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桥镇集镇建设简介

2023-02-16

第一篇:三道桥镇集镇建设简介

大垸镇中心集镇建设情况简介

大垸镇中心集镇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建有3家大型超市、8家宾馆,有140余家大小商铺、20多家大小餐馆,近100辆大小客货营运车辆。中心集镇商贸活跃、物流快捷;教育、医疗设施完备,教育质量稳居全市乡镇先进行列,卫生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娱乐设施日臻完善,镇区有全市乡镇中最大的文化广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供电供水设施不断更新完善,其中新建日供水能力5000吨水厂一座,建有35KV厢式变电站一座;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投资兴业环境不断优化。

近年来,大垸镇以争创“楚天明星集镇”和“湖北省文明乡镇”为契机,大力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0年9月,大垸镇多方筹资380余万元,新扩建主街道,对街道下水道进行维修疏通,在街道两侧铺设彩砖,在维修原有路灯基础上,重新架设新式路灯30余盏,补栽樟树500余棵,并对中心集镇进一步规范化管理,使中心集镇面貌有了极大改观,不断提升了中心集镇街道品位。

大垸镇以超前规划、超强措施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大垸中心集镇正以超强凝聚力、辐射能,焕发出勃勃生机,朝着江北商贸大镇、农副产品集散重镇、荆州“十佳”明星乡镇行列迈进。

第二篇:集镇建设简介

棠棣镇集镇建设情况简介

棠棣镇位于**市西南部,距城区12公里,辖27个村3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耕地3.7万亩,镇域面积8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0.76平方公里,集镇人口5000余人。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打造美丽乡镇的目标,按照拉大骨架、完善功能、生态宜居的要求,坚持以经营城镇理念谋划集镇建设,以科学的规划引领集镇建设,通过实施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带动,不断加大投入,建设了中心文化广场、新桃小区、棠棣北街美化工程、兴业路商住小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集镇块头日益壮大,集镇环境得到优化,集镇功能不断完善。一是高起点抓规划,功能分区更优化。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为更好地适**镇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牢牢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的建设原则,投入资金50万元,聘请高水平设计单位对镇域总体规划和镇区规划进行修编设计,规划面积由原来的0.76平方公里扩大到1.5平方公里,规划的功能分区进一步优化,目前规划成果已经全部完成,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规划的修编为集镇下一步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明确的方向,有力地规范了集镇建设秩序。二是高标准抓建设,基础配套更完善。按照集镇美化、亮化、硬化、绿化的总体要求,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2014年镇政府先后投资30万元铺设了集镇北街彩色步砖1公里,投入15万元新增路灯31盏,投入45万元硬化维修集镇道路2公里,投入11万元建设了北街景观绿化带,镇区的面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集镇功能更加完善。三是高强度抓整治,人居环境更舒适。以建设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为重点,加大对集镇公共卫生的管理力度,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工程。配备了洒水车1台、垃圾车4台,在镇区设置了环保型垃圾箱156个,大型垃圾池13个,划分责任,建立了门前四包责任制,教育引导村民集中投放垃圾,做到了垃圾集中倾倒、统一收集和处理,安排专人对集镇街道实行常态化卫生保洁。加强对集镇环境秩序的整治。对乱搭乱建、乱摆乱放、乱停乱靠、占道经营等乱象组织了专班力量进行集中清理和强力整治,集镇的环境焕然一新。

第三篇:重点镇集镇建设调研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是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跨越的重要举措。4月初,根据县长蒋湘晖的指示,由县政府办牵头,组织建设局、规划局等单位负责人,深入虎踞、腰陂、浣溪、界首4个重点镇就如何加快我县重点镇集镇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总体概况

(一)城建基础较好。4个重点镇分

别位于**的北、东、南、西四个方向,区位优势明显,集镇邻近106国道或320省道,交通便利;常住人口都在5000人以上,集市贸易年成交额较大;工商、电力、公安、电信、城管等中心站所服务功能完备,城镇建设基础较好,是省或市重点镇,也是全县小城镇建设的典型。

(二)产业支撑强劲。特色产业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4个重点镇在培育产业发展上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虎踞的苎麻、苗木、大蒜、水电;腰陂的石材、花炮、建材、植物油;浣溪的饮食休闲、水电、化工;界首的烤烟、牲猪、食用菌,为小城镇发展注入了活力。

