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定居、集镇建设汇报材料

2024-04-10

游牧民定居、集镇建设汇报材料(共5篇)

篇1:游牧民定居、集镇建设汇报材料

过马营镇人民政府

2011年游牧民定居工程和集镇建设各项

工程进展情况汇报材料

(2011年4月13日)

各位领导、代表: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要求,现将我镇2011年游牧民定居工程和集镇建设各项工程进展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视察组成员给予指正。

一、基本情况:

过马营镇位于贵南县东北部,东与贵德县接壤,南与森多乡连接,北与沙沟乡相邻,东南与泽库县相接。平均海拔为3200米,总面积为1919.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8.8%。境内可利用天然草场面积为209.93万亩,荒漠化土地53.48万亩,共有耕地67783亩,其中:水浇地3270亩。全镇共有11个行政村38个社,辖区内有藏、汉、回、土、蒙古、撒拉等7个民族,社会总人口为21965人(包括草业公司2869户8517人),其中:农牧户3060户12277人(劳动力5385人),藏族占95%,2010年农牧民人均收入4062元。过马营2001年撤乡建镇以来,经过十年的不断建设,集镇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商、金融、税务、司法、法庭、居委会等机构设置齐全。共有省州县驻镇单位和镇属行政企事业单位32个,干部职工237名(除草业公司)。个体工商户334户,注册资金886万元;私营企业为5户,注册资金140万元,从业人员550名。随着集镇中心辐射作用的不断扩大,逐渐成为集交通、餐饮、畜产品交易、商贸等行业为主的新型城镇。

二、采取的措施和工程进展情况

(一)游牧民定居工程方面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在州、县游牧民定居工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程的实施,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张宏广为组长,政府镇长华青、副镇长扎西拉旦为副组长,兰德才让、尕藏加、华列、公保太、才让本、孟庆虎、南杰等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扎西拉旦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工程建设的日常工作。镇领导小组与施工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限定了建设时间,明确了目标任务。同时,各项目组也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具体负责定居工程项目任务的分解、落实和实施工作,确保责任、任务落实到户、到人。确保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我镇游牧民定居工程,由青海大学设计师负责设计;建设方为贵南县农牧局,由青海宏星建筑有限公司承建;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为贵南县城建局监督站;监理单位为海南州工程建设监理站(委派3人负责现场监理);工程自7月份开工以来,上级领导及各部门高度关注工程进展情况,省委常委、副省长邓本太于去年8月份前来我镇视察工程进展情况,州委、县委也委派工作组经常性开展工程督促、协调、指导等工作,在施工期间,镇委、镇政府抽调专门工作人员经常到施工点进行督促、协调、检查指导和阶段验收工作,积极配合施工方开展“三通一平”工作,并通过月报及时了解工程建设投资完成情况、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情况、形成实物工作量情况、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加快工程建设采取的工作措施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情况,为保质保量完成游牧民定居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3、积极宣传动员,逐步收缴自筹资金。工程开工以来,镇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严格按法律章程办事,深入边远牧区与牧户推心置腹交谈进镇定居的优势,讲透州县关于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相关政策,积极动员游牧民进镇定居,确保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多番走访动员,截止目前全镇共收缴152户自筹款310万元,收缴工作还在积极有序的开展之中。

4、充分发挥牧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项目建设中充分尊重民意,积极采纳牧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广大牧民群众的建设积极性。在项目实施的前期、中期和项目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都进行公示,让群众了解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项目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并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对房屋面积、结构、国家补助资金和自筹资金等进行登记造册,建立详细档案,增强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群众主动参与建设、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全过程接受老百姓监督,得到了广大牧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5、合理安排施工,确保工程进度。按照县委、县政府宜聚则聚、合理布局、整村推进的原则,全镇游牧民定居工程自2010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227户建设任务已全面开工,每户建筑面积86.574平方米,共计19652.3平方米,每户房屋造价110118.16元(其中政府专项补贴3.5万元,群众自筹75118.16元),全部工程分布5个定居点实施,分别是南街路东102户、路西96户、老四局5户、加工厂东侧3户、牛羊肉市场门南侧3户和新村大门两侧18户。全部建设任务共有13个工程承包施工小组完成,工程进度较快的南街路东已完成19幢114户,一层主体完成19幢,二层主体未完成5幢,其余建设房屋已完成第一层平口。今年续建项目自3月25日开工以来,部分建筑的彩钢屋面及门窗正在安装,大多施工方正在积极配料之中。下半年二期工程线主要为西久公里两侧,预计修建游牧民定居房300余套。

