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观看的心得感想

2024-04-11

关于地震观看的心得感想(通用14篇)

篇1:关于地震观看的心得感想

有个村落房屋都倒塌了,灾民就携手在空地上搭起简易住所,大家不分你我,拿出仅有的东西

凑在一起,同吃同住,互相支持,共度难关。北川一中高二(九)班的教室在二楼,地震让它变成一楼,班上43名学生快速跨越栏杆,逃到安全的地方。已逃生的同学定了定神,重新投入到抢救校友的行列中。该校校长刘亚春在房屋倒塌前的一瞬间逃出。他的儿子正读高一,也被埋在废墟中。但为了救出更多学生,刘亚春强忍悲痛,坚持从大局出发指挥救援,同舟共济,团结自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才能战胜地震灾难。这种博大的团结精神,使大家心连心、手牵手,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共同走出地震的阴影。

奉献的抗震精神

抗震救灾中,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继续发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处处体现了无私的奉献精神。自地震发生始,武警、消防官兵、各兵种部队、各救援队、各医疗队、志愿者等纷纷前往灾区救灾,各地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各国政府捐款踊跃并不断追加捐款额度,各种救灾急需物资的捐助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不断的运往震区。还有救灾中很多人舍小家顾大家忘我奉献,救灾中一母亲把自己受伤的孩子抱下让别人的孩子先诊治,有个社区主任自己家死了三辈十口人,自己却夜以继日的工作在一线,没有回家去照顾自己的亲人。江油市公安民警将晓娟两天哺乳8个婴儿,而她却把自己仅6个月大的女儿交给妈妈,天天早出晚归忙在抗震一线。无数无私奉献的事迹,虽不能一一列举,但这种奉献的精神却无时无刻不激励着人民,勇往直前,投入抗震救灾的战斗中。

坚强的抗震精神四川彭州公安民警蒋敏,在这次特大地震中,她的爷爷、奶奶、母亲以及年仅2岁的女儿等十位亲人都不幸遇难,承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他依然坚守在抗震救灾最前线,不分昼夜连续作战,甚至累倒在救灾帐篷下,被称为最坚强母亲最坚强女性、最坚强警花。5月13日汶川映秀小学女生,自己从废墟里爬出来,人们发现后都震惊了,她左腿膝盖以下已不知去向血流不止,这种坚强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5月18日北川县11岁的张吉万背着3岁的妹妹张韩,从深山中翻山越岭徒步行走12个小时到达汶川县城,坚强的张万吉终于带妹妹走到了相对安全的救助场所。坚强使灾民鼓足勇气,坚强使灾民求得新生,坚强使大家坚守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这种坚强的精神也必将使劫后余生的灾民重新建起美丽的家园!

篇2:关于地震观看的心得感想

安全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我们还没有接触社会,什么东西都还处在懵懂的状态中,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最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和最近的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损失最严重就是我们新一代的学生。 今天晚上,工商管理系组织每一个班级都开展了安全教育视频观看,看了这些灾难,对我们的安全意识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充实了我们的安全自救知识,如何做到自我防范和自救的方法。

5?12地震过去才两年,那一次,令我们最感伤的就是死了好多学生。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会死去那么多的学生?事实是她们缺少安全只是的教育,当出现了紧急状况的时候,她们会手忙脚乱的,变成热锅上的蚂蚁,乱成一团,最后的结果是更加的惨痛。所以我们要吸取这个严重的教训,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是必不可少,而且要教育她们如何自救和求救!当同学们去观潮的时候,我们要永记教训,避免一切不改发生的惨剧出现在自己的身上!

对于沿海地带的学生来说,我们最重要的安全知识就是如何抵挡台风的来临。会游泳不完全是一件坏事,但是就要看我们如何去控制自己,和安全知识的掌握了。

自然灾害对我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要充分去了解它们的脾气和掌握如何躲避它们的知识。这样我们才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并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其他人。

篇3:关于地震的几点探讨

地震可以又称为地动, 其产生振动是因为地壳释放能量过程所造成的, 且这个过程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带来的损失是各方面的, 例如:火灾, 水灾, 有毒气体泄漏等危害性较大的损失, 在此过程中, 海啸、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也会伴随。因为发生急剧的破裂, 从而在地球内部介质局部产生的一种地震, 叫做全球板块构造运动地震。在此过程中会产生震波, 其震波会引起地面振动。在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中会产生地震, 原来叫地动。它和广泛的自然灾害一样, 在地球上经常发生。地震发生后最直观的表现是振动。尤其是在沿海的地区所引起的地震, 所引起的的波浪很大, 称为海啸。地震的发生频率很高, 每年中全球的地震的次数550万左右。

2 地震的成因

2.1 由于构造运动

当构造运动作用时, 如果地应力已超过岩层的极限时, 岩层的形状就会突然变化, 乃至破坏, 从而会把此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释放出来, 大地就会震动, 因此称之为构造地震, 在地震中占得比例很大。

2.2 由于火山爆发

因为在火山爆发后会产生大量岩浆损失, 由于地下压力会减少, 当在地下深处某些部位岩浆没有补充, 从而出现空洞, 引起某些层位的断裂或塌陷, 产生地震。这类地震占地震总量的比例不大。

2.3 由于地下局部陷落

如果类似地下溶洞等地区的陷落引起地震, 我们就把这种地震成为陷落地震。陷落地震产生的原因是因为重力, 这种地震产生的次数占地震总量的比例不大。

2.4 由于人类的活动

如果是由于人工爆破等人工原因所引起的称为人工地震。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使某些断层运动, 这种原因产生的地震称诱发地震, 这种地震很广泛, 例如水库地震, 核试验引发地震, 其实像采矿活动等类似行为也能诱发地震。我国南方许多水坝会因为类似原因产生裂缝。

3 地震带来的灾害

在自然灾害中, 地震占得比例很大。地震几乎天天在发生, 许多级数小的地震影响很小, 人们是感觉不到的。如果强烈地震发生在人类活动区会产生很大损失。通常来讲, 3级以下产生的能量很小, 影响范围小, 对人类和建筑物危害不大。但是地震如果在4级以上, 就会有明显的震感。如果防震性能差的地区而且人较多区域, 地震在5级以上就会对我们的生命安全有危害。

地震波产生的危害很大, 使建筑物破坏很容易, 甚至会破坏地面使地面产生裂缝等;山体滑坡, 雪崩等危害是发生在小山区;如果地震发生在海底会发生海啸。再发生余震的话, 破坏会更加严重。由于地震所引发的灾害主要有建筑物倒塌、管道破裂等引起的各种灾害等, 伤亡人员尸体必须及时处理, 如果污秽物污染了饮用水时, 传染病会散播的很厉害。其实有些次生地震产生的危害比主要地震产生的危害更大。

3.1 造成直接的经济危害

地震的瞬时性及破坏性会产生很大的经济危害。我国的汶川地震造成了8451亿元人民币, 日本最近的一次大地震, 损失难以估计, 灾后重建, 核辐射危害程度都尚未确定。其中包括直接经济损失, 例如人类居住地与构筑物的破坏, 以及山区等自然物的破坏, 因为海啸, 海底地震造成沿海周围的损失。其中间接的经济损失, 其引起的原因很多, 震后火源失控引起的损失;水坝裂缝或河道淤塞等引起的损伤;建筑物或埋件破坏等引起毒气泄漏;震后会使生存环境产生破坏进而产生破坏。