(三)发展目标明确。每个重点镇都对各自的小城镇发展作了详细的远景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虎踞以对接106国道、打造样板街、重塑新虎踞为城镇建设目标;腰陂以石材为重点,着力打造工业重镇;浣溪将做强饮食休闲和山水旅游,打造炎帝陵旅游的后花园;界首以商贸为平台,倾力打造“名墟古集、边贸重镇”。

(四)工作思路清晰。如虎踞的“一个中心两大亮点三项实事”,思路简明扼要。界首镇在与邻近乡镇发展的比照中,正视差距,科学定位,再谋求发展。一是加快土地开发,扩大镇区规模;二是打造专业市场,提升竞争力;三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品位;四是规范市场管理,树立城镇形象。这些举措既符合镇情实际,又切实可行。

二、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相对滞后。除浣溪镇以外其余3个镇的集镇建设规划都是2000年以前做的,并且只是整体框架,没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缺乏超前意识,可操作性不强,指导意义不大,乱占、乱建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二)基础设施不全。大部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环保、排水等设施不健全,没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公共厕所较少,道路交通不畅,绿化程度偏低。集镇街道上电信、广播、电力等线路纵横交错,形成了“线网”,既不美观,也不安全,不利于城镇形象的提升,不能满足城镇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资金制约明显。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制约发展是存在的普遍问题。靠财政投资非常有限,靠土地生财有待于县委、县政府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扶持,靠争取市里的20万元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融资渠道不畅,筹资手段溃乏,没有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四)征地难度较大。在城镇土地开发的过程中,难免要涉及到农用耕地的征收,而农用耕地又是“高压线”,与国策相违,政策阻力大。征地涉及的村组矛盾多,镇政府调处的难度大。另外,由于镇区内闲置国有资产都是县属部门管理,镇政府没有开发权限。

(五)管理有待加强。目前,4个重点镇都组建了城管队,但由于没有执法权,所谓的管理仅仅停留于说教层面,城管队员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导致小城镇“脏、乱、差”现象难以彻底改变。规划、城建等管理也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没有形成管理效应。

三、建议和对策

(一)高起点规划。规划是龙头,决定着集镇发展的方向。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高起点规划,科学规划。建议由县规划局负责聘请省市规划0压设计部门,按照“结合实际,体现特色,引领发展”的设计理念对界首、虎踞、腰陂3个重点镇进行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另外,考虑到县规划局经费紧张的实际困难,县财政可按一个镇15万元的标准拨付规划设计经费,打包给县规划局实施规划。

(二)多渠道融资。资金短缺是小城镇建设的最大瓶颈,建议多渠道融资。一是财政拨付。参照醴陵市的做法,每个重点镇每年财政预算安排1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经营土地。土地开发及镇区内闲置国有资产的处置收益,可按照以奖代返的形式,全部返还给4个重点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三是争资立项。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鼓励重点镇积极向上争取垃圾处理厂、农村客运停车场等建设项目。发改局、水利局、交通局、农业局等职能部门在工程立项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四是市场融资。推行承建方带资建设有收益的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在收益中按比例提成。

(三)高标准管理。集镇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管理不到位,项目再多,也给人一种简单堆积的感觉。一是理顺关系。各重点镇要整合镇政府机关的富余人员,由县政府统一组织镇城管资格考试,对符合条件的颁发行政执法证,组建4—6人的城管队,履

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管理职能,县城管局要加强对镇城管队的业务指导。二是加大投入。每个重点镇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给城管队作为办公经费开支,同时应配齐执法车辆等必需的城管执法工具。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加大对集镇内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乱搭乱建、占道经营的整治力度,县城管局定期对镇城管队的工作成效进行考核。

(四)多方位支

持。一是加强领导。成立县重点镇集镇建设领导小组。二是及时调规。国土部门可依据集镇建设进展需求,每年给予每个镇一定数量的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指标。三是电力、电信、广电等对集镇建设有影响的管线,必须无条件地按集镇建设要求予以搬迁或改造。四是公安、工商、税务、国土等在乡镇的中心站所均应搬入重点镇,以不断完善其服务功能。五是重点镇的招商引资项目在税收分成时应向重点镇倾斜。

第四篇:某镇集镇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周年珍

摘要:加强集镇建设历来是学界讨论的重要课题,也是政府工作的中心之一。本文根据太平桥镇集镇建设的现状提出了集镇建设发展程度不高,总体规模偏小;缺乏产业支撑和区域特色;集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政策环境欠缺,管理水平滞后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搞好集镇建设就要

