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秘书史大纲

2022-09-12

第一篇:自考中国秘书史大纲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大纲

学习中国新闻史要与学习相关阶段的中国通史,特别是19世纪、20世纪的中国通史相结合。 分期:按一般的社会历史分期可划分为四个单元:  古代部分:唐朝开元年间到19世纪初。

 近代部分:1815年《察世俗》到1919年。(重点)  现代部分:1919年到1949年。(重点)  当代部分:建国以后。

历史沿革(线索与概况);

重要媒体及文献(开元杂报、万历邸钞、天变邸钞、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蜜蜂华报、字林西报、万国公报、循环日报、时务报、等等等);

著名人物(王韬、梁启超、谭嗣同、黄远生、邵飘萍、成舍我、张季鸾、史量才、范长江、邹韬奋、戈公振…等等等);

优秀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伟大的道路》《新闻学》《中国报学史》《实际应用新闻学》《萍踪寄语》《萍踪忆语》《赤都心史》《饿乡纪程》《中国的西北角》《延安归来》等等等);

重大事件(新生事件、苏报案、癸丑报灾等等等);

古代部分:1.中国古代报纸特征?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3.宋代小报内容、性质、作用。

4. 敦煌进奏院状、开元杂报、定本制度、万历邸抄、天变邸抄  5 宋朝小报的特点。

 6. 从宋朝邸报到清代《京报》千百年来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缓慢的原因何在?

近代部分: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字林西报》、《万国公报》、《申报》、马礼逊、  2.概述中文外报在新闻业务方面的改进和发展。  3.怎样理解外报的性质和作用?

4.《循环日报》在我国新闻史上的地位。 5.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6.维新派的新闻思想(梁启超的新闻观点)。

7.《新民丛报》、《中国日报》、《民报》 、苏报案 、竖三民 、癸丑报灾、黄远生、

邵飘萍 、狄楚青与《时报》革新

8.简述《民报》与《新民丛报》大论战。 9.简述于右任的办报活动。

10.从黄远生、邵飘萍等名记者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维新派与之比较异同。 12.清末新闻法律制度的初步建立。

13.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职业化趋向(现代报纸雏形的形成 ;著名新闻记者的涌现)。

现代部分:1.《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有何贡献?

2.《每周评论》对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报道评论有何特色?后期有何变化?

3.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在五四时期是怎样从事报刊活动的?有何贡献?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4.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诞生?代表性刊物及特点?(《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中俄通讯社;特点与意义。) 5.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重大改革表现在哪些方面?新闻学研究与新闻学教育情况 6. 蔡和森《向导》、瞿秋白《热血日报》、恽代英、肖楚女与《中国青年》 、《政治周报》、成舍我“世界报系”、邵飘萍《京报》、伍联德《良友》 7. 简述“四不方针”的内容。

8.评述新记《大公报》成功经验的现实意义。 9.黄伯惠与《时报》再次革新 10. 伍联德与《良友》画报

11.国民党政权是怎样建立新闻统治的?

12.中共地下报刊在国统区出版情况如何?经验教训?

13.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是怎样建立起来的?有何特点和意义?

1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有何变化?《申报》是怎样进行改革的?史量才之死说明了什么?

15.简述邹韬奋新闻活动与办报思想。 16.简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

17.简述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特点、学术价值及其在新闻学研究中的影响。 18.《解放日报》整风改版与中共新闻理论的发展 19.新华社的独立、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播。 20.中外记者对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采访(《中国人民之友》纪念邮票——史沫特莱、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诺。汉斯〃希伯。) 21.1937上海《救亡日报》郭沫若

22.1937,11上海,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23.99天“重庆各报联合版”,“战时文化城”桂林 24.重庆时期周恩来领导下《新华日报》同顽固派的斗争 25.上海“孤岛”抗日报刊,洋旗报 26.战时香港人才云集,抗日报刊活动 27. 拒检运动与新闻界争取新闻自由

28.反“客里空”运动与新闻工作中两条战线的斗争

29.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新闻学贡献如何? 30.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问题?贡献?

当代部分:

1.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2.“三贴近” 现代部分: 当代部分:

第二篇:《中国货币史》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货币的发展演变,包括各个时期国家的货币种类和使用情况,有关的政策、法规,货币流通中的矛盾问题,官府和民间的金融借贷活动;以及中国古代货币在世界文化领域里的地位和影响。让学生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与当今中国货币史的研究状况等等。

课程纲目:

一、什么是货币

二、灿烂的中国货币文化

三、学习中国货币史的意义

四、有关中国货币史的参考书目

第一章

中国货币的起源

一、原始社会中的物物交换

二、实物货币的产生

三、夏、商、西周的贝币

四、先秦的其它实物货币

五、商周时代的金属货币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

一、金属货币开始流行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三、春秋战国货币形制的几个特点

四、战国时期货币作用的扩大

五、义利观的演变

六、官私借贷活动的开展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货币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币制

二、秦代钱币的购买力与大小钱之谜

三、西汉前期的货币

四、汉武帝时币制的再次统一

五、西汉后期的钱币

六、王莽的货币改制

七、东汉时期的钱币

八、汉代的其它几种货币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

一、历史背景

二、货币制度的特点

三、三国的货币流通

四、十六国的货币

五、东晋南朝的货币流通

六、北朝的货币

七、钱币制度的进步趋向

八、南北朝的信用借贷

第五章

隋唐五代的货币

一、隋唐五代货币制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特点

二、隋代的货币流通

三、唐朝“开元通宝”钱制的创立

四、唐代钱币的演变

五、五代十国的钱币

六、唐朝的绢帛

七、谷粟及其它实物货币

八、唐代的金银

九、唐代货币流通中的矛盾

十、唐代的信用关系和金融事业

第六章

两宋的货币

一、宋朝的历史背景和币制特点

二、两宋钱法的复杂性

三、北宋的钱币

四、南宋的钱币

五、铜钱区和铁钱区

六、白银货币性能的增强

七、宋代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八、两宋的度牒

第七章

辽、西夏、金、元的货币

一、辽国的货币及其流通

二、西夏的货币

三、金朝的货币制度

四、元朝的货币制度

第八章

明朝的货币

一、纸币

二、白银

三、铜钱

四、明末清初起义军与割据政权的钱币

五、明代的金融、信用事业

第九章

清朝的货币制度

一、铜钱

二、铜元

三、银两制度

四、银元

五、钞票

六、钱庄和票号

教学参考书:

1、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萧清《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中国历代货币》,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6、《中国古钞图辑》,中国金融出版社1987年版。

7、王毓铨《我国古代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科学出版社1954年版。

8、王献唐《中国古代货币通考》,齐鲁书社1982年版。

9、朱活《古钱新探》,齐鲁书社1984年版。

10、《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一辑、第二辑,中国金融出版社。

11、俞兆鹏主编《中国货币金融史论著索引》,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2、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3、魏建猷《中国近代货币史》,黄山书社1989年版。

14、丁福保《古钱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15、马飞海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释:

(1)《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2)参阅周南京《中国铜钱在印度尼西亚》,载《中国钱币》1986年第2期。

(3)《文献通考》卷9《钱币二》。

(4)《马可波罗游记》第24章《大汗发行的一种纸币和在他整个领域内的流通》。

(5)参阅马定祥《大齐通宝辨》,载《中国钱币》1983年第2期;骆俊生《天显通宝发现始末》,载《中国钱币》1986年第2期。

3

第一章

(1)参阅《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载《考古》1965年第5期。

(2)参阅《安阳殷墟五号墓的发掘》,载《考古学报》1977年第2期。

(3)《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4)《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穴发掘简报》,载《文物》1976年第5期。

(5)《史记·平准书》。

(6)《左传·桓公10年》。

(7)高至喜《湖南宁乡黄村发现商代铜器和遗址》,载《考古》1963年第12期。

(8)徐中舒《论西周是封建社会——兼论商代的社会性质》,载《历史研究》1957年第5期。

(9)(10)罗西章《从周原出土文物试论西周货币》,载《中国钱币》1985年第2期。

(11)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

(12)徐永年《对吴国的称量货币——青铜块的探讨》,载《中国钱币》1983年第3期。

第二章

(1)(4)《孟子·滕文公上》。

(2)《战国策·东周策》。

(3)《荀子·王制》。

(5)《论语·阳货》。

(6)《论语·述而》。

(7)《论语·雍也》。

(8)(9)《庄子·让王》。

(10)(16)《史记·货殖列传》。

(11)《管子·禁藏》。

(12)《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3)《韩非子·六反》。

(14)《汉书·贾谊传》。

(15)《战国策·秦策一》。

(17)《史记·孟尝君列传》。

(18)《史记·平准书》。

第三章

(1)《史记·吴王濞列传》。

(2)彭信威《中国货币史·两汉的货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3)侯炯《浅说小五铢》,载《中国钱币》1984年第1期。

(4)参阅《陕西金融》第6辑。

(5)参阅《西安上林苑发现的马蹄金和麟趾金》,载《文物》1977年第11期。

(6)(8)《汉书·食货志》。

(7)《史记·平准书》。

(9)(10)《盐铁论·错币》。

第四章

(1)《汉书·王莽传》。

(2)《隋书·食货志》。

(3)《南齐书·萧子良传》。

(4)(6)(8)《晋书·食货志》。

(5)(33)(34)(35)(39)(40)(41)《宋书·孔琳之传》。

(7)《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9)参见《曹魏五铢考》、《论曹魏五铢钱》,载《中国钱币》1997年第4期。

(10)《三国志·蜀书·法正传》。

(11)(12)(13)《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14)《汉书·枚乘传》。

(15)《抱朴子·吴失》。

(16)(22)《读史方舆纪要》

(17)(18)(19)(20)《晋书·石勒载记》。

(21)《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22)《晋书·李特载记》。

(23)(37)(38)《晋书·张轨传》。

(24)《汉书·地理志》。

(25)《南齐书·萧子良传》、《南齐书·王敬则传》。

(26)(27)(48)(49)(50)(51)《魏书·食货志》。

(28)《魏书·甄琛传》。

(29)《西京杂记》。

(30)《南齐书·褚渊附澄传》。

(31)《南史·甄彬传》。

(32)《宋书·周朗传》。

(36)《汉书·食货志下》。

(42)(43)(44)《宋书·何尚之传》。

(45)《宋书·颜竣传》。

(46)《通典·食货典九》。 (47)《南齐书·刘悛传》。

第五章

(1)(2)《隋书·食货志》。

(3)(24)(25)(26)(27)(35)(36)《旧唐书·食货志》。

(4)参见胡戟《唐代度量衡制度》,载《西北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徐殿魁《唐代开元通宝的主要品类和分期》,载《中国钱币》1992年第3期。

