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术研究论文

2022-05-10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管理技术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是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在,因而,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策略,为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管理提供了借鉴。

第一篇:管理技术研究论文

稻田养鱼管理技术研究

摘要:我国的池塘养殖技术已十分成熟,但在稻田内养殖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实践证明,在稻田内养殖,具有投资少、效益好等优点,而且不影响水稻的生产,是一种值得提倡大力推广的新型养殖方式。

关键词:放养;稻田;管理

1 鱼类的放养

1.1 放养时间

传统的稻田养鱼,大多在水稻插秧5天后,待稻秧返青再放养鱼苗。目前长江以南大部分省份,只要稻秧插好,开好沟,安装好拦鱼栅后即可放养,因为小鱼苗掀不起秧苗,而此时的浮游生物正好是高峰,对鱼苗的生长很有利,故最好争取早放苗。长江、珠江两岸地区,有捕江苗放养的习惯,也可在水稻插秧3~4天后放鱼苗。若用稻田培育夏花至当年鱼种,最好用第一批人工乌仔,提早放养。

1.2 放养种类

经多年实践证明,草鱼的除草及除虫效果最好,对于增产稻谷的作用很大,还可大幅度降低种稻成本。若以养成鱼为主,可选择鲤鱼、鲫鱼、罗非鱼、泥鳅、黄鳝、草鱼,最好不搭配鲢、鳙鱼,因它们与草鱼、鲤鱼等争夺浮游生物饵料。

1.3 放养方法

在冬春农闲季节,开挖好鱼坑、鱼凼、鱼沟。若是上年已养鱼的田块,也要对坑、沟、凼等进行修整,铲除杂草、排干水、晒田一周左右,然后灌水10厘米左右,并进行生石灰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每亩50公斤,消毒方法与池塘养鱼相同。5~6天后即可放鱼。

1.4 放养密度及模式

1.4.1 培育鱼种 若是用育秧田、早稻田培育鱼种,育秧田亩放鱼苗15000~20000尾,在播种稻种后放养;早稻田亩放鱼苗2000~3000尾,在插秧后放养。此类稻田不必开挖鱼坑、鱼凼。

用于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单季稻和双季稻稻田。若采用鱼沟、鱼溜方式养殖,亩放3~5厘米的夏花鱼种1000~1300尾。在有鱼坑、鱼凼的稻田内养殖,可亩放3~5厘米的夏花鱼种1500~2000尾,但最多不超过2500尾/亩,亩设计产量在40公斤左右。

1.4.2 养成鱼 改造后的高产养鱼稻田,亩放养8~15厘米的隔年鱼种500~800尾,最多不超过1000尾。或放养规格为50克左右的鱼种150尾左右,另搭配夏花鱼种500~800尾。亩设计产量在50公斤左右,但最多不超过200公斤。

1.4.3 放养比例及模式 以养鱼种为主的稻田可实行单一种类的放养。

放养夏花和隔年鱼种而培育大规格鱼种的稻田,一般实行混养。以草鱼、罗非鱼、鲤鱼为主养鱼类时,主养种类的放养尾数应占90%左右,其他鱼类搭配放养10%左右。如培育夏花鱼种的,可参照下列放养模式:以鲤鱼为主,鲤鱼占70%,草鱼和鲫鱼占30%;肥田养鱼,鲤鱼占60%~70%,草鱼和鲫鱼占10%~20%,鲢、鳙鱼占20%;水草多的稻田,草鱼占30%~40%,鲤鱼占50%~60%,鲫鱼占10%。

养成鱼的稻田,一般鲤鱼和罗非鱼占70%,草鱼和鲫鱼占30%;肥水田养成鱼,草鱼和罗非鱼各占40%,鲢鱼和鳙鱼各占10%;水草多的稻田,草鱼和罗非鱼占60%,鲤鱼和罗非鱼占35%,其他鱼占5%。

2 稻田养鱼的管理

2.1 放鱼时间

总体原则:即放鱼的时间一般应在不影响禾苗生长的情况下尽早放养,以延长鱼的生长时间,取得较高产量。通常早稻放养鱼苗或夏花可在整田或插秧后立即放养,因为此时鱼体小,活动能力差,不致造成浮秧。如果放养10厘米以上的鱼种,则需待秧苗返青后放鱼,以免鱼的游动造成浮秧。晚稻田养鱼,可在耙田后投放鱼苗。

