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校史馆心得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参观校史馆心得范文

参观校史馆心得专题

新疆农业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

校史馆是由原来学校的旧图书馆改建而成的,一个30年代的苏式建筑,给人一种朴素庄重、沉稳内敛的感觉。而进门左侧的历届毕业班合影查询的电脑又给人一种现代的感觉。一个崭新漂亮的展厅尽收眼底,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被老一辈的专家教授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为农大的建立和发展所做的贡献而感动,一页页的教师笔记,一件件的文物和证件,一张张老照片,一尊尊艺术造型从1952年到2012年全方位的反映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当看到涂治教授生前穿的一件破棉大衣和生活用的梳子剃须刀以及工具书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仿佛涂治院长昨天还在桌上办公一样,作为一个院长和专家,生活依然是那么的简朴,他写的两封家书虽然言简意赅很短很短,但是充满了对子女亲人成才的盼望和关心以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当我走到一尊叫《勇挑重担》的雕塑前,我为新疆农业大学艰难的办学历程所感动,老师们自己动手捡拾动物的尸体作为教学模具,老师们自己动手手抄教材,他们深夜编写教材,白天给学生上课,这些老教授们是农大的瑰宝,时刻鼓舞着我们不忘历史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很值得我们学习。

走到领导题词和杰出校友的那一面墙时,我打心眼里感到自豪。是啊,有领导的关心和鼓舞,有一批批各行各业的杰出校友,他们是农大的宝贵资源,他们也是我们的榜样和奋斗目标。当年的他们在条件简陋的校舍里刻苦学习,成就了自己的未来,这种无形之中的激励,也必将给我们的学习成长带来激励。看着农大各个阶段取得的辉煌成就、各位杰出教授的生平事迹,60年来学校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这些农大的学子。此时我觉得作为一名农大人是多么的自豪,这十年来是农大发展最迅速的时候,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没有什么理由不抓紧时间学习。多媒体视听室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农大的历史,加深对学校60周年的体会和认识。

校史馆的建成让所有农大教职工加深了了解农大的机会,不光向社会展示了几代农大人的艰苦创业史,也时刻激励着我们要开拓创新,站在新的起点再创辉煌。站在校史馆中我的思绪飞回到那个艰苦的年代,新疆农业大学走过的一甲子历经坎坷但是也成果颇丰,60年的本科办学历史,既是一部几代人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的辛勤创业史,也是一部追求科学真理、发展先进文化,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推进的科学发展史。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说到: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我想今天我们作为农大人为在农大学习而自豪的时候,我们明天更应该发奋努力,让农大因为曾经有过我们而骄傲。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趁我们还年轻,去施展才华,去绽放青春,在未来的日子里终生恪守青年时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我想这才是真正的青春的颜色,只有这样。多年以后我们再回首时才会发现这里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第二篇:参观校史馆心得体会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位于北部校区的校史馆,校史馆占地近 400平方米,分为彩喷展板和实物展两部分,记录着大工65年的成长与积淀。

我们一进展馆就被讲解员的解说和大型的展板深深地吸引住了,同校史馆讲解员一起回顾了大工自 1949 年建校以来的历史、辉煌成就以及今日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踏进校史馆,一股古素纯朴、端庄厚重的气息向我迎面袭来,那瞬间,我的心灵被它震住了,因为即将展现在我面前的将是一所名牌大学诞生的全程记录。校史馆里,一页页的文字,一幅幅的图片,一具具的模型,生动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大工诞生的全过程: 是它们见证了大工的历史与过去, 也是它们造就了今天大工的辉煌与不凡!

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物品。第一件是屈老的遗书,屈老校长为大工,为中国的教育奉献了一生,最终留下用自己的骨灰守护大工校园一草一木的愿望,这是多么深沉的爱,爱我们的大工,爱一代代大工人,爱着中国的教育事业。第二件是仿米格15战斗机的涡轮推进器,五十年代的新中国,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科技上,一穷二白。第一架国产战斗机的成功试飞,标志着新中国的军事崛起,中国人真正抬起头了。而它的推进器保存到我们大工的校史馆,激励着更多的优秀学子献身国防,献身科学,献身世界的和平事业。

四十多分钟的参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体会到了前辈们创造出光辉成果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大工人的自豪与骄傲,感到了肩膀上担子的沉重。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纪,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工人,站在新的起点,面向新的未来,我们要牢记“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训,以严谨求学的治学态度,发扬“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为把大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奋斗终身!