(5)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第29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出版;《陕西发现罕见开元通宝大钱》,载《中国钱币》1984年第4期。

(6)(7)(12)(14)(16)《唐会要》卷83,卷89。

(8)《柳河东集》卷24。

(9)(31)(32)(33)(34)《白氏长庆集》卷63,卷47。

(10)(13)《韩昌黎集》卷37。

(15)《唐会要》卷59。

(17)参见宋杰《吐鲁番文书反映的高昌物价与货币问题》,载《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18)《新唐书·权德舆传》。

(19)《唐两京城坊考》。

(20)《旧唐书·崔融传》。

(21)(22)《通典·食货典七》。

(23)《旧唐书·卢杞传》。

(28)(29)(30)《陆宣公奏议》卷12,卷8。

(37)《通典·食货典八》。

83.32%,14.56%,2.12%。鑞

第六章

(1)陆游《入蜀记》。

(2)《事物纪原》。

(3)《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4)文同《丹渊集》。

(5)(6)《直讲李先生文集》。

(7)(8)《宋史·食货志下》。

(9)《诚斋集》。

(10)《客亭类稿·重槠币说》。

(11)《历代名臣奏议》。

(12)(13)《蒙斋集》。

(14)(15)《文献通考·钱币》。

第七章

(1)(2)《金史·食货志》。

(3)《马可波罗游记》第59章。

(4)《元史·桑哥传》。

(5)(6)朱健《古今治平略》卷1。

第八章

(1)《明史·食货志》。

(2)《续文献通考》卷10。

(3)王世贞《

州史料后集·钞法》。

第九章

(1)(2)《靳文襄公奏疏》卷7《生财裕饷疏·开洋》。

(3)《清经世文编》卷26。

(4)《鹿洲初集》卷3《论南洋事宜书》。

(5)《鹿洲初集》卷14《钱币考》。

(6)《林文忠公政书·湖广奏稿》。

(7)《林文忠公政书·江苏奏稿》。

(8)《圣武记》卷14《军储篇四》。

《秦汉经济史》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秦汉时期社会经济各个部门历史活动、状态的基本内容,

了解学术界的有关探讨情况,并初步掌握该专业的研究方法。

课程纲目:

第一章 经济地理

一、秦及西汉时期的经济区域

二、东汉时期主要经济区域地位的变化

第二章 农业

一、秦汉国家的“重农”政策

二、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三、园圃业的进步

四、畜牧业的发展

第三章 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

一、国家土地所有制度

二、地主土地所有制

三、自耕农的小土地所有制

第四章 手工业

一、手工业的组织形式

二、秦汉手工业的发展成就

第五章 商业

一、秦汉商品经济的历史发展

二、商业城市的繁荣

三、市场的结构和管理制度

四、秦汉时期的对外贸易

7 第六章 货币与物价管理

一、秦汉货币

二、秦汉的物价管理制度

第七章 赋税与徭役

一、赋税制度

二、徭役制度

第八章 交通运输

一、陆上交通干线

二、水运航线

三、交通运输方式及其能力

四、交通管理制度

第九章 生活习俗

一、服饰

二、饮食

三、居住

教学参考书:

1、司马迁《史记》。

2、班固《汉书》。

3、范烨《后汉书》。

4、《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5、《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6、《居延新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7、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田昌

五、安作璋《秦汉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陈直《两汉经济史料论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朱绍侯《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2、宋治民《汉代手工业》,巴蜀书社1992年版。

13、钱剑夫《秦汉赋税制度考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钱剑夫《秦汉货币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5、马大英《汉代财政史》,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1983年版。

16、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7、王子今《秦汉交通史稿》,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版。

18、韩养民、张来斌《秦汉风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0、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魏国“共”

4、三铢钱

第三篇:中国园林史教学大纲

《中国园林史》函授教学大纲及习题

一. 课程说明

1. 课程性质:

《中国园林史》是园林学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中国园林史是研究中国园林起源、发展变迁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有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和陵寝园林,涉及有关园林的基本概念,类型划分,代表性园林和人物,风格特点,代表思想流派,园林成就和史鉴意义等。 2.课程设置目的和任务: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借鉴我国园林历史上的优秀理论、成功经验以及典型教训,在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掌握园林史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同学们的园林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3.适应专业:

主要用于园林专业,园艺、旅游等专业供参考使用。

4.课程学时与学分:

学时:

40

学分:

5.先修课程:

园林概论课,园林植物课,园林文化课等。

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1.郭风平主编. 中国园林史.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2.8

2.郭风平、方建斌主编.中外园林史.北京.中国建材出版社.2005.8

参考书目:1.周维权著.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12

2.安怀起.中国园林史.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7

3.郦芷若、朱建宁著.西方园林.河南科技出版社.2001.6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运用课堂讲授和提问的方法,配合课后作业及思考题,以加深学习理解。

8.考核方式:

以闭卷考试为主,平时考察成绩为副,考试成绩占80%,考察成绩(包括平时作业、考勤和提问成绩)占20%。

9.课外自学要求(作业要求)

课外要求阅读有关园林史的参考教材、论著和学术论文,按时完成思考提和作业。 二.教学基本要求和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讨论和思考,要求同学们达到以下水平:

1.对园林和中国园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类型、基本性质与功能、基本要素等有较全面的准确的理解;

2.对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划分、三大园林体系的风格特点及园林历史阶段的形成有一个基本了解;

3.基本掌握中国园林起源、发展、演进、分化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流派、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背景;

4.熟练掌握每个历史时期代表性优秀园林的名称,园主人,造园专家,风格特点,园林布局或者取得的园林成就。

5.对中国园林历史文献类型有概括的学习了解,重点掌握代表性历史文献。

6.学习园林史,要怀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态度,把所学园林史知识运用到造园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

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主要有园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及其风格特点,中国园林的历史发展变迁极其主导因素,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园林风格特点、结构布局和杰出成就,中国陵寝园林历史渊源、地理分布、典型园林的风格特点,另外结合园林教学、科研和实践环节探讨园林构成要素和园林历史文献等利用问题。

第1章 绪 论

一、基本内容

(一).关于园林的基本概念问题

1. 园林及中国园林概念 2.园林形成背景3.园林性质与功能4. 园林类型5.园林基本要素

(二).关于世界园林体系问题

1. 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依据 2.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三).关于园林史问题

1. 园林史定义2. 世界园林历史阶段划分3 .中国园林历史阶段划分

二、学习要点

1、了解中国园林史分期和中国园林类型划分;

2、理解中国园林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3、掌握中国园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4、了解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基本风格。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使同学们如何准确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概念,难点是三大园林体系风格特色及其历史阶段划分问题。

四、复习思考题

1、 中国园林概念应如何界定?

2、 按从属关系划分,中国园林可以划分为那几种类型?

3、 浅析中国园林的基本特点?

4、 试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基本风格? 第2章 中国园林的雏型——囿(夏—春秋战国)

一、基本内容

(一)夏商宫室

1. 上古宫室2. 囿的出现3. 夏商宫室记录

(二)西周宫室园囿制度的完备

1. 囿人分职定责 2. 囿、台、沼的完美结合 3 .城郭建筑的确立 (三) 春秋战国从囿向苑的转变

1. 影响园林从囿到苑发展的思想流派 2. 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 3. 秦咸阳宫苑

二、学习要点

1、理解囿的基本含义和作用;

2、了解西周王城规划的基本内容极其深远影响;

3、区分文王园林各自的风格特点;

4、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影响园林发展变迁的思想流派;了解各国代表性建筑“台”。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准确理解囿的涵义,掌握影响中国园林从囿到苑的重大转变中其关键作用的三大思想流派,难点是早期宫室建筑规划和城郭制度问题。

四、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囿?,它有哪些作用?

2、简述周代的城郭制度内容及其对后世皇家宫室布局的影响。

3、谈谈文王三园(囿、台、沼)的基本内容和园林意义。

4、试述春秋战国时期影响中国园林从囿到苑发展转变的思想流派。

5、指出下列苑台的时代、割据国家、所在地和园主人: 姑苏台

荆台

章华台

第3章 中国园林的形成——苑

一、基本内容

(一). 秦皇家园林

1. 取法于天的咸阳故城 2. 皇室宫馆 3. 秦皇御苑 (二).两汉皇家园林

1 先秦方术神仙传说对皇家园林的影响 2. 长安宫苑 3. 洛阳宫苑 (三). 两汉私家园林

1.王侯官僚的苑囿 2. 富豪巨贾苑囿 3. 文人宅园 4. 隐士、隐逸思想对园林的影响。

二、学习要点

1、 准确理解“取法于天”的咸阳宫苑规划思想;

2、 熟悉秦汉时期代表性宫苑;

3、 理解先秦神仙方术传说对皇家园林的深远意义;

4、 能了解两汉的代表性私家园林。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秦汉皇家园林的法天指导思想,掌握建章宫、上林苑的园林基本布局、风格特点及其对后世皇家园林的重要影响;难点是准确理解秦汉时期出现的隐逸思想及其对后世园林的影响。

四、复习思考题

1、简述秦咸阳宫苑规划的主导思想。

2、先秦神仙方术关于蓬莱昆仑的传说对中国园林分别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

3、解释:阿旁宫

兰池宫

上林苑

4、试述建章宫园林布局、风格特点及对后世皇家园林的影响。

5、列举两汉时期私家园林中的代表性园林。

第4章 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

一、基本内容

(一). 皇家园林

1. 邺都园林 2 .洛阳园林 3. 建康园林 4 .长安园林 (二) 寺观园林

1. 寺观园林兴起的历史原因 2. 城市寺观园林 3. 郊野寺观园林 (三) 私家园林 1.北方的私家园林 2. 南方的私家园林

二、学习要点

1、了解邺都铜雀园;

2、熟悉金谷园、谢灵运园;

3、理解芳林园的布局和曲水流觞含义;

4、掌握寺观园林的选址条件、基本类型,懂得它的历史意义。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有代表意义的皇家园林如铜雀园、芳林园、西苑的基本格局和风格特点,寺观园林的选址条件及其对风景名胜开发的意义;难点是庄园型私家园林风格特色及南北私家园林(庄园)的异同点。

四、复习思考题

1、简介邺都铜雀园,并联想一首怀古诗。

2、结合曲水流觞景题,谈谈芳林园的布局和游观价值

3、谈谈早期寺观园林的选址条件、基本类型及其对我国风景名胜开发的意义。

4、金谷园的基本内容和特色有什么?

5、谢灵运园的造园成果有哪些?