2.2 水温

苗种放养时要特别注意稻田内的水温,即运输鱼苗、鱼种的水温与稻田的水温温差不能超过3℃。若难以满足此要求,应在放养前一段时间,向运鱼器具中慢慢加入稻田水,将温差调节到两者接近后,再缓缓将鱼苗(种)放入鱼凼中。

2.3 水的管理

插秧后20天内,水深只要4厘米即可,让稻在浅水条件下尽早返青和分蘖。此时,因为鱼苗较小,4厘米的水深条件下也能良好生长。20天后,应将水加深到10厘米左右,这样既可满足渐渐长大的鱼的活动及生长需要,也能有效控制水稻的无效分蘖。晚稻田养鱼,因水稻插秧时水温较高,应加深田水,以免因水温过高而引起死鱼。此外,加深田水,对鱼的生长也有利。

2.4 双季稻的转田

双季稻养鱼时,在早稻收割后至晚稻插秧前的一段时间内,往往因犁田耙田会造成鱼的死亡。因此,必须做好转田工作。

转田的做法有多种,但经验表明,最好的做法是在田内用临时的小田埂将稻田分成两部分,一半田种早熟稻,另一半田种晚熟稻。这样,早熟稻收割前,将小田埂打开几个缺口,让鱼游到晚熟稻那边;而收晚熟稻前再将鱼引到另一边。此外,也可利用喷施农药使鱼趋避一边,因为早熟稻与晚熟稻的病虫害也不相同,喷施农药的时间也有差异。

为充分发挥鱼凼在转田中的作用,应在早熟稻收割前缓慢放水,让鱼沿沟游到鱼凼内,加高鱼凼四周的小埂后引入清新的水,待犁田、耙田后,再将鱼放出鱼凼。

2.5 日常管理

2.5.1 加强巡田 避免稻田埂的崩漏、塌陷以及拦鱼设施的损坏而逃鱼。此外,发现敌害及疾病也应及时采取措施。

2.5.2 注意保持水位及水温 为防鱼被干晒而死。一般应保持水深为6~15厘米。夏季水温接近35℃时,应立即加注新水,加深水位或换水降温,并搭棚遮光降温,以免水温过高而死鱼。

2.5.3 适当投饵和施肥 稻田内的天然饵料食物有限,为加速鱼的生长,应补投一些人工饲料,如麸皮、米糠、豆饼或颗粒饲料、浮萍、青草等。并注意施肥,繁殖饵料生物,施肥主要在鱼类快速生长季节,以有机肥为主,每隔10~15天一次,施肥量大约为池塘用量的1/4~1/3,最好不施绿肥。

作者简介:潘彦斌,男,本科,吉林公主岭人,公主岭市水土保持工作站工程师,研究方向:水产专业。

作者:潘彦斌

第二篇: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管理研究

摘要: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员,是形成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所在,因而,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研发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策略,为高新技术企业实际管理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管理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不断研发和创新,才能保持企业的生命力。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加强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高新技术企业及技术研发人员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管理的策略。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高新技术企业。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识,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念。本文认为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域中运用当代最新的前沿科学技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开发及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它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及应用等领域。一般来说。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收益、高创新和高风险的特点。

2、技术研发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定义为在企业中负责研制、设计、开发新产品、更新换代产品及提供技术专利或技术支持的人员。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研发人员,属于典型的知识型员工。其本质特征是他们拥有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术创新知识和创新精神,这种技术创新知识和创新精神与企业的其他资源相结合,能够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带来利润和市场。

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特点

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大多受过高层次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特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缘故,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如开阔的视野、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能力等。

2、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通常具有较高的需求层次,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为此。他们很难满足于一般的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通过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3、高创造性和自主性。与体力劳动者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劳动相反,与一般脑力劳动者从事的较低层次的脑力劳动不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从事的是创造性劳动。他们依靠专业知识和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创新性成果。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更倾向于拥有宽松的、高度自主的工作环境,注重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而不愿象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一样被动地适应机器设备的运转。受制于物化条件的约束。

三、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对技术研发人员的需求把握不准,激励方式需要优化组合。许多高新技术企业没有针对不同技术研发人员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需求分析。因此。造成了对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重点不突出。对象不明确。企业激励手段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最终导致激励不当和“放空挡”的现象。

