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感想

2024-05-01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感想(通用6篇)

篇1: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感想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感想

081131班 张阳阳

互联网金融,仿佛在一夜春风之后,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但到底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为何会产生,它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进行了一番学习研究并有所收获。

(一)背景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现代信息科技相结合的,以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为代表精神的,以传统金融业的在线化、互联网企业的渗透化和金融生态圈新型化为主要业态表现的,以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为核心模式的新兴领域。就其内涵而言,涉及货币信用化与虚拟性流通,就其外延而言,拓展到互联网的各种运用。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在本质上并未改变金融的属性,只是对金融的构成要素进行了重构,是对传统金融业的一次革新。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崭新的金融模式有着深刻的产生背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既出于金融个体(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的服务对象)对于降低成本的强烈渴求,也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提供的有力支撑。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是全球瞩目的大事,尤其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和金融管制的放松。而全球主要经济体每一次重要的体制 变革,往往伴随着重大的金融创新。中国的金融改革,正值互联网金融潮流兴起,在传统金融部门和互联网金融的推动下,中国的金融效率、交易结构,甚至整体金融架构都将发生深刻变革。

(二)产生的原因

一是互联网化。随着WIFI,3G等技术发展,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融合趋势非常明显,有线电话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也融合进来。移动支付将与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电子支付方式进一步整合,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和以任何方式进行支付。二是行业融和。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近年来互联网业、金融业和电子商务业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行业融合日渐深入,已经形成新的“互联网金融”蓝海,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以阿里金融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在支付、结算和融资领域内的种种“举措”,给银行的传统经营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三是技术为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为依托,尤其是数据产生、数据挖掘、数据安全和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的有力支撑。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搜索引擎等形成了庞大的数据量。云计算和行为分析理论使大数据挖掘成为可能。数据安全技术使隐私保护和交易支付顺利进行。四是网络交易。自从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进入我们的生活,通过互联网做交易开始变得更加普及。

(三)有关评价

从网上制作过的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被大多数的人所熟知,近一半以上的人都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交易,目前大多数的人对互联网金融的一些营销方式还是比较满意的,互联网金融的支付快捷便利,带来的收益较储蓄高,企业融资成本大大降低,融资速度快,这些让互联网金融的未来看起来一片大好,但是由于它目前正处于幼稚期,也暴露了很多缺点,一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互联网金融依托互联网进行数据的传递、存储、处理和使用,有可能面临因设备问题和人为问题带来的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近期出现大批互联网贷款公司出现挤兑、骗贷、跑路等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二是虚拟金融服务引起的洗钱、非法集资等业务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在电子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中进行,由于交易对手身份确认、信息不对称等,增加了业务的风险判断和管理风险;互联网金融高效便捷的金融产品虚拟交易方式有可能被不法分子滥用,为洗钱、非法集资等不法活动提供便利。三是监管法律法规滞后缺位引起的法律问题。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方面的监管和适用的法律存在空白和灰色地带,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于市场发展。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业务呈现多元化,涵盖全部金融子领域,对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无时空限制、客户范围广泛,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则会造成大面积的负面影响甚至出现系统性风险。我们调查的人群中就有人被欺诈过,一半的人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欠缺,所以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建议

一是要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制定互联网管理的基本法,明确互联网管理的基本原则,明确网络运营商、网络用户、信息服务企业和信息发布者等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建议金融机构和从事网络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加强技术防范、人才培养、内部控制和风险预警,建设数据备份中心,建立网络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确保网络金融安全。

二是要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首先是要明确牵头监管的部门,避免一些不法个人或机构利用网络销售金融产品的欺诈行为;其次是对当前存在的各类互联网金融产品进行分类,对高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实现登记备案制度。

三是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体系。正如马云所言“金融的本质是做信用,互联网金融本身是建一个有信用的体系”。

四是积极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对外开放,接纳部分有成功经验的国外互联网金融机构来华开展业务,形成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和谐格局。

五是加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鼓励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对互联网企业而言,发展互联网金融,首先需要的是扩大金融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和维护客户群,充分利用互联网开放式平台优势,强化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发,满足客户一站式和多样性需求服务;其次加大技术研发,改进互联网金融的运行环境,实现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安全畅通和信息安全传输。对金融机构而言,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开放优势,加强对其他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互联互通,开发更多适合网上营销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鼓励推进金融产品创新。

篇2: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感想

物流1001 110570127 张一婧

之前一直听到物联网,一直觉得就是每个物品都有一个标签,然后通过标签的扫描让物品在流动的过程中受到实时的监控这么一个过程。直到前段时间才对其有了一个较深入的了解。

物联网概念模型与体系结构

物联网直观上是一类连接物品的互联网, 是下一代网络和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们对物联网技术有两个极端的认识: 认为所有网络与信息化技术都是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信息化发展的一次新机遇;或者认为根本不存在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仅仅是现有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一种集成。

1.公共物联网与专用物联网

物联网可以分成公共物联网和专用物联网, 公共物联网是指可以连接所有物品、覆盖某个社会行政区域的、与公共互联网连接的、作为真正社会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物联网;专用物联网是指连接某些特定物品的、覆盖某个特定机构区域的、作为该机构内部特殊用途的物联网。