第5章 中国园林的写意化

一、基本内容

(一)皇家园林1. 长安皇家园林2. 汴梁皇家园林3. 洛阳皇家园林4. 临安皇家园林 (二) 寺观园林1. 寺观园林从世俗化到文人化2. 长安寺观园林3. 洛阳寺观园林4. 汴梁(东京)寺观园林5. 临安寺观园林

(三) 私家园林 1. 长安私家园林 2 洛阳私家园林 3 临安私家园林 4 浣花溪草堂 5 庐山草堂 6.沧浪亭7. 唐宋文人园林(写意山水园林)

二、学习要点

1、了解唐长安宫苑和离宫别馆;

2、熟悉寿山艮岳园林;

3、了解西湖整治过程;

4、掌握唐宋时期代表性文人园林及其基本内容和风格特点;

5、知道长安八景、西湖十景的景题名称;

6、熟练掌握文人园林风格特点及其意义。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掌握代表性文人园林的布局、风格特点和园林成就,难点是如何区分皇家园林、寺观园林、文人园林风格问题。

四、复习思考题

1、唐长安城的三大内和大内三苑各有哪些?

2、列举唐代离宫别馆中的代表性园林。

3、试述寿山艮岳的园林布局、风格特点、园林成就及其历史影响。

4、宋徽宗、梁师成在寿山艮岳园林中各有什么贡献?

5、唐宋时期哪些历史名人对西湖风景整治做过什么贡献?

6、解释:辋川别业

履道坊园

庐山草堂

平泉庄

浣花溪草堂

沧浪亭

7、论述文人园林的风格特点及其借鉴价值。

8、分别写出长安八景、西湖十景的景题。

第6章 中国园林的成熟

一、基本内容

(一) 皇家园林 1 大内御苑 2 行宫御苑 3 离宫御苑 (二)寺观园林

1 北京寺观园林 2 江南寺观园林 3 西南寺观园林 4 西北寺观园林 5 藏传佛寺园林 (三) 私家园林 1 私家园林融合与分化 2 北方园林(以北京为例) 3 江南园林 4岭南园林

二、学习要点

1、观察北京故宫、西苑的变迁,了解明清大内御苑概况;

2、区别清代的离宫、行宫,熟悉“三山五园”;

3、掌握元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区代表性寺观园林各自的基本特点;

4、了解北京地区代表性私家园林、扬州四大名园、粤中四大名园;

5、深入理解苏州代表性园林、无锡代表性园林;

6、熟练掌握三大地方园林的风格特点,理解其形成原因;

7、知道燕京八景变迁状况。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关于皇家大内御苑、离宫行宫的代表园林,寺观园林的选址特色,三大地方园林的代表及其风格成就,难点是弄清私家园林分化形成三大地方园林的历史背景。

四、复习思考题

1、 明代的大内御苑有那几处?清代的行宫离宫各有那些代表性园林?

2、

简述圆明园的简史、规划布局及其造园成就。 3 、 谈谈颐和园的简史、布局和风格特点

4、 元明清时期北京地区代表性寺观园林有哪些?

5、 分析圆觉寺、太素宫、普宁寺、乌尤寺的选址特点。

6、

浅谈罗布林卡园林的简史、布局及其风格特点。

7、 比较勺园和清华园的风格特点。

8、 列举明末清初扬州四大名园,清中后期粤中四大名园。

9、 苏州拙政园、网师园、留园各自布局和风格特点是什么? 10 、寄畅园有什么风格特点?

11、三大地方园林各自的风格特点有什么?形成因素都有哪些?

12、分析余荫山房园林的布局和风格特点。

13、写出燕京八景的景题名称。

第7章 中国陵寝园林

一、基本内容

(一) 陵寝园林概说

1 墓葬制度的渊源替嬗 2 帝王陵寝制度 3 帝陵的命名 4帝陵的选址 5 陵寝园林的风格特征

(二) 关中陵寝园林

1 黄帝陵 2 秦始皇陵园 3 西汉陵寝园林 4 唐陵寝园林 (三) 北京陵寝园林

1 金陵寝园林 2 明十三陵 3 清陵寝园林 (四) 其他地区陵寝园林

1 洛阳陵寝园林2 南京陵寝园林3 西夏王陵4 炎帝陵

二、学习要点

1、了解陵寝园林渊源递嬗及其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

2、了解风水理论在陵寝园林中的应用;

3、熟悉陵寝园林建筑小品;

4、掌握明十三陵园林规划布局特点;

5、知道汉、唐、明、清有哪些代表性陵寝园林。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关于陵寝园林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各地区代表性陵寝园林的布局及风格特点,难点是如何把陵寝园林解释为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陵寝园林属于中国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中原地区没有坟丘以前,人们如何区别墓主?

3、解释:石碑

华表

石像生

4、列举陕西关中代表性陵寝园林的时代、园名、园主。

5、简述明十三陵园林布局及其风格特点。

6、指出清东、西陵各陵园名和园主。

第8章 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

一、基本内容

(一) 园林建筑艺术

1 园林建筑的历史沿革 2.园林建筑类型及装饰 (二) 掇山叠石

1 掇山总说.2 掇山种类3 叠石4 选石 (三) 理水

1 理水总说 2 理水手法 (四) 园林动物与植物

1 动物 2 植物 3 园林植物小品

二、学习要点

1、了解中国园林几种主要观赏建筑的历史、造型及其作用;

2、知道堆石形体和点石方法,掌握理山谷的方法;

3、熟悉中国园林的理水方法和作用;

4、深入理解动、植物的象征手法在中国园林中应用;

5、熟练掌握中国园林植物在园林中的配置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关于中国园林建筑类型的区分和识别,掌握掇山叠石和水体布设的方法和技巧,熟练运用动、植物的园林培植方法和艺术;难点是园林要素的传承和发展问题。

四、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动物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因素?

2、简述亭的历史和主要造型种类。

3、解释:廊

4、列举中国园林建筑中屋顶造型的主要种类。

5、掇山分为哪几种,点石手法有什么?

6、错断山口是何意思?

7、简述中国园林的理水手法。

8、举例说明园林植物的配置方法。

第9章 中国园林历史文献

一、基本内容

(一)造园理论文献

1.《园冶》 2.《一家言》 3.《长物志》 (二)园林花木文献 1.《洛阳花木记》2.《群芳谱》3.《花镜》

(三)山水园林游记 1.《洛阳伽蓝记》2.《洛阳名园记》3.《关中圣迹图志》

(四)间接园林文献 1.《元和郡县志》2.《辋川集》3.《古今图书集成》4.《林泉高致》

二、学习要点

1、了解中国园林文献类型;

2、理解明清时期中国园林规划设计原则、以小见大的造景方法及其借鉴意义;

3、熟悉代表性园林历史文献的基本内容。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正确理解中国园林历史文献类型,对一些代表文献要弄清作者、时代、体例和基本内容,掌握重要的园林理论出处及其深刻涵义;难点是准确理解和运用中国园林历史文献。

四、复习思考题

1.中国园林历史文献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2.解释:“景到随机” ;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一卷代山,一勺代水” 3.举出下列文献的作者与时代:

《园冶》

《洛阳伽蓝记》 《一家言》

《洛阳名园记》 《长物志》

《关中胜迹图志》 《洛阳花木记》

《辋川集》 《群芳谱》

《元和郡县志》 《花镜》

《古今图书集成》 《千里江山图》

《林泉高致》 《营造法式》

《木经》

第四篇:《中国秘书史》思考题参考答案 wode

第一章 中国秘书工作的起源

1.简述我国秘书工作的起源过程。

答:我国秘书工作孕育于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萌发于夏朝,形成于殷商。

我国部落联盟的昌盛时期,已经形成了社会组织的领导部门,有了原始文字、原始的公务活动记录,有了专事记录的人员,出现了秘书活动。那一时期也就成为我国国家秘书工作的孕育时期。

夏朝已有了公务文书和宫廷档案,并有了以此为主要业务的官员。由于有关夏朝的记载甚少,至今尚难断定其秘书工作已经形成。但是,秘书工作已在夏朝萌发。

商朝已有了不同名目、不同职掌、不同层次的史官,商朝末年建立起了我国最早的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有了甲骨文书,文书档案工作起步。因此,我国的秘书工作从部落联盟昌盛时期孕育,经夏朝萌发,至迟在殷商已经形成。 2.简述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的产生及影响。

答:商朝末年,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展、人口的激增,国事日趋繁忙。作为辅助管理者的秘书也相应增加了,他们需要被组织起来,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才能有效地处理各方面事务,这样,就促使了专门秘书机构的产生。据甲骨文和金文记载,商朝末年,朝廷中出现了秘书机构——太史寮,其主官称太史,下隶有层次不同、职掌各异的史官,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商王的册命及祭祀等事宜,其结构虽然简单,却是至今我国历史上最早诞生的中央秘书机构。 3.简述甲骨文书。

答: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熟的古文字。甲骨文书是商王室用甲骨文写下的,记录以商王室的各种活动的文书,已初步具备文书的基本要素。

4.试分析“管理”与“文字”两大条件对秘书工作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答: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表意的工具,也是书写文书的先决条件。文书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材料,它只有在文字出现后才可能产生。各文明古国的进化史都证实了这一点。公务文书需要有人拟制、处理、传颁、保管,由此产生了以文书工作为主要业务之一的秘书和秘书工作。因此,文字和公务文书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一个社会条件。国家出现后,统治者为了发号施令,指挥国事,必须使用文书,因而产生了国家公务文书。

随着部落联盟活动地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多,事务的增加,领导部门仅靠语言已经难以实施管理。因为,语言难以准确、及时地传遍整个部落联盟,一些重要的约定、经验、大事也难以依靠语言而准确、长久地留存下去,语言在空间上不能传于异地,在时间上不能传于异时。因此,必须运用文字,借助于文书以代替口语,才能实施管理。这样,原始文字开始被运用于公务活动中,对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进而推动秘书工作的发展。

5.从商代史官的分工分析现代秘书的职能分工。

答:商朝的史官名目众多,有十几种,已经分成不同层次、不同职掌,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贞卜史官,祭祀史官,作册史官,记事史官。这四类史官中,就作用而言,贞卜史官、作册史官偏重于在政务方面为商王服务,这更像现代的行政秘书,祭祀史官、记事史官则偏重于处理事务,类似于现代秘书的日常事务的处理、办事的能力。其中作册史官和记事史官的职能与现代秘书人员最为相近。

古代史官的职能反应到现代秘书所具有的职能:办文、办会、办事。秘书还具有信息管理、调查研究、会务工作、公文处理、档案管理、信访工作、沟通协调、辅助决策等职能。

第二章 两周的秘书工作

1.简述两周中枢秘书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答:西周时期,中央秘书机构太史寮是一个辅助机构,起着参谋咨询、处理日常事务的作用;对下属职能部门而言,它是一个综合性机构,凡各种请示、报告均须先通过它上达中央政府,它起了中央政府和下属部门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卿事寮以太史寮为辅助部门,作为与下属联系的秘书机构。西周的诸侯国、地方州府,闾府官署也有了秘书机构,秘书工作在全国范围已初步建立,说明了秘书机构是政府机构不可缺少的辅助性部门。 2.简述周代的“史官文化”。