3.2 造成人们的精神伤害

地震的发生避免不了人员伤亡, 使人们失去家人, 妻离子散。我国唐山大地震死亡24多万人, 汶川地震10万多人, 失去亲人的痛苦, 给我们造成了精神伤害。

4 降低损失的措施

4.1 人们进行的活动尽量远离地震带范围

在地震频发的地带我们应尽量远离, 不在其周围活动, 这是我们减少地震的最直接措施。

4.2 构建防震、抗震建筑

(1) 场地选择。选择场地一定要选择坚硬的, 不选择松软的, 因为地震时, 前面的场地可能会使地基失效。

(2) 体形均匀规整。在平面, 结构的布置应均匀, 包括几何尺寸、质量、刚度、延性等均匀、规整, 不要过于突然。

(3) 提高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和延性。振动破坏主要是因为结构振动的震动引起的, 因此抗震设计的重点是:结构承受地基的振动能量要最小, 并且要具备一定的温度, 柔性, 和刚度, 防止了那些不可避免的破坏。抗震途径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是提高总体强度, 其次是提高延性, 首要前提是重量和刚度不变。

(4) 多道抗震防线。多道支撑和抗水平力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体系, 结构应该有所以在强度比较大的情况下, 一道防线破坏也没事, 有二道防线作保障, 避免了倒塌。

(5) 防止脆性与失稳破坏, 增加延性。倒塌主要是因为脆性与失稳破坏, 所以不应求让这种情况发生。在不好的结构构造中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好的施工与好的抗震设计是起到抗御地震的作用的保障。所以抓住抗震设计与施工两道是提高抗震的最有效措施。

4.3 加大对地震预报技术的研究

地震预报的内容很丰富, 包括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以及震级还有观测, 主要依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地震前兆异常和环境因素等多种手段的研究与前兆信息监测所进行的现代减灾科学。地震预报技术是一门很综合的技术, 主要是从地震监测、大震考察、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室内实验研究等多方面对地震发生的条件、规律、前兆、机理、预报方法。

地震地质法、地震统计法、地震前兆法是三种重要地震预测方式, 通过三者相互结合与补充, 最后的结构一定会更好。

地震预报目前还不成熟, 但是工作人员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虽然这些经验与理论有待改进, 只要我们不懈努力, 定会成功。理论计算和前兆观测是我们预报的主要方式。

以震报震也是预报地震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空间、时间、强度的变化用来预报地震。例如波速比等变化来预报。现在, 工作人员对以震报震的方法特别的重视, 经常用来分析预报。根据与地震有关的各种资料, 经过仔细, 专业的分析, 预报地震。常见的观测地震手段有:地下水观测等技术先进方法。对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对救援能力的增强, 不断进行完善与改进, 我们才能勇往直前, 才能更好的预测地震。

4.4 地震前兆观测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监测设施所提供的资料, 经过一定的分析, 观测地震。根据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和相关理论的研究, 考虑现阶段对地震孕育、发生的认识, 给出未来地震发生的规模、地点及时间。地下水观测、电磁场观测等是我们常用的观测手段。我们只有不断进行完善技术, 不断完善思维, 我们才能进步, 才能减少更多的不幸。同时, 还要重点考虑地震预测的后果, 除考虑地震预测本身的不确定性以外, 还要考虑发布地震预报造成的影响。其中下面方法我认为是比较有效的。第一点是防震法的完善。第二点是设立地震日, 提高人们的意识, 第三点是定期给人们举办教育活动。第四点是修订《地震应急救援条例》, 对地震救援工作的管理、提升我们地震救援的效率能力。第五点是是修订《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加大对此方案的加强与完善, 并注重实施。第六点是我们应注重对救援队伍的培养上下功夫。

5 结语

总之, 地震是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危险的自然现象。它在短短几秒钟内突然降临, 令人难有机会逃生。地震的巨大社会破坏力, 使其成为公认的最具恐怖性的自然灾种之一, 而且在这个地球上, 地震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不可怕,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对付它, 因地制宜地采取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将地震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好。

摘要:本文首先对地震做了详细的介绍, 并通过地震的起因与危害给出了相应的防御措施, 这对以后我们进行抗震防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地震,地震成因,地震灾害,降低措施,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懋, 李铁锋.灾害地质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69-71.

[2]黄世敏, 王亚勇, 丁洁民, 等.GB50011—2010.

[3]廖文彬, 林树枝.减轻地震震害的几点思考[J].福建建筑, 2008 (10) .

[4]王根龙, 张军慧.中国地震灾害防御对策的进展及今后的发展趋势[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2) .

篇4:关于地震的小知识

作为地壳的一种正常震动,地震在全球每年都要发生500多万次,其中人类能感觉到的约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有1000次,而能造成巨大灾害的7级以上的地震约有十几次。地震还会引发海啸、火山爆发、山体垮塌、泥石流等灾害,是破坏性最大、威胁人类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一、什么是地震

地壳任何一部分的快速颤动,叫地震。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对人类来说是一种地质灾害。具体来说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断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的现象。

二、地震的类型

地震分类方法较多。按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这次四川汶川地震就属于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等;按震源深浅可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千米以内,占全球地震总数的72.5%)、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千米至300千米,占全球地震总数的23.5%)、深源地震(震源深度约为300千米至700千米,占全球地震总数的4%);按照地震震级大小可分为微震(3级以下)、弱震(3级至5级)、强震(5级至7级)、大地震(7级以上)。

三、地震的分布规律

地震的发生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地震活动呈现出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的特点。活跃期是指地震次数增多、大地震多的时期。两个活跃期之间是平静期。地震的空间分布基本呈带状,分布在板块的边界线及附近地区,主要的地震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等。

四、我国的主要地震带

我国的主要地震带有五个: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②西南地区,主要在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五、如何避震防灾

篇5:关于地震观看的心得

今天举行了防震演练,让我感触颇多。这样的演练对我们很重要,可以让我们知道灾难来临时,该怎么办。今天我们防灾演习的时候

今天的防震演习,让我感触颇多。我不仅知道了防震的方法还知道了遇到地震是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的王校长给我们讲了一些知识,包括怎么样自救,让我知道了许多常识。但是走的时候还是不能挤,我今天就差点别挤倒。不能着急。

学校这样的活动还是多实行几次,养我们多加小心

篇6:关于地震观看的心得感想

玉树地震,全民相助;玉树地震,举国支援。直面灾难艰险,全省万众一心,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冲天气概,用顽强意志和血肉之躯筑起保护生命的钢铁长城,谱写了坚定信念、坚守希望、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

回望地震发生百余天来,从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到大局为重、激情重建,在美丽的玉树大地上,所有故事的精彩无不演绎着信仰和境界的内在价值,无不诠释着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全部内涵。

当这场迄今为止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规模最大的救援行动转入人类在高原高寒地区规模最大的重建行动之后;当我们以党性和人性创造了人类抗震救灾史上的玉树速度、玉树奇迹并将在更为艰巨的重建行动中再次见证这一速度和这一奇迹的时候,我们几乎同时发现,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始终有一种绵绵不绝、弹性十足的伟大精神将我们紧紧包裹,那就是坚韧不拔之志、百折不挠之心。这种心志,一如玉树连绵、高耸的群山,坚如磐石、坚不可摧。这种精神,恰似结古两条清澈、灵动的河流,昂扬激越、奔腾不息。