2.物联网概念模型

物联网的概念模型是理解和进一步研究物联网的基础, 客观的物联网概念模型将引导有实用价值的物联网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3.物联网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主要研究网络的组成部件以及这些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研究者关心的网络系统的角度不同, 可以划分不同类型的网络体系结构。例如从网络的功能角度看, 可以得到网络的功能分层体系结构;从网络管理角度看, 可以得到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以下主要从物联网系统功能角度研究体系结构。物联网环境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体系架构研究

物联网环境下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具有以下特性:

高抗毁性。在物联网环境下,当控制器失效后,传感器和执行器仍可通过网络上传信息,并继续执行监测功能。地面主站发现控制器故障后,可迅速重组系统,恢复系统功能,使系统具备了自组织能力。② 高可靠性。在物联网环境下,由于取消了分站,减少了信息传输处理的环节,系统更加扁平化,可靠性得以提高,彻底解决了由于分站故障造成的系统可靠性降低问题。③

具备智能预警功能。煤矿灾害感知预警的复杂性表现:灾害的多样性;灾害征兆的非线性、突发性;没有明确的数学模型;需要大量的各专业专家知识;需要大量运算。每个安全监控系统生产厂商都难以独立实现智能预警。在物联网环境下,可以建立一个煤矿灾害感知云计算中心,利用云计算中心建立灾害感知模型,与安全监控监测数据相结合,实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对监测参数和可能发生事件的智能感知。系统主要部件(1)通信网络。(2)网络化传感器。(3)网络化执行器。(4)网络化控制器。(5)分站。

(6)主站

三、基于物联网的煤矿应急管理主要内容 1.煤矿生产事故危机预警。从目前我国煤炭生产企业总体事故预测水平来看,总体水平较低,事故预测的及时性、连贯性、准确性较差,事故预警的临界参考基础数据缺乏或数据处理能力,事故预警的功能并没有切实实现。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上述问题将得到改变。第一,物联网技术解决了预警基础数据连续、全面、准确采集和传递的问题。丰富的各类信息,能及时发现事故发生的前兆,判断可能的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提高预警的可靠性;第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解决了对大量的信息的存储、计算及成本费用问题。技术的发展使事故应急预警启动条件和临界变量阈值问题有望得以解决,预警变量阈值可以综合多方面因素,一是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如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等;二是设备运行情况,如采煤机、水泵、风扇、等;三是各类生产环节状态,如电压、煤仓煤位、地下水位、空气温度、风速、负压、顶板压力等;四是人员工作状况,如违章操作、离岗等。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会大大提高,突发事件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这使企业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前移,从事故救援逐步转移到以防为主的感知预警。这对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从被动应急救援逐渐转向主动的预警防灾。

2.井下人员定位及身份识别。目前,我国的多数煤矿生产设备落后,安全技术水平低,加之井下生产环境及其复杂,对井下员的工作状态达不到实时掌握,经常出现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明确井下人员所处位置及身份的情况。这给应急预案的选择、救援决策制定及救援行为等工作都造成了严重障碍,导致错过救援的黄金时间,造成重点生命和财产损失。通过基于物联网技术研制的各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功能上能够实现人员升降井考勤、限制区域报警、人员定位监控等,为井下人员的安全提供保证。一般人员定位及识别系统的硬件设计主要由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基站和矿工所带的射频识别卡组成;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基站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基站与射频识别卡的软件设计。系统的基本工作程是井下基站会自动收集井下工作人员随身携带的射频识别卡信息,该卡具有唯一性,信号经过微控制器处理后,通过各类无线或有线网络将信息发送到地面计算机信息处理中心,通过相应软件平台使井上管理人员实时地了解井下人员状态,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可以及时确定井下受困人员数量、位置及快速识别遇难人员身份,为提高应急救援效率、妥善进行应急善后处理打下良好基础。

3.应急救援物资科学调度。一旦煤矿事故发生,科学调度应急救援物资便成为应急管理现场处理阶段的核心工作之一,大量的煤炭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经验表明,能否及时、合理、科学地对应急救灾物资进行企业内、部门间、地区间的调度,直接影响最终救援效率和效果,导致应急救援结果的巨大差别,应该成为煤炭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研究的重点。以射频识别技(RFID)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期,它集成了无线通信、芯片研发与制造、标签封装、系统集成等技术,能大大提高应急救援物资调度的科学性,特别是在事故应急救援中的各类救灾物资、车辆、道路实施动态调度、数量监测、标准核实、实时监控、运筹管理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事故救援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4.应急救援辅助决策。事故的发生、演变存在着错中复杂的逻辑关系。要对危机事件进行快速有效应对,使损失最小化,就必须建立智能决策辅助系统。这类系统以各种信息为基础,以预分析、事件分类分级、预案评估、预案选择、预案优化、资源调度等问题为对象,利用各种模型、分析方法、模拟技术等对有关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实现分析和预测功能,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利用物联网技术及时获取事故相关信息并向管理部门快速报送,准确研判故发展趋势和救援需求,可以使救援指挥决策人员及时掌握事故现场基本情况,实现事故一线救援与指挥中心的实时联络,改变决策者依靠自身经验和判断做出决策的现状,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上海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上海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产业结构方面,上海物联网产业涵盖了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上海不仅培育了华虹、展讯、锐迪科等本土企业,还集聚了西门子、霍尼韦尔、欧姆龙等全球顶尖企业。在产业布局方面,上海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拥有嘉定、浦东两个物联网产业基地,以及若干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在产业应用方面,上海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聚焦环境监测、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物流管理楼宇节能管理、智能电网、医疗、精准控制农业等方面,积极探索应用方案和运作模式。在技术研发方面,上海在RFID 芯片、通信终端芯片和模块等方面初步形成领先优势。总体而言,上海的物联网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除了标准、商业模式、升级成本等普遍问题外,还面临着产业应用不足以及产业集群竞争力弱的典型问题。