答:先秦的史官作为我国秘书的鼻祖,表现出时代特点,有的特点被日后历朝的秘书官员发扬光大,成为传统。概括起来,他们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宗教色彩由浓至淡,史官的分工、分层次由浅至深,产生了职业道德,形成了职业个性,文化素质优秀。

春秋初期,情况发生变化,史官地位衰落,新秘书官职出现,大批士加入秘书队伍。这些都说明,我国秘书工作的初创时期,秘书是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优秀分子,表明了秘书工作的重要性和其职业要求的严格性。 3.谈谈古代公文产生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答:西周时,为了适应国家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管理的需要,已经出现了一个由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三类文种组成的配套的文书体系,这一分工明确的文书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所以,西周是我国文书工作史上一个重要的开拓时期。

1

同时,文书用印制度保证了文书的有效性、严肃性,防止了公文被伪造,加强了对文书的管理和控制,是文书工作也是秘书工作中的一大进步。

4.分析“士”担任秘书的积极意义。

答:(1)春秋战国时期,大批士加入秘书行列,壮大了秘书队伍,为原有的秘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了秘书工作的质量,开创了秘书工作的新局面。

(2)对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秘书的地位和声誉。

(3)使古代秘书工作中文书档案和参谋咨询业务相对分离为独立性较强、各由专门秘书承担的两大部分,对日后的秘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简述西周的社会调查制度及影响。

答:社会调查是行政决策的基础,是秘书机构的一项重要业务。西周统治者在立国伊始的一些做法,事实上建立了社会调查制度。西周的社会调查工作由专人总管,由多种人员承担调查,调查的时间、方法、情况的上报、汇集都有规定,形成一套较严密的制度。社会调查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的各个角落,是对社会现状的综合调查。明智的统治者可以从中“知天下”,觉察到隐伏的危机,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来缓和矛盾、安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意义:(1)西周进行的规模如此之大、范围如此之广、时间如此之长的社会调查,是我国古代国家管理工作中的一大创举。它所以能实行并长期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级政府中普遍设置了秘书,行人是中央政府的秘书官员,将调查情况从乡、邑、国上报天子的工作,也由各级秘书承担,所以,这又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一大创举。(2)这一制度除了被东周继承,直到西汉还在实行,这说明我国秘书有着注重社会调查,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以供领导者决策参考的优良传统。 3.谈谈古代公文产生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答:西周时,为了适应国家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管理的需要,已经出现了一个由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三类文种组成的配套的文书体系,这一分工明确的文书体系一直沿用至今。所以,西周是我国文书工作史上一个重要的开拓时期。

同时,文书用印制度保证了文书的有效性、严肃性,防止了公文被伪造,加强了对文书的管理和控制,是文书工作也是秘书工作中的一大进步。

4.分析“士”担任秘书的积极意义。

答:(1)春秋战国时期,大批士加入秘书行列,壮大了秘书队伍,为原有的秘书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观念、新思想,提高了秘书工作的质量,开创了秘书工作的新局面。

(2)对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秘书的地位和声誉。

3)使古代秘书工作中文书档案和参谋咨询业务相对分离为独立性较强、各由专门秘书承担的两大部分,对日后的秘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章 秦汉的秘书工作

1.简述秦汉中枢秘书机构的确立和演进。

答:秦汉中枢机构的演进是从丞相府到尚书台。

秦朝以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为政府的中枢机构,其秘书工作以丞相府为主,御史大夫寺为辅。至汉代先后经历削弱相府、起用尚书,而后设立尚书台。尚书台的设立,标志着新的秘书机构形成,最终尚书台取代相府,成为皇帝的办公厅。这标志着从汉武帝开始的将相府的秘书职能转移至皇宫的任务已经完成。 2.简述秦汉秘书的选拔与任用。

答:自秦朝始,秘书官吏列入封建王朝的文官系统,其选任途径也类似于文官选用方法。秦朝中央政府的重要秘书官员,其来源一是从开国功臣中选用,二是从六国旧部中招用,中央各部门及地方郡府的一般秘书,则通过学校培养、输送。地方政府的秘书官吏则用试吏法简选出来。

汉朝吸取了战国以来选士的经验,建立了一套选用官吏的制度,除了皇宫中的重要秘书(如中书令)和外朝的高级秘书官员(如御史中丞)由皇帝直接任命以外,各级秘书大多通过察举、征召、辟除等途径选任。汉武帝在中央开办太学的同时,还诏令全国各地的郡(国)仿照太学,兴办官学,培养人才,其中不少人被委任为地方官衙中的秘书官吏。 3.简述秦汉秘书的考核制度。

答:(1)秦朝的“五善”、“五失”考核法

秦统一天下后,在“明主治吏,而后治民”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对官吏,包括对秘书官吏的考核标准。“凡为吏之道,必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恶无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这是对官吏的原则要求。为便于理解和落实,秦朝政府又把这些原则要求分解为必须遵守的“五善”和必须防止的“五失”。

2

(2)汉朝的“常课”和“集簿”

汉朝规定,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官要对其所属的秘书官吏每年考核一次,称“常课”或“小考”,每三年一次“大课”,即大考核。县的秘书官吏由县令(长)考核,“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即对县丞以下吏员,考核其实绩,予以记录,这种记录称“集簿”。 根据考核的结果实行赏罚。可见,汉朝已经建立起了对秘书官吏由各级主官定期考核的制度,较秦朝进步了。 4.结合尚书台取代丞相府的过程分析中枢秘书机构变更的主要原因。

答:汉代时,丞相的地位有所提高,丞相府也演变成为政权实体,为了巩固统治,汉武帝开始削弱抑制丞相的职权,并设立尚书台。丞相府被尚书台逐步取代的过程,说明封建社会中,皇帝设置秘书机构的目的是集国家大权于一身,保证其实行君主独裁。一旦该秘书机构职权扩大,威胁到皇权,皇帝就予以抑制、削弱,或直接解散,重新设立一个听命于他的新的秘书机构。 5.结合“学校培养”谈谈学校教育对秘书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答:(1)汉武帝时,为了培养官员创办了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员,儒学五经为教材,以统一学员思想,传授历代兴亡得失及理政经验。学员称博士弟子,或从民间优秀青年中选拔,或是郡县选送的优秀青年官吏,或是皇亲国戚、高官的子弟。

(2)汉灵帝光和年间,还设立了鸿都门学,专门教授辞赋、书法等,毕业后授官,其中不少人被用为秘书官员。这是古代第一所设有书法课程的高级学校,它对提高秘书的书法水平和文书的书法质量有积极作用。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秘书工作

1.简述魏晋南北朝中枢秘书机构的演变及职能。

答: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一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中枢秘书机构演进的过程,其基本线索就是:以中书省取代尚书台,设门下省分散中书省之权,初步形成了中书、门下、尚书三个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的秘书机构。

(1)设中书省替代尚书台。中书省起初的职责是“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即负责起草诏命、记录朝廷大事,拟制文书,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后来,随着业务日繁,中书省要负责21方面的事务,直接与行政中枢尚书省的各曹对口,渐渐发展为规模很大的朝廷的“办公厅”。

(2)设门下省分中书省之权。门下省在皇帝左右议论大政,出宣诏命,办理交付事项等。这样,门下省就分掌了中书省的一部分秘书工作,分散、限制了中书省的权力。

2.简述曹操、诸葛亮任用秘书的原则及方法。

1)曹爱才敬才,不计私怨,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广纳天下之士,而且知人善任,根据这些人才的特长,分别将其用为不同类型的秘书。 (2)诸葛亮用人不注重门第资历,只要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者,一律任用,任人唯贤。诸葛亮的用人之道别具一格,在任用之前,从七个方面进行考察:一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是“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是“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是“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五是“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是“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是“期之以事而观其信”。诸葛亮除了要求秘书忠于职守以外,还非常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为此,他专门建立了“参署”制度,让秘书能充分发表意见,实行“纳言之政”。“参署”制度的主要内容有三条,即“违覆”、“直言”、“进人”。

3.简述“九品中正制”及“寒门掌机要”。

答:(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包括各级秘书官吏)的基本制度是自曹丕起始的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中正制”是曹丕称帝后,根据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设立的,即令中央的一些官员兼任其原籍所在州郡的中正,根据“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的原则,察访本州郡的人才,列为九等,以备选用。

(2)九品中正制设立的原意是为了网罗天下贤士,为国所用。然而,它很快就演变成以门第划分等级,按等级高低授官的腐败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官都由门第显赫的世族担任,这些人垄断各级政权,而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只能充任僚属和低级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状况。这一腐败制度使大量人才受到压抑、埋没,没有机会理政。担任高官的世族往往自鸣清高,不屑从事具体事务,且常常身兼数职甚至数十职,实际上连一职也不能胜任。所以,这一时期,在公府和地方政府中,主官位尊而大权旁落,秘书位卑而权力膨胀,形成了名实相反的主从关系。造成了“寒门掌机要”的状况。 4.试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笔分途”对现代公文写作的影响。

答:(1)“文”即文章、诗赋,必须有情辞声韵。(2)“笔”即包括公文在内的各种应用文体,不需要有韵,也不必具有文采,只要直叙,着眼于述事达意、施于实用,凡表、奏、书、檄都称“笔”,它有一定的格式。(3)“文”、“笔”之分,说明公文写作已经成为一门专门技能,有独特的要求、规格。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公文的质量,是文书工作史上的一大跃进。 5.魏晋南北朝时期主官与秘书的关系对我们当今的秘书工作有何启迪?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群雄角逐,帝王和权臣都重视招揽秘书人才;同时,秘书人才也纷纷择主而事之,佐主建功立业。由于小国林立,秘书如不被信任,就会投奔他处。因此,谁能延揽、使用众多的秘书人才,事业就能兴旺发达。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处理好主官与秘书人才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发挥秘书的参谋、助手作用,就成为统治者着力探讨的问题。在这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当数著名政治

3

家曹操和诸葛亮。

主官和秘书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只要有主官,就会有为其服务的秘书,主官决定着秘书的存在;秘书的职责是协助主官领导好全局性的工作,作为得力助手,帮助主官建立、巩固功业,在这个意义上,主官离不开秘书,秘书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主官的存在。因此,主官只有尊重、信任、了解秘书,量才使用,才能发挥秘书的助手作用;秘书只有了解主官的个性、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才能互相协调、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第五章 隋唐的秘书工作