高水平领导好集镇建设,高质量建设好集镇,高效益经营好太平桥镇,高标准管理好城镇。

关键词:太平桥镇 集镇建设 集镇管理

内容:

太平桥镇位于浏阳西郊,北枕焦溪岭与焦溪乡接壤,南临浏阳河岸与枨冲镇隔河相望,西连葛家,东接集里。交通十分便利,距市区仅6公里。全镇辖2个居委会,4个行政村, 5704户,20456人。镇域总面积98.36平方公里。太平桥镇是以烟花鞭炮生产为主的工业重镇,也是综合性农业经济区。近年来,为把太平桥镇建设成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我镇抢抓机遇,立足开发开放,紧紧围绕“领跑西区,融入城区”的发展目标,把集镇建设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格审批,严谨管理,初步形成了建设规模化、设施配套化、环境园林化的新型集镇。为切实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我镇集镇建设与管理,提高集镇品味,不断改善集镇环境,我针对集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集镇建设对太平桥镇发展的现实意义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集镇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的突破口,是扩大工业产品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集镇建设可以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企业的不断壮大,现有小集镇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基础设施滞后仍然是制约太平桥发展的瓶颈。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抓住集镇建设这个对全镇整体经济牵动力很强的点,科学发展,启动我镇新一轮经济增长。

二、太平桥集镇建设的自身优势

(一)思路更加清晰,思想更加统一。近年来太平桥镇立足浏阳市域发展第一方阵,奋力追赶跨越、崛起争先,保持了良好态势。一是加快土地开发,扩大集镇规模;二是打造专业市场,提升竞争力;三是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升集镇品位;四是规范市场管理,树立集镇形象。这些举措既符合乡情实际,又切实可行。

(二)发展目标更加明确。今年人代会上我们就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镇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领跑西区,融入城区”的发展目标,主攻产业提质、招商引资、生态建设、民生改善等四个重点,突出融城发展、强化队伍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富裕、精美、和谐的新太平。这个思路是党委政府反复研究提出来的,即符合太平桥镇实际,又科学可行,跳一跳,够得着。

(三)发展机遇更加凸显。一方面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机遇。当前,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资金主要投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这些领域都与我们密切相关,可以说,只要我们找准上级政策与太平桥实际的结合点,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就一定能够得到更多份额的支持。另一个方面是产业加快转移升级的机遇。利用长浏高速发展机遇,我镇的区位、交通、资源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将进一步显现,随着绿化环保消费理念的进一步普及,太平桥在承接农业产业企业化方面也将处于相对有利地位。只要我们狠抓招商引资不动摇,着力在打造各类载体和平台上下功夫,在优化投资环境和服务上下功夫,必将迎来新一轮投资兴业热潮。

(四)产业支撑较强。我镇是以烟花鞭炮生产为主的工业重镇,也是综合性农业经济区。工业经济中烟花、豆豉、酿酒、竹地板制造逐步发展为特色产业,成为全镇主要经济支柱。目前镇内有工业企业105家,其中规模企业23家,已基本形成了以花炮、酿酒、竹地板制造三大产业为主体,豆豉、造纸、印刷、化工、黑火药、机械制造等全面发展的全新工业格局。

三、目前太平桥集镇建设取得的成绩

太平桥镇先后投资300余万元改造老街硬化村组道路12.4公里,完善了高家小区配套设施,启动了李家湾、唐家园龙背小区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垃圾中转站,实施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新建绿化带2800平方米,新安装路灯32盏,补植补种桂花,香樟等行人道树300余棵,安装景观石15处,街道交通井然有序,乡容乡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已基本实现“四化”。即一是硬化。按照“政府投资一点、群众自筹一点、上级支持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修建集镇水泥道路,下水道等。使集镇主干路网形成,拉大集镇框架,改善集镇道路网络状况,解决行路难问题。二是亮化。就在在集镇主干路上安装路灯,每到夜晚灯火通明,方便群众出行和夜晚行走安全。三是绿化。目前已经在主干路段两旁植绿化树,镇政府内连片绿化带,改善了街道环境,随着集镇的发展还要不断的增加绿化范围和面积。四是美化。街道两旁安装垃圾桶,配备环卫工人,做到日扫日清。针对太平集镇目前存在的以路为街,街市拥挤的问题,我镇正着手在太平集镇旁建停车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太平桥街道交通拥挤,车辆停放无序的问题。