矢志不移、愈挫愈奋,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宝贵品质。特别是当一些大事件来临,总能激活我们这个民族更为震撼且由信仰和精神、希望与意志交织在一起的伟大力量。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传统中国文化的韧性与中国共产党的韧性是中国在20世纪能够崛起的基本原因。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不屈的国魂;百折不挠,是中华儿女共同的追求。

这就不难理解:当地震来袭,“玉树不到、青海常青”这一异口同声的呐喊,为什么声震寰宇?“抢救生命、重建家园”这一斩钉截铁的呼号,为什么响彻高原?这显示着一个民族抗击天灾的坚定信念、顽强品格,熔铸着一方儿女对党、对政府、对全民族空前凝聚力的无比信赖。

英国诗人雪莱说,品格可能在重大时刻表现出来,但它是在无关重要的时刻形成的。对于青海人来说,坚韧不拔之品格,来自这里千百年来人们向恶劣环境要生存质量的不懈追求,这种极其深刻、特别强大的习惯力量已经填充在这里每个人的骨髓里、沉淀在他们的血液中、固化在他们脊梁最坚实的地方。这种精神品格,恰似这里所有生灵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一样,不为风雨剥蚀,不为岁月衰减,更不为灾难毁损。每当灾难来临,青海人之所以不被压垮、不被摧折,正是因为坚韧不拔这一潜质总是被极大唤醒,引领高原儿女在极高层次上充分展示扛得住、冲得上、打得赢的豪气和品格。

当仁不让,舍我其谁,青海人始终高扬信念旗帜;勇往直前、无畏担当,青海人从来站在精神高地。在经历了玉树震灾这一大考并取得高分之后,我们可以特别欣慰地说,“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实干精神正是青海人永不屈服、永不放弃、永不退缩、永不言败固有特质的不断升华,它们与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一起,构成了建设新青海的强大精神动力。

韧,去脆剔弱,柔而固也。韧是目光向前、目标如一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缩略语”。韧性是锲而不舍恒心、百折不挠意志、奋斗不息精神的“结晶体”。坚忍不拔是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可贵品质,是一个团体带领成员成就大业的关键要素。坚韧不拔,是青海各民族骨子里格外突出的重要禀赋。

一个团体目标再宏伟,若无坚韧不拔支撑,难以披荆斩棘、发展壮大;一个人理想再远大,若无坚韧不拔相随,难以开拓向前、辉煌冲顶。在加速推进玉树重建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做韧的战斗,以大局为重,以任务为重,以创新为重,以效率为重,描绘新玉树更加美好的蓝图;壮怀激烈,咬紧牙关,精益求精,坚韧前行,迎接新玉树更加灿烂的黎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天问”的姿势,更是“问天”的执著。一步一个脚印,孜孜以求,是我们对攀登目标的坚决锁定;一滴汗水砸一个坑,铿锵有为,是我们对人生向往的持续接力。探索是依托经验对于未知的扩张;圆梦是怀抱勇气对于生命的虔诚。重建玉树,无疑是一次全新而又全身心的锤炼,让我们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感,以把握人生真谛、丰盈生命底蕴的无限“心之力”,经受重建所带来的全部考验,打造“玉树临风”这一高原胜景。

篇7:观看唐山大地震心得

这部电影很感人、很煽情。讲的是唐山大地震时,方大强为救孩子被砸死在楼里,两个孩子都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身为妈妈的元妮只能选择一个,最终他选择了儿子。身为姐姐的方登被一个解放军收养了。两人成年后事业都很成功,最终在汶川的抗震救灾中姐弟俩相遇了,方登也原谅了妈妈。

看完唐山大地震后,我总觉得讲的并不是地震,而是人与人之间的血脉亲情。母亲元妮救了儿子,却一向在斥责自我抛弃了女儿,她爱自我的女儿,方登也同样爱母亲。但爱得越深恨得也就越深,当方登在石板下听到自我深爱着的母亲说出:“救弟弟。”这句话时,她的眼泪流了出来,精神上的压力似乎比压在她身上的石板还要重。所以成年后她才会对自我的养父说:“我不是记不得了,是忘不掉!”她一向都恨她的母亲抛弃了她,这道心灵的伤疤一向不能愈合。直到她的母亲跪倒在地上的时候,这道心灵的伤疤才愈合了。她再也不恨她的母亲了,还后悔自我为什么不早点来看看母亲,让母亲一向以为自我已经死了。她的泪流下了,我的泪也流下了。方登不懂自我的母亲,也不懂自我的养父。她的养父养母和他的亲生母亲都一向在为她担心,她却在22岁时就生了孩子,还是有点不懂事。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人有时十分脆弱,有时却十分坚强。

观看唐山大地震心得模板5

《唐山大地震》讲述的是在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与他们的一对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挤在狭小的房子里,一家人温馨和睦。她不会想到,几个小时以后,一家人的幸福会以怎样惨烈的方式被撕碎。晚上,人们都已入睡,3时42分54秒,地动山摇,7。8级的地震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方达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从哪边开启,都意味着另外一个凶多吉少。李元妮依稀听见方达微弱的喊声,四周余震不断,若不决定可能带来更大伤害。“救弟弟吧……”两个神志清醒的孩子清晰地听到母亲的决定,方登默默滴留下了眼泪。震后,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坚强生活。而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一个全新世界。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让母子三人重逢了。

23秒,32年,折磨了他们的一生。《唐山大地震》我看了好多遍,可每一遍我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母亲应对两个压在水泥板上的孩子,哪一个都不愿舍弃,姐姐方凳,母亲更是无言以对……

篇8:关于高中地理“地震”的教学研究

一、提高高中地理地震知识的教学意识

众所周知,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 8级强震猝然袭来, 大地颤抖, 山河移位, 满目疮痍, 生离死别……西南处, 国有殇。截至2008年5月25日10时, 共遇难69227人, 受伤374643人, 失踪17923人, 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 17921名同胞失踪, 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 1000多名失踪, 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这次地震将涧河的水截断,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堰塞湖;矗立在都江堰岸上的二王庙、庄严的武侯祠、巍峨的玉清宫, 全部沦为废墟, 化为乌有;美丽的校园瞬间变成人间地狱, 灰暗的乌云堵满了天空, 瑰美的城市犹如一座巨大的坟场, 将人们的伤心匆匆地埋葬。

2010年4月14日早晨7时49分,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震源深度33公里, 属于浅源地震, 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至5月30日18时, 经统计, 玉树地震已造成2698人遇难, 其中已确认身份2687人, 失踪270人。青海玉树籍2537人, 省内非玉树籍54人, 外省籍96人 (含香港籍1人) , 遇难学生199人……

让人震惊的自然灾害留给我们的是沉痛的悲伤。它时刻在警示着我们, 提醒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认真研究灾害发生的规律, 教育人们要警钟长鸣, 认真学习、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努力将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地震知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重点内容, 高中教材有章节详细讲解地震, 如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科普知识普及, 同时教会学生防震自救的方法, 既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学生的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能够达到宣传科普知识的目的, 并能够通过学生渗透到家庭, 辐射到全社会, 充分发挥“教育一个孩子, 带动一个家庭, 影响整个社会, 保一方平安”的作用, 所以, 我们应该提高高中地理地震知识的教学意识。