1、产业应用不足

物联网作为一项新兴科技,其应用应像互联网一样渗透到各行各业,如农业、工业、服务业。但目前无论从中间生产环节还是在最终消费领域,上海物联网应用水平较低,规模化应用少,应用推广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达到产业化的规模要求。两化融合作为物联网四大关键领域(其他是M2M、传感网、RFID)之一,是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但据《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的数据,2010 年上海的“两化”融合程度只列全国第五位,远落后于广东。

2、产业集群竞争力弱

上海拥有两个物联网产业基地,一个是位于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另一个则是位于嘉定并依托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上海物联网中心。成立于2010 年3 月的上海物联网中心,与成熟的张江高科技园相比较,公共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配套业不完善,产业链不完整,信息服务平台搭建落后。上海物联网基地在与发达国家产业集聚地如美国硅谷相比较,在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体制改进、行业协会协同、产学研联动等方面差距较大;在产业研究、产业联盟发展、产业应用示范等方面相对迟缓。上海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社会资金投入不足

上海物联网产业目前缺乏广泛的社会资金投入,最主要的原因是预期回报不确定,投资风险较大。物联网产业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企业进入的门槛没有确定,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也不明确,从投资角度讲,投资物联网产业仍有很大难度。但是,资金是产业发展的血液,没有大规模的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初期将非常漫长,产业应用速度和成本降低速度都将十分缓慢。反观其他城市,在无锡涉及物联网的投资基金就有124 个,基金总规模达370 亿元。在北京代表政府进行股权投资的中关村发展集团在国内首次以“集群投资”方式,对覆盖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的8 家中小企业投资近6000 万元,实现了国有资本投资从“点对点”向“点对链”的延伸,从而激活了整条产业链的社会资金投入。因此,上海应借鉴无锡和北京的经验,采取税收优惠等政策以营造良好的创投环境,鼓励风险投资基金进入物联网产业。同时鼓励对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应用潜力、独特商业模式的物联网企业,与风险投资者进行组合投资和联合投资,以分散风险,扩大社会资金投资范畴,建立企业资金来源多元化机制。

2、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

物联网作为互联互通的网络,必须拥有涵盖完整产业链即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业化应用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可以满足企业在技术研发、信息共享、政策咨询、产品认证、市场推介、知识产权、人才培训、综合配套等方面的需求,方便企业有效利用公共服务资源,大幅降低企业投入成本。科学实验仪器可以共享,技术和工艺能够快速消化吸收,尤其是应用接口和开发工具的统一,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开发者的积极性,实现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实现统一的技术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开放式的特点还有利于企业成立一个开放式的商业联盟,实现商业利益共享,有助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但上海此方面行动迟缓,相比较无锡却已成功建设了“MEMS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EDA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物联网软件开发评测平台”等三大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滞后将直接影响多方资源的有效整合,不利于统一管理。

3、创新机制不完善

研发创新能力弱最根本的原因是真正有效的创新机制还未建立。创新机制不仅在于产生新的创意,更在于将这些创意转变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当前,政府在创新活动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既是直接投资者,又是监管者和审核者,更是产权拥有者。产权不清晰,激励低效率严重制约着研发创新活动,甚至发生只追逐当期利润的短期行为。在创新方面美国毫无疑问走在世界的前列,其创新机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降低产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强调优胜劣汰机制,重点发挥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特别是发挥中小企业灵活、敏锐的特 点,形成中小企业创新集群。欧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结成“知识供应”的广泛联盟机制,使创新组织结构网络化。在国内,清华、北大、上海交大等17 所知名高校先后在无锡设立物联网研究中心,中科院等十余家专业机构相继在无锡设立物联网专业分支机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国家电网等数十家央企陆续在无锡投资建设研发基地,IBM、西门子等跨国企业的物联网技术中心也纷纷落户无锡。由此可见无锡已经形成了“高校-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联合创新机制。

4、产业链效率低

所谓产业链效率,就是将产业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衡量的效率。产业组织不合理、产业集群竞争力弱的根本原因就是产业链效率低。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看,产业链需要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作为链核(产业链核心企业)。上海要想提高产业链效率必须发展自己的链核,以链核为中心,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无锡已经基本形成包括传感制造、共性平台、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等各门类的物联网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所以上海应首要发展本地龙头企业,以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撑,充分发挥上海在集成电路、RFID 芯片制造方面的比较优势,不断向产业链上游发展研发与设计,向产业链下游发展品牌与服务,即不断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这样,一个企业的单体优势就转化为一个区域和产业的整体优势,从而形成这个区域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的高效率发展。