四、太平桥镇集镇建设

存在问题

经过几年的建设,太平桥集镇基本完成了新集镇的建设,浏阳城区西大门形象越来越美,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正式形成。但由于投资不足,体制不顺,集镇建设技术力量薄弱,导致我镇集镇建设面临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一)发展程度不高,总体规模偏小。集镇人口数量和建成面积是决定集镇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人气旺才能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交汇,才能产生不断的商机。我镇的人口规模和人口集聚速度都偏低,而镇区人口集聚程度是衡量城镇化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专家调查研究表明,只有当镇区人口达到万人时,城镇的资源配置效益才能最佳发挥出来,人口规模过低,就会造成城镇资源浪费。

(二)缺乏产业支撑和区域特色。产业支撑不够,辐射作用较弱。产业是集镇兴旺的基础。近几年,我镇虽然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够快、不够优,加快发展的任务依然紧迫。所谓小集镇仅仅是相对集中的居民点,虽然建了街道,但集市总是热闹不起来。门面使用率低,资源闲置,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农村经济没有特别明显的作用。

(三)集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集镇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但集镇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越来越多,制约集镇的发展。靠财政投资,本身财力非常有限,难以拿出资金引导集镇建设;靠土地生财,有待于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扶持;靠银行贷款,银行怕担风险,对集镇建设放贷较少。运用市场化手段拓展融资投资渠道是加快集镇建设的当务之急。

(四)政策环境欠缺,管理水平滞后。这是调研过程中反映较大的问题,主要是:建设用地征用难度较大,成本过高;征地涉及的村组矛盾多,调处的难度大。所谓的管理仅仅停留于说教层面,没有一支稳定的管理队伍,导致集镇的脏、乱、差现象难以根本改变。把小城镇建设成绩与镇主要领导人的政绩乃至职务升迁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小城镇建设具有急功近利的色彩,而不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五)基础设施不全。基础设施建设是集镇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集镇建设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集镇的工商业活动和人们生活的需要。集镇建设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环保、排水等设施不健全,没有公共停车场、公共厕所较少,道路交通不畅,绿化程度不高。集镇街道上电信、广播、电力等线路纵横交错,形成了“线网”,既不美观,也不安全,不利于集镇形象的提升,不能满足集镇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六)集镇功能不完备,作用无法发挥。集镇在一定区域的农村发展具有“核心”作用。对于一个功能完备的集镇来说,它是一定区域内农村的工业商业和服务业、交通运输、财政金融、通讯信息、科技教育和政治文化的“中心”,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简单地商品交换集合地,集镇的“中心”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出来,功能十分不完备,限制了集镇作用的发挥。

(七)集镇管理不到位

首先基础设施管理不到位。道路的破损加剧直接影响交通功能的正常运转,供水、供电管道、线路经常被破坏,造成水资源浪费和不安全隐患因素出现。其次城镇辖区公共设施受到破坏。垃圾箱、桶不是丢失就是被煤球烧成窟窿,广场灯具经常不径而飞。再次乱挖滥种现象严重,植被受到破坏和损伤。最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不严,建筑污染严重。

五、缺乏有效的城镇管理措施,影响了城镇形象。

五、对我镇集镇建设的建议

现代集镇建设与管理,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建设与管理问题,而是一个集镇现代文明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外在体现,是一个集镇生产力发展水平、居民素质、政府作为的一个外在标志,它的意义已经超过了本身的工作范畴。对此,我们的回答是:必须清醒头脑,认真探索,坚持建管并重。只有不断加强城镇管理,才能使太平桥的集镇建设逐步走上规范化、有序化的轨道,才能不断提高太平桥新集镇的品位。

(一)高水平领导好集镇建设。

1、集镇的发展不能靠搞运动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农民集聚要靠市场吸引。但是,政府的引导作用不能放弃,镇政府要高度重视集镇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要作为镇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形成制度,强化目标管理。要认真分析和把握乡村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时引导农民新建住宅向集镇集中。

2、充分认识到集镇建设对于促进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巨大的现实作用,树立多元筹资、多方启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新观念,切实把集镇建设作为发展经济、拉动投资、扩大就业、加速农民向集镇转移、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项大事来抓。要通过舆论宣传、参观学习等行之有效的手段,加大对集镇建设的宣传和发动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集镇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支持配合集镇建设,自觉投身集镇建设,形成加快建设的整体合力。