二、关于高中地理地震知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 本章节的重、难点集中在地震的要素及成因上, 如果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一起分析, 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规律, 探寻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认识我国的国情,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灾害的忧患和防范意识。因此, 我们应从地震的要素出发, 深入浅出地与学生们一起对我国地震的成因进行探讨。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全国共有“郯城—营口地震带”等23条地震带, 东南沿海地震带中有“长乐—诏安、政和—海丰、邵武—河望”三条断裂带贯穿我省, 而且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边缘, 经常受到挤压, 因此, 我省的地震活动一直都很频繁。据史料记载, 我省曾经发生过8级大地震和多次六七级大地震。

那么, 为什么福建省莆田市也会经常发生地震呢?处在我省第二级新构造分区和第三级新构造分区的交界处, 由于构造分区之间的碰撞和挤压, 发生地震就在所难免。这种地震叫构造地震, 因为它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岩层变化而发生的地震, 所以产生的破坏性很大, 应引起重视。

三、关于高中地理地震知识教学策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可按以下步骤安排教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知识同化—理解新知—获得认识。

首先, 教师可以展示地震的幻灯片或地震时室内的视频情景, 创设学习地震灾害的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认知上的矛盾, 使学生对问题产生疑惑, 唤起探索问题的好奇心。

其次, 教师根据地理教学从远到近、从大到小的认知策略, 通过《板块构造模型图》、地震flash等材料讲述地震的成因, 再从“全球范围—我国范围—省市范围—某一区域案例”这一认知线索, 向学生介绍全球、全国和所在区地震的分布、特点、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以使学生在地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新知识与其平时在电视或新闻报道中看到的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 从而创建对地震认识的新知识结构。

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 归纳地震的分布、特点、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加深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相关地震知识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关于地震的认知结构发生量变和质变, 获得对地震知识的新认识。

四、高中地理地震教学还应注意的教学问题

(一) 让学生了解地震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学会逃生自救本领

若受到大纲课时的限制, 必要时应增加课时, 教会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地震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增强学生的逃生自救能力。

1.通过多媒体课件, 向学生展示发生地震前较常见的一些前兆:

(1) 地下水异常。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者拉伸, 地下水位和某种物质随水溢出, 从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2) 动物异常。震前一两天, 牛、马赶不进圈, 乱蹦乱跳, 嘶叫不止, 烦躁不安, 饮食减少;鸡不进窝, 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 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 不回巢, 整窝地飞走。

(3) 地光和地声。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 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 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2.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并讲授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方法。

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地震, 但是只要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和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也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1) 我们在平时要做好充分的防震准备。家庭成员要学会一些急救措施, 要准备一个急救包, 备上一些生活必需品, 这样被困时就可以暂时维持生存。

(2) 地震时, 在震中区, 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 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 趴在地下, 闭目, 用鼻子呼吸, 保护要害, 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 以隔挡呛人的灰尘。在楼房内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 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 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 也不能使用电梯。在户外,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 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

(3) 震后如发现自己不能脱险时, 应采取延缓生存时间的自救措施。地震引起房屋倒塌时, 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灰尘。因此, 首先要防止呼吸道被尘埃堵塞;其次决定生死的首要条件是有无空气, 故不要乱喊叫, 尽量节省氧气, 保存体力;再者要冷静观察自身所处环境, 努力创造可供生存的安全空间和易于被外面人发现的条件。

(二) 丰富课堂教学教材, 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来辅助教学, 丰富课堂教学教材, 如观看科普片、幻灯片、图片剪辑等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比如, 我在上课前首先播放一段地震录像, 让学生亲睹灾区的情况, 了解地震时人们逃生的场面, 以及震后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困苦。学生的心一下子被揪起来, 产生了强烈的疑问:地震到底是怎么回事?发生在哪些地方?可不可以预知?然后带着这些问题, 顺理成章地把地震的相关知识掌握好, 甚至有的班级课后还讨论了当地震来临时, 我们怎样抗震减灾?怎样体现人文关怀?这样在教学的德育功能落实中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加强场景模拟演练

地震既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 又是小概率事件, 大多数人没有经历地震的切身体验, 我们也不可能采用实际模拟的方式, 使每个人均能置身于地震灾害的真实环境中, 因而需要模拟地震场景。有条件的可以有一个能够模拟真实环境的系统来辅助各级地震应急管理人员、相关技术人员和老百姓感受这种环境, 不同规模的模拟地震灾场, 能让人们了解严酷的真实环境, 并可根据具体虚拟废墟开展尽可能的避难、救援的策略和方法的研讨。如果受条件限制, 至少可利用空旷场地进行演练。

(四) 宣传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做到全员参与、警钟长鸣

教材中要增加关于防震减灾的课程作业, 让学生对家乡人们宣传防震减灾的科普知识, 主动开展假期相应课题的社区活动, 利用青少年接触社会面广的特点, 向社会开展二次宣传, 开拓向青少年和群众普及地震知识的有效渠道。

篇9:历史上关于汶川地震的记录

笔者粗略地查阅了一下,在四川汶川县地区有关地震灾害的历史记录大致有这些: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十二月壬子,北川发生了4.6级地震,烈度6度,史书记载:“石泉军(今北川县)屋瓦尽落。地震三日,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三年正月辛酉:“四川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九年十月丙子:“四川汶川县及威州俱地震有声。”《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二月辛卯:“四川汶川县初八日地震,至日,复震,俱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闰七月壬辰:“四川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十二月丙辰:“四川小河叠溪守御千户所,及岁茂、汶川等州地再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七年正月丙子:“四川威州及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武宗实录》正德元年十月壬申:“茂州、汶川县地震。”《明武宗实录》正德九年冬十月乙卯:“四川茂州及汶川县地震。”《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五年七月乙卯:“松潘、茂州、汶川等处地震数日。”

清顺治十四年三月八日,汶川发生6级地震,烈度6度。有关书中记载房屋城垣多倾。山崩石裂,江水皆沸。压死男妇无数。自三月三日地震有声,昼夜不间,到四月初九地震乃止。

清乾隆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汶川、灌县发生5.5级地震,烈度6度。有关书中记载汶川县境内桥梁、道路多损坏。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以北60公里的叠溪镇发生震级为7.5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为6.1千米。据史料记载,地震发生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坠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至600米,叠溪镇从此不复存在。

篇10:太阳的后裔观看心得感想

很多人为了追剧,都办了爱奇艺会员,有很多人都是在淘宝买的,只要一块钱,但是那个多数只能用几天,过一些时间就不能用了,再找客服也找不到。

我和闺蜜共用一个账号,这部剧捧红了宋仲基,看新闻说韩国总理和他一起议事,他俘获了不少少女的芳心,更有甚者,挖出了他妹妹的照片,对其妹妹进行攻击,说其妹妹不漂亮。其实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力去管别人如何,别人如何也不关我们的事。做好自己就可以。

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的老师也追剧,她说每次更新她都觉着世界太美好了,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一颗少女心。老师还给我们推荐了一个公众号,没有会员的话,可以在这上面看更新的剧集。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部既喜欢男一,女一,也喜欢女二,男二的电视剧。的确,这里没有狗血的三角恋或者四角恋,女主是漂亮又会赚钱的女医生,男主是特种兵。女主由不理解他的职业到接受他的感情,可以说很不容易,已经演到一半的时候。才真正确定了恋爱关系。

篇11:观看后天后的心得感想

观看后天后的心得感想1

我在前几个月前,我看了一部电影叫做《后天》,我原以为不好看,便拒绝了父母,但我父母说:“看看吧!看完你再做决定。”我心想:“好吧!看这部电影,也没么损失阿!”现在,让我告诉你故事的情节吧!

