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病人静脉输注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

2022-09-12

中药注射剂是在传统的中药汤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而成的无菌制剂[1], 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对传统中药的开发, 中药的“未病防病, 既病防变”的理念和功效逐渐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 静脉用中药注射剂以其疗效快捷、价格便宜、副作用小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临床, 尤其是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的治疗应用中更是倍受关注。“是药三分毒”, 中药也不例外, 随着中药制剂应用的日益增多, 其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的发生也逐年增加, 有报告中药注射剂中静脉用药的不良反应为非静脉用药的9.2倍[2], 几乎涉及目前在用的所有品种, 尤其是门急诊输液病人, 因其缺乏连续性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护患沟通, ADR时有发生, 此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尽量通过医务人员的预防干预来避免。我科自2008年1~12月期间门急诊因输注中药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共32例, 对其进行分析, 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在中药制剂发生的ADR预防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中男性21例 (占65.7%) , 女性11例 (占34.3%) ;年龄在38~82岁之间, 平均年龄63.2岁, 50岁以上发生率占53.2%;用药1h内发生反应的占61.2%, 中西药联合使用的发生率占51.2%, 多见于大于临床常规用剂量, 输液速度>70滴/min的患者, 以皮肤过敏和消化、神经系统损害为多见, 有26例病患自述不适而被发现。

1.2 资料分析

针对临床资料分析ADR的发生与年龄有关, 男性大于女性;与年龄有关, 年龄越大越有增高的趋势, 这与老年人各系统生理机能活动衰退及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功能降低有关[3];但80岁以上ADR发生与用药机会相关联, 年龄越大, 患者人数减少, ADR例数也就减少[4]。与是否正确用药有关, 与药物浓度、输液速度有关;

1.3 护理干预方法

1.3.1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制剂非静脉制剂禁止静脉输注, 根据药品的使用说明和患者的病情合理的选择适宜的溶媒, 中药成分复杂, 质量标准不完善, 各厂家制备工艺不同, 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杂质除尽等有较大差异 (色素、鞣质、淀质、蛋白质) , 无法有效地控制过敏性物质的引入及限制其量, 如与0.9%生理盐水液配伍后, 因盐析作用易出现不溶性微粒, 而造成过敏反应, 故宜与5%或10%葡萄糖溶液为溶媒配伍使用[5]。不混合配伍, 加强与医生及药剂师的沟通, 发现患者有使用禁忌证、医生超功能主治、非辩证施治、超剂量和超浓度用药等情况时护士有权利提醒医生, 避免医生不合理的使用中药制剂。

1.3.2 严把药液配置关制定规范的配液流程。配药前应仔细检查中药制剂的质量, 若有异常应予以更换, 确保用药安全。建立净化配置室, 所有输液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 配置人员经专业培训, 严格操作流程。使用带侧孔的注射器抽吸药液, 在将药物吸入注射器后, 插入输液瓶 (袋) 时, 将输液瓶 (袋) 身适当倾斜一定角度, 使液体将注射器针头浸没, 然后缓慢推注药液, 注药完毕, 将输液瓶 (袋) 直立, 并吸出相应的空气毫升数。本方法可避免泡沫过多, 无法回抽空气, 导致瓶内压力升高, 使液体从针孔外溢, 违反无菌操作, 并减少浪费和经济损失[6]。整个配液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注射器1瓶1管, 药液充分溶解摇匀, 输液量较多时应采用现配现用的原则以保证药液的质量。

1.3.3 减少输液微粒除了要求护理人员按以上要求配置输液外, 采用终端精密过滤器输液器, 滤过率可达98%, 能过滤输液中直径>5um的微粒;输液时规范操作, 输液大厅内空气消毒器q6h定时开放, 保证输液环境。

1.3.4 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回与观察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仔细向患者说明所用药物的药名、作用及有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在输液大厅内巡回、观察所有输液患者, 包括观察患者的输液速度, 指导患者不要随意的调节输液速度, 讲解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询问有无皮肤过敏、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给予及时的处理。

注:P<0.05,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1.3.5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对输液不良反应的应对能力收集所用中药制剂的药品说明并建立帐册便于护理人员阅读, 特别是一些新药, 应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使用该药物的注意事项。制定ADR的紧急预案、急救流程、上报制度、讨论制度, 要求护理人员人人掌握, 由护士长不定时考核以提高全科人员预防和处理ADR的能力。

2 结果

通过对全科人员培训, 严格执行上述护理干预措施, 于2009年1~9月因输注中药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共发生6例, 并且得到及时处理, 取得满意效果。具体见表一。

3 讨论

随着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广泛的使用, 对于中药制剂ADR的发生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医生应该在了解药物的性能、作用、副作用的情况下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用药, 在出现医生不合理用药、或某种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时, 护士有权利和义务指出并和医生, 药剂科做好相关沟通。护士从接受药物开始到病患输液结束后都应该严格遵守各项操作流程, 规范操作, 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病患提供高质量、专业的护理, 真正做到让患者安全用药、放心用药。

摘要:针对我院门急诊病人在输注中药制剂过程中引起的32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后采取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制剂;严把药液配置关;减少输液微粒;增加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 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巡回与观察;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对输液不良反应的应对能力等有效措施对因输注中药制剂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 达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吴抗美.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 25 (12) :1175~1176.

[2] 周践, 郭代红, 和培红.142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2, 3 (6) :368.

[3] 袁惠南, 王春仁.浅谈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J].中国中药杂志, 1991, 19 (1) :52.

[4] 曹海山, 何鹏彬, 丁以徇.396例老年患者应用抗生素药物ADR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 25 (10) :995.

[5] 张玉辉.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注意的问题[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5 (2) :462

[6] 孙潇飒.减少加药过程中产生泡沫的方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 1 (23) :31.

上一篇:基于博弈论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分析下一篇:浅谈陶瓷雕塑艺术空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