(二)高质量建设好集镇

集镇建设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

1、挖掘集镇内涵,彰显集镇特色,提高集镇规划和建设品位。每一个集镇的定位,应当充分考虑其自身的地理位置和特色产业优势,结合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准确定位,科学确定集镇发展目标和建设方式。注重挖掘人文、风俗、历史的底蕴,突出人居、建筑、景观的特色,使集镇文脉清晰、蕴涵丰富,最适宜居住和创业,成为人居福地。

2、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注意集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集镇发展不能以掠夺性开发利用资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通过集镇规划加强生态系统的有效建设和管理,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绿化美化集镇环境,搞好公共设施建设,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增强集镇自然环境优势和生态承载力。自然融于城乡、城乡归于自然,使居民、建筑物、集镇融入四季常青、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生态氛围,为集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来抓,严格制定工程建设方案,高质量管理好在建工程,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建筑工地施工现场运输道路要平整坚实、畅通;施工现场围墙应封闭严密、完整、牢固、美观;施工现场内应有排水措施;建筑主体必须实行围档全封闭施工,使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建筑工地内外的零散碎料和垃圾渣土应及时清理,减少扬尘。控制区范围内的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混凝土必须在搅拌设备上安装除尘装置,方可进行现场搅拌,以达到减少粉尘等污染。严禁在施工现场排放有毒烟尘、气体和噪声作业。在现场洗石灰、熬沥青必须使用密闭和带有烟尘处理装置的设备。建筑垃圾的运转必须通过楼梯或垂直运输机械转运,禁止从建筑物高处流放污水、倾倒垃圾。凡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的,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必须有遮盖和防护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垃圾和尘土飞扬、洒落和流溢;驶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冲洗干净,严禁带泥上路和进入城镇区域。给居民一个安宁、清洁的生活环境。

(三)高效益经营好太平桥镇

是树立经营集镇的理念,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在我镇政府资金来源有限,不可能拿出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建设的情况下,只有靠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来增加资金的投入。

1、着力盘活城镇资产。坚持和深化“总量控制—政府收购—储备整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土地供应制度,对城镇土地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使城镇土地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良性循环,使土地资产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要善于利用城镇级差地租,实现土地增值。通过市场运作,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从中获取城镇建设资金。

2、努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有选择性地出让部分基础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如自来水厂、下水道工程等。使城镇的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产,确保城镇建设资金产生增量。

3、全力筹集集镇建设资金。坚持内外并举,着力招商引资,以地生财,引进外面的钱;争取国债资金和项目资金,用好上面的钱;启动民间投资,用好身边的钱。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运作,用市场经济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和经营方法来建设集镇。镇政府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广开门路,用活政策,从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设转变为依靠政策,向市场、向社会要资金,逐步建立各种资本共同建设集镇的多元投资体制,使集镇建设步入自我建设、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4、倾力打造优良的无形资产。对广场、雕塑、公路等形象工程,要精心进行整合包装,使之成为叫得响的集镇形象产品,提升集镇形象,打造经营环境,提高集镇的整体竞争力。做到政府引导、以地生财、激活民资、整合资源四措并举,要明确部门分工,规范工作程序,加强沟通协调,建立部门间密切配合、各负其责、统筹协调把我镇建成“天蓝、水清、地绿、人和”的新型集镇。

(四)高标准管理好集镇

为了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我们必须以集镇建设为依托,创新工作机制,加强集镇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搞好我镇高效能管理,实现集镇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1、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

建议由镇财政、城建、国土、环保、公安、工商、交通等部门组成综合管理机构,建立有力的镇政管理队伍,镇政府授权行使镇政等部门规定的行政管理职能,减少管理程序,促进集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

创新管理模式,完善集镇功能,不断增强集镇的发展后劲。加快集镇建设的关键是有人入镇,有人建镇,有人兴镇。集镇建设的三步曲是政策引人、环境迷人、生意留人。加快我镇集镇建设就应该把政策引人、引资、招商放在第一位。政府及相关部门尤其要在涉及集镇建设的关键环节上创造优越而宽松的环境,切实做到放权让利,为集镇建设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必须紧紧抓住集镇建设的重大契机,充分利用一切政策优惠条件和各种经济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参与集镇建设,为实现我镇集镇建设而争取更大的作为。一是在管理中,树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管理”的理念。摒弃冷、横、硬的作风和简单粗暴、动辙驱赶、取缔的工作方法,教育引导镇政管理人员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强化服务,文明执法,把镇政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卓有成效,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镇政管理由随意罚款向规范执法、依法行政转变,由简单的堵截向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转变,由执法扰民向服务优先、执法为民转变。二是强化激励机制,落实责任考评制度,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在管理中,镇政管理机构建立工作人员镇容和环境卫生辖区管理责任考评制度,责任到人,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检查验收,对责任履行不好的,责令其限期改正,达到转变工作方法,提高管理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目的。