(二)集镇建设工程方面

自2001年撤乡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统筹集镇完善布局,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建设,以提高集镇综合承载能力为目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建议,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先进经验,结合我镇集镇资源、环境特点和实际,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集镇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镇整体面貌不断改观,人居环境得到大的改善。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为加强对过马营集镇建设工作的领导,镇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张宏广任组长,政府镇长华青、副镇长扎西拉旦为副组长,镇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草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我镇集镇建设日常工作。

2、积极争取项目,逐步完善基础设施。2009年我镇争取了192套城镇廉租房建设工程,去年年底主体工程已交付使用,今年外围工程已开工续建,预计6月份全部工程完工;2010年7月开工建设的过马营镇中心技校锅炉房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学生公寓楼建设正在施工当中;乡镇卫生院主体工程已完工,目前正在组织施工人员安装门窗;由工商所负责新建的综合市场主体已基本完工; 2010年我镇投入资金重新整修了集镇街道路面,并对洪水排放系统进行淤泥清理,使之排污功能有效改善;并购置垃圾清运车一辆,对全镇垃圾进行了集中处理。今年3月份以来,我镇从各单位筹集资金1.8万元,全面开展集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并与各单位、商铺、住户等逐层签订环境卫生目标责任书,将逐步改变集镇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下半年我镇将进一步加大集镇建设投入力度,计划新建垃圾填埋场地一处;投资在街道两旁架设路灯,实施亮化,并对集镇主要街道实施大面积绿化、美化工程。购置1辆垃圾清运车,按放封闭式垃圾箱20个,便于居民日常生活垃圾的处理;并在集镇十字等地段设置交通红绿灯、警示牌,并划定泊位线、斑马线和分界线,彻底改变交通混乱局面。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游牧民定居方面:一是由于过马营地区严重缺水,施工地段断水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施工进度。二是个别工程承包人缺少投入资金,购进工程材料相对困难。三是大多数游牧民家庭经济条件差,自筹资金的筹集难度较大。三是受传统游牧生活的影响,让其自愿定居有相对难度。

2、集镇建设方面:一是集镇规范管理难度大,摊点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现象较为严重。二是群众参与集镇建设的意识须进一步提高,建设过程中一些矛盾化解难度较大。三是集镇污水、洪水排放系统不畅,导致脏乱差现象严重。四是集镇缺乏公共卫生厕所、垃圾处理设施,随意乱扔杂物、随地大小便现象严重。五是集镇交通缺乏管理,各种车辆随意停放,交通秩序相对混乱。六是建设资金不足,规划难以实施,集镇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难以发挥。

四、意见和建议

1、游牧民定居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依靠社会各阶层力量的长期不懈努力,通过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及政策宣传,使群众对国家的这项游牧民定居工程有了新的认识,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惠农惠民工程,着实为了彻底解决游牧民无房和住房困难,无畜圈无饲草房的困难,让游牧民安居乐业的一项民心工程,调动游牧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转变其思想观念,引导其自愿定居下来。

2、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户是无房户、危房户和地质灾害搬迁户等,除积极争取国家、省级财政资金补助外,大部分定居户自筹资金困难。为此,建议国家及省适当提高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国家和省级财政补助标准。

3、妥善解决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资金筹集工作,尽可能多地争取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从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关心住房特困户、无劳力,无资金困难户。对家庭困难户部分资金政府先期承担,待定居房建成后分期偿付。

4、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集镇建设投资机制,采取县级政府拨一点,依法开征合理的税费收一点,鼓励社会投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引一点,引导集镇农民筹一点多种办法解决。

5、积极推进集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由政府统一征用、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

6、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县级政府应采取以奖代拨的形式,对乡镇集镇建设给予补助扶持;将集镇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如集贸综合市场建设等项目列入城镇建设统筹考虑,重点扶持。