这部电影是在描述全球温室效应造成各地天灾频传,暴风雨、龙捲风、地震、海啸、山洪爆发等等,一名气候学家试图找出拯救地球方法,但之前他必须抢救危在旦夕的儿子,他的儿子被困在冰河包围的纽约城的图书馆中,气候学家决定自己去拯救儿子,并在和儿子通话中告诉他:“在室内烧点东西保温,不要出去,一出去,马上会被冻伤,严重可能会死的。”过了不久,大家发现雪停了,他们想说赶快逃命吧,他的儿子试图告诉大家他爸爸说的话,但大家都不相信他,只剩下他的好友.流浪汉和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大家一直烧书,并相信他的爸爸一定会来,途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最后,他的爸爸终于来了,他很庆幸自己的儿子能听他的话,并存活下来。

我看完了这部电影,我很感动,也很害怕,问爸爸说:“我们会不会遇到冰河时期?”爸爸微笑着说:“有可能吧!也有可能在你的四.五代会遇到。”我很想问爸爸:“你怎么都不害怕呢?”但我没做到。

我觉得大家都看过这部电影,有可能害怕,有可能不会,但是大家一定要维护这个世界,才能尽量不碰到这可怕的冰河时期,你觉得呢?

观看后天后的心得感想2

《后天》是一部有关地球遭受天气的袭击的影片。看起来令人触目惊心。为什么这样说呢?后天,说的是美国发生的灾难。那是一场来势汹汹,且科学家、军队、警察也束手无策的灾难。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融化,而且冰壳也融化了。原本还是平地的冰川瞬间在中间断裂,出现一条我们无法跨越的鸿沟,而且深不可测。在先进的科技也没有发挥威力的地方。人们眼睁睁的看着它发生巨变。

此外,海水水温骤然上升,冰川、冰壳的融化导致水平面快速上升,海水汹涌澎湃的向四周低洼的地方涌去。在人们还来不及作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时,灾难已经毫不留情的把一切都毁掉了。无论是建筑物,还是人们,都显得如此的不堪一击。无数的建筑物被毁,无数的无辜的生命消失在一瞬间。那场景真的触目惊心,让人不敢想象。大水来袭之后,接着是大雪骤降,甚至还下起冰雹来。一块一块象大石头一样的冰雹从天而降,来不及躲起来的人们刹时成了冰雹袭击下的亡魂。还有龙卷风席卷而来,路上的车辆,人群不是被卷走,就是被一团混乱。冰天雪地的情形下,人们只能躲在密室里生火取暖并且保留一线的生机。走出去的,很多很快就被冻死了。

为了生存,大量的美国公民在接到国家的遣散通告后,涌入到加拿大的大使馆。灾难过后,美国官方代表发表电视讲话,承认一些主观上的错误,并说明导致灾难的原因是人们一直以来无度的破坏自然,一味的向自然索取。而灾难则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做出的严厉的惩罚。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破坏自然的严重,也见识到了自然一旦报复起来,人类是多么的无力。我想,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在警告我们,要善待自然,要关注自然,要反省我们的行动以及我们的一些思想。要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同时要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还有就是要为我们以往的一些错误行为做一定的补救,我们不能存在侥幸的心理,想着我们还可以高枕无忧的过日子。现在已经有不少的预报说我们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要高度关注,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疏忽,不然,后果真的是无法想象。我想,没有谁会愿意看到影片中出现的场景。我们也承受不起那样的打击。

还有就是,连美国那样的大国强国的公民都被灾难逼得没有退路,最终成为难民,那像我们这样的一些国家呢?经得起这样的考验吗?我想那将是灭顶之灾了。

后天,给了我们一个警告,那就是在不久的将来,影片中的场景将会在我们的地球上上演,如果我们不作好防范措施并作出相当的补救的话。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地球更加长寿,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作起,一起努力,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观看后天后的心得感想3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处处闪现着人性的光辉。细节处的感动,就像晨曦里无意中瞥见的叶尖的露珠,瞬间的美丽却具有无限的折服力。

美国人喜欢拍灾难片,神奇的想象力最终引发我们去思考人类的存在、未来等终极问题。当人类面临大自然的报复、深处险境的时候,人性的善良、勇气、毅力、智慧都会无限放大。《后天》从气候变暖会导致全球变冷的悖论开始。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工业社会,经济是至高无上的,科学家关于百年之后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在政客们看来只是理论上的游戏,而为了未来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近乎虚妄的问题更是天方夜谭。电影的魔力让一切真的发生了,气温下降、天寒地冻、飓风、洪水、城市被淹没冰冻住了......灾难来临了!

早有预言的科学家竭尽所能坐着也许是无谓的工作,大量的数据分析带给人们的只是更坏的消息。在一个被风雪冻住的屋子,被困的教授和他的助手注视的灾难的发生却无能为力因为他们自身难保。他们是坦然的,“我们该怎么办”,他们郑重地对霍尔教授说“尽可能地救更多的人”!当教授一行最终没有燃料的时候,他们喝起了12年威士忌。如果现实无奈而残酷,我们尽力了,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和整个人类,在最后的时候,就让我们保持优雅的姿态吧!

故事的展开围绕霍尔教授对儿子的爱展开,又穿插了很多美好的感情,彼此交织。霍尔大夫为了皮特,在风雪围困的医院苦守,等待着救护车到来,可是在这危难的时刻,人人自危,谁也不能预料会发生什么。没有救护车,皮特即使离开冰冷的医院也等于宣判的死亡,霍尔大夫很坚定地作出了选择。黑人姑娘紧紧地拥抱她,艰难地说“对不起”,转身离开。人都有生存的权利,黑人姑娘有,身患重病却未知人事的小孩也有,霍尔大夫当然也有,出于对患者的负责和对生命的尊重,她将自己的放在一边了,此刻她也同时心系被困冰雪中的儿子山姆,更处于一种母爱,她不能让皮特被遗弃。当霍尔教授准备去救儿子的时候,他的两个助手也都一同前往,其中一个还在途中为了自己放弃了生命,这个我如果用伟大的友谊来形容我觉得太轻,生死与共的朋友一起行动也是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这就是尊重生命的一种形式吧!山姆对自己心爱的女孩,会不顾危险的救她一次又一次,山姆和同伴到船上找药的时候甚至遇上了狼。我一直很佩服导演的全面构思权衡的能力:灾难来临,动物也难逃脱,狼对山姆等人的攻击,寓示了大自然对人类的反噬。

霍尔教授的提议最终被总统采纳,救助能就救助的人,就只能牺半个国家的人。自以为是的副总统以他政客式的思维依然反对、甚至大放厥词,此刻霍尔教授正准备赶去纽约国家图书馆去营救儿子、履行自己的承诺,为了让这些国家元首了解目前的情况、提出建议、以便国家作出最合理的拯救方案,他停下救儿子的脚步履行自己作为科学家的责任,谁知道在他为总统讲解的时间里会发生什么,也许他的儿子需要的正好是这段时间。霍尔教授的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新和副总统的政客嘴脸形成反差,一时让人感觉到一种悲愤。美国电影让人尊敬的一点就是:导演从不回避现实,甚至故意揭露政客的丑陋的一面。而然这也带来一种模式,政客的形象就是愚蠢、骄傲自大、故意刁难等等。