2、美化集镇。

一是做好净化工作。环卫工作是镇政管理的基础和重点,在清扫保洁,落实路段清扫责任基础上,设立环卫路段监管人员,搞好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的日常清扫保洁,坚持不懈地开展对乱倒乱扔垃圾的监察执法。建立夜间巡逻制,强化工地管理,严格渣土运输准运制度,堵住脏源。加强集镇周边卫生整治,新建垃圾台,新增放垃圾桶,实行定点倾倒、定时清运垃圾。加强环卫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实行专人管理,提高环卫工作水平。

二是搞好绿化工作。突出生态环境优势,体现山水园林城市特色。集镇要发挥自身优势,在集镇绿化工作中,坚持哪里有道路,哪里就有绿化,在修道路时,就植好行道树。集中有限资金,合理利用有限土地,实施广场、游园、步行街的绿化改造。使广场、步行街和主次干道形成一条美丽的绿带。

三是搞好亮化工作。加强灯饰建设,主次干道安装路灯,将广场的灯饰进行改造,集镇以广场为中心,主干道为纽带,彩灯、射灯、霓虹灯等交相辉映,使城镇夜里格外亮丽。五是坚决取缔占道经营摊点,确保道路畅通,着力解决集市经营杂乱无序的问题。加强集镇容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的管理。加强交通秩序整治,强化管理措施,构建出有序、平安、和谐的集镇。

3、以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辐射能力,为做大做强集镇提供产业支撑。

1、集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农副产品流通的集散地,农民走向市场的桥头堡,镇企业发展的主战场。 要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体、农业发展为支撑、房地产开发为经济增长点,引导集镇经济协调发展。

2、要以农业产业化为支撑,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农特产品贸易大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形成种养、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这些链条以集镇为载体,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且可以推动集镇建设。近几年来,我镇水产养殖、禽类养殖、水稻种植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大力发展这些农副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相关产业,逐步做大做强产业链条,将带来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也将有力地促进集镇加快发展。

3、要以活跃商贸为基础,增强辐射能力。根据第三产业集聚性要求高、劳动密集度高和低资本构成的特点,较低的进入门槛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为集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就业途径,在集镇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发展交通、餐饮、商贸、娱乐等传统服务业,引导发展中介、家政服务、信息咨询、生态旅游等新兴服务行业,实现兴乡富民、拓宽就业、促进发展等多重效应。

4、提高居民素质。一是新闻传播媒体加大爱护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范部门和居民行为。禁止一切单位和个人占用、损坏、拆除各类镇政、环卫设施,扼制乱挖滥种现象发生。设置户外宣传品张贴栏,规范各种广告行为,规范设置停车场,落实好“门前三包”等责任制。通过门前三包(环境、绿化、秩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集镇“脏、乱、差”整治中来,努力形成人人维护集镇环境的良好风尚。三是实行专职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树立环境卫生人人有责的意识,杜绝随心所欲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

集镇建设是改变集镇人居环境,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保证;是贯彻集镇带动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发展太平集镇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缓解农村就业压力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推进集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基础设施和集镇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集镇辐射作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建设太平桥镇现代化集镇。

参考文献:

1 陈志林《新农村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标准》中国城市出版社 .03第3版

2 钱伟长《当代集镇建设》重庆出版社 1992.02 第1版

3 潘文《新农村建设通览》北京出版社 .10 第4版

第五篇:XX镇2021乡村振兴及集镇建设工作

尊敬的A组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A组长以及各位领导于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到XX镇开展走访、调研以及帮扶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各位领导心系XX、关注XX的发展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根据会议安排,并结合A组长此次走访活动方案,就我镇乡村振兴及集镇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XX镇位于我县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191.73平方公里,辖7个村,161个村民组,1.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774户2614人,是一个集山区、库区为一体的典型贫困乡镇。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A组长以及在座各位领导的关心与帮扶下,我镇立足实际,紧紧围绕“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总体目标,以整合乡村振兴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立足点,以培育和发展特色支柱产业为抓手,以创新乡村振兴开发机制为载体,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形成了乡村振兴开发与山区集镇建设同步发展、相互推动、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握政策,抢抓机遇,以政策乡村振兴助推镇村面貌大改善。