1.试分析隋唐“三省分权、三省并重”的意义。

答:隋唐形成的“三省并重”、“三省分权”的中央决策机构设置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制建设上比较合理的安排。三省之间,合中有分,分中也有合,相互制约,同时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对皇帝的专权滥用也的一定的制约作用。 2.试分析科举制对隋唐秘书选拔的影响。

答:从科举考试中选用文化水平高、娴于辞令、工于书法、文理优长、办事能力强的士人为秘书,无疑提高了秘书的素质,有利于提高秘书工作的效率。经过这样的选拔,不少人被任用为各级各类官府中的秘书,不但提高了秘书的素质,也提高了秘书工作的效率。 3.试分析隋唐秘书的素质。

答:(1)文化修养很高,(2)尽心尽职,严守制度,(3)应变能力强。 4.结合唐代的政事堂,谈谈秘书部门发挥“协调”作用的重要性。

答:(1)唐代的宰相是由数人组成的一个班子。因此,对军国政事的处理需要一起商议决策。唐初,三省长官在一起商议政务的场所称为政事堂,最初设在门下省,后挪至中书省。由于“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议,纷纷不绝,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可见,政事堂是为了协调中书省和门下省之间出令与封驳之间的关系而设立的。

(2)唐代的宰相都是兼职,在政事堂是宰相,回到各部门则是本司的长官。玄宗开元年间,“宰相数少,始崇其任,不归本司”,于是宰相成了专职,政事堂成了宰相们专门的办公机构。宰相在政事堂处理日常事务,以发堂帖为基本手段。堂后主书是为宰相们办理堂帖事务的秘书。

5.结合唐代秘书的工作谈谈秘书就如何发挥参谋作用。

要点提示:从如何促进工作开展角度论述。

第六章 两宋的秘书工作

1.简述宋代中枢秘书机构的组成。

(1)宋仿照唐朝,设有中书、门下两省,在宫外也设有中书、门下两省,称后省或外省,仅有虚名,并无实职,导致官制十分混乱。 (2)国家的政务归宫内的中书、门下两省处理,军务则由枢密院处理,财政归三司(亦称计省)处理,三者鼎立,彼此独立,而大权则集于皇帝一身。直至神宗元丰年间改革官制,才沿袭唐制,权归后省,并撤销三司,其职权移于尚书省的工部、户部。南宋建炎年间,又将中书、门下两省合并为政事堂。

(3)这样,中央秘书机构的职能就由政事堂、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和枢密院分别兼行。 2.简述宋代信访机构的设立及特点。

答:宋代的信访机构有鼓院、检院。宋仿照唐代匦使院,设立鼓司,受理天下投书。景德四年(1007)改称登闻鼓院,简称鼓院,由谏官主判。元丰改制后,隶司谏、正言。院门前置有匦,供投书之用,凡有关朝政得失、军事机密、陈乞恩赏、理雪冤滥以及奇方异术的上书,不属于官府正常往来又无成例可呈皇帝的文书,均可投入匦内。凡吏民投书鼓院被拒绝,或感到处理不公,可再向检院投书。检院门前也置有匦,收到投书后,如事关紧急,即日就上呈皇帝,一般上书则每五日呈进一次。天圣七年(1029)又另置匦函,命御使中丞为理检院使,处理屡经申诉而未得到明辨或事关机密的投书。

宋代设立的鼓院、检院各自独立,且有层次的不同,从鼓院到检院,给臣民上书提供了多次机会,加大了信访工作的范围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访工作的准确性,是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一大进步。 3.简述宋代秘书的选拔方式。

答:宋代秘书的主要来源为从科举考试中录用,和由地方官员自行聘任或从下级官府中提升。

宋代,科举取士的名额比唐代大大增加,其中被任用为秘书的不少,有的被直接派往皇宫和中央政府任秘书。另外,宋代还强调从基层提拔秘书官吏。

4.试分析宋代秘书的民族气节及其影响。

答:(1)宋代的秘书官员除了具有隋唐秘书官员的基本素质以外,最突出的一点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气节。忠君和忧国思想,崇尚民族气节,反对外族屈膝求和,主张抗敌,渴望收复失地,恢复大宋河山,这是宋代,尤其是南宋秘书的一个鲜明特点。

(2)南宋的秘书官员在民族危难之际,置个人生死荣辱于度外,以各种方式反对屈膝求和、主张抗敌复国的民族气节是令人钦佩的。

4

当然,他们的着眼点只是为了赵宋封建王朝的复兴,况且,古代的民族和国家的概念与今天有所不同,这是需要分清的。 5.为什么说隋唐两宋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

答:在宋代,朝廷三省中的秘书机构专门化,形成为系列;皇宫秘书机构翰林学士院继续发展;信访机构演进为鼓院、检院两个系统;秘书的选拔制度更趋专业化;文书、档案工作全面分离,秘书工作制度较唐朝又有发展。因此,两宋与隋唐一样,是秘书工作的成熟时期。

第七章 辽金元的秘书工作

1.简述辽朝秘书机构设置的特点。

1)辽境内民族众多,为了适应统治的要求,其中央政府分为“辽官”和“汉官”两大系统。“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2)辽官系统称为“北面官”,汉官系统称为“南面官”。北面官治理契丹居民,系根据契丹族原有制度设立。南面官治理汉族居民,系辽占据部分中原地区后,仿照唐宋制度建立的。统治中枢设在北面官。北面官的各级机构又分为北院、南院,如南、北枢密院,南、北宰相府,南、北大王院,南、北宣徽院等。 2.简述金朝的“急递铺”制度。

答:金朝文书工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设立了快速传递官方文书的急递铺制度。王朝已设有提控急递铺官,掌管急递铺事务。在军马要道上每十里设置一铺,以铺头一人为首,辖有铺兵三人,由所辖军的射粮军内选用。铺兵传递公文时腰系响铃,乘快马,规定每天必须行驰三百里。急递铺制度大大提高了公文传递速度,为元以后各朝所沿用,是对文书工作的一大贡献。 3.简述元朝的中枢秘书机构及其职能。

答:元朝中央政府的秘书中枢在中书省内。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往往以太子充任),有左、右丞相(以右为上),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省内的专职秘书机构有参议府、承发司、管勾司、检校司、照磨所、时政科。 4.综述元代的“吏治”问题的产生及其影响。

答:元朝的官制设置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带有强烈的种族歧视政策,二是出现了无文化者、低文化者领导高文化者的特殊现象。 由于民族文化与历史的原因,蒙古人与色目人缺少治政的才干。他们处理政务的基本法则是以旧例为准,而为他们提供这种旧例并将之援引至政务处理之中的,恰恰又是那些精通文墨、长于吏事的低级秘书,其主体是汉人。官员的腐败无能,秘书吏员的权重,导致秘书吏员舞弊现象丛生。吏治的腐败倾向引起了统治者的注意,使之开始严格选拔秘书官吏。 5.试分析多民族文化融合对秘书工作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1)辽、金、元是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地方或全国性政权。

(2)少数民族在入主中原后,努力吸取汉族政权的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生产方式及文化,加速了向封建化过渡的进程。因此,他们的秘书工作既带有原有的痕迹,又糅合了唐、宋的一些经验,表现出两者混合的特点。

(3)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秘书工作水平从总体而言明显不及唐宋,但在某些方面有所创造,如不同地区的行政管理,金朝创设了传递紧急文书的急递铺制度,元朝则在秘书官吏的选拔、文书档案工作制度和公文传递制度方面颇有建树,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八章 明朝的秘书工作

1.简述明朝中枢秘书机构的名称及职能。

答:明朝中央秘书机构主要有内阁、六科、通政司、司礼监、文书房。

内阁:批答各处上呈的奏章,提出初步处理意见,草拟诏令,再进呈皇帝裁决,宣宗时,内阁的地位升居六部之上,类似于唐宋的政事堂。大学士称阁老,但是一切受命于皇帝,无决策权,是皇帝的高级顾问和秘书。

六科:六科集唐宋门下省、起注院的责任于一身,既辅助皇帝处理公文,又有权封驳弹纠六部、督促、催办六部处理公文,兼记注皇帝圣旨,职掌颇宽,有秘书机构的性质,皇帝依靠它实现对各部的领导和控制。

通政司:集南北朝通事舍人、唐代知匦使、宋代通进银台司的职责于一身,是中央政府总的收文机构,也是皇帝与朝野联系的咽喉之处,可以充分发挥沟通上下的作用,尤其让来自下层的情况能畅通无阻地直达皇帝。

司礼监:帮助皇帝阅读奏章,弄清其中心意思后向皇帝扼要奏告,从而演变成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

文书房:为皇帝草拟文书,凡司礼监的太监必须从文书房中选用。文书房类似翰林院,而司礼监则类似内阁,但是,其职权往往大于学士。 2.明朝档案工作与前朝相比有哪些进步?

答:明代重视档案库的建设和加强档案库的保卫工作,以及防止档案损毁,保证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提高档案的保存年限,专业性、技术性比前代增强,这些标志着明代的档案工作已趋于完备。 3.简述明朝宦官秘书机构及其危害。

答:明朝宦官秘书机构有司礼监和文书房。司礼监是明代皇宫内由宦官组成的内侍机构之一;文书房是与司礼监密切相关的皇宫秘书部门,设有掌房十员,以太监充任。太监组成的司礼监和文书房成为皇帝的亲信秘书机构,危害是使太监干预政事达到历史上登峰造极的

5

地步,甚于东汉及唐代,给明朝政治造成极大的破坏,是导致明王朝崩溃的一大原因,也是封建制度趋于没落的一个标志。 4.明朝抑制“文牍主义”对如今的秘书工作有哪些经验教训?

