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年帕金森病28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2023-02-18

帕金森病属于中老年人的比较常见的疾病, 并且目前发病率出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也更是由于该病可以向痴呆症方向发展而受到临床的普遍关注[1]。该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其发病的机制可能和遗传、年龄老化和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在治疗方面, 目前的安坦和美多巴等均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非常经典的药物[2]。该研究将该院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8例作为临床治疗的观察对象, 对于全部入选的患者都在原来服用美多巴1年以上的基础上, 另外增加服用叶酸与甲钴胺进行半年治疗, 并观察治疗前后的具体差异,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将该院自2010年3月—2012年9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28例作为临床治疗的观察对象。其中, 女5例, 男23例;患者的年龄在61~85岁之间, 平均的年龄为 (63±5.7) 岁, 患者的年龄均>60岁, 并都有1年以上服用美多巴的既往病史。

1.2 方法

对于全部入选的患者都在原来服用美多巴1年以上的基础上, 另外增加服用叶酸与甲钴胺进行6个月治疗。使用的药物叶酸与甲钴胺的用量分别是5 mg与500 mg, 3次/d口服。在加服叶酸与甲钴胺以前以及加服叶酸与甲钴胺6个月以后, 分别对患者进行抽血, 以测定其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并通过Webster修订记分法进行评分, 然后比较在治疗前后的具体差异。

1.3 评价指标

通过Webster修订记分法进行评价, 其主要包含有10项详细内容, 即手部动作过缓、姿势、僵直、震颤、上肢协调动作、起立、步态和面容、言语以及生活自理的能力。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实施综合分析, 患者的资料 (±s) 标准差来进行表示, 各项数据运用χ2进行检验, 在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运用配对t检验法。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全部老年帕金森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 在治疗以前为 (14.498±5.237) mol/L, 在治疗以后为 (11.893±4.685) mol/L, 该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Webster临床症状评分结果中, 患者手部动作过缓、步态、言语、僵直和震颤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6项指标经过6个月的治疗以后均达到显著差异 (P<0.01) , 在姿势方面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帕金森病或者震颤麻痹属于中老年中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该病以黑质多巴胺 (DA) 能神经元的变性缺失以及路易小体的形成为主要特征[3,4]。有相关的研究发现, 同型半胱氨酸能够促进6-羟多巴胺导致的多巴胺神经元的变性。伴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 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冠心病、脑梗死、动脉硬化和痴呆以及帕金森病等密切相关, 这表明高同型的半胱氨酸血症属于该类疾病的诱发因素。另外有相关的研究[5]提示帕金森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呈负相关。帕金森病患者体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体内维生素B12的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 这充分地说明患者体内如果叶酸与维生素B12出现缺乏, 就很可能会导致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出现快速的升高。而同型半胱氨酸虽然无法直接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的变性, 或者导致人体黑质细胞的消失, 但是却可以明显地增加体内6-羟多巴胺所造成的患者DA神经元的变性, 并且该类黑质细胞的数量会随着药物发挥作用时间的延长, 而出现快速增多现象。

医学研究证明帕金森病患者的病程通常可以分成失代偿期与代偿期。对于该类患者总的治疗, 应当是在代偿期坚持理疗或者是加强体育锻炼, 并尽可能地延迟使用该类药物治疗方法, 尤其是尽量不使用该类强力药物的治疗。但是在病程中的失代偿期, 因为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所以在临床上要更多地运用药物加强治疗, 比如使用左旋多巴和多巴胺激动剂等各类药物来改善患者的症状, 并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

美多巴属于复方制剂, 左旋多巴的治疗作用一般要在2~4年才会减退, 并且和患者病程的早晚没有必然的联系[6]。在治疗时应当从较小的剂量开始, 可以逐渐缓慢的增但是要尽量使用最低的有效剂量。以往在临床治疗中, 通过大剂量的使用左旋多巴来治疗帕金森病, 虽然患者的症状的到了明显的改善, 但是却加速了病程的发展, 因此带来许多的不良反应, 这个教训一定要吸取。由于服用了左旋多巴药物也会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所以临床医师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由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属于很多疾病的危险致病因素, 所以该研究从临床积极治疗的角度出发, 对于该研究组患者, 在原来进行抗帕金森林场治疗的基础上, 另外增加补充叶酸与维生素B12进行6个月的治疗, 结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并且达到了显著差别,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研究结果看, 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 通过Webster修订记分法评分, 其结果显示10项数据中共有6项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 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或者老年人中积极补充叶酸和B类维生素, 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帕金森病, 而且这也是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治疗的最新方向。和过去比较经典的进行抗帕金森类治疗药物相比较, 药物叶酸与B族维生素价格上比较低廉, 并且安全有效, 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和综合治疗的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 对于该院收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另外再增加服用药物甲钴胺与叶酸进行6个月的治疗。在加服甲钴胺与叶酸以前以及加服甲钴胺与叶酸半年以后, 测定其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并通过Webster修订记分法进行评分, 然后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具体差异。结果全部老年帕金森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 在治疗以前为 (14.498±5.237) mol/L, 在治疗以后为 (11.893±4.685) mol/L。该项指标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Webster临床症状评分评价, 患者手部动作过缓、步态、言语、僵直和震颤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6项指标经过6个月治疗以后均达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在姿势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或者老年人中积极补充叶酸和B类维生素, 有利于预防和治疗PD, 值得推广。

关键词:帕金森病,同型半胱氨酸,PD,Hcy,甲钴胺

参考文献

[1] 焦玥, 王丹巧, 王巍.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 10 (11) :266.

[2] 孟文超, 王纯莹.帕金森病的现状与治疗研究进展[J].青海医药杂志, 2008, 12 (10) :174.

[3] 马锐, 侯焕喜, 董少军.美多巴对帕金森病病人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36 (10) :286.

[4] 刘敏, 彭梅.同型半胱氨酸对多巴胺神经元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 24 (1) :56-58.

[5] 傅毅, 陈生弟, 刘建荣, 等.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代谢相关酶基因多态性分析[J].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2004, 20 (6) :450-455.

[6] 李娜.帕金森病的中西医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9, 18 (4) :152.

上一篇:基于“营改增”税制改革下企业税务风险的分析下一篇:浅谈区域图书馆联盟的资源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