通过抢抓各项政策机遇,不断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夯实了农村发展基础、增强了农村发展后劲,政策乡村振兴成效逐渐显现,镇村面貌大大改观。“十三五”时期,全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达1.3亿元。相继完成了XX、HJ河两集镇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实施了XX街道柏油路罩面、下水道维修、路灯亮化工程,实现了LJC、LB山、四望山、溢洪道、LT畈10户以上农民集中建房。2021年,我们抢抓中央新形势下加快水利事业发展和我县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机遇,整合项目资金,投资近150万元实施了LT畈赴宴冲水库除险加固、HJ河小河道治理及LB山灌溉堰坝、DF河团磨嘴等9口山塘维修扩建项目,启动了孙家畈新农村规划点建设和LJC、XX、HJ河三村的垃圾处理工程。此外,XX集镇滨河大道建设、HJ河集镇防洪工程建设也即将启动。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全年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

二、立足优势,认清形势,以产业乡村振兴带动集镇建设新发展。

近几年,通过全镇上下的齐心努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皆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在全镇人口中贫困人口仍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乡村振兴开发仍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结合实际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确立了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一村一品”,积极发展“一村一业”,以及实施旅游富民工程的产业乡村振兴之路,进而实现带动山区小集镇建设的大发展。通过努力,我们在“十三五”期间,逐步形成了板栗、茶叶、毛竹、水库养殖、杉木用材林等一批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2021年,又着力培育了高山反季节蔬菜、药百合、油茶种植等一批新兴特色农业,截止目前,我镇完成油茶抚育700亩,全镇低产油茶改造面积累计达2000亩;药百合生产从无到有,现已发展到500亩;高山反季节蔬菜试种成功,面积达800亩,发展态势良好。我镇农业特色化、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此外,立足我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2021年,镇财政用于支持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近100万元,全镇从事旅游服务业农户达50余户,预计今年全镇旅游接待量将突破4万人。通过大力培育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和实施旅游富民工程,不仅有利于我镇乡村振兴开发工作的长效机制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山区特色小集镇的形成与发展。因为,在产业乡村振兴和旅游富民不断发挥效益的同时,将有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在此基础上,镇党委、政府再经过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将形成一批以特色农产品集散地和农家乐旅游规划点为中心的乡村小集镇。目前,相关规划、论证工作正有序推进。

三、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狠抓两大工程实施,加快

整体脱贫步伐。为进一步减少贫困人口,增加农民收入,我镇坚持“整村推进工程”与民生工程同步安排、侧重考虑,整合资金,确保实效。按照我镇“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2021年我镇整村推进重点村是XX村。全年共安排该村各项发展资金64.6万元,其中“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3.63万元,占21.1%,占全年全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38.4%。通过政策、资金向整村推进重点村的倾斜,最终达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目的。2021年,该村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个,投入资金73.4万元。在实施好整村推进工程的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各村上项目、办实事的积极性,2021年,7个村共争取各类乡村振兴资金100.2万元,共利用各类财政乡村振兴资金实施村组道路砂硬化17条54.4公里,新建桥涵1座,实施塘坝清淤整治3个村9口塘,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1座,新建防护堤坝150米、修复水毁堰坝1处,危房改造140户,农村沼气建设工程100口。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动互助资金固点扩面工作。2021年,我镇新建村级乡村振兴互助协会1个,截止目前,我镇共建立村级乡村振兴互助协会5个,覆盖5个村94个村民组556户,争取财政资金近120余万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50万元,切实发挥了其“致富酵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各项工作,大力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021年全镇开展各类培训25场次2500余人次,转移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1200余人。通过不断整合乡村振兴资源,创新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大大加快了我镇贫困村民的整体脱贫步伐,预计今年我镇将减少贫困人口700人。

尊敬的A组长,各位领导、同志们,我镇的乡村振兴和集镇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以及全镇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会后,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以稳定脱贫和增加收入为工作重心,加大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力度,与时俱进地提高乡村振兴开发工作水平,努力在乡村振兴中推动XX新农村建设,提升集镇建设水平。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推动重点村整村推进工作,全力实施好“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努力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开发与集镇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水的世界主题活动反思下一篇:山东省水利厅赵青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