要点提示:从制度建设的角度入手,论述如何防范这一问题。 5.试分析“皇权”与“相权”之争对秘书工作的影响。

答:明朝立国之初,中央政府机构沿袭元朝,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政务中枢,置左、右丞相。朱元璋认为宰(丞)相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可能越权,因此,取消中书省,下令永远不准再设丞相。从此,秦朝以来的丞(宰)相一职遂被取消。朱元璋以皇帝兼行宰相职权,直接处理国务,设六部作为处理中央政务的中枢,由六部尚书分任国务,各自对皇帝负责。这一方面造成了皇权高度集中,封建君主专制进入了最高阶段;另一方面,导致皇帝亲自处理的政务数量剧增,忙得早朝外又增设午朝,仍忙不过来,只得设立阵容强大、数量众多的秘书机构,协助他处理政务,从而推动了秘书工作的大发展。

第九章 清朝的秘书工作

1.简述清代中枢秘书机构的演变。

答:清代的中枢秘书机构内阁经历了一个从文馆到内三院、从内三院到内阁、旋又复称内三院,后再次改称内阁的发展演变过程。 2.简述清代军机章京的选拔和人员素质。

答:选拔:初期,由军机大臣从内阁中书及六部司员中选取任用,后规定了严格的选用程序:先由中央政府各衙门保送;再由军机大臣进行考试,合格者由军机大臣带领谒见皇帝,称“引见”;最后,由皇帝亲自决定是否任用。

人员素质:第一,品德良好,相貌端正。第二,年富力强,精明强干。第三,撰稿迅速,书写端正。第四,聪明敏锐,办事谨慎。第五,必须是普通官员。 3.简述清代的“幕僚”。

答:幕僚盛行的原因:从幕主方面来讲,清代府、县都仿照中央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办事,原先的秘书逐渐担任六房具体事务,使辅佐人员减少,需要补充,这是幕僚盛行的一个原因。其次,对秘书吏员的业务要求大大提高了。再次,主官对书吏大多存在戒心,地方官员多不愿用书吏,而另辟蹊径,延揽幕僚来代替之。从幕僚方面来讲,一是为求取出路,二是迫于生计。

幕僚的工作职责:第一,参与筹划、出谋献策,是幕主的智囊。第二,草拟章奏、文移,管理档案。第三,监督、约束书吏。第四,审理、仲裁民事案件。第五,核查、征收田赋税粮。掌理此项工作的幕僚被称为“钱谷师爷”,简称“钱谷”。 此外,幕僚还常承担其他事务,如评阅书院中的试卷等。

4.清代反对书吏腐败的措施有何借鉴作用?

答:清代反对书吏有如下举措:

雍正元年(1723),为打击书吏的贪赃枉法,营私舞弊,颁旨进行整顿。同时,还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书吏如不将案卷收贮衙署或携归私室,都要按律惩治。这些措施一度打击了书吏的气焰,限制了其舞弊行为,对改善吏治起了一定作用。

道光、咸丰年间,书吏之害重新严重起来,至清末则发展到了顶峰,影响了清王朝的稳固。这次裁减也一度限制了书吏的作弊。但是,仍很不彻底。此时的清王朝已日薄西山,摇摇欲坠,无力解决这一延续了二百多年来的顽症,所以,书吏之弊一直延续到清王朝覆没。

借鉴作用:答案略。

5.简述清末秘书工作向现代秘书工作过渡的影响。

答:清末责任内阁成立之时,曾颁布《内阁属官官制》,然而仅过五个月,辛亥革命就爆发了。随着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覆灭,清朝新的秘书机构也随即消亡。但清末出现的这些新的秘书机构和秘书人员,已基本具备现代特色,是现代秘书工作的萌芽,是向现代转型的开始。

同时,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工作发展的顶峰.鸦片战争后,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随着新的档案的大量形成和新的工作方法的出现,我国封建制度下的档案工作逐步向近代和现代档案工作过渡。

第十章 中华民国的秘书工作

1.简述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秘书的来源。

答:(1)从早期革命党人中聘任。 (2)从就政权的秘书中选用。 2.简述北洋政府秘书机构的特点。

答:(1)袁世凯时期,将总统府秘书厅改为带有封建皇权色彩的“内史厅”。

(2)军阀混战时期,安排亲信担任秘书长。设有专职的英文秘书、日文秘书,以适应频繁的外事公务。 3.简述北洋政府高级秘书任用的条件。

答:军阀要员的亲信秘书官,采取“任人唯亲”的路线,高级秘书只看其是否为长官亲信,而不考虑资格、能力以及是否通过考试等其他条件。

6

4.简述国民政府时期秘书工作的改革内容。

答:(1)1927年至1933年的改革,1928年6月,国民政府内政部颁布了《改革县政府书吏及改编政务警察令》,同年,还颁布了《暂行公文革新办法》,次年,又颁布了《划一公文用纸办法》,这次改革重点是制定了公文程式,确定了新的行文关系,上述条令、规则成为国民政府公文工作的基本模式。

(2)1933年至1935年的改革,国民政府提出了“提高行政效率,建立万能政府”的口号,推行“行政效率运动”,它以“文书档案改革运动”为中心,在内政部次长甘乃光主持下,对秘书工作进行再次整顿、改革。“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又以“文书档案连锁法”为中心内容,即规定各机关由总收发室将全部收文、发文分类、编号、登记,然后,将公文送往主办单位。此外,对公文的会稿、收发文簿格式、标点符号、减少公文往复等也作了规定。

(3)1938年至1945年的改革,这次改革的中心内容是推行“行政三联制”,将行政工作中的设计、执行、考核三者联系起来。此外,对公文的判行、会稿、承转、叙法、编号等提出了改革方法。颁行了《公文改良办法》、《处理案件注意要点》等条令。

(4)1947的改革,国民政府组织了一次规模甚大的“文书工作竞赛运动”,专门成立了“工作竞赛推行委员会”,拟制了《文书处理竞赛实行办法纲要》、《缮写工作竞赛实施办法纲要》、《档案管理竞赛实施办法纲要》三个规则。 5.分析国民政府秘书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答:第一,秘书机构的越权现象不再出现。

第二,对文书档案工作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使秘书的个体业务水平明显提高,文书档案工作趋于规范化。

第三,向国外学习文书档案工作经验,使我国几千来处于封闭状态的秘书工作首次吸收国外先进方法,有助于我国秘书工作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第四,对文书档案工作进行的学术研究及其取得的成果,使秘书工作中的这两类重要业务开始学科化。

第五,学校培养专业秘书人才,使秘书的素质有所提高,拓宽了秘书的来源。

第十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秘书工作

1.简述中央秘书机构的产生及发展。

答:产生: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上,推举出了秘书。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设置了第一个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代表大会。大会鉴于中央局的日常工作增多,决定设置专职秘书来负责公文的草拟、管理和签发。

发展:

(1)中共中央秘书处的重建。 (2)中共中央秘书处职能的拓宽。 (3)首长专职秘书的出现。 (4)中央“秘密委员会”成立。

(5)中央秘书处的恢复和中央办公厅、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的设立。 (6)中央办公厅的分合、发展。 2.简述根据地政府秘书机构的组成及发展。

答:(1)总务处的建立。

(2)地方苏维埃政权的秘书。 (3)抗日民主政权的秘书机构。 (4)边区参议会的秘书处。

3.简述人民军队的秘书机构的组成及发展。

答:(1)红军中秘书机构的建立

1927年,中共中央军委一度改称中共中央军事部,部内正式建立秘书处。红四军政治部和所属各纵队政治部、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会、中央军委和红军总政治部均设有秘书处。

(2)红军无线电台的建立

中共无线电通讯系统是从1928年党的“六大”后逐步建立起来的。1930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上海、香港(中共南方局所在地)以及苏区红军中建立了无线电台,1931年,红军成立了无线电学校,成批训练自己的电台工作人员。

(3)长征中红军的秘书机构

1934年10月,长征途中负责中央机关和红军总部秘书业务的机构只有一个军委机要科,其主要职责就是抄译电报。

7

(4)八路军、新四军的秘书机构

1937年7月,八路军、新四军从组建之日起,就建立起了自上而下、联系左右的秘书工作系统。从1937年起,八路军司令部、新四军总指挥部相继设立了秘书处,由秘书长领导。

(5)解放军的秘书机构

抗战胜利后,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其秘书机构也进一步健全,自上而下形成完整的系统。 4.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文书档案工作有哪些经验?

要点提示:可从文书种类、文书写作语言、文风、文书保管制度等方面论述。 5.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保密工作有哪些经验?

答:(1)严格审查秘书。 (2)划定文件密级。

(3)确定阅读秘密文件的范围。 (4)设立秘密文件贮藏室。 (5)运用代号。 (6)健全文件处理制度。 (7)经常检查秘密文件。

第十二章 历代秘书工作的经验和鉴戒

1.试述历代中央秘书机构的演进规律。

答:历代中央秘书机构总是由小到大,职权、规模逐步增强,最后膨胀为实权机构。封建统治者就予以抑制、削弱、解散,或将其转化为政务机构。然后,重新起用身边职位低微的秘书官吏,组建成新的秘书机构。这一现象自秦朝起,直至清末,两千多年中反复出现,形成为一条规律,导致封建王朝的中央秘书机构处于建立、扩展、膨胀、削弱、解体或转化,又重新建立的周期性演变之中,形成一道循环轮回的怪圈,使中央秘书机构的名称不断变更,权限时弱时强,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这一规律可以称为“膨胀回位”。 2.试述历代秘书官吏的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

答:我国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和考核制度是由低级至高级、由简单至复杂逐步完善起来的。就其选拔方式而论,有学校培养、科举考试、聘用,还有从有实际经验的职官中简选和从下级机关秘书中提拔等。就其选拔标准而论,有政治上可靠、文化水平高、博学多才、工于书法、业务能力强、实际工作经验多、年富力强、敏捷、能够保守机密等要求。至于考核,则有定期考核制度,考核标准包括德、行两个方面,采取下对上层层汇报、上对下层层审核的方式,以确保秘书的素质和工作效率。这些宝贵的经验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中国历代在防止秘书官吏舞弊腐败方面有哪些经验教训?

答:防止和打击秘书官吏的舞弊、腐败,是加强秘书队伍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中国的封建社会漫长而黑暗,各级官衙的秘书官吏,腐败现象比比皆是,在封建社会没落时期尤为普遍,历代有为的统治者为了稳定统治秩序,都力图消除这些腐败现象,实施过许多措施。主要是把牢三关:秘书官吏任用关、严格考核关和制定法规、制度。 4.中国历代秘书有哪些优良传统?