5、产业政策不健全

美国在2009 年就提出了《美国创新战略》,韩国也出台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欧盟建立了涵盖技术研发、应用领域、标准制定、管理监控等相对完善的物联网政策体系。可是目前,上海还未形成完整的物联网产业政策体系,仅仅是制定了三年行动方案,并未出台物联网产业长期发展规划。诸如企业十分关心的物联网企业的认定、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研发补贴、政府采购等政策还未落实。这不但影响着企业成长壮大的进度,同时也制约着产业的长远发展。但上海在充分发挥政府配置资源优势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政府干预经济的局限性,既不能“过”也不能“缺”,要制定出促进物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法规。例如建立有效的组织和制度约束,提高政府参与效率,防止资源的挪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金融机制;积极引导企业进驻产业园区,形成空间上的集聚,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完善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和产业化。

6、国际合作不足 全球化的趋势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由配置和优化组合。国际合作能够有效的弥补地区短板,而缺乏国际合作,产业发展就像闭门造车,无法及时了解行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标准,自然也就生产不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产业应用无法推广,企业更不具备国际竞争力。欧盟不仅制定了统一的十四点行动计划,而且已规划至2020 年之后。日本的U-Japan 战略强调与欧美各国以及WTO、OECD、APEC、ITU 等组织进行国际间合作。国内无锡积极吸引了诸如航天科技集团、IBM、西门子、休斯网络公司等跨国企业。因此,上海发展物联网,必须遵从“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鼓励跨国公司来沪建立研发机构,引进核心关键技术,包括信息感知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建立国际产业联盟,尤其是与日本、韩国、台湾等周边地区,进一步加强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行业与行业,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服务行业与贸易行业之间的深度交流及项目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收购和兼并一些掌握核心技术或重大专利的国外公司。

7、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由于物联网是依靠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移动通信等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处理、应用的网络,这就必然产生人们所担心的信息安全问题。假如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都得不到保障,那物联网就不可能大发展。一旦爆发大面积信息泄露问题,甚至会出现物联网产业发展停滞的局面。试想本是智能安防系统,可自身安全技术不到位,信息反而被犯罪分子所利用,那结果适得其反;嵌入射频识别标签的物品很可能不受控制地被识读、被跟踪、被定位,这势必侵犯了物品持有者的个人隐私。在欧盟的行动方案中,首先强调了要加强物联网的管理,完善个人隐私和数据的保护,提高物联网可信度、可接受度、安全性等,其次才是对技术和产业方面的政策建议。因此,在产业发展的同时,保证信息安全的技术和法律也要同步发展,不能因为投入成本高而忽略安全问题,否则一定会为日后埋下隐患。上海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 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是推动产业发展行之有效的举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导向是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改善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扩大应用市场的营销理念,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政府引导则是政府为促进产业发展,制定总体规划,加强综合协调,激励企业研发创新和规模应用。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的良性循环能够形成一种正反馈机制。所以,既要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利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又要注重规划引导,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2、统筹规划协调推进

加强顶层设计,进行统筹规划,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成立由发改委、经信委、市科委等部门组成的产业发展统筹协调小组,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协同管理能力,及时解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应用推广中的问题,保障交叉行业健康发展。建设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信息安全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打造一站式服务,同时鼓励产业联盟、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组织开展产业发展研究、政府决策咨询、人才培养与交流等产业服务工作,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由政府负责统筹和整合,形成产、学、研、民、官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的格局。

3、积极开展应用示范

根据上海市的经济结构特点,建立一批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应用示范工程,特别是积极发挥嘉定、浦东、杨浦、长宁作为上海市物联网应用示范区的集聚示范作用。例如嘉定区可以依托“无线城市”建设工程、同济大学、国际汽车城等优势,大力推进包括车联网在内的相关应用示范工程。继续加快推进环境监测、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物流管理、楼宇节能管理、智能电网、医疗、精准控制农业、世博园区、应用示范区和产业基地十个方面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然后逐步推进全社会、全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形成规模效应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4、着力培育骨干企业 产业发展关键是企业。通过多元化的竞争机制,重点养具有核心技术或领先商业模式的大型企业,打造产业链核,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更加注重本土化大型企业的发展,如华虹、展讯、锐迪科。支持诸如全球物联网百强的晨讯科技等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国外公司的方式迅速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鼓励优势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物联网标准制 订,带动产业发展。

5、合理布局产业集群

借鉴韩国u-IT 产业集群计划,根据自身基础与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及重点,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态势。积极推进嘉定、浦东物联网产业基地双核发展,杜绝产业结构雷同、重复建设的现象,促进产城融合。继续在世博园区等地进行物联网应用示范,形成多个物联网产业集聚区。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形成技术创 新、应用方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合力,利用长尾效应,逐步延伸到众多产业。

