在第一时间召集国土、村建、纪检、司法、公安等部门,组织足够人手制止施工,将违法用地控制在萌芽状态,为后续整改抢得先机,赢得主动。

第四篇:李约瑟与中国科技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李约瑟难题中的语言学维度

李约瑟难题被提出之时,许多学者从各个学科的观点出发对它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一个国家的科技的发展也许会受到来自地理环境、文化特质、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等方面的制约。李约瑟自己也对这一难题的解答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语言学作为一个方兴未艾的学科,在李约瑟的时代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今天,借助语言学的一些研究,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种全新的解释,而这些研究在语言学领域其实是相当古老的,只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上。

李约瑟难题的两个阶段,在梁漱溟先生看来,似乎用一句话就能回答了。中国是一个文化早熟的国家,与此同义的一个词是“理性1早启”。由此形成的民族风尚就是“向上之心强”和“相与之情厚”2。在这种早熟的文化心理的支配下,中国人的心思聪明的使用就产生了偏向——因为中国人的理智被过早启迪的理性所压制了,所以中国人的心思大多被放到了如何在人际关系中实践道德上,而不是将心思放在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上。“精神移用到人事上,于物则忽略。”3自然中国在以后的科技发展过程中就落后于重视理智的西方了。

初看起来这种理论只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在十七世纪以后落后于西方以及为什么很早就出现了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而不能解释为什么中国在此之前远远领先于西方。其实这并不矛盾。中国在她的文化早期,理性并未取得完全的优势地位——只是到了宋朝以后,追求理性的儒家成为了社会的压倒性主流思想以后才是这样的。在此之前,尚有一个两者平衡的时期,人们在理性的支配下还存在着一种历史使命感,所以在技术上仍然有所重视和创新。

虽然这只是李约瑟难题的一种解释,此外还有从制度差异、经济学角度、气候角度甚至形而上学来解释这一难题。我认为,客观条件并不能说明问题,因为生产力的持续提高是人们固有的追求,然而中国人却总是不往这个方向去思考;而上述从主观角度出发的解释也存在一个问题,即中国人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心态及其支配下的制度?

一、对思维的载体——语言的考察

20世纪伟大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他的名著《理解媒介》中写道:“媒介即讯息。”这看起来是一句难以理解的话。后来的尼尔·波兹曼提出了较为折衷4的观点:“媒介即隐喻。”“媒介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它们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语言作为一种最为原始的媒介,必然也有这一特点,所以“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 1 梁先生的著作中,理智与理性有其不同于通常理解的意义。从梁对理性的英文翻译“impersonal feeling”,结合“理智、理性为心思作用之两面:知的一面曰理智,情的一面曰理性”一句,我们不难作出这样的理解:理智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理性则是一种人的向上之心,它驱使人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发挥理智,而且这种驱动经常是不为一己私利的。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七章“理性——人类的特征”,

三、中国民族精神所在。 3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十三章“文化早熟后之中国”,

一、由此遂无科学。 4 关于麦克卢汉与尼尔·波兹曼两人观点的关系,尚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也有学者认为两者的观点存在冲突之处。详细讨论两人的观点不是本文的任务,在这里只谈他们理论的基础,在这一点上两者具有较多的共同性,但是后者的说法较为温和。他认为媒介并不直接传递信息,而是在“暗示”。采用后者的说法可以缓和一下前者激进的提法可能招致的反对声。 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5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在思维上的差异,是由两者在思考方式上使用的媒介的根本性差异所决定的。语言的差异决定了它所承载的文化被施加了不同的“隐喻”,因而人们的思路被引向了不同的方向,这也就是梁漱溟所说的心思不在此、理性早启的原因。“语言对人的主要影响施及他的思维力量,施及他的思维过程中进行创造的力量,因此,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说,语言的作用是内在的(immanent)和构建性的(constitutiv)。”6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即使在天性和本质上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7,思维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他所使用的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朝着他所使用的那种语言所“偏好”的那种思维方式发展。在这一环境中,所有人对于一种他们共用的符号背后蕴藏的那个概念有着几乎相同的内心对应,即他们对于一个客观的、固定的存在,采取的是同一种主观方式以使之成为进行精神活动的质料。8洪堡特进一步指出:“由于在同一个民族中,影响着语言的是同一类型的主观性,可见,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9

二、汉语与西方语言的重大差异

两者在语言特性上的最大区别在于汉字是“孤立语”,即以单个音节指示概念,而且这个音节和所指示的概念不会因它们在句子中处于不同位置而改变。而西方语言,包括梵语在内,都属于屈折语言,词语由音素组合而成,音素组合成的概念会因位置和语法意义的改变而改变。10汉字是通过辨认字形来确认其所指示的概念,换句话说,就是辨认一个图形的相似属性。另一方面,汉字的理解强调“模拟”这一过程,通过对一个图形的辨认,来使它在头脑中得到相应的概念。而以希腊语为代表的西方语言则大为不同。音素本身和指称的概念并没有任何关系,只是由于若干个字母的精确组合才使词对应某一个概念。在这一过程中,不像汉字对于字形潦草的许可,西方语言要求极高的精确性与确定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存在着一个演绎的过程。纯表音的文字在获得它的主观性的时候,经历着大量精确的抽象思维。汉字的理解则主要依赖对图像的处理,它的特征是更大的具象性。

