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023-01-08

1 企业经济效益概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鲜活细胞, 要想持续迸发生机与活力就必须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而言, 一个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不仅能够带动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分销商, 甚至影响企业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水平和稳态, 从而推动整个市场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指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其内涵来看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关注到生产总值与成本两方面, 缺一不可;同时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角度出发, 又大体可分为潜在经济效益、资源配置、规模、技术进步和管理这几方面。企业的发展, 也带动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理论发展, 例如从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出发, 我们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 建立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 即在不进行规模扩增, 人员、设备加成的情况下,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 改进工艺水平, 提高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的方式来提高利润、降低成本消耗, 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 完善企业相关的制度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表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只有经济效益高的企业才能不被淘汰, 这其中兼并和破产制度是重要的战略考虑;再者,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企业的管理包括人才管理、产品管理以及市场管理等多个方面, 而今天我们所要提及的是管理中往往不被很多人重视的合同管理。

2 加强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企业合同是企业与不同的商事主体签订的协议, 涉及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 这里说的对企业合同进行管理即是指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对其签订的合同进行自我审查、自我监督、自我保护的重要措施, 是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 也是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的具体体现。

2.1 合同在企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 企业与不同主体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 联系日益密切, 而合同就是联系主体之间的最佳纽带, 并且也为其提供了保障。以徐州铁路办事处为例, 2016年徐州办事处共签订合同6份。其中:收入合同2份, 价款为11万元;商品买卖合同3份, 价款为8.64万元;建设合同1份, 价款为30.2万元。从这几份合同来看, 收入合同是取得其他业务收入的重要依据, 也是对方单位办理支付手续的必要条件之一, 因此他们在取得经济效益和改善办公条件提高管理水平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另路局与徐州医学院签订的补偿协议, 徐州办事处2015年5月代路局支付的款项, 5850万元退休移交补贴 (共380人, 其中:离休33人) , 对于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近期根据新闻报道, 神雾环保表示, 公司将用独有的预热炉热解技术, 推进后者"洁净能源多联产一期工程热解项目", 该合同总价占公司2016年度营收的91.58%, 预计对公司未来三年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合同的签订及执行, 对于增加企业利润创收,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合同管理的政策法规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也要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国家既通过经济手段例如信贷、利率等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调整, 同时也辅之以法律、政策性导向。企业进行合同管理首先不能违法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 要以我国《合同法》为框架, 遵守各类型企业的实施操作细则, 同时也必然要遵守经济法中关于消费者、产品质量、反垄断、不正当竞争等相关规定, 为企业的合同管理提供合法性的基础。

2.3 目前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 部分企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建设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 但是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1) 制度不完善, 尚未完全落实。不少企业虽然有一些机构组织进行合同的管理, 但是由于领导组织等不重视, 使该制度流于形式, 成为应付检查以及门面功夫的举措之一, 并未发挥其实质该有的功能。并且在实际生活中, 很多小公司为了节省成本, 并未设置公司法务等岗位, 更谈何对合同进行系统的管理。

(2) 合同的签订率比较低。很多企业以人情社会为由, 拒绝进行合同的签订, 而取之以口头承诺、君子协议, 然而一旦发生了经济纠纷, 此时就面临这巨大经济损失, 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虚无不定的企业诚信;而还有一些企业则是仅仅嫌合同签订、审查麻烦, 代之以权利义务规定不详细的合同内容;更有甚者则是以此来逃避国家税务机关的征税。

(3) 合同审查不严格, 规范落实不到位, 较为随意。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没有对经济合同足够重视, 将其视为为儿戏, 不按照相关的法律规范和具体案情签订合同。贪图简便行事, 当需要变更或解除的经济合同, 不按法定条件、法定期限和法定形式办理, 打个电话或口头打个招呼, 简单了事, 为后期的合同经济纠纷埋下重大隐患。

3 加强合同管理的措施

通过上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以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合同管理问题, 我们应该加强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对合同的管理, 以此来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是合同管理不是单单的对合同进行审查, 不是单单是一条举措, 而是一个系统的建设过程。

(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要想实现企业对合同管理的加强, 首先必须保障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合同管理制度, 使合同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 完善制度的运行需要良好的观念意识, 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的意识, 只有提高决策者的相关认识, 才能为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提供良好的时机和环境, 才能使合同管理制度成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道路选择。因此需要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合同法规的宣传教育, 使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转变传统的思维和不正确的合同管理认识, 增强合同管理基础上的法治观念和企业系统经济效益认识。

合同管理制度涉及合同签订、合同的审查批准、合同履行、合同的变更解除以及纠纷处理等方面。在合同签订方面, 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政策及有关规定。对外签订合同, 除法定代表人外, 必须是持有法人委托书的法人委托人, 法人委托人必须为其所签订的合同对本企业负责, 签约人在签订合同之前, 必须认真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情况, 本着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进行择优签约。在合同签订过程中, 重点放在权利义务的规定, 合同中双方的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 文字表达要力求清楚准确;在合同的审查批准方面, 合同在正式签订前, 必须按规定上报领导审查批准后, 方能正式签订;在合同的履行方面, 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 一切与合同项目有关的部门、人员都必须以合同文本规定为准, 严格执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 确保合同的实际履行或全面履行;在合同变更和解除方面, 首先双方当事人应尽力履行合同规定, 当遇到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后, 不得以提出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 也必须按照相关的程序依法进行, 切不可以私自解除、任意解除。

(2) 加强合同管理人才培养和引进。针对现实生活中一些缺乏合同管理人员配备的企业, 要配备与该企业规模相适应的合同管理人员。“相适应”应包括两方面, 一是人员数量上, 二是人员素质上, 只有从数量和素质两头入手, 才能为合同管理提供人才保障。因此首先要对现有的企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训, 以适应企业和市场瞬息万变的环境, 其次, 加大合同管理人才的引进, 建立企业人才激励体系使人才成为企业前进的动力之源。

(3) 跟踪落实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是系统的工作, 对于合同签订的项目, 不仅要注重签订前的各种准备, 而且要做到签订后的跟踪落实。比如进行相关的资信调查和统计结论,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合同订立的风险, 防止后期欺诈性合同的签订, 最大限度的减低可能产生的经济纠纷和损失。合同的都是为企业利润服务的, 每一个环节都相互联系,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 都会影响最终的效益, 因此在实践中, 必须实行“谁联系、谁负责, 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做到责任明确, 落实到人。尤其要注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 实行跟踪调查, 了解各个情况, 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制度。相关的人员对在合同进展中每次遇到新情况、发现新问题要及时向企业管理部门反映, 及时处理的同时建立相应的备案制度。实践中大部分的合同都应采取正规的格式, 并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将有关的文件、合同书、授权委托书等整理归类, 在信息化时代将这些资料存储计算机系统, 进行科学规划管理, 这样不见便于企业统一管理, 又便于查阅审计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 合同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 通过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 通过加强企业合同管理维护企业权利与利益、提高企业发展的预见性, 最终实现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共同协调发展。

摘要: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来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研究文献如汗牛充栋, 而将合同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之一的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 揭示加强合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必要性, 最终提出系统地加强合同管理的措施, 以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合同管理,市场经济,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韩玉琴.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经济效益[J].抚顺石油学院.1997 (6) .

[2] 东方财富网.神雾环保签订29亿能源项目合同金额占去年营收比重超九成[EB/OL].2017.

[3] 马小敏.加强经济合同管理提高企业效益[J].当代经济.2009 (1) .

上一篇:贵阳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下一篇:政府投资审计的风险与防范