6、大力支持研发创新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开展物联网领域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通过上海市“千人计划”、“浦江人才计划”引进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和产业化高端人才,特别是物联网系统方案设计师、物联网硬件研发人员。集中政府和市场资源打造创业环境,开启资本、科技、人才与产业融合的企业孵化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例如在高校内举办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并积极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设立物联网发展专项创新资金,建立长效稳定的财政扶持机制。

汽车充电系统也被规划到智能用电的范畴

汽车充电系统的物联网应用中不但具有传统的电力,而且含有对充电地点设备 的管理、监督和对汽车电池的监管和检测,以及对充电汽车的调配等。①对汽车充电地点检测的内容包括,车辆停靠位置、充电状态、安全措施和报警设备检测等;② 在电动汽车当中安装传感器,设备主要集中在电池和充电设备上,以此对电动汽车的形式状况和电池状态进行实施性跟踪监督;

篇3: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分析

尽管互联网金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发展, 但是, 相关用户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意识并未得到相应的提高, 不仅如此, 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法律、法规不仅在制定方面存在明显滞后, 在实际应用方面也缺乏针对性。目前, 我国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 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成为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只有如此, 我国互联网金融才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互联网金融风险浮出水面, 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并且, 在互联网金融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给与高度重视, 加强监管力度, 避免因此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

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

互联网金融是在传统金融模式的基础上, 借助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 然而,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却一直没有得到明确, 在经济学领域, 互联网金融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依托于互联网而形成的一种金融形态, 所涉及金融业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完全在互联网上完成, 较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有着快速、及时等优势。

目前, 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 互联网金融已经渗入到社会各领域, 期中以网络银行、网上理财、网上支付的使用最为广泛。并且, 互联网金融业务依托强大的数据库, 不断密切金融行业与其它各行业之间的联系, 实现了互联网金融的体系化与跨行业发展。

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在传统金融行业的基础上,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解决了传统金融行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尽管在运营平台方面与传统金融行业存在区别, 但是, 在货币流通、客户信用、持续效用方面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 进而衍生出网络银行、网上理财、网上借贷、网上支付等各种业务, 这些业务正在不断普及开来。

基于金融领域的领先优势, 以及互联网的普及, 日本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了互联网金融的雏形。为加强日本各地区银行之间的业务联系, 日本在各银行之间建立起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局域网, 并将该局域网和互联网进行连接。

现代互联网金融以美国第一安全网络银行 (SFNB) 为代表,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 美国三大银行 (Area Bank、Wachovia、Huntington Bank) 联合成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银行, 并在多年的内部试运营后, 于20世纪末开始正式对外运营, 并在1年后开始盈利。第一安全网络银行 (SFNB) 的盈利充分说明了互联网金融的可行性, 这也间接刺激了各大银行家的神经, 互联网金融由此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 这不仅是由于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速度慢, 更是由于传统金融行业对互联网安全性的担忧导致。在21世纪之初, 我国才出现了初级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电子银行, 这种电子银行的用户群有限, 直至今天, 我国互联网金融用户已经超过全国人口总数的42%, 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网上信贷、网络众筹、虚拟网络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网络金融服务模式, 在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不断完善奠定了基础。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

然而,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 互联网的高度开放性造成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不断提高, 相比传统金融模式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影响更加深刻, 因此, 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1. 互联网金融风险特点。

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责任不明、监管困难等多种特点, 由于在金融交易活动中使用的是电子货币, 相关金融风险能够在短时间内爆发, 深入到各行各业, 并无法确定责任归属。

以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为例, 互联网金融风险较为隐蔽, 各种金融交易活动通过网络完成, 这种透明的交易活动给金融风险监管活动造成了巨大困难。并且, 被监管方出于各种目的, 向监管方出具的相关数据存在缺失, 使监管方无法得到真实数据, 进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2.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

金融行业对风险极为敏感, 这是由于金融风险所造成的破坏极其巨大, 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影响较之更为严重, 因此, 研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将有助于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出现。

(1) 经营活动缺乏监管。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等特点, 一些网络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的金融服务并未严格履行相关手续, 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以目前在校园内广泛流行的校园贷为例, 一些学生并未在校园贷的平台申请过贷款, 但是, 校园贷的信息系统内却已经生成了该学生的贷款记录, 并开始向该学生催收欠款, 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校园贷在申请人的资质审核方面出现了问题, 一些客户经理为提高业务量, 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在校大学生的身份信息, 并在大学生本人不知情的前提下, 通过了各个渠道的审核, 并申请到一定额度的贷款。我国近五年网络借贷平台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

脱离了监管的互联网金融活动不仅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了影响, 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互联网金融用户的财产安全, 最终导致互联网金融的没落。

(2) 相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在恶性竞争行为。与传统金融活动不同, 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开展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所面对的客户群体众多, 因此, 众多互联网金融平台为追求客户群体的最大化而采取一系列的恶性竞争手段。例如, 某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加快融资速度, 采取承诺收益、补贴收益等手段争取客户, 然而, 这些所谓的收益实际上已经违背了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如此, 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甚至采用欺骗、诱导的手段吸引客户。