山姆对父亲的无条件的信任,赢得了他和同伴生存的机会。当人们都涌向图书馆往南寻找生路的时候,支撑山姆的就是对父亲的信任。险境激发了山姆无限的灵感、智慧、勇气,最终赢得了心爱的女孩的爱情。这也是美国灾难片中的一个套路,时刻不忘谈恋爱,在抵抗的灾难的过程中激发的爱情更加荡气回肠、也更纯真。至此,人类的三种情感:亲情、友情、爱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后天》引人的深思的出了过度发展带来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之外,还牵涉到一个发达国家和第三国家的问题,导演用心之良苦可见一斑。当大批美国难民逃往墨西哥边境非法入境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现实社会里却是墨西哥人非法进入美国境界。当副总统安全的在第三国家的领土上向他的国民安抚讲话时,透露的是一种反思与自责。现实社会里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最终霍尔教授找到了儿子,总统派飞机前往救援,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温暖的微笑,一切走上光明。没有一句废话,经历过生死的人用人类最古老的表达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观看后天后的心得感想4

一阵轰隆隆的响声,震惊了正在冰川上考察的科学家,一条贯穿整个冰川的裂痕使极地被分成了两半,场景的恢宏,内容的超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对我们所处的地球、我们所处的环境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了,《后天》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美国大片的视觉享受,我不禁为这个电影幕后制作团队而喝彩,更为导演的细节处理、编剧的构思、震撼的特效而折服,更让我们去认清自己的使命,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对待我们的地球,怎样去保护我们的环境!

怀着这种心情,我观看了《后天》这部环境大片,故事的开头就是一系列的有关环境的恶化,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迎来了这几年最寒冷的冬天,下起了很到的雪,因为新德里地处南亚,属于热带气候,但由于的气候的反常,致使冬季异常的寒冷;在美国东海岸的乔治地区,温度也比往常时候下降了很多,海上也刮起了狂风,导致过往的船只出现故障;在东亚的日本首都东京,由于气候的反常,竟然下起了很大的冰雹,导致了多人的受伤;杰克的儿子去参加问答活动,在飞机上遇到罕见的大气层流等等一系列的恶劣的天气情况,都让我感受到了气候真的在改变,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在改变。

在《后天》这部电影中,全球气候温度的变暖是一个主要的题材,但是影片并不是探讨全球的气候变暖的问题,而是人类的现在及未来的命运,影片的主人公一直将灾难与史前的冰川世纪做比较,这是一种地球的轮回,即使没有全球温暖化,宇宙也终将变化,我们的地球或许在很多万年以后,也会变化成影片中得那样,现在的我们无法去预测,我们现在看到的表面现象就是我们的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我们周围的河流在不断的断流,我们周围的生物在不断的消亡,我们人类对地球的索取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她自身的修复能力。

在影片中,美国豪华的大都市纽约遭受了大灾难,在一天之内,纽约就变成了一片的大海,变成了冰天雪地,到处都是白雪一片,道路不能行走,人们真正的感受到了冰天雪地的难处,气温的骤降让任何一个从未感受到这种天气的人都受不了,在图书馆里,我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再加点书’,人们开始用书本来取暖了,在纽约的海岸边,原本就是美国象征的自由女神像,也早已变成了冰雕一般,伫立与冰天世界中,半空中的星条旗,也被瞬间石化了,快活、奔放的纽约,仿佛那早已经是几千年前的幻境了,而我们看到的犹如是化石一般。

也许电影中的场景我们永远也看不见,我们永远也感受不到,但是它却给我们人类提了一了醒,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环境,我们要对我们自己负责,也许电影就是我们地球的未来景象,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因为我们生活在环境中,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环境,真的当我们不去爱护我们的环境,肆意的毁坏我们的地球时,我们的地球母亲会给我们以惩戒的,真的到了那时候,我们什么的还手能力都没有了,给我们的只能去逃,可是往哪里逃呢?我们值得深思………..《后天》给了我很震惊的感受,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对于环境的要求比以往人类发展几千年都还要多,各种的工业废气被排放到大气中,工业废气是全球变暖的直接杀手,全球气温的变暖有利也有弊,它在满足了更多人的要求时,也很大的伤害了很多人,是啊,温度提高了,地球上拥有了更多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但是南极、北极的冰块却在慢慢的融化,大量的融化水涌入海洋中,致使海平面上升,很多纬度较低的国家和地区被淹没了,很多的人无家可归,我们何时能警醒呢?

当灾难真正的来到时,世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等,没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在灾难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哪一个幸运的人,可是希望同样同运气一样,很渺茫的。在灾难面前,我们人类是那样的渺小与不堪,我们曾经的口号与破坏环境时的勇气哪里去了呢,我们肆意的屠杀野生动物的力量哪里去了呢,我们肆意挥霍环境资源的力量哪里去了呢,都消失了,逃命已经成了一种奢望。

朋友们,醒一醒吧,不要再自己给自己挖坟墓了,我们浪费的不是自愿,而是我们的生命啊,我们不能再对我们的环境那样的无礼了,我们要学会对自然有一种亲人的感觉,善待人善待己!

为了我们的未来,爱护环境,从一点一滴做起!

观看后天后的心得感想5

今天,我看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电影《后天》,看完后傻傻的愣在那里,顿时心里有种恐惧的感觉,这给电影让我重新认识大自然,让我更深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影片叙述了大自然的灾难:北极冰川开始融化、面积大幅度减少,随后到是海水上升,大量的水涌向繁荣的城市,可怜的人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已经被狂澜的大海给淹没了,紧接着就出现大幅度的降温,极地气流没有冰川的阻挡长驱直入,把繁荣的城市盖上了厚厚的积雪、气温大幅度下降。

大自然真的发怒了。然而在它面前,人类是那么地渺小,生命是那么地脆弱。我们裹紧衣服,蜷缩在座位上,毛骨悚然,这比看恐怖片更可怕。难以想象,我想,在影片中灾难过后幸存下来的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转变,那就是切实的保护环境。

趁我们现在还住在一个安谧的环境中,赶快行动吧,就像泰坦尼克号里船要撞上冰川的大转弯一样,我们现在也要一个大转弯才行。

我想大自然是有灵性的,只要我们时时保护它,关注它,大自然回报我们的绝不会是影片中看到的那样,取代了安谧的环境、充满活力的环境。

篇12:观看基石心得感想

一是震撼。《基石》全片长48分钟,运用了多种电视艺术手段生动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南粤儿女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动人故事。片中有许多场景令人难以忘怀,其中更有那么几个令我深感震撼:“革命母亲”李淑桓把全部儿女都送上了抗日战场,其中三个儿子为国捐躯,她说“有国才有家”,后来自己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强和信仰;“红军阿姆”李梨英,女婿和儿子先后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当组织准备送她去南洋时,她说“我走的是革命路不是南洋路,就是死也要死在革命队伍里”,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坚定革命信念;还有游击队员何丽清,她也是一位母亲,为了不让敌人发现游击队踪迹,她硬是死死捂住哇哇大哭的才一个多月的儿子的嘴,最后队伍得救了,儿子却窒息而死,这是何等令人肃然起敬的悲壮!

二是感慨。在那血雨风腥的革命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究竞为了什么?为金钱,为地位,还是为了光宗耀祖?都不是,他们是有信仰的人,是共产主义信仰在支撑着他们!有了信仰,任由敌人严刑拷打,他们始终不屈;有了信仰,任由敌人色引利诱,他们可以坐怀不乱;有了信仰,即使生命即将终结,他们也脸不改色!反观今天,我们扪心自问,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是否能经受得了那样折磨与考验,甚至牺牲宝贵的生命?我们是否有革命先烈们那样的追求与信仰?前人载树,后人乘凉,我们今天能在安定的环境下幸福地工作 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没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倍加珍惜!