篇2:游牧民定居、集镇建设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扎格斯台乡位于察布查尔县城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东与海努克乡相邻,南隔乌孙山与昭苏县接壤,西与州奶牛场乌库尔齐为界,北与纳达齐乡毗邻。扎格斯台乡辖5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04户14261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乡,其中维吾尔族占79%,哈萨克族占17%,其他民族占4%。今年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共安置定居牧民97户504人,其中62户为80平方的住房;35户为60平方的住房,所有住房的棚圈、围墙和大门。规划占地面积为300亩,户均2.2亩,其中生活用地0.8亩,生产用地1.4亩。

二、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宜居住,保障游牧民生产、生活。新建游牧民定居点,主要借助东临237省道,南接努拉洪布拉克村,西部2公里处是给牧民划分的饲草料地,北部是正在规划建设的伊南工业园区和110千伏输变电站,由于南接努拉洪布拉克村、卫生室、哈语学校、双语幼儿园,该选址不但在交通、电力、人畜饮水、养殖等方面具有优越的条件,行政、医疗、教育等公共配套设施齐全,保障了广大游牧民的生产、生活,使他们能住的进来、稳得下来。

三、高标准设计、注入现代民俗风格和理念,体现游牧生活向现代文明迈进。乡党委、政府制定了多套方案、征求牧民意见。定居点以规模适度、错落有致、特色鲜明、明亮清新、功能齐全、具有民俗特色及科学合理布置。游牧民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实现通上下水、通电;生活区道路与生产养殖道路分离,做到“人走人行道、畜走畜牧道”;建筑部分结合民族特色,注入民俗风格和理念,外墙采用具有哈萨克族特色的浮雕、彩绘等花式装饰,主体采用砖(混)结构和彩钢板等新型建材;居室

设施齐全,格局达到城市居民的设计理念,卫生间浴室、厨房、卧室、客厅齐全,打破了农村居室没有室内卫生间浴室的局面,体现了游牧生活向现代文明迈进的脚步。

四、充分发挥财政、援疆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资源投入,最大化地发挥其效益。游牧民定居工程总投资1650万元。中央财政、援疆资金和安居富民配套资金67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291万元,平均每户3万元;援疆资金291万元,平均每户3万元;安居富民资金97万元,平均每户1万元;其余资金牧民自筹解决。目前为止自筹款300余万元,余下游牧民自筹资金部分,由乡政府牵头、牧民代表与承建方进行了协商并签订协议,分3年分批次全部付清。充分的体现了建筑商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为农牧民解决了燃眉之急。

篇3:游牧民定居、集镇建设汇报材料

关于牧民定居模式的研究,有学者将牧民定居模式归纳为集中定居、插花定居、分流定居三种模式[1];有学者提出新疆牧民定居应采取集中搬迁定居、就地连片定居、农区插花定居、城镇转移定居和生态移民定居五种模式[2];有学者提出了完全定居型、半定居型和混合定居型三种模式[3,4]。上述研究是站在政府角度对牧民定居进行研究,而基于牧民意愿的定居点建设模式研究目前还是空白。

2 新疆牧民定居现状

新疆的草原畜牧业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是游牧民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新疆退牧还草工程和牧民定居工程实施的重点区域。截止到2013年年底,新疆有牧业户约38.13万户,牧业人口约148.39万人,其中游牧民约28.03万户、人口约136.24万人。新疆自实施牧民定居工程以来,牧民定居工作经历了一个起步、发展、提高和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到“十一五”末,新疆累计定居牧民约11.85万户,占游牧民总户数的42.27%。在“十二五”期间,新疆加大了牧民定居工作力度,2010—2012年,实现牧民定居约6.85万户,使牧民定居率提高到66.69%。牧民定居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在牧民定居模式选择上,新疆各地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主要采取了四种定居模式:一是就地集中定居模式。即在牧区选择地理位置合适、交通条件便利、具备灌溉水源及工程条件和建设饲草料地条件的区域作为定居点,由政府统一规划,按照“三通(通水、通电、通路)、四有(有住房、有牲畜棚圈、有青贮窖、有饲草地)、五配套(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技术服务配套齐全)”的要求建设,该模式是新疆牧民定居的主要模式。二是插花定居模式。即在农区给牧民调剂划拨一定数量的耕地,政府补贴部分资金帮助牧民修建住房和棚圈,接纳牧民到农区定居。三是旅游定居模式。即在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的地区,结合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由政府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设定居点。四是生态移民定居模式。针对新疆环境条件恶劣、水资源严重匮乏、不宜居住的高寒山区牧民,结合扶贫开发、退牧还草、牧区水利等工程建设,对项目区牧民实施整体搬迁的一种生态移民定居模式。