(3) 虚拟货币导致的资金安全。尽管传统金融也有着一定的风险存在, 然而, 由于所涉及资金为实体货币, 并有纸质凭据作为处理纠纷时的证据。相比较互联网金融来说, 普遍适用的电子货币具有明显的虚拟特性, 在互联网内仅为一串二维码, 互联网的延时特性将在虚拟货币快速积累的过程中凸显, 由此产生的虚拟货币监管空窗期为相关人员携款潜逃、转移资产提供了时间, 进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

(4) 监管主体的工作缺失。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相关服务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以我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工作来看, 尽管采取了牌照管理制度, 然而, 一些互联网金融活动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监管。这种监管主体的工作缺失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快速性、跨行业、跨地区等特点导致, 因此, 建立全面的监管体系将有效解决该问题。

(5) 互联网安全漏洞的存在。对于互联网安全漏洞的危害, 大家记忆犹新, 尤其是在千年蠕虫、熊猫烧香等一系列病毒肆虐过后, 互联网安全漏洞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目前, 互联网金融对互联网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 而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依然相对落后, 为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埋下了隐患, 并且, 这种现象将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 严重威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问题

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来说,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国内经济秩序, 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中的监管问题, 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

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互联网与各行业之间的融合, 对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 我国在相关法律的制定方面缺乏足够的准备, 以至于对一些金融风险无法提前预防。在互联网金融风险凸显时, 无法找到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 相关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缺少一定的法律依据。以互联网借贷为例, 对于互联网借贷平台开展的借贷活动, 监管部门难以进行全天候监督, 对于互联网借贷平台所开展的业务, 监管部门也本着法无禁止则允许的管理理念, 导致互联网借贷平台的业务混乱, 金融风险发生的不确定因素较大。

2.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责任归属不明。

目前, 为保证我国互联网金融活动的正常开展, 我国明确多部门对互联网金融风险进行联合监管的制度, 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出现。尽管多部门联合监管的制度能够避免金融风险的出现, 然而, 这也导致了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过程中出现责任归属不明的问题, 相关部门互相推诿, 对解决互联网金融风险并无实质意义。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不断增加, 相关部门在监管方面缺乏明确的责任归属, 这将大大降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力度和效果。以当前广泛使用的信用卡为例, 一些信用卡持有者通过移动POS机进行套现, 而这种套现行为本身就属于违法行为, 对于信用卡套现所造成的风险应当采取源头制止的手段, 也未将治理信用卡套现行为的责任明确给任何一个部门, 导致信用卡套现行为屡禁不止。

3. 监管手段落后。

尽管在互联网金融业务开展方面已经采用了大数据处理手段, 然而, 数据的共享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风险的监管增加了难度。传统金融风险监管手段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金融领域, 高速网络与计算机在服务于互联网金融的同时, 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机会,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大多数互联网金融犯罪活动都是在问题发生后才能够被发现, 这种事后监管措施并未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有效预防。

四、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几点建议

通过以上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分线的分析, 以及借鉴国外在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方面的经验, 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1. 加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

我国在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方面仍然处在摸索阶段, 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 各执法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程度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方面, 需要以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预防、解决和追责为主要内容, 全国人大立法机关明确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体系中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并且, 将互联网金融平台超出经营范围的行为进行法律约束。除此之外, 在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法律、法规体系时, 应注意与其它法律之间的适应性, 避免法律、法规之间相互冲突的现象出现。

2. 建立大数据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爆发性特点, 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扩大金融风险影响范围与深度, 为有效避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爆发, 需要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通过可监测的数据信息, 将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在萌芽期。不仅如此, 采用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能够科学预测该风险的影响范围与深度, 进而为制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由于数据库的建立需要强大的网络资源、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所以, 此项工作需要由政府牵头, 多部委协同合作, 从而确保所需数据的有效性。

五、总结

互联网金融实现传统金融行业与其它领域行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数字移动终端的普及, 为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不断壮大奠定了基础。我国正处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阶段, 在相关风险监管方面依然需要给与高度关注, 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体系, 避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出现, 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新金融.2014 (04)

[2]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 (05)

[3]李慧君, 胡艳.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措施[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 (03)

篇4: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探究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  机遇  挑战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46

互联网金融(ITFIN)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进行结合的新的金融形式,是通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支付、云计算、搜索引擎等科技技术来实现金融业务与服务的一种新的金融形式。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让很多现代科技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整体趋势,互联网金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兴起,随着第三方支付、P2P贷款、阿里小贷、众筹融资、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形式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越来越成为广泛影响金融领域,为金融领域带来深刻变革的新型金融模式,当今时代,人们对互联网金融开始给予了越多越多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探究未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主要存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金融在网络领域的业务发展与延伸,第二种是互联网领域新兴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目前通过互联网开展的我国各大银行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以及手机银行都属于传统金融在网络领域的业务发展与延伸。传统金融行业通过在互联网上开展新的服务与发布新型的金融产品,使得金融业务的范围得到延伸,这种模式主要是传统金融领域依托于传统业务为基础而开展的互联网领域的服务与产品的拓展。互联网领域新兴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则并无传统金融业务作为基础,而是直接由网络的金融需要而产生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主要为为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等金融服务需要提供服务而产生的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多为电商企业因互联网业务的发展而向金融行业的渗透,这种互联网金融并不依托于银行等传统金融单位而开展,而完全基于互联网开展业务,而其产生与发展依托的更多是由互联网商务与金融需求。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其发展前景是广阔的,随着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越来越普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也必将越来越广阔,金融服务的基本功能一方面是融通资金,另一方面是满足支付与流通的等资金流动需求。资金融通方面,传统的金融领域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银行,一是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两种方式对金融资源的配置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由于依赖线下交易,要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庞大的金融实体机构的日常运行也会产生大量的费用,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融资模式可以省却实体机构的运营成本,采用互联网交易所产生的成本也相对于实体交易低得多,因此互联网金融相对传统金融在融资领域具有很大优势。