2、“马太效应”现象严重。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管理中,总是局限在技术带头人或个别优秀人才身上,只要有机会。各种奖励和荣誉都往他们头上戴。这种“马太效应”式的管理,容易使其它技术研发人员心理失衡,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

3、以职论赏,行政激励。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把优秀的技术研发人员调整到管理或领导岗位,这样一方面使这些优秀的技术研发人员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浪费了人才;另一方面,这种以职论赏的管理方式容易造成人才错位,甚至会给企业管理带来更大的麻烦。

4、强调一般使用。忽视培训与开发。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研发人员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灵魂。在知识经济时代,培训与教育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条件。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对技术研发人员的培养、培训和持续学习上,显得滞后和力度不够,对技术研发人员潜力的开发力度不够。

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策略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依赖于企业的研发能力。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研发能力均取决于技术研发人员的状况。由于技术研发人员的鲜明特征,就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不断通过技术研发人员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既要符合有关企业的基本理论,又要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能够反映高新技术企业对技术研发人员的特质要求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和潜力。

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特点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

1、形成有效的薪酬机制。国内学者张望军等研究人员从对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润讯通信发展公司、中国公用信息网、信息产业部信息化工程总体研究中心的150名技术研发人员实施了“创新型企业员工激励要素调查问卷”。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中国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第一位的是“工资报酬与奖励”。

因此,在高新技术企业。高薪对技术研发人员的激励意义不容忽视。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是吸引和留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前提,也是其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重要基础。在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薪酬已不再是简单的收入分配问题。而成为人才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业绩奖金、股权报酬等。

2、建立公平、科学的激励机制。虽然少数优秀的技术带头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贡献巨大。但是高新技术企业不能忽视一般技术研发人员对企业的贡献。高新技术企业应该依据技术研发人员对企业的贡献。建立公平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每位技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

另外,技术研发人员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是其价值所在。如果放弃技术研发人员的核心能力,而将其放在管理或领导的岗位,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该科学利用技术研发人员的专业特长,不断挖掘其专业潜能,发挥其核心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策略。高新技术企业同一般企业一样,发展阶段可分为萌芽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具有不同的战略重点,因而应采取不同的技术研发人员管理策略。

萌芽期是创业者人力资本的积累期,此时企业只是一个概念并未实际存在。这里不作讨论。

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重心是技术创新。该阶段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压力比较大,而且技术研发人员的技术成果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此阶段企业应给于技术研发人员较积极的鼓励政策和较宽松的发展空间。

成长期,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重心是市场创新。该阶段企业处于快速膨胀期,企业的业务量迅速增加,技术研发人员的数量也增加。技术创新仍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给予积极的薪酬激励的同时,需要注意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稳定期,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重心是管理创新。该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日常技术维护的工作量增加,技术研发的工作量相对减少。在此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企业发展的持久力。

衰退期,高新技术企业与一般企业一样。保持基本的技术维护工作尽可能获取较多的利润成为重点。在此阶段,企业保留基本的技术维护人员即可。

4、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和造就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宽松融洽的人际关系环境,使技术研发人员能够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应该能体现技术研发人员所具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责任感的特点,这种文化应该具有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敢于负责的特征。只有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才能放开手脚开拓工作,使自己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另外,高新技术企业应培养学习型文化。创造更多的技术研发人员非正式交流机会,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加强技术交流和情感交流。从而增进他们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同时创造更多的隐性知识转移的机会,使技术研发人员所掌握的关键性的隐性技巧、诀窍和经验等。采用个人化的方式与其他技术研发人员共享,从而降低技术研发人员离职带来的风险。

四、结论

对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技术研发人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重视对技术研发人员的管理,这也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特点,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的管理策略,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金楼 康 正

第三篇:物联网终端管理技术研究

【摘要】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三大基本特征。当前各个行业应用中使用的终端基本都是无人值守终端,由于缺乏管理手段导致终端出现问题时候无法快速定位,处理问题不及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带来的投诉越来越多,给商家和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结合中国联通UMMP传输控制协议,提出了利用中国联通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对物联网终端进行管理的技术实施方案。

【关键词】终端管理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UMMP协议M2M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对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一个机遇。面对存量市场饱和、增量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物联网无疑成为新的企业发展蓝海,解决电信运营商目前发展中增量不增收,利润下滑的尴尬局面。