3 牧民定居满意度调查分析

3.1 数据来源

为了了解牧民对现有定居点建设的满意程度及需求情况,笔者在北疆地区选择了昌吉州昌吉市榆树沟镇牧业村,阿勒泰地区青河县塔克什肯镇萨尔布拉克村、阿克喀什村、西根村、蒙齐克村、克孜勒萨依村、伊希根村,查干郭勒乡萨尔布拉克村,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的2817村、阔克巴拉村和合孜勒哈巴河村作为典型调查点,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定居牧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51份,其中昌吉市67份、青河县97份、布尔津县87份。

3.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251户牧民中,调查对象为男性的有177人,占70.52%,女性有74人,占29.48%;平均年龄为46.66岁;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的有151人,占60.16%,初中的有82人,占32.67%,高中的有10人,占3.98%,大专及以上的有8人,占3.19%。牧户家庭平均人口4.57人;户均宅基地面积1 496.88 m2,住房面积105.92 m2,暖圈面积为48.7 m2,棚圈面积为67.67 m2,饲养牲畜60.7头(只),耕地面积1.33 hm2,人均纯收入5 047.48元。

3.3 牧民定居满意度分析

通过对北疆地区3个县251户定居牧户的调查可以看出,定居牧民对现有住房及生活配套设施的整体满意度不高,有74.4%的牧民表示不满意,有11.6%的牧民表示一般,只有14.0%的牧民表示满意。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房屋设计结构不合理,缺少少数民族特色;二是生活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有上水没下水,住房内没有卫生间、集中供暖和天然气等设施。

从牧民对定居点居住环境的满意情况来看,有71.89%的牧民表示不满意,只有15.66%的牧民表示满意。主要是定居点规划和庭院布局不合理,居住混乱,人畜没有分离,卫生环境差等,因此,有76.89%的牧民愿意政府统一对定居点进行规划整治,有89.24%的牧民愿意统一住宅的设计建筑风格。

从牧民对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情况来看,有80.74%的牧民表示不满意,有11.48%的牧民表示一般,只有7.78%的牧民表示满意。其中对定居点内道路交通状况不满意的牧民占63.48%,主要是路面窄、路况不好;对通信设施不满意的牧民占72.49%,主要是没有宽带,或宽带信号较弱、覆盖面小;对环境设施不满意的牧民占86.56%,主要是没有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设施;对供电设施不满意的牧民占22.91%,主要是电压不稳,经常断电;对村庄绿化不满意的牧民占61.79%,主要是绿化面积小,缺水,无人管理。

从牧民对定居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整体满意情况看,有81.19%的牧民表示不满意,表示满意的仅占6.41%。其中对医疗站建设不满意的牧民占66.23%,主要是功能不全,建筑面积小;对文化活动站建设不满意的牧民占65.63%,主要是活动设施少,建筑面积小;对商业服务设施建设不满意的牧民占67.55%,主要是经营店数量少,建设不集中;对村委会和治安管理点建设不满意的牧民分别占65.29%和70.16%,主要是建筑面积小,功能不齐全。

3.4 牧民对定居点建设满意度低的原因分析

一是牧民参与程度低,规划设计不完善。政府在对牧民定居点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由于没有广泛征求牧民的意见和需求,对游牧民的传统文化、生产生活习惯和心理感受等考虑不充分,规划部门只是按照政府提出的“三通、四有、五配套”的建设要求对定居点进行规划设计,使得规划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建设标准低,功能设置和配套设施设计不完善,规划的整体水平不高。注重定居点区域位置的选择,而轻视定居点内部建设内容的空间布局和建设,出现了有上水无下水,有道路而通行难,有住房棚圈但人畜混居,脏乱差现象严重等问题,进而影响牧民定居工程实施的效果,牧民满意度低。

二是牧民定居点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牧民定居的资金有限,而牧民自有资金筹措能力弱,只能保障牧民住房和牲畜棚圈的建设资金需要,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等建设资金没有固定来源,只能通过争取其他项目资金进行建设,导致建设滞后且不配套,建设标准低,不能满足定居牧民的生产生活基本需要,牧民满意度低。

