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秀出你的个性来

2022-09-11

何为个性?在心理学上, 个性是指一个区别于他人的, 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 相对稳定的, 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简言之, 个性就是一个事物所具有的非为其他事物所共有的特性。在语文教学中, 要营造有个性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成为有个性的人, 我们自己就要做一个有个性的引导者。如何才能在课堂上显露出“个性”呢?我认为主要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加以尝试。

处理教材要有个性。陶行知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教科书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一个工具, 而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 我们就要让学生们通过学习这百余篇诗词文, 感受人性的真善美, 领悟人生的哲理, 领略科技的魅力, 同时提升他们在语文上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面对每册书里的几十篇教学材料,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出“个性”呢?

一、应该大胆取舍

这主要是应该抛弃功利思想, 打破精读与略读的界限。不少的老师奉行的原则就是“考什么, 就教什么”, 丝毫没有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着想, 如此一味的“见招拆招”, 久而久之, 学生也会变得功利, 对语文也会心生厌倦, 所以总是无法做到“无招胜有招”。人教版教材目录上有“*”标记的文章是为“略读篇目”, 此外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 其实这些“略读篇目”中却深蕴着许多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思想和情感。比如,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散步》文字隽永优美, 充满浓浓的亲情;《龟虽寿》鼓舞人们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 永远乐观奋发, 自强不息, 保持思想上的青春;八年级上册的《台阶》塑造了是一位为了赢得尊重而毕生奋斗的父亲, 八年级下册《相见欢》写尽了一位亡国之君去国怀乡的凄婉哀愁, 这些充满真性情的篇章值得我们带着学生们去用心品读, 而不是浮光掠影地一笔带过, 只因它们是所谓“略读篇目”。

取舍教材还可以参考学生的需求喜好, 学生感兴趣的篇目多讲、精讲, 让他们从中充分展现语文能力;学生兴趣缺乏的篇章则要设法激趣, 做到深入浅出。参考学生需求喜好并非是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而是做到从学生出发, 了解自己的学生在哪些方面有所不足, 有所欠缺, 便在内容的抉择上侧重于哪一点。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围绕其开展教学活动, 才能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他们学习起来也才更有动力, 更有兴趣。

二、要注重整合相关的篇目

不要将六本教材中的诗词文割裂开来, 他们是文学世界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互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抓住这些联系,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迁移、拓展能力。比如,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南北朝时期的一篇优秀的山水小品, 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郦道元的《三峡》都是此类写景文章的典范。学生们对此已不陌生。因此, 在教学中, 我主要是用一个问题——请学生找出本文中自己熟悉的地方——来唤起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记忆, 同时串起解题、文体知识、作者简介、大致文意等内容, 其中辅以引导性的提问。这样的提问设计看似大而散, 但实则是由感性到理性, 从内容到形式, 比较全面地涵盖了一般文言文学习的各个方面。这与以往单由老师或学生按部就班地解题、介绍作者、介绍背景、串讲文意、解析课文的方式显得更加灵活, 师生互动性大大加强。在讲《雁门太守行》时, 将其与《使至塞上》《渔家傲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一众“边塞诗”进行比较阅读。这样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通过回顾和联想达到调动积累并迁移的目的。

三、还要适时适度补充课外文章

六本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 却也是无限的。薄薄的几本书, 专家们精挑细选的百余篇诗词文, 相对于语文世界来说仅仅是沧海中的一滴水, 但用好这“一滴水”, 却能让学生们透过它见到广阔的海洋, 乃至整个世界。因此,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 在有的课文之外补充相关主题的其他文章, 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引导学生处理走进文本和走出文本的关系, 在更广阔的主题天地中去获得熏陶、发展。

上课方式要有个性。初中的学生都还只是一群好奇心强, 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的孩子, 根据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 我们有必要好好思考“怎样教”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接受“教什么”。

其一, 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质疑是进步的钥匙, 面对课文中的不明之处, 老师不要急于提出来, 甚至有时可以适时地“示弱”, 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表现, 从而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在全班范围内形成解决问题的氛围。变传统的老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学生答——师生一起答。

在学生质疑的情境下, 我们作为引导者应该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 与众不同的观念。真正给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 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思维平台, 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能力见解, 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反对那种人云亦云的学习态度。这样就形成一个培养学生个性的有利环境。“求异”往往是创造之始, 因此要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当然, 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不能一味地偏激, 为求异而求异。

其二, 在课堂上互换师生的位置。具体说, 就是让学生站上讲台当老师, 老师则坐在座位上当学生。老师长期站在讲台上充当一个“授业解惑者”, 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因此, 为了让课堂更有活力、亲和力, 师生互换便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 “个性”也并非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我们立足于语文, 立足于课堂, 立足于学生, 在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秀出我们的“个性”!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项目融资与资金管控研究下一篇:简谈互联网对传统冲突规范连接点之冲击及应对策略——从网络侵权案件管辖权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