答:中国历代秘书有秉笔直书、忠于职守、严守制度、落笔神速、处变不惊、具有民族气节、擅长书法艺术等优良传统。 5.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哪些秘书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形成了三大基本原则,“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原则,确定了秘书工作的职能、地位和性质;“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的原则,要求秘书机构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从事日常工作的同时,为领导部门提供高层次的服务;“保密、准确、及时”的原则,是对秘书工作的质量要求,也是衡量秘书工作优劣的标准。

8

第五篇:自考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大纲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特性: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有省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有盛转衰的主要表现:政治上,中央集权强化,官制废弛,官僚整体性腐败腐化。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地租高利贷加重,无地少地农民增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绿营兵腐化无战斗力。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万马齐喑。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40年中英先后签订了《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8年中与英、法、美、俄《天津条约》1860年中与英法《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1884年中法《中法条约》1895年《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屠杀中国居民的惨案:1984年11月---旅顺,1900年8月---义和团(八国联军),1900年---(俄国)江东六十四屯 △教案:1870年天津教案 1899年山东义和团 △通商口岸:《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天津条约》---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改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

《北京条约》---天津

陆路方面为伊犁和喀什噶尔

△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争斗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6)中国人民政治权力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政治控制:控制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扶植、收买代理人。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形成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垄断;迫使清政府举借外债,以还赔款;在中国设立银行;控制中国近代的运输业;给中国的农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宗教渗透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化论”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与刺激下,主要有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特点:来源上的特点:诞生在外国在华企业中,比中国资产阶级年龄和资格更老,社会基础和社会力量更大。中国工人阶级的自身特点:①受帝、封、资三重压迫,革命性更强。②人数虽少,却相对集中(地域上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城市、行业上主要集中在纺织、采矿、铁路、航运等行业),易于组织并形成革命的力量;③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与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者的关系: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1841年5月 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台湾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867年美国 1874年日本 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 1895年10月日本

△为国捐躯的清政府爱国将领:1841年2月关天培(虎门)1842年6月陈化成(吴淞)7月海龄(镇江)1859年6月史荣椿、乐善(大沽炮台)1884年10月刘铭传2月冯子才(镇南关大捷)甲午中日战争(左宝贵、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 林则徐1839年将《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P18)及其失败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一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前夕,先进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天京事变:1856年9月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性质:《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内容:确立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农副产品的生产与分配

◇《资政新篇》的性质和主要内容:性质:1859年,“干王”洪仁玕回到天京提出《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内容P26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具体原因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在对外问题上,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经验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第三,太平天国严厉批判孔子及儒家经典,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属于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洋务派:奕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861年设立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指导思想比较完整的表述是冯桂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清朝统治集团中的顽固势力的阻挠也是原因之一。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代表的维新派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开始仅103天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瑞、杨深秀、康广仁

◇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的变法,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阶级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具体原因: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群众。经验教训:戊戌维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的失败不仅暴露出这个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采用革命的手段。 ●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影响: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第三章 辛亥革命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85年春在香港成立总部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同盟会:1905年孙中山、黄兴在东京成立,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

◇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P41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人民清楚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保路风潮:1911年5月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袁世凯与复辟帝制:1915年12月12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二次革命”:1913年7月李烈钧又称赣宁之役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北洋军阀的统治P50以及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 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2)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3)发动护法运动:。● 1917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针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针对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局限性: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P58 ◇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P58新的时代条件,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运动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局限:(1)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2)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3)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历史意义:1)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2) 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3) 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2)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1919年9月、11月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2月上海—陈独秀

1920年10月北京—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

1920年秋至1921年春,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武汉

毛泽东、何叔衡—长沙

王尽美、邓恩铭—济南 谭平山、谭植棠—广州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规定党的纲领,名称,条件和纪律

△中共二大1922年7月上海规定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历史特点:(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线。(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领导发动的工农运动:1922年1月香港海员,1923年2月京汉铁路,1922年9月安源路矿,1921年9月沈定一浙江萧山,1922年6月彭湃广东海丰,1923年3月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其活动P62 ☆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一方面是直接承继列宁主义而来,没有收到修正主义影响。中国共产党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她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意义:1)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中共三大1923年6月广州确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中共四大1925年1月上海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广州对三民主义做了新的解释。◇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北伐战争:1926年5月叶挺独立团为先遣队,1926年7月9日正式开始直接目标是达到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 ◇国民革命的兴起:1924年7月广州沙面工人罢工

1924年7月广州开办农民讲习所 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

1924年10月冯玉祥北京政变 1924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 1925年5月14日上海罢工开始

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 1925年6月19日广州、香港省港大罢工

☆北伐战争的胜利原因:1)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2)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3)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国民革命的意义以及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敌我力量悬殊;●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制造反共政变,使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损失。主观原因:●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群众、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武装斗争的领导权。教训:●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是迎接未来革命胜利的一次伟大的演习。●它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使党经受了一次大革命的洗礼,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东北易帜:1928年12月29日 张学良

△官僚资本: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从金融方面开始的 ◇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邓演达---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梁漱溟---乡村建设派

黄炎培—中华职业教育社

中国青年党 中国国家社会党

☆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建立庞大的军队与特务系统,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进行文化专制主义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30年8月成员是一部分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党左派和一些国民革命失败后脱离共产党组织的人士。1931年8月邓演达被捕。1935年11月改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1)帝国主义控制更紧: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从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1937年,帝国主义的经济势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扩展,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从总体上看是以英美为自己的靠山。2)封建地主经济仍占优势。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优势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经济。3)官僚资本迅速膨胀。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一个历史转折点 △毛泽东与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兴国土地法:1929年4月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

◇南昌起义的意义:

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2、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3、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1)它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各地的起义武装树立了榜样;(2)它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在敌我力量十分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深入农村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红军反围剿作战的胜利:1930年10月到1931年7月,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20世纪30年代初期,毛泽东还和邓子恢等其他同志一起规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阶级路线表述为: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土地分配方法: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条件:毛泽东1928年10月和11月,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科学回答了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1)中国是一个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2)国民革命的影响。3)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客观条件。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两个主观条件。 ☆“工农武装割据”阐述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与根据地建设之间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辛探索P84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11月江西瑞金县,大会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赣南会议”: 1931年11月中央苏区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在福建展开反 “罗明路线”的斗争 △中央红军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国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开始撤离,开始长征。 ◇革命根据地的建设:P8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近乎拼命的冲动,始终没有能够从指导思想上得到认真的清理。(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还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王明又时时搬出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吓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骗。(3)共产国际的干预以及对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许多人失去了识别和抵制能力。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第一,在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将1927年大革命失败暂时退出革命阵营,在9.18后要求抗日与民主的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第二,在革命的道路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指令根据地的红军配合攻打中心城市;第三,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第四,在反“围剿”的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消极防御的方针;第五,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方针 ●遵义会议的召开: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红军长征的胜利及其意义:1)它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2)通过长征,把中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4)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种。它向沿途的人民群众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5)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华北事变1935年,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伪满洲国1932年3月针对东北 ☆日本在中国占领区的殖民统治:1895年台湾、伪满洲国1932年3月针对东北、1940年3月汪精卫南京 ●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与财富、强制推行奴化教育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1933年5月冯玉祥

《中国人民对日作战的基本纲领》1934年4月

△国民党第十九路军1931年1月蔡廷锴、蒋光鼐抵抗日军,11月蔡廷锴、蒋光鼐同李济深、陈铭枢在福州抗日反蒋。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23日

△八路军: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 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 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 ◇《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1935年8月1日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

◇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五项要求;如果国民党将这五项要求定位国策,共产党愿意实行四项保证: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一二九运动过程和口号: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举行抗日游行。意义:(1)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并华北的计划。(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3)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1936年12月12日 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 李宗仁

豫湘桂战役::1944年4月-1945年1月

△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北平南苑—佟麟阁、赵登禹 淞沪会战—谢晋元 枣宜会战—张自忠 缅北—戴安澜 ◇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的对内对外政策:(1)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2) 对抗战在全局上逐渐趋向消极,保存实力;同时又限制、打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制造了反共“磨擦”事件。(3) 对外蒋介石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以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

◇中国战区与中国远征军:1942年初战区成立,1942年2月入缅甸作战 1942年4月解救英军

☆国民党正面战场溃退的原因:1)中日国力和军力对比的悬殊。2)蒋介石集团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将希望单纯地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3)国民政府在战略指导方针的失误。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开展的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文化工作:1)1938年初,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中国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参政会;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先后具领导了大后方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2)中国共产党积极领导和开展国统区进步文化工作,推动和参与文化界抗战团体的组建和发展。3)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洛川会议1937年8月22日通过了《抗议救国十大纲领》和《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提出了关于抗日的你本主张。抗议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敌后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大青山 新四军—苏南、皖南、皖中 △为国捐躯的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八路军—左权、赵尚志 新四军—彭雪峰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反共高潮:1939年冬至至1940年春第一次,1941年1月第二次,1943年春第三次 △三三制政权: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1/3。

精兵简政:由李鼎铭提出 △教条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 △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既统一,又独立。 为此,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目的是保持并发展革命力量已经取得的阵地;实质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大生产运动:1940年至1943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大生产运动。 ☆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及其关系:(1) 中国抗日战争形成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2) 两个战场是战略上的相互配合的关系。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在战略防御阶段,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阻止了日军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促使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敌后战场,以保持和巩固其占领地。这种全面的消耗日军,便赢来了战略反攻。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全面抗战的路线 。1937年8月洛川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彻底的抗日纲领。 (2)从民族大义出发,积极维护统一战线。提出了独立自主原则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等方针,并身体力行贯彻执行。(3)坚持持久战方法,并领导人民军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抗日游击战战略的确定,八路军新四军抗战初期的英勇抗战和相持阶段到来后成为主要战场 。

●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 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其内容是分析了:1.特点: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 2.前途和规律: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这一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3.进程和方针: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坚持持久抗战方针,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乃至最后取胜。意义: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抓住了中日战争发生的时代特点和战争性质,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起了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关于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表述:“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1)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为了发展进步势力,就要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放手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国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和民众的抗日运动,这是整个策略的中心环节。2)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三方面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3)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针对其两面政策共产党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以不破裂统一战线为底线。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述:1)指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中国革命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五四运动以后已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前途是社会主义。2)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上,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发展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意义:1)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延安整风运动主要内容: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意义:1.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党范围确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在整风运动基础上,1945年中共七大将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联合国制宪会议:1945年4月,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举行,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参加,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主要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鲜血和生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2)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3)开始以大国身份直接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协调。中国国际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得到提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3)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第七章

为创建新中国而斗争

△重庆谈判:1945.8.18.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10月10号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重庆政治协商会议:1946.1.10

校场口惨案:1946.2.10. 下关惨案:1946.6.23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帝国主义收到削弱,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必须和能够打败蒋介石:战争爆发不久,毛泽东代表中共提出了这样的论断。(1)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只有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才能解放和中华民族的才能真正独立。(2)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的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较量: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建国方案背离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为:帝国主义不容许;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使得它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最终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其建国方案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一方案是引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道路的科学的建国方案。

△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与总政策: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提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句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指示》: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7月至9月,在河北平山县

△土地革命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五二O惨案:1947年5月20日 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1947年2月28日

△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8年1月1日—宋庆龄

中国民主同盟—1941年3月19日

中国民主建设会—1945年12月16日

中国民主促进会—1945年12月30日—马叙伦

中国农工民主党—1947年2月3日章伯钧—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35年11月10日 中国致公党—1925年10月成立—1947年5月改组

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许德珩

台湾民主自制同盟—1947年12月1日—谢雪红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标志:1947年6月底,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鄂豫皖实施战略展开。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东路,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指挥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西路,挺进豫西。三军相互策应,机动歼敌。国民党军处于被动地位。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由此揭开。特点:解放军在数量并未占优势(敌我军事比为三比二),便发起全国性战略反攻,人民解放军主力打到外线去。