第三篇:江南大学校史馆参观心得

制药1403班张兰飞1160214314 昨天,我很荣幸的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对我校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也为自己身为一名江大人感到由衷的自豪。

历史上的原江南大学是爱国实业家荣德生在1947年10月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也是无锡近代唯一的一所包括文、理、农、工多学科的综合大学。1952年

奉命撤并,有关系科分别并入南京工学院、苏北农学院、今扬州大学等新建高校。锡轻工大学原名无锡轻工业学院筹建于1956年,前身是原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东迁无锡独立成院。1995年2月

学。曾先后隶属江苏省人民委员会、轻工业部、中国轻工总会。2001年1月4日经教育部批准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和无锡轻工大学合组建新的江南大学。

百年历史,薪火传承。江南大学的历史在曲折中发展然而即便是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江大的发展依然没有被阻断,江大依然挺立至今。这是因为无数的仁人志士不顾一切的为教育事业的付出与努力。张之洞、钱穆、顾毓秀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值得我们每一位江大人铭记。大学‘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百年来,大师们的精神让我们仰望。 大学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崇尚学术、严谨求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而江南大学也在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诉求的大学。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今天,江大人只有高扬育人第

一、独尊科学、善于创新、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崇尚民主、韬光养晦的大学精神,才能不愧对21世纪的辉煌。

在高等教育普及的今天,我们享受着先人,国家为我们创造的优越条件,更应增强自己的责任、学习知识、锻炼能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不断的总结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认真学习课内外知识,增强自控力,提高效率。发扬“笃学尚行,止于至善”训。为江南大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有一天,我们不仅以江大为荣,相信江大也会以我们为荣! 参观校史馆,让我了解了江大的前身以及现在,那江南大学的未来靠谁来塑造,靠谁来书写,靠新一代的江大学子,秉承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刻苦钻研,创新实践,跨领域合作,积极主动,乐观向上,我们应珍惜大学四年,学到更多知识,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迸发青春活力,展耀青春。完善自我,参观了校史馆,让我对江大多一分崇敬和感慨,让我多一份斗志,让我从迷茫的大学新生活中找到目标,找到自信。

怎们说,当我迷茫时,去校史馆转转,可以激发斗志的。

第四篇:参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史馆心得体会

党课课程实践心得体会

——参观校史馆

在60周年校庆结束后,我参加了党校培训学习班,到如今党校学习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而今天是党课的课程实践活动,我们出发参观了学校的校史展览馆。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成立已经有60年了,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如今依然傲立着,而校史展览馆叙述着她所经历的悲欢离合,正是对她最佳的见证。校史展览馆展出的内容有几个部分:领导关怀、历史沿革、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党建政风、国际交流、校友风采、馆内展品。进入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的校名和校徽,紫色的校名和校标下方是一本石雕的书,书页上刻着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关于石油的记载。校名、校徽、和那一本石雕的书,像是在叙述着她60载教书育人的艰辛和欣慰。在展标墙之后是校史馆的引厅,厅中央是学校全景的沙盘,两侧是十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的题词,命名为院士寄语。在引厅的南面,你会看到学校的校训和校风,它能提醒人们追求知识、提升修养,培养良好作风,创造优异成绩。进入正厅是校史馆展出的几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配合内容的展出形式,有史料、照片、图表和实物,让参观者从不同层次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现状,感受学校的发展和变化。展馆中每个部分风格不一,各具特色。展厅色彩明亮而宁静,形式大气而活泼。

正厅中还拥着一些60周年校庆收到的礼品,如在校训和校风下方摆放着一副八骏图,八匹神骏的野马奔驰着,象征着学校的发展一马平川,无阻无碍。还有着一件古代大型船的模型,这寓意着一帆风顺。当然还有着一些特殊意义的物品。在旁边则是一段前言,用文言文叙述着学校的历史,讲述着她一个甲子的浮沉。从最初的大连石油工业学校北迁至抚顺,再到现在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其中还经历了复建,都再说明这是一段曲折而艰辛的路程。在展览的东西里还有许多的奖杯和证书,这些都证明着她的成功!