4 牧民定居点建设模式构建及对策建议

4.1 新疆牧民定居点建设模式构建

根据国家和新疆牧民定居工程实施相关政策,基于牧民对定居点建设的满意度调查,以完善牧民定居点内部功能设置和合理空间布局为出发点,按照系统性、完整性的原则要求,针对新建牧民定居点和原有定居点升级整治,在原有定居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两种适应新疆牧区产业发展和牧民意愿的定居点建设模式。

一是人畜分离集中定居模式。按照人畜分离的要求,在牧民集中定居点规划建设时,将居住区与养殖区完全分离。居住区采用院落式,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统一建筑风格,突出民族特色,完善生活配套设施,确保抗震耐用,卫生保暖,美观大方;养殖区建立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小区,采取一户一院,院内设置牲畜圈舍、青贮窖、产羔房、草料库和牲畜活动场地,沼气池等。定居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合理布局,按照“七通(通电、通路、通水、通暖、通电话、通广播电视、通网络)、十有(有住房、有排水、有村庄照明、有绿化带、有垃圾处理、有暖圈、有饲草棚、有青贮窖、有饲草地、有沼气池)、十配套(村委会、幼儿园、学校、医疗站、文化室、健身娱乐、商业服务、治安管理、宗教活动场所、技术服务站配套齐全)”的标准建设。这种牧民定居点空间布局模式消除了原有集中定居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可以提高定居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满足生产发展需要,改善生态环境条件。

二是生态观光旅游定居模式。新疆牧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利用牧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将牧民定居点建设与牧区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以牧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业。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设置不同的功能区,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筑风格、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施工,集中连片建设。定居点建设布局采取一户一院,院内建牧民自住房、旅游餐饮服务用房、蒙古包、绿化休闲活动场所等,定居点内有路、供排水、电、暖、照明、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网络等必要设施外,还应配套建设休闲娱乐广场、人文景观、特色旅游购物市场、停车场等设施,以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将牧民定居点打造成一个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餐饮服务、民俗风情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村。

4.2 对策建议

一是尊重民意,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政府在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尊重牧民意愿,满足牧民需求,定居点规划设计要符合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和生产生活规律,要与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强化规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制定统一的规划设计指标体系,合理安排定居点内部空间布局,完善功能设置,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保护,力求使规划科学合理,利于实施。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国家专项补助资金投入,不断提高补助标准,缓解地方和牧民筹措资金的压力;地方政府要积极筹措配套资金,保障定居工程建设资金需要;调动牧民自我筹措资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牧民在定居点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资金融通作用,将牧民定居纳入金融信贷支持农村发展的范畴,解决牧民定居中自筹资金短缺的问题;整合政府项目资金,将政府用于牧民定居点建设的各类项目资金与牧民定居专项资金捆绑使用。

三是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在重点解决牧民住房和牲畜棚圈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硬化村内道路,完善供排水系统,整治村容村貌和卫生环境,提高绿化率,改善居住环境。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改善定居牧民的生活水平。

摘要:笔者在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牧民定居现状及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地区251户牧民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牧民对现有定居点建设状况的满意度及原因,基于牧民意愿和需求,提出了2种适合新疆牧区产业发展的牧民定居点建设模式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牧民定居,满意度,定居点建设,模式构建,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吐尔逊娜依·热依木,夏热古丽·穆力达坤.北疆牧区牧民定居后的生产经营模式:以昌吉市阿什里乡为例[J].草业科学,2014,31(12):2348-2355.

[2]许承云.托里县牧民定居现状与定居模式探讨[J].新疆畜牧业,2011(10):19-22.

[3]王娟娟.游牧人口定居模式的应用研究:基于甘南牧区的调查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80-86.