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可以通过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发展客户,其获取客户的能力与方式要优于传统金融模式,而线上通过自动化的软件平台服务对客户的需求可以提供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与十分迅速的响应能力,因此互联网金融在融资方面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具有更强的集聚效应,其影响力更容易传播与扩大。在满足支付与资金流通方面,互联网金融虽然不具备传统金融的实体机构,但所有传统金融的网络领域的支付功能与资金流通服务互联网金融都可以实现,而传统金融业也越来越多地开展互联网业务,而产生了与互联网金融在服务方面的融合趋向,可以说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会发展成为今后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组成,而无论传统金融业还是从互联网产生的金融企业都要在这个领域谋求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当前面临的挑战

首先,出于市场分割与竞争的考虑,传统金融业必然会抵制互联网金融对于金融产业的占领与发展。而我国的传统金融业主要是国营金融企业,其所具备的资金实力,政策优势与人力资源等都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所无法比拟的。而传统金融业如果要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其所具备的种种优势反而会挤占原本互联网金融企业所占据的网络金融市场份额。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总体而言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使得不具备条件与优势的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逐渐被淘汰。

其次,由于我国属于全民所有制国家,金融企业普遍带有国企性质,而私营企业要进入金融领域进行经营需要首先具有特定的牌照与符合相关准入条件,这是历史沿袭而形成的金融领域的政策限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阶段主要推动力是不具备国企背景的股份制企业或私营企业,其经营自由的特点与金融领域严格的政策审批限制存在一定的冲突,互联网企业很难突破法律框架而开展某些领域的金融业务。与此同时,金融产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因此为了避免投机与金融犯罪,我国国家相关法律对于金融企业的审批与管制十分严格,金融业准入门槛较高。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很多并不具备足够的条件来跨越资格审批的限制。这将成为很多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金融企业发展方面的重要制约因素。

最后,互联网金融由于属于新兴的金融模式,现阶段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实施管理的相关立法并不十分完善,而对于互联网金融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互联网金融企业难以援引相关的法律条款来保护自身的利益。这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发展方面尚存在市场保护机制的缺失,容易造成无序竞争与市场混乱。虽然目前我国的立法建设已经越来越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但互联网经济发展过快,而相应的立法建设滞后于网络经济的发展速度,这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与监督的问题,这将会成为未来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结语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不断发展与深入的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都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网络化发展的大潮当中,而金融领域的网络化发展也必将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互联网金融必将对金融领域与经济领域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而怎样正确面对这一趋势与在这一趋势中谋求发展,是金融领域需要深入研究与关注的问题,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关注与研究将会是一个长期而不断深入的课题,只有从战略角(下转第56页)(上接第46页)度积极地认识与面对这一趋势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时刻保持高度的关注,才能让金融领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与科技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年05期.

[2]周宇.互联网金融:一场划时代的金融变革[J].探索与争鸣.2013年09期.

篇5:关于互联网金融平台跑路的思考

对于互联网金融从业者中将P2P平台当事业来做的资深人士来说,如何信守准则,规避P2P网贷平台运营风险,是很多企业都在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投融时代》记者专访了上海特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姚元祥。

姚总介绍说,互联网是一个每天都在实时创新的行业,快速递增的庞大数据量、个性化的便捷用户体验都推动着互联网人想在更多的业务模式及运营模式中嵌入金融因子。从这个角度理解,互联网金融首先具备的是互联网个性,其次才是金融成分。而金融又是一个安全性和专业性十分强的体系,其对互联网的运行环境、金融风险控制模型以及信贷业务流程有着十分专业化的要求,这些都得借助互联网程序来精准实现,却不能随意删改。当然了,互联网如果离开了金融成分,也就是一个空壳。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普惠金融性质的,通过网络平台和渠道优势让客户赚到本来是银行应赚的钱,实现了高收益理财梦。而在客户引流过程中,需要闯关信任重塑、理念灌输、业务沟通等关卡。也就是说,好的模式从创立到落地生根有很长的路要走,未必所有客户都认可,尤其是一些P2P平台跑路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传递,让新平台在对客户进行宣传时面临很大的难关。这也代表着平台会有较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扭亏为盈。不过,这种阶段,几乎是所有互联网金融行业都会经历的。然而,如果掌握了正确的营销方法,以诚挚的态度去做客户的说明工作,让客户认知平台健全的风险体系,最终认可平台并成为平台的忠实客户,这将是成功的突破。投融贷P2P平台线,发的很多借款标很快速地满标,这与营销的手法和平台的风控树立起来的强大公信力分不开。

