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超声下的假结石

2023-02-11

胆囊结石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的胆系疾病, 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增高。近年使用B型超声检查自然人群的胆石发生率也提高了达25%左右, 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与营养和卫生条件改善有密切关系。但有少部分病例因头孢类抗生素产生的假胆囊结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统计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这4年间超声提示有胆囊结石的病人3158例, 其中男性占921例, 女性占2237例, 年龄最大约82岁, 最小约9岁。随诊手术1221例, 结果术中有5例未发现结石, 21例术前常规复查B超未发现结石而放弃手术。

1.2 使用仪器与方法

使用PHLIP S H D11XE彩色多普勒仪, 一般选用探头频率3.0~3.5 M H z。肥胖者2.5MHz, 儿童用5.0MHz。检查前禁食8h以上, 超声检查应安排在胃肠及胆道X线造影之前或钡餐检查3d之后, 小儿不合作者可给安眠药后睡眠状态下进行检查。急诊患者无须准备, 应立即检查。采用体位包括仰卧位、左右侧卧位、坐位、站立位和膝胸卧位等。行右肋下腹直肌外侧纵向及横向扫查, 右7~8肋间斜向扫查及右肋缘下向上斜向扫查均可清楚显示完整的胆囊, 即胆囊底至胆囊颈。

2 结果

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这4年间超声提示有胆囊结石的病人3158例, 男性占921例, 女性占2237例。随诊手术1221例, 术中有5例未发现结石, 21例术前常规复查B超未发现结石而放弃手术。追问病史, 97%的病人均有近期用过抗生素的病史, 且均为头孢类药物。

3 分析

胆囊是呈梨形的囊状器官, 容量为40~60m L, 可储存和浓缩胆汁及调节胆道压力的作用。胆囊为肝外胆道系统, 肝外胆道系统包括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及胆总管。胆囊上方为肝, 下方为十二指肠及横结肠, 左为幽门, 右为结肠右曲, 前为腹前壁。胆囊有时为腹膜内位器官, 有系膜, 可随体位的变化而有较大幅度的移动。胆囊结石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使胆固醇和胆色素代谢障碍, 沉积形成结石, 按结石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国内以混合性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多见[1]。

胆囊结石典型表现是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光团, 后方伴声影, 随体位改变依重力方向移动。不典型表现有4种表现类型 (1) 充填型结石即胆囊内充满结石。声像表现为囊壁、结石、声影三联征 (WES) 即增厚的囊壁的弱回声带包绕着结石强回声及其后方的声影。

(2) 胆囊颈部结石当结石嵌顿于颈部时, 缺少胆汁的衬托, 使其结石强回声不明显, 仅表现为胆囊肿大或颈部声影。 (3) 泥沙结石当结石颗粒细小, 仅表现为胆囊后壁线粗糙、稍厚、回声增强, 伴声影, 变动体位, 沉积层可移动、可变形。 (4) 胆囊壁内结石胆囊壁内可见单发或多发细小强回声团或强回声斑, 其后方伴“彗星尾征, ”改变体位不移动[2]。

排除把肠道气体误为结石、机器的调节不当, 增益调节过大、人为操作水准外, 追问病史, 97%的病人均有近期用过抗生素的病史, 且均为头孢类药物。原来头孢类药尤为第3代药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钠等在胆汁中浓度高, 且在胆汁中溶解占20%~40%, 胆汁在胆囊内浓缩, 头孢类药在胆汁中的浓度增高, 超过了它的溶解度, 在胆囊内形成团块胶冻样物质, B超检查时, 疑为胆囊结石。这种伪结石图像与真正的胆囊结石图像区别不大。而停药一段时间后, 药物浓度逐渐下降, 头孢曲松钠盐再溶解在胆汁中, 逐渐随胆汁从胆囊经胆总管排入肠道[3], “结石”也随之消失。复查B超时结石消失胆囊内恢复正常。因此, 超声检查发现有胆囊结石且近期病人使用过头孢类药物, 应提醒病人, 待停药半月后再复查B超, 以便排查。以减少病人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同时也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以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摘要:目的分析因头孢类抗生素产生的假胆囊结石。方法统计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这4年间超声提示有胆囊结石病人及随访手术病人的结果。结果21例病人术前常规复查B超未发现结石而放弃手术, 5例病人术中未发现结石。结论因头孢类抗生素产生的假胆囊结石, B超医生也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用药情况。

关键词:超声,假胆囊结石,头孢类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2.

[2] 姜玉新.张缙熙.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上岗资质考试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3.

[3] 金有豫.药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6.

上一篇: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一篇:试论基础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基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