三是感悟。感慨之余,更多的是有所感悟。在当前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取得很大成效和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全面展开之际,省委教育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收看教育片《基石》正当其时,一方面巩固第一批活动的成效,另一方面对第二批开展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提供指引。作为个人,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除了认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认真组织和引导好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去。对于我局来说,就是通过收看学习,引导大家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时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切实改进作风,解决当前在“四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建设面向用户,面向基层,面向对象的现代化服务型,提高数字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篇13:关于地震观看的心得感想

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 正好处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由于板块运动、挤压, 地壳不稳定, 因此断裂带活动明显, 同时也就使得我国多发地震。另一方面, 众所周知, 地震分为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而中国的地理位置又恰好处于浅源地震带, 这就使得我国地震大多为浅源地震, 也就是震源深度通常在20公里以内, 也就意味着地震带来的影响更大, 造成的灾害也就越大。由于地震的难以预测性, 为确保应急救援工作能够随时开展, 因此, 在震前准备好应急救援装备并进行系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地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提出一些浅要的分析和思考。

一、我国地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概况

地震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应当从两方面进行管理, 一方面是通用地震应急用品, 一方面是专业救援装备。其中普通地震应急用品分为一般家庭地震应急用品和现场救援人员用品, 家庭应急用品即通常为我们常说的“地震应急包”, 一般来说, 应急包内应当包括生存必要的水、实物以及应急药物、手电筒、哨子、多用军刀等, 在地震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开展自救互救工作;现场救援人员的应急用品应包括为救援人员提供持续战斗力所必须的水和食物, 提供个人防护的衣服、鞋子、头盔等防护用品。随着科技及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现场救援人员的应急用品配备及功能已经基本满足现场救援需求, 可以全方位防护救援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伤害, 但由于地震科普宣传的滞后, 人们对应急物品配备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我国家庭地震应急用品的配备率普遍还比较低。

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及破坏性, 当大地震来临时, 人们往往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 瞬间就被地震产生的震波或者倒塌的房屋、坠落的物品所伤害, 这种情况发生后, 救援工作不是灾区人民依靠自身力量所能开展, 专业的救援队伍及救援装备物资就显得尤为重要, 是否有适合灾区震情的救援装备, 是否能将救援装备快速运达现场, 都将会影响救援工作的成效。本文将从物资管理角度出发, 对地震救援装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加以分析。

二、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配置

地震发生后, 灾区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有些设施甚至长时间都无法恢复正常运转, 为全面应对震后灾区复杂情况,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应综合考虑余震监测、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各环节。

首先, 当大的地震发生后, 都会伴随余震的发生, 为监测受灾地区余震情况, 为灾区群众及救援人员提供准确信息, 稳定灾区群众情绪, 可以对灾区加密进行余震监测, 这就要求配备便携式流动监测仪器设备, 大量的流动监测设备, 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 为流动设备的监测、流动地震监测台运行、现场办公设备的运转提供保障。这其中包括要有能够为各种设备提供电力的发电装置, 发电装置应以满足仪器运转符合为限度, 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冗余, 保证运往灾区设备的充分利用。需要为人员及设备提供场所的帐篷, 帐篷应该分别为人员办公、仪器安置等单独配备, 这样可以避免相互干扰。

其次, 应急救援最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救出受灾群众, 减轻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救援装备在这当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 只有装备种类型号合适、运行状态良好, 救援人员的工作才能有效开展。结合救援工作的实际, 救援装备应包括破拆、剪切、动力、顶升等建工类工具。在救援装备的配备上, 应遵循轻重结合的原则, 轻型装备有利于快速开展救援, 在震后灾区交通设施不利的情况下, 可以快速抵达灾区开展救援, 有利于抓住震后救援的黄金时间, 而且轻型装备在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及质量都比较小, 同样情况下, 携带装备数量更多。随着钢筋混凝土在建筑业中的广泛应用, 建筑物的高度及体量也越来越大, 在地震发生后, 遭到破坏建筑物内的人员救援难度越来越大, 重型装备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救援的作用就逐渐凸显, 重型装备合理配置, 可以和轻型装备救援形成有效的补充, 使救援工作能够更加深入开展。

除了配备各类支撑、起重、破拆工具外, 还应当加强现场救援及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的配置, 包含各类救援服、头盔、面罩、防割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必要的食品保障和医疗设备, 这为现场救援即工作人员长时间工作提供了安全及体能保障。如果无法保证救援人员持续作战的能力, 再好的救援装备、再科学的救援方案也无法实施。

再者, 地震导致震区通讯设施受到破坏, 常规的通讯设施无法使用, 为了更好的接收上级救灾要求、安排, 将救援现场情况实时传回指挥部, 加强各救援人员间的联系, 这就要求要有适应灾区情况可以良好运行的通讯装备, 如卫星电话、车载电台、无线网络系统等, 这些都将为地震现场救援提供重要的信息通道, 确保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另外, 合适的救援车辆可以保证救援人员、救援装备快速抵达现场。车辆配备应当专车专用, 一般情况下, 装备运输应当与人员运输分别独立进行运输, 因灾区交通情况比较复杂, 如若装备和人员混载, 在遇到突发情况时, 救援装备的坚硬的材质及棱角分明的外形, 会增加对车内人员的不必要伤害。

三、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使用管理

救援物资装备管理, 应区别于普通物资管理, 应有一套独立完整的管理流程, 确保满足震后救援工作快速有效开展的需求, 确保在时间紧、任务重、设备多、人员杂的情况下保证物资不丢失、无非正常损毁等情况发生。

对于物资的日常养护管理, 必须做到分类摆放并且摆放合理科学, 物资台账必须完整, 准确无漏洞, 保证震后能够根据工作需要提供所需装备信息。尤为重要的是, 为确保物资装备的到达灾区后能够正常工作, 对装备要定期试运转,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上报, 并必须仔细做好问题记录, 记录故障原因、故障设备处理工作、故障清除办法等。

装备库管理人员, 应熟知应急物资的数量及运行状态情况, 能根据现场救援人员需求及救援工作要求, 合理安排性能最佳、组合方案最优的设备, 保证携带装备不遗漏、功能无冗余。装备库管理人员还应大致了解装备器材的大概尺寸、重量及运输注意事项, 确保大震之后, 能按现场救援工作要求, 提供必需设备, 并提供最佳的装车运输方案。因为震后灾区的交通情况复杂, 救援装备科学运输是防止运输过程中对物资装备的损伤及人员伤害的保障, 是保证到达灾区后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的基础。

装备到达现场后, 由于现场情况复杂, 人员较多, 容易造成救援装备的丢失或损坏等情况, 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 现场救援人员, 应当对自己领用的装备负责, 这样, 当救援工作完成后, 不会出现装备遗漏等情况的发生。

四、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回收入库及处置管理

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 现场救援及工作人员要及时将物资装备交还至救援装备保管员, 保管员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物资清点。对发放至个人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装备, 及时收回;对于已消耗物资, 要建立物资消耗台账, 并及时更新;因使用或其他原因造成损毁的, 要根据情况及时进行维修保养或者报废, 坚决杜绝物资设备不经验收即入库, 杜绝经验收不能满足再次现场救援工作需求的装备入库。

对确实无法继续使用的物资装备, 及时协同有关部门, 做好处置工作。因地震发生的难以预测性和破坏性, 对消耗或损毁的物资装备, 要及时采购, 完成物资设备的库存补充工作, 保证地震再次来临后, 现场救援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 地震作为世界上最频发、破坏力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一旦发生, 有着难以估计的巨大危害, 而又因为地震是世界上最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 所以只有在震前做好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科学合理配置管理、严格高效的使用管理、精心严谨的处置管理, 才能保证无论什么时候, 只要救援需要, 都能第一时间提供合适的救援装备, 安排合适的运输方案, 并快速开展救援。

参考文献

[1] .于涛, 李建双, 经端.增强城市应急综合能力.中国应急救援, 2007 (02) .