篇6: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感想

一、“国家级”互金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是2014年4月3号,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支付清算协会、证监会等牵头组建,已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该协会由央行条法司、银监会惠普金融部牵头筹建,旨在对互联网金融(ITFIN)行业进行自管理。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将于2016年3月25日在上海黄浦区召开成立大会,正式挂牌。

入会要求:公司技术人员必须通过公安部的二级安全认证;公司注册资金需达到1000万,净资产超过500万;公司要具备自有资金;公司从业人员中必须有三人以上在银行做过五年风控。

2016部分入会企业:

1、投壶网

——是一家专注于医药垂直领域非上市公司优质项目的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平台。

2、红岭创投

——是一家成立于2009年的P2P互联网金融平台,车贷项目为主,其他还包含个人贷以及分期消费贷。

3、众投邦

——专注上市资产的互联网投融资平台,项目的涉及领域包括:移动互联网、节能环保、文化传媒、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消费服务、信息技术等。

4、投哪网

——2012年上线,专注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理财服务的互联网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P2P网贷领域建立了繁荣的社区人群。

5、陆金所 ——平安集团旗下的综合性互联网理财服务平台,包含活期和定期储蓄,P2P网贷、基金、高端理财以及保险,陆金所因其背后强大的平安集团实力,而在P2P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展较稳。

二、“地方级”互金协会--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

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于2014年5月29日,协会秉承推动广东互联网金融业创新发展、规范发展、健康发展,加快广东区域现代金融中心建设的成立目的,结合广东金融业发展特点,重点突出在建设健康安全的互联网金融等具有强烈现代信息特色的金融行业的服务。性质:获得政府支持的省级互联网金融行业社会组织。

组织架构: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会员大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相关协议通过表决产生。会员大会下设理事会,理事会由会长单位、副会长单位、理事单位、秘书长组成,是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协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

入会要求:在行业内有良好信誉;企业平台上线满一年;企业财务运营独立操作;企业正式员工达19人。

2016年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会员单位有:网贷之家、PPMONEY、投壶网、投哪网、小牛在线、E贷通、融易贷、好帮贷等,P2P领域较多,而股权融资领域较少。

三、50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协会--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

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于2014年12月,是江苏省内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经江苏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该协会成员主要包括江苏省得传统金融节后和互联网金融结构,如网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投资理财公司、担保公司、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

入会要求:江苏省内的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企业;互联网金融业务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达到协会制定的行业标准。

四、深圳最大互金行业性组织--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

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支持下于2015年7月30日成立,由深圳地区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机构组成的行业自律组织。协会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指导单位为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驻深一行三会监管部门。

宗旨:为会员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创新、自律,服务实体经济,规范市场行为,加强交流合作,维护合法权益,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健康发展。

五、全市性非盈利社会团体法人--上海市市互联网金融协会

上海市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于2014年7月,是上海市辖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自律组织。协会主管单位为上海市政府金融服务办公室,业务指导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分行)。协会以促进会员单位实现共同利益为宗旨,履行行业自律、维权、协调和服务职能,引领会员单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经济金融方针、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六、首届36家会员--武汉市互联网金融协会

武汉市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于2015年3月31日,成员单位主要位于武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一起好金融当选为首届会长单位,中金联当选执行会长单位,鄂汇金融、玖融网、小富金融、长投在线、国佳财富、华信在线、聚诚贷7家单位当选为副会长单位。

七、企业自愿组成的协会--贵阳互联网金融协会

贵阳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于2014年11月7日,是由贵阳市从事P2P、众筹、信息中介、交易平台等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企业自愿组成的行业性、地方性、非盈利性社会组织,是在贵阳市民政局登记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法人。

八、首个省会互联网金融协会--长沙市互联网金融商会

长沙市互联网金融商会成立于2015年7月14日,由湖南省内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P2P网贷、众筹、投资理财、资本管理以及担保、银行机构等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共同发起成立。宗旨:将发扬“敢为人先、心忧天下”的长沙精神,努力探索“长沙模式”互联网金融商会运行管理的方式、方法,切实履行“规范行业发展、自律实现行业自律、扶持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的使命,把长沙市互联网金融商会打造成全国知名的行业商会。

九、产品创新型协会--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

为加快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发挥中关村在互联网、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科技金融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中关村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立于2013年8月9日。

宗旨:通过整合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资源,实现协会成员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协同创新、规范自律。

十、个人自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立于2013年11月,是全国金融机构、互联网机构以及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企业、实体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性、综合性、非营利性的民间社会团体。

协会愿景:协会定位是最权威的互联网金融智库,运用互联网金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为会员单位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及指导,帮助会员单位整合资源,帮助会员单位建立互联网金融服务专业化的平台。总结:

1.协会性质、动机各异。互联网金融协会有国家级、地方级、个人组建、社会团队、民间组织等不同形式。协会有行业监管型的,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有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型的,如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有产品创新型的,如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

2.协会成员差异大。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成员有不同类型的企业,既有网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投资理财公司、担保公司、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股权投资等方面的企业,还有互联网、搜索引擎、大数据、云计算、科技金融等类型的公司。

上一篇:给快乐找个理由演讲稿下一篇:写喷泉的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