三、语言差异对思维的影响之浅见

汉字具象与孤立的特点使得中国人可以在段时间内对事物取得直观的认识,因而有利于早期中国人的技术进步。然而中国的进步大多体现在“技术”上,而不是在“科学”上。前者偏重的是实用——这正是汉字字形在辨认上的优点,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人们就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

语言意识在表述感性事物方面对清晰明确性的要求、在表述理性概念方面对纯粹的、非实体的限定性要求和分节音的明晰都是成正比关系的。11汉语没有走上西方语言这种具有高度规律的形式的道路,“智能力量就不得不在自身中寻找进一步飞跃的杠杆„„古典语体的 56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第四章“特殊精神力量的影响:文明、文化和教养(Bildung)”。 7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这一过程也正是人们使用“自己的”语言,将组成自己思想的概念用分节音表达出来,使表象在获得真实的客观性的同时保持主观性,并且这种语言的分节音在听话者的头脑中也恰好对应着一个几乎相同的概念,从而为他人所理解的过程。 8 之所以采用“几乎”一词,是为了说明各人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从宏观上来讲,这种细微的差异并不影响一种特定语言对人类思维的特定影响。 9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第八章“语言的一般性质和特点”。 10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第十三章“词的孤立、屈折和粘着”。 11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第十章“内在语言形式”。 汉语具有独到的长处,那就是把重要的概念相互直接联系起来;这种语言在简朴之中包含着伟大,因为它仿佛摈弃了所有多余的次要关系。”12其实这再次解释了梁漱溟关于中国理性早启的观点,即西方人通过抽象而统一的规则完成的语言过程,中国人是通过“精神劳动”来完成的。然而这样的“精神劳动”不是在严格的形式规定下产生的,所以也不会循序渐进地由认识客观开始认识世界,而是“径直从心出发”13。在科技史上的表现就是中国在一开始取得了较快的进步,而终于因为语言不重视精神规律,故不足以推动人们的智能力量持续地在这一方面取得更多的进展,而是转向“向里用力之人生”。14

李约瑟本人对于这个难题的看法主要是与地理环境结合在一起看的。这一思考维度与语言学的维度显然是并行不悖的。但是语言的形成与何种因素,当然主要是指地理环境,具有联系,则是一个过于深奥晦涩的问题。其相互作用已经湮没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几乎不可为理性所探知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绝不是在宣扬语言有优劣之分,只是语言结构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大脑所收到的“隐喻”有所不同,因而将思想的重心摆在不同方面——因为有一点是我们所不能否认的:科技的进步与否并不是衡量一个文明进步与否的绝对标准。

参考文献: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赫尔德:《论语言的起源》

12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第十七章“语言之间的主要差别:以语言构造原则的纯正程度为评判标准。” 13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十二章“人类文化之早熟”。 14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十章“治道与治世”。

第五篇:关于破解基层党建创新难题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组织设置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问题;如何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作用发挥的问题;如何解决党建投入不足、保障不到位的问题等等。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基层党建工作要立足实际,主动顺应新形势新需求,坚持抓基础性、根本性建设不动摇,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段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是创新完善组织设置机制,实现对社会各基层单元的有效覆盖。把党的组织工作触角延伸到社会组织各个单元,有效整合党的组织资源,形成科学严密、覆盖广泛的组织体系。根据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布、党员流向的发展变化,改进组织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实现党的工作、组织全覆盖、党员教育管理及时跟进。针对党员从业流动性、多样性、分散性趋势,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及时调整优化组织设置,建立完善“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出地管理为辅”的流动党员监督考核管理机制,使每个党员都能被纳入有效管理,参加组织活动,得到组织关怀,发挥主体作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培养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生机与活力。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自身的工作业务实践能力和社会生存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党员切身利益需求,注重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关怀、生活上帮扶,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基层党员民主素质现状,采取与之相适应、相匹配、相协调的民主建设模式。积极创设载体、疏通渠道、完善机制、营造环境,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积极监督,使党员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意愿得到充分表达,保持和增强党的创新活力。

三是进一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着力营造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顺利推进的良好环境。把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动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和正常增长机制。按党组织数或党员人数预算党建工作经费,建议各地建立明确的刚性的党建工作最低经费保障制度。探索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补贴制度。

上一篇:国有企业人员管理办法下一篇:关于农民工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