篇4:新源县牧民定居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谨代表新源县委、县人民政府向中央检查组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新源县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概况

新源县总面积9970平方公里,辖6镇5乡77个行政村,有12个驻县单位,由哈、汉、维、回等34个民族组成,总人口30.32万人。其中,哈萨克族人口13.7万人,占全国哈萨克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新源县是全疆的牧业大县,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县就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标准,大力推进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目前,全县牧民有7548户39250,已实现牧民定居半定居5397户,定居半定居率达71.5%。

二、牧民定居项目工程建设情况

根据自治区(2009-2015)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规划,自治区发改委批复新源县游牧民定居建设2403户,工程于2009年开始按分批次进行建设。

2009年游牧民定居项目工程总投资236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50万元,地方配套865万元,牧民自筹247万元。按照抗震要求采取集中定居和插花安置等形式,完成游牧民定居500户,分布在全县11个乡镇的23个牧民定居点,主要建设每户住房60平方米,暖圈80平方米。

2010年新源县游牧民定居工程总投资2645万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1400万元,地方配套968万元,牧民自筹277万元。采取集中安置和人畜分离的形式,按照每户住房60平方米,暖圈不低于80平方米的标准,在10个乡镇的10个定居点上进行牧民定居560户,现已完工532户,完工率达95%。

2011年新源县游牧民定居工程拟投资4250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资金1250万元,援疆资金750万元,自治区补助250万元,地方配套1250万元,牧民自筹750万元。拟定居500户,分布在7个乡镇的7个定居点上,目前已开工300户,主要是那拉提镇阿拉善村100户、阿热勒托别镇哈拉海伊苏村100户和肖尔布拉克镇克孜金格勒村100户做为新源县整村推进工程,在援疆资金的支持下已开工建设,其余因资金还未到位,现正筹备工程开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做好牧民定居工程的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牧民定居工程。牧民定居工程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实施牧民安居工程要求3年见成效,5年大变样。使农牧民的居住条件有一个根本性改善,使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有一个根本性变化。为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工作,我县制定出台了《新源县游牧民定居工程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主要领导负责的工作机构,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全县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实施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的形式,组织群众实施,参与规划设计,确定定居受益牧户,让受益牧户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联系协调等工程。同时,将牧民定居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纳入考核目标,做到有目标任务、有项目实施、有检查落实、有考核兑现,从组织领导和制度设计上,保证牧民定居工程一年一年抓下去,确保工程见效,群众满意。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安排。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和10年20年不落后的要求,以规划为龙头,高标准实施牧民定居工程。结合我县牧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设施相对较差的实际,制定了“集中安置、人畜分离、民族特色、美观实用、产业结合”的方案,对农牧民原有规划的房屋面积、水电路、医疗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方面进行了再完善,并留足发展空间,体现特点。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坚持大稳定,小调整,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房屋建设既要符合抗震安居的要求,又要具有本民族特色,充分考虑牧民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着重改善牧民的居住条件,做好牧民定居工程的整体规划,按照实行人畜分离的原则,统一规划设计,定居房屋的设计方面,从建材到户型,从结构到功能,从实用到美观等方面入手,在充分尊重哈萨克游牧民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又充分体现了民族风格和地方风貌。在定居点及牧户的选择方面,选择在适宜居住,距冬夏牧场都较近的区域,并充分依托已有的定居点、牧区村落村庄的水利、电力设施,方便游牧民的定居生活,坚持把游牧民定居于发展畜牧业生产、促进草原生态保护相结合,充分考虑定居游牧民的后续发展,确保游牧民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优先考虑居住在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牧民,生产生活环境最差、最困难地区的游牧民先行搬迁,充分考虑安全、防灾, 适合居住,方便生产生活及定居点牧民最低户数与配套公共设施的合理性,在牧户选择上采取牧民座谈评议选定受益户,并对受益牧户进行逐级审核并公示,严把了资格审查关,切实将国家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在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乡镇政府自建与牧民自建相结合、集中安置与插花安置相结合,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统一图纸、统一建设标准的要求,在2010年牧民定居上采用“人畜分离”便于饲养管理和疫病防疫的模式进行建设,并积极动员定居户全员参与、投工投劳,使其全方位了解,全身心投入,真正使牧民群众成为定居点建设、管理、使用的责任主体,彻底改变了以往牧民群众对建设项目只使用不管理、置身事外的现象。