由于目前物联网终端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行业终端设计处于各自为政阶段,行业终端监面缺乏行业标准和规范,终端生产厂家或者集成商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终端设计独立的监管维护系统,导致资源浪费,投入产出比不高。因此,如何采用M2M终端管理使得协议、配置、维护、监控、软硬件接口标准化,对终端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解决目前物联网产业中严重存在的孤岛式、低重用性、高成本,以及信息安全传输隐患和物联网终端生命状态的不可知的问题,是电信运营商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一、物联网终端

物联网终端是物联网中连接感知延伸层和网络层,实现数据采集(或汇聚)及向电信网络发送数据的设备,它担负着数据采集、预处理、加密、控制和数据传输等多种功能。

物联网终端分类方式有多种,按照体系架构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种:

1、嵌入式UICC卡终端

嵌入式UICC卡终端中的UICC卡固定在终端中不可插拔,不能随意更换,终端用户如果想要更换运营商签约信息,只能通过远程配置或其它的方式实现。此类终端一般适用于对终端或UICC卡片环境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电梯监控管理,户外环境监测或车载应用等。采用嵌入式UICC卡将卡片封装在终端设备内部,将能有效减轻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影响,对抗震、抗氧化等起到很好的效果。

2、模卡一体化终端

无线通信模组,指集成了嵌入式UICC卡、基带处理器和射频处理器等功能模块的无线通信模块。采用无线通信模组的物联网终端产品称作模卡一体化终端。模卡一体化终端因为采用了嵌入式UICC卡,因此也属于嵌入式UICC卡终端。同时,无线通信模组集成了网络通信功能及用户鉴权和管理功能,适合电信运营商进行定制化服务及产品的开发,为客户提供终端管理、资费查询、位置定位等“智能通道”服务。

3、单模块(模组)移动终端

单模块(模组)移动终端,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模组)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等主控功能的终端设备。该类设备一般也归类于DTU,通常采用插入式SIM卡,该类终端在数据采集输入口和位于网络层的应用软件之间建立起数据传输通路,使采集到数据可以通过终端输入,原封不动的输出到位于网络侧的应用软件处理,类似于一个透明的数据通道。

单模块移动终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一般应用于行业测量中,如水电抄表,工业仪表控制等。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外围接口少,功能单一。

4、物联网融合通信模组

物联网融合通信模组是一种集大成的综合物联网应用产品,其特点是具有广泛的接入能力以及众多的外部接口、非数据透传、具备强大接口管理能力。它不是最终产品,开发者需要根据行业应用的特点对模组的接口以及功能进行裁剪,来完成最总的产品设计达到行业用户的要求。

5、物联网融合网关

物联网融合网关是一款用来实现物联网各类终端统一接入,数据处理与传输的通信单元。将物联网感知节点终端以多种方式,通过各类通道接入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实现数据集群管理,分组统计,实现物联网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交互与融合。融合网关具备广泛的接入能力、强大的管理能力和协议转换能力。

物联网融合网关目前多用在家庭、企业或行业作为综合性网关,如家庭应用场景中,物联网融合网关不仅是家庭媒体转发中心,也是业务控制中心,负责家庭安防、家电智能控制和老人医疗保健等物联网家庭业务指令的下发与处理,通过对视频监控信息、定位信息、时钟信息和生理指数信息等多维度信息的融合处理,实现对老人或小孩的远程看护以及实现家庭防盗等功能。

二、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

中国联通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M2M平台)是水平化物联网技术能力平台,该平台对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主导意义通过物联网信息复用、跨域服务、网关中间件嵌入等关键技术能力来落地。

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实体:(1)承载中心:物联接入服务点、业务承载服务点、资源管理服务点、资源策略控制服务点;(2)汇聚中心:能力引擎服务点、共享数据服务点;(3)商务中心:应用门户服务点、业务门户服务点;(4)支撑中心:业务支撑服务点、运营支撑服务点、管理门户服务点。

UMMP协议由中国联通制定下发,用于规范中国联通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与物联网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平台对物联网终端的统一管理。UMMP协议建立在TCP/IP或UDP/IP协议、SMS和USSD之上。UMMP协议设计的目的在于使终端能够安全,可靠,有效的与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进行通信,完成注册,登录,安全鉴权,远程维护,远程管理,远程控制等以系列工作,接受平台的监控和管理。同时,在管理和业务数据并行的情况下实现业务数据的传输,终端也能够将需要传送给应用的应用数据传输到目标应用平台之上,并能够正确接收到应用平台的响应消息或下行消息。