◇国民党的政治经济危机:原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为劫收,打发胜利财,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1)重庆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 “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4)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1)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2)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 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陆续进入东北、华北解放区。● 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55人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一致拥护中共提出的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同全国各界人民代表一道参加建立新中国的各项筹备工作。

△战略决战:1948.9.11至11.2—辽沈战役 1948.11.6至1949.1.10—淮海战役

1948.11.29至1949.1.31—平津战役 △国共北平谈判:1949.4.1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4.23

全国进军:1949.4.21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1)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2)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3)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

☆《论人民民主专政》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建国主张:1)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2)主要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因为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都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3)为建立新中国,必须利用一切于国计民生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因素,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是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应当在国家政权中占主要的地位。4)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1949.9.21北平中南海怀仁堂1)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2)新中国的基本的民族政策。《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3)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共同纲领》规定:“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4)规定了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共同纲领》规定:“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1)党的领导:首先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2)人民的广泛参加: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3)国际的帮助: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赢得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基本经验: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这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3)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6月

三反运动:1951—1952年,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五反运动:1952年1月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材料、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10月

◇没收官僚资本:P15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P156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民主改革:1) 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2) 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3) 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4) 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转好的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

☆国民经济迅速的恢复及其原因: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2)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制定了“不要四面出击”等正确方针政策,妥善处理公私关系、劳资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3)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用,及时有力地抵制了资产阶级的腐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广大中国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3)军阀割据混战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从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4)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面临的新考验: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4)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在哦你好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点:1.五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无产阶级的政治领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已经确立。3.中国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上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的过渡性社会。

☆新中国成立初期向社会主义过渡采取的实际步骤: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2)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引导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大部分走上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1.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4.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步骤是从供销入手,有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生产改造。

△四马分肥:企业利润采取的方法即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性经济形式: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

◇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初级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仍由资本家经营,它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通过订立合同等办法,在企业外部建立这样那样的联系。高级形式是公私合营。 ◇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及工业建设的成就:P166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则和方针:1)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在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就及时将“组织起来”作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2)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组织形式,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3)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4)要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5)要把社会改造同技术改造相结合。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后,国家应努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政策的特点:1.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2.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3.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突出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意义:1.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列宁曾经设想并打算实行的方法。中国共产党把这种设想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人公开表示接受这样的方案。 2.从根本上说,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符合于客观需要,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件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第一个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完成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表明充分完成了前一个任务。2)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是第二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八大路线,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整风运动:1957年4月27日

反右派斗争:P176 《论十大关系》:1956年2月到4月形成。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共八大制度的路线: 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实际上为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两类社会矛盾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后者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大跃进”运动:1957年冬季开始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庐山会议:1959年7月2日

△二月逆流:1967年2月 林彪反革命集团:P186 1970.9.13逃亡四人帮:江青 张春桥 姚文元 王洪文1976.10.6粉碎

◇20世纪60年代前期的国民经济调整:1960.11清理一平二调,纠正共产风,1961.1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1.3起草农业十六条,1961.9庐山会议纠正左的错误。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1966.5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1976.10

1958年秋冬至庐山会议前期的纠左努力:P178 ☆七千人大会的召开内容: 1962年

1、2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中央、大区、省市自治区、地区、县五级的党政军领导干部七千余人与会,被称为“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刘少奇等对前几年的工作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并初步总结了经验。意义:这次会议对于恢复实事求是、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起了积极作用,在贯彻落实“八字方针”、推动形势迅速好转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路程:1.“大跃进”2.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1)我们党在迅速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2)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积累下了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新事物、新问题时,容易照搬过去的经验,把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作是阶级斗争,仍然习惯于采取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去处理。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主观主义的思想和做法,由于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某些设想和论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反而显得有“理论根据”。这些都促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产生。3)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党无法依靠制度的和集体的力量及时地发现并纠正错误。在中国共产党面临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建设这一新任务因而需要特别谨慎的时候,毛泽东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再加上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这样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像“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错误的发生和发展。

●科学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所犯的错误:1)中国共产党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其性质和宗旨都没有改变。● 在“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时期,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依然具有巨大凝聚力。●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保持着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经济建设仍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2)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抗争,对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使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性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3)毛泽东在全局上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具体错误。●保护过一些党政军领导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使一些负责干部重新回到重要的领导岗位。●领导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对“四人帮”批评和揭露,使其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图谋未能得逞。●始终警觉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并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在“文化大革命”中,共产党保持着统一,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仍然保存,经济建设仍在进行,国家仍然保持统一都是同毛泽东的作用分不开的。

△两弹一星:1964.10—原子弹 1967.6—氢弹

1940.1—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1971.10 △乒乓外交与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2尼克松访华,9月建交

●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意义:1)在基本的指导思想方面,论述了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2)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提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阶段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3)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4)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5)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观点。如●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 ●要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尤其是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 ●社会主义法制要保护劳动人民利益,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保护社会生产力。6)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7)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8)关于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毛泽东最早觉察到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危险,号召共产党人提高警惕,同这种危险作斗争。●十分警惕党在执政以后可能产生的种种消极现象。提出:共产党员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意义: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阐明的这些重要思想,把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地向前推进,为继续进行探索并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系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四项基本原则:1979.3.30—邓小平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P203 △经济特区:1980.5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1979.1.1 ◇平反冤假错案:1980.2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恢复名誉。1977.7十届三中全会恢复邓小平职务。P200 ◇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10废除人民公社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2)意义: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中国共产党第二个历史决议:1979.11科学的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2)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作了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贯穿其中的活动灵魂。决议强调:“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意义:标志着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他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在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贡献: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之前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全会公报全面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指出:▲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今后应该按照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去解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全会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决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决定保障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问题。

△中共十二大:1982.9.1-9.11 中共十三大:1987.10.28-11.1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10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基本路线) ◇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P20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86.9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中共十三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1990.3 ☆三步走发展战略:(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8(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邓小平关于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两个飞跃的思想:(1)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发展集体经济。(2)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农业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从长远的观点看,必然产生第二个飞跃,即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仅靠双手劳动,仅是一家一户的耕作,不向集体化集约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最终还是要走这条路。 △中共十四大:1992.10.12-10.18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11 △中共十五大:1997.9.12-9.18 三讲教育:1998.11.21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20世纪9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受的风险考验:P219 香港的回归:1997.7.1 澳门的回归:1999.12.20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 1994年5月,提出: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三者相互促进。(2)1994年9月,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强调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提出 “三个有利于”标准,即判断一切工作和改革开放是非得失的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强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至少需要100年。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完整的概念,是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来的。同年5月,江泽民又进一步把“三个代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也为中共十六大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共十六大:2002.11.8-11.14 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10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战略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2004.9十六届四中全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22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原因: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内涵: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开展交流合作,努力实现互利共赢。中国与其他社会成员一道,为实现各国和谐相处、全球经济和谐发展、不同文明和谐进步的美好前景发挥积极作用,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科学发展观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共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意义:●大会报告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和成功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作了科学概括,阐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1)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进入21世纪的全方位外交:同周边的睦邻友好关系日益加强。努力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不断充实。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大力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国际事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1.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3.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7.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8.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出新步伐9.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10.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前进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深刻历史经验:(1)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大幅度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3)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4)实践充分证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启示:(1)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占有资源少,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居安思危,长期艰苦奋斗。(2)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新的考验和诸多新的问题。

● 20世纪以来,中国更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人民,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并赋予中华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

这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2009年4月

一、单项选择题

1. 1851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A.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台湾高山族人民抗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2. 1911年4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了() A. 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钦定宪法大纲》D.《总统选举法》 4.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正式成立了() A. 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中华革命党D.中国国民党 5. 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A. 胡适B.鲁迅C.李大钊D.陈独秀

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A. 戊戌变法运动B.保路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7. 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B.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C.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D.土地革命总路线

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起点是() A. 香港海员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D.省港工人罢工 9.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 三民主义B. 新三民主义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 10.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 A. 中山舰事件B.整理党务案C.四一二政变D.七一五政变

11. 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 A. 重工业方面开始的B.商业方面开始的C. 轻工业方面开始的D.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12.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方针的会议是() A. 八七会议B. 古田会议C. 遵义会议D. 洛川会议

13. 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内出现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 “左”倾盲动主义B.“左”倾教条主义C.右倾保守主义D.右倾投降主义 14.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侵略中国的() A. 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 卢沟桥事变 15. 1933年11月,在福州发动抗日反蒋事变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是() A. 马占山和李杜B.冯玉祥和吉鸿昌C.蔡廷锴和蒋光D.张学良和杨虎城 16. 1941年3月,在大后方抗日民主运动中诞生的民主党派是() A.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B.中国民主建国会C.

中国民主促进会D.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7.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A. 平型关战役B.雁门关战役C.阳明堡战役D.台儿庄战役 18. 1945年8月,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的是() A. 朱德B.毛泽东C.彭德怀D. 刘伯承 19.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 A. 《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 D. 《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20. 1948年4月,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 A. 《新民主主义论》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 《将革命进行到底》 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1949年4月21日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A. 辽沈战役B. 淮海战役C. 平津战役D. 渡江战役 22. 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50年5月B. 1950年6月C. 1951年7月D. 1951年8月

23. 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 A. 肃反运动B. 整风、整党运动C. “三反”运动D.

“五反”运动

24.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 A. 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 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5. 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A. 1950年B.1951年C.

1952年D.1953年

26.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

27. 毛泽东系统阐明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 A.《介绍一个合作社》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C.《组织起来》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28. 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 A. 毛泽东B.陈云C.周恩来D. 邓小平

29.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敌我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

30.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 A. 1949年B.1966年C.1971年D.1978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封建统治阶级中出现的洋务派代表人物包括() A. 奕忻B.曾国藩C.李鸿章D.左宗棠

2.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A. 兴办近代工业B.建立新式海陆军C.推行预备立宪D.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 3. 20世纪

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较大的中间党派有() A.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乡村建设派C.中华职业教育社D.中国国家社会党 4.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是() A. 统一战线B.土地革命C.武装斗争D.农村根据地建设

5.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主要表现是() A. 社会主义苏联的力量得到较快地恢复和巩固

B. 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

C. 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兴起

D. 资本主义国家中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

6.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有() A. 一二·u20061X运动B.一二·u19968X运动C.一二·u19977X○运动D.五·u20108X○运动 7.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构成人民民主专政主要联盟的阶级是() A. 工人阶级B. 农民阶级C. 城市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 8.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渡性经济形式包括() A. 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 9. 新中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着重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是() A.鞍山B.包头C.上海D武汉 10.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的方针是() A. 长期共存B. 肝胆相照C. 互相监督D. 荣辱与共

上一篇: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下一篇: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