三是工程建设方式采取自建。因游牧民定居工程涉及点多牧户多,国家和地方配套资金有限,在充分征求乡镇和牧户意见的基础上,采取自建方式进行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对于集中定居的由各乡镇政府集中统一进行自建,插花定居的由牧民自建,无论乡镇政府自建的还是牧户自建,都是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施工,并接受委派的监理机构进行工程监理,在资金拨付上各乡镇政府自建的按照工程进度拨付给施工队,牧民自建的由乡镇政府将资金直接补贴给牧户,这样即节省了招投标费和税金,还提高了牧民参与的积极性,发挥了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保证牧民定居工程持续投入。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要求,将游牧民定居、灾后重建、抗震安居、扶贫开发、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优化整合项目资金,提高了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同时,在县级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优先配套牧民定居实施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并加强与金融企业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将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纳入到金融信贷支持范畴,简化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民自筹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做好牧民定居点内水、电、路、气、厨、卫、浴、广播电视、通讯、畜牧兽医综合服务室、医疗室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发展育肥、奶牛、孕马养殖等小区建设,全面改善牧民的定居生活条件。

五是强化宣传力度,调动农牧民参与建设积极性。我们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通过发放宣传单、面对面宣传、播放电教片等方式,加大牧民定居工作的宣传广度和深度,并积极动员定居户全员参与、投工投劳,使其全方位了解,全身心投入,真正使牧民群众成为定居点建设、管理、使用的责任主体,促进了牧民从“要我定居”逐步向“我要定居”的观念转变,为牧民定居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六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建立了县抓乡镇,乡抓村队,层层负责,注重实效的牧民定居工作机制。我县每年重点抓1—2个牧民定居示范点,2009年的阿热勒托别镇的哈拉海依苏村定居点和2010年肖尔布拉克镇洪土拜村定居点,通过示范点建设,带动全县的牧民定居工程建设。

七是加强协调,狠抓质量。县委、政府要求各部门对牧民定居工程的各项手续进行简化,减免各种技术服务性收费,免费办理建设手续。并召集发改、国土、环保、安监、经贸、供电等部 门严格按照建筑材料市场价格整顿工作会议要求,高度重视稳定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稳定,要求质监部门对建筑材料质量及建材市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建材质量达标。并采取集中采购和以旧代新的办法,提前订购建房材料并充分利用旧房屋拆下的可用材料,最大程度降低建设成本。通过调动全县118个企事业单位发挥对口帮扶作用,做到“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同时,对工程质量实行责任终身负责制,落实日常监督检查、分项检查验收、分管领导跟踪监督、竣工验收等质量管理各项制度,牧民自身也参与工程质量监督,把好了游牧民定居工程从规划到建设等各环节建设质量关,从根本上杜绝了“豆腐渣”、“半拉子”工程,并在工程竣工后,由相关部门组成验收组验收合格方能交付使用,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

篇5:景阳新集镇特色民居建设汇报材料

一、现状

景阳新集镇总体规划2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约2万人,现已建成区域1.2平方公里。现已建成特色民居户377户,详规区域内还需建特色民户300户,今年正在建设的有120户,原已建成的户户平投资约2.5万元。

二、具体做法:

(一)高度重视、强化督导,确保民居建设进度。

成立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镇直单位为成员,组建常设工作专班,精心谋划、抓好落实。

(二)搞好三个统一,提升民居建设水平。

实行统一设计风格:即采用湖北省林勘院设计的特色民居图纸进行施工;统一标准:必须建成灰墙、青瓦、坡屋顶、飞檐、翘角、花格窗等民居特色,坡屋顶、花格窗、马头墙、垛子、花瓶柱、包柱、外墙漆(正立面或临街面)、雨檐板等八大指标必须严格按标准完成;统一规划:所有同区域、同街的居民户必须同类型、同标准,并严格控制层高。

(三)建好样板户,树立典型,大力推广。

以何以权等几户样板户为标准,积极推广特色民居建设。

(四)采用综合控管的办法,积极推进特色民居建设。

供水、供电、国土、规划及建设等部门通力协作、综合控管,积极推进特色民居建设。

(五)多措并举、认真谋划,强力推进特色民居建设。

1.解决居民建特色民居的思想认识问题,组织一部分人到湖南凤凰古镇考

察、参观学习,提高认识。

2.提高建设水平。

以培训专业施工队与自主找能工巧匠建设相结合,确保建筑质量,提高建设水平。

3.实行专业施工项目承包制:即包材料、包建设。

4.建立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实行岗前培训、建立防护网、安全保险绳、购买意外人身伤害保险等制度,确保民居建设有序推进。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今年计划完成特色民居建设户120户。

(二)统一规划、严格标准(户平控制在2万元以内)。

上一篇:软交换实验报告下一篇:体验营销从哪几个方面落实到销售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