三、终端管理的技术实现

本方案中,结合UMMP协议,利用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可实现对以下几类基本的终端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1、终端基本信息管理

终端基本信息包括终端生产厂家、终端型号、终端序列号、终端注册状态(已注册、已注销)、物联网客户信息。终端生产厂家、终端型号、终端序列号等信息。其中终端序列号全网集中管理和分配。终端序列号可在终端首次使用时向平台申请自动分配后保存在终端,也可实现通过人工在平台生成后预置在终端中。

2、终端通信接入信息管理

终端通信接入信息包括终端接入方式(固网、移动、固网+移动),如果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接入,接入信息还包括:SIM卡的IMSI号、MSISDN、接入密码、接入状态(启用、暂停、停止)等信息。其中:IMSI号、MSISDN在物联网客户开户时保存在平台,接入密码是在终端注册时由平台进行分配,或者由平台记录后,终端预置密码。

运营商管理员可修改接入密码、接入状态等信息。

终端注册时,将终端基本信息和终端通信接入信息关联,平台保存关联关系。

3、终端状态管理

终端的状态分为:工作状态、故障状态、退出状态、禁止状态等。

终端通过M2M平台的鉴权即进入工作状态,未通过鉴权就进入禁止状态,长时间不能提供业务判定为故障状态。

终端通过M2M平台的鉴权后,处于工作状态,可以向M2M平台发送数据也可以接收信息;终端在工作过程中,定时向M2M平台发送连接检查信息,内容包括位置信息、信号强度、运行情况、通信方式等信息,M2M平台接收后向终端回送连接检查响应。

4、终端配置管理

M2M平台可以向终端发送控制信息,要求执行某些操作,如在采集周期未到时可立即采集数据并上报信息、更改报警门限、更改采集信息间隔、系统复位、改变通信方式等。

M2M平台可以向终端发送配置参数,或者终端主动向平台请求获取参数。

平台向运营商管理员、合作伙伴管理员和终端厂商管理员提供终端配置管理的操作界面。平台向应用平台提供终端配置管理的接口。

5、故障及告警信息管理

故障包括物联网终端设备故障、通讯故障和欠费停机,设备故障由物联网终端检测并主动上报到平台,通讯故障由物联网终端检测上报或由M2M平台检测,欠费停机通过M2M平台向M2M-BSS进行查询终端缴费情况来获得相关状态。M2M平台保存故障信息,通过短消息、Email等方式通知其管理维护人员,根据需要向应用系统发送终端故障信息。物联网客户或合作伙伴的管理员可通过门户查询终端故障信息。

6、终端软件升级管理

平台统一对终端进行升级通知、收集并保存终端软件升级结果。升级软件和软件下载不通过平台控制和管理,由终端生产厂家负责。平台向运营商管理员、终端厂商管理员提供终端软件升级管理的操作界面。通过平台提供的操作界面,管理员可设定升级软件版本规则、升级开始时间和升级完成时间、软件升级后的生效时间。平台按照设定的升级规则与终端交互,将升级通知下发到每个终端,收集各终端的升级结果并保存在平台中。管理员通过操作界面查询所制定终端的升级结果信息。

物联网终端通过嵌入含联通物联网专用码号10646号段的物联网模组,由模组按中国联通物联网UMMP协议与平台进行交互。由平台分配终端序列号作为终端标识,从而形成机卡配对信息,形成终端序列号,IMIS,终端厂商,终端型号,软件版本的映射关系。

针对不满足UMMP协议的非标准的终端,现有物联网平台对这些终端进行特殊处理,专门配置对应的私有协议来完成终端的接入。标准终端按标准的UMMP适配器接入。非标准的终端,配置私有的协议适配完成接入,在内部封装为标准的UMMP协议,后面的流程与标准终端一致。

四、总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物联网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中终端管理、网络层的UMMP传输协议及感知层的物联网终端。终端将业务数据上传到M2M平台或者M2M应用,并接受M2M平台和或者M2M应用的管理和控制。

此终端管理方案可以解决物联网终端健康状态可感知、功能、性能可管控,解决一直以来通信网和物联网分离的状况,使运营商的网络技术和终端管理技术真正融入物联网产业中,形成物联网各类角色间互利互盈的良性发展态势。

作者:张远文

上一篇:地理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生物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