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我校曾是雷锋生前工作过的地方,雷锋曾来我校做过报告,雷锋先进思想和事迹在我校教职工和历届学生中广泛传颂,成为广大师生前进的一面旗帜。雷锋精神是我校的教育指导精神,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门雷锋教育的课程,加强教育,雷锋精神经过了五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六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中期,是我校学习雷锋蓬勃兴起阶段。第二阶段: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我校师生坚持学习雷锋精神不动摇,把学习雷锋和学习大庆“铁人”精神相结合。第三阶段:八十年代至上世纪末,学校坚持与时俱进学雷锋,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第四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是我校学雷锋精神的理性思考阶段。学校结合雷锋精神的实质,总结、提炼出雷锋精神在我校人才培养中的五种具体表现。第五阶段:深化学习雷锋的“五个一”精神。即:“一颗钉”的爱岗敬业精神,“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块砖”的普通劳动者精神,“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这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还有一个板块讲述着一个个校友的风采。看着我校培养出诸多人才后,我感慨万千,想着以后如果我也出现在这里,那是多么的自豪。我们的学校如此优秀,培养出的学生也一定十分优秀。但前提一定是学生也很努力学习。既然我们有如此优秀的学习环境,我们的学校有如此浓厚的文化底蕴,那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地学习,不能辜负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环境和文化底蕴。为自己也为学校争光。而且是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为我们的学校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爱护我们的学校。虽然我们做不出什么大的贡献,但一些小事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到,却可以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和谐。

通过了解校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60周年,历史十分悠久。并且我校还是中国第一所石油学校。相对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丰厚历史背景和美好未来发展来说,校史展览馆展出的内容只是学校60年发展史的一个简要缩影,她会伴着学校的发展不断充实丰富其内容,也会成为展示学校风采的窗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地。我相信,多年以后,当我再回来时,她依旧能令我感到自豪!

第五篇:校史馆参观感

风雨六十载 桃李满天下

犹记得华中科技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刚进入校园的新生,来不及了解华科的历史,来不及体会华科人的气质,与校庆擦肩,却来不及体会,校庆带来的意义。

朋友在武汉大学,等到武大校庆的时候,朋友带我去参观他们学校新修的校史馆,语气之间满是溢出来的自豪与骄傲,而我的心在狂叫,我们华科也一点都不逊色啊好不好。

是的,提起华中科技大学,很难和历史悠久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再加上新世纪的校园合并,“华中科技大学”这个名头才叫了不过短短十四年,但这绝不意味着华中科技大学是所浅薄的大学,相反,它的历史格外的激动人心。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与共产党的历史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成为时代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要,根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指示精神,华中工学院建立了,它的建立,正折射着新中国在工业上的需求。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1960年,华中科技大学即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文革期间,十年内乱,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而科教文化战线又是这场灾难的重灾区。但是,华中工学院的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在经过“文革”初期的混乱局面之后,由于军宣队指挥长刘昆山、学校副校长朱九思等人的努力,实现三个“没有”:学校主要领导人没有变、师资队伍没有散、科研教学设备没有滥,教师、干部受伤害较少。

文革结束后,我们的朱九思先生,更是抓住机遇,积极笼络人才,提高了华工的师资水平,确定了新时期学院的奋斗目标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新世纪之初,顺应高校独立的大潮,原华中理工大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原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合并后的华中科技大学更是如虎添翼,在医科,文科方面有着巨大进步,成为一所优秀的综合大学。

来武汉上大学的学生,多听过“学在华科”这一美誉,正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历史造就的华科人严谨求是的作风。“明德厚学,求是创新”,这八字箴言,连同华科的历史,融入每个华科人的心中。

上一篇:出国旅游全攻略范文下一篇:村干部违纪违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