[2] .唐林霞.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物资配置模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 2012.

篇14:关于“风景”的观看之道

时间:2014.05.27-2014.07.27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

联合策展人:贝蒂·苏·赫尔茨(Betti-Sue Hertz),芳草地艺术中心(旧金山) ;沈瑞筠,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翁笑雨,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巴黎/旧金山)

“风景:实像、幻像或心像”受到菲利克斯·瓜塔里(Félix Guattari)“四项本体论元素”(four ontological functors) 的启发,即幻象、实像、真像、心像。显然,策展人有意抹去了“真像”,并在标题中将幻象的“象”替换为“像”。“在天为象,在地为形”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一种认知,“象”加上“人”作为偏旁成为“像”,显然有着将艺术作品拉回人间、直面现实的意味。展览前言引用了法国文学家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语句“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求新的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的眼睛”。以此为出发点,展览连接与呈现了不同文化语境下艺术家对于风景的理解、体验与态度。

对于风景,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不同的概念,但艺术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扩展这一概念。进入展厅看到的首件作品为洛伊斯·温伯格(Lois Weinberger)的《田野作业》(Fieldwork,2010),305 x 560cm的尺幅使其占据了几乎整个墙面。这显然更像是一张地图,作者借用传统地形图的方式展示了一个由字词和短语构成的图谱。“fixed clouds graves”(停滞的云之墓)、“scene temple”(景色之庙)、“collage world vivid”(拼贴的活跃世界)等等,伴随着等高线的曲度,文字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居伊·德波(Guy Debord)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指出,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s)的庞大堆聚。梁硕作品《费特八号》(fit#8,2014)几乎就是对于居伊·德波的回应。各种毫无联系的日常物品被艺术家用一种非常严肃且严谨的方式进行了重新组合,这或许可以简单的称之为一种错用与滥用,而其源头实为“挪用”,这一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现象和方法体现了作者对于“物”之意义的追问。梁硕提出“合适就是好”,在合适的前提下物与物之间的存在取得了新的关系,在不添加任何材料的情况下,这些日常物品重新组合出新的形态。造景的材料其实并不限于现成品,巴西艺术家马塞洛·西达德(Marcelo Cidade)的《简即是繁4》(Adicao por Subtracao-4,2010)使用了生活中的剩余物,玻璃碎片如画框般环绕固定在150 x 300cm的墙面上制造了人们所陌生的景观。

“风景:实像、幻像或心像”还关注对人们生存状态的思考。这类作品大都着眼于日常生活的经验上,并也都试图建构关于生活的具体情境。安东尼·麦考尔(Anthony McCall)的《火焰风景》(Landscape for Fire,1972)传达出用艺术对社会和生活进行干预的倾向。作品中的演员们身穿白衣,以充满仪式感的方式将物料点燃,最终数个小火堆构成艺术家精确计算的大型矩阵,“人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形成巨大反差。日本艺术家平木泽(Hiraki Sawa)的《Hako》(Hako,2006)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情境,一片海面、一间维多利亚式的室内残片、一片棕榈林,加上一个碎石滩,不同的对象在艺术家的作品中交织起来,营造出一系列超现实的情境,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在此被模糊了界限。陈晓云的五屏投影作品《灭点》(Vanishing Point,2014)以一种与观众交流的方式呈现,但这种交流显然是单向度的。作品表述着艺术家的诗性叙事,标题、对白、场景其实都是艺术家制造的图像体验,贯穿始终的还是艺术家对于日常生活的思考,这不仅关乎艺术家对个人内在世界的宣泄,也关乎对外在世界的焦虑。

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都有着一定的时间脉络,但是图像不是事物本身,它只是事物的形象或影像,这就给图像带来了一个重要的特征“去语境化”。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曾将摄影称作“现代的驱妖术”,认为影像是现实和真实“消失的技法”。伊莲娜·博劳瑟斯 (Elina Brotherus)的作品显然希望建构一种语境。《流浪者3》(Der Wanderer 3,2004)尽管在作品中出现了博劳瑟斯的背景,但这却完全不是自画像般的作品,她希望观众站在她身体的角度去感知她所看见的景象,她将这种经验比喻为“一块让观众透摄出自己感觉和渴望的空白屏幕”。这其实是试图在用图像的方式重新建构一种语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杨德昌的电影《一一》,同样是背影,同样让人充满想象。

照片因为其不连续性总会产生歧义,即便是一张单纯的风景照也是如此。在约翰· 伯格(John Berger)看来,记忆中的影像是持续经验的剩余,而相片却将不相关瞬间的现象孤立出来。卢卡斯·布莱洛 (Lucas Blalock)《楔石上的树》(Tree on Keystone,2011)乍看之下自然协调,只有细看才会发现其间拼接的错误,作者有意将不协调的图像元素进行了看似合理的处理,风景变成了碎片重组的人造风景。夏洛特·莫斯(Charlotte Moth)的作品在有意制造一种“景中景”的概念,无论是《缺失的形式》(Absent Forms,2010)还是《别墅惊喜》(Willa Niespodzianka,2011)都在使用多重影像的方式呈现,但其实每个人都会从其中观看到不同的风景。郑国谷的《磁共振成为风景》(Magnetic Resonance as Lanscape,2014)展示的就是关于歧义的产生,词与物的关系被再次抽离出来。艺术家的做法是通过对讲机来指导他人作画,两人分处不同的空间,仅通过语言描述来实现艺术家设想的画面。最终出现的结果是否为艺术家心中的风景?

屏幕及多媒体技术使“风景”扁平化,同时也造成了这样的一种情境:人们更愿意相信表明事物的符号而不是事物本身,更愿意相信幻象而不是真实,更愿意相信表象而不是本质。保罗·高斯(Paul Kos)的《融冰之声》(Sound of Ice Melting,1970)真正做到把观众拉回到真实与本质的问题上来,观众甚至会开始质疑自我的感官经验。这件被托尼·戈弗雷(Tony Godfrey)写入《概念艺术》(conceptual art)一书的作品已经可以称为当代艺术的经典作品。重达25磅的冰块被环绕在八个话筒中央,话筒放大并持续录下融冰之声。保罗·高斯1970年的这件作品提出了一个无法衡量的问题——冰在融化时是否会发出什么声音?

“风景:实像、幻像或心像”借“风景”之名呈现的艺术家及作品在此无法一一描述,但艺术家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展示其所制造的“风景”,同时更展示了各自的观看之道,或许诸位艺术家所真正关注的并不只是“风景”,而是生活本身。

上一篇:妈妈有你,才有温